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下军队一片骚动,那将官立刻厉声道:“你胡说什么?我们是昭武军。”
陆七一摆手,立刻有南鹰卫架了队正校尉趴在城墙上,俘虏的头发被揪起,陆七大声道:“看到了吗,你们的内应已经被抓了,还想诓骗,你们这些叛军狗贼。”
城下那个将官仰望的脸,立刻阴沉了,却被陆七看的真切,他冷声道:“斩了。”
南鹰卫立刻挥刀斩首,俘虏的头飞落了城下,掉入了护城河,城下大军一片骚动,神情忿怒的仰望,却又见城上那个说话的官员,竟然挽弓射出了一箭,那箭直奔了大军中,那片军队忙举盾防护,可是那箭射到后竟然透盾而过,一声惨叫的被射杀了一人。
“叛贼,有我陆天风在,休想得逞。”陆七一箭杀人后,大声报号显威,他要彻底激化了仇恨,激怒来军攻城,那就坐实了是叛军,也会让了城中的人不敢了轻易投降。
果然,城下大军激怒的纷纷取弓往城墙上射箭,吓的官员们在陆七的要求下纷纷跑路,陆七彻底控制了城防主导,立刻下令还击,他也重弓开拉,几乎是箭箭夺命,城下大军吃亏的只能后退,一番对攻,来军折损了几近百人,城上却是只有十几人受伤。
一时后,后退了百米的大军突然分成了四部分,竟然分堵了临川县的四座城门,其主帅竟然采用了围城之策,而没有强攻临川县,但陆七却是知道,敌人是没有攻城的器械,所以只能先围住了。
看着进袭而来的一万昭武军,陆七却是担心了陆路进袭清源军的一万五千军,昭武军既然分军一万来袭临川县,那其余的三万军,去偷袭兴化军的可能性很小了。
第417章 诱导
一被围城,反而正中陆七的心意,让他有了正当的理由整募兵勇军,要知道平民的多数是畏惧战争的,应募做工可以,应募兵勇却是畏惧抵触的,如果陆七强制募兵,那之前的好官形象就毁了。
但有了保家卫国为遮掩,陆七的募兵成军就属于正常的应该之事,半日之后,两万兵勇军建制了,陆七没有贪心的,将近四万的壮丁都成军,而是择了精壮成军,而且兵勇军的将官,多数是当初免罪的造反人犯。
两万兵勇军建制后,剩下的壮丁则编制成了工勇,陆七又收集了临川县城里的武器,武装了两万兵勇军,使得兵勇军最低也要有棍棒和菜刀,但也有三千兵勇军的武备,等同于了官兵。
陆七建军后不急于出战,他要等候各方面的信息,事实上在抚州之变前,他已经建制了二百人的斥候营,是由南鹰卫为火长,人犯工勇为属下,散了出去探查信息。
陆七觉得昭武军既然反叛了,那楚国也应该有了出军的可能,他最关注的当然是清源军那里的战事,只有获悉了清源军那里的战事成败,他才能决策了临川县这里怎么出军。
一晃四天过去了,陆七日日在城里训军,他明面的理由就是在等候南都的命令,抚州官员自然不敢说什么,只能顺着陆七,而城外的一万军也不进攻,似乎就是想困降了临川县城,因为临川县城的存粮是有限的,陆七的苏州米并没有运来临川县城,依照吃饱的标准,陆七也知道,城中近十万的人口,存粮也就支撑十几天。
但陆七不惧断粮,断粮之时反而让他能够借题发挥,他在外面布局了斥候,一旦发现有更多的敌军前来,斥候会骑马回报,在城下用箭书告知,如果真的再来一万军,陆七会毫不犹豫率军突围跑路,事实上,陆七是在等候,应该向了那里跑路的抉择信息。
第五天,近午,陆七突然接到了期盼已久的信息,南城墙侧外,来了信使点名要见陆七,陆七忙奔去了城墙,往下一看,见到了一个土人似的骑兵,骑兵手有弓箭的在仰望。
那骑兵一见了陆七,立刻高喊:“将军大人,属下虎丘,奉令传信,请将军大人接信。”
那骑兵喊完就抬弓抛射出一箭,箭飞入城中,自有城兵快速捡来交给了陆七,陆七接了信箭,扯下一节细竹捏碎取出信件展开。
“巴河离水顺利,已获盐井,合了奔江,吓三万昭武对峙中,大河已向东,小琴。”
陆七看了信件松了口气,苏州竟然出了八万大军远袭清源军,而且还是辛琴儿亲自领军,出离八万大军,却是对苏州防御造成了不利,不过出征重兵,也就是存了速战速决的军事理念。
陆七索笔回信:“得抚州数万壮勇,至建州会合,昭武军已叛投楚国,重防西。”
回信射下后,信使得了后向陆七军礼,之后纵骑急去了,陆七则下了城墙,召集了数百将官,开始了动员工作。
“现在外围斥候来报,昭武叛军竟然是投降了楚国,如今三万叛军辅助楚国去进攻了南都,一万在这里困着我们,如今我们的存粮不多,也指望不了南都来救,所以必须突围离开。”
‘将官’们听了,神情多见了惶乱,陆七威严的扫了一下,又道:“突围后有三个选择,一是散军归家,但散军后,你们很快就会再被楚国征为军人,因为楚国和唐国的战事,已经陷入了乱战,留在抚州的,以后不是唐军,也得成为楚军。”
‘将官’们惊怔的互相看看,忽有人大声道:“既然楚国打来了,我们愿意跟随了大人。”
“对,我们就跟着大人……”有人一带头,立刻将官们纷纷出言表态。
陆七平和点头,摆手静了一下,又道:“突围后的另两个选择是,一是往饶州,一是往建州的方向,而我是倾向于去了建州。”
“建州?那不是闽国的地方吗?”立刻有人惊疑道。
陆七点头,道:“原本是闽国的,其实闽国就是越国的一部分,但如今已经被兴化军占据了。”
啊!很多人意外出声,陆七又道:“事情的发生都是意外,十二万兴化大军,奉皇帝圣旨进攻越国,可是万万想不到,兴化军去了越国征战,而昭武军竟然会叛投了楚国,我原本以为是叛投了越国的。”
陆七一顿,将官们下意识的明白点头,陆七又继续道:“如今兴化军在越国的进攻势如破竹,原因是越国的西部军力,有一半调去了东部作战,而我之所以倾向去了建州,原因是我本是兴化军的将官,如今的兴化军主帅是我的好友。
我带你们去了建州后,可以做主的让你们脱军为民,在建州扎根生存,因为兴化军需要唐民去了占据之地,你们去了可以得到建州的田地,抚州的田契你们也要保存好,只要抚州还是唐国的,那就是你们的田地。
如果我抉择带你们去了饶州,那后果就不是我能够说了算啦,你们会被南都留守接管,而我是不能干涉了南都军务的,而且饶州和洪州,与抚州一样缺粮,你们去了,是兵还有饭吃,家人却是只能挨饿了。”
“大人,我们去建州。”立刻有人表态了,于是将官们纷纷附和。
陆七点头,人心向背的问题必须得理顺了,否则就会失了凝聚力,也会留下很多不良的后果,陆七就是说服了人心愿意,才会让这些抚州人,替他去占据了闽地,这就是兵戈之后的人文入侵,是迅速取得归治的最好办法,若是自苏州移民,一是抵触太大,二是水土不服,很易得病。
“大人,建州那里,会有粮吗?”忽有人声音微怯的问道。
陆七看去,见是个魁梧汉子,他微笑道:“就是缺粮,也会比了饶州强的,而且你放心,兴化军有很多的军粮,我可以求借给你们度过冬天,若是你们真的能够帮了兴化军稳定了建州和福州,给的粮食就会作为了酬劳。”
那个汉子点点头,陆七又道:“还有,突围时,凡是战亡或致残的,一定要记住了是那一个,以后到了建州,会依了军功给予抚恤田地和银子的。”
啊!很多的将官意外出声,陆七又道:“事实上,我们此去建州,就是为了托庇于兴化军,兴化军是非常善战的十二万大军,而洪州的军力,不只是数量不及兴化军,还是安逸了很多年的军队,可以说,战斗能力比你们还不如。”
将官们精神一振,陆七又道:“回去准备出战,我们两万人,都从一个城门出去,我就不信城门外的两千军,能够一个战了我们十个,本官会亲为了先锋,带了你们去搏得了更好的生存,散。”
将官们起立军礼,散归的开始传播陆七的言语,陆七也换穿了带备的明光将甲,亲自检查了在石埭县带来的好马,这一次他又得彪悍一下了,一是提高威望,二是必须得身先士卒,不然这两万兵勇加上两万工勇,只怕一上阵就得崩溃。
“嗨,早知道让徐明那家伙过来了。”陆七自嘲的笑语。
他却是不知道,徐明已然在冲锋陷阵呢,辛琴儿亲临闽地,岂能不带上了最猛的战将,就是鱼华轩也被辛琴儿带在了中军为军师,而陆七因为没有想到在西部会有战事,所以让鱼华轩统领八百南鹰卫,护着小馥去了京城,但鱼华轩才到京城,就被辛琴儿急信给调去了苏州。
第418章 突围
一时后,陆七下令出战,如今知道了苏州军在进攻闽国,那他就不能拖延了,最关键的,是与昭武三万军抢时间,一定要在昭武大军返回抚州前,将抚州人口带去了建州。
不过陆七没有想到,他的回信一到辛琴儿那里,鱼华轩看过后,立刻建议了再分一万军去与昭武军对峙,一是加强防备来自楚国的进袭,二是拖住三万昭武军,让陆七回信中的得抚州数万壮勇,顺利的抵达了建州。
而陆七的带人迁离,没有图谋了抚州的想法,鱼华轩是理解的,饭要一口口的吃才好,抚州之地太敏感,一旦进占了,就会引起唐国和楚国的注意,而陆七如今的战略就是图谋越国,八万苏州军远征闽地,事实上就是玩了一次空城计,占据闽地后,苏州军最少得有一半回防了苏州。
陆七一身明光将甲,手提了大枪,骑着高头大马的一亮相,立时引起了万众瞩目,太多的人都看呆了,县大老爷,竟然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先前还有人质疑县令大人怎么能够为先锋,现在却是信了。
“将士们,杀出去,带上你们的家人,去会合了兴化军,去得到你们的田地,出战。”陆七大声鼓舞人心,说完一马当先奔了南城门。
后面数千衣甲尚可的步兵奔随,接着是杂牌的兵勇军,而南鹰卫和部分人犯兵勇成为了督军,没有随了陆七冲锋在前,而且陆七还下了一道杀令,盯着抚州的官员,凡是出城后要去了饶州方向的,一律杀戮。
城门打开,吊桥吱吱声中轰落,陆七一驭战马冲锋了出去,后面的数千‘精兵’也斗志沸腾的狂奔,看着陆七的背影,狂热的忘记了恐惧,大家一齐前进,焕发了盲从的激情。
城外的两千多大军已然排阵应战,城中突围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一见了突围出城的景象,都是为之一怔,当头一骑将甲辉煌,冲锋的威猛如同了一只雄狮,那马速奔驰的狂疾惊人。
“放箭。”一个将官厉声下令。
堵住城门的敌军,距离护城河就四十米,为的就是防止城中出来的人太多,但也不敢靠的太接近了,这几日已经有几十人死在了利箭之下,而且多数都是陆七射杀的。
令下后,飞蝗般的箭雨向了陆七招呼,陆七眼睛杀气迸发,看了来箭大枪一动的扫箭护马,对于射向甲衣上的乱箭根本不理会,四十米的距离,也只能让他承受了一波箭雨。
啊!敌军惊呼,长枪兵慌忙举枪迎刺,不想奔来的战马突然斜插,奔向了左侧阵营,那里的长枪兵反应不及,惊醒中才抬枪,就被战马铁蹄踏冲而入,大铁枪立刻疯狂的扫刺,敌军前阵为之动乱,继而数千步兵也借机冲来,潮涌般扑击了敌军。
两千多的昭武军乱了,面对了陆七的悍勇冲杀,造成了昭武军阵势大乱,很多昭武将士面对冲来的陆七,竟然惊惶的畏惧不前,反而如分浪的散开了前路,生生的让陆七杀透了过去。
陆七一杀透,城中的兵勇奔出的越来越多,声势如潮涨,喊杀震天,有如风暴排浪般,迅猛的淹没了两千多的昭武军,人太多了,人多胆气壮,两千多昭武军很快陷入了溃败,每一个兵都面对了数个壮汉的袭击,被撕扯的昭武将士惊恐的大声投降,纷纷扔了兵器投降,于是身上的兵甲被扒下,胜利的兵勇立刻欢喜的穿上。
陆七驻马回望,不由摇摇头,他高估了昭武军的战力,昭武军的斗志和单兵战力,比如今的兵勇军强不了多少,就是一种地方官兵的素质,实在有愧边军之称。
知道了昭武军的战力底细,陆七当然改变了保守战法,立刻乘胜挥军去攻西面的昭武军,他要在昭武军没有集结在一起前,各个击破的灭吞了一万昭武军,昭武军本就是唐军,底层士兵肯定是兵随将转,所以击败后很容易再收编为唐军。
西城门的昭武军竟然还是主动来援南城门,在途中与陆七军相遇,面对了浩大的人海涌扑,西城门的昭武军主将,竟然带头惊惶跑路,结果两千五百军抵抗力极差的投降了。
灭了五千昭武军,军心是大盛了,陆七反而停留开始整军,让兵勇们有时间休息和换上兵甲,实行了以逸待劳的战法,半时后,五千昭武军杀来了,可是面对了惊心数量的披甲敌人,昭武军主帅竟然果断的撤军,结果被陆七率军狂野追杀,最后只跑了一千多的敌军。
大胜之后,陆七声望隆起,抚州兵勇们对陆七敬服至极,散归后,很快的带了家人回来报到,也引得更多的临川县人跟随要迁离,因为对战乱的恐惧,压倒了对故乡的不舍。
陆七对战俘进行了收编,火长以上的将官全部以叛国罪杀戮了,最后收编了近八千人,也以兵勇军名之,只是八千多人的兵甲都被抢夺了,陆七也没有干涉归还,这八千军还是没有临川县兵勇可靠。
第二天,临川县十万多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了迁离,很多人流泪,抓了土收藏,故土难离,也有人突然不想走了,陆七也允许留下,结果他的允许留下,使得很多想了留下的人,反而愿意走了。
十几万人的迁离,经过了宜黄县,南丰县,昭武军反叛的消息,楚国与周国的战乱消息,象瘟疫一般传开,于是有很多人盲从的惊惶随迁,迁去已经有了兴化军保护的异国之地,当然,抚州和建州地域毗邻,所以在抚州人心里,算不得离开了故乡太远,不好可以再走回来,很多人,却是奔了田地的希望去的。
两天一夜后,二十万人进入了建州地界,陆七亲率了一万军开路,很快使出的斥候与苏州军的斥候联系上了,如今苏州军已然攻占了福州,正在福州与建州交界地,古田一带大战,闽国的抵抗非常顽强,还有两万镇西军的支援。
而苏州军分军了四万,防御楚国和对峙三万昭武军,使得对闽国的战事陷入了胶着,陆七听了立刻下令调军,将所有兵勇和工勇调来,合成了五六万的浩大声势,向了建州最好的地方,建安县进发。
陆七的行进故意缓慢了一些,他不想用这些移民去战斗,这些移民的作用是使得闽地尽快归治,一旦近期出现了大量的战亡,会造成了他陆七的欺骗之嫌,等这些移民在闽地扎了根,那时的募军保家,就是应该的事情了。
大军迫近建安县,陆七的斥候已然在建安县散放了信息,唐国的六万大军进袭建州了,而正在古田一带,与苏州军胶着对战的闽国军和镇西军,很快接到了来自后方的惊心禀报,信使言确实有数万大军自抚州方向进入了建州。
闽王惊惶不已,镇西军主帅却是立刻要求闽王一起退军,避免被十万大军两面进击,可是闽王却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可不愿退去了越国,而且闽王已然知道兴化军进袭了越国,也知道越国失去了常州和苏州,甚至更知道了,越国已然去了皇帝国号,向周国称臣了。
一个失去了重要粮地的越国,又折损了太多的军力,就算已经向周国称臣了,还能指望周国来救不成,如今唐军悍然的大军进袭,分明是下了狠心的要灭了越国。
闽王权衡后,自觉不能再依靠了越国,立刻自认为明智的派了使者去谈判,闽王认为,唐国就算占据了闽国,日后还得靠他统治,条件谈好了,他也就是换了一个名义上的供奉主子,而且闽王还知道唐皇仁厚,很善待附属国。
第419章 称王
使者去了后,回来告诉了闽王,唐国只是要灭了越国,灭了越国才能全力去对抗周国,所以闽国可以存在,不过闽国必须要与唐军一起,灭了两万镇西军。
闽王答应了,立刻下令阻截了一万七千军的镇西军,继而苏州军也发起了猛攻,一举合灭了镇西军,俘虏了一万四千越军,战后闽王表诚意的备了重礼,亲自进见唐军主帅赔罪归附。
见了唐军‘主帅’,主帅却是要求闽王亲去叩见了唐国之主,去接受唐国之主的赐封,闽王答应了,回去带了礼物和相关大臣,跟随唐军将官离开了闽国,只是一出闽国,就成了刀下鬼。
陆七进军到了建安县,立刻围困了建安县城,一日后,两万苏州军来到建安县城,闽国的留守大臣叫开城门,恭敬的请了唐军入城休息,只是入了城的唐军,却是成了新的主人,变脸的夺取了建州的一切。
陆七秘密的去了城中县衙,与了很多臣下相见,最熟悉的自然是鱼华轩和徐明,行过君臣之礼后,开始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主题一是占据之地应该到了那里合适,二是称王的事情。
如今战局的发展,进袭西部很顺利,也基本达到了原本的战略计划,而且据来自兴化军的密报,兴化军已然大败了武胜军和镇西军,兵锋占据了婺州和衢州,不过兴化军密报也说,武胜军和镇西军是战略性的败退,只折损了小半军力,所以建议袭闽之军,可以进一步占据了处州和温州。
进占了处州,一是能够扩大了势力范围,二是在战略上,能够与兴化军形成犄角呼应,造成越国的反攻陷于弱势。三是能够给了兴化军占据婺州和衢州的合理说法,有敌人的存在,才是驻扎重兵的理由。
讨论后,决定了大军再向东推进,占据了处州和温州,战略方向定下了,又开始议论称王的事情,如今唐皇竟然向了周国称臣,那原本的蒙蔽计划还该不该实施?如果实施,那应该用什么封号为好。
如今有一个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封王之事,必须就是陆七本人,不能让了别人在闽地代替王封,也就是说,陆七在闽地的封王,已经有了进窥天下的开始,不能随意对之。
辛琴儿不赞成再向唐皇称臣,直接就可以立国称王,闽国之地本就是历来称王自治,就是明白的称了王,唐国也会纵容由之。
但鱼华轩不那么认为,言如今的占据范围已然出了闽地,很易引起敌人的顾虑,最主要的,闽地不是只受到了唐国的威胁,还有楚国也是虎视眈眈,越国更可能随时在周国的支援下反攻,不如迷惑了唐皇,去了唐国进袭的威胁,唐皇那个人一向怀柔,一旦接受了属国的存在,就会优柔寡断的不愿妄兴战事。
辛琴儿言那还不如直接向周国称臣了,陆七听了却是摇头,言如果向了周国称臣,那日后若是进吞越国,就会存在了道义上的无形障碍,而且他也不愿向了周国称臣,他若向唐国称臣,那本就是已然存在的事实,不能有了二心称臣的骂名,陆七决定了向唐皇称臣迷惑。
决定了称臣迷惑,但用什么国号为妥,如果为了进窥天下的长远所虑,那就不能用了闽王之封,闽地一直是蛮夷的象征。
辛琴儿建议用吴王之封,因为据有了苏州根基,却又被鱼华轩驳了,言唐国之基,事实上是篡夺了以前的杨氏吴国,几十年过去了,唐国的臣民早已忘记了杨氏吴国,或者是不敢了提起,但越国却是广知唐国是篡夺了吴国而立的,若是请封吴王,唐皇看了只怕反而会兵戈相见了。
辛琴儿长了见识的点头,鱼华轩又言主上封王不可能改姓的,姓陆氏,还请封为吴王,那摆明了会让唐皇猜疑,如今苏州之秘,保留的越久越好。
陆七听了浅笑,忽看了徐明,问道:“徐将军,你觉得用什么国号好?”
徐明一怔,很意外的看了陆七,他参与议事。也就对军队的动向感兴趣,什么国号之议?他听了都犯困。
“主上,属下不知道的。”徐明一拱礼,老实的回答道。
陆七浅笑道:“帮我想想,你自己觉得什么字,能够大气一些,出名一些?”
徐明听了还真的若有所思起来,厅内多是武将,所有人都笑视着徐明,不过都是善意的笑视,没人对徐明存有恶意,反而很是敬重。
静了一会儿,徐明才道:“主上,属下在泉州征战之后,曾听人说过,这里以前有个王名晋江王,之所以名晋江王,是因为有条晋江很出名,据说是很久以前的晋国人来了这里开枝散叶,那些晋国人的后代,非常的自傲,属下觉得主上可以自称了是晋国人的后代,自号晋王,晋字应该很出名的。”
陆七讶视了徐明,所有人也都讶视了徐明,鱼华轩忽抚掌微笑道:“好一个晋字,古有大一统的晋国,可为争夺天下的大义,闽地又有晋江,可隐藏了主上宏图之志,徐将军是为主上解忧了。”
徐明一怔,道:“属下只是说说,回答了一下。”
陆七浅笑点头,道:“就名晋王。”
话音一落,鱼华轩就起身做了起礼,庄容道:“国号已定,诸臣叩礼晋王主上。”
别人一怔,继而明白的纷纷起身起礼,最后一齐恭敬拜道:“叩见晋王主上。”
“好,免礼,诸位坐吧。”陆七平和回应,所有人归了座。
陆七看了徐明,微笑道:“徐将军,本王今日上位,你的战功在常州,在今时,称得上战功赫赫,本王封你安国侯。”
徐明一怔,忙起身至厅中,身一低单膝跪地,横臂军礼,恭敬道:“属下谢主上赐封。”
陆七点头,道:“安国侯请回。”
徐明起身回座,陆七又看了鱼化玄,道:“鱼将军助本王得苏州,如今为军师又建功了闽地的取得,本王就先封了鱼将军为南江侯。”
鱼华轩忙起身至殿中,跪地伏叩,恭敬道:“臣谢主上赐封。”
“好,南江侯请回。”陆七平和说道,鱼华轩起身再拜之后,才回了座位。
陆七扫视了一下殿中,平和道:“诸位都是有功之臣,本王会记住你们的功劳,如今国号初立,百事待兴,不宜了浮夸滥封,今日就封侯两位。”
众将平静点头,表示了理解,陆七又道:“晋王国号既然定了,那不管唐国什么反应,都不会有变,本王此次自抚州迁来人口二十万以上,大略能够建军五万精兵,而且为了安抚迁民之心,大半迁民会落户建州,你们要保证的就是,严肃军纪。”
众将点头,陆七又道:“二十万迁民的入主,能够让我们迅速在闽地扎根,也会使建州快速的走向富裕繁荣,而且建州会是抵御外敌的国门,所以本王想将府治置于建安县,建安县更名为晋安府,众位看可行吗?”
“主上,臣认为可行,建州是闽地农业人口最多之地,府治在建州,一是能够屯重兵守边,二是能够随时进军夺土。”鱼华轩响应道。
陆七点头,别的将官也没有说什么,多数是武将,在治政方面没有什么精辟见解,接下来散了会见,只留下了鱼华轩和辛琴儿。
第420章 陆氏
将帅们才走,辛琴儿就柔声道:“老爷,大军攻占泉州之后,妾身收罗了泉州公文,竟然发现了周国的任职公文,周国封任了泉州的清源军为了平海郡王,也就是说,泉州之主明面上附属唐国,实则是附属了周国。”
陆七听了一怔,鱼华轩道:“主上,我们攻灭了清源军,事实上是打了周国的走狗,所以,晋国一旦向唐国称臣,周国很可能会自海路来进袭晋国,或者还与越国合军,在陆地进攻我们晋国。”
陆七点头,道:“难怪清源军能够在楚国和闽国之间能够久存,原来是找了周国做靠山。”
鱼华轩点头,辛琴儿又道:“老爷,如今最急的,是治政官员的缺乏,我们一下子要占据了六个州域,仓促之下没有通政的官员可以任用,是不是在原本的官势里,提拔一些胥吏为官。”
陆七默然,辛琴儿所言是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他可以用武力占据了六个州域,但治理却是乏人可用,用将帅去治理,不说做不好,日子久了也会成了隐患,军政必须得分开,不能让了将帅军政一身。
“先把县尉使任了,我会让萧府举荐能吏来治理晋国。”陆七谨慎思索后,说道。
“让萧氏举荐任官?”辛琴儿惊讶道,鱼华轩也意外的看了陆七。
“对,萧氏是支持我的,萧氏的世家底蕴之一,就是拥有很多的人才,而且萧知礼是唐国吏部侍郎,唐国有什么不得志的能吏,萧知礼必然会知道很多,而晋国初立,需要成熟的能吏治政安民,而且只有萧氏的推荐,能吏才会愿意来了这里做官,只要有了很多能吏来了晋国,就会造成一种晋国重才的名声。”陆七平和解释道。
鱼华轩神情郑重点头,陆七又看了辛琴儿,浅笑道:“军政必须要分开,我们只要抓牢了军力,萧氏任官也不会造成了什么后患。”
辛琴儿认可的点点头,陆七又道:“事不宜迟,今日就将上书唐国的事情,以及向萧氏求官的事情发出去。”
辛琴儿和鱼华轩一齐点头,陆七又看了鱼华轩,平和道:“鱼将军,我也缺能够为国使的能臣,这一次去唐国的国使,你辛劳一下吧。”
鱼华轩一怔,但立刻起礼恭敬道:“臣愿为主上分忧。”
陆七点头,道:“也只有你适合了,别人的应变能力都不成。”
鱼华轩平静点头,想了一下道:“主上,臣有一言想说。”
“说吧。”陆七浅笑道。
“臣觉得,主上若是用了陆氏为晋王,易引起唐国对主上的猜疑,臣建议,主上可自命一名,然后在上请的文书中,自言是陆逊的后人,陆逊是汉末三国时期,吴国非常知名的将帅。”鱼华轩恭敬说道。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淡笑道:“几百年前的名将,既然姓陆,那也许是沾亲的,可以那么的书写。”
鱼华轩恭应,辛琴儿忽道:“陆逊是苏州吴县人,如今在苏州就有陆逊的后人,也算一个大族,不过没落了很多。”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道:“琴儿,如果可能,就让苏州陆氏,与我扯上族亲,一百年前是一家,就说我的祖先曾是苏州陆氏旁支。”
辛琴儿一怔,随即明白的点头道:“妾身记下了。”
陆七淡笑道:“出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最少能够让苏州本地人,减少了对我的排斥。”
“主上,不只是很大,而是极大,主上若是成为了陆逊的后人,那对日后进占越国,甚至是整个的大江以南,都有了一种让人认可的心态,因为没有了排外的地域仇视,属于了世族的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