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犬-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宣府方面显然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之前因为剿灭流寇,已经派了些兵马给洪承畴,如今再对上两白旗,心里就更加没底。好不容易宋庆到了。总算是让他们松了口气,但这还没过多长时间。宋庆催促他们出兵的信使已经进了宣镇,将前线目前的情况说了一下,让他们尽快派兵出战,否则真要是出什么事情的话。他宋某人可就不管这边了,这种充满威胁的话,是宣镇最为害怕,却也最无奈的。

    其实按照宣镇方面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城池里面固守就是,后金入关无非就为了抢劫和掳走人口,这些东西大明多得是。虽然看起来的确是挺憋屈的,但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因为明军野战确实是打不过后金的,哪怕最能打的徐州兵和关宁铁骑也一样。对上包衣们还好,对上真夷照样得几个打一个。

    宣镇虽说也是九边之一,但大部分时候其实都在防备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不比当年,堕落速度跟明军可是比着赛的,两百年前最强大的两支兵马,如今是一个赛一个的不行,因此宣镇这边无论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根本就比不上辽镇,对上两白旗的精兵强将确实是力有不逮,几年前入卫京师的时候,他们就跟后金兵打过,确实是打不过的,因此如今人家杀过来,他们才不敢出战,只能固守城池。

    但这种消极怠工的方式随着宋庆信使到来,以及他们得到前方战报的时候,一切全都烟消云散了,在当前这种形势之下,他们不得不派兵出去野战,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算是给逼到了绝路上。

    宣镇总兵刘宇非常烦闷,这种烦闷来自于事情的不可掌控性,如果战斗发生在大同镇,他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哪怕对方过来请求援兵都无所谓,甚至发生在北直隶地面上,只要不是兵部亲自发出调令,他照样可以留在家里头装糊涂,或者是假装生病,哪怕是骑马摔断腿之类的招数都可以狠心使用出来。

    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这仗是在他们家里头打的,目前顶在最前面的是宋庆和曹变蛟,这本身已经非常奇怪了,宣府如果只是个普通的地方也就罢了,当地官兵实力太差,或者说人数太少之类,让驰名天下的宋将军和小曹将军代为抵挡建奴,无论如何也算是有个交代,各个方面都能说得过去。

    问题在于这里是宣府镇,这里是九边镇之一,哪怕他们派出了一部分兵马给洪承畴,本地依然有四五万人,让两支客军在前头顶着已经很说不过去了,如今敌军大肆增兵,人家客军顶不住,把使者都派过来了,他们如果再不出兵的话,那方方面面可都交代不过去了,尤其是皇帝那边,若是知道偌大宣镇竟然在建奴肆虐时毫无作为,只靠着两支客军作战,他刘宇这个总兵官基本上也就做到头了。

    没奈何,刘总兵只能派兵,当然他自己是不肯去的,宣镇必须要有人留守,他作为总兵官责无旁贷,因此派了副将苏城和参将徐麟,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前往驰援,好歹也算是派过兵了,如果前边依然顶不住的话,到时候再作计较,反正对景的时候他从责任上没有太大问题就行,先将就过了这关再说。

    宋庆倒是也不在乎谁来,他跟刘总兵没半点交情,打仗也不差个把总兵官,他要的只是宣镇的兵马,哪怕让条狗领着一万五千大军来驰援都行,那样他还能够获得这些人的指挥权呢。

    只不过他同样也没有想到,那位跟他动过刀子的徐麟徐参将,居然就这样被派来了,看样子这厮跟总兵大人的关系也真不怎么样,明知道自己如今极为强势,还是把这位给送了过来。

    徐麟自己倒是无所谓,带兵过来之后直接找上宋庆,大大咧咧拱拱手道:“上次打过,是我主动找的茬儿,但是你答应了,银子啥的你也都拿走了,所以咱俩算扯平,你要还看我不顺眼,现在就打我一顿,打完了之后算一笔勾销。往后一起在这杀建奴就是,也省的谁都得防着对方,大家都不放心!”

    “你这厮倒是光棍的很,不错!”宋庆其实也不意外。这徐麟明显就是个莽撞人。故此才敢明火执仗抢劫友军缴获,跟宋庆打起来更是理所当然。虽说宋庆也没打算在这里来个杯酒释恩仇的戏码,但既然大家都是出来跟建奴拼命,也没必要显得自己小气,吩咐手下拿来一壶酒。找两个饭碗全部倒满,递给那徐麟道:“我这人懒得废话,你若是也觉得可以尽释前嫌,那就都在这碗酒里头!”

    说罢,宋庆仰脖子将酒水喝了下去,翻过碗来左右示意,说不尽的豪迈慷慨。不少人甚至叫出好来,那徐麟自然也不客气,直接将碗中酒几口喝干净,也是学着宋庆的模样示意几次。待旁人叫过好后,这才咧着嘴笑道:“那次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你是个真英雄,如今能在一起打建奴,也算是咱们兄弟的缘分,若是打完这仗之后还没死的话,我在宣镇最大的酒楼请你吃酒,好生跟你说道说道!”

    “本将记住你这句话了!”对方明显有意示好,宋庆当然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现在无时无地不在进行着刷声望,刷人望的事情,如果能够跟一位宣府参将和好如初,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那宣府副将苏城也是个惯会来事的,见两人相谈投机,忙也加入进去,曹变蛟当然也不怠慢,都是忙着攀起交情,整个明军大营气氛迅速升高,各部军士们也开始逐渐熟稔起来,丁魁抓住机会将文宣队的话剧团放了出去,开始就近创造条件演出,让宣府这些没看过话剧的大爷们也感受一下艺术魅力。

    南边明军大营热闹非凡,北边的后金大营同样也很喧嚣,只不过这种喧嚣是在普通士兵之间的,高层之间却没这般默契,大帐之中豪格和多尔衮兄弟对坐两边,正在看着地图商议接下来的战斗,但除此之外却没有任何其他方面交流,尤其是豪格和多铎,几乎就是将不和写在了脸上,就差吵上一架了,如果不是多尔衮在场的话,这两位年纪差不多的叔侄甚至有可能当场动手打起来,而且没有具体原因。

    豪格出现在这里是有原因的,他原本是跟着皇太极一起攻击大同的,但因为那边的战斗刚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皇太极和洪承畴两人都有大军,一时间谁都不敢做什么,只能隔着老远每天对峙,等待不知道是否能够出现的机会,后金方面倒是可以在已经占领的地盘上抢劫,但这种事情叫个牛录去做就行,根本用不着他这位大贝勒亲自出马,他便将心思动到了别的地方,也就是离着不远的宣府。

    其实宣府本身他没什么兴趣,这次不同之前的围攻京城,皇太极本身只想进来抢一把,然后回去过几天舒服日子而已,一来没打算将这些边镇打下来,二来知道打下来也守不住,因此谁都对攻城略地没什么兴趣,豪格关心的是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确切的说是自己的十四叔多尔衮,多铎虽然非常讨厌,但这人其实也没多大威胁,在豪哥心中自己最大的威胁还是多尔衮这个看上去非常低调的人。

    没错,就是看上去低调,在豪格眼中看来,多尔衮是那种非常阴险的人,平时看上去好像人畜无害,但其内心深处总是潜藏着不臣之心,也总是包含着阴谋诡计,当然他的阿玛皇太极同样心思阴沉,但被他自己做过词汇置换,已经变成了睿智的表现,跟阴险沾不上边,这个词就是给多尔衮预备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自己该去宣府那边走一遭,那边因为明军实力较弱,所以全部都交给了两白旗,虽说他不觉得多尔衮和多铎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还是下意识的不放心,加上大同这边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干脆领着兵马直接来到宣府,说不定能够做出些事情,打击一下多尔衮兄弟的名声呢。

    对此皇太极本人也是持支持态度的,豪格是他长子,也是他一直抱着很大希望的儿子,而多尔衮则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要能够给自己这个弟弟添堵,任何事情他都会做的,这次派两白旗攻击宣府,原本他也没什么特殊的意思,但既然豪格想去,他当然不会拦着,若是豪格在那边立下什么战功,而多尔衮兄弟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往后在后金内部他自然又可以压住这位十四弟一头了。

    这个心思多尔衮自然也能够猜测得到,但他却没有丝毫办法,对方毕竟是大汗的儿子,哪怕是他侄子他也管不了,况且豪格带兵驰援名正言顺,尤其正赶上他们进攻不畅,被宋庆和曹变蛟联手逼了回来,这时候来了将近两万援兵,他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什么来,总归不能让对方原路再返回去吧?

    真要是那么干的话,那他跟谋反之类的也没多大区别了,多尔衮在皇太极之死上头有着扑朔迷离的责任,但现在这个时候他显然是不敢做什么的,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现实,让豪格成为了此战之主,哪怕是心高气傲暴脾气的多铎对此也没有丝毫办法,因此没少跟豪格为打仗的事情吵嘴,说白了就是需要有个发泄的渠道,让他来发泄一下不满情绪,偏生豪格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两人的争吵便愈发升级。

    多尔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对面宋庆是什么人他如今也算清楚了,在这种时候己方主将之间争吵不休,若是宋庆乘势来攻,只怕未必能够讨到好去,也就是赶上宋庆兵马不够,这两日才没有过来挑战,但这种情况势必不会太长久了,只要宣府那边的兵马开过来,怕是就要继续开始没完成的大战。

    正在发愁间,外面戈什哈禀报道:“启禀主子,明狗那边派人出阵,隔着老远朝咱这边喊话了,说是宋庆打算跟咱们聊聊天,并且点名了要见镶黄旗旗主!”

    “见我?”豪格抬起了头,有些纳闷道:“见我做什么?”
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盾
    豪格跟宋庆也是老熟人了,只不过没有熟悉到多铎那种程度上而已,但两军交战之时,他也算是领教过这位明军头号战将的威风,他本就是以勇武著称,虽然武艺不如鳌拜,但本身的豪勇作风确实一般无二的,因此对于同样勇猛无敌,甚至要超过他的宋庆还挺佩服,哪怕对方是整个后金的敌人。

    这次听说宋庆叫他出去答话,豪格多少还显得有些兴奋,觉得自己这是被人家重视了,此时的后金终归不是后来的清国,底气上面还要矮了大明一头,以宋庆大明重将的身份,来邀请他这个后金大汗之子出阵聊大天,应该算资格上面也没什么可说的,因此豪格非常痛快的就出去了,多尔衮生怕出什么问题,忙也带着多铎披挂出阵,老远跟着他们的大侄子,看看宋庆究竟要耍什么猫腻出来。

    事实证明多尔衮猜想的没错,或者说他已经快要真正走进宋庆这缺德种子的内心世界了,宋庆确实是有猫腻,他全身披挂,打扮的人五人六,看上去很想那么一回事,在上千骑兵的簇拥之下,骑着战马走到两军阵前,大声喊道:“对面的听真切了,本将乃是徐州参将宋庆,要找你们的镶黄旗旗主说话,聊聊两家来日大战的事情,听见的赶紧过去给本将通报一声,让镶黄旗的旗主出阵与我叙谈!”

    豪格心中奇怪,本旗主就在这里,为何那厮却视而不见,他性子原本就直接,也懒得再跟宋庆绕弯子,直截了当喊道:“宋将军。本旗主就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可以说了,若是有需要禀报父汗的事情,本旗主也可以代为转达。我大金对于宋将军这样的良将倾慕已久。父汗也说要和你多聊聊呢!”

    果然够鸡贼,这时候还知道勾引本将顺便挑拨离间。居然用的还是豪格这等粗坯货色!

    宋庆心中暗骂,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笑道:“大贝勒客气了,你家大汗我也是很难仰慕的。只是陛下对我恩重如山,如今两边还在打仗,还是不要见面的好,免得大家闹什么误会,本将可是承受不起的,我只是要见过镶黄旗旗主而已,还请大贝勒代为通传一声。见过了说上几句话我就走。”

    豪格很霸气道:“我便是镶黄旗旗主,有什么事情和我说吧!”

    “不会啊!”宋庆满脸怪异之色,有些难以置信道:“大贝勒你不是正白旗旗主嘛,我记得镶黄旗旗主是多尔衮。要么就是多铎,当年奴儿哈赤临死前不是将两黄旗都给了他们兄弟两个,怎么可能变成了你呢,若是本将没记错的话,你和皇太极大汗应该是两白旗的……哎,大贝勒别走啊,我话还没有说完,你这就走了算怎么回事?你好歹也是金过大汗长子,就说将来不一定即位吧,但体面总归要有的,我这话才说了一半你就要走,消息传回沈阳的话,只怕很多人更不把你当回事了吧?”

    豪格前头走,宋庆在后面说,每一句还都声音挺大,让他多多少少都能透过尾音听进去,每听一句心中的怒火便增加几分,尤其看到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脸色非常尴尬的多尔衮兄弟时,这火气便愈发的增强增大,若不是还顾念着几分大贝勒的体面,对方又都是他叔叔的话,只怕是早就发作起来了。

    多尔衮心中早已经将宋庆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件事情对于后金来说简直就是不能提的创伤,尤其是对两白旗和两黄旗的人,几乎每次提起来两白旗总会群情激奋,两黄旗方面多少也知道是个忌讳,轻易不会有人提起来,如今被宋庆在两军阵前大张旗鼓的当笑话说了,还带着说不尽的挑拨意味,真心让他有些惶恐,天知道豪格被刺激之后会做出什么来,皇太极如果知道今天的事情,又会去做些什么。

    对于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小儿子,奴儿哈赤当年是非常喜欢的,尤其是多铎这个十五阿哥,更是被他当做心肝宝贝一般,因此在临死之前,他将手上最强的力量两黄旗,交给了这兄弟两人,算是给这两个年幼的儿子增加点实力,让他们不至于被别人,尤其是被那些年长的哥哥们给吞了去。

    这方法确实是没错的,也确实能体现出一位爱儿子的父亲那种弄弄父爱,但在奴儿哈赤死了之后,即位的皇太极没过多久就出了招,直接厚着脸皮把自己的两白旗跟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换了,精兵强将全都带走,留下的两白旗虽说也还有些能人,比如苏克萨哈那种,但总体实力上却绝对比不了拥有新版两黄旗的皇太极了,皇太极也就是通过这一手,基本上巩固了自己的大汗地位,让其他人都臣服。

    但这件事情毕竟做的不太地道,对于自己一直都不太喜欢甚至是非常忌惮的多尔衮,皇太极自然不会有什么优惠,但对于十五弟多铎,他还是多少给出了些实惠的,也算是对这个小弟弟的一种补充,只不过即便是这样做了,两黄旗和两白旗的事情终究还是禁忌话题,除了不怕死的八卦党之外,没什么人喜欢聊这个问题,毕竟豪格和多铎都是大人物,也都是容易冲动的年轻人,传到他们耳朵里就完了。

    但这个禁忌今天被打破了,打破的人不是后金内部的,而是个跟这件事丝毫关系都没有的明军将领,当宋庆用一副‘我是个外国人,你们内部情况我不是很了解’的表情,说出了足以让两边都十分尴尬,其中一边更加愤恨,另一边则非常提防的话题时,这种禁忌一下子被打破了,至少在豪格和多尔衮他们这边被打破了,估计传到士兵耳朵里面也不会太过长久,当多尔衮陪着笑脸策马走向豪格,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大贝勒却丝毫不假辞色的过去了,只留下一声充满了冷漠的:“哼!”

    哼完,豪格骑着马走人了,多铎却凑了上去,难得站在多尔衮这边说道:“狂妄什么,还不是有个好阿玛,竟然都敢给叔叔们使脸色的,将来若是这等人做了大汗,哪还有你我容身之处?”

    多尔衮很想说一句咱俩阿玛也不错,如今不是照样没什么容身之处,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愤慨,还是忍住了这句话,只是小声道:“此事不要再说了,他本来就防着咱们,若是再提起来,只怕还有的麻烦,那宋庆最后的话听到了吗?将来还说不定能不能即位,这就是撺掇他跟咱俩闹别扭呢!”

    “宋庆狗贼,实在是可恨!”面对宋庆,多铎也只能说这个了,他发现无论是比武艺还是比心机,他似乎都不是宋庆的对手,反倒是眼前这位十四哥,武艺方面固然是差得远,但心机上头还是差不多的,这多少让他有点挫败感,那种年轻辈中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

    只是这种程度的怒骂哪怕是当面听到,宋庆都不会当回事,更不要说被人家在背地里骂了,更加对他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况且他要知道被多铎这般骂了,说不定还会觉得非常高兴,因为能够让一位心高气傲的小酋长如此辱骂,只能说明对方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绝对是值得他高兴的事情。

    挑拨离间之后,后金部队分兵了,豪格带着自己的将近两万兵马向西边移动了二十里地,跟多尔衮兄弟分开驻扎了,这一点连宋庆都没想到,他这个始作俑者最初只是想要给对方添点恶心,让他们在打仗的时候不能同心同德,这种效果哪怕能够达到那么一丁点都算是赚到的,谁知道这次居然赚大了。

    原本他之所以跟曹变蛟一起后退,主要就是怕后金近三万兵马一起冲过来,这才被逼无奈选择了先行撤退,让开些地方给对方分散兵力,然后等着宣府的兵马派过来再一起商议对策,谁知道如今不过一个近乎于戏谑的计策,竟然真的让对方到了离心离德的地步,宋庆几乎是做梦都要笑出声来。

    其实这却是他想得简单了,两黄旗和两白旗的事情在他一个后世人看来,不过是历史中的一段文字而已,不会有太多什么感触,但在当事人看起来无异于奇耻大辱和万分提防,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伴随着人头滚滚和鲜血淋淋的,可不是像他这样随便开口说说而已,尤其豪格此时单独面对那两个叔叔,心中的提防已经到了某个临界点,再被他这么一挑衅,出现些奇怪的举动也就很正常了。

    后金方面分兵,明军方面则是大喜过望,哪怕最没脑子的徐麟都知道这里头的好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先去攻击其中一方,而且另外一方八成还不会动弹,至少在被攻击者还能支撑的时候绝不会帮忙,这就已经足够他们立功劳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猛击
    三更一万字求月票!!!

    宣镇北边的明军已经达到了三万出头,算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了,而他们面前的两白旗兵马只要一万人,另外将近两万人则在西北边驻扎,暂时没有要靠拢过来的意思,让他们非常心动,同时在宋庆的倡议之下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并且叫各部都去准备,随时听候命令出战,给对方来一次猛击。

    半个时辰之后,大家全票通过攻打两白旗的兵马,也就是多尔衮兄弟,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其一自然是他们的兵马比较少,而且刚刚跟宋庆和曹变蛟激战过,估计锐气也丧失的差不多了,攻打起来肯定会比较容易一些,也算是给刚刚出来的宣镇兵马一个逐渐适应的机会,考虑不可谓不周详。

    其二则是考虑到了人的问题,宋庆觉得如果进攻两白旗,以豪格那王八蛋的性格,肯定不会去救援的,哪怕就是去救,也得是两白旗彻底被击败,他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场,让他这两位叔叔明白一下,谁才是大金国下一个统治者,因此攻打两白旗最起码在前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也不担心援兵。

    但如果首先攻打镶黄旗的话,以多尔衮的性格保证会立刻增援,哪怕他再不喜欢豪格都不行,这是个原则性的问题,甚至多铎都不会反对,因此这个方略是绝对不可行的,要打就先打两白旗。

    行动派宋庆做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既然决定开打了,那就立刻开始进攻,他先将所有部队都拢到了一起,那位宣府副将苏城对此也没意见。很痛快的交出了指挥权,接着宋庆就把所有的骑兵都集合到了一处,凑出了九千多人来,自己亲自带队。还有薛五、王坚、孔有德和曹变蛟四人。领着九千骑兵疯子似的冲了出去,其余大部队则全部跟在后头。等待骑兵队冲进去之后再开始各自进攻。

    这一手着实出乎多尔衮兄弟的预料,最初他们遇到宋庆的时候,多铎曾经以为宋庆会这么打来着,只不过那时候宋庆非但没有冲锋。反倒是守的像个乌龟阵,只靠着火铳和弓箭杀敌,哪怕打到最后都是用了长枪阵,搏杀没多久之后他们就撤兵了,明军可谓完全处于防御姿态,半点进攻的意思都没有。

    谁知道这次竟然是一反常态,九千骑兵铺天盖地般冲了过来。为首的就是宋庆本人,其余那些好像也都是明军猛将,如果是在几天之前,这是多铎梦寐以求的场面。但今天他真心不喜欢,两白旗损失在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人也都疲敝不堪,加上豪格带人出走,给士气带来了很大打击。

    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休息,哪怕打仗也是打稳稳当当那种最好,最忌讳的就是现在这样的疯狂举动,偏偏他们还没有任何可以逃避的,之前因为豪格过来,他们将营寨扩大了一倍有余,如今豪格走了,两白旗正在重新修建小营寨以方便防御,谁知道就在这时候明军杀过来了,与其使用那种半成品的营寨,还不如就此杀过去痛快,危急时刻多铎滚鞍上马,带着手下直奔对面宋庆而去。

    出发的时候,多铎可是带着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心情出去的,没人比他更加了解宋庆的厉害,如今对方九千骑兵出阵,还有两万多兵马在后头跟着,他出去之后什么命运自己都猜测不到,因此多少显得有些悲壮,但此时此刻也只能够硬撑着带人往上顶,两军即将撞上的时候,他听到对面宋庆高声呐喊:“多铎小儿,你家宋爷爷又来收拾你啦,还不快快滚过来,若是爷爷高兴了,兴许能绕你不死!”

    多铎再如何成熟,终归也是年轻人,哪里受得了这种激将法,立刻咬着牙冲了上去,苏克萨哈也只能紧紧跟随,两军骑兵终于撞在一起,后金这边兵马精强,明军则是胜在人多,加上将领威猛,因此多多少少占些便宜,不过很快这种小便宜就变成了大便宜,因为多铎仅仅过了几招之后,就被宋庆快速压制住了,后金部队的气势也在一瞬间落在谷底,很多包衣已经开始到处没头苍蝇似的乱跑了。

    其实原本按照多铎的武艺,哪怕就是打不过宋庆,好歹支持二三十招是不成问题的,但两边因为打过好几次,宋庆赢习惯了,见了对方气势就猛增,多铎则是输习惯了,看到宋庆就下意识觉得不可能赢,既然是不可能赢,太过拼命也就没必要了,只要适当打一打就好,这几乎就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当然不是什么好习惯,甚至在作战的时候是个致命的习惯,如果不是苏克萨哈等人紧紧跟着,见势不妙赶紧一拥而上,将多铎给接了回来,只怕这位十五贝勒都会死在宋庆手上,即便是把人抢了回来也不济事,多铎衣甲太过鲜明,宋庆打扮也很乍眼,两人的作战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多铎的狼狈不堪和宋庆的耀武扬威,也就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得见,两白旗的兵马见自己主子如此狼狈,士气当然也就高不了,加上明军大队已经冲了上来,他们也开始下意识的向后方撤退,哪怕多尔衮已经上来了都没用。

    上阵之后的多尔衮显得非常冷静,当然这跟他手下就两千多人有关系,大部队都被多铎带了上来,他也必须要谨慎行事,很快他发现自己这么干非常明智,幸亏没有急着跟随多铎一起冲上去,否则这会儿他们兄弟两个只怕谁都逃不掉,即便是他提前已经做了准备,现在想要撤走都不太容易。

    多铎的兵马败下阵来,多尔衮忙让自己那两千来人上去顶住,那里面有不少披甲兵,总算是将宋庆等人冲锋势头暂时遏制住,多尔衮也懒得再跟多铎说什么,直截了当带着他向西边豪格的地盘飞速奔去,其余的则全部都交给手下顶住,好在还有苏克萨哈这等忠臣孝子,一直都死死的纠缠住宋庆,无论损失多大,就是不让他们越过雷池一步,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两白旗甚至可能在这一战中除名了。

    逃跑是多铎很难接受的事情,尤其还是逃向豪格那边,只是此时此刻他也知道执拗无用,只会继续增加麻烦,因此一直都是闷着头跑,倒是多尔衮叹口气道:“这次回去之后,必须要禀报大汗,这宋庆决不能留了,这等人是我大金的祸害,如今只有一万多人,带着其他明军就能打成这样,若是将来真有个三五万兵马时,哪里还有我大金生存的余地,这人必须要尽早歼灭,否则我等将来都得死在他手上,子孙后代也会像父汗骑兵前一样,世世代代给汉人为奴为婢,再无出头之日!”

    多铎倒是没想到多尔衮能够说出这等话来,有心嘲讽几句,却下意识觉得对方有感而发,而且说的又是整个大金国的未来,因此还是强忍住了,况且他自己也觉得这话没什么错,宋庆确实是整个金国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歼灭此人,将来连入关来抢东西都要小心翼翼的,不然很可能被宋庆反抢。

    想到此节,他忽然醒悟过来,似乎自己的兵马只顾着逃走,连之前抢来那些东西都没来得及拿走,看样子这次真的要被宋庆反抢了,想想自己珍藏的那几件宝贝,他就觉得一阵心疼,对于擅自离开的豪格又多了几分愤恨,若不是这个大侄子一意孤行非要离开,现在怎么至于出现如此大败亏输的场面?

    两白旗这边凄凄惨惨戚戚,宋庆那头则是兴奋的难以自持,倒不是因为击败了两白旗,而是因为抢到了不少东西,当然击败两白旗这件事也很让人兴奋,但更为这事兴奋的是曹变蛟和宣府的兵马,毕竟建奴脑袋都是升官发财的神兵利器,加上都是头次胜的这么爽利,他们为这件事兴奋也很正常。

    可宋庆打过大凌河,对这种事情早就习惯了,反倒是那些缴获的战利品更加让他兴奋,当然人头也同样让他很感兴趣,一边派人去各处收缴物资,一边对丁魁道:“马上安排人写剧本,把这次的宣镇之战写出去,主要写三方联合作战,我方作为主力的事情,之前我跟那位徐参将杯酒释恩仇的事情也要提一下,总之这是咱们此次出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