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里,叶畅算是彻底明白了。
叶淡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宗族族长、地主豪绅一般无二,灾荒也好,族人也好,都要能给他带来利益,若不是直接利益,那就是有长远利益。方氏的意思,就是让叶畅不要有所顾忌,把自己的才能全都发挥出来,那个时候,叶淡就会从长远来考虑,叶氏宗族也需要一个人来接替他的村正位置。
叶畅对村正没有任何兴趣,他现在的志向,就是珍惜好关爱他的人,同时享受自己这第二世的生活。
“我明白了,多谢嫂子指点。”叶畅向方氏行礼道谢。
一夜无话,次日大早,叶畅还没有从美梦中醒来,外头便是一片嘈杂声。叶畅睡眼惺忪地开了门,便见近百号男女老少都拿着工具在外头候着。
见他出来,众人纷纷开始招呼,有唤十一郎的,有唤十一兄的,也有倚老卖老唤十一侄的。叶畅脸上带笑,也不嫌麻烦,一一还礼招呼。他这模样让众人觉得如沐春风,加上又有求于他,众从少不得又谀辞如潮。
听闻叶畅还没有吃早饭,他们又纷纷拿出自己的干粮——今日要出去做体力活儿,众人倒是准备好了一些干粮。叶畅自然婉拒,他一边喝着粟米粥,一边开始分派人手,不一会儿,便以年纪辈分,挑出了八个年长些的,再将这百来号人分为八组,老弱和没有气力的妇人分到了两组,他们的作用就是后勤保障和做些杂务,青壮则平均编成六组。
他这里闹出这么大的声势,自然有人悄悄告诉了三房长支那边,听得这个,刘氏顿时跳将起来:“哈,哈,这小畜牲果然是个不靠谱的,被人一激便傻了,竟然真去引水……昨日我们也去看了,那里根本引不成水!”
叶楝也是面有喜色:“就算引得成,也不会有好果子,宗长的心思和我们一般,正想乘着此次机会,将那些散布诸家的田地都收来,他引水成了,便是得罪宗长!”
听得这话,刘氏更为得意:“我要回娘家一趟,到时再让我父亲做主,不信此次不得成。”
他二人盘算着宗长会因为叶畅破坏他的兼并土地计划而发怒,而叶氏宗长叶淡此刻却没有多少怒意,相反,脸上更多的是讶然:“叶畅果然是如此安排的?”
“正是。”
“没有想到啊……”
叶淡喃喃自语,叶畅的分派井井有条,让他很是惊异,要知道此前叶畅从来没有管过人和事——管响儿小丫头不算。
“你跟着他们,再看,有什么变化,或者有什么进展,速速来报我。”叶淡又吩咐道。
被他支使去打探消息的,是叶畅同辈的一位远房兄长,名为叶审,他听了之后应了一声,便又跑到叶畅家前。但当他赶到时,发觉叶畅家已经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了。
他料想众人已经赶往目的地,便向村外追去,果然在村外看到一群人零零散散地向着前走。他跟在后边,听得众人或高声喧哗,或小声议论,最初时众人走得七零八落不成一个模样,但渐渐地逐渐就形成了八队人。
被叶畅挑出来的长者,或许是得了叶畅的吩咐,时不时地收拢自己这一组的人手,因此他们虽然散乱,却也不是毫无秩序。这看在叶审眼中,并没有什么异样,但若是叶淡在这里,就会发觉异样了。
乡野之民,随性惯了,这样一起出去劳动,还能保持这种程度的秩序,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叶畅在不停地关注着各个小组的情形,从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过来的人,自然明白劳动纪律的重要性。但这些过惯了小农经济生活的人,想要立刻像后世的工人那样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叶畅也不认为自己身上有这种光环,能够让他们发生质变。
他所做的,就是盯着八个挑出来的首领。按照事先的约定,泉水有限,因此灌溉就有先有后,八个首领能否约束好自己手中的人,便直接关系到他自家是否能够优先灌溉,这可是和身家性命相关的事情,谁都不敢不慎重。
故此八人虽然年长德韶,却都不敢违背叶畅的意愿,一个个绞尽脑汁想法子约束自己这伙人。这样一来,叶畅没有花费太多精力,而原本要花费老大时间的行程,也被极大压缩了。
他们首先做的,是在坡地上挖出沟壑,这让跟来的叶审觉得有些无趣:水还在几里之外,而且有几座小山隔阻,这边就开始挖沟壑,不免太过好笑了。
青壮劳力负责挖沟,老弱则负责将挖出来的土垫在一边,形成一条黄土路子。因为采用了分段包干之法,众人干得非常快,没有多久,有一组就最先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众人已经说说笑笑坐在一边歇了。
“崔四叔这一组得了第一,水引来后分水时,四叔这一组先加上五分。”叶畅及时宣布了奖励:“按照咱们的约定,最后分水,是按分来排,哪一组分多,哪一组就能得优先,大伙可要加把劲!”
其余诸组顿时哄然应诺。
第011章 欲从釜底抽柴薪
“初时凭借一股冲劲,自然可以做得比较快,但时间久了,众人必然泄怠,到时恐怕会怨声载道……爬得越高,摔得也会越重,莫看他此刻一时得意,到时必然激起众怒。”
听闻那边进度极快,只是一个上午,便将几百亩田间的沟渠全部清理出来,叶楝如此安慰刘氏。
口中如此说,叶楝心中却是暗暗吃惊:叶畅竟然有这种本领!
分派人手、组织干活,还懂得奖勤罚懒,看起来这一切都很简单,可是叶楝很清楚,能做到这一切的基础是领导能力,而叶畅此前根本没有任何领导能力。说得不客气些,连小丫头响儿如果不是年纪太小,只怕叶畅也管不住,没准跟谁跑了。
如同他想的一样,那边叶淡也对叶畅第一个上午的成果不置可否。
两里多的山路,仅仅是坡上的水渠便花费了半日功夫,其余水道要完成,没有一个月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到了一个月后,天若不下雨,庄稼早就旱死,而且莫说一个月,只要三天,众人的热情就会耗尽,那个时候,还有谁会来?
到那时,等着叶畅的,就只是身败名裂!现在这些人有多敬他,到时就有多恨他!
“原以为他会真有什么本领……不过这样也好。”叶淡心中暗想。
虽然如此,无论是叶淡还是叶楝,都没有放松对叶畅的观察。
中午众人吃了些干粮,然后便离开了坡地,开始向着泉水处进发。但是让叶淡与叶楝都极奇怪的是,叶畅每隔一段距离,便留下一组人,他用准备好了的石灰标明地界,这一组人的任务就是将点了记号的地方挖好一个塘或沟渠。每一组的任务都不多,平均都是三个地点,恰好能够他们半日工程的量。
那两组老弱妇孺却没有动作,直到末时二刻左右,他们才开始干活。不知道叶畅是何时吩咐下去的,他们将一根根的粗毛竹拖到了现场。
“以毛竹引水?”
见到这些毛竹到场,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水流两里,若不用毛竹来引,半途就被泥土吸干了。”叶畅笑眯眯地解释:“况且挖沟要做的事情太多,哪有毛竹来得简单?”
众人仍然将信将疑,唯有跟在叶畅身后的刘贵这个时候咬牙切齿——这些毛竹还是他打听到的,恰好一个沁阳人来此贩卖。叶畅让人将毛竹中的竹节打通,将一根毛竹的小头穿入另一根毛竹的大头,再用破麻烂布将接头边缘封住,如此根根连接,很短的时间内,便穿起了一根根长达数十米的“水管”。
由这种“水管”连接那些极难穿过的区域,原本以为要几日甚至十几日才能凿穿的岩石区域,转眼就铺架过去。而且,叶畅的铺架,可不只是在地面上,竹管被搭在树枝制成的支架上、岩石顶,从半空中穿过去,象是一道天渠,将水引过山脊,很快的时间内,便在那些不方便挖水渠的地方搭出了水道!
这一幕看到众人眼中,一个个极是欢喜。大旱这么久以来,众人第一次看到引来水的希望。而且,这水引来之后,浇灌的可不仅仅是坡地上的几百亩,这个方法完全可以推广,用更多的竹筒,引来更多的水,让整个吴泽所有坡地旱田都得到灌溉。
一时之间,山上欢声雷动。
“十一郎,果然是得了仙人指点!”
“正是,为何我们人人都想不到,偏偏是十一郎想到了?”
“哈哈,我们吴泽终于出了一个人了!”
众人议论纷纷,都是对叶畅的夸赞。虽然到目前为止,工程还只是完成了一半左右,可这让众人看到了足够的希望。只要再有一两日功夫,就可以将水引来!
他们正欢呼间,叶楝青着脸出现在现场。
最不愿意叶畅成功的,就是叶楝。叶家三房长支这些年来很兴盛,叶楝子女繁多,开支散叶之下,他这一支单论数量,甚至不在长房嫡脉之下。眼见次支、三支都是人丁稀少,甚至有断嗣绝后的可能,叶楝心里也想念着将三支合而为一。
“我瞧你们高兴得太早了,等水引到田里再高兴吧。”恰好听到众人夸赞叶畅,叶楝忍不住道。
“叶四,这倒是奇了,我们这些外人都为十一郎高兴,你是他宗亲,又是他堂伯,为何反而不高兴,一个劲泼冷水?”这些乡邻卖叶淡面子,那是因为叶淡乃吴泽第一大家的家主,卖叶畅面子,是因为叶畅乃“仙人”点化,能够给他们引来水。至于叶楝,谁在乎他,因此立刻有年长辈高者批评他道:“莫非你这同支大伯,反倒嫉妒起自己侄子?”
叶楝顿时勃然大怒,但他知道自己奈何不了这些外姓人,他只能喝道:“十一,你见着我也不行礼,莫非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连家中长辈都可视若不见?”
叶畅闻言,笑容可掬地向他作揖:“尊长恕罪,我正忙着,实在是不曾见到。此间事情干系重大,若是不能成,我下半年就要断炊绝粮,没有闲时间见礼……各位,都专心干活,咱们争取明日就将水引去!”
众人哄然应了声,然后在各自首领的带领下,纷纷继续自己手中的活,谁都不去理睬叶楝,叶楝初是恼怒万分,就想摆出长辈的架子好生训斥叶畅,但眼见不少小伙对自己虎视眈眈,显然若是得了叶畅命令,他们便会冲来与他厮打,他只能暂时忍着。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叶楝假装没有见着听着众人轻蔑的目光与嘲讽的言辞,信步走到了泉水处。他昨日傍晚时也来看过,那个时候泉水还只是一汪浅池,现在便已经聚成一座小潭,从这个泉水流量来看,灌溉几百亩坡田是绰绰有余了。叶楝心中恼怒,只恨不得能移来一座山,将这个泉水堵住。他顺着泉水往下走,凭借着挖出来的引水沟和毛竹水管,泉水渐渐向下,离着那一片坡田越来越近,已经不足一里了。
“不可能,这小畜牲不可能将水引得过去,一定在哪儿会遇到阻碍……”
越看,叶楝便越是心惊,他喃喃自语,脑子里怎么也想不明白,叶畅几时有了这种本领。在他看来,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叶畅却只是凭借着毛竹突破最困难处,又凭着引水沟经过一些容易地段,短短一天,就完成了一半工程量!
他却不知,与这个时代一般百姓相比,叶畅绝对是位数学大师,特别是平面几何上,叶畅甚至可能是这个时代第一高手。那些需要能工巧匠凭借经验和大量实践才能确定的线路,叶畅只要用树枝在地上列个图,稍稍计算,便能找出最佳方案。而分组包干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虽然粗糙,用于这些心思单纯朴素的农民身上,却是再好不过的制度。如此二者叠加,其效果自然出众了。
“这小子,这小子……什么时候学得这种本领?”
叶楝越想越是心惊,但当他来到处山脊时,猛然止住脚步,心中的惊惶变成了狂喜。
“哈哈……那小子弄错了,这里,根本不可能将水引过去,虽然他预设的水道从两山中间最低处穿去,但入水处低出水处高,水不可能往高处流!他只有绕道,绕道的话,这一片都是石头,他只有搭毛竹绕过去,但他现在的毛竹已经不够……我去将所有毛竹都买了,让他没有毛竹可用!”
想到这个釜底抽薪的方法,叶楝顿时不再耽搁,加快脚步便向着吴泽回去。因为小跑的缘故,脚下一个没注意,还摔了一跤,险些吃了个狗啃泥。
匆忙回到家里,家中刘氏正急得团团转,见他回来,披头便道:“你就任那小畜牲得志?”
“胡说什么?”
“我都听说了,那小畜牲得了仙人指点,用毛竹引水,已经快将水引过来了。那小畜牲做成此事,在村子里声望大增,咱们还如何害他,让你那贱人的儿子去承继三支?”
“妇道人家,少胡思乱想,十一郎虽然不肖,但毕竟是老三的嗣子,老二的亲子,咱们哪里会害他?”叶楝不满地道:“不过是他如今误入歧途,我与老三虽不是亲兄弟,却也是一个祖父之后,不忍老三家业被十一郎糟蹋掉……你做什么?”
叶楝正说间,就见刘氏伸手抓来一个扫帚,顿时怒问道。
“打你这个老东西,跟老娘说话,也玩这般假得不能再假的虚头!”刘氏扫帚劈头盖脑地砸下来:“你这老货,若不是你色心不死,家里偷吃养了一堆贼子娼女,老娘用得着去算计三支的那些个破烂?老娘家中的陪嫁,足够……”
她一边说一边痛殴,打得叶楝抱头鼠窜。说来叶楝虽然在叶畅面前道貌岸然,但在家中确实是个没有几分底气的,刘氏嫁与他,有几分算下嫁,因此若是刘氏真正发怒,叶楝倒是不敢正面相抗。
“莫打,莫打,你怒什么,那小畜牲绝对成不了事!”
被打得满院子躲闪,叶楝狼狈不堪,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机会大声嚷道。
“嗯?”刘氏也累得气喘吁吁,乘机下坡:“此话怎么讲,我听说他可是都完工了一半!”
“是倒是完工了一半,但我瞧着接下来会有问题。”叶楝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
刘氏顿时转怒为喜:“好,好,活该让这小畜牲白辛苦一场。”
不过才一转眼,刘氏又露出愁容:“刘贵那厮当真蠢,小畜牲让他去寻卖竹子的,他应付一下就是,却真替他寻到了大卖主,若是小畜牲再去买竹子来,有几百上千竿竹子,总能绕过那座山……还不是给他办成了?”
“说的是,故此我有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叶楝咧开嘴笑了笑:“我去看了,小畜牲如今准备的竹子不够,必然还要去买的。刘贵不是说了么,如今有个沁阳人叫覃勤寿的,正在这边卖毛竹,他一共拖来了五百余根毛竹,如今卖了一百二十根给小畜牲。若是我们将他其余的买来,小畜牲一时间还到哪儿去买竹子?”
这个建议让刘氏拍腿称是:“好,好,你这老鬼,倒没有蠢得到家,咱们就去买来!”
她此时对叶畅的恨意已经达到顶点,完全没考虑将那些毛竹买来能有什么用处。叶楝倒是想过,这覃勤寿运竹来原是卖给那些篾匠木工的,据说本朝开国大将程知节年轻时便做过买竹子制成竹扒子贩卖的活,等事情了结之后,叶楝再将毛竹卖给这些篾匠木工就是。
两人商议已定,他们长支人口众多,家境比叶畅宽松,但是叶楝急切间调动的现钱也不是很多,故此叶楝不得不向刘氏支了些刘氏的压箱钱。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叶楝见天色尚没有暗透,便立刻赶向修武县城。
不过虽然进了城,却也已经到了落关闭锁的时间,叶楝带着一个忠仆,寻了处地方住下,只等次日一早坊市开门再去与那个沁阳人覃勤寿会面。
这一夜里,叶楝连续做梦,有终于将三支家产都占到手的好梦,也有自己家破人亡的噩梦。次日晨,他虽然醒得早,精神却是不振,心中又挂记着毛竹之事,早饭吃得也不香。按着此时的规矩,早上坊市是不开门的,叶楝打发忠仆去盯着坊市大门,只等坊正开门便来通知他,结果等到了日上三竿,他自己都不耐烦了,坊市却依然紧闭。
倒是有人和他说,可以给那管事的坊正一点钱,悄悄混进去,但叶楝舍不得那点钱,因此迟迟不愿。
他正琢磨着回榻上再补一觉,忠仆却一脸焦急地跑来:“阿郎,十一郎来了,十一郎也进了城!”
叶楝的瞌睡顿时不翼而飞!
“这小畜牲,果然也想到了吧?”叶楝咧嘴骂了一声:“哼,此时来,晚了,晚了……”
说到这,叶楝又吸了口气,觉得自己似乎牙痛了。
他昨夜就赶来,为的就是赶早能见着那个覃勤寿,但是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有见着对方。现在叶畅也赶了来,这么想来……叶畅此前已经与覃勤寿通过中人交易过一回,按着此时商家的规矩,熟客肯定是优先于生客的。
“不行,我得进坊中……走,随我来!”叶楝猛然起身。
第012章 反是添花上华锦
给了那个坊正几文制钱,他终于进了坊市。大唐的坊市乃是城中集市之所在,几乎所有的店铺都集中在坊市之中,一般的客栈也在其内。一般都是午后才开始营业,而日落前便会打烊,坊丁关上坊门,街上也要开始宵禁,不准人行走。叶楝混入其中之后,寻了家正准备开张的铺子打听,得知那覃姓商人倒不是游商,也有家小店面,他便径直到了对方店面前,用力敲了好一会门,才听得到个人喃喃地骂着跑来开门。
“有何事?”那人是个黑壮汉子,开了门之后却没让叶楝进去,而是叉腰狼视,一副被扰了好梦的模样。
“有大生意上门。”叶楝拱了拱手:“郎君就是沁阳的覃公?”
“仆不是。”黑壮汉子回头喊了一声:“五郎,五郎,有生意上门了!”
“哦?我道今早为何喜鹊叫得欢,原来是贵客一早就上门……不过希柽,如今还未到开门的时候,你让客人稍等等吧。”
“等不及也,等不及也!”叶楝听得顿时嚷了起来:“我有急需,还劳烦郎君出来相见!”
“你这人好生没道理,不到午时,坊市不得开张,让你等着,你就等!”那被称为希柽的壮汉叫道:“走开,走开,待我合上门!”
“我要买下你们剩余的全部毛竹,全部!”叶楝叫道。
“哦?”听得此语,希柽没有再赶他,又向着后边嚷道:“这是个大主顾,五郎,你还是出来相见吧!”
“再大主顾又如何,不到时间,便不做买卖。咱们店里的毛竹,已经被人买去了一半,剩余一半,这些天也被人订下,告诉他,咱们没货了。”
不待希柽转述,叶楝便已经急了。
订下对方剩余一半毛竹的,极有可能就是叶畅!
若真是叶畅,订下了这剩余一半货物,那么他就有可能绕过那山,真将水接到坡地去。
“我愿高价买你店中现在有的毛竹,高价!”叶楝又道。
“高价?一根竹子不过是两文钱,好些的也不过三文,我这还有三百根,你再出高价,也就是九百文……为着九百文,让我丢了自己名声?”那屋里人也怒了:“赶他走,希柽,若他不走,便叫坊丁来!”
“四文一根!”叶楝大叫。
“赶!”里面毫不犹豫。
“五文!”叶楝咬牙!
“快赶!”被唤为希柽的黑壮汉子开始动手。
“六文!”叶楝几乎声嘶力竭。
“希柽,你不想做了,还不赶?”
叶楝将价钱提到了平日里最好价钱的一倍,却还是未能打动覃勤寿,他被黑壮汉子推出了店门,他悻悻而走,转了几步,听得身后黑壮汉子呸的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还道是个贵客,却是个要我们自砸招牌的蠢货……”
此时商人亦以重信为美,让人背信,实在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叶楝心中一琢磨,便想起自家娘子那顿扫帚来。就这样回去,便是不再吃一顿扫帚,少不得也要吃一回擀面杖,更重要的是,让那小畜牲成了事,今后再想对他的财产下手,几乎就没有了可能。连房产带着三支名下的田地,算起来还是值个两三百贯,比起买竹子的钱,那可是多得太多了。
况且人争一口气,便是不为了那些家当,也不能让那小畜牲得意!
一想到这里,叶楝便又转过身:“十文,我出十文一根!”
“你这厮好没道理,我家五郎都说了,不做你的生意,莫说十文,便是十五文,你也得乖乖走开!”
黑壮汉子希柽拎起门闩,看上去就要打叶楝,里面这时走出一个高壮的黑脸大汉:“莫说十五文,就是十八文,我也只是考虑……”
“二十文!”终于见着了那沁阳人,叶楝情知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一咬牙报出了一个超高价。
实际上三文一根的毛竹,被他报到了二十文,这已经是顶天的价了。此时正是大唐盛世,粮价较稳,十五文钱便可以买得一斗米,一个成年男子每月吃六斗米,也不过是九十文钱。叶楝喊出二十文之后,自己也愣了愣,然后一咬牙:“我若不是急等毛竹用,也不开这般价,再向上,我就买不起了,那时便只能到外地去购!”
“果真是……二十文?”那沁阳人覃勤寿有些犹豫。
“那是自然!”
“我这还有三百竿毛竹……”
“那便是六千文!”叶楝又是一咬牙,向着仆人招手,仆人将肩上背着的褡袋交到他手中。
“郎君随身……带着这么多铜钱?”覃勤寿见他这模样吓了一大跳。
六千文,也就是六贯钱,若折成叶畅穿来之前的那个时代,这可是二十五公斤重的铜,哪那么容易背在身上!叶楝咧了咧嘴,将褡袋在手中又掂了掂,心里甚为不舍,但还是递了过去:“这里有三贯,你可点一下!”
覃勤寿接过钱袋,一枚枚点过,果然是三千文。他放下钱袋,有些犹豫:“这还差着一半……”
“我这里还有!”
叶楝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方绢帕,再打开绢帕,内里是三块黄澄澄的小金锞子。叶楝将其中一个递增了过去:“十足真金,五钱一个,你可以称称!”
这是刘氏娘家陪嫁压箱底的宝货,叶楝一时间拿不出如此多的铜钱,便求来充抵,答应了将三支的财产弄到手后再还的。那覃勤寿称完重量之后,点了点头:“若以长安金价来算,正好充抵三贯钱……只不过用六千文来买三百根毛竹,贵客,恕仆直言,郎君事后必然会后悔。”
“绝不后悔!”
“口说无凭,若是郎君过两日又带着一堆毛竹来寻仆生事,仆可应付不起。”
“愿立字据!”
虽然叶楝自己识字不多,但修武县城的坊市里自然有专门替人代写文字的穷书生,又请来坊正、左邻右舍作了中人,很快便立好了字据。做得这般大的生意,那些中人也每人都得了三五文的谢礼钱。这一切完成,那边市鼓才开始击响,覃勤寿笑嘻嘻地向着叶楝拱手:“果然是贵客……如今方才开市,贵客可以与我去点那些毛竹?”
“不必,就在这里。”叶楝哪里肯走。
“好,好,希柽,去煮上一壶茶来,我陪贵客饮上一盏。”
叶楝留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叶畅的笑话。
他得知叶畅也进了城,便知道这厮肯定是来买竹子的,花了六贯钱,若不亲眼见着叶畅从满怀希望到绝望的神情,叶楝便觉念头不通达。
三百声市鼓敲毕,市门大开,各色顾客纷纷进来,而坊市里的各家店铺也开始唱卖。叶畅走进这坊市之中,听着各种调儿的唱腔,见着各种形色的招牌,一时之间,不免有些恍惚。
这大唐的县城商业街,倒也热闹——虽然只象是后世某个小镇的农贸市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过,热闹虽是热闹,可这么拥挤的情形下,若是发生火灾,情形就会不大妙。特别是坊外街道狭窄,极容易蔓延到其余民宅。
他信步而走,身边跟着叶曙与刘锟,唯有这位兄长和姐夫,算是他比较信得过的人,今日来办的事情,他们二人非来不可。
“这边,在这边。”刘锟笑着指路:“那沁阳人的铺子就在这边。”
叶畅很快就到了铺子前,远远的便看到铺前挂着一面旗,旗子上绣着“竹”字。叶畅心情愉快,因此忍不住便吟了后人的一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坐在店里的叶楝冷笑:“这小畜牲还会做打油诗!”
覃勤寿拱了拱手:“外头这位小郎君倒是个妙人,仆去见识一下,贵客请安坐。”
说完,他便行了出来,待见到刘锟,免不了一愣:“咦,原来是你?”
“正是我,店家还记得我就行了,上回我与店家说的顾客,便是我这舅哥。”刘锟道。
坐在里面的叶楝又冷笑了,他心中原本有些奇怪,叶畅是何时买了那些毛竹的,现在才知道,原来竟然是刘锟来办的。
刘锟在小刘村刘氏是不受重视的旁支,一个烧窑匠,竟然也敢出头给叶畅办事。叶楝心中暗暗琢磨,是不是让家中悍妻回娘家一趟,令刘锟也吃些苦头。
“小郎君方才念得好诗,仆有一个不情之请,愿将小郎君诗留在店中……不知可否?”
虽然是大中午,但是因为没有透明的玻璃窗,店中仍然比较阴暗。叶畅等人站在亮处,叶楝坐在暗处,故此叶畅等人并没有发觉其内有人。听得店主如此说,叶畅笑道:“这诗原是我听别人作的,我不过是乡野之民,哪里懂得写诗,主人要用,只管用去就是。”
“如此多谢,只是不知这诗作者原是谁?”
大唐文风亦盛,特别是承隋之大业开科举之后,诗风盛行,孤篇一首盖全唐的张若虚、初唐四杰等以降,在诗歌一道上可谓星光灿烂。覃勤寿虽是商人,但沁阳覃氏也是大家族,多少也有点诗书传家的味道,因此有些附庸风雅的心思。他询问这诗的作者,却让叶畅为难了,难道告诉他,这是几百年后一个名为苏轼的大胡子大肚皮闷骚男所写?
“咳……覃先生吃了一枚鸡蛋,觉得它好吃,难道会非要知道下蛋的是哪一只鸡么?”叶畅问道。
覃勤寿先是愕然,然后心中顿时省悟:这诗一定是面前这少年所做,只是他谦虚低调,不愿意说罢了。
诗文字虽是简单,意味却是悠长,覃勤寿肃然拱手:“请,请入内一谈。”
叶畅在他再三邀请之下,终于踏入了店铺的大门。
覃勤寿这店铺,毛竹只是经营的货物之一,其余诸多竹制品,倒是在店里堆了不少。叶畅眼睛才适应了其间的光线,便看到叶楝一脸冷笑。
“小畜牲,见到我,还不行礼?”叶楝喝道。
“原来是长支大伯在此。”叶畅微笑行礼:“失礼,失礼。”
“你这小畜牲,还会吟诗?只不过你那诗却是狗屁不通,什么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我看是无竹使人哭才是!”叶楝劈头盖脑就是一顿训斥,但训得最后一句时,却是笑了起来。
他就是要在这里看叶畅哭的,想到叶畅那天牙尖舌利,将自己挤兑得哑口无言,他如今心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