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犬-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的心思突然被打乱,他听到了身后剧烈的喊杀声,立刻问索尼道:“后面的明军在做什么?”
索尼一直都是随身陪伴,自然也不知情,忙派人前去查看,片刻之后来人回报,说是明军已经杀过来了,皇太极几乎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这时候明军杀过来丝毫没有意义,哪怕侥幸胜了一阵,也不敢将他怎么样,毕竟岳托就在附近,大营的兵随时能够赶过来,这么做完全没有意义,明军打仗手艺虽说不怎么样,但保命手段却是不错,没理由做这种蠢事。
既然看不清动向,那就肯定是有阴谋,皇太极本打算再考虑一下,倒是索尼建议道:“大汗,那些汉狗素来狡诈,此番定是又有什么阴谋,不如先回大营观其动静,也免得在这里空耗。”
当然,他还有句潜台词,宋庆就是个滚刀肉性子,万一真是蛮牛脾气发作,您老人家和我不值得陪此人玩命。
作为身边的近臣,同样也是以谋略著称,皇太极对于索尼的建议倒是很看重,最重要的是他也是这么想的,立刻下令加速前进,立刻向大营方向靠拢,反正双方还有段距离,对方这么点时间也追不上来。
一时间,后金大队开始疯狂前进,倒让城上的军民人等看得一愣,自从大凌城被包围之后,后金兵从来都是很沉稳的在城外行动,还很少出现这么惶急的时候,祖大寿心中第一个便起了疑。
很快释疑的人来了,一万多明军浩荡而行,高喊着皇太极休走,耀武扬威的出现在大凌城下。
第二更,晚上还有哦!
第二百七十四章 城池拉锯(三)
三更来啦,求点月票,大家多照顾啊!!!
后悔药这种东西,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有这种药物,不过此时此刻的皇太极倒是很想来一颗脑残片,他当然不知道这种药物,可却真的很想吃一颗,顺便给索尼也来一颗。
当后金兵脱离大凌河城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身后的明军喊杀声震天动地,却没有丝毫实际行动,不但没人上来拼命,甚至连那些探听消息的夜不收也都离开老远,这种战斗风格前所未见,直到他听见明军响彻云霄的喊声,才总算明白过来,人家这是拿大凌河搭了个台子,唱了一出大戏,自己竟是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进去配合了一把。
他异常愤怒的看了看索尼,索尼也很配合的低下了羞愧的头颅,虽说这主意大汗也是同意的,甚至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不过作为正黄旗最忠诚的奴才,他必须要有背黑锅的觉悟,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敢说什么,只得低头认罪道:“大汗,都是奴才的错,奴才愿意领兵杀回去,叫那些明狗知道咱大金的厉害!”
“算了吧,你出出主意还行,上阵打仗差得远了,况且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错。”皇太极阴沉着脸,朝大凌城下正在欢呼的明军望去,努力寻找宋庆的身影,却始终都没能发现目标,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肯定是宋庆的建议,秦良玉也好,吴家父子也罢,都想不出这么缺德的招数来,更没胆量追着他的几千兵马一路来到大凌城。这绝对是宋庆的主意!
想通一切之后,他却没有再回去拼命,一来意义不大。二来也怕对方真有什么阴谋,这几千人马虽然能打。可对方却有一万多人,刚刚还敢跟他们硬碰硬的打一仗,若是祖大寿再多些勇气,从城中领着人杀出来,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没奈何,他只得暂时放弃报复,领着兵马向大营方向开进。没走多远便听到身后上万人齐声大喊道:“皇太极休走!”
喊出之后,明军阵中传来一阵爆笑,皇太极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心中的仇恨也在生根发芽。却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直接领着人奔向大营,准备再寻机会将场子找回来。
见皇太极的大旄逐渐消失,大凌城内外顿时一片欢腾。都像是打了什么大胜仗,城上的祖大寿乐得合不拢嘴,扯着大嗓门朝下面喊道:“两环,长伯,还真是你们爷俩来救我了!”
吴襄也颇为激动。一反常态的露出几分豪勇,同样是扯着脖子喊道:“复宇兄暂且忍耐,如今兵力还太少,若是此时开战,只怕我们也斗不过对面几万建奴,只好让你们在城中先行躲避,等待孙督师大兵来到,城池之围自然解除!”
祖大寿是宿将了,也知道这一万多人来了也解决不了大问题,见士气好不容易起来,放声大笑道:“两环尽管放心,祖某一生驰骋沙场,有什么看不开的,若是真守不住,跟这大凌城共存亡便是,反正还有贤父子帮我报仇!”
“复宇兄看走眼了,这次可不是我父子的功劳,都是秦将军和宋贤侄指挥有方,连我父子的性命都是他们救的。”吴襄显然很会做人,没几句便将位置让了出来,主动退到宋庆和秦良玉身后,朝城上祖大寿喊道:“秦将军你自然见过,这位是我儿长伯的结义兄弟,徐州卫狗营的宋庆,当日在京城冲阵的那位,想起来了没有?”
“这还用想,如雷贯耳啊!”祖大寿自然知道宋庆是谁,毕竟吴三桂隔三差五就会提起这个名字,他也是个很会钻营的,对于皇帝目前最看好的年轻武将,当然不会没有印象,甚至还深入研究了一番,若不是双方距离实在太远,他早就想跟宋庆套套交情,要从吴三桂那边论,他还能算宋庆干舅舅和干姑父呢,当时便大笑道:“贤侄也来辽东了?祖某没能耐,筑个城都能落到这般田地,倒是累得贤侄劳师远征,从徐州跑到辽东来,若是这次不死在大凌河,定然不忘恩德!”
对于祖大寿这个人,宋庆观感其实还是不错的,尽管这人曾经投降过后金,可每次都是降了之后立刻又叛,甚至有时候干脆就是假投降,辽东最后那些年,也还真是全靠了他才撑起来,打不过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整个辽东早被人家挤压的只剩下一块瘦长条的地盘,大凌河之战后又是精锐尽失,尽管他有很强的私心,最后甚至经营地盘当军阀,这才没有向后金彻底投诚,但比起孔有德之辈还是强出不少,倒是可以分而视之。
同时他也知道,若是想要跟辽东方面保持个良好关系,为日后早作打算,跟此人打交道是少不了的事情,当即也是大笑道:“伯父勇名冠绝辽东,如今不过小有挫折,哪里便谈及生死,待他日重整军马,再去找那皇太极讨回来便是!”
“说得好!”祖大寿见周围士卒都是两眼放光,知道机不可失,立刻高喊道:“待孙督师大兵到来,祖某定与贤侄合兵一处,将那皇太极狠狠收拾一番,也让建奴知道咱汉家儿郎的厉害!”
“伯父说的正是!”宋庆也是人来疯似的吼道:“等转过年来春暖花开,咱再出兵围了沈阳,也让他尝尝这被人困在城里面的滋味,算是给伯父和这大凌城的将士们报仇!”
一老一少扯着嗓子吹山,城内城外明军都是高声叫好,秦良玉摇摇头轻笑着,吴家父子则是相对无言,深感话术功力任重道远,瞧瞧人家这牛b吹的,那叫一个涨姿势,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当天晚上,大队便在离城二十里处安营扎寨,同时派人去松山堡方向联络,叫他们送些粮食过来,狗营原本存粮就不多,这几日还是靠着秦良玉那边的粮食接济,加上打下了中左所,得到一批明军没来得及带走,后金兵也没来得及吃完的粮食,这才支撑到了今日,吴襄那边倒是有些粮食,可打了败仗之后丢失不少,剩下的还都是沿途在路上捡的。
既然已经到了大凌城,自然不好再轻易离开,宋庆很清楚历史上明军就是用了添油战术,这才被人家一一击退,最终导致功亏一篑,还将关宁军大半力量都折了进去,吴襄甚至因此问罪,只剩下吴三桂在山海关附近保存一支兵力,苦熬苦业十来年,最终在一片石和李自成大战,随后全建制投降了清兵,这个几乎导致关宁军崩溃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
如今有他们这支兵马再次驻扎,援兵再过来的时候,直接就能找到组织,然后一起行动,或者干脆知会孙承宗,将其他兵马都凑过来,最后再打一场大的,总比添油战术让人一点点歼灭的好。
只不过想要起到这个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留下来,而不是转眼就被人打垮,一万五六千人倒是不少,问题在于对方的人更多,明军跟后金打仗几乎都是以多打少,结局也是败多胜少,这种大局势的情况下,宋庆心里实在是有些没底,若是这一万多人都有狗营的水平,他倒是可以期待一下,如今却只想着能够在附近存活下来,尽量久的拖住对方。
秦良玉和吴襄等人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两人都是在辽东混了很长时间的,对双方战斗能力再清楚不过,尽管宋庆的狗营加入进来,让己方实力大增,可终究也只有不到两千人了,接下来还是以防御为主。
大凌河从来都是双方的主要争夺地区,明军在这边的防御措施还是很不错的,不但有几个屯所,还有些小号的堡垒,大军干脆便选在此处驻扎,将两门炮顶到了最前端,火铳兵和刀盾兵、弓箭手负责看守,若是有敌人突然袭击,直接就可以投入战斗,往里则是骑兵和狗营的长矛手,以及秦良玉的白杆兵,虎尔哈带着手下的野女真,还有明军夜不收在外围活动。
毕竟都是老军伍,临时营地的布置既快又稳,几乎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主要因为他们距离后金大营也不过三四十里的距离,对方骑兵最多小半个时辰就能过来,等于是完全暴露在敌人枪口之下,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到了第二日临近正午时,宋庆正领着人巡查营地,老远便见虎尔哈手下的夜不收飞马疾奔,大声喊道:“大人,对面建奴的大队上来了,差不多有一万人!”
“这么多?”宋庆多少有些意外,他不觉得对方会全部出击,因为那样的话,明军这头完全可以先行撤离,大不了过后再回来,拉拉扯扯的反正也没损失,出动兵力少的消耗自然也就小,皇太极不会做这种蠢事。
可对方没有全线压上,派了一万人过来,反倒是让他陷入两难,打的话肯定不会轻松,不打的话现在离开又觉得太过吃亏,只得立刻叫人去请秦良玉等人前来商议。
第二百七十五章 城池拉锯(四)
谢谢书友130227075644522 ;的评价票,以及这几日大家的月票啊,鞠躬!
工夫不大,秦良玉和吴襄父子便到了,毕竟对方来了一万人马,而且速度似乎很快,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几个军事主官如果不能尽快拿出个意见来,恐怕等会儿就要仓促应战了,大家都是老军伍了,这个道理字啊让你是明白的。
来到阵前,吴襄急问道:“贤侄,建奴现在到哪里了?”
宋庆往远处看看道:“应该不远了,赶紧拿个主意出来,到底是打还是先走?”
“贤侄的意思呢?”
“小侄当然是想要打一场,好不容易才在这里站稳脚跟,哪有一场不打就离开的,您可不要忘了,城上的军民还在看着我们呢,若是我们也离开,他们恐怕再剩不下多少心气了。”宋庆也皱皱眉头道:“来的时候没想到,这些建奴仗着有骑兵,竟然不是封堵四门,而是直接立了个大营,可以直接派出一万人马来跟我们打,这点是小侄失策了。不过这几万兵马之中,真夷的数量最多不超过五千,皇太极没那么多旗下子弟可用,这次就算是专门针对我们过来,估计也不会超过两千,其余的全部都是包衣,咱有一万五千多人马,还有个小堡子可供守卫,没理由打不过他们!”
“老身也觉得该打!”秦良玉立刻表明态度,老太太火气十足道:“大家都是俩肩膀扛个脑袋,咱怎么就打不过那些建奴?况且跟咱们打的大多可是包衣,同样的汉家子弟,到了人家那边就能砍能杀,在咱大明就只能种地不成?”
宋庆心中默哀,老太太您还真是说着了。在咱们这边大部分还真就是只能种地,看看您身后英勇的邳州卫将士吧,种地都是好把式。懂得做买卖的也有不少,最不济的拿人家点水果还是行家里手呢。就是不会打仗……
当然,这话他不会主动说出来,事实上胡捷和邳州卫已经给了他很大惊喜,因为之前那场硬仗这帮人居然没跑,其他人他没太留意,但胡指挥使可是亲手杀了两个包衣的,足以让宋庆对此人刮目相看!
打仗杀人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邳州卫既然扛下了头一场硬仗,接下来的表现就不会太差,只要狗营和白杆兵不主动撤退。或者被人打出问题,他们也应该是可以咬牙挺住的,作战主力是不敢想,但多少能起些作用。
想到这里,宋庆把目光投向了胡捷。这是他来到辽东战场之后,头一次用很认真的目光看着这位靠自己上位的指挥使,对方麾下毕竟还有一千多号人,他很想信任一下这些邳州卫的兵将,只是不知道胡捷是否有这个承担信任的勇气。
胡捷很会察言观色。见宋庆将目光投过来,就知道自己该表态了,因为在这三方的力量之中,他的人无疑战斗力最弱小,哪怕是徐州左卫这些不算宋庆嫡系的人马,似乎也要比他的人能打些,毕竟那些都是徐州人,从小好歹练过些把式的,比起他手下这些半弄半商纯流氓,就是不像军人的家伙,无疑要更加具备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需要主动发言。
只要他决定打,吴三桂和吴襄那边就更没理由拒绝了,要是连邳州卫都敢打,你拿着天文数字辽饷的关宁军却怯战,要救的还是你们家亲戚,这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吴襄虽然像个商人,但吴三桂却是有些血气的,这种事情他绝对忍不了,而且吴襄在这方面显然没什么主意,几乎都是听吴三桂的,胡捷在徘徊良久之后,还是重重的点了下头。
为什么会点头,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害怕宋庆,但还没怕到不要自己性命的地步,毕竟忤逆了宋庆最多也就是个死,而且还未必真就会死,这里毕竟是战场,他手下又真的不能打,宋庆也该通情达理才对。
可就是因为这样才显得奇怪,胡捷始终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答应的那么爽快,但却依然还是点了点头,咬着牙道:“秦老将军说得对,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凭什么我邳州卫就是种地的命,他们就是杀人的刀?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就要你这句话了!”宋庆显然非常满意,笑道:“等会儿打起来,你老哥指挥那些弓箭手,让其他邳州卫的弟兄们在旁边候着,帮忙搬运些箭矢火药什么的,没问题吧?”
“没问题!”胡捷不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他的人就只能干这个,上去拼杀保证头一波溃败下来。
见他都点了头,吴三桂的眼神顿时冒出火来,对吴襄道:“父亲,人家大老远从江北过来的都要打,咱这本乡本土的自然更不能含糊,您老可别说一直把自己当高邮人,不值得为这辽土拼命!”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吴襄佯怒道:“我当年杀人的时候,你小子还没生出来呢,这刚上了几次战场,就敢看不起你老子了?打就打,谁怕谁啊!”
“伯父豪勇不减当年!”宋庆立刻奉上一记马屁,话锋一转道:“既然都要打,那事不宜迟,我狗营还是顶在最前头,先让火铳和红衣大炮打一阵,然后看看风色再说,其余各部全都看我狗旗行事,没问题吧?”
问题其实是有的,因为宋庆官小,这里所有人中数他官最小,年龄也同样是如此,只不过其他人都愿意捧着他,因为他每次都冲锋在前,手下又是综合战力最强的狗营,有这种人在前头顶着,大家心里也都踏实,当下再没别的话头。只有秦良玉嘱咐了两句多加小心,宋庆顶盔掼甲上了战马,领着薛五等人来到堡垒前端。老远便看到了不断扩大的烟尘。
今天的风同样也是不小,万幸的是刮了北风。两军却在东西方向对峙,因此倒不存在顶风逆风作战的问题,宋庆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对薛五道:“你领五百弟兄在后头等着,要是前头顶不住了,你先别急着上去,我领着人冲一阵。然后让白杆兵和关宁军打,等到局面再僵持住的时候,你再带着人冲锋,咱狗营的人不多。又是最能打的,都得用在刀刃上。”
“属下明白,生力军嘛!”薛五咧着大嘴笑道,转身过去招呼人马,片刻之后带着五百人集合完毕。跟宋庆的本队分开一段距离,有几个砍人上瘾的刺儿头兵不大乐意,被他骂了几句也便没声音了。
后金兵的行动速度很快,没多会儿便到了土堡子前,火铳队作为全军重点保护单位。哪怕是在之前的战斗中也没损失几人,最重要的是火铳全部都保留下来,除了十几杆打坏了之外,其余全都能用,连续两日的大战,这些火铳兵的心理素质也都得到了极大锻炼,虽然还做不到后来排队枪毙时代英国兵的近距离齐射,可胆气也都比从前足了很多。
这次再见到大队敌军,再没人有什么紧张情绪,反倒是都带着几分兴奋,但军规却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尽管很多人都在张着嘴,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将手中的火铳端平,随时等待着预备开火的命令。
宋庆骑着战马立在阵中,心中盘算着最佳射击距离,直到后金兵冲到十五丈之内,第一排的两百多杆同时打响,好像炒豆子般连续爆开,一阵白烟顿时升腾而起,第二队毫不犹豫的换了位置,继续朝前方猛烈开火。
三队全部射击完毕,宋庆已经隐约能够看到对方阵地前的死伤,他敢保证带队的是个老成持重之人,没有直接拿骑兵冲锋,而是先派包衣过来试探,估计也是听说这里火器犀利,现在大概也探出几分,等会儿估计就该是大队骑兵上阵了。
果然,连续遭遇重击的后金兵立刻撤了回去,留下百十具尸体,以这个年代火铳的精准度来说,这一次的射击效果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随即对方阵中便是一阵战马嘶鸣,大队骑兵冲了出来,火铳和弓箭开始疯狂发射,却依然抵挡不住骑兵冲锋,不过眨眨眼的工夫,已经冲到三十丈之内,堡垒门前的两门红衣大炮也适时的响了起来,冲入人群吞噬生命。
后金阵中的莽古尔泰目光深邃,很平静的看着眼前的战事,无论己方打得如何,他似乎都是一副漠不关心的姿态,他今年五十三岁了,早已经过了那种侵略如火的年纪,打起仗来甚至比皇太极更加稳当,这也是皇太极派他过来试探的原因,就是希望这位五哥用丰富的战场经验,来判断对面这些明军究竟是否能够力拼掉,再来决定接下来的方略。
大凌城被包围已经一个多月,孙承宗的队伍也在向附近靠拢中,后金这次出兵总数达到将近六万人,可终归不是无穷无尽,因此这兵马要有计划的使用,同样也要省着点用,尽量不要打什么艰难的消耗战。
所谓的消耗战便是宋庆这边了,大战一场之后,皇太极已经意识到这支明军的与众不同,甚至连白杆兵和关宁军都已经打出了血气,这样的队伍无疑是很难对付的,若是真的用尽全力攻来,明军被打散了还好,可如果没有散去,反倒是像之前那样拼死一搏,己方的损失同样也不会太小,到时候还要抵挡孙承宗,以及其他可能过来赴援的明军,绝对不会太过轻松。
至于攻打大凌城的计划,那时候估计也要搁浅,真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让明军将城池成功修筑,对后金虽然不至于是致命伤。可也绝对不是什么能够轻松应付的事情,加入这座城池在明军手中的话,进可以作为攻击沈阳的桥头堡,退可以承担防守锦州的前哨战,还能够随时支援周围那些屯卫堡垒,往后至少在松锦到黑山广宁一线,就没那么轻松自如了。
莽古尔泰自然知道这些,同样也知道宋庆的名声,那个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阿济格,就是被此人生擒活捉了,至今也是生死不明,昨日多铎回来时候灰头土脸,一问也是被这人击败,甚至皇太极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他年少时也是个急脾气,可如今年纪渐大,倒是稳重了不少,加上几个兄弟的前车之鉴,因此进攻的时候非常小心,先让步兵上去试探,随后派上骑兵,照眼下的战局来看,似乎还说得过去,只是不知道那宋庆究竟会如何应付。
按照皇太极的判断,宋庆在骑兵冲到近前时,很有可能会亲自领兵杀上来,这一点莽古尔泰报以怀疑态度,他没亲眼见过宋庆打仗,也不觉得明军会有这个勇气,之前估计都是赶上了,如今对方好不容易有了落脚之地,按照惯例来说,都是要用尽全力进行防御的,怎么会出来和后金兵打野战?
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对面的宋庆真的出来了,那面传说中的狗旗迎风飘扬,两千多人的明军骑兵呼啸而出,为首一人顶盔掼甲,枪出如龙,八成就是那个被皇太极重点关照过的宋庆。
莽古尔泰一直都很平和的眼神,在一瞬间圆睁开来,随即重新归于平淡,但眉头却一直都紧锁着,再也没有舒展过,他知道这一次恐怕真的遇到对手了,明军这么敢打,那还是老汗在的时候呢,自从萨尔胡之战后,多少年没出过这样的怪胎了,如今这宋庆不但自己武艺出众,麾下兵马似乎也很能打,尽管还称不上心腹大患,却已经能够排上隐患了。
“传令,大军撤回!”莽古尔泰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轻轻拨转马头,领着手下白甲转了回去,一场看似声势浩大的攻坚战,竟然只是虎头蛇尾,无论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现实,这几乎不像是后金兵打仗的方式。
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战报的皇太极皱着眉头,先凝视着大凌河城的位置,随即将眼睛逐渐向左偏移,最终落在了距离这里并不遥远的西南角,下令道:“叫莽古尔泰回来之后马上见我!”
第二百七十六章 鏖战松锦(一)3
第二更到!
莽古尔泰很快回来了,后金兵的战斗素养的确很高,尽管是在打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收兵,让全军上下都很不解,可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更没人拖泥带水,前队直接变作后队,方才撤下去的步兵也重新赶上,还有不少弓箭手压阵,护着速度已经降下来,调头更不容易的骑兵往后撤去,宋庆见敌军似乎有什么变故,一时摸不清状况,也没有上前追赶。
片刻之后,近万后金兵撤了个干净,甚至连尸体都带走了,宋庆这边自然也着人收拾战场,清点人数之后,发现战死了五个,伤了八十多个,战斗时间太短,损失自然也是不大,可他这心里面却一直都很别扭,因为对方刚刚明明已经接近这处堡垒,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却突然撤了出去,非但前面冲锋时候的损失白搭了,撤退时还丢掉不少人的性命,这一趟的损失可要比明军大了好几倍,这种作战方式可不像是后金的打法,如果不是皇太极脑子抽筋,肯定是有其他阴谋。
只是这毫无征兆的,他也猜不出究竟是因为什么,回去找到秦良玉和吴襄,两个上年纪的同样猜不出个所以然,只得再次派出大队夜不收,撒到前方各处观瞧,一有状况随时回来报告,骑兵队也是人不解甲,马不离鞍,随时等待出战命令。
回到后金大营,莽古尔泰直接找到皇太极,将事情大概其说了一遍,皇太极微微点头道:“辛苦五哥了,五哥觉得宋庆这人怎么样?”
“劲敌!”莽古尔泰言简意赅的给出了判断,似乎又觉得不太详细,沉吟一阵道:“说起来好笑。此人相貌我到现在都没看清楚,不过阵中大致能够瞧出轮廓,一看就是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种子。和鳌拜那小子差不多,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尤其能打硬仗,他兵法韬略之类暂且不提,能打硬仗这点,恰恰是明军所缺乏的东西,如今他手上兵力应该不多,对面兵马大多还是白杆兵和关宁军,都是咱大金的老对手。宋庆狗旗下那些特别能打的,也就是一千来号人,所以暂时对我大金没什么威胁,不过这人还是要尽早歼灭。最好这次就能杀了他,否则等他升了官,逐渐壮大起来,恐怕就不好打了!”
“五哥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人实乃是明军中的异类,若是不趁现在羽翼未丰灭掉,将来早晚是咱大金的劲敌。”皇太极说罢,笑着揽过莽古尔泰,指着那张地图道:“五哥再辛苦一趟。领着人去这里,摆出一副准备进攻的架势,我让老十也过去,你进攻松山堡,他在锦州附近拖住孙承宗的人马,看看这伙儿明军究竟会作何反应!”
“松山堡?”莽古尔泰拿过地图仔细观瞧,片刻之后问道:“大汗是要让他们疲于奔命?”
“没错,这一万多人的队伍若是在大凌城附近,我军根本就不能倾力攻城,甚至连围城都做不到,若不是祖大寿定要将这大凌城保住,现在说不定都能被接应着撤出去,必须要把他们全部都调动起来,让他们疲于奔命!”皇太极说着,眼眸中闪过一道冷芒,用匕首尖指着松山堡的位置道:“老十拖住孙承宗,五哥去打松山堡,若是他不救,我就把锦州变成孤城一座,若是他去救,我就要让明军首尾不能相顾,看看他们是要保大凌城,还是要保松山堡,活活累死他们!”
“大汗英明!”莽古尔泰也觉得这计策确实不错,大凌城至关重要,松山堡的位置同样也是不可丢失,只要老十德格类能够拖住孙承宗,让他的部队短时间内过不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攻击松山堡,之前松山方面派出过两千兵马,专门来增援大凌城,已经被打得溃败,大半全部战死,如今松山堡中想必已经丧胆,见自己大军压境,必然死守不出,随后向外面派出信使求援,在孙承宗暂时无法赶到,宁远方面也来不及救援的情况下,也只有大凌城外的一万多兵马有能力去救他们。
这样一来,宋庆就是想不动都不行,毕竟松山堡地理位置也很重要,若是丢了的话,损失恐怕不会亚于大凌河,于情于理他都必须要去增援,哪怕这家伙不好打,自己在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