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人难知心,韦浩事实上却是大周潜伏江南的官员。”张洎平和道。
陆七点头,心里却是有些后怕,以前韦浩职任饶州长史,他出于谨慎没有倚重韦浩,当时一是饶州有王仲良可以倚重,二是他对韦浩心存顾虑,主要是韦浩是周氏势力,还深得李国主的信任,韦浩会是周国官探,可谓是潜伏够深。
“来自江南的官员,只有韦浩是荣归吗?”陆七很快平静问道。
“听说还有四位,有一位大将军肯定认识,就是在江南的工部侍郎赵大人,听说周军能够顺利渡过大江天险,赵侍郎有暗中策应之功。”张洎回答道。
陆七听了又是愕然,随即恍然的点头,赵侍郎在池州,确实有着很强的暗势力,那还是以前的赵县丞发展的,虽然赵县丞和牛县尉相继被杀,但赵侍郎在池州的暗势力,并没有遭到了破坏,这么看来,池州康化水军没有出动阻击周国大军渡江,应该是赵侍郎使了力,不是池州马刺史不敢了出兵。
“这么说,江南的赵侍郎,如今在大周也会是侍郎了。”陆七明知故问道。
“没有获得侍郎官位,而是工部员外郎,不过据说,赵侍郎的亲族,在江南也获得了军政官位,赵侍郎有个侄子,甚至成为了统领五千军的都虞侯。”张洎回答道。
陆七默然点头,取杯喝了一口,张洎也取杯喝了一口,放下杯,感叹道:“大将军,国主在治国上是很昏庸,但也确实是位仁君,国主离开江宁时,有万民出跪哭送,听说也有两位老臣悲愤自绝。”
陆七看了张洎,平和道:“江宁的万民哭送,就是仁君吗?”
张洎一怔,随即微低头道:“是下官失言。”
“你没有失言,江宁的万民是应该感激李国主,因为李国主给了江宁富足的生活,但江宁之外的数百万之民,却是怨恨李国主,因为江宁的繁华,是江宁之外的民脂民膏供养的,江宁城里,到处都是醉生梦死的达官勋贵,随处可见了高雅自居的书生文豪,江宁是李国主的天宫仙境,江宁之外却是饿殍遍野的人间地狱,兴一城,害一国。”陆七冷言说道,言语满是犀利的批判。
张洎愕然看了陆七,陆七看着他,又冷道:“怎么?认为我说的有错吗?那你应该是很久没有离开了江宁。”
张洎神情一黯,点头道:“下官是很久没有离开过江宁,但江宁的繁华,对下官而言,只有困顿。”
陆七一怔,随即点头,道:“在江宁任的若是闲职,确实会困苦,江宁是销金之地。”
张洎点头,不想陆七又道:“不过你来了开封府,也是会困顿的,最少是买不起居宅。”
张洎一怔,随即苦笑了,道:“下官能够保了性命,已然是大幸了。”
陆七笑了,道:“你字写的怎么样?”
张洎一怔,道:“下官的字还可以,却是不及大将军的字雄浑含势。”
“我是武将,自小的习字自然走了豪迈,我买了玉铺和瓷器铺,你若是擅长工笔字画,可以兼职一下。”陆七微笑说道。
张洎怔视了陆七,他实在有着不解,这位手握重兵,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事实上的河西之王,怎么会喜欢了商贾之道,身为官员和文人,本心里就轻视商人,商为贱业。
“谢大将军,下官可以试试。”张洎做出了决定,他来应请就是有了投附之心,既然东主重视商业,那就得投其所好。
※※※
午后,十四小姐与母亲进入了皇宫,去潇湘阁求见了香荷公主,送上了夜光杯和十瓶葡萄酒,言明夜光杯是皇帝陛下御用过的,不能再让别人去用,陆尚书让交给香荷公主保存。
黄昏后,周皇帝驾临了潇湘院,接过女儿送上的夜光杯美酒,品酒之中,与女儿和湘妃温馨说话,次日,湘妃主动将夜光杯和葡萄酒,送去了皇帝随时能够御用的所在。
第684章 进宫
西风楼开业后,因为了皇帝的捧场,加上西风楼使用夜光杯待客,使得登门的客人蜂拥而来,偏偏西风楼的价钱也合理,并不因为奇货可居而获取暴利,所以虽然生意好的不得了,却是没有落了什么骂名,而因为很多客人吃不上,却是带火了附近的其他酒楼或酒铺。
陆七也就是开业之日亲临,之后就不会去管,次日,他去拜望了前唐国太子,如今的安远县公,安远县公见了陆七,非常的激动愉悦,忙给陆七见礼,陆七却是阻止了,最后以兄弟相称的入内叙话。
叙了话,陆七才知道孟石已然去了北方任职县丞,而太子身边的所有护卫都被弄走了,只剩了两个太监,事实上就是成了一个囚徒,好在看守允许太监出去买物,所以太监去过清风居。
但陆七却是明白,那必然是周皇帝故意留的口子,一个能够牵罪了他的口子,只是周皇帝为了周国大局,目前只能宽容的对待陆天风。
陆七安抚了安远县公,告诉安远县公不要急盼着能够出门,等过了一年多,自然就会解除了幽禁,也告诉安远县公,周国没有必要会杀他。
有了陆天风的登门和安抚,神情明显憔悴的前唐国太子,却是恢复了几分雍容气度,也就是情绪有了稳定,恢复了长久养成的贵族气质。
拜会过了安远县公,陆七本打算次日去应付一下陇西郡公,不想来了承旨班直,给他送来了尚书官服,是周皇帝宣他去见,陆七次日就改为了进见周皇帝。
开封府的皇宫陆七去过多次,他在小蝶的帮助下,换上了袖子很大的官服,以及官帽,玉带和朝靴,之后坐车离开西晋郡公府,他若是骑马,那会成了人人瞩目的夸街。
轿车抵达了皇宫东门,陆七下车步行进入了皇宫,守外宫门的禁军却是认得陆七,恭敬的放行,陆七也算是轻车熟路的直接走去了垂拱殿,到了殿外,当值的班直入殿禀报,出来后,请陆七进去。
陆七走进了垂拱殿,一看除了龙案后的周皇帝,还有六位身穿紫色官服的大臣,分列两边的左二右四,他认识左侧的薛居正和赵普,在看的同时,步伐稳重的走了过去,立在殿中先向周皇帝起礼一拜,然后默然走到了左侧班位,在了赵普下首。
周皇帝和重臣对陆七的到来,只是容他礼见入班,之后继续了议事,所议之事无非是民生,军耗,匪患,可以说赤裸裸的将周国的实际现状,让陆天风这个‘外人’听得,陆七以前就听过周国朝议,如今一听,却是知道周国的财政危机比上次严重多了。
“不能是做戏吧?周皇帝为什么让我知道周国的困窘。”陆七敏感的置疑。
半时后朝议散了,独留下了陆天风,陆七起礼道:“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周皇帝微笑点头,起身离了龙椅,陆天风明白的陪了周皇帝去散步,一直走入了后苑,周皇帝才平和道:“你是朕的女婿,平常时,朕喊你天风可好?”
“陛下亲和,是臣的荣幸,其实纪王殿下一直是喊臣的名字。”陆七微笑回答。
周皇帝扭头微笑的看了他一眼,回了头,散步道:“熙谨对你是极为的推崇,直接的告诉过朕,说与你在一起,感觉很温馨,感觉你就是兄长,他还起过念头,想与你结义。”
陆七听了意外,却是不知该怎么回应,谦虚会显得虚伪,认可又存了不敬,周皇帝却又道:“怎么?你认为熙谨的话,是天真?”
陆七摇头,道:“臣没有,臣知道纪王殿下是赤子之心,纪王殿下很智慧,宽容,臣与纪王殿下在一起,心头只有安宁。”
“那你觉得,熙谨适合为太子吗?”周皇帝平和问道,但问题却是惊心动魄。
“陛下之问,臣不好答。”陆七顿了一下,才回应道。
“说说无妨。”周皇帝温和道。
“臣觉得,纪王殿下不适合做太子,纪王殿下有一个弱点,就是仁厚。”陆七回答道,周皇帝既然挑起了立储话头,他不能畏缩的期期艾艾。
“仁厚不好吗?”周皇帝反问。
“纪王殿下若是长兄,仁厚就不是弱点,但纪王殿下是小弟,若是成为了皇帝,仁厚就会害了他。”陆七直言不讳。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你是说兄弟会失和。”
“臣是觉得,太子殿下和曹王殿下,很难服气了纪王殿下,两位年长殿下若是不服,或许会扩充了势力,而纪王殿下的仁厚,会造成一忍再忍的后果,所以臣觉得,陛下不宜弃长立幼。”陆七直白回答。
周皇帝默然散步,没有回应了陆七的言辞,陆七也默然随行,只是他的心里却是惊疑不定,难道周皇帝真的有心换了继承人?在他心里还是有些相信的,毕竟听说大周太子文弱,曹王又是个表鲜内空的家伙,而纪王在经历了西部磨砺之后,已然展现了很好的为君潜质。
“天风,京兆府留守沈轶伦上书请辞,自言与你有勾结之嫌,也为千阳县的刺杀愧罪,朕考虑沈轶伦年事已高,所以准了他的请辞,让他来开封府入政事堂。”周皇帝忽然道。
陆七听了愕然,道:“陛下,臣与京兆府留守没有瓜葛呀?”
“是沈轶伦自己找的罪过,你在京兆府西市买了商铺之后,沈轶伦的亲人也在西市买了商铺,所以他要避嫌的请辞。”周皇帝平和道。
陆七听了郁闷,暗自好气沈轶伦的无事生非,嘴上也好气道:“那位老大人日后若是来了京城,臣一定登门好生的亲近。”
这话说的有如了顽皮孩子,周皇帝听了为之微笑,轻松的走了十数步进入暖亭,驻足转身外望,道:“等过了年,朕让熙谨去为京兆府留守。”
陆七一怔,点头附和道:“纪王殿下能够胜任。”
周皇帝一笑,道:“朕还打算调了西宁都督府的三万禁军,和会州的两万军力,驻扎去了京兆府。”
陆七听了神情微变,立刻听出了不妙,果然,周皇帝又道:“天风,朕会职任你为河湟,会州,兰州和廓州的宣抚使。”
陆七听了却是没有什么惊喜,反而是有苦难言,周皇帝来这一手很让他意外,也再次领教了周皇帝的智慧,如今的河湟归于他统治,事实上是一种累赘,因为河湟被打残了,他接手河湟,必然得自河西调军。
“臣谢陛下信任。”陆七言不由衷的起礼回应。
“天风,朕调走西宁都督府和会州军力,事实上一半是为了熙谨的安危,朕不放心调了别的军力去驻扎京兆府。”周皇帝说道。
“是,臣明白的。”陆七回应。
“天风,你接手河湟之后,若是京兆府有危,朕希望你能够去救援。”周皇帝温和道。
“陛下放心,臣不会坐视了纪王殿下有危。”陆七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他这话大半是真,陆七是个重视亲情的人,他与纪王在一起,在心里确实有了纪王是弟弟的感觉,就像与石忠飞在一起久了,就有了兄弟感情,不过前提是,品性值得了陆七去亲近。
周皇帝却是微怔,继而看着亭外若有所思,陆七只能陪着沉默,良久,陆七忽温和道:“陛下,在亭口久立不好,去里面坐吧。”
周皇帝微笑点头,转身走入了亭里,暖亭里生有炭火,但没有太监和班直的存在,皇宫里的规矩,远见了皇帝与臣下散步,必须走离,因为皇帝散步时,往往在说国事。
第685章 布局?
周皇帝坐下后,摆手让陆七也坐,陆七起礼一拜后才隔桌坐了。
“天风,你怎么看晋国公的不动?”周皇帝问道。
陆七一怔,怎么又扯去了晋国公?他回答道:“晋国公应该是不敢动。”
“晋国公是不敢动,而朕也不敢主动的起战。”周皇帝平和道。
陆七的肚里为之苦笑,如今的他,在周皇帝的眼中,应该与晋国公的区别不大,但周皇帝却是偏偏亲近的,与他讨论晋国公的不臣。
“天风,朕知道,你会觉得朕对付了晋国公之后,或许会对付了你。”周皇帝又道。
“陛下,臣不敢那么想。”陆七恭敬回答。
“你与晋国公是不同的,晋国公盘踞的是太原,太原那里几乎都是汉民,对大周的威胁深重,而河西和北庭,甚至河湟,几乎都是番族,朕心里很清楚,朝廷若是去接管,事实上很难获得了归治,所以朕考虑后,将河湟也归于你宣抚。”周皇帝说道。
“臣谢陛下信任。”陆七套话回应。
“天风,你可曾想过,晋国公在什么情形下会动?”周皇帝问道。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道:“臣觉得,除非是开封府过于空虚。”
“你就没有想过辽国和燕国吗?”周皇帝说道。
陆七一惊的看了周皇帝,道:“陛下是说,晋国公会与辽国或燕国勾结?”
周皇帝点头,道:“以前盘踞太原的刘氏,就曾经向辽国称臣借兵,虽然有折氏阻隔了太原与辽国的接壤,但晋国公若是有心借力了辽国或燕国,折氏就挡不住了北方的进袭。”
陆七点头,周皇帝又道:“天风,你曾经让辽国吃了大亏,如果晋国公主动的去与辽国勾结,辽国必然会答应了进犯大周。”
陆七点头,道:“陛下所虑,有很大的可能。”
“朕使人去劝过晋国公,许诺了赐予圣旨,保他亲族富贵绵长,但晋国公却是固执的就是不肯妥协,已然铁心的与大周为敌,但他的军力不足以与大周抗衡,所以寻求外力的可能性很大。”周皇帝说道。
陆七听了点头,周皇帝又道:“所以,朕不得不向京兆府集结了重兵,同时让河西的军力补充了河湟与会州,河西军力离开河西一部分,就能够对京兆府有了及时的支援,晋国公若动,进袭京兆府的可能性,大过进袭开封府。”
“陛下的布局,确实有利于京兆府的镇守。”陆七回应道。
他心里却是明白周皇帝的更深用意,周皇帝的举措,说是为了应对晋国公的造反,但事实上对赵匡义的也形成了威胁,周皇帝是在借用他的势力,在西部形成一种牵制,只是周皇帝的做法有一个很大弊病,就是陆七若是与赵匡义有了勾结,那周皇帝的举措就会满盘皆输,所以周皇帝是在押赌。
陆七也明白了周皇帝为什么让他听了朝议,说白了可能有示弱的含义,用意是在安抚于他,表示大周很难再应对了河西的造反,示弱加上亲和,就是怀柔的策略。
“天风,西宁都督府的官职,由你择任,你现在就可以拟定报上兵部。”周皇帝平和说道。
“是,臣领谕。”陆七恭敬回应。
周皇帝点头,温和道:“天风,你近来是不是想去了寿州?”
“臣是有回家乡祭祖的念头,打算过几日上书。”陆七回答。
“年关前回去吧,朕想与你过个年。”周皇帝温和道。
“是,臣记下了。”陆七只能应承。
周皇帝点头,陆七迟疑一下,道:“陛下,臣回寿县祭祖,能不能与公主殿下同归。”
周皇帝听了竟然没有回答,眼睛看着亭外,陆七诧异的不能再问,过了良久,周皇帝才道:“天风,朕问你,香荷和雨薇,你想择了那一个。”
陆七吃惊的看了周皇帝,随即道:“陛下,臣听过太后明示,与臣有姻缘的是香荷公主。”
“那你为什么要给雨薇玉镯?”周皇帝平和问道。
陆七起身,对周皇帝起礼道:“回禀陛下,臣给雨薇公主的玉镯,是一种友谊的回礼,雨薇公主曾经送过臣琴谱和冬衣,臣铭感于心,故回赠了玉镯。”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温和道:“朕知道雨薇喜欢了你,雨薇以前的不幸姻缘,是朕造成的,你祭祖,与雨薇一起吧。”
陆七神情愕然,道:“陛下,臣是与香荷公主定的姻缘,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周皇帝皱了眉头,道:“香荷还小,她应该让一下。”
“陛下,臣觉得不妥,臣是与香荷公主定的姻缘,既然定了姻缘,臣不想改变。”陆七却是执着的反驳道。
周皇帝看了陆七,皱眉道:“天风,既然雨薇喜欢你,那与你结成姻缘是为良配,你莫非是不喜雨薇?”
“陛下,臣对雨薇公主殿下并无恶感,不过臣既然与香荷公主定了姻缘,臣对香荷公主就有了夫妻责任,如果香荷公主愿意解除姻缘,臣愿意与雨薇公主殿下结成姻缘。”陆七正容表了态度。
“你是说,需要香荷告诉你,她不愿嫁你。”周皇帝冷言道。
“是,臣需要香荷公主殿下亲口告知。”陆七正容回答。
周皇帝垂目皱眉,忽摆手道:“你去吧。”
“臣告退。”陆七恭敬辞礼,后退了两步,转身离开了。
陆七出了皇宫,坐入了马车,神情才由平和变向了冷峻,周皇帝忽然换了女儿嫁他,让他下意识的有着警惕,从而执着的表示了不接受,他猜疑周皇帝的做法是不是一种试探。
从周皇帝的布局来看,是明显的借力于他,将河湟归属他接管,收缩军力去驻扎京兆府,调出河西军力抵御吐蕃和呼应京兆府,将目前是累赘的河湟扔给陆七。
陆七在车里盘算猜度,想着周皇帝的做法会不会隐藏了什么阴谋,其实河湟归管对他而言是一种大利,据有了河湟,基本上就获得了得陇望蜀的态势,一旦时机出现,就可以兵出河湟进夺巴蜀,与巴蜀南面的晋军形成南北夹击的战略优势。
陆七在车里心头有疑的猜度着,而在陆七走后,周皇帝就喊唤了太监,令太监拿了葡萄酒,之后坐在暖亭里品酒,周皇帝品酒的神态很安宁,甚至还带着一点享受的笑意,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禅境。
半时后,周皇帝起身离开了暖亭,转去了文德殿,到了文德殿外却是见到了曹王。
曹王一见周皇帝来了,忙迎上急道:“父皇,儿臣有大事禀报。”
周皇帝点头,进入文德殿坐去了龙案后,看了曹王,温和道:“什么事?”
“父皇,有一个名皇甫继勋的江南降臣,向儿臣上告了有关陆天风的秘密,皇甫继勋言,陆天风事实上早就投降了晋国,被晋国之主封为了吴王。”曹王忙回答道。
周皇帝听了仅仅是皱了下眉,平和道:“那个皇甫继勋是清河郡公的近臣,因此朕押而不用,他的话你也信。”
“父皇,儿臣觉得皇甫继勋说的是实话,皇甫继勋言,在陆天风来了大周之后,他曾经去歙州宣抚,结果被药昏弄去了晋国,在晋国被迫归降,晋国还许诺封了他国公。”曹王忙又道。
“此事你不用说了,朕会去查的。”周皇帝略微沉声道。
“父皇,此事不能大意的,若是陆天风出兵呼应晋国进取巴蜀,那会成了大患的。”曹王又正容进言道。
周皇帝的眼神隐现了一丝怒意,平和道:“你先退下,朕会让人去问。”
曹王不敢再说,恭敬道:“是,儿臣告退。”
曹王一走,周皇帝书了一份手谕,唤了一个承旨班直进来,吩咐道:“拿此手谕,去处置了皇甫继勋,不可留下他杀之迹。”
承旨班直军礼恭应,上前接了手谕匆匆去了,周皇帝身体后靠了龙椅,神情无奈的摇摇头。
第686章 安置
陆七在车里费心的一番猜疑,却是没有获得了更多的不利可能,周皇帝若是想在开封府杀他,似乎没有必要这么的亲和对他,因为他若是死了,无论怎么死的,都避免不了河西造反。
陆七也根本想不到,会有皇甫继勋为了脱离软禁,争取出头获得原本的富贵,在听说了陆天风的大名后,主动向曹王投附,向看押的周军说与曹王认识,请周军将官代送了书信,看押的周军将官当然不敢了不送。
曹王接信后去见了皇甫继勋,细问之后就去进见了周皇帝,本心是讨得父皇的青眼有加,却不知反惹了周皇帝更大的失望,皇甫继勋也因所谓的重秘被周皇帝灭口。
皇甫继勋死后第二日,曹王还执迷不悟,又去文德殿见了周皇帝禀报,说皇甫继勋死的莫名,应该让刑部严查。
周皇帝坐在龙案后,眼睛平和的看着曹王,直接就告诉道:“皇甫继勋,是朕杀的。”
曹王立时惊怔当场,看着父皇平静的望视,他不解道:“父皇为什么要杀了皇甫继勋?是不信他的言辞吗?”
周皇帝不想打击儿子,平和的教诲道:“熙让,你想事情要多加深思,你想想,如果凭了皇甫继勋的言辞去治罪陆天风,后果是什么?”
曹王脸色一变,道:“父皇是担心陆天风会造反。”
周皇帝摇头,道:“就是指罪了陆天风,陆天风也未必会造反,你想想,就算陆天风是归降了晋国,但他如今却是归降了大周。”
“父皇,陆天风既然归降过晋国,难道父皇不怕他与晋国勾结,如果陆天风与晋国勾结,那巴蜀和西部的军力就会陷入了危机。”曹王据理驳说。
周皇帝摇头,道:“熙让,如果陆天风想与晋国勾结,还想做回了晋国的吴王,他还会来开封府吗?”
曹王怔了,随即道:“父皇是说,陆天风不想做回了晋国的吴王。”
“据有了河西与北庭,已然如同了封国之王。”周皇帝平和点说。
曹王听的明白了,不由大为沮丧,起礼羞愧道:“父皇,是儿臣无知,做了莽撞之事。”
“朕杀皇甫继勋,就是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陆天风曾经是晋国的吴王,若是弄的满城皆知,后果会使得陆天风心生了惶恐,朕为了安抚他,只能是封他为王。”周皇帝平和说道。
曹王却是吃惊的看了父皇,周皇帝看着曹王,又道:“熙让,大周目前非常需要陆天风,朕需要西部稳定,西部的开疆拓土,能够让臣民觉得了大周的强盛,朕也需要陆天风的军力,震慑和对付了其它的军力,朕需要陆天风的外势牵制,一步步解决了内患危机。”
曹王听了,却是担忧道:“父皇这么的依赖陆天风,儿臣觉得,若是陆天风狼子野心,那祸患就大了。”
“朕也知道不该过于依赖陆天风,但朕必须尽快的为你们兄弟,争取了生存的势力,朕若是去了,你们兄弟很难压制了功勋军臣。”周皇帝温和道。
曹王点头,振作道:“父皇,儿臣也会努力的。”
周皇帝点头,道:“熙让,朕会让熙谨去京兆府任职留守,也会调西宁的三万军力和会州的两万军力,移驻了京兆府。”
曹王听的又惊怔了,周皇帝又道:“你的六弟熙谨,与陆天风在明面上也算亲近,所以朕让熙谨任职京兆府留守,借机调了陆天风的会州军力归驻。”
曹王心头发空的点头,又听周皇帝道:“等熙谨任职之后,朕再让你任职西都留守。”
曹王一怔,随即挑眉道:“父皇要调走了洛阳的赵匡美?”
周皇帝点头,道:“不过,需要西部军力调驻完成,你才能去洛阳任职。”
曹王点头,道:“儿臣明白。”
周皇帝点头,道:“过了年,你先去张永德军中,挑一些将官,日后随你去接管了洛阳。”
“是,儿臣领命。”曹王恭敬道。
“此事,你要谨言,去吧。”周皇帝温和道。
“是,儿臣谨言。”曹王恭敬应承,迟疑一下,又问道:“父皇,日后赵匡美会调任何处?”
“那不是你该问的,去吧。”周皇帝沉声回答,明显有了不悦。
“是,儿臣失言,儿臣告退。”曹王慌忙说道,辞礼后离开了。
看着儿子走了,周皇帝神情有了几分烦躁,近几年,他身为皇帝一直为立储举棋不定,虽然立储了四子,但大周以武功兴国,四儿子偏偏喜文惰武,五儿子军武尚可,但近来放出去做事,却是让周皇帝大失所望。
六儿子熙谨表现的很好,可惜一是年少,二是小弟,周皇帝确实不敢废长立幼,所以陆七建议不可废长立幼,事实上是合了周皇帝的想法,不过周皇帝让纪王职任京兆府留守,也有着不能言明的深意,深意就是留后,让纪王脱离开封府的内患危机。
陆七根本想不到,周皇帝让纪王任职京兆府留守,竟然深藏着托孤的隐义,周皇帝不会立储纪王,但若是开封府发生了兵变篡位之事,纪王就能够成为了大周继承人,最少也能够留下了后人传宗。
周皇帝的布局安置,事实上就是自觉死后,儿子们可能压制不了积累多年的功臣隐患,朝廷里是有很多忠于周皇帝的大臣,但人走茶凉,很多忠于周皇帝的大臣,同样也与功臣有着瓜葛亲近,另外周皇帝重伤后的十年,对军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陆七因为敌对的缘故,才会多疑的猜度周皇帝的布局,会不会暗藏了什么未知的大不利,所以他回了自家府宅,还与小蝶探讨了好一阵子。
※※※
次日,陆七穿了一身锦袍,去往了陇西郡公府拜望,到了曾经来过的陇西郡公府,门口守立的四个周军,一听是陆大将军,不敢怠慢的入内通报。
陆七在门外问了一下,知道了陇西县公的身边,只有了夫人和两个奴婢,其他的都被扣留在了江南,这座陇西郡公府,也只允许两个奴婢出去。
通报的守卫很快回来,恭敬的请陆七进府,陆天风如今在开封府已然是大名鼎鼎,既是皇帝的女婿,又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还是尚书大人,在开封府的底层臣民眼中,尚书就是最尊贵的庙堂大官。
陆七进入了府门,一眼就看见了‘岳父大人’,陇西郡公竟然亲迎了出来,而上次却是自恃尊贵的装模作样,在了书房里挥毫玩谱。
“呵呵,贤婿来了。”陇西郡公神情愉悦,步伐抢前的奔了陆七。
陆七被其热情弄的一愣,眼见陇西郡公到了近前,竟然伸手捉了他左手腕,笑道:“贤婿,里请。”
陆七立时后背发毛的恶寒,却又不得不强忍了嫌恶,微笑道:“岳父大人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贤婿里请。”陇西郡公象捡了宝贝,眉开眼笑的扯了陆七里请。
陆七只能被请到了书房前,而书房前立着一名容颜雍丽的中年女人,女人看了陆七,面带强笑的柔声道:“贤婿来了。”
“天风拜见岳母大人。”陆七只能应付的例行礼节。
“好,好,天风里请。”女人忙说道。
陆七点头直腰,迈步进了书房,一入书房扫了一眼,见比以前可是清净多了,没有了很多的字幅,他被里请去坐了主位,那位岳母大人亲自去准备茶水,却是没有看见奴婢。
第687章 虚妄
陇西郡公也坐下了,神态有了儒雅,微笑道:“贤婿能够来看望吾,吾心甚慰。”
“天风来看望您,却是应该。”陆七微笑回应。
陇西郡公点头,感慨道:“世事无常,以前吾为能够离开了这里而欢喜,却是想不到,又重新回到了这个樊笼。”
“您既然来了,先安心生活,天风觉得,再过一年,岳父会获得了解禁。”陆七说道。
陇西郡公默然,过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贤婿能不能助吾回去了江南,去与婵儿团聚。”
陆七听了心里冷笑,明白这个当年的雍王,还想着能够回了江南翻盘,他摇了头,道:“岳父大人,我没有能力救你回了江南,就是我自己,也无法与江南的亲人获得了联系。”
陇西郡公神情有了失望,陆七又道:“岳父大人若是回去了江南,后果会比在周国危险。”
“江南如今怎样了?宣州的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