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陆七放了人犯出城,也存在了巨大的风险,可陆七却是很了解所谓人犯的心理,能够造反的人犯,与作奸犯科的人犯是大不同的,多数都是不堪了盘剥而造反的,骨子里还是良民,只要给予了人生的希望和信任,就会归管,所以陆七放了人犯出城,根本没有使出南鹰卫看管,直接就是提拔的工头管理,以人犯牵制人犯。

一晃三天过去了,放粮赈灾也达到了高潮,来县城得粥的灾民过了万人,应募为治河工勇的人数也有五千多人,陆七悄悄的调回了一千工勇,开始了收网。

所谓收网,就是揪抓不是灾民的混吃,陆七的心里很明白,他的放粮之举,肯定会惹了很多的人占便宜和破坏,肯定会有官绅想要施粥之举加剧了消耗,而且也有很多的灾民缺少良心,领过了还去别的粥点再领,所以都属于收网之鱼。

一千工勇的进城捉鱼,可以说是陆七对工勇的一种信任和命令的试炼,一个上午,让临川县上下为之震惊的风暴袭来,突然有七百多领粥的灾民被抓了。

在大街上,那个活菩萨般的县令大人,变成了煞神,对七百多的灾民当街暴审,一个个的被抓灾民被按在街上,大棍无情的击打,惨叫声此起彼伏,惊的人心生寒。

“大老爷,小的招了,小的是黄老爷家的奴仆。”

“大老爷,小的是饿的受不了,才多领了粥的,大老爷开恩,小的再也不敢了。”

“此时多领救命的粥米,不亚于偷窃金子,押入大牢,依盗取五两黄金定罪。”

陆七冷眼看着近百人的领粥犯,这些都是黄老爷的家奴,而黄老爷就是临川县最大的地主,背景是昭武军节度副使的堂弟,他还真是网住了一条大鱼。

“来人,随本官去缉拿人犯。”陆七威严下令,百名南鹰卫听令集结,陆七又令了临川县尉带一百官兵跟随,临川县尉不敢违令,他已然知道了陆七的来历,他可不想成了第二个句容县尉。

陆七带了二百兵和五百工勇,抵达西城区找到了黄府,直接就下令进攻抄家,南鹰卫立刻如狼似虎的进攻入了黄府大门,临川县尉在陆七的冷视下,不得已带兵冲进了黄府,五百工勇与陆七在外守候。

与此同时,近百名黄府家奴被十名南鹰卫,带领二百工勇押行游街,家奴被扒了上衣,只穿了裤子,有五人手里举一牌子,上书‘我是黄府家奴,我丧良心,不该去吃救命粥’。

“临川县万民听了,有人意图破坏赈灾,冒充灾民去故意大耗仓米,县令大人有令,参与者一人必须交回百石米赎罪,三日不交者,依盗取十两金子定罪。”一路游街一路宣告,却是惹的万民出观,观众愤恨者甚至飞物招呼家奴。

游街在城里走过后,却是出城去了乡里游告,另一面陆七却是抄了黄府,将有八品官身的黄大老爷,以及十余‘主犯’押去了县衙大牢,黄府的账册地契,加上账房统统带走关押。

抚州刺史闻报立时惊呆了,他万万想不到,陆天风竟然胆敢向了黄府下手,而且是绝户的抄家,那已经是严重的越权妄为,这才来几日,一不留神,竟然让陆天风闯出这么大的祸事。

抚州的参军政事奉命急去见了陆七,‘劝告’陆七赶紧放了黄府的人,立刻中止妄为,陆七却是递上一份奏折让参军政事看了,参军政事看了后心惊肉跳,陆七竟然罗列了四十多宗罪名,简直将黄府说成了把持临川县军政的‘大人物’。

什么强买霸占了临川县近七成的田地,使得临川县税赋流失,在县城里拥有五百多的武勇家将,还把持了乡勇过了三千,前任县令为了赈灾之事去求黄府,结果接连五次被拒见,不久竟然被刺杀了。

如今他陆天风来了,见临川县已然饿死了六千多人,于是放粮赈灾,结果黄府竟然暗中捣乱,使了数百家奴抢食粥米,实属意图不轨,等等一堆罪名,参军政事看完了,吓的什么也不敢说的走了。

抚州刺史得了回报,气恼良久才愤恨的写了一封上书,他只能上告了陆七妄为,却是不能了去救黄府,因为事情已然弄大了,他若是去与陆天风明着做对,必然会为抚州万民所唾弃,在临川县的事情上,他只能不去干涉。

陆七给参军政事看的奏折,当然不会那么的上书,而是又重新写了一份,黄府的夸大部分没有改,但却着重言明了黄府与抚州官势的关系极为密切,临川县衙的县丞在初见他时,特意警告了他不可得罪黄府,原因是黄府与昭武节度副使是堂兄弟。

陆七的这一次上书却是给了吏部,他不再用了公主府直达皇帝的特权,朝中的上书争论,自有萧知礼为他服务,他也不关心能够有什么反应,如今的唐皇正烦心周国之事,就是看见了弹劾他的上书,也不会立刻调他离开临川县,临川县离京城远着呢,一月内,朝廷都未必会有所处置。

第二天,陆七开始了审问黄府案,凡是来告黄府霸田的,都会胜诉,当堂领回自己的田地,开始是几百工勇来告,最后人越来越多,黄府的田地被陆七送出了八成,而黄府的两万石存粮(在乡堡),和价值五万多银子的浮财,全部充公作为治理水患的财力。

用了三天时间处置了黄府,陆七继而又用案子的牵连收拾了一些大户,集聚了更多的治理财力和粮食,十日后,临川县竟然号召募勇三万多人,开始了浩大的治理水患工程。

治理水患,陆七当然是外行,而且临川县的地理和气候变化,是治理水患的关键,三十一名熟悉临川县水文的能者,成为了如何施工的主导,而陆七只是亲临坐镇,甚至也参与劳工,但他不允许南鹰卫参与,南鹰卫就是要执行军人的职责。

人心齐,泰山移,因为重获了自己的田地,因为是自己的家乡,因为能够吃饱了劳作,因为看到了明年的丰收希望,因为陆大老爷的亲身激励,数万民众投身在初冬的宜黄河,挖河道,筑石坝,修石塘蓄水,打井,翻整灾后的田地,临川县在惊人的变化着,陆天风的大名也是哄传八方。

陆七是在与民同工,但他没有放松了警惕,早就使出南鹰卫监视昭武军来的方向,可让他奇怪的是,应该来的报复没有来到,就是为黄府说句话的人都没有,那位昭武军的节度副使,一直没有来找陆七算账,就是昭武军也没有任何的反应。

事情反常必有妖,半月后,陆七使人去调查昭武军的情况,回报的结果是,昭武军没有任何的异动,要说异常的情况也有,就是昭武军不再使人各县催粮了,好像是怕了什么。

怕了什么?陆七可不觉得昭武军主帅会怕了自己,但他也想不出昭武军为什么会这么的软弱,他也是了解过的,昭武军的节度副使黄涛,据说心胸不是个宽容的人。

第414章 楚霸

黄昏,陆七回到了县衙,却是接到了苏州回馈的密信,打开一看笑了,张洪波回应了西部战略,言自苏州渡海去流求岛(台湾),江阴水军为通商本就走过的,载运大军去占据了流求岛不成问题,大约半月可达流求。

不过流求岛如今在了泉州的清源军治下,一旦进占了流求岛,那必然无法瞒过了清源军。张洪波建议拿下流求岛之后,先攻灭了清源军,之后在进图闽国。

另外信使言,陆七调用的五千兵甲已然交给了王仲良接收,五千苏州将士也会分两批悄然向陆七报到,现在苏州等候陆七的最后决策,一旦决策了,就约定了时日,由五千陆军先行悄然去袭,以求吸引清源军或闽国的军力应战。

陆七看过了密信沉思,他隐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来的信使是一名虎丘卫,在旁恭敬的候着,眼睛流露了崇敬的看着陆七的背影,如今的陆七,在苏州军心里,有如了军神一般。

良久,陆七才回身道:“我要谨思,明日你在离开。”

“诺!”信使恭应,姚松客气的请了信使去休息,片刻后返回了。

“姚松,你送一信去饶州,让王大人转交给王文和大人,告诉王大人,我祈求回信。”陆七平和说道,姚松恭应去备笔墨,不久带了陆七的信离开了。

“失粮抄家,你们却是隐忍的不来报复,很让我不解呀。”陆七望着夜空,自语道。

第二天中午,姚松疲惫的回来了,告诉陆七道:“大人,王文和大人回话了,来字是为回礼,只此一次,以后不要搅他安宁了。”

陆七一怔点头,接过了姚松递来的回信,打开看后为之一怔,突地又脸色大变,回信只有两个字:“楚霸”。

陆七的头猛的看向了西方,楚国?他因为不解昭武军主帅为什么隐忍不报复,所以隐觉不安,想着兴化军与昭武军相邻多年,或许王文和大人能够解释一下,可是他问解昭武军之事,王文和却是回答了楚霸二字。

陆七的心一片冰寒,他当然明白了楚霸二字的隐义,王文和应该是隐含的告诉了他,昭武军可能是被楚国策反了,而因为是被楚国策反了,所以昭武军只能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楚国很可能有了进袭唐国的战略布局。

陆七的心能不寒吗?昭武军若是唐国军力,那自然会坐视兴化军进袭衢州,可是昭武军若是真的被楚国策反了,那兴化军前脚与武胜军和镇西军交战,昭武军就能够发动兵变的占据抚州,进而呼应楚军攻占了西部诸州,若是昭武军发狠,也可以追袭了兴化军,让兴化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原本的战略不合适了,无论是兴化军进袭衢州,还是陆路五千军进袭清源军,都有可能被昭武军咬上一口,若是只凭了海路夺取清源军或闽国,那付出的代价必大,海船登陆战是很难能的,不亚于攻城战,若是为夺取清源军而折损一两万大军,那就是大亏了,只有让海路大军尽量的多登陆,那才能形成了优势军力的碾压。

陆七思索良久,忽的心一动,立刻吩咐了姚松,去黄府书房寻觅所有的信件,姚松领命去了,陆七继续思索,该怎么才能除去昭武军这个绊脚石。

向朝廷上告,不成,一是时间必长,二是很难取信。看来只能是利用了兴化军,知会宋老青小心昭武军的后袭。

问题是昭武军若是去偷袭兴化军,那倒是好事了,但若是不偷袭兴化军,那对陆七却是恶事了,他身在抚州,会首当其冲的被昭武军进袭,他可以见机不妙的跑路,但陆路进军的计划就无法实施,而且一旦定下了进袭清源军的日子,海路大军必然会依时进攻。

午后姚松带黄府藏信回来了,陆七一一看过后,很是失望,没有找到任何与昭武军节度副使有关的信,但一封相关的信也没有,反而说明昭武军节度副使,有问题的可能性更大,陆七本想去审问一下黄府人,转念又放弃了,他去审问,必然会打草惊蛇。

陆七留下了信使候命,他使了姚松去密见宋老青送信,一日后姚松返回。

陆七打开回信一看:“小七,用兴化军进袭衢州引得了昭武叛,之后回军击之,此策不妥,若昭武与越军先有了通策,则兴化军会陷入夹攻危局,既然是图谋清源军,那饶州的一万军可以合了五千苏州军,之后冒名为兴化军绕路进袭清源军,可由临川县过,进入吉州,穿过吉州境直袭清源军,在进攻清源军之时,兴化军也会进袭衢州。

但是有一个可能会出现,昭武军若是叛投了楚国,那有可能不会偷袭兴化军,反而会去偷袭了去清源军的一万五千军,所以一旦昭武军去偷袭,要让一万五千军及时的退避。”

陆七看了信,又想了片刻,最后采纳了宋老青的建议,他已然是拖不得了,既然楚国可能有了争霸西部之心,那他必须要先拿下了闽地作为西部的根基。

信使走了,陆七又安心开始了县令的生活,三日后,一万五千军经过临川县境时,由陆七安排好的一个工头,挑了偏僻之地带走过了临川县,去入了吉州境内。

两日后,一个极其意外的消息轰的陆七怔住了,他接到了公主府的降封公文和小馥来信,吴城公主降封为了吴城郡主,他陆天风不再是驸马都尉,而是成为了吴城郡马。

小馥来信言,降封不是唐皇的惩罚,而是唐国皇帝去了皇帝国号,成为了江南国主,是周国提出了苛刻的罢战条件,第一条就是迫了唐皇去唐国帝号,对周国俯首称臣,由周国皇帝赐封为江南国主,第二条是让唐国太子去周国为人质,第三条是供奉的清单。

如今唐皇已然答应了周国的一三条件,对太子为人质的条件还没有答应,不过唐皇为表诚意,主动去了皇帝国号,自称了江南国主,吴城公主也就随之被通令降封,不过公主府的官制还不知道会怎么改变。

陆七脸色阴沉的看着远方,唐皇的懦弱程度大出他的意外,竟然会接受了去皇帝国号的苛刻条件,一旦对周国称臣,那就意味着唐国不存了,存在的只是一个属国地位,在名义上,他成了周国人。

陆七看的方向是西南,一万五千大军应该快要接近了清源军据有的漳州地界,此刻他的心情,在为唐国的没落悲哀,也为自身的崛起而野性峥嵘,他真的好想,去亲自统帅了大军夺取了清源军之地。

※※※

“他娘的,你个孬种。”兴化军大营,周正风愤怒的大骂,他在看一封信后勃然大怒。

“大帅,怎么了?”中军虞侯惊问道。

不远的宋老青也是一惊,他力主出军衢州,可是周锋却是力劝周正风不可妄为,让周正风陷入了为难。

“什么?皇帝陛下去了帝号,向周国称臣了。”周锋拿了密信看后,也是吃惊的失措,唐国向周国的称臣,可以说丧失了很多的精神支撑,身为真正的军人,几乎都会感到了耻辱。

宋老青上前拿过了密信,看后摇头道:“怎么可以这样?这是唐国不存了。”

第415章 周大帅

静了片刻,周正风冷道:“这信我还没有看过,老青,传令发军,若是有六成军力愿意进袭衢州,我们就去,若是调动不得那些狗娘养的,就做罢。”

“诺!”宋老青军礼恭应,周锋欲言又止,看着宋老青出去了。

“不要多想了,我若不抓住这一次的机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周正风冷声道。

“大帅,属下是担心宋老青的,此人太过的热心,一再的怂恿大帅出军,其心绝对是不良的。”周锋苦口道。

“你说的我知道,等我拿下了越国,会杀了他的,之后由你镇守越国之地。”周正风阴声道。

“大帅要去那里?”周锋吃惊问道。

“我若是拿下了越国,当然会回去了京城,我不回去,周氏就麻烦了,不过回去之前,我要让那个孬种,封我为了国公。”周正风阴声道。

“大帅若是拿下越国之后,回京城只怕会有了杀身之祸。”周锋吃惊道。

“放心吧,我回去死不了,那个孬种会顾及了皇后的情面,我若是不回去,却是难以长久镇压了兴化军的诸军,不如回了京城,让那个孬种费心分解了兴化军,我要个国公封号,日后才能一步步获得真正的权势。”周正风阴声回答。

周锋点头,道:“原来大帅也明白,兴化军很难归用。”

“我又不是傻子,岂能了不知,所以才要狠狠的利用一次。”周正风阴声道。

周锋点点头,忽周正风又道:“我听你说过,陆天风在临川县呢?”

“是的,是被唐皇发去的,做了临川县令。”周锋回答道。

周正风点头,道:“陆天风是个人物,以前却是错过他。”

周锋一怔,问道:“大帅想再结交了陆天风?”

周正风摇头,道:“晚了,如今我收买不得他了,不过也不能去害他了,周氏家主来过密信,严令我不得再与陆天风做对,要保持了相安,我知道,周氏应该是看好了陆天风,据说陆天风已然据有了常州。”

“就是据有了常州,家主也没有必要,来信严令了大帅吧?”周锋疑惑道。

“可能是陆天风,与我周氏亲近了,看的出,周氏已然是对那个孬种彻底失望了,所以开始注重了培养新的倚靠。陆天风的名声很是守信重亲,所以值得了周氏的重视。”周正风平和道。

周锋点点头,周正风笑了笑,道:“若是陆天风真的与周氏亲近了,我会好好与他交好的,如今能够守信的人,还真是少见。”

周锋一怔,又听周正风温和道:“周锋,你也是守信之人,在这里我也只敢信任了你,宋老青,明显就是一个想利用我得势的小人。”

“属下忠于大帅是应该的。”周锋恭敬回应,周正风点点头。

“报大帅,前锋第六军主帅,胡将军应令,已然开拔来见。”

一时后。

“报大帅,前锋第五军,第二军,第四军主帅应令,已然开拔来见。”

“报大帅,前锋第一军和第三军也已应令开拔。”

“好,立刻通告节度使大营,前锋六万大军已然应令出战,节度使大营四万大军立刻全部起兵,两时后进击衢州。”周正风惊喜的站起,欢愉的下了起兵军令。

他对驻外的六万前锋大军,根本没有太大指望,能够应了他的军令出征,事实上,他来了节度使大营,就感觉了被排外,所以已然丧失了很大的调军信心,甚至是不敢了下令调军,一旦被回绝,那对他而言,会真的成为了一个军中摆设。

十万大军在陆七和宋老青的暗中策动下,浩浩荡荡的杀奔了衢州,陆七很快得了信息,他立刻下令正在开工的数万民夫和工勇,立刻撤向临川县城,他要防止昭武军来夺这数万壮丁,壮丁在古代,是最宝贵的资源。

数万壮丁不知道怎么回事,接了命令只好去了临川县城,陆七的南鹰卫已然得过了吩咐,四十人一组的分去了四座城门,五千整编的工勇则负责维持入城的壮丁不乱,陆七带人登上了南城门,守城门的是州衙官兵,对于陆七这位司马大人登城,不敢了得罪,主要是陆七的敢为霸道,也让了官兵们不愿惹祸上身。

足足过去了两个时辰,忽有两骑绝尘而来,却是陆七的南鹰卫,他们急匆匆的下马进入城门,陆七已然到了城门洞等候,一个南鹰卫见了陆七,忙过来附耳禀报,陆七不动声色的点头。

“来人,上城扯吊桥,关城门。”陆七扭头喝令,城门候着的南鹰卫轰应,纷纷奔马道上城墙。

守城的官兵大吃一惊,忙拿兵器喝阻,陆七大喝道:“快关城门,可能是越国军队杀来了。”

啊!守城官兵立刻愣了,任由南鹰卫上城扯了吊桥,守城门的队正校尉忙问道:“陆大人,是越军杀来了吗?”

“可能是的,我的探卫发现了一万大军,正向这里奔来,本官只是让你们关门防御,若不是越国大军,再开城就是。”陆七回答道。

“大人,不能吧,有昭武军守御,越军怎么能够过来。”队正校尉质疑道,却是走到了陆七近前。

突的寒光一现,队正校尉的军刀奇快的斩向了陆七,陆七大叫一声踉跄后退,继而大喊道:“不好了,越国细作杀官了。”

陆七这一喊,立刻引了太多的人看来,要知道在城门口不远就站了数百的工勇壮丁,他们一怔之后,立刻有很多人惊叫的扑向了陆七这里,而城上立刻有十几个官兵扑向了南鹰卫,更多的官兵则惊怔的不知所措。

看见奋勇扑来的几十工勇壮丁,陆七的心里感动,明知道这里危险,还敢赤手空拳的过来救他,这都是真心要护他的人。

他当然不能让救助者受了伤害,做戏一了的足尖点地身体暴窜,左手成爪暴探,竟然一把抓住了劈来的军刀,队正校尉立时脸色惊变,万想不到敌人竟然能够扣抓锋利刀刃,继而眼看着一只大手又奔面而来,接着咽喉一痛被狠狠的抓扣了,接着像只大鹅一般被提离了地面。

“绑了,押上城墙。”陆七吩咐道,砰的一下将昏了的队正校尉扔在了地上,扑过来的工勇们为之惊怔,但很快扑向了俘虏,七手八脚的扯下俘虏腰带绑了,一窝蜂的抬去了城墙。

而城墙的战斗也结束了,南鹰卫都是有备的,四十人收拾十几个叛军很容易,余下的官兵惊慌失措的拜见司马大人,陆七解释说是越国潜伏的细作,他若是说楚国细作,那很难取信。

半时后,抚州刺史与一群人来了南城门,看了城门口被杀的十几具尸体,一个个惊的面无人色,陆七却是看见刺史身旁多了一个绯衣官员,容貌干瘦,四十多岁,他知道是一直没有见过的抚州长史。

“刺史大人,被杀的都是越国的潜伏细作,妄图杀了本官继续把持城门,这里人都是见证。”陆七拱礼禀告。

抚州刺史点点头,他已经得到了禀告,才惊的跑过来的,陆七又道:“大人,据报有一万大军正向临川县奔来,下官请求,立刻募编了兵勇防御。”

抚州刺史一怔,抚州长史忽道:“陆大人之言只怕不实吧,有昭武军防御,那会有一万大军过的来,陆大人要募兵勇,莫非是有什么企图。”

抚州刺史一怔看了陆七,陆七却是看了抚州长史,冷笑道:“我会有什么企图,我的亲人全在京城做了人质,只会为了唐国效力,不过你却是愚蠢,好端端的跑来了自投罗网,南城门的叛军,不会是刺史大人的直属吧。”

抚州长史脸色微变,陆七忽看了抚州刺史,喝道:“大人,快离开他。”

第416章 控城

抚州刺史一惊,下意识的迈步就走,不想身后一个将官突的扑出,伸手抓扣了刺史后袍,一把军刀也飞快的横在了刺史的前颈,接着是另一将官的惊叫,拔刀看向了袭击刺史的将官,而陆七喝喊后却是没动,眼看着两个抚州都尉动了手。

“退下。”袭击了刺史的将官带了刺史大转身,面对了右都尉喝阻,右都尉惊的收刀不前,那个抚州长史却是疾步奔到了刺史那里。

“你,下令放下吊桥。”左都尉厉声喝令,刀刃向刺史脖子一靠,立刻见了血。

“放下吊桥。”抚州刺史惊恐的喊道。

城门的官兵们面面相看,大多数人看向了陆七,因为是陆七的南鹰卫接掌了吊桥,而且如今这种高官窝里斗,让官兵们无所适从了。

“你,放了刺史大人,我放你们出城。”陆七冷道。

“住口,立刻开城。”左都尉厉吼道。

“快,下令你的人开城。”左都尉低头看了刺史厉吼。

“陈洪,开城。”刺史惊恐的回应下令。

右都尉脸皮一颤,扭头看向了陆七,陆七眉一挑,道:“开城门等同于投降了越国,恕难从命。”

右都尉牙一咬,喝道:“来人,夺了城门。”

军令一下,立刻二百多官兵响应,都是左右都尉带来的官兵,一个个扑向了马道,陆七也立刻大喊道:“工勇们,助本官拿下了这些叛军。”

陆七喊完大步奔了右都尉,远观的工勇忽有几十人也动了,却是响应了陆七的号令,几十人一动,继而大多惊疑观望的也盲从的跟去,一时上千的工勇奔向了城门。

右都尉一见脸色大变,他的本意是想掌控了局势,救回了刺史大人再说,但千多名的工勇参与过来,那对他而言却是大大不利了,就算工勇没有武备,但他的官兵人数差的太多,而且还有一百多的官兵没有响应他的命令,再加上陆七的几十南鹰卫,右都尉果断的迎向了陆七。

陆七一身官服,右手却是提了俘虏的那把军刀,大步昂然的走向了右都尉,右都尉也是想要擒王,大步一迈,军刀出鞘,挥出一道寒芒暴斩陆七。

陆七的身体大步中突的后退一步,使得斩来的军刀堪堪斩空,而他的眼神瞬间一厉,右手之刀悍然出招,一道寒光掠去,却是无情的砍在了右都尉的脖子,一刀就斩了敌首。

啊!很多人的惊呼声响起,一个照面就分出了生死,尤其那个左都尉,眼睁睁的看着右都尉被杀了头,他惊的下意识刀一动,立刻听到惨哼一声,惊然的低头一看,惨了,抚州刺史的咽喉被割出了大血口,血喷涌而流。

陆七一刀杀敌,继而立刻看到了左都尉的误伤,他立刻喊道:“不好了,叛军杀了刺史。”

一声如定身术,大部分的人立刻停身急观,很快看见了右都尉的尸体在倒下,而被劫持的刺史大人,也手抚脖子,大量的血在涌流,身体还在挺挣,明显是受了重伤。

“放下兵器,可以无罪。”陆七继而又冲了夺城官兵厉声大喊。

冲向马道的官兵畏惧的互相观望,而一千多的工勇则士气大振的集体迫近了很多,一个个盯着那些所谓叛军的官兵,数秒后,终于有叛兵放下了兵器投降,没有赢的希望,首领又死了,立刻斗志崩溃。

“剥了衣甲换上,传我司马军令,立刻建立兵勇军护城,可以打开军库武备。”陆七立刻吩咐道,有南鹰卫应令,开始组织工勇成军。

陆七下令后,眼睛冷视了那个左都尉,和面色灰败的抚州长史,这时十几个南鹰卫自城墙下来了,却是个个拿着弓箭,自然是在城墙上要阻击夺门叛军的。

“你们不投降吗?”陆七大声喊问。

抚州长史惊的看向了左都尉,却不想陆七一摆手,南鹰卫领会的放了乱箭,立刻将抚州的长史,刺史,和左都尉,钉成了刺猬。

左都尉临死举刀指了陆七,眼睛大睁的怒盯着,死时,他似乎明白是上了大当,他不该情急的劫持了抚州刺史。

陆七淡漠一笑,见机而为的情形下,他已然成了抚州最高的官员了,参军政事和推官,以及录事参军,都不能牵制了他,最主要的,是他能够掌握了兵勇军力,司马官职就是掌管兵勇的。

所谓清叛才过去半时,城门瞭望的大声告诉了有大军出现,陆七忙与抚州官员和一些南鹰卫,顺马道上了城墙,一看之下都是神情凝重,只见数不清的军队奔来了南城门,声势很是浩大,陆七凭了军旅经验,估出有一万大军。

“是唐军,是昭武军。”片刻后,参军政事欢喜的喊道。

“是昭武军,昭武军来了临川县做什么?”陆七扭头淡然问道。

参军政事一怔,想了一下才道:“应该是来取粮的吧?”

“取粮?那用来了一万大军吗?用让了人先夺取城门吗?”陆七冷问道。

官员们脸色变了,惊疑的看了陆七,陆七冷道:“我不管昭武军来了是为什么,城门绝对不能够开放,我已经使人去告知了南都留守,抚州发生了兵变。”

官员们面面相看,都不敢言语了,每一个人都不傻,如今掌控了临川县军力的,是陆司马,若是出言为来军辩解,只怕会是追随了刺史大人的后果。

“拿重弓来。”陆七吩咐道,立刻有南鹰卫送来了一张重弓。

此时大军已到了护城河,有一将官高喊:“我们是昭武军,放下吊桥。”

“你们这些背叛大唐的狗贼,你们的来的晚了。”陆七立刻大声回应下去。

城下军队一片骚动,那将官立刻厉声道:“你胡说什么?我们是昭武军。”

陆七一摆手,立刻有南鹰卫架了队正校尉趴在城墙上,俘虏的头发被揪起,陆七大声道:“看到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