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善直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最初跟着叶畅只是想混个饭碗,然后两人渐有友谊,再往后善直就希望借助叶畅之手,将释家发扬光大。可是叶畅本人却是更倾向于道家,若是再娶一个曾经的女道士,那对释家的压力就会更大。
叶畅笑了:“不可能以之为正妻。”
善直点了点头,然后又道:“二十九贵主虽是身份高贵,但你若娶她,便是贵为驸马。大唐如今,可没有驸马典兵在外,你为驸马就只有回长安闲居。故此,他们的意见,二十九贵主这边,亦当保持距离。”
叶畅有些沉默,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相公之女,性情娴静,又有李相公之助力,倒是良配。”善直说到这,眼珠咕碌转了转,想到李腾空可也是道姑打扮,便又接了一句道:“不过……不过太瘦,不宜生养。”
原本叶畅还有些严肃的,但听得最后一句,面容忍不住缓和下来:“你这和尚也知道什么是不宜生养?”
“咳咳……那是自然,若人不生养,谁来供养僧人?”
“说起此事,和尚你还不大明白,僧人一味求人供养,终究有一天,世人都愿为僧,而世僧都无人供养。”叶畅道:“故此,僧人的规矩,也要改改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方为正理。”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岂不是让僧家与俗家一般去耕种劳作?”善直有些犹豫:“恐此非礼僧之道……”
“呵呵,跟你是说不清的,你连菩萨像都搬得到处跑自己坐上去的人,竟然还谈什么礼僧之道!”叶畅嘲笑了一句。
此时百丈怀海僧尚未创百丈戒规,虽是自惠能师以来,一些高僧大德已经不再承印度佛教之污秽,蔑视劳动、以不劳而获为荣之心渐有改变,但是僧人真正要自己劳动的还很少。便是首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僧,也还没有诞生。因此,叶畅的观点,让善直觉得有些不适。
“不是一回事……”善直一拍脑袋:“啊哟,给你带跑了,原本咱们说的,根本不是这一回事。对了,以我观来,响儿不错,最适合主持内院。”
“响儿……”叶畅愣了一下。
响儿这小丫头,是他看着长大的,从最初服侍他的小丫环,到后来被嫂嫂方氏认为妹妹,再到现在活泼灵动的俏女郎,算是他最关心也是最重视的亲人之一。最初时,看到她,叶畅就想到另一世中自己的女儿,现在虽是早已没有这种念头,但他确实只将这小丫头当成妹妹看待。
这么说来,响儿如今也是十五岁了,在这时代,也到了能嫁人的年纪呢。
“这个是谁的主意……定然是二哥你自己的,唯有你才有如此奇葩的想法。”叶畅心中念头一转,便将此事抛开:“这等事情,二哥你不要介入。”
“可是我觉得他们说得有理。”
“怎么有理?”
“如今你基业有了,家当有了,大伙可都是靠着你吃饭的。旁人倒还好说,你们叶家的那些亲族,总是念叨着你得快些开枝散叶,早些生出一堆娃娃,好承继你的家当!”
“我不急,他们急什么!”
“他们当然急,若是那位江女冠先生出了娃儿,女娃倒还罢了,男娃儿当如何说?”
叶畅心中生出一阵厌烦,摆了摆手:“此事休提了。”
“啊,为何?”
“先解决眼前之事要紧。”
无论什么时候,被人劝结婚总是件难过的事情,叶畅想到此次还准备回修武卧龙谷见嫂嫂,少不得也要有这样一番劝说,心里的厌烦就更强烈了。不过他知道,善直正是憨直少心机,所以才会被众人推出来说此事,换了别人提起,只怕要被他骂一番。
到了玉真观,作为皇家道观,门前自然也有卫兵,叶畅才一靠近,那卫兵便喝止道:“休得靠近,你们是什么人!”
“请阁下替我通禀一声,就说叶十一郎求见玉真长公主殿下。”叶畅道。
旁边伴当上前递过去一个小袋子,那兵士却不接,摆了摆手道:“长公主不在观中,有什么事情,下回再来吧。”
“还请劳烦进去通禀一声……”
“你这厮好生聒噪,说了长公主不在,还通禀给谁?走开,走开!”
“这个……”上去递钱的伴当有些急了,回头看了看叶畅,叶畅神情却有些不对。
“我是叶畅,求见二十九贵主,你替我通禀一声。”叶畅又道。
“这个,叶司马,你就不要难为我了。”那兵士对他的伴当虽是呵斥,对叶畅却不敢如此,他苦笑着道:“二十九贵主将被封为公主,故此已不准出宫,我便是答应你去通报,消息也到不了她那儿。消息就算到了她那儿,她也不可能出宫啊。”
“你知道我。”叶畅眉头一扬。
“我也不瞒叶司马,我们在北衙,早闻叶司马大名了。”那兵士道:“昨日便有贵人吩咐我等,若是叶司马来了,便如此应答。”
叶畅吸了口气,面沉如水。
正如这个卫兵所说的那样,他便是难为对方,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那卫兵的话语里还透露出一个消息,他秘密回到长安的事情,早在昨日就已经有人知晓了。
消息只可能是从洛阳泄露来的,十之七八,就是杨慎名走漏的。
至于是杨慎名有意还是无意,叶畅觉得不重要。杨慎名当初明知他暗中潜回是有要事,却仍然弄得大张旗鼓,其本意仍然就是损人利己。
这厮大概有些太自我中心了,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多谢实言相告。”叶畅对那兵士点点头,转身向伴当们示意,便离开了玉真观。
“接下来……去哪儿?”善直也意识到不对,这一次,可不像是从李林甫府前出来时那么简单。
叶畅眯着眼,看了看四周,忽然笑了起来。
四周有一些百姓模样的人在,但这些人跟着他们也跟得太久了吧。
“回住所。”叶畅道:“咱们等着!”
“等着?”
“事情岂会到此就为止?”叶畅道:“想来那位相公,应当还有别的手段,我们先回去吧。”
那些敌视他为难他的人,既然知道他要回长安,给他安排的,难道只是这些闭门羹么?想来,还有其余的东西在等着他吧。
回到住处,还没有下马,便见一大队兵士行了过来,将他在孙思邈故宅边的府邸团团围住,那情形,与当初他看到韦坚等人被抄家的情形极为相似!
第308章 八方玲珑四面光
叶畅随从只有二十余个,但这二十余个却都是积利州军中的精锐。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两年在一起摸爬滚打,这二十余人对叶畅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莫说来的只是些兵士,就算来的是大唐天子李隆基,若要打杀叶畅,他们都会上前阻拦。
故此他们顿时刀剑出鞘,眉眼也竖了起来,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叶畅却是摆手,冷笑。
那群兵士围了上来,叶畅扬声道:“谁是首领,上前说话!”
一个着皂绢甲的军官上前过来,笑着拱手道:“见过叶司马。”
“汝是何人,这又是何意?”
“在下乃是左龙武军校尉庄坦,因为听闻叶司马立功返京,奉上命前来护卫。”
左龙武军校尉!
左龙武军属于北衙,它是李唐禁军的一支,如今实际上的掌控者为高力士。叶畅眉头一皱即散,连左龙武军都调动了,这个声势,可真是不小。
原本以为高力士是在当墙头草,现在看来,他并不是当墙头草,而是早就做出了选择啊。
沉默了一会儿,叶畅拱手道:“有劳了。”
“不敢,叶司马在辽东之功,卑职是极敬仰的。”庄坦笑嘻嘻地道:“卑职虽是奉上命来此,却也是心甘情愿,营中不知多少兄弟,都羡慕卑职呢。”
这人说话圆滑,不像是个武将,倒更像是个在官场上打滚久了的官僚。叶畅心中虽是不喜,面上却应付了几句,然后自顾自进了宅邸之中。
庄坦并不恼怒,在门外嘿嘿笑了两声,周围的兵士见他这模样,便有些不解:“校尉为何发笑,这位叶司马可是好大的脾气!”
“知道为何是我得了这份差使,别人就只能干看着么?”庄坦嘿嘿笑着问道。
那兵士心中暗暗腹诽了一句,无非是矮子里面拔高子,禁军中有些本领的都跑到边军去立功了,剩余的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徒有其表的架子货,故此才轮得庄坦来。不过嘴中却道:“那自是因为庄校尉得大将军看重。”
“乱拍马屁!哪里是这个原因,只不过大伙都知道我这个人做得有分寸罢了。”庄坦笑道:“你当此次差使很简单么?”
“有什么难的,这宅子里的那位,触怒了圣人,最好的结果也是贬官,没准就是监禁,砍了脑袋也说不准。”
“胡说八道!”庄坦哼了声:“你们这些小子,长点心思,若真如此,哪里要动我们龙武军?叶司马怒了圣人不假,但除了叶司马,还有谁能每年给圣人送上几十万贯的钱钞入内库?莫忘了,我们禁军花费,也是内库支使!”
“校尉的意思?”
“这位叶司马,莫看现在处境不大妙,但咱们不但不能得罪,而且还得将他奉承好来!他这等理财本领,一时失意又如何,迟早会有大用。到时后,没准咱们的犒赏,就要靠着这位叶司马弄来!”
“原来如此,校尉英明!”那兵士马屁狂拍,心中却在想:难怪方才这种仗式,都没有将那叶畅吓着,想必他心中也有数,他就算是惹了圣人不快,念在他赚钱的本领上,圣人也会放他一马吧。
庄坦说话的声音不小,所以隔着门板,院子里面的人也听到了。
“是说与我听的,有意交好啊。”叶畅淡淡一笑,对一脸疑惑的善直道。
门外庄坦所言,应当是说与他听的,既是表明自己的苦衷,又向叶畅泄露了一点消息:虽然有人要为难于他,但也只是为难,并不是真要将他怎么样,至少他还不必担心性命之忧。
他回到住所没有多久,那边岑参领着第五琦兴致冲冲过来。岑参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故此甚为欢喜,而第五琦想着从岑参那边听来的有关“经济”的一些论述,也同样是甚为兴奋。但两人到了叶畅宅前,一见门口站着的军士,岑参还不觉得,第五琦却是一把将他拉住。
“怎么了?”
“那门口的兵士,乃是禁军,叶司马再受圣人恩宠,也不至于令禁军为他站岗吧,更何况,这可不是充任仪仗的几个禁军,你看……仅仅前门,便足有数十人,看上去不像是护卫,倒像是……包围!”
第五琦在长安呆得久了,而且经历过韦坚之事,对这种情形并不陌生,神情便是肃然。岑参听了他的解释,顿时激灵了一下:“不会吧……怎么会如此?”
他方才只是不曾注意,现在用心一观察,便知道第五琦的判断无误。第五琦看了他一眼,见他颇有惊惶之色,叹了口气道:“看来这位叶司马……只怕也要步韦公后尘了。”
“不可能,叶司马心思缜密,凡事多有预判,他在辽东之时,要我们针对各种可能突发情形,准备好预案!”岑参用力摇头:“这等情形下预案中如何说的……”
预案是叶畅在辽东大力推广的一种对策方式。他自知自己并不是算无遗策的神仙,在面对李林甫、皇甫惟明、高力士等人时,甚至在面对如今还有些幼稚的卢杞时,他都屡屡被其人算计,故此,他为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拟定预案,并将之推广到自己在辽东的统治之中。
只是惊惶了片刻,岑参便静了下来,他想到了一种预案,是旧载与契丹人交战前叶畅拟定的,就是军情不利时当如何应对的预案。那份预案中有一种军情不利的情形,乃是小部队被敌军包围之时,被围者当如何处置,而包围圈外者又当如何处置。
“不,不像韦坚他们被捕的情形!”冷静下来之后,他松了口气:“第五公,你看,这些兵士虽是围着叶府,却根本没有攻打抄家的迹象,他们也丝毫不紧张,显然不以为会发生厮杀,也不以为宅里的人会逃跑!”
第五琦也注意到这一点,见岑参这么快就反应过来,恢复镇定,他赞了一句。听得他的夸赞,岑参不免脸红,谦逊道:“非我有此定力,在辽东经历过诸多事情,又做过多种推演,只要能静下心来,自然可以看清局势,进而寻找应对之策!”
“虽非抄家,却也包围,岑公,如今当如何是好?”
“既然不是抄家,情形就没有那么紧急,我先打听一番。”岑参略一犹豫,向第五琦拱手道:“我随叶司马去辽东,又随他一起回长安,想来不少人都知晓,还请第五公过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五公与叶司马向来并无交往,不会引起怀疑。”
第五琦哈哈笑了笑,并不推辞,他大步上前,径直到了那些龙武军军士面前。
“诸位请了。”他抱拳拱手:“这宅邸可是哪位大人物府,昨日经过时还不曾看到诸位,今日怎么来了?”
那些龙武军士齐齐看向庄坦,庄坦眉头皱了皱,狐疑地摸着下巴:“郎君是何许人也,为何发此问?”
“某书生也,圣人有旨,召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入京备选,某故来此,欲干谒贵人,只是不知此宅中何许人也?”
入京参与科举、选拔的书生,拿着自己的文章干谒,这等事情,在长安城中每日都有发生,而且百余年来诸位名士,几乎都做过,第五琦这般说,并不惹人怀疑。
今年正月之时,已经久疏政事的李隆基,不知是哪根神经管事,突然下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入京备选,大约是想玩一回唯才是举,这个诏书将不少人都引入了长安城中。
“原来如此……这里住的是辽东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积利州司马叶公讳畅,若你是干谒到这家来,怕是走错了门路,叶公乃是边臣,不是朝中大员啊,哈哈……”
“不是朝中大员,诸位乃是禁军,天子亲卫,怎么会在此处?”第五琦讶然:“将军莫要哄我,我只是投递文章罢了,不会惊扰贵人。若侥幸得贵人赏识,也算与将军结个善缘。”
他倒是会说话,庄坦哈哈笑了声,心道这厮看模样是个伶俐的,既是如此,倒真该与他结个善缘,反正自己等人的来意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当下庄坦道:“郎君有心了,这位叶司马在边关立下大功,此次进京,上头让我们护卫,一是保护其安全,二是彰显其声势。郎君既是读书人,应当听说过叶司马之事啊?”
“辽东的叶司马,听过,听过,只是不曾想,他竟然会如此得天子信重……既是如此,我倒非要来此干谒了。只是今日未带文章,明日再来时,还请诸位行个方便!”
庄坦一笑应允,反正他们得的命令,就是勿使叶畅离开他们的监视,而没有说不准叶畅与外边传递消息。
第五琦回到岑参身边,将问答都说与他听了,然后笑道:“岑公料想不差,看来到现在为止,叶司马还是有惊无险。岑公可有什么话要传递,明日我借着送干谒文章之机,一起送进去。”
“有劳第五公了,没有想到,原本是请第五公去辽东相助的,却在长安就劳烦了。”岑参有些惭愧:“实在是时机不巧。”
“叶司马此次潜回长安,原因为何?”第五琦好奇地问道。
“原因么……”
岑参与第五琦解释叶畅放下辽东跑回长安的原因,同时叶畅在宅中却是一笑。
“五弟笑什么,外边的那些兵士,嘴上说得好听,实在上分明是来监视拘禁我们的。”善直道:“不过这等程度的监视并无作用,今夜咱们就可以逾墙脱走!”
“不必,若是真要对我们动手,刚才就动手了,甚至我们在李林甫府中时就动手了。”叶畅道:“李林甫如今出门,都是数百步骑开道净街,府里抓我们几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的意思?”
“看起来,是有人煽风点火,有人推波助澜,有人隔岸观望,有人顺水推舟啊。”叶畅眯眼道:“只怕咱们的李相公,也是在评估,我究竟还有多少能力。”
脱身对叶畅来说不难,象善直所说,夜间逾墙而走,那些在长安城中养尊处优惯了的龙武军兵士,肯定是盯不住他的,再加上此前叶畅的种种布置,完全可以在朝廷通缉的命令传到之前赶到登州,然后乘船逃回辽东。但这样的代价太高,至少还在卧龙谷中的嫂嫂方氏也侄儿侄女,就很难也带回辽东去。
而且这是最后不得已时才采取的手段,现在叶畅还有扳回局面的机会。
叶畅琢磨着自己该如何将目前的局面扳回之际,长安城中的一隅,杨钊府内,杨钊将面前传递消息的仆人打发走,长长叹了口气。
他身边跟着的是长子杨暄,听得他叹气,便开口道:“大人为何叹气?”
“叶十一此次有难了。”杨钊不胜唏嘘:“念及以往我与他的交情,心中颇有感慨。”
“大人这样说来……为何不助叶十一一臂之力?”杨暄年纪渐长,如今已开始跟着杨钊接人待物,他心里是有些亲近叶畅的,因为叶畅每次给杨钊送礼时,总少不得他一份。可以说,叶畅是第一个将他当成成年人来看待的,故此,对于这位年纪并不比自己长多少的“世叔”,他也愿意伸一把手:“大人待人,向来以义字为先,叶十一有难之际,大人隔岸观火,似有不妥啊。”
“你尚年少,不知这其中的蹊跷,且再观望一番吧。”杨钊道。
话声未落,里屋砰的一声,传来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杨钊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见其妻裴氏怒气冲冲地过来。
“还观望什么,杨钊,你这厮可知晓,这一个月你花费便有一千贯之多!若不是我在安东商会还分得了一些红利,你哪有这般好日子?叶十一倒了,谁人能带安东商会获利?”裴氏凶悍地咤道。
杨暄一缩脖子,顿时溜了,杨钊顿时灰头土脸,大觉夫纲不振。
第二天上午,第五琦与岑参又到了叶畅宅前,不过到了这里之后,他们却惊讶地发觉,原本在门前的龙武军军士,竟然都不见了。
这些军士,究竟去了哪儿?
第309章 马不停蹄接踵忙
第五琦上前扣住叶宅门环,用力敲打了几下,不一会儿,便见一人开门。
“郎君有何贵干?”那人甚为持礼,见第五琦文士模样,便一揖道。
“昨日来此,见贵府门前尚有禁军,为何今日便不见了?”第五琦问道。
“哦,昨夜就撤了。”
“昨夜就撤了……”第五琦有些傻眼。
他昨夜与岑参可是商量了半晚,当如何替叶畅解决面前的危机,两人按照岑参的坚持,做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都推演了一遍。但他们想得再多,却也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原本包围了叶宅的禁军,会突然撤走。
“这是怎么回事?”第五琦回来问岑参,言语中有些责备:“一夜间便离开,而叶司马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他应当知道会是这般结果吧?”
“我也不知啊……”岑参挠着头。
“叶司马遣你去我那边外,还吩咐了哪些人做哪些事情?”
“这个……只是令叶安去安排安东商会事宜……”
“安东商会……原来如此!”
第五琦恍然大悟,而岑参自己却还有些不解。第五琦喃喃说了一声什么,眼睛里闪闪发光,因为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似乎理解岑参转述的叶畅的一句话了。
经济决定朝堂中的权力!
经济便是理财之广义,换言之,叶畅是说,谁最能赚钱,谁就对朝堂据有最大的影响力。
大唐天子为何能成为至尊,因为全天下都要向他缴纳赋税,手中有钱有粮,便可以养兵蓄将,安位于帝王宝座。
叶畅有安东商会在,凭借安东商会,他在长安城中整合了大量的看起来一盘散沙的势力。这些势力虽然尚没有一个共同的治政目标,但已经有了共同的政治利益,那就是安东商会必须继续赚钱。目前来看,能保证安东商会继续赚钱的,唯有叶畅一人罢了。
若是李林甫全力以赴,要将叶畅除去,这些安东商会的股东们权衡利弊,会觉得不值得为了每年几百或者几千贯的收益与李林甫这权奸对上,大伙就只会想法子榨取安东商会的最后价值。
但昨天下午的情形却让众人意识到,李林甫这次对叶畅的手段,仍然是敲打的成份居多,并不似马上翻脸反目,既是如此,他们当然会活跃起来,特别是面对叶安传出去的安东商会的新募股计划,更是一个个垂涎三尺。
这等情形之下,众人自然会纷纷伸出援手,调走龙武军也不过是转眼的事情。
但是叶畅在龙武军撤走之后,仍然一大早就外出,去的会是哪儿?
听得第五琦分析这其中的关联之后,岑参叹息道:“我这等人物,是莫想在京中任职了,这其中的弯弯曲曲实在太多,我玩不过来。不唯我玩不过来,便是王大郎也玩不过来,倒是张公与第五公,或许不惧这其中的风波险恶。”
第五琦也是摇头苦笑:“我也比你好不到哪儿去,一般后知后觉……不过方才我问叶司马去了何处,里边之人却不告诉我,你乃叶司马臂助,想来不会瞒你,何不入内一问?若是在这宅邸之中便有叶司马的论著,还请带出一卷来,让我先睹为快。”
“既然来了,便进去等就是,书嘛,有的是。”岑参见虚惊一场,便招呼第五琦道:“昨日受第五公的招待,今日且让我款待第五公!”
第五琦随他回到了门前,一敲门,门打开后,方才接待他之人出来,见到岑参,顿时欢喜地道:“岑公回来了!”
“正是,司马呢……这位第五公,乃是司马令我去请的。”
“哦,第五公,方才失礼了,司马去了李相公家里。”
“又去了李相公府?”岑参吃了一惊:“这个时候去李相公府……未免有些不适宜吧?”
第五琦也是一头迷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无论李林甫是否真的想翻脸,他昨天的种种施压,都随着龙武军的撤离而显得底气不足。叶畅可以说已经扳回了局势,接下来该做的,似乎应当偃旗息鼓暗中行事才对,径直又到李林甫府中去,就有些象是去向李林甫示威了。
以叶畅现在的情形,自保之力有,但想反击李林甫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此时叶畅,确实是在李林甫的月堂之上,李林甫正笑吟吟与他说话,仍然如同昨日一般,只谈些风花雪月的闲事,叶畅一说到正事,李林甫必然会转移话题。
叶畅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与李林甫这个老政客玩这些虚招,他起身道:“李相公,登州司马元公路,可为登州刺史。”
“登州靠海,倒是个好地方,听闻魏武帝东临碣石便是……”李林甫信口胡诌,又想说到闲事上去,但发觉叶畅目光坚定,说完那个后一语不发地盯着他,李林甫眉毛微微颤了一下。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两年前,还是任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想让其背黑锅,其就得背上出卖韦坚、皇甫惟明和王忠嗣骂名的小角色,就在一年前,他的任何想法念头,都要向自己禀报,获得自己的认可。
但现在,才这么短的时间,他竟然就已经成长起来,虽然还不足以与自己分庭抗礼,可要再想象当初那样,将他作为一枚棋子来摆弄,已经很难了。
“朝廷名爵官职,自有制度约束,你说元公路可为刺史,莫非朝廷爵禄成了你家的不成?”李林甫声音很轻,脸上带笑,言语却极尖锐:“十一郎,在外当边将久了,看来身上已经沾染了边将们的跋扈了。”
叶畅仍然不语,只是盯着李林甫。
李林甫收住了脸上的笑,被一个小了自己几十岁的年轻人如此咄咄逼人地盯着,让他心中极是不快。莫说如今他招叶畅为婿的心思已经淡了,就算叶畅真是他女婿,这般桀傲,也会让他心生芥蒂。
“辽东行军总管府总管一职,将有实授。”李林甫缓缓道:“夫蒙灵察将自安西节度调任辽东。”
他看到叶畅的瞳孔猛然一缩,心中暗暗生出快意来。自己判断的没有错,辽东乃是叶畅的根基,唯有此处,才是他的咽喉要害!
至于以前叶畅所说,在旅顺造船出海求仙的事情,如今李林甫已经是半点都不信了。
“夫蒙灵察乃边关宿将,以他为辽东总管,圣人放心,我也安心。”李林甫不待叶畅发言,淡淡地说道:“辽东总管府治所,设于卑沙城。”
“登州太守,由苑咸继任,元公路既是有才,朝廷自不会亏待,在关内择上州为刺史就是。”
比起昨日动用龙武军,今天李林甫所说的两个人事任免,才是真正的对叶畅的威胁!
夫蒙灵察乃是边疆宿将,他在河西、安西都任过职,手中自有一批骨干将领。将他调至辽东,再拨给军械服饰粮饷,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在辽东建起远胜于积利州军的部队。而且,从朝廷名义上讲,叶畅控制的积利州军、建安州军、襄阳守捉、积利州团练等部队,都属于这辽东行军总管管辖,这就是说,剥夺了叶畅的兵权!
以苑咸取代元公路为登州主官,则是控制住往辽东的交通要道,如此一来,辽东回中原的商货,中原迁辽东的人物,都被盯得紧紧的,叶畅的移民、倾销之举,都不会再像现在一般顺利。而且这个苑咸,叶畅知道其人,他是李林甫亲信之一,又与王维友善,原本为李林甫书记,拜中书舍人,只是因为兄弟违法,他受其牵连,被贬为汉东司户。此人乃是铁杆的李林甫亲信,他放在登州,监视之意异常明显。
这是交换,叶畅很明白这一点。他若想保留自己在辽东的职司,甚至他想要安全回到辽东,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甚至李林甫不用他答应这些条件!
叶畅吸了口气,眼睛眯了起来。
“夫蒙灵察通晓西域之事,如今安西正与小勃律激战,调夫蒙灵察去辽东,安西战局当如何处置?”
叶畅第一个问,便让李林甫很是惊讶,他所言者竟然不是讨价还价,而是考虑西域的局势。李林甫也不禁眯起了眼,又仔细打量着叶畅。
这小辈,当真是有几分自己的模样,便是再有私心,也先以国事为上啊。
李林甫自己是这般看待自己的,他虽然被人讥讽不学无术口蜜腹剑,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私心亦是为国家着想。当初最受李隆基敬重的宁王在朝廷任免官吏时直接点了十人,要求朝廷各授官职,旁人都因为这是旧例而不出声,却唯有他觉得不妥,斥其中一人以示公正。他自己从小吏升上来,故此对于那种靠着一两篇诗文便一步登天的所谓“文章之士”甚为不喜。
“高仙芝可替夫蒙灵察。”李林甫道。
叶畅有些默然,确实,高仙芝这个高句丽人可能比夫蒙灵察更适合为安西节度使。李林甫私心虽重,任用胡人、寒士为边将,以塞出将入相之路,但他任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安思顺、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诸辈,都是颇有战功。
不过此辈正因是胡人,所以往往不以唐军将士性命为虑,安胖子如此,其实高仙芝、哥舒翰亦是如此。李林甫的眼光,仅仅拘限于军事才能,而他的私心,又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