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犬-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牧氖虑椴惶幔庑绽畹目纱永炊疾皇鞘裁春枚鳎さ耗切┤耸畈皇嵌鳎馓丝子械履直洌铱窗顺梢彩撬ザ薜模改昝患拐媸浅け臼铝耍鱮i大侄子帮我掠阵,看二叔怎么剥他面皮的!”

    这粗汉看人还真是准啊!

    宋庆心中多少有些惊讶,孔有德这次兵变还真是李九成撺掇的,起因也是因为他自己将买马钱在别的地方花了,觉得没办法交代,这才利用辽兵和山东人的地域矛盾,撺掇孔有德骑兵,想不到这祖二疯子人不在山东,却能猜出个大概其来,很多时候也真不好说他是实心眼儿还是看透世情,宋庆心中感叹一阵,开始给双方互相介绍起来,好歹先都混个脸熟。

    当天夜里,辽东八千兵马便跟宋庆的人马歇宿在一处,有大凌河之战作为契机,祖大弼手下的关宁军对徐州兵非常亲近,徐州人也都是xing情直爽,两边很快打成一片,倒是刘泽清那边一直都是单独扎营,没怎么跟大伙儿亲近,宋庆也懒得管他,反正四千人翻不起什么浪花,刘泽清也不会扯旗造反,他也懒得去管对方,一切等到打仗见真章的时候再说。

    第二ri一大早,祖大弼吃过早饭,便急吼吼的领着四千兵马出阵了,宋庆知道李九成心思多,这几ri双方只是对峙,他也没法派人过去查看敌情,生怕对方有什么猫腻,还特意跟张韬嘱咐了一阵,让他多多照看祖大弼。

    张韬跟祖大弼配合多年,自然有自己的默契,宋庆也不过白嘱咐一句,随即便叫宋虎和王昌带着大队缓缓而行,自己则领着两千骑兵过了州界,来到蹲犬山西边给祖大弼掠阵,刚刚到了地头儿,老远便见叛军那边也是乌压压数千人顶了过来,宋庆原本打算先看看风sè,可还没等他稳住战马,祖大弼已经疯狂的冲了出去,口中污言秽语同时响彻云霄。

    叛军那边打出旗号是个高字,估计应该是高志祥,也是李九成麾下一员悍将,见对面骑兵蜂拥而来,毫不畏惧的迎了上去,两边兵马顷刻间撞在一处,长枪大戟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关宁军都是生力军,对面的辽兵也是横扫山东,尤其见了当年便有仇的辽东老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想要出一口恶气,眼看着一场势均力敌的好杀即将出现,局面却突然变了。

    变动的原因在于祖大寿,也在于高志祥,两人交手不过三五个会合,勇将高志祥便被祖二疯子一斧斩了……

    这变化委实来的太过突然,不管是宋庆没反应过来,连那些还在交锋的双方军将同样没反应过来,甚至祖大寿自己都没什么太欣喜的表情,也许在他心中李九成和孔有德之类才算人物,其他的杀了也就杀了,捎带手而已……

    可失去了主将,出阵的辽兵却逐渐有些顶不住了,逐渐开始向后撤去,蹲犬山那边的李应元也带着兵马出来接应。

    看着挥舞大斧的祖二疯子,宋庆心中泛起两句话来:这画面美得我不敢看!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未完待续。)
第 316 章  再败九成
    三更一万字求月票!

    眼前的画面在宋庆眼中的确挺美,虽说这是两军厮杀,但厮杀场面他见多了,死人和鲜血更是司空见惯,恶心反胃什么的早已经是过去式,在他眼中打仗能分出好看与不好看两种,眼前这一幕无疑就是好看的,祖大弼几下便将高志祥斩了,牛脾气更是被顶到了天上,在乱阵之中到处冲杀,让王坚等人也是看的眼热,纷纷来找宋庆请战,都想要上去凑个热闹。

    宋庆看对面确实打得不错,李应元的兵马虽说过来接应,却也只是稳住战局而已,便准了他们出战,与祖大弼共同夹攻叛军,自己则带着几十名骑兵留在原地继续观战,同时招呼后面大队赶紧上来。

    没多会儿,大队也上来了,见前头打得热闹,都是按捺不住,这毕竟是进攻登州,进攻叛军的大本营,谁都想要捞个头筹,宋庆见众人心切,也不再阻拦,长枪朝前一指,三万大兵掩杀过去,立刻便是声势震天。

    这般声势李应元哪里还敢抵挡,支应一阵之后便带人撤退,好在距离蹲犬山大寨不远,那边也是有人接应,没多会儿便撤了回去,将寨门紧紧关闭,外面那些人马也不管了,任凭他们往东边跑,那边自然有人接应。

    只是这蹲犬山只是个临时大寨,根本就抵挡不了多久,李九成父子之前就在这里分兵,将寨子交给了李应元和高志祥,总计七千兵马把守此地,原指望能够拖延一下时间,让后面的黄县多做些布置,谁知道宋庆这边居然来了三万多兵马。一阵便将他们击败,如今这寨子中守军不过四千来号,城墙也不算高厚。根本就挡不住大军进攻,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宋庆也不心急。他知道如今手上的兵马是短时间内朝廷能凑出来的全部了,除非他们这边出现重大变故,否则朝廷不会再派人来,毕竟济南府和莱州都有兵马,青州兖州之类地方同样有人,敢不敢出动是一回事,有没有兵是另一回事。反正在朝廷账面上来看,这地方已经足够自己剿灭叛军了,因此根本不可能再给他派兵,一切都看这三万人的发挥。

    同样的。宋庆也没指望山东其他地方能给他派兵,派了也顶不了多大用处,因此手里这三万人非常金贵,蹲犬山寨子虽然不大,但却建在山头上。攻下来估计好歹也要付出点代价,他还是想看看有没有别的法子,能够减少一点自己的损耗。

    除此之外,他还有个打算,是建立在这里粮食不多情况下的。说不定能够学着皇太极来一次围点打援,毕竟山上面有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跟当初祖大寿的地位差不多,叛军不可能不重视他们,他立刻派虎尔哈等人四下出动,去抓捕没来得及进寨子的叛军,询问寨中有多少粮食,没过多久消息传来,城中粮食不多,四千人马的话估计也就够六七天吃用的。

    宋庆点头微笑,果然和他想的差不太多,叛军根本没指望守住寨子,四千人马吃六七天,原本七八千人估计就够吃三天的,说白了就是想在这里挡上一阵,消耗一下他的兵力和体力,为后头多拖延一下时间而已,只不过李应元这人太过糊涂,刚才若是直接逃回黄县也就罢了,偏偏他还进了寨子,这若是不好生利用一下的话,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位李公子了。

    仔细看过地图,宋庆愈发确定自己的主意能力,吩咐洛小北道:“你现在就下去传令,立刻将这蹲犬山围了,然后叫薛五带人去附近找个山沟埋伏,随时盯着黄县那边的动静!”

    三万大军刚刚杀得痛快,如今士气正高,听说主将要包围寨子,迅速将蹲犬山周围要道全部卡住,如今寒冬腊月的,山里连个能打的猎物都没有,全靠那些粮食支撑,想来叛军也是坚持不了多久,只等着他们饿得受不了下山便是。

    果然,被包围的当天,李应元便慌了,事实上他回来时候也没走脑子,李九成离开前便嘱咐过他,若是事有不谐,立刻弃了这寨子去黄县,那边也算兵精粮足,还有个不小的县城,抵挡宋庆不成问题,至少李九成自己觉得不成问题。

    可现在他稀里糊涂的进了寨子,周围虽说都是大山,算是易守难攻的地形,但对方只是堵住山口,并不强攻,显然是知道他这里粮食不多,话说这其实都不用怎么询问猜测,蹲犬山这边原本就不是军营,一个临时设置的寨子能有多少粮食?

    如今进了寨子,可谓是进得来出不去,李应元心中大为懊悔,只得带兵往外硬冲,才冲到山脚时,宋庆那边便是一阵火铳大炮的连环攻击,只得丢下几百条人命再次撤了回去,同时派人沿着山路向黄县方向求援。

    这个宋庆倒是不拦着,他还生怕黄县那边得不到消息,不知道李大公子被困蹲犬山,若是山中不派人求援的话,他都要主动派人去那边散布消息了,因此大开方便之门,将求援的人全部送了出去。

    他不怕李九成看出这是他围点打援之计,亲儿子困在山里头,看出来又能如何?李大帅可就这么一个儿子!

    果不其然,收到信息之后,李九成亲自领兵来救,行至蹲犬山北面的时候,迎头便撞上了祖大弼,祖二疯子这几日朝思夜想,几乎都快憋出病来,就等着李九成上门讨打,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了正主儿,哪里还忍耐得住,挥舞大斧抢先杀出,张韬引兵随后冲上,便李九成兵马斗在一处,转眼间便将山口杀了个昏天黑地,宋庆得报之后,也迅速派人过去包围。

    李九成这一趟可谓下了血本,黄县两万兵马,他带过来一万三千多人,没指望能够打得赢宋庆,只是想着杀出一条血路,把儿子捞出来就行,谁知头一场便遇到思念他好几年的祖大弼,虽说知道这厮浑浊闷愣,很是不好对付,也只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好在他这边兵多,李应元也带兵再次从下山突围,总算是勉强将祖大弼和张韬逼退。

    可就这点时间里,薛五已经从另外一侧杀了过来,再次将他们拦住,随后宋庆大队杀到,四面八方掩杀过来,近两千叛军顷刻间陷入汪洋大海,李家父子奋力向外冲杀,总算带着家丁杀出条血路,也顾不上其余人马能撤出来多少,拼命要往黄县方向撤退,却不防山上站起个穿着鸳鸯战袄,脸颊脏兮兮的兵士来,拿着把弩机射出一箭,正中那李应元咽喉。

    “我儿!”李九成痛呼一声,几乎当场垂下泪来,脸上也是狰狞一片,却不知该去何处寻找凶手,家丁们也根本不容许他继续留下,都是一边劝阻,一边拽着他往外逃命。

    宋庆人在阵中,却因为兵马太多,仓促间冲不到李家父子跟前,正在发愁的时候,却见李应元落马,下意识朝那边山头看去,只见小狼狗正拼命踩着弩机重新上箭,下意识的笑了笑,大喝一声冲了出去,直取犹自不肯离开的李九成。

    关键时刻,这李九成却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见宋庆向他这边杀来,立刻从悲痛中醒转过来,儿子已经丧命,再如何也活不过来,为今之计也只有自己先逃出去,留下有用之身,将来再讨个婆娘重新生育了。

    他这边一走,辽兵也就没了主心骨,好在都是些精兵悍卒,知道跟着一起往黄县撤兵,一路之上被宋庆等人冲杀几阵,损失了大概三千来人,被俘的也有两千,其余人等总算逃回黄县,关闭城门死守不出,宋庆生怕折损兵力,也便停在县城下面不追,另外派人去蹲犬山那边,将寨子里囤积的粮食全部取出来,好歹也能够吃上一两日的。

    拿下蹲犬山之后,宋庆便将目光投向了东北方向的黄县,黄县守将张文焕是孔有德手下心腹,李九成的兵马如今也在那里,该是除了登州之外防御最重的地方,若是能够拿下黄县,他就要考虑下乘船出海事情了。

    几乎与此同时,李九成也在翻阅地图,他看的同样是登莱北面的海图,那上面星星点点一般的岛屿中,争斗也依然在继续,毛承禄等人的叛乱形势比他们好得多,那边可没有宋庆这般杀神,东江总兵黄龙等效忠朝廷的势力一直被压制,现在已经龟缩到以皮岛为根基等几个小岛去了,外围以广鹿岛为首的地盘几乎全部都被叛军占领,若是能够跟他们联系上……

    甚至他还有个更加可怕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暂时还停留在纯想象阶段,毕竟他还没有和孔有德商议过,皮岛出来的人对那边什么态度都很明确,也就是他们父子两个不太在乎,其他人只怕没那么容易说服。

    再想想自己的儿子,李九成却又坚定了几分,若是不借助那边的话,只怕这仇是没法报了!
第 317 章  大战开锣
    本月最后一天,月票都给我吧!

    黄县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孔有德和李九成之所以将这里选择作为登州府外最大屏障,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距离,这地方离着登州府城没多远,本身城池的防御能力也还算凑合,毕竟都是沿海城池,为了防着海匪之类的上岸偷袭,修筑时候多少会费些心思,加上这次攻下登州之后,叛军又重新加固了下城墙,算是非常得看重的县城了。

    只是在登州府中的孔有德,现在却不能那么放心,因为黄县原本的守军竟然损失了快一半人马,都是被宋庆在蹲犬山打掉的,他在心中对李九成很是不满,却又不能表现出来,毕竟人家的儿子被包围在蹲犬山,虽然这有李应元自己作死的嫌疑,但总归是父子连心,儿子被人死死包围,眼看着性命不保,他总不能不让做父亲的去增援吧?

    问题是你增援归增援,好歹打个漂亮仗啊?如今兵马也损失了,整个黄县只剩下一万四千来人,偏偏需要去拯救的李应元还没救出来,稀里糊涂的死在乱军之中,早知如此还不如任凭宋庆攻下蹲犬山,李应元若是投降的话,说不定这会儿还活蹦乱跳在宋庆大营里头吃喝呢,哪怕就是将来要送去京城开刀问斩,好歹也能多活几个月,多享受一下人间的生活。

    当然,这些话他肯定不能明说,李九成这人脾气原本就异常暴躁,唯一能够让他安静下来的,就是他那傻儿子,说实话孔有德很不喜欢李应元,这孩子只继承了李九成的暴脾气。武艺勉强说得过去,其余什么都没继承到,尤其是指挥方面。虽说他一直都觉得李九成挺阴险,但作为一个将领。有脑子总比没脑子的好,李应元就是那个没脑子的。

    若是李九成还有别的儿子,孔有德真心想要劝劝他,不要将精力放在李应元身上,这家伙脑子里除了脑浆之外都是屎尿,早晚会把自己害死的,如今还真让他看准了。李九成稀里糊涂的死于非命,只是这么一来,他就更不能说了。

    非但不能说,他还必须要派出人去帮忙。一万来人守住黄县不太现实,他只能往那边继续增兵,好在这段时间他又抓了些壮丁出来,登州这边兵器甲胄也足够,足足装备了九千多人。一股脑都给李九成送去,这些人打野战肯定是不行的,但黄县好歹有个城墙,打的又是绝对的防御战,壮丁好歹带个壮字。总归有把子力气,往下头扔个石头什么的还做不到吗?

    让孔有德没想到的是,这帮人还真是废物到了极限,其实也不单单是人员素质的问题,主要这些壮丁都是山东人,你一群辽兵占了他们家,杀了他们人,如今还要让他们去跟过来平叛,帮他们报仇的朝廷兵马作战,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也不乐意做,孔有德还恰恰是忘记了这一点,完全没意识到他这次兵变是因为强烈地域矛盾导致,居然下意识觉得登州都在他手上,这些人也就应该老老实实的俯首听命,去帮着他的叛军作战了,谁知道走到半途中便逃走了近四千人。

    余下五千人倒是去了黄县,但士气无论如何都高不起来,气的李九成直想杀人,可也知道眼下千万不能做出杀自己人的行为,毕竟那都是山东兵,真杀了的话,黄县里面的山东人也会跟着翻了天,整个登州的形势将会彻底逆转,他们这四万多兵马也会彻底成为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到时候只要宋庆带兵四处封锁,饿也能把他们饿死在两座城池之中。

    没奈何,李大帅强忍着丧子之痛,主动去安抚这批新来的兵马,给了不少酒肉,好话也是说了一箩筐,甚至连之后给大家加官进爵的话头都说了,但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就跟抗战时候的敌后根据地情况差不多,维持会会长带头征粮,让老百姓把粮食交给鬼子,再叫鬼子去打八路一样,叛军一路杀回登莱,究竟杀了多少人,山东人心里头可都给记着呢。

    这还只是内部的问题,最大的麻烦是外部的,因为宋庆根本不攻城,只是将兵力堆积在南北西三座城门外头,架起大炮乱轰一气,黄县只是个县城,虽说城墙在孔有德占据登州之后被临时抢修,也算是重新加固过了,但无论如何都比不得京城或者西安那种高大厚重,威严之极的地方,平常进攻或许还能扛住,用大炮来猛轰的话,压力当真是不小。

    宋庆手上如今共有十来门大炮,炮弹更是数不胜数,全都是莱州府那边敞开供应的,莱州本地反正已经脱离危险,当时又没让宋庆的人进城,干脆便提供了了军械和粮草,也算是为平叛尽一份心力,将来说出去时也好听些,因此宋庆这边的炮弹着实不少,哪怕将大炮分开使用,阵势算不上太大,可每个城门的几门炮源源不断打出去,小县城还是很难承受的。

    最初的时候,李九成生怕宋庆大举攻城,把精兵强将全都调上了城头,就准备跟朝廷兵马大战一场,也让城里的山东兵看看他们的威风,好让人家老老实实跟他们一条道走到黑,也算是个稳定军心的法子。

    谁想到宋庆一不击鼓,二不动兵,直接调来大炮猛轰,城头精兵强将折损不少,士气一下子便降了下去,闹到后来他也不敢再往上派人,只能领着兵马在城下候着,什么时候炮声停了,这才领着人重新上去,观察城外的动静。

    头两日都是如此,黄县城中的兵马也都学聪明了,每次都等大炮停下之后再上去,某些胆子大点的辽兵,还会在城下官军清理炮膛,给大炮降温的时候,朝下头骂上两句。倒是让宋庆一阵恼火。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办法了,第三天再开炮的时候,三面城门都派了不少弓箭手。就在下头等着,等火炮停止射击。辽兵呼呼喝喝上城墙的时候,城下弓箭手们立刻就是一轮乱射,辽兵没有丝毫准备,甚至连盾牌都没带,只是按照惯性上来骂街,苦中作乐的,顿时被射死几百号人。狼狈不堪的逃了下去,等下一轮炮击结束之后,迟迟没人敢于上去。

    这种憋屈的打法,几乎将李九成闷死。想他李大帅也是当年在皮岛驰骋纵横的主儿,跟后金打仗都没憋闷到这种程度,如今在山东造个反,居然被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小辈全盘压制,当真是让人咬碎钢牙。

    可很快刷新他愤怒值的事情又来了。宋庆叫了几百个大嗓门,将加强版的李家父子关系史背熟了,每次开炮之后就在下头大声诵读,反正他这边哪儿的人都有,先是用辽东话喊。随后用山东话喊,甚至祖大弼这个闲不住的还会带头出来喊。

    这本来就是个极具侮辱性的题目,加上如今李应元已经死了,虽说这位大少爷在辽兵中没什么威望,但好歹也有个死者为大的心思,李九成散布在三座城门的亲信自然忍耐不住,带着人冲到城上想要回骂,对面就是一阵箭雨招呼。

    等他们回去将自己的弓箭手也带上来,准备跟下面对射的时候,城下的大炮重新开始怒吼,待他们迫于大炮压力撤下去后,大嗓门们又出现了,继续反复讨论李家父子的关系,竟是个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劲头。

    如果只是在城墙内外怄气的话也就罢了,毕竟宋庆再怎么能折腾,也没法对辽兵造成太大的伤害,黄县城墙依然高耸在这里,维护着叛军的暂时统治,彰显着如今谁才是登州主人这个议题,辽兵们头几日发火,过几日也就习惯了。

    可问题在于城墙顶不住了,连续三日用大炮猛轰,眼下城墙多处已经不堪使用,若是再这么来几次的话,说不定哪天一发炮弹打过来,墙体直接就回塌方,到时候人家长驱直入,黄县的士气几乎都不用打击就没了。

    没奈何,李九成只得清点兵马,准备出城找宋庆拼命,不是他胆子忽然变大,也不是丧子之痛不能忍了,实在是这城池没法守卫,之前谁都没想到宋庆会带这么多大炮过来,更没想过居然还真是发挥了这么大威力。

    这年头最重视火器的就是辽兵,但大炮一般都是用在守城时候用的,毕竟这东西分量实在是太重,行军时候带着颇为不便,宋庆竟然牺牲进兵时间,也要带着这些大炮一起走,当时李九成得到消息,还曾经暗中嘲笑过,觉得宋庆太过迷信袁蛮子编出来的故事,真以为这东西到哪里都是神兵利器,谁知道如今还真是神了,十几门炮打得他不敢出门。

    其实这也只是因地制宜,若是换做一座大城,都不用京城西安这种,哪怕是座府城之类的,宋庆这么干效果都不会太好,问题就在于这里是座县城,哪怕你在城墙上头画一幅清明上河图,这里也依然只是个县城,没听说大明哪座县城能经得起大炮轰上好几天的,别说你个登州之下的小县了,就是宛平大兴那种京县都没戏,照样会被打的千疮百孔。

    现如今,千疮百孔已经出现了,大财主宋庆稳坐钓鱼台,每日伴着隆隆的炮声和叫骂声唱小曲儿,已经开始剽窃北京版十八摸了,深得手下将官爱戴,反正老爹宋虎被他打发到北门去架大炮了,唯一的长辈祖大弼还是同道中人,明明大字不识一个,还非要抄一份歌词去,这地方根本没人管的了他,以至于宋将军这几日艺术经验猛涨,属性点已经快满了。

    终于,在围城的第七天,宋庆刚刚唱到第二番,摸至在姐姐的眉毛边儿,黄县中的李大帅再也忍受不住这种耻辱,带着人出来找他拼命了,这一幕宋将军也是等待很久,甚至在梦中都见过几次,今日总算如愿以偿,兴奋得难以自持,一边派人去通知正在后头吃肉喝酒的祖大弼,一边顶盔掼甲冲了出去,狗营几百火铳兵也已经准备到位,先给了当头一击,只是这次李大帅非常坚决,根本没有退缩的意思,继续催动部众向前冲锋,没多会儿便跟宋庆的大队撞在一起。

    两边再次交战,都是打出了真火,宋庆兵马在城外憋了好几日,每天都有莱州府那边好吃好喝供应着,打熬了一身力气没处发泄,昨天都有人组织摔跤比赛了,自然想要好好活动活动筋骨,跟叛军正经打上一场。

    辽兵那边同样如此,连续几天闷在城里挨打,上个城头都要面临弓箭袭击,也是憋闷的不行,尤其李大帅一直处在跟死去儿子间纠结复杂的关系当中,火气已经到了头顶,此时满含愤怒杀出,声势自然很不一般。

    只是杀出城来,却面临着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他的兵力只有宋庆一半多,还有不少山东兵根本不肯作战,根本就没能带出来,生怕这些人临阵脱逃,因此只有先前那一万来人,而这一万来人中还要分出两份把守另外两处城门,跟着他杀出来的只有不到八千,而他面前的宋庆却有足足一万人马,除了狗营和徐州兵,就是关宁军的精锐,战力可想而知。

    刚一交手,李九成便觉得有些不太妥当,冲过来的途中被对方大炮和火铳好一通暴打,又被弓箭手射了几轮,那股憋了好久的锐气已经开始消散,偏偏对面的宋庆也是一副被杀了亲爹,与他不共戴天的模样。

    两边撞在一起之后,朝廷官兵士气依然不减,倒是他这边的士气开始逐渐回落,有心要撤走吧,又觉得太丢面子,不过一个恍惚间,双方已经纠缠道一起了,李九成硬下心肠,开始在阵中需找宋庆,却不防满嘴酒气油花的祖大弼已经找到了他,震耳欲聋的骂声响彻云霄:“驴日的李九成,你到底管你儿子叫个啥?”
第 318 章  三败九成
     第 318 章 ,只不过祖大弼从那时候起就不太喜欢李九成这号阴人。

    当初没机会找茬打架,后来皮岛众将叛了不少,逐渐流落山东,更加没机会碰上,谁承想孔有德和李九成等人居然再次举起反旗,这个平叛的机会还被他碰上,祖二疯子自然是兴奋莫名,因此从打到了山东地面儿,打仗时候就格外来劲,就想着有天碰上李九成,好好收拾下这厮,其实两人也没什么别的矛盾,只是祖二疯子单纯看人家不顺眼而已。

    不过看不顺眼这个理由,对于一个思维单纯的人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足够让他奋勇争先的冲锋陷阵,这让宋庆非常满意,从打他升任参将开始,他就已经在注意自己出阵的事情,或者说属下们也都在帮着他注意。因为身份地位都不一样了,到了参将这个级别,已经可以被人很正式的叫一声将军。再不是从前那种凑趣的叫法,要注意的事情自然多了起来。

    宋庆自己也很明白。他不再适合冲锋在前了往后他要指挥的是几千甚至上万人马,相当于师长级别了,没听说哪个师长打仗还要自己冲在头一个的,而且狗营现在根基还不牢靠,万一自己冲锋时候被人干掉了,所做一切都会成为泡影,尽管那时候他已经死了。但想想自己身边那些亲朋好友都要在若干年后丧命,或者剃头降清,他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因此,等打完了山东的仗。一场整军势必要展开,他需要将自己手下的兵马往现代军队那边改造,各种好用并且这个时代能用的东西都要用上,只要自己的军队成了建制,留下一整套的制度。哪怕他某天真的死了,估计也会有人继承遗志,继续在这个时代里存在下去,好歹能够为这个民族多延续些血脉,说不定同样能够避免十几年之后的悲剧出现。

    当然了。能不死最好还是不要死,这种伟大事业由自己来完成才最有意思嘛,宋庆看着勇猛冲锋的祖二疯子,心中默默感叹,自己麾下这种猛人还是少了些,如今也就是薛五和王坚可以做到,连洛小北都要差一筹,那小子更加适合搞暗杀什么的,包括组建个情报机构之类,而且忠诚度方面绝对可以保证,洛小北这孩子宋庆再了解不过,那就是自己的脑残粉。

    思绪转动之间,祖二疯子已经贴上了李九成,抡起自己不知多少斤的大斧子,开始肆意砍杀起来,每砍一下都要吐字清晰的吼上一句,你管你儿子叫个啥,把个李九成气的七窍生烟,却又不得不打叠起精神来应付,他武艺倒是精熟,但力气上却不如祖大弼,全神贯注的迎敌尚且险象环生,又怎么敢去多想其他事情,只能暂时将自己跟儿子的关系抛之脑后,一枪紧似一枪的向对方刺去,希望能够多拖延一阵,让自己的部下多些喘息之机,不要被这手执大斧的家伙当菜砍。

    他的部下倒是也算争气,都是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哪怕在兵力上赶不上对方,但至少还没在这个时候露出败象,尽管已经被压制的步步后退,可总归能够维持住架子不倒,这倒是让宋庆多少有些意外,他知道原本时空中的叛军前期可是非常犀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