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畅的这支小小部队已经将他们踏成了齑粉,而他们脸上的狂热与兴奋,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收敛!
周围弥漫的血腥味,还有刚刚才响起的呻吟、嚎哭,让众人回过神来。他们将自己手中的棍棒、短刀、竹枪等武哭扔了,发了一声喊就跑。而王焊还呆呆地立在那里,未能从猝然而来的打击中清醒过来,自然做不出约束众人的举动。
当王焊回过神来时,周围人都已经跑开,只留了他一人还在街中,孤零零的,甚是扎眼。
然后他看到,被簇拥着的叶畅,在那四十狮虎一般的亲卫当中,突然回头,向他看了一眼。
那眼神,王焊觉得,就像根箭一般,扎入了自己的心中,他一手捂着心口,啊啊了两声,然后血就从嗓子里渗了出来。
这个时候,才有亲信上来要将他拖走,可是这一拖,就发觉不对,王焊的整个身体都是软的,才拖了两步,王焊猛然一颤,大呼道:“叶畅杀我了,叶畅杀我了……叶畅杀……”
他的第三遍没有喊完,整个人就失去了力量,一头栽倒在地上。亲信将他扳正一看,他双眼未闭,嘴边全是血,而瞳孔已经僵直放大。
竟然就这样死了。
他身边的仆从亲信们都看到,方才王焊离叶畅亲卫突击处还很远,根本没有一刀一枪加诸在他的身上,只是叶畅在远去时回头望了他一眼,结果他就死了!
叶畅方才也认出了王焊,不过,他根本没有将这个蠢货放在心中,这厮就是个胆大包天的狂妄之辈罢了,他的能力有限,真正有可能造成大麻烦的,是王鉷。
从现在长安各处起火,却根本没有什么差役来组织救火来看,王鉷毫无疑问是卷入了这次叛逆之中。叶畅也没有想到,王鉷竟然会使出这样毫无顾忌的手段,他这样做,就算是叛逆成功了,长安城只怕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擒住王鉷,夺取长安城的掌控权,让长安数量众多的差役们组织百姓去巡逻救火,不让那些心怀奸诈之辈找着机会趁火打劫。
转眼之间,宣阳坊过了大半,宣阳坊最南端,就是万年县衙。叶畅带人到了万年县衙前时,发现有数十名差役,正执刀剑弓弩,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都护,要不要冲?”王羊儿舔了一下唇,用噬血的眼神看着叶畅,方才那阵冲杀,仍然让他不过瘾。
叶畅一笑,摇了摇头。
差役们神情紧张,看着叶畅等人,有人出来厉喝道:“尔等叛逆,还不速速束手就擒,竟然敢来攻打衙门,不怕满门抄斩么?”
叶畅一摆手,左右分开,他催马上前:“让王鉷出来见我!”
“你……你……”
原本这些差役只以为来的是群逆贼,却不想叶畅本人就在其中,那出来说话的惊住了,在叶畅俯视之下,他连连退后了两步,指着叶畅道。
“我,叶畅是也!”叶畅徐徐道:“王鉷与我不和,举世皆知,他今日在春明楼上辱我太甚,我必诛之以解心头之恨。此个人私怨,你们若是拦我,休怪我刀下无情——让开!”
叶畅开始时说话声音不高,但后来“让开”两字,却有如春雷一般暴响,震得众差役耳边嗡嗡回声。那个答话的差役虽是王鉷亲主,却也被这一喝,吓得倒退了两步。
而他身后,就是衙门的台阶门槛,这一退没有留心,便是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叶畅催马上前,一手按剑,那些差役纷纷避让闪开:人家叶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私怨,虽然王鉷说叶畅是叛逆,可眼见叶畅带着这群如狼似虎的亲卫赶来,自己有必要在这里送死么?
这些差役比起王焊带的那些无癞地痞可是有自知之明得多,他们知道,叶畅的亲卫都是边疆百战精锐,而且那些人手中所执的,可是槊、陌刀、长刀这样的真正厮杀武器,不是他们手中腰刀与水火棍可以抗衡的。他们就是有几具弓弩,可是在这样近的距离里,只怕还未来得及瞄准,就要先被叶畅亲卫突入斩杀了。
就在这数十名差役的注视之下,叶畅骑马进了万年县衙。
王鉷正端坐在大堂之上,他能做的安排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等的就是结果。方才外头传来了喝声,他知道叶畅已到,心里明白,叶畅既然出现在这里,只怕自己的大势已去了。
原本以为外头还会有阵厮杀,自己才会再看到叶畅,却不曾想,叶畅只是一声喝,就让数十名差役放弃了阻拦。
这个时候,王鉷才意识到,叶畅在长安城差役中的声望到了什么地步。
细思起来也难怪,以往长安城长安、万年两县差役,处处受气不说,就是有些外快,也总担心受怕。可自从叶畅搞出球市之后,这两县差役们便有了一个固定的合法的外快收入,从韩朝宗时起,他们就受益于叶畅,真令他们对着叶畅挥刀舞枪,除非有大批官兵在,否则他们只怕都不会动手。
见到叶畅,王鉷一脸惨然:“我弟误我!”
“方才在街上看到他了,想来你用不着为他操心。”叶畅居高临下,俯视着王鉷:“奉陛下旨意,擒你去见——你是束手就擒,还是负隅顽抗?”
王鉷没有回答,他凝视着叶畅,反倒是问了叶畅一个问题:“当初李相公在位时,你我合作尚算愉快,杨钊背叛李相公,为何你不与我携手,反倒是与杨钊同流合污?”
“我既不会与你携手,也不会与杨钊同流。”叶畅缓缓道:“我与你们,都不相同!”
“有什么不相同,大丈夫立于人世之间,不就是要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么,如果你与我联手,杨钊宵小之辈,不过跳梁小丑罢了……哪怕现在你与我联手,你为大将军,我为相国,亦是大有可为!”王鉷忽然精神一振,象是抓着救命稻草一般道。
“呵呵,自然不同,你们想着的是如何搜刮天下之财富以供个人之私欲,我想着的是为了个人之私欲而创造更多财富,你们是去抢去夺,我是去创去建!”叶畅笑着摇头:“你们是鼠目寸光,我看到的比你们可要远得多……废话不说,如今长安城中四处大乱,还需尽快收拾,你随我走吧!”
王鉷厉声道:“你不听我言,必死于杨钊小人之手,叶畅,我之今日,便是你之明日,你等着,我在黄泉之下等你!”
听得他胡言乱语,叶畅摆手示意,两个亲卫上前来,将他左右一夹,直接拎出了万年县衙。叶畅的战马打了个响鼻,在公堂上转了个转儿,叶畅回过头,大声向外道:“万年县令可在,万年县各部房差役可在!”
“在……”
外边颤巍巍的声音响起,那些小吏、差役,也听得叶畅方才与王鉷对话,现在才明白,赶情王鉷才是真正谋逆,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生怕叶畅追究他们从逆之责。
“你们为王鉷所惑,虽是有过,却无大罪。”叶畅和气道:“如今你们还有将功折罪的机会,立刻将各班吏员差役都召集,组织民壮丁勇,在街上巡视救火,维持秩序,勿令奸人宵小乘机作恶——在酉时之前,我要长安城中各处都安定下来,速速去做!”
听得可以将功赎罪,众人哪里敢怠慢,一个个火急火燎地冲了出去。叶畅留下几名万年县的吏员,令他们再派人去通知长安县,正吩咐间,突然听得外头又有马蹄声响,紧接着一个太监尖声道:“圣人有谕,王鉷谋逆,着吏员将之擒拿,圣人有谕……”
这是李隆基在叶畅离开之后想到,叶畅出去行事,未必能使众人心服,故此又追派了太监与侍卫来。听得这个声音,叶畅催马出了衙门,迎面一看,就见着那太监惊讶的模样。
“托圣人洪福,王鉷已经拿下,还烦劳贵使回去禀报一声。罪魁虽擒,但城中尚有数处不靖,叶某还须巡视一番,待四处安宁后再去面圣。王羊儿,带着一个伙,随天使押送王鉷回去!”
王羊儿今日虽然兵刃见血,却并没有象样地与人厮杀,听得这个任务,顿时大感无趣。叶畅也不管他,将他们打发走之后,他在万年县衙前向四外张望,只觉得寒风凛冽,让人身心皆冷。
这次骚乱,让人看到的,可不仅仅是王鉷一伙的愚蠢,还有这个盛世大唐的外强中干吧。
第419章 旋奏凯歌将军还
李隆基背着手,在兴庆殿中转来转去。
杨玉环脸色惊怖,坐在一隅。
“不知情形如何了……”李隆基心中暗想,就在这时,听得外边传来响动,紧接着,便有侍卫在殿外道:“寿安公主求见。”
“让寿安进来。”李隆基略一沉吟后道。
寿安穿着一身紧身衣裳,眉目英挺,腰间还别着短剑,出现在大殿门口。见她这模样,李隆基面色微沉:“你这是胡闹什么?”
“女儿听说京中乱起,特来护卫阿耶。”寿安拍了拍腰间的剑柄:“阿耶放心,有女儿在此,定不让贼人到这里来!”
听得她这番话,李隆基既是好气又是好笑:“若是乱贼冲入兴庆宫中,你在这里又有何用……你一姑娘家,也不害怕!”
“当初父皇平乱都不怕,女儿如今也不怕!”寿安道。
李隆基精神一振,思绪不禁就飘开来,想到当初自己发动两次政变的事情。对往事的回忆,让他又找回了一些青年时的感觉,他笑着道:“取朕剑来!”
一个小太监捧来宝剑,李隆基抓住剑,心里突然平稳下来,也不在兴庆殿中乱转了。他将锦凳移到杨玉环身侧,笑着道:“寿安提剑护卫朕,朕便提剑护卫爱妃!”
“圣人……”杨玉环勉强笑了笑道:“臣妾唯有仰赖圣人护佑了。”
李隆基从她眼神中还是看到了惊惧,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抬头看着寿安当真挺剑卫立在大殿门前,不由得一笑:“寿安倒是颇类朕当年,胆子大,性子野,什么都不怕!”
说到这,他又有些伤感:“京中大乱,朕数十子女,提剑来卫者,竟然唯有寿安……”
“圣人勿恼,其余王子、贵女,不像寿安,向来随侍圣人,此时他们还不知情,若是知情,必来护卫。”杨玉环勉强道。
李隆基说的是寿安,实际上也有指叶畅之意。京中官吏何其多也,可是危难之时能够洞察奸佞者,却是叶畅这个渐渐受他猜忌之人。
杨玉环也知道这一点,她心中也很焦急,在闻讯之后,她立刻遣人去给杨钊送信,令杨钊速来此护驾,但是听声看烟,外边乱得不轻,只怕杨钊一时半会还得不到消息。
可就算得不到消息,身为重臣,看到京中乱起,第一件事情,也应该是来寻天子啊……
就在杨玉环胡思乱想之际,听得外边陈玄礼的声音响起:“圣人,陈希烈、元公路前来护卫圣驾!”
“陈希烈来了?”李隆基一喜:“好,好,令他召集百官议事!还有元卿,让他佐陈卿行事。”
站在外头的陈希烈正打着哆嗦,他这个摆设宰相,占了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便宜,王鉷安排人手隔绝中外时,没有派人拦他,所以他才能够及时赶过来。他并无多少胆气,来这里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是寻找李隆基侍卫的保护。听得大殿里李隆基的声音,他算是定了定神,然后大声应了声“遵旨”。
元公路则是暗暗忍笑,他得了叶畅通知,故此能这么快赶到,这可是拍马屁表忠心的大好机会,早来的人与晚来的人,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可是不一样的!
又过了片刻,各方臣僚纷纷赶来,连太子李亨与十王宅百孙院里的王子王孙都有得讯赶来。这让李隆基心情大定,再也没有紧张,笑着对杨玉环道:“朕料想逆贼无能为也,竟然不能隔绝朕与臣僚,证明逆贼人手不足,从乱者数量不多,想来用不了多久,便有好消息了。”
他想了想,又拍了拍杨玉环的脸:“爱妃且在此稍候,待朕去见过群臣。”
寿安按剑跟在他身后出来,李隆基再看看那些皇子皇孙们,正欲摇头,却见其中一人,也是按剑跟了上来。
建宁郡王李倓。
这是李隆基皇孙,乃是太子李亨之子,素来英武。看他这模样,李隆基笑着点头,自己子孙当中,终究是有英武之人。
有寿安、李倓作榜样,其余年长诸子、孙,也纷纷欲跟上,李隆基令他们呆着,只要寿安、李倓还有永王李璘相随。他到了殿外,便见殿前院子里,站着文武数十人。群臣见着他的身影,都齐呼万岁,一个个喜形颜色。
“杨钊来了没有?”李隆基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后问道。
“臣在此,臣在此!”
回应的声音不在群臣中,而是在门口,紧接着,便看到杨钊一手持剑,一手捻着自己的官袍袍角,匆匆跑了过来。众臣原本是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的,毕竟他身为圣人亲信,竟然来得这么迟,但当众人发觉他身上有血迹,而手中剑上也有血痕时,不禁神情一变。
李隆基也注意到这一点:“卿这是怎么回事?”
“逆贼包围臣宅,臣杀破重围之后急着来护卫圣人,故此未曾收拾,还请圣人恕罪。”杨钊上下打量着李隆基,看到李隆基无恙,这才长出了口气,翻身跪倒,几乎是带着哭腔道:“臣来晚了,令圣人受了惊吓,臣有罪!”
“与你何干,卿乃文臣,能杀逆贼,已是了不起了。”李隆基和声抚慰道。
群臣听了一个个都暗自着恼,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自己跑来的时候,也应该在身上沾染些血迹,然后再杀几只鸡狗,这样跑来表忠心才能有双倍效果!
“臣已经问过,逆贼乃是王鉷,臣请圣人下旨,许臣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起,率侍卫擒拿王鉷!”杨钊又道。
“不必了,料想现在王鉷已经成擒了。”李隆基道。
陈玄礼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杨钊虽然精明,可论及讨李隆基欢心,他与叶畅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啊。
带着龙武军侍卫去擒王鉷,看起来是很忠心,可这不就意味着要减少兴庆宫的防卫力量么?叶畅方才说去擒王鉷,可是只带了自己的亲随护卫,李隆基要陈玄礼拨兵给他,他都拒绝了!
“原来陛下明鉴千里,早有安排!”杨钊垂着眼,掩饰着脸上的惊讶之色,赞叹道:“王鉷逆贼,悖天作乱,乃是自取灭亡!”
“王鉷啊王鉷……”李隆基叹了口气。
在今日之前,李隆基一直认为,王鉷应当是朝臣中既忠心又能干者之一,否则,也不会把他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也知道,王鉷与杨钊近乎势不两立,与叶畅也是反目成仇,在某种程度上,他纵容甚至推动这三位重臣之间关系的恶化,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王鉷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权谋。
“不知圣人遣了何人去擒王鉷?”
杨钊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他并没有遇到杨玉环派出的使者,故此对一些情况还不清楚,只是见人群中没有叶畅,便小心地问道。
“叶畅。”李隆基缓缓回答。
朝中的大将不少,有边疆经验的也有几位,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叶畅。
杨钊听得这个名字,几乎要顿足。他猛然想起,在春明门上,叶畅与王鉷的争执,当时叶畅攻击王鉷怀有逆心,他还临时附和,当时觉得这只是叶畅昏了头之举,现在看来,那种举动,可不是有先见之明么?
正琢磨间,听得外头侍卫来禀:“高将军与叶中丞擒获王鉷,已经到了兴庆宫之前了!”
听得王鉷被擒,李隆基顿时觉得压在心头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他笑着看群臣:“如何,朕就说了,用不了多久时间!”
说完之后,他又有些好奇:“叶卿与高力士怎么会在一起……陈希烈,杨钊,还有……元公路,你三人替朕出去相迎!”
群臣听得这里,顿时目光集中在元公路身上,一个个眼中的嫉妒,几乎都可以变成刀子。
此时能代表李隆基前去迎接的,毫无疑问,都是李隆基倚仗的重臣。陈希烈是宰相,杨钊乃户部尚书、很快也会提宰相,而元公路才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的闲官!
想到御史大夫王鉷必然要完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元公路将要接替这个位置。
他们三人就在群臣注目之下出了兴庆宫,直到宫外,看到高力士与叶畅并肩而来,两人谈笑风生,非常亲热。见此情形,杨钊的心咯噔一动,暗暗又是咒骂了几声。
王鉷完了,陈希烈再无与自己相争的助臂,而且他与王鉷走得太近,此次能不能脱身还很难说。那么,杨钊面前的最后大敌,就只有叶畅。故此,杨钊非常担忧叶畅和高力士勾结在一起,毕竟高力士虽然不太显露锋芒,却是当年李林甫都对付不了的角色。
“高翁,叶公,二位辛苦,二位辛苦了,圣人令某等出来相迎!”
杨钊正在盘算着高力士怎么和叶畅凑到一块儿,那边陈希烈已经满脸陪笑迎了上去,神情极为亲热,称赞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仿佛不要口水一般。
谁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随着王鉷的完蛋,陈希烈的位置再度岌岌可危,这种情形之下,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自救。
叶畅与高力士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怎敢有劳陈公!”高力士道:“千古逆贼王鉷在此!”
陈希烈看都不看面色灰败的王鉷一眼,这个时候,能与王鉷保持多远的距离,就要保持多远。他又是一番奉承话语,直到杨钊听不过了,催促道:“圣人还在等着,陈公有什么话,待今日事了之后再说吧!”
陈希烈讪讪一笑,不过他面皮厚,连连点头道:“是,是,我险些将这正事忘了,还好有杨公……唉,人老了就是不行,今后政务,还请杨公多多担待,让老朽能偷偷闲。”
他这话一说,杨钊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了。
陈希烈认输了,他又要象李林甫在位时一般,当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牌位宰相,只求着杨钊不要对付他。
杨钊心中念头急转,若真能如此,倒也不错。朝廷不可能让一人独相的情形持续太久,下了陈希烈,还会换一个人上来,新换上来的人,可未必有陈希烈这么老实识相!
“哈哈,哈哈哈哈……”
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幕的王鉷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将他嘴堵住,莫让他胡说八道,若是污言秽语惊扰了圣人,谁都担待不起!”陈希烈听得王鉷大笑,眉头一皱,向着宫中卫士吩咐道。
他打出李隆基的旗号,谁也不敢怠慢。王鉷也不挣扎,只是一昧冷笑,用寒冷的目光盯着他,饶是陈希烈脸皮厚心肠黑,也给瞪得寒毛直竖。
引着叶畅、高力士,众人一起踏入了兴庆宫的大门。
“二位请先。”到了兴庆殿前时,陈希烈向旁一让,他让了,杨钊也只有让开,元公路更是跟在叶畅身后亦步亦趋。
“这……”叶畅有些犹豫,让宰相、尚书给自己让路,看起来荣光,但是却有些太招摇了吧。
“叶公直管走,今日平逆戡乱第一功,若这些风光都没有,岂能显露当今圣天子之英明!”高力士拉着叶畅道。
他也让了叶畅半个肩膀,这不仅仅是谦逊,更是向叶畅表达他的感激。
杨钊看到这一慕,眉头再次一拧,然后迅速展开,换为笑颜。
这二人究竟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他却不知,叶畅在出兴庆宫之后,立刻又派人去高力士府通知高力士来与他会合。叶畅很清楚,他一个人独占擒获王鉷平定叛乱的功劳,除了给自己招来嫉妒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倒不如用这个功劳,换取一些实际上的支持。
比如说,高力士的支持。
高力士虽是李隆基最宠信的太监,可他在宫外却有自己的府邸,叶畅在兴庆宫没有看到他,便知道他今日肯定回府去了。没有赶上平乱之事,对高力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来说,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也是高力士所不能容忍的。而将平乱的功劳分高力士一半,便能得到这位权宦的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不仅修补了双方因为李林甫而疏远的关系,更可以达成某种默契。
要对付杨钊,这高力士,还能有大用处!
带着这个念头,叶畅终于不再推辞,迈步走入了兴庆殿前的院门。
第420章 新有传奇传长安
当叶畅跨过兴庆殿院门的一刹那,院中两百余双眼睛,同时都盯着他。
这一刻,阳光自西侧照在叶畅的脸上,他身上的紧身服饰,衬得他更是英气勃发。
即使贵为天子拥有四海的李隆基,这个时候,也不禁嫉妒叶畅展露出来的风采,仿佛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群臣的瞩目之下,叶畅大步上向,来到兴庆殿的玉阶之下,弯腰躬身,向李隆基行礼。
“臣叶畅,拜见陛下!仰赖陛下洪福,高将军指挥若定,诸位将士、吏员效命,逆贼王鉷束手就擒,如今已在宫外矣。城中各处逆乱,亦已渐平息,如今长安、万年二县,已经组织人手,在追捕逃逆、救火巡视。”
“好,好,这才不到一个时辰,一场弥天大祸,就被卿平定了!”李隆基听得这里,喜形于色,从玉阶走了下来,来到叶畅身边,拉住叶畅胳膊:“卿辛苦了,是朕用人不明,令王鉷逆贼窃居高位,卿方才在春明楼上所言,正是忠谏直言也!”
众大臣这时也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算学大赛之时,叶畅还指责王鉷包藏祸心,现在看来,当初叶畅突然攻击王鉷,分明是有所察觉!
果然,叶畅应道:“臣亦非先知先觉,只是王鉷之弟王焊,屡屡遣人窥探臣之行踪,为臣所察觉,顺藤摸瓜之下,才知其人谋逆之行,但臣手中没有证据,加之与王鉷又有旧怨,故此不能直言,还请圣人恕罪。”
这态度,这解释,杨钊听了再度咬紧了牙。
这是难免的,他不咬牙不行,叶畅这番话说出来之后,王鉷的事件里,他洗脱了知情不报的罪名,便只有功劳而无过失了。
“卿这番功劳,加之又屡立边功,不赏不足以褒忠善!”李隆基道:“陈希烈,杨钊!”
陈、杨二人出列,但李隆基挥了挥手:“罢了,由朕亲拟吧……”
所谓亲拟,就是亲自确定叶畅在立此大功之后的官职勋爵。叶畅的散官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冠军大将军,勋为柱国,爵也一跃而为清源县开国公,阶官为左骁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右散骑常侍,差官则持节剑南道节度使、守安西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辽东行军总管,诸使皆如故。
也就是说,叶畅的品秩升到了开国县公、柱国的从二品,单就品秩而言,已经在朝中少有人及。
这是官职爵赏,至于权力和利益分配,则不是现在说的,当要在今后再来决定。叶畅谢过之后,抬起头来,却无意中与寿安的目光相对,寿安极是大胆,嘴轻轻抿了一下,又象是嗫了一下。
叶畅一个激灵,这可是在调戏他。
寿安也确实是情难自抑,她对叶畅的情义自是不必说,而叶畅方才踏入兴庆殿门时的英姿,也让她芳心暗折。她性子里原本就有李家女子泼辣大胆的一面,故此敢为此举,好在群臣的注意力都在叶畅身上,倒是没有谁看到她这样子。
叶畅不敢多看她,只能苦笑,然后向后,退入朝臣之中。
紧接着果然是人事命令,元公路终于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进入了朝官中最高层的行列,而且李隆基还命他与大理寺等联合会审王鉷逆党,又以杨钊为京兆尹、京畿采访使,着其负责追捕逆党残余。
至于其余护卫群臣,各有赏赐,放下不提。此次风潮,先是算学比试,然后是逆乱政变,可以说让长安城中诸人目不暇接,同时也让各方人等对大唐的情形有了一个新的评价。身处于朝廷风暴中心的群臣们,对此印象最为深刻,而捡了大便宜的杨钊,亦是明白,他想要对付叶畅的事情,只能推迟了。
这场临时的朝会拖到酉时才结束,天色都已经晚了,杨钊出了兴庆宫,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门前等候,不一会儿,便见叶畅行了出来。
杨钊向着叶畅迎了过去,满脸都是笑容:“恭喜十一郎了。”
当初两人交好之时,杨钊称叶畅为“十一郎”,只不过随着二人分道扬镳,这一称呼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叶畅笑吟吟地拱手:“哪里的话,还是要恭喜杨公,不日便要入相了!”
饶是杨钊现在已经在官场里变得极为油滑,这个时候,也忍不住脸上一喜。确实,朝中与他争相位的,只有王鉷,至于陈希烈,与他争的只是权力,而叶畅之志,暂时并不在朝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很快就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哪怕是在十年前,甚至就是在五六年前,这对他来说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安西行开中法,将是明年第一等的要务,另外,从中原、淮南迁移民实边之事,亦不可怠慢。”杨钊按住心中欢喜,开始向叶畅示好:“这些事务,十一郎最是熟悉,还要请十一郎相助!”
“那是自然,我回去之后,便着人拟好条陈,然后送请杨公过目。”
杨钊既然示好,叶畅当然要接下,这是他应得的。
见叶畅如此爽快,杨钊却有些不放心,立此平叛大功,一两年之内,明显是动不得叶畅了,若不能安抚住他,叶畅到处给自己捣乱,就算当上宰相,也没有意思。因此杨钊琢磨了会儿,然后又道:“辙轨之利,天下可见,我亦欲大兴辙轨,此事也非十一郎莫属,同样要请十一郎拟好相关条陈。”
实边,修路,这是叶畅最关心的两件事情,能将他的精力转到这两件事情上,至少可以少给自己找些麻烦,这是杨钊打的如意算盘。叶畅同样来者不拒,将此事应下来。
“十一郎既是察觉到王鉷逆党的行径,不知能否与我一些指点?”示好之后,杨钊便要收些好处了。他既然接任京兆尹,负责缉捕王鉷同党,此事就必须办得漂亮,否则有叶畅平乱的珠玉在前,他连小小的余孽都扫不净,岂不要让满朝笑话。
“倒是有一些线索,王鉷逆党,多为城狐社鼠,由王焊出面招抚联络,其中刑縡为首领,其住处在金城坊,另在城外有数处藏身之所。”叶畅说到这里,微微有些犹豫。
见他此情形,杨钊哪里不明白,他肯定还有隐瞒,当下拱手道:“十一郎,二十九娘之事,你也知道,非是犬子有此野望,实是圣人一时思虑不全……此事还请十一郎替愚兄向二十九贵主致歉。”
“哈。”叶畅一笑,却不答话。
杨钊的好奇心被激了起来,又问了几遍,叶畅却只是摇头,被问得过不得了,才勉强道:“杨公,此事干系重大,我不敢多言,你去审刑縡等辈,问问他们此次谋逆,杀了陈玄礼逼圣人退位后准备做什么就知道了!”
杨钊心中一凛,能让叶畅都不敢说的事情,全天下能有几件?
他细细思忖,然后浑身一抖:储君?
此次王鉷一党谋逆,他们的计划是逼天子退位,可是李隆基当了上皇,总得有人来当皇帝,那么会是谁?
提到接替帝位,毫无疑问,身为太子的李亨,总会是第一个被想起来的人。
牵涉到储君之位,无怪乎叶畅不敢说,除了李林甫那样的权奸,有几人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