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状元辣妻-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怎么从来不给自己写信?难道爹怕自己认不出来信?

    “快把信拿出来,给我看看?”世子实在太渴望父母的孺慕之情了,母妃死了,父王走了,王府里面只有自己一个人,虽然还有那个女人,可皇奶奶说了,她不算周家人。

    谢承玉,谢承进两人分别将自己儿子的书信拿出来,一人手里两份,都在世子面前摊开来。

    果然,世子不能全部认识,却能认识一大半,这让谢家两兄弟极为瞠目结舌,这孩子识字也太多了吧?

    “这是什么意思?”世子双手拿过谢文宝,谢文峰的信,激动读起来,可惜还是有自己不认识的字,不得不求助。

    于是谢承玉两兄弟,一边陪着招待世子,一边教导世子识字读信,而谢文婧此时却抓紧时间,先去祖父院子见礼,然后到了娘院子,跟娘还有三婶说明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小文轩早被文婷哄着抱走了。

    “彩儿大哥陷入江南舞弊案,虽然挺了过来,可到底受伤不轻,还有后面两天的考试,若是因此伤了身体,文宝也会很难受的。

    彩儿在杭州若是得知她大哥的事,恐怕会带着她母亲一起追到这边来,文宝虽然不在家,我们也得替他照顾好他们。”

    尽管是在自己,尽管屋里只有娘跟三婶,谢文婧依旧不敢以自己担心的口吻说这件事,只能借弟弟的口吻,就怕暗处有人。

    “说的是,文宝不在家,我们更不能叫他担忧,这件事我们才知道不久,你爹已经派人收拾出院子,也派人去守在码头那,只要彩儿过来,一定能接到的。

    家里也安排好了治伤的药,等彩儿大哥补考结束,我们也可以将他安置好,好好给他治伤,免得彩儿过来看到他大哥那样,伤心死!”

    文婧娘听到女儿能如此说话,心里堵的难受,可也得顺子女儿的口吻,说着文婧爹安排好的,让文婧放心,没有想到文宝的决定,还是能帮到文婧的,想到这,杜鹃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文婧为了文宝这个弟弟,做了很多很多,文宝现在为了这个姐姐,是什么都愿意做,自己能有如此儿女本该高兴的,可现在女儿所嫁非人,儿子远在边疆,怎么能高兴起来?

    “文婧,还有一件事,三婶提前跟你通气一下,你三叔现在已经是进士,殿试排名之后,若是被分派出去,我跟你三叔会带着文婷离开这。就怕你爹也被分派出去,到时候,诶!”

    三婶虽然很想离开燕京,可一想到离开燕京,文婧就更孤独了,若是文婧爹也被分配出去,自己都不敢想象文婧要怎么一个人面对这么多?

    现在有了功名在身,不是你想就怎么就怎么的,一想到这些,三婶这几天就替文婧难受,一旦分配出去,不想走都不行,文婧虽然从小有主意,可毕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啊!

    三婶这么一说,杜鹃跟着就哭起来了,原本是好事,双双中进士,可中了进士,不一定就入翰林院,还有更多进士要被分派出去当知府,当知县的。

    若是那样,文婧就得一个人在燕京,若是分配的远的话,可能几年也见不上一面,一想到这,三婶就难受的很。还是让文婧有些心里准备吧!

    “文婧,呜呜呜,娘后悔了,你爹就不应该去考进士,我们一家人就不会分开了!呜呜呜!”

    杜鹃终于克制不住了,抱着文婧就使劲哭了起来!三婶也忍不住的使劲哭起来。

    “娘,三婶,都别哭了,我们现在都还是在瞎猜,不管爹跟三叔分配到哪儿,你们都要跟着去照顾,爹跟三叔身边没有人打理后院,跟地方有家眷的官员交往起来,都不方便。

    我不孤单,祖父跟蔓儿他们不是还在家的么?我时常还会回家看看的,再说昌平封地还有那么多事,忙起来,说不定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回家看看。

    还有那个世子,你们也看到了,不是好照顾的,得花更多时间,好好照顾,不然这孩子没办法管教。比文宝那时候难教多了,文宝不听话,还可以抽呢!这孩子还不能抽!”

    谢文婧擦擦娘跟三婶的眼泪,自己也止住悲伤情绪,好好安抚娘跟三婶她们。若是真的可以分配出去,不一定别在燕京呆着差,燕京里面看似平静繁华,可暗地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的,爹他们离开反而安全。

    晚饭是在家的,谢文婧坚持一家人坐在一起,连世子也一起拉着坐下,谢文婧怕过些天,就是想如此任性一次,都没有机会了。

    祖父自从那一次被亲儿子毒害之后,虽然被神医医治的七七八八,但还是没有真正好清爽。

    谢老爷从此便喜欢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逗弄老来子,再也没有以往大家长的骄傲,现在的他,早就没了骄傲,那一次在大理寺还以为自己会死,就将自己曾经害过这两个儿子的往事,都说了出来。想死的没有遗憾的。

    结果人没死,还看到了老来子,尽管再感觉老脸无光,看看粉嫩的小儿子,也不至于自己想死。

    于是想想,还是打定主意,在自己院子不出去,将来好好教导还小儿子,再也不能教导出那样心狠手辣的性子了。关键还是自己啊!若不是自己一心偏心于他,让他从小以他为中心,谁不合他的意,他就敢害谁,自己还昧着良心给他撑腰,诶,怪自己啊!

    “承真,将来你长大了,只要能平平安安的,爹就知足了,将来爹死的早,你要好好护着你娘,你娘最辛苦!”谢老爷逗着摇篮里面的小儿子,一脸爱意。

    蔓儿站在谢老爷身后,脚步一滞,忽然很别扭,原本打算好,这个狠毒的男人死了之后,自己就带着儿子好好过,好在谢承举那个狠毒的男人,还有两个十分心善的兄弟。

    自从自己寄身在他们家,一直被照顾的好好的,心里确实十分感激的,若是旁人,根本不可能养着无情爹留下的庶子。一年消耗在自己母子身上的银子,不会少,特别是自己怀孕期间,花费更多。

    可忽然间,自己之前的打算全作废,谢老爷没死,还将扬州的祖产留给自己儿子,虽然这是他们两房都不肯要的,但那边祖产价值十万以上啊!

    心里便暗自决定,好好教导儿子,等儿子长大,让他懂的感恩,报答他们两房天大恩情。

    “蔓儿,对不住,我们谢家对不住你!”谢老爷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忽然开口说话道歉,却不敢回头。

    本是多少江南才俊吹捧的艺妓,被那个孽畜糟践迫害之后,又将她如花似玉的女子,给了自己一个老男人,她心的恨,该是多少啊!

    可自己的无情更是教她无依无靠,扬州的那次乡试舞弊案子,自己打算的是将她扔出去顶缸的,她如何不恨啊!

    承举那个孽畜害她在前,自己害她在后,可她却给自己生了儿子,现在在回首,往事不堪啊!

    蔓儿默不作声,却恍惚的退了出去,很想很想一个人大哭一阵,哭自己红颜薄命,哭自己所遇非人,哭自己遭遇的苦难,也哭自己竟然还有安宁度日的一天。

    谢文婧带着世子回去的时候,世子居然不在瞪着谢文婧,而是时常发呆,一个四岁的孩子,即使表现的再骄傲,也挡不住内心对父母亲情的渴望。

    谢文婧看出这孩子今天有些异常,似乎真有点小大人的沉思状,微微一笑,估计是想他爹呢!

    爹跟三叔今天真有本事,竟然拿文宝文峰他们的家书招待这孩子,这孩子对文宝的家书,却极其稀罕,甚至提出要带走。

    当然,谢承玉是不会将家书给世子带走的,还好好安抚,说他也可以给他父王写信,说他自己身边的事。

    世子真的心动了,很想跟父王说说话,可也不知道写什么好?还有这个熊孩子,居然很担心父王不会给他回信!所以一路上这孩子都纠结这件事呢!没工夫瞪谢文婧一眼。

    首辅这次回到皇城之后,就被大量言官弹劾,渎职,滥用职权,屈打成招,误人子弟,等等罪名,如潮水一般抨击而来。

    首辅的位置,很多人都眼红的,这个位置一直是朝廷几股势力角力的重中之重。

    大周皇帝用司礼监联合内阁管理国家大事,内阁管着六部,六部管着六科,可六科的言官,也就是御史,却可以监督朝中每一个人,甚至是皇上。

    大周太祖皇帝怕后来子孙昏庸,竟然还制定了驳斥制度,由六科言官执行,若是所以朝臣都一致反对皇上的决定,就用六科的言官手里的驳斥来阻断皇上的昏庸决定。

    但皇上可以任免任何一个内阁成员,内阁成员的组成,可以是下面大臣一起推荐,但皇上有最终决定权。

    但皇上就是绝对谁任内阁,也得考虑各个方面的势力,尽量形成几股势力的平衡。

    在皇上心里,其实很想私心的用终于武王的朝臣做首辅,可惜忠于武王的朝臣,竟然没有一个响亮儒臣,文全是武将,怎么做首辅?连内阁成员都没有办法给弄一个。

    幸亏在父皇的时候,极力促成了文武分治,武将守护江山,不受文臣制约,只对皇上负责,文臣负责管理江山,武将不得干预,皇上若是有昏招,文臣还能用六科言官来驳斥。

    六科言官除了有正直的臣子,也有成为其他势力的棋子,专门为其势力冲锋陷阵,这不,首辅刚刚回来,就被六科言官,强力抨击,都想要那个位子呢!

    太子这一次去江南,不仅仅是要布恩给江南考生,也是去获取首辅罪证,如何将那么多学生屈打成招的。

    次辅任佑明是太子妃的亲爹,首辅下去,次辅自然眼看就能够得上首辅之位,为此太子一党,抨击首辅最猛,打着为江南学子讨回公道的幌子,站在道德最高点似的。

    首辅自然也要自我辩驳,不过首辅顾甘涛,这一次实在心里有愧,竟然将试题被金陵礼部的那个混账泄露出去,导致试题大规模泄露,甚至自己都能差人在市面上买到整套试题。
 149 首辅
    不论自己捂住,还是捅开,都会成为自己的污点,面对这一次的言官强力抨击,首辅自我辩驳,详细说明了自己发现大规模泄题事件后处理的依据想法。

    最后也提出引咎辞职,这件事弄的太大,其他儒臣纵然有为其辩驳的,但在强大的弹劾潮水中,却也显得无力。

    首辅下堂,势在必行,继任首辅的人选,顿时各个势力为了推出自己的人,不予余力的吹捧自己,弹劾对方,一时间,朝廷热闹非凡。

    但朝堂的热闹非凡,不影响江南学子补考,这一次江南学子,仅仅几百人,皇上亲自当场出题,考完当场带着内阁阅卷。

    皇上看到了这一群学子,跟首辅顾甘涛说的那样,极为有骨气,若是再有真实水平,应该能成为大周栋梁。

    顾甘涛同时也微微暗示皇上,太子一路对他们照拂有加,有布恩嫌疑,皇上了冷笑,想抢朕的人才,也得朕愿意。

    是以这几天,皇上扔下首辅内阁的事,先给他们互相攀咬去,等攀咬出来人选,用不用还不是在自己。中立派的顾甘涛走了,中立派自然还是会再捧出一个首辅,次辅这一次一样没有逃过弹劾。暂时不着急,先把这一群有骨气的学子,折服住再说。

    一个皇上亲自当场出题,当场阅卷,考中的学子,当场成为皇上的学生,这可不是太子那一点布恩能比对了的。

    对了,听顾甘涛说,江南有七君子之称的七人,竟然是以徐寅为首,每一个人都挺到了最后,并且他们七人在路上,并没有像其他学子那样,表现出对太子感激涕零的状态。

    这一次,希望徐寅跟他的七君子,能好好考中啊,朕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名声好,又忠于自己的人才。

    三天会试,皇上一直都在会场,果然如皇上预料的那样,很多江南学子,对皇上产生了师生般的敬仰跟孺慕,不仅仅有对皇上的敬畏。

    江南学子补考结束的第二天,成绩全部公布出来,这一次虽然还是淘汰了不少学子,但这些淘汰的学子,名声不受一点损失,皇上亲自说的,他们下一次还可以再考,跟太子说的只要考不中,还是算舞弊的做法,是不同的,顿时太子在这些落榜举人心里的影响一扫而空。

    叫皇上更为高兴的是,以徐寅为首的七君子,竟然都考中了,成绩都不错,尤其是徐寅,见解更为符合自己,书法简直有大家之风。

    谢文婧,朕虽然拆散了你们,但朕说过,只要你做的好,朕会好好补偿你,哪怕这个徐寅,朕也跟他应该有的功名跟名誉。

    南北两方的殿试,一样分开考,各自有自己的排名。各自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榜眼探花,这样就不至于南北交恶。

    殿试的阅卷,由内阁批阅,试卷是糊名批阅的,由他们挑出南北各地的前二十名,交给皇上批阅钦点名次。

    这二十人是要留在朝廷,重点培养的庶吉士,特别是前十名,将来极有可能入阁拜相。剩下的进士会补充到下面具体部门,直接接管具体事务,今生不会再有入阁可能。

    相当于殿试名次决定未来走向,二十名是个分水岭,可见多少人要争破了头,原本很多江南官家贵族,儒家大世家,都有暗招,只要自己子弟考入进士,内阁里就有自己人将自家子弟弄进前二十名。

    可惜江南这一次的舞弊之案,首辅一下子就将那些人打出进士之外,这下江南学子倒是真正爽了一回,全靠真本事。谁也别想人情子弟进二十名。

    当然这前二十名哪怕是有人情,文章也要上等,若是遇上特别优秀的,内阁谁也不敢藏私,毕竟这些殿试试卷到最后,还要全部面相大周公开的,若是敢遗漏绝世文章,谁也扛不住名声打击,要遗臭万年的。

    想做人情,也得在不相上下的文章上面做,这样既可以送人情,也可以保护颜面。

    徐寅果然高中状元,徐寅的字迹,皇上曾经阅过,自然一眼看中,尽管是糊名的试卷,但不妨碍皇上认出他的字迹。

    不过皇上也不得不承认,徐寅的试卷,当之无愧获得状元,比江南的榜眼高出不少。不仅仅字迹,还有文章严谨,见解独到,务实,倒是个真正的人才,难怪谢文婧能看上他一个寒门学子。

    谢承玉,谢承进两兄弟的试卷却被内阁的几个阁老,排出北方二十名之外,次辅特意查看过谢承进,谢承举两人的会试试卷,自然牢牢记住他们的字迹。

    幸亏北方有燕京大学,很多优秀学子的文章,比谢承玉两兄弟来,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更好。

    将他们放在二十名之外,谁也不会质疑,中立派的内阁,也见到他们的试卷,说实话,这几个内阁虽然是糊名阅卷,但各自心里都有数,对于实在太过卓越的文章,他们不会糊弄之外,其余的谁没有私心,举荐自己派系的人才?

    前世徐寅能杀出状元,也是这些人实在捂不住他的才华,但即使这样,还是在后面的见习政事的时候,被他们揪住小辫子,一脚踹出朝堂,空出位置,被踢到杭州当知府。

    皇上看到北方前二十名内,没有谢承玉两兄弟,心里如何不明白,不过,说实话,他们的文章跟前二十名比起来,确实没有太出彩的地方,罢了,就这样也好,自己其实有打算,让他们先去地方转一转,杭州,跟苏州这两地,极为富裕,想办法将这两地知府挪窝,腾出地方给他们。

    就这样,谢承玉两兄弟,一下子被排出北方进士一百名开外,而徐寅则是当之无愧的南方状元,其余六君子,竟然包揽前十名,尤其是前三名,皆出自七君子,顿时江南七君子名声一炮而红。

    徐寅眼眶湿润,这一次自己在朝廷里忽然间就有了一点点立足之地,只要自己七人不给那些言官找到弹劾地方,自己七人只要安安静静见习政事,或者编纂大典,三年之后,自己七人绝对会在朝廷占据一席之地。

    怕就怕紧跟着而来的就是拉拢分化,好在自己在他们心目中,是绝对支持皇上的,其他人纵然能拉拢他们当中的人,最多也只能被中立派得逞一点,太子党这一次在江南学子面前的布恩,在皇上亲自补考录取的恩典下,已经荡然无存。

    徐寅想要的不仅仅是打击太子党,更想要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势力团体,以自己为中心,跟随自己的势力团体。

    徐寅也怕太子党倒下之后,武王真的能上位的话,他不一定会善待文婧,自己若想成为文婧的后盾,就得有自己强大势力,强大到武王也不能随意撼动的地位,当然这很难,可徐寅内心却以此为目标。

    而这目标近乎于叛逆,这也是徐寅不会跟任何人说出来的终极目标,现在的自己还得披上忠于皇上的外衣,伪装的中立派。

    谢文婧终于可以看到徐寅高中状元,身着状元服,骑上大红马,头上还戴上了大红牡丹花,犹如新郎一般,灼人眼球。

    透过风掀开的一条帘缝,谢文婧看到了被自己深深刻在骨子里的爱人,他正在接受燕京所有人的膜拜,接受燕京大家千金的憧想,虽然期盼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将来陪伴徐大哥,可免不了心里依旧会痛。

    “大哥!大哥!大哥!”徐彩跟莫言一路跟着人群,追着大哥奔跑,一脸的兴奋跟激动,徐寅娘站在自家小院门口,眼含泪水,等着自己儿子回来。

    此时此刻的徐寅娘,内心十分矛盾,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高兴,一点也没有,甚至在质问自己,这就是自己需要的儿子的美好生活吗?

    儿子今天最是风光,无人能夺其光彩,可儿子的心里,还有光彩么?自从错失文婧,儿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尽管没有沉默寡言,尽管看不到暗自悲伤,可自己是知道的,他不会再娶别人了,他让自己答应他不会逼他娶亲,就是决定再也不娶了。

    值得吗?自己天天盼着的儿子,如今有了前程,却失去了生活应有的一切,值得么?为了自己的所谓争一口气,赔了儿子一生的婚事,值得吗?

    徐寅娘一遍一遍质问自己内心,内心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后悔早已无用。唯有等,等儿子自己放下,只是不知道是那一天啊!

    徐寅会试之后,因为自己是七君子之一,没有答应住谢文婧的县主府邸,谢承玉见他们七人要好不愿分开,做主以徐彩名字,给买了一个雅致的院子,三进的。就是等徐彩她们到了燕京,这间院子也可以住。

    果然彩儿娘他们被谢家接到之后,在谢家见过众人,还是去了那个院子,尽管那个院子也是谢家买的,好歹是用彩儿名字买的,将来还是会作为彩儿的陪嫁,回到谢家,这让一直自尊要强的徐寅娘心里好受一些。

    徐寅高中状元,骑马游街,笑得一直和煦,时不时的对两边百姓拱手行礼感谢,心里却在盼着能在人群里看到文婧一眼,很多很多很多天了,每一天只有在夜晚一个人的时候,在敢狠狠想着文婧,别的时候,自己从来不敢想。

    忽然眼眶湿润,却惹来两边夹道相迎的百姓,都有些湿润,他们都知道这些江宁士子遭受的无妄之灾,而状元郎的身上,怕是还有鞭痕的吧?

    任由泪水肆掠,谢文婧再也不敢透过那一丝丝帘缝看那喧闹的人群,那不属于自己家,徐大哥,你终于可以报答你母亲,让你母亲亲眼目睹你今日的风采,这是你前世欠你母亲的,你做到了。

    而我也有我的责任,我成了皇上的棋子,就要做好棋子的作用,我不能对你表现出一点点不同寻常,不然就是害了你,我们就做不甚熟悉的姻亲吧!

    谢文婧这一次回娘家,也是借着爹跟三叔要离开的事,回的娘家。这次谢文婧爹跟三叔名次已经出来,竟在百名开外,如无意外,是一定要离开燕京了。

    世子这一次一定要跟着来,不仅仅是要再看看谢文宝还没有没有再来书信,也想看看状元风姿。三年一次,很是难得的热闹呢。

    世子身边的秀才先生鼓动的,也是期盼借两个状元风采,激励世子将来好好读书,将来也这样风光游街。

    世子心动满街热闹,为了便于保护,世子跟谢文婧一起出发,世子不肯坐在马车里面,特意跟着自己武将师傅,骑着英俊的宝马,看街上热闹的人群。

    “看,那是武王的世子!”在状元一行人游街的丁字街头,武王府的一行停了下来,等着这些风姿卓越的游街的新贵先过去,却有人认出武王儿子,叫了一声。

    武王世子?徐寅看到了,那孩子身后的豪华马车里面,会是文婧么?徐寅多么期盼自己的这一眼能看穿马车的布帘,或许就能看一眼文婧。

    文婧,是你吗?为何不能像别的马车上面的千金一样,掀开一点缝隙,让我知道你好好的?

    转眼就要错过这辆豪华马车,徐寅不得已,只有微微朝中武王儿子一笑,笑得有多么苦涩,自己知道。纵然相见不相识,空枉然!

    “你就是江南的状元?”世子看到江南的状元,对着自己温和的笑笑,忽然对他很有好感,让自己很想亲近他。于是世子成了第一个阻断游街的大周人。组织游街的礼部官员衙役,见到是武王世子,无人敢撵,都怕武王不讲理的发飙。

    “是!我就是!”徐寅依旧微微一笑,没有想到武王儿子,竟然还露出对自己的倾慕。认识他,认识这个孩子,通过他了解文婧过的好不好。徐寅心里有个声音,忽然撺掇起他的内心来。

    “听说你挨了那么多天打,还能考试江南状元,你不怕打?”世子对他们的事,也特别好奇崇拜的。

    “呵呵,只是当时心里,一直想着,没有做就不能认,仅此而已。”徐寅没有当他是孩子,微笑着认真回答。

    “状元好考么?我将来能不能考中状元?”世子忽然天马行空,志向远大啊!身为皇族子弟,不妄想龙椅,却妄想状元。

    “状元不好考,每三年一次,上万举人参加会试,只有两个状元,一北一难,不过再难,每一次会试,还是有人能考中,世子只要有心,就有可能!”

    徐寅如此耐心回答,世子很满意,大徐寅身旁的北状元,很不满意,这孩子不过是一个暴虐武王的暴虐儿子,现在阻断了自己游街,跟可恶的还是他眼里只要徐寅这个南状元,对自己这北状元,竟然熟视无睹。

    “还请世子让开,莫要阻挡了我们游街!这是皇命!”北状元,轩辕著,是轩辕家主嫡孙,二十岁,本以为会是最年轻的状元,却被徐寅给比了下去。徐寅现在才十八岁,还是经过鞭打出来的状元,骨头硬,更为文人骄傲钦佩。

    特别是他身后的六君子,惹的很多落榜举人,各种羡慕嫉妒恨,若是他们这七君子还招纳人,自己也想加入啊!若是能加入,说不定也能考中,还能名扬四海!

    北方状元,轩辕著,出自千年世族,原本是南方人,不过随着大周迁都燕京,轩辕本家随着迁到了燕京,改籍燕京。

    此人内心极度骄傲,认为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徐寅一个乡下人,不过借自己爹留下的几本破书,能考中状元,一定是皇上故意让这样的乡下人,跟自己平起平坐,呕心自家人!

    更是看不惯徐寅这个南方状元,还作怪的搞了一个什么七君子。今天游街,他都要把自己风头全抢了过去,是可忍孰不可忍!琼林宴的时候,一定率北方学子,挑战他们!

    “你是谁?敢撵本世子?”武王儿子顿时有点炸毛,熊孩子脾气不好,顺着的时候,光看外表,很像讨喜的小正太,可惜时常炸毛,一炸毛就会随着性子胡闹了。

    “本人是这一届的新科北状元,武王府就这么行事的么?仗着手握重权,肆意妄为,连一个小小孩童,都敢挑战皇命?你们谁带孩子的?还把把孩子抱走!没看到这么多人在等着我们游街?”

    骄傲的声音,加上得瑟的神情,顿时把脾气已经炸毛的世子惹怒了,一转身就要把跟自己一同骑马的武将师傅的刀,要砍死这个欺负自己的混账状元!

    “世子,进来,记住,要治一个人的罪,还得需要律法,这个北状元,空口无凭,张口就诬陷本王府凭借手握重权,府肆意妄为,指的是武王现在杀敌保卫大周,是肆意妄为的行为么?

    本王妃可以这么认为,北状元内心期盼看到鞑子肆掠大周百姓,内心期盼看到武王等将士在家归缩着,眼睁睁看着大周百姓做大鞑子奴隶,请问北状元,果真内心如此期盼的?敢问鞑子给你多少厚利?”

    谢文婧没有撩开布帘,更没有驱车阻挡游街的主街,甚至在发出声音的同时,世子就被自己的武将师傅强行退了回去,撤出主街边缘,而谢文婧的这番清清冷冷的话,却让两边夹道欢迎的百姓,听的清清楚楚。
 150 北状元
    轩辕著,轩辕家主嫡孙,太子的表兄弟,见到武王的孩子,都能顺便侮辱武王府,自己若是不回击他一下,还真叫人以为武王府肆意妄为?能拿一个孩子的脾气做文章的,可见他轩辕氏对武王的敌对态度,容不得自己跟他客气,敌人而已!

    谢文婧的话刚刚落下,燕京百姓顿时有人指着北状元:“武王为了国,连家都没有来得及成,状元不好如此诋毁武王的,难道武王妃说鞑子给你好处是真的?”

    “不会吧!轩辕世家不要脸了啊?连鞑子也勾搭?”

    “谁知道?外表看着光鲜亮丽,暗地里的勾搭谁知道?但今天北状元如此对待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实在过分,这可是我等亲眼看到的,北方状元就不如南方状元。”

    “就是,同样是跟小孩子说话,看看人家对孩子的耐性,再看看北状元,咦,丢北方人的脸哦!”

    人群里面忽然有人低声交头接耳,当依稀能被游街的新贵们听到,顿时轩辕著的脸酱紫了。

    自己今日倒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