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犬-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说完这句话,皇太极脑海中却瞬间出现了一个景象,在京城城墙下面。某个穿着鲜红色盔甲,手提浑铁枪的家伙,正领着一群死士向自己的大阵冲来,阵前有不少大金的勇士,每一个人都武艺精熟,却谁都无法抵挡那个穿着红色盔甲的明军将领,直到那人近了,自己才算看清。盔甲其实还是暗色调的,上面的红色全部都是鲜血,是大金勇士们的鲜血。

    这样的场景一直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的时候还有鳌拜,第二次的时候自己身边竟然找不到可以抵敌此人的将军,这个身影从打那时候起,就在皇太极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今天还没能完全消退。

    本来大军撤回辽东,暂时应该遇不上此人。谁想到这一趟来打大凌河,居然又能遇上,这还真是种缘分。可这种缘分皇太极宁可不要。虽说自己如今在辽东肆意纵横,宋庆最多只是个中级武官,力量上跟自己没得比,可他却总有一种预感,这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定然会成为他和大金国最大的敌人。威胁甚至远远超过坐在北京城龙椅上的崇祯皇帝。

    尽管这感觉有些荒谬,可他偏偏还就很坚信这一点,看着远处逐渐清晰的狗旗,皇太极突然咬了咬牙,拔出随身佩戴的宝剑。笑着对索尼说道:“索尼啊,一起上去会会这宋庆吧!”

    “大汗!”索尼脸色顿时变得惨败一片。苦着脸道:“等十五贝勒回来,咱就先回去吧,反正还有几万人马,不愁打不下个大凌河,那宋庆再如何骁勇,终归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大汗万金之躯,跟那个滚刀肉拼命不值得!”

    “我也知道不值得,可这次躲开了,下次要不要也躲开?”皇太极有些玩味的笑了笑,整个人似乎轻松了许多,摇摇头道:“当年老汗起兵的时候,局面可比如今差多了,那时候明军几乎就是泰山压顶,我们大金只是风中浮萍,拼死拼活这么多年,总算是有了如今的局面,断没有再担惊受怕的道理,要怕也只能是明人怕我们,咱大金的铁骑连明国京城都打过,我这做大汗的却要怕一个区区中层武官,这道理万万说不通的,今日正好遇上,便将这道魔障破了!”

    “奴才索尼,愿随大汗赴汤蹈火!”索尼是个聪明人,几句话便明白了皇太极的立场,宋庆那两次疯魔一般的冲阵,真的给这位大汗内心深处造成了些影响,以至于他这个亲近人都跟着担惊受怕,今日怕就是要将这心魔打碎,若是能够击毙宋庆自然最好,哪怕就是杀不掉,心中总归不会像从前那般怕了,这无论是对后金,还是对皇太极本人,都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因此毫不犹豫的抽出了刀,将战马护在皇太极身侧,等待出征的命令。

    皇太极调头看了看身后的大旄,还有身后排列整齐,充满斗志的军士,默默点了点头,又重新转过头去,目光悠远的看着远处的狗旗,将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疾声厉色的高呼道:“大金的儿郎们,今日之战至关重要,只要击败眼前这些明军,辽东的明人便再也无法威胁到我大金,整个辽东都将为我们所有,为了你们家中的阿玛和额娘,杀光这些明狗,杀!”

    时值九月,辽东的天气已经变得逐渐寒冷起来,皇太极的长剑奋力挥舞,天空中竟然开始狂风大作,女真人崇信萨满,对鬼神之事看得极重,顿时觉得自己神灵护体,已经逐渐汉化些的血液,也重新找回了些当初在山中渔猎的野人痕迹,用青狼怪猿般嘶吼和矫健,向着明军阵中猛扑而去,远处的骑兵们也终于从混乱中暂时摆脱,同样挥舞马刀重新展开冲锋。

    宋庆骑在马上观瞧,见对方好像忽然妖灵附体,打了鸡血似的疯狂冲锋,心中也是有些紧张,若是换做个其他将领,八成此刻就会撤退,随后被人家顺势一推,溃败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可宋庆却是个蛮牛性子,若是局面尚有可为时,他或许还会考虑撤退,如今对方大举杀来,偏偏还就断了这个念想,同样高举着兵器大吼道:“前面便是皇太极,爷爷在京城打败过他两次,今日便是第三次,不怕死的跟着上来,叫这些建奴知道汉家儿郎的厉害!”

    一马当先,这从来都是宋庆的风格,他不知道自己升到什么位置,就不会再继续这种事了,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依然还会选择冲锋在前,只不过这次因为有了秦良玉,无法让他专美于前了,老太太毫不犹豫的跟上了他的战马,手中白杆长枪舞动几下,在略有些阴暗的气氛中显得格外亮眼,宋庆余光观瞧,似乎能够想象出几十年前那个年轻女子,率领一众糙老爷们冲入敌阵,在浑河北岸和奴儿哈赤的老八旗厮杀,直到夜静时分方才还营。

    秦良玉的余光也在看着宋庆,她记得年轻时候,自家的弟弟秦邦屏、秦民屏,也是这么个冲法,儿子马祥麟号称赵子龙,小马超,更是如此做派,还有那个似乎永远都忘不掉的身影,都曾经这般肆意冲杀,只是岁月雨打风吹尽,如今哪怕是尚在人世,年纪也不算太大的马祥麟,也已经逐渐变得不再如此热血激荡,堂堂大明,竟然找不出几个还敢冲阵的将军。

    倒是身旁这个小子,当真是让自己没想到,本以为京城之事不过风传太过而已,想不到竟然真有这么个猛将,唯一可虑的是,这孩子似乎下手太狠了,对敌人够狠,对自己人同样也够狠,又或许在他心中,宗伟也是个敌人吧。

    想太远了……

    秦良玉强自将内心深处的想法抹掉,专心致志的操控起了自己的马匹,继续跟着宋庆冲阵,狗营和川兵都是能打硬仗的队伍,见宋庆一马当先,秦良玉紧随其后,立刻也跟着杀了上去,紧随其后的便是关宁军,吴襄万般不愿再次上阵,奈何吴三桂觉得实在丢不起这人,他也只得跟着儿子继续冲,何况他心中也知道,若是顶不住这一阵的话,怕是还要继续逃。

    排在最后面的是邳州卫,胡捷真心想要奋起来着,奈何疲软惯了,不光是他惯了,整个邳州卫都习惯了,邳州水旱码头,繁华不下江南,哪里见过这等铁马冰河的景象,总算胡捷在军中有些威望,一路同来的狗营更是早就上去了,邳州卫的人也只得硬着头皮跟上,只是说什么也不肯跑得太快,只肯在后面跟随大军冲锋,嘴里的喊声倒是比谁都不弱。

    皇太极的想法宋庆很明白,尽管在他看来,后金就是由一群刽子手组成的屠杀团,屠掉了华夏几千年的气运,但在对方看来,他们也应该是在振兴本民族的气运吧,毕竟从阿骨打之后,女真人再没有如此强势过。

    可明白归明白,这理由在他这里却不能成立,毕竟如今不是中华民族时代,现在的大明和后金是敌国,打的也是国战,若是大凌河之事重演,辽东除了吴三桂一支只能固守的孤军之外,再没有其他可以遏制后金的力量,无论对于大明还是对于他自己来说,这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局面必须要改变,哪怕只是个平手之局都行。

    无数种信念交杂在一起,汇聚成为万千戮力,笼罩在每一个人身上,快要冲到对面的时候,宋庆几乎看到了光芒,无论是对面的黑色,还是己方的红色,都已经燃烧到了最旺盛的时候,在昏暗的天地间显得格外夺目。

    下一刻,几乎不可能被阻挡的两路军马,狠狠撞击在了一起,没有任何花俏招数,完全是力量与意志的对撼,撞击之后,只在于谁能够坚持的更长久一些,谁就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宋庆长枪一挺,奋力将冲到自己前方的骑士刺杀,仰天长啸道:“杀!!!”
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池拉锯(一)
    广宁中左所东北方向二十里,这个几乎在地图上都找不出来的地方,正在进行着整个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最惨烈的搏杀,参战双方的兵力其实并不算多,都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上下,可真却是后金最精锐部队和大明最精锐部队之间的正面硬撼,各种火器和弓箭全部失去市场,兵书战策上的奇谋妙计也没人去使用,所有人都在用人类最为简单的方式作战,拿着手中的刀枪,杀掉和自己不同模样、不同服色的敌人,怒吼声与惨叫声遥相呼应,各种金属的撞击声也格外刺耳。

    薛五再次体会到,自己跟了宋庆有多明智,从前他只是个江湖游侠,仗着武艺高强,创下些微末字号,便自以为天下无敌,至少在年轻人中是无敌的,可如今跟了宋庆,打过不少大仗,才知道那多么可笑,眼前这种长枪大戟的阵势之中,江湖中的激烈搏斗好像小孩子过家家般不值一提,若是还能见到以前那些朋友,真该让他们来这种地方看看。

    他的马已经死了,死在第一轮的骑兵对冲之中,对方的一名骑士用长枪刺中他的马头,他则用开山刀砍下了对方的人头,从马上跌落之后,他再没机会重新找到坐骑,也干脆将长兵器丢掉不用,使出自己最熟练的金背大砍刀来,和喜欢用苗刀的宋庆不同,他还是喜欢自己这柄重家伙,这也是他唯一保持的江湖记忆,这把刀几乎承载了他从少年到青年时代所有的梦想,直到现在依然还在延续,只不过他不再是江湖中的豪侠刀客,而是为国征战的大明军官,以后还有可能成为将军。

    薛五砍死了七个人,效率几乎堪称完美,除了宋庆之外。他好像还没发现谁比自己杀的多,死在宋庆长枪下的有十一个,薛百户心中除了服气还是服气,早先那点跟宋千户一争长短的心思早没了,他现在只想跟着这个人冲杀下去,直到将这天下的污秽全部扫荡殆尽,还一个清平世界出来。这清平世界什么模样他不知道,但宋庆说有。他也相信一定会有。

    来到辽东之后,他多少有点理解洛小北那种对宋庆的盲目崇拜源自何处了,不是这人总能打胜仗,而是因为这人明知道可能会打败,却依然没有半分惧色,每次都要挑战更强大的对手,同时还总能占住大义名分,堪称为国为民。

    尽管他自己也知道,某些时候宋庆做事不那么光明磊落,可到头来他还是老老实实去做。因为他相信自己这个上司本心是好的,手段只是其次,况且宋庆对他很好,他在狗营的地位仅次于最早跟着宋庆的丁魁,甚至要比洛小北都高一些。作为一个曾经游历江湖,后来在徐州落脚教武艺的沧州汉子,他觉得自己得到的够多了,足以让他为此人效死。

    心念闪动之间,宋庆已经再次从他身侧风驰电掣般冲了过去,长枪随手一戳,又是带走一条人命,看衣甲应该是个真夷,薛五咬了咬牙,他杀掉的真夷只有两个,宋庆却已经有八个了,还要再多加努力才是。

    大刀在手,薛五再次扑向了下一个目标,却发现那人已经被先一步的洛小北缠住,转眼间便死于非命,气的大吼道:“小北,干嘛抢我的人?”

    “谁杀到是谁的!”洛小北狡黠一笑,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很快便发现有个披甲兵正在以一敌四,犹自占据上风,将邳州卫的兵按住痛宰,立刻便冲了上去,却见薛五同样发现了这个目标,生怕被对方抢先,正要加速的时候,远处飞来一支弩矢,正中那披甲兵脖颈,洛小北迅速向弩矢射来的方向看过,那边果然站着正在用力重新上弹的小狼狗。

    对这姑娘,他也没什么办法,狗营弓弩手本来就少,宋庆都格外爱惜,况且这姑娘弩箭准头极高,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宋庆跟自己说过,说是要将其培养成什么狙击手,就是战场中放冷箭取人性命那种,人家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哪怕他是个百户,也没办法指责什么,更不好意思说出被抢人头的事情,毕竟那是个姑娘家,而他已经是个纯爷们。

    跟稍有些郁闷的洛小北相比,战阵之中的皇太极情绪更差,开战之前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被整合起来的明军,在宋庆带领下居然如此能打,要知道这可不是在打攻城战,而是后金兵最为擅长的野战,对方除了最初时候用了火器,跟着可全部都是长枪大戟的硬碰硬,居然能够打到这种程度,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在他看来明军早该溃退了才对。

    问题是现在明军没人溃退,甚至连败象都没显露出来,尽管他的人打起来依然很占便宜,可那都是宝贵的旗下子弟,包衣们的战力从前是要超过明军的,可今日看来大家却半斤八两,甚至有些明军还要更强一些。

    如果继续拼下去,他倒是也有信心,但心中总归还是觉得有些舍不得,不是舍不得那些包衣,而是舍不得原本人丁就不多的旗下子弟,包衣多得是,死光了再去明国抓都行,旗下子弟才是大金的根本,那可是死一个少一个的。

    可如果这就离开,他同样也是舍不得,毕竟刚刚士气已经完全鼓舞起来,无论是旗下子弟还是包衣,现在依然还处在癫狂状态,显然还是能打的,若是这个时候撤出去恐怕会影响他们的士气,甚至在心中留下阴影。

    因为在他们奋力作战,最需要毅力和坚持的时候,他们的大汗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天知道这会造成什么影响,会不会像之前的自己一样,见到宋庆或是那面狗旗,就发自内心觉得无法战胜。

    事实上,这次冲锋也同样是为了他自己,让他从那种阴影中走出来。让后金大汗不再畏惧那个明军军官,这说起来有点可笑,可偏偏就是事实,皇太极自己都不清楚究竟为什么,好在打到这个时候,他的畏惧感已经逐渐消退,哪怕就此撤走。应该也不会再有什么心理问题,唯一留下的只是对宋庆的战意。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敬意,毕竟这是明军中少数敢跟他玩命的家伙,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应该赢得敬意,皇太极非常清楚,自己手下最能打的鳌拜,就非常敬重宋庆这个对手。

    但也就是因为敬重这个对手,他才不敢轻易下达撤退命令,因为如果就此撤退,除了影响士气之外。依照宋庆那滚刀肉的性子,保证像匹见了血的狼一样追上来,到时候若是有个马失前蹄,保不齐会发生什么惨事。

    撤退变成溃退本来是明军经常出现的情况,现在却不得不担心自己这边出现类似状况。对于宋庆这个对手,皇太极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很想第一时间干掉这人,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反倒是必须担心就在不远处挺着长枪猛刺,将多铎死死压制住,并随时可能杀到这边来的宋庆,直到多铎再次折返回来时,他才算松了口气,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十五弟,还能再战吗?”

    多铎脸色一红,顿时觉得羞愧无地,曾几何时他十五贝勒也是大金年轻一辈中的战神级人物,从来都是侵略如火的打法,如今竟然被人问还能再战吗?问这个的偏偏还是皇太极,当真让他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羞愧归羞愧,他却依然只能苦涩的摇了摇头,方才再次出阵,他直奔宋庆而去,这次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依然半点好都没讨来,对方身上的杀气已经到了顶,力气也依然完足,他根本不是对手,之前还曾经力拼了二十几个回合,这次上去只有三五个照面便抵挡不住,若不是周围有不少披甲兵,宋庆需要分心旁顾的话,他差点都要回不来。

    见多铎一副灰心丧气的模样,皇太极不怒反笑,安慰道:“无妨,那宋庆能和鳌拜打平手的,十五弟能挡他这么久,已经算是难得的猛将了,你这便将咱们旗下的人马收拢回来,让那些包衣们断后,然后跟我一起撤出去。”

    “大汗,这就要撤吗?”多铎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在他看来虽说没占到什么便宜,但这局面却依然大有可为,毕竟对方的兵力素质参差不起,宋庆那伙儿人自然是最能打的,白杆兵也还不错,关宁军就要稍微差些,那些打着什么邳州卫旗号的,根本就是一群等待宰杀的猪羊,只要想办法将宋庆那些人的锐气磨尽,并非没有取胜的把握,想不到皇太极竟是要在此时撤兵,他脸色羞愧神色更盛了几分,低着头道:“是小弟没用,让大汗为难了!”

    “不是你的错,是咱拼不起了。”皇太极多少有些感叹,摇摇头道:“旗下子弟太少了,和那些包衣不同,那可是死一个少一个,不能在这里和宋庆这蛮子硬拼,咱还要留着打大凌河城呢,先把人都撤回去,等会和了大队之后,再来找宋庆报仇,反正他已经在辽东了,大凌河的事情一天不算晚,他就一天都不会回去,咱还有的是机会呢!”

    “这……”多铎年轻气盛,很是受不了这种事情,只是终归这位八哥才是掌总的,皇太极既然决定撤兵,他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闷着头再次冲入阵中,向依然在作战的后金兵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同时再次硬着头皮顶住宋庆,掩护大队且战且退,后金兵的素质毕竟要强得多,哪怕是包衣都比一般明军精悍,因此倒是虽败不乱,稳稳当当的开始撤离。

    宋庆也没想到皇太极竟然走的如此决绝,丝毫不拖泥带水,八旗兵的战斗素质更是给他上了一课,他狗营其实还好,这年代其他的明军那是连撤退都很拖拉的,哪有人家这种说走就走,各部协调得到,参差有序的能力,哪怕是放在后面当炮灰的包衣,战斗意志也很强烈,虽然不断有人倒下,却仍然能够保持最基本的队形,缓缓向后退去。

    双方打到这种程度,狗营的人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说其他部队,见后金兵果断撤走,都有种大难余生的侥幸感,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打算主动追击,就连宋庆都在犹豫着,下一步究竟应该怎么走。

    看着逐渐远去的皇太极大旄,宋庆忽然冒出个极其大胆的想法,立刻叫过吴三桂来说道:“长伯兄,这里距离大凌河城多远?天黑前能不能赶过去?”

    “你不会是想直接杀到大凌城下面吧?”吴三桂顿时觉得有些脑子不够用了,在他看来今天这一仗已经打出了想要的结果,甚至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见好就收是最稳妥的方法了,谁知道宋庆竟然还有别的心思。

    他一向善于揣摩人心,如今虽然因为年纪的关系,导致真方面能力还不算太出众,可对于已经很熟悉的宋庆,他多少还能猜出几分,见对方一副兴奋表情,就知道这家伙怕是又要有什么疯狂举动,就跟刚才硬撼后金大队一样,而现在最疯狂的举动,莫过于趁着眼前的大好局面,直接奔袭到大凌城去,可问题是去到那边之后又能做什么?

    先不说那边肯定有大队后金兵等待,皇太极撤回去之后,必然会跟那些人会合,哪怕就不乘势反击,也不是他们能够拿下的,况且到了大凌城那边,也不可能进城,城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可用,这一点他这个参与筑城的再清楚不过。

    吴三桂生怕宋庆头脑发热,忙将自己的忧虑说了,宋庆却毫不在意道:“我又没打算一鼓作气灭了他们,更没想过什么进城,只是要让大凌城内外的人都看到,皇太极是被我们追过来的,给城里的人多几分念想罢了。”

    感谢大家的月票啊,有人在熬夜看世界杯吗?
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池拉锯(二)
    如果只是到大凌河城下面走一遭,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吴三桂很快就明白宋庆在想什么了,祖大寿那边被包围已经一个月,军心士气恐怕都快到冰点了,之前也曾经有人去救援过,但不是因为兵少,就是因为打不过,总之没起到什么作用,对城内的士气不但没什么促进作用,反倒是还帮了倒忙,如果这次能够耀武扬威的走一趟,倒是真没准能够鼓舞一下。

    想到这里,吴三桂很郑重点了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舅父那边被困日久,确实应该去走一趟,好歹让城里的人知道,外面并没有放弃他们,还在想法子救援,顺便也能让那些建奴知道我大明的厉害!”

    大明的厉害之类,宋庆不太在乎,因为这不太现实,双方打了这么多年,明军那两下子后金方面早就熟记于心,根本不当回事,反倒是后金力量蒸蒸日上,让明军每次遇到都有全新体验,连爽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不过鼓舞士气是必须的,宋庆打过京城保卫战,对于困守城池的感触也很深,当时知道外面有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援兵,他守城时候依然心里打鼓,如今大凌城内的人已经目睹过援兵被打退,在不知道是否还有援军的情况下,心情如何可想而知,若是此时能够耀武扬威的在城下走一圈,随即在不远处安营扎寨,对士气军心绝对是一个提升。

    同样的,对于进攻方的后金来说,附近有这么一支能战之兵,同样也会让他们在攻城时候不敢用尽全力,毕竟宋庆这边也有一万多人,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追杀过皇太极的。哪怕高层明白这不是什么大事,可那些基层士兵,尤其是那些汉人包衣们会不会有别的心思。那可就说不定了,毕竟他们在那边过的也不是什么好日子。归根结底是明军太过废柴,才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后金,若是明军展现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哪怕不会弃暗投明,好歹心里也会多一把自己的小算盘。

    两人商议已定,可做主的依然是吴襄和秦良玉,自然还要去求教一番。秦良玉对此毫无意见,老太太方才一番大战,虽然有些疲惫,情绪却很兴奋。毕竟辽东战场上明军多少年没打过这么提气的仗,竟然将皇太极都逼走了,尽管没取得什么实际战果,己方损失甚至还要超过对方,但毕竟也是很难得了。对于宋庆再立新功的意见非常赞成。

    吴襄虽说很不愿意再出去招惹是非,很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顺便考虑下一步该如何继续保全自己,可困在大凌城中的不是别人,是跟他互为大舅子的祖大寿。俩人是亲戚中的亲戚,辽东人讲话关系杠杠的,还真不能看着不管,加上吴三桂对此也表示赞成,四票中三票都要前去走上一趟,他自然也不会特立独行,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体面事情,当即应允此事。

    后金大队没走多远,明军也再次出发,朝着大凌城的方向浩荡而去,只留下少部分人回了中左所,通知那边的川兵过来收敛友军尸体,顺便把后金兵的脑袋都割了去,那东西可是跟军功银子能划等号的。

    大军前行途中,宋庆得到了大概的战损,后金那边伤亡大概在一千三百上下,其中真夷估计有二百来人,其余都是包衣,明军这边则死了两千七百多,明显还是打不过人家,不过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他已经比较满意了。

    何况狗营的损失只有不到二百人,这是他最欣慰的事情,要知道狗营可是他的子弟兵,无论忠诚度还是战斗能力都要远远超出其他部队,加上训练方式有所不同,死掉之后哪怕就地补充都不行,因为新人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操练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打,加入到狗营也只有单独使用的命,充其量就是一帮炮灰,也只有徐州卫的人勉强能够补进来。

    见狗营伤亡不大,宋庆心情勉强保持平衡,和薛五、吴三桂等人走在队伍最前方,随时和派出去查看的夜不收保持联络,确定后金兵依然在朝大凌城方向开进,总算露出几分微笑,开始盘算起等会儿要如何在大凌城下显露威风。

    快到傍晚,日头已经呈现下落之势的时候,两军一前一后总算赶到了大凌城,皇太极不是不知道明军跟在后头,只是他一时也摸不清对方想要做什么,心里还琢磨是否宋庆信心爆棚,脑袋发昏之后打算再去冲击后金大军,如果当真如此,他倒是求之不得,当初进军的时候,德格类和岳托率领两万人卡在大凌河与锦州之间,如今战事顺利,岳托已经带着一万人马过来帮助攻城,加上本部的三万余人,吃掉一万四五千明军太简单了,简直幸福的有些不真实。

    不过很快他也觉得不对劲,宋庆虽说勇猛果敢,但打仗也不是没脑子那种,若是想要猛攻自己,方才途中是最好的时机,他不会不知道城下有不少后金兵,即便他不知道,难道那些关宁军的人还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路只是吊着,根本没有要攻击的意思,这让他十分困惑,难不成是要直接进入大凌城?城中的粮食情况,关宁军那边也该有所了解,三万来已经不够吃了,再进去一万多还有活路?

    这种低级错误,想来对方也是不会去犯的,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明军究竟在做什么呢?

    皇太极的战略眼光从来都是极高的,战术方面水平也是不低,若是平常什么计策,他大概其都能猜想得到,可宋庆的思维方式却太不走寻常路,明军那边也只有吴三桂能够勉强跟上他的思维,皇太极跟他只见过两面,还都是在军阵之中远远眺望,对这人的印象就是勇猛果敢,应该也知道些兵法,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当真猜不出对方的意图何在。

    若是他知道宋庆如此大动干戈,只是为了到大凌城下耀武扬威的走一趟,享受享受赶跑皇太极的优越感,顺便给城里的人增加点信心,也不知会不会不顾身份的破口大骂,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心思却已经明显进入了牛角尖,在没弄清楚宋庆的意图之前,他几乎都不想回去了,若不是明军实在不像有这么企图的模样,他真的很想回身再打一场。

    又过了一刻钟后,四千多后金兵回到了大凌城,经过城下的时候,皇太极向城头眺望着,正好看到人群之中的明军将领,虽然距离有些远,但两人从前没少碰面,他自然知道那人正是祖大寿,嘴角下意识的扯出一丝弧度,他知道城内守军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不光是粮食的问题,同样也有军心的问题,当松山方向两千援兵被干掉之后,城内士气便一天不如一天,再往后拖上十天半月的,估计就可以考虑一下劝降的事情了,若是能够招降祖大寿,辽东转眼便可以平定。

    全取辽东之后,就该想办法攻下山海关了,毕竟绕道蒙古太过麻烦,如果能够直接从山海关出兵,几乎能够每月都到关内去扫荡一番,无论是对后金的实力增长,还是对大明的实力削弱,都会有显著的效果。

    当然,这座雄关易守难攻,想要拿下恐怕不是件容易事,还需要……等等,那是什么声音?

    皇太极的心思突然被打乱,他听到了身后剧烈的喊杀声,立刻问索尼道:“后面的明军在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