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犬-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庆自然毫不客气的追了上去,一万多人的大军,漫山遍野追杀数千辽兵,连续追了两天两夜。

    这种疯子似的追击方式,让辽兵的队伍更加散乱,原本在途中临时凑起来的小队,也在下一次追击中散乱掉,李九成父子逃的狼狈不堪,连头发都已经披散开来,路过莱州的时候,他们曾经动过一些心思,觉得这也是座大城,若是能够占据云云,可看莱州府方面守备森严,宋庆又追得太紧,他这点兵力也不敢去招惹,只好一路向东过了小沽河。

    好在耿仲明和陈有福的队伍逃回登州,将消息跟孔有德说了,后者生怕李九成也出事,急急忙忙派来援兵,这才勉强稳住阵脚,在小沽河北线与宋庆对峙。
第 313 章  汇合
    三更一万字到,现在已经是月底,虽然分类十名没戏,但还是希望能够多得点月票,毕竟这代表了大家对本书的喜爱啊,作为一个扑街,分外需要这方面鼓励,请大家鼎力支持,谢谢!

    宋庆在平度州骂阵的时候,徐州方面的开始有了动静,具体地说,就是在发兵山东,帮助宋庆平叛。

    这趟之所以要发兵,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自然是当初孙元化派出去的求援使者,徐州跟山东是邻居,如今邻居家里头出了二子逆臣,他们当然要去帮帮场子,虽然没有人严令他们这么做,但徐州卫方面还是打算发兵。

    其二则是因为宋庆目前在山东,宋庆部下可都是徐州的子弟兵,去辽东打仗太过遥远,他们没法跟着一起去,如今好不容易回来,又要去山东平叛,山东可是紧紧挨着徐州地面儿,儿郎在外杀敌,家中自然要尽可能给予方便。

    第三则是个人原因,宋虎和王坚升官的消息下来了,两位新晋指挥佥事打算出去抖抖威风,顺便也能再次跟儿子并肩作战,因此直接跑去孙伯平那边请战了,孙指挥使当然不会拒绝,直接给两人拨了四千兵马,叫他们北上山东助阵。

    宋虎现在的心情很奇怪,多少有点不真实的感觉,要知道前头大半辈子的时间里,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升官命的,年轻时候还指望一下,过了三十岁之后便将这事忘了。只觉得能够对得起朝廷那份俸禄,凑凑合合过一辈子算了。

    谁知道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运气居然一下子好了起来,先是升了多少年都没达到的百户,随后就是千户,如今更是成为指挥佥事,这可已经是卫所中绝对的高层领导了。好歹也是四品官衔呢。

    王昌同样也是如此,虽说他比宋虎会钻营些,但徐州这地方升官实在是不容易,折腾了那么多年,也只不过是个百户,仅仅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他跟宋虎一起成为了指挥佥事,他知道这是谁的功劳。虽说自家儿子也在前线拼命,但归根结底还是靠着宋庆,加上宋庆升为分守徐州参将的消息也到了,如今他也算是摆正位置,往后王家父子以宋家父子马首是瞻。

    宋虎本身倒不是非常在乎这个,他跟王昌自幼便是同伴,这些年来王昌对他也是没少照顾,他没儿子宋庆那么大的志向。对于谁主谁从也并没有太多考虑,只是想着大伙儿如今都发达了,往后一起好生过日子才是。

    想要好生过日子。首先就要去山东,因为打下这好日子的儿子们,如今还在山东境内平叛,那驻扎登莱的辽兵听说也不是好惹的,当初可是在关外跟建奴打仗,一直都没落过下风的精锐。宋庆的兵马刚刚从辽东大战而归,想必人困马乏,却根本不得休息,从京城出来之后又要面对强敌,他们这些当爹的如果不上去帮衬一下,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两人家中都只有独子,当然格外紧张,孙伯平那边通过之后,立刻便点兵向山东而去,一直留守后方的丁魁原本也想跟去来着,考虑到家中人差不多都走光了,也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去,还是将他留在了徐州,继续帮大伙儿看守家业。

    徐州卫的兵马虽说回来之后操练少了,但老底子依然还在,尤其宋虎王昌两人原本的千户所内,正常训练依然没有停止过,这次又不是去辽东拼命,只是到山东跟宋庆会合,随即到登州剿匪而已,因此四千人的气势还算比较高,一路上唱着山歌行进,几天工夫已经过了兖州到达青州,到了青州那边一打听,宋庆的兵马几天前过去了。

    要照这样看来的话,形势应该并不是那么严重,原本大家在徐州听到消息,说是整个山东都被人家打乱了,心里头还挺着急,生怕宋庆这边兵困马乏,挡不住那些横扫山东的辽兵,只是如今看起来,似乎也没那么严重。

    王昌心思细腻,找人仔细打听起来,这才知道之前这附近的确很乱,孔有德和李九成带兵从吴桥一路杀回来时,整个青州几乎是家家关门闭户,城池也都是牢牢把守,生怕被叛军捎带手扫了,只是叛军对青州似乎没多大兴趣,途经此地抢了些村子,带走些粮食钱财之后,就再没有回来过,而是直接奔着莱州和登州而去,青州并没有沦为战场。

    等到叛军攻下登州府之后,倒是从东向西重新打了回来,只是这次没能再来到青州,刚刚打到莱州的时候,宋庆已经带兵杀到,双方在莱州几次交手,最终宋庆大获全胜,将叛军成功赶回了登州,只不过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暂时还没有向登州方向进军,而是隔着小沽河北线与叛军遥遥相望,这几天还没什么动静,不知道究竟是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宋虎和王昌大为激动,儿子们按兵不动,这不就是在等着他们这两个老家伙嘛!

    徐州卫再次出发,这次还特意进行了急行军,反正莱州一代目前安全得很,叛军早都被赶到登州去了,他们也不担心会遇到什么突发事件,直接顺着昌乐进入莱州境内,跟着沿昌邑、掖县一代进发,总算在几天之后,赶到了莱州府外。

    宋庆一直在这里驻扎,没有急着进入登州,确实是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对方可是有四万大军的,而且跟之前在莱州时候不同,那时候他们还有退路,因此作战虽然也很勇猛,但还没到拼老命的时候,宋庆这边也可以比较轻松的应付。

    但如今形势不同了,叛军已经被逼到了登州,这可是他们最后的大本营,如果登州守不住的话,他们也就只有出海去东江,或者直接投靠后金了,原本历史上就是如此,虽说如今在时间上头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多,但宋庆相信只要被逼到那个份上,孔有德等人依然还会那么做,而他这一万多人击败对方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将对方全部擒获了。

    不能放孔有德等人投奔后金,这是他最大的底线,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万多人投靠过去的问题,孔有德等人手中可是握着不少先进的军事技术,在他们投靠过去之后,后金那边开始铸造火铳和大炮,尤其是大炮这东西,在被后金掌握住之后,造出来的质量要比大明这边强上好几倍,人家虽说半奴隶制,但毕竟是个正处在上升期的军事政权,偷工减料之类的东西基本不存在,造出的东西比大明强再正常不过,宋庆可没信心拿一个徐州对抗整个后金,因此技术绝对不能流失过去。

    因此,他一直到现在也没正经发动进攻,就在登州莱州交界的地方驻防,不让叛军出来就是,反正对方现在手里好几万大兵,在登州境内俨然是土皇帝般的存在,除了那几个卫所勉强能够保持完整性之外,其余几乎全部都被他们占了,虽说没有驻军,但粮食钱财什么的随便索取,日子过得相当不错,因此自信心什么的也依然很强,不会这时候就跑去联络皇太极,毕竟都是皮岛杀出来的辽兵,跟后金有着深仇大恨,只要在这边还有一丝活路,都不会想着要去当汉奸。

    为了验证此事,宋庆还特意找到了耿仲明,问他孔有德会不会去投靠后金,一直都还算和颜悦色的耿仲明头一次对宋庆发了火,丝毫不在意宋庆亲随手里的刀剑,摆出一副随时可以英勇就义的光辉表情,指着宋庆鼻子破口大骂道:“姓宋的,你他娘若是看不起我们皮岛出来的弟兄,趁早把老子一刀宰了,要不就把这种屁话收回去!”

    从这个气势上来讲,宋庆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想想后来无论是孔有德,还是眼前的耿仲明,全部都投靠后金成了汉奸,心中多少有些别扭,也不知眼前这个破口大骂的汉子,在那个时空投靠后金的时候,究竟是一个什么心情。

    皮岛上那些年轻人的誓言,都随风而去了不成?

    宋庆没那么文艺,这种想法只是稍闪即逝,很快他就没时间去琢磨这些了,因为他得到了两个惊喜,宋虎和王昌领着四千徐州卫的兵马来到莱州府外,正在朝这边赶来,辽东方面似乎也派了部分援兵过来,目前是谁还不清楚,总之他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徐州卫的兵可是很能打的,虽说比不上狗营,但比起关宁军的步卒来丝毫不差,马队上头即便差些,但因为数量相对较少,也不会影响什么大局,而且这次来了足足有四千人,合并一出的话,他就有将近两万兵力了,哪怕叛军方面现在想要做些什么,他也有足够的人手去拦阻制止,或者将他们伸出来的爪子全部砍断,叫孔有德继续老老实实在登州呆着。

    一天之后,双方的兵马总算凑到了一起,宋庆看到老爹和王昌那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心中多少有些感动,领着王坚一路小跑过去,给两个老爷子磕过了头,开始述说这段日子以来双方的状况。
第 314 章  徐州事
    感谢泪落红尘5的打赏!

    从打宋庆接到调令,在徐州点兵出,北上辽东参加大凌河之战,到如今再次与故乡亲人在山东碰面,已经过了小半年的时间,这年代没电话更没网络,宋庆在辽东又是没个固定地方,想写封信都不行,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大伙儿自然都是想念,尤其宋虎和王昌两个,心中更加挂念自己的独生儿子,只不过两人之间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宋虎面冷些,还要摆摆老子威风,跟宋庆说话的时候,尽管眼神中一直饱含关怀,但场面上却依然撑住,王昌却早已经抑制不住,抱着王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倒是闹的王坚变成个大花脸,他在军中从来以硬汉自居,如今却被老子揉搓的像个娃子似的,让他感到有些丢脸,可又不能丢下老子不管,只好尴尬的笑着安慰起父亲,顺便讲讲自己这次立下的战功。

    他这边讲着战功,宋庆也跟宋虎讲起了离别这段日子各自的近况,其实主要是他想要听听徐州的近况,狗营的近况其实没什么好说,尤其宋虎人已经到了这里,该看的都看到了,《崇祯英雄传》虽然还没传到徐州,但零零碎碎却有些风色传了过去,况且给宋虎和王坚升官的消息里,也有大凌河之战的一些战报,因此狗营这边的事徐州方面基本都清楚。

    反倒是徐州那边的事,宋庆是两眼一抹黑,离开这么长的时间,精兵强将全部被拉了出来,只留下丁魁等寥寥数人做主,还要看守那么大的家业,他是真有些放心不下。不是他担心丁魁的能力,而是这件事终归太大,摊子也实在是太大了。丁魁做事能力相当不错,但总归是人而不是神。同样不是什么智能终端机,出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所谓知子莫若父,说句恶心点的,宋庆一撅屁股,宋虎就知道儿子要拉什么屎,根本不等他问,便直接说道:“家里头的事你放心。丁魁这孩子做事仔细,从打你走了之后,他每日都是带着人四处巡视,各处买卖都要走过看过。然后去我那边说个大概,咱家那衣服在邳州卖得不错,如今已是赚了几千两银子,丁魁说邳州快要被吃饱了,寻思着等你回来之后。商议往南直隶那边跑跑,那边也有人在邳州打听,说能不能把衣服运过去,只是丁魁做不了主,至今还在拖着。”

    “其他买卖呢?超市和碧波池之类的?”

    “都不错!”宋虎回答的相当硬气:“徐州是咱自家的地方。从前还有个周家跟着捣蛋,如今他家倒下了,再没人敢跟咱家争,只是知州杨大人已经升官去南直隶了,新来的那个叫做马辉的,暂时还摸不清门道,不过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咱家买卖大多在城外,都是卫所的地盘,城里就是华明池和一些小铺子,他想找茬也没什么地方。”

    “银子给过了吗?”

    “都给过了,他初来乍到,大家也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气,因此只送了份见面礼,给了三百两银子,还有咱大风牌的两套衣裳,目前还瞧不出什么,你爹我不太会来这些事,等你回去之后自己看着处置吧。”

    “行,辛苦爹了!”

    “自家买卖辛苦什么!”宋虎摇头轻笑,却抬眼看到了正走过来的胡捷,问宋庆道:“还有个事要和你打听下,邳州卫以前那个指挥使杨方,是不是你给弄死的?”

    “爹听谁说的?”宋庆脸色顿时变了,这件事他虽说不怕,但同样也不想传得尽人皆知,杨方毕竟也是个指挥使,若是任凭人传这些风风语的,对他肯定没什么好处,泄露消息的人绝对要死。

    宋虎小声道:“不是咱的人露出来的,是你王伯在南直隶的一个朋友说的,那人上月去了趟邳州,顺道来徐州看你王伯,问起了这件事,说是提拔胡捷的那位老大人在南直隶和人斗了起来,眼下胜负未分,不过那边的是个大人物,已经派人去邳州查访此事,倒也没说是你杀的,只是我看你那些日子总往邳州去,后来跟你亲厚的那个胡捷做了指挥使,杨方则是稀里糊涂的上吊自杀,这才想到了你这里,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那可是个指挥使,说杀就能杀的吗?”

    “没办法,平白无故的我也不想杀人,更何况是杀个指挥使。”宋庆摇摇头道:“那杨方当日跟周家勾结,趁着咱入京勤王的时候,派兵劫咱的车队,还杀了我不少弟兄,后来就跟他干起来了,正好胡老哥跟我挺投脾气,他当时已经是指挥同知,只差一步就能升上去,我俩干脆下了个套,把杨方和另一个同知冯欣都办了,他这才坐上的指挥使位子。”

    正说着,胡捷已经过来,见宋家父子似乎正在密谈,非常懂事的站在一丈开外等待,这种事宋庆当然不会瞒着他,挥挥手道:“胡老哥快过来,这是家父。”

    胡捷岁数跟宋虎差不多,甚至不知道谁大谁小,但走到近前却好不尴尬的躬身道:“小侄胡捷,见过叔父!”

    宋虎是个实在人,也能看出胡捷大概岁数,哪里能大仄仄受礼,很是尴尬的还了礼,说道:“胡老弟千万别叫什么叔父,你我二人年岁相当,可别折我的寿,我这逆子从来都没个规矩,你可千万不要见怪!”

    “这说的哪里话,宋大人平日里可没少照顾我,他能叫我声老哥,那是我的福气!”胡捷说这话的时候很是真诚,他真心觉得是福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宋庆对他英勇作战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对他来说殊为难得。

    自家儿子本事大的很。这个宋虎是知道的,也不再谈这个话题,否则很有可能被人家认为是装丫挺。干脆说起正事,把刚刚对宋庆说过的又讲了一遍。胡捷听后眉头紧锁,却并不显得紧张,而是找到主心骨似的看向宋庆。

    “放心,杨方人已经死了,我不信谁会因为一个死人去和我们为难。”宋庆无所谓的笑笑道:“而且就算让他们放手去查,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手的是小北一个人。没有旁人帮衬,小北也绝对不会泄露,他们找不到证据的,说白了这根本不是杨方的事。而是若是要用别的方法对付我们,也要看看我们手中的刀枪答不答应!”

    “你可别胡来!”宋虎也是老行伍出身,可如今见儿子要动刀动枪的却总是紧张,因为这小子太能惹事,虽然每次都能自己平了。而且还能捎带手赚回来不少,但总归是让人心惊肉跳,如今看宋庆又提刀枪二字,赶忙劝道:“我听说那边的可真是大人物,若是实在不成。大不了咱多花些银子,好歹把事平息也就是了,犯不上拿性命跟人家去斗!”

    “不怕,儿子如今是参将,勉强都能算开府建牙了,手下几千大兵,胡老哥也是如此,徐邳二州联手,看谁敢在老虎头上拔毛!”宋庆满不在乎道:“再者说了,这趟去京城时,皇帝家的酒饭我们都吃过了,还怕什么大人物!”

    “啥?吃了皇帝家的酒饭?”宋虎明显还不知道这事,赶忙打听一番,问清之后多少算踏实了些,可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只是想要再劝,却又不知如何说起。

    倒是宋庆很耐心的说道:“那杨方的事说白了就是于大人跟那什么大人物斗法,我们不过遭了池鱼之殃而已,而且当初于大人之所以让胡大哥接任邳州卫指挥使,理由就是胡大哥会带兵,能打仗,如今胡大哥因为打仗的事被皇上赐宴,皇上还要他拿剩下那三百种子兵,再给练出一支强兵来,这消息想必是还没传到南直隶,等传到了之后,一切自然都会消停,说不定于大人借此还会展开反击呢,那什么大人物自然也有他去应付,根本用不着我们这些人。”

    这话是硬道理,宋虎也是明白的,总算是放心了些,看看两边军马已经开始安营扎寨,各色人等都开始走动起来,也便不再继续说这件事,开始各自领着手下忙碌,快到晚间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这趟出来的都是徐州人,跟宋庆手下也是乡亲,甚至不少都是从小一起玩大的,好长时间不见,自然倍感亲热,徐州人性格豪爽,跟薛五家乡出来那些沧州人也能打成一片,早已融入狗营的邳州卫也是差不多,一顿饭吃的热闹番茄,到了散席的时候,宋庆亲自布置了警戒,看看对面似乎也没什么动静,这才去找到宋虎,将这边的战事说了,随后回去休息。

    西边来了援兵,登州那边的叛军自然也得到消息,孔有德自己依然在城中安坐,却是又派来几千援兵,让李家父子在这里顶住,他则抓紧时间到处去抓壮丁,反正登州府兵器有的是,抓来些人操练几日就能上阵,哪怕打硬仗不行,当炮灰总归是没问题,他们现如今只剩下登州一处地方,自然要加倍利用起来,不能浪费一丝一毫,否则就是不拿自己性命当回事。

    李九成这边也已经去掉了先前的骄狂,他纵横沙场大半辈子的傲气,几乎都被宋庆一仗打没了,现在丝毫不敢小看正在对面扎营的官兵,得了孔有德的援兵之后,也迅速开始加入了操练之中,叛军们都知道这次是遇到上大敌,同样不敢有丝毫怠慢,每日操练都是用心至极,只怕当年跟后金打仗时候都没这样认真过,因为这次和在皮岛不同,他们没有退路。

    对面紧锣密鼓搞操练,宋庆也没有要去进攻的意思,他同样想用这段时间来整备一下自己的队伍,他手下一万多人实在是太过杂乱无章,有狗营直属的,也有徐州卫和徐州左卫的,还有邳州卫的,后来又加上了京营的人马,沧州收来的将近一千练家子,以及进入山东之后要来的三千人马,打了几仗之后除了狗营依然完整,其他部队都混杂在一起了。

    对于兵马的协调性和组织度方面,宋庆可是有着近乎强迫症似的习惯,之前一直都在跟叛军打仗,没时间顾那么多,如今总算是有了休整的时间,加上王昌宋虎那边也带来了几千人,自然要好生重整一下,让兵马都回归本队,两万大军也要理出个规矩来,若是朝廷还有其他军马过来,也好能够以一个整体的姿态来跟对方进行交流,或者是协同作战。

    事实证明他这么做非常正确,因为开始整军两天工夫之后,宋庆就得到消息,另外两路平叛兵马也已经开进山东, 第 314 章 中了好几股力量,最终联手才将孔有德击败,并且没有擒获人家,让人家带着上万人逃走了。

    这也正是宋庆想把这些皮岛系战将收到手里的原因,这帮人战斗素养太出众了,在整个大明都是拔尖的,某种程度上比同为辽兵的关宁军都强,因为他们比关宁军更穷,起的作用却丝毫不低。

    不过援兵既然来了,那肯定是好事,至不济那也是八千多兵马,还有祖大弼和刘泽清这等名将,加到一起也有三万人上下,只要做仔细些,拿下孔有德还是不成问题的,如何能将对方擒住,不至于被他们逃到后金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 315 章  美景和你大爷
    崇祯五年正月,虽说已经过了chun节,意味着chun天逐渐走进,可莱州这边的天气却依然异常寒冷,宋庆知道这是所谓的小冰河期,尽管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时期究竟什么路数,但天气寒冷却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也知道这么冷的天气对于农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更知道对于一个本来就已经挺乱的农业大国意味着什么,明朝灭在崇祯手里,有一半的原因要算是这天气的功劳,太多农民因为这恶劣的气候而衣食无着,只得铤而走险的跟着李闯张献忠出走,成为摧毁明朝的主要力量。

    只是这些对于宋庆来说还比较遥远,至少不是眼前能够顾得上的事情,他也懒得再去想,随意甩了甩头,看看还算晴朗的天空,再次感受一下空气中的寒冷,便领着手下众将朝前走去,迎接刚刚到来的两路援兵。

    狗营在莱州东边扎下营盘十几ri之后,这一趟平叛的队伍总算是都到齐了,今ri来的就是最后一拨人,祖大弼和张韬的四千关宁军,以及刘泽清的四千山东兵,作为先到此地的半个地主,宋庆有义务去迎接人家。

    迎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明确一下指挥权的问题,虽然人家刘泽清马上也是半个地主,但宋庆丝毫不觉得自己该受此人节制,这年头谁兵多谁就是爷爷,除非你混到孙承宗那份上,否则一切免谈,何况刘泽清还没混到那份上。

    说起刘泽清来,这人也算是员名将,而且升迁速度同样算是很快的,历史上这人三十一岁做了总兵官左都督,升官的原因则是克服了邓州,只不过那应该是明年的事情,眼下他依然只是辽东守备参将,跟宋庆同样官衔,只是高了一品而已。

    祖大弼同样是参将,也是个三品官,加上宋庆的话就是三个参将,如果不事先把指挥权明确一下,这仗可就没那么好打了,况且宋庆这脾气就不是个喜欢被人领导的,凡事都要抓在自己手里才好。

    双方刚刚见面,气氛还是很不错的,祖大弼和张韬不久之前还在跟宋庆并肩作战,交情非常不错,尤其祖大弼这个粗人,非常喜欢同样力大无穷的宋庆,对同样力大无穷的王坚印象也不错,这次还特意带了柄开山斧来,看分量要比王坚那柄更加沉重,见面之后根本没有什么拱手礼,直接来了个熊抱,乐呵呵道:“大凌河那边刚打了个昏天黑地,又要派来山东平叛,本来还说拖延些ri子的,听说你也在这边,我就马上带人来了,你二叔够意思吧?”

    “二叔仗义,等打完了仗,小侄在登州最好的酒楼请您吃一顿大的!”宋庆因为吴三桂的关系,跟祖家人交情也很不错,当ri在辽东时就管祖大弼叫二叔,两人也有几分惺惺相惜,也正因为如此,他同样知道这人是个真正的直xing子,所谓天真烂漫之人就是,虽说对自己动心眼算计有些惭愧,不过还是说道:“二叔既然来了,那便做个掌总的,小侄愿为先锋,全凭二叔驱策,绝无二话!”

    祖大弼xing子直,明显把这当成真话,赶忙摆手道:“我不行,我当个先锋官最好,临阵杀敌都没问题,可这掌总的却万万做不得,还是大侄子你来做,这两万来人你不是带的不错嘛,加上我们这八千人也是一样,张老弟你说是不是?”

    张韬却是个心眼多的,早已经听出宋庆话里的意思,不过他做副贰惯了,也没心思争什么主将,况且祖大弼话里说的明白,人家宋庆手下两万人马,断没有听他们这四千人调遣的道理,也便点头道:“都听二哥的,让鹏飞掌总便是!”

    “这便是了!”祖大弼似乎觉得自己这个做叔叔的给宋庆争来脸面,因此分外高兴,转头对刘泽清道:“你呢?”

    刘泽清自然是不乐意的,他跟宋庆完全不认识,跟祖家兄弟和吴三桂他们也不熟悉,本想着自己是个三品参将,来到这边自然要掌总,可宋庆这个四品参将却丝毫没有让出指挥权的意思,偏偏祖大弼和张韬都是三品官,却完全没有要争权的打算,反倒是都跟宋庆站在一处,现在甚至直截了当问了起来,当真是让他好生为难,几乎不知该如何作答。

    承认宋庆的地位,这无疑是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可若是不承认的话,眼前这一关却不好过,他当然可以一走了之,但现在却不是另一时空里他跟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联合平叛的时候,如今他麾下只有四千人,若是离开宋庆大军,只靠着四千人单独行动,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如果真那么做了,眼前这些友军会不会给他使绊子都不好说,功劳全都休提。

    思索片刻,刘泽清还是认清了现实,将心中那份高傲暂时埋了起来,硬生生扯出一丝笑容,说道:“既然大伙儿都这么想,刘某自然也没问题,宋将军那是在皇上跟前都有数的人,咱老刘听令便是!”

    “这便是了!”祖大弼又重复了刚才的话,乐呵呵对宋庆道:“大侄子,这趟都听你的,你说咋打咱就咋打!”

    “既然如此,那小侄却之不恭,便暂领此位,还望各位叔伯兄长多多照顾!”宋庆也不客气,他不是看不出刘泽清脸上那层勉强,却丝毫不会在意,大家都是参将,刘泽清不过高了一品而已,兵马还没自己四分之一多,万没有让出位置的理由,至于对方的情绪,平时可以照顾照顾,若是战场上敢抗令不尊,他自然也敢下狠手收拾,指了指东边方向道:“今ri大伙儿刚刚凑齐,先休整一下,明ri二叔过去跟李九成打一场,也让他知道知道祖二疯子的厉害,算给这趟进登州开个头!”

    “哈哈哈哈!”祖大弼顿时大笑道:“还是大侄子心思多,知道二叔想干什么,明ri二叔就出去收拾那李九成,他娘的当年就看他不顺眼,毛文龙的事情不提,这姓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