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风云-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袢∏蓖Щ兀慈媚切┰谟《妊笊匣疃那蓖芄挥卸嗟氖奔湓谡角猜撸皇前咽奔淅朔言谕岛叫猩希蠓鹊奶岣吡饲蓖У淖髡叫
受此影响,中国海军增强了印度洋上的潜艇兵力
到一九四三年初,隶属于第二舰队的潜艇已经过三十艘,其中大部分都是续航力在一万二千海里以上的远洋潜艇,而且还有部分是式潜艇任何情况下,都有三分之一的潜艇在战区,也就是阿拉伯海活动平时,这些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搜寻与攻击那些从印度开往南非、波斯湾与红海的美英船只在舰队出海作战之后,加坡海军基地司令部就会调整潜艇的作战部署,让潜艇去执行侦察任务当然,在任何情况下,都至少有一艘潜艇埋伏在孟买港外执行监视任务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虽然中国海军考虑过用远程巡逻机取代潜艇执行侦察与监视任务,但是这要求夺取一座加靠近阿拉伯海的前沿基地,而可以选择的除了斯里兰卡,只有马尔代夫群岛上的某座大型岛屿了
在一九四二年底,李向龙就提出发动一次规模有限的登陆作战行动,在马尔代夫群岛中夺取某座岛屿可惜的是,李向龙提交的作战计划被海军司令部否决了,因为当时海军的全部力量都得集中到西南太平洋上,为攻打澳洲本土做准备重要的是,中国海军的兵力投送能力本来就不强,即便攻打马尔代夫群岛的作战行动规模不大,也需要调动本来就极为紧缺的登陆舰艇
当然,登陆兵力也是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一直就不大,至少到一九四四年,也就是在大战爆发后陆续征召的兵成为了老兵之前,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总兵力一直没有过一百万,随时可以调动的兵力一直在十万以下即便李向龙只提出调动一个陆战旅来攻打马尔代夫群岛,海军司令部也很难满足
正是如此,中国海军中数量众多的远程巡逻机才没能派上用场
可以说,只要在斯里兰卡岛以东,能够执行侦察任务的就只有潜艇了
所幸的是,在北印度洋上,中国潜艇几乎没有遇到“天敌”,而且可供潜艇猎杀的“猎物”也不是很多
虽然美英有规模庞大的反潜兵力,到一九四二年底,仅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反潜战舰就过了五百艘,反潜巡逻机是多达数千架,而在太平洋上,美军也有数百艘反潜舰艇与上千架反潜巡逻机,但是在印度洋上,美军几乎没有动用反潜力量,只在南非与马达加斯加部署了几十架反潜巡逻机,而且其主要任务仅仅是保护印度洋西部的航线,而英国皇家海军加没有能力向印度洋派遣反潜兵力
当时,在北印度洋上,英军可以动用的反潜舰艇不到二十艘,反潜飞机不到四十架
显然,这点兵力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美英没有在北印度洋上投入太多的反潜力量,也与该海域没有至关重要的航线有关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英企业就在中东发现了大油田,到此次大战爆发前,中东的石油产量已经非常惊人了,但是此时的中东,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而且其产量所占比例并不大要知道,直到大战结束,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次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主要是占领的里海油田,而且美国生产的石油,足够美英两国的战争消耗了
也就是说,对美英来说,中东的石油并不重要
当时,在北印度洋上活动的船只,总共也不到两百艘,而且大部分都是载重吨在一千吨以内的小型货轮
显然,在这个战场上,中国海军的远洋潜艇几乎是无所事事
当然,这不见得是坏事
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大部分潜艇都有足够的燃油,也有足够的弹药,往往能够取得一些意外收获
重要的是,潜艇艇长都乐意执行侦察任务
要知道,在太平洋上,很多潜艇艇长并不喜欢执行侦察任务,因为侦察任务不但风险系数高,而且很难有所收获
对卓宇凡来说,这显然是好事
二十二日傍晚,他就收到了第一份确切情报,在拉克沙群岛南部的格尔贝尼岛上有一座野战机场,执行侦察任务的潜艇通过潜望镜,观察到了在该岛上起降的飞机,而且是战术战斗机
显然,这一情报与之前的发现完全吻合
到了二十三日清晨,潜艇又了第二个收获,即在马尔代夫群岛北部的法递卢福环礁上也有一座野战机场
重要的是,在这座环礁的潟湖里面停泊着几艘运输船此外,这几艘船只正在向岸上卸下货物,其中就包括修建野战机场的工程设备与物资,而且环礁上有很多没有携带武器的工程人员
这下,卓宇凡有了加清楚的认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主动攻击
原创第三百一十八章主动攻击
二十三日夜间,卓宇凡下达了战斗命令。╱оΟ
虽然身在“河北”号战列舰上,但是他依然亲自部署了航空作战行动。
按照他的安排,两艘小型航母将在一个小时内,出动全部舰载机,分别攻击英军的两座野战机场,而且攻击时间差不得超过十分钟,相当于同时发起攻击。完成攻击后,航母编队将向东南方向撤退,并且在回收了攻击机群之后,尽安排战斗机升空,为主力编队提供防空掩护。
事实上,航空作战是简单的部分。
在中国海军中,从来就不欠缺航空作战方面的人。可以说,只要在航母上服役了两年以上的军官,都具备部署与指挥航空作战的能力,如果在此期间担任过参谋、特别是舰队司令部的参谋,那就加理想了。说得直接一些,在第21舰队里,随便挑一个参谋军官出来都能部署与指挥航空作战。
真正的难题,还是在主力编队上。
当然,不是说没有人懂得传统海战,而是当时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与第二印度洋舰队遭遇。
为此,卓宇凡做了两手安排。
如果第二印度洋舰队就在附近,而且在野战机场遭到轰炸后立即返回,那么双方肯定会在当天晚上遭遇。卓宇凡要做的,就是在夜间打一场传统海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击败斯科特。如果第二印度洋舰队离得较远,即便全速返回也不可能在晚上赶到,那么双方遭遇的时间就将推迟到二十五日。到这个时候,卓宇凡就得在二十四日夜间炮击英军野战机场,给斯科特一个明确的目标。至于如何对付第二印度洋舰队,则得看二十五日的情况。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那么在二十五日白天,舰载航空兵就能结束这场海战。只是在卓宇凡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斯科特也是航空指挥官,非常清楚他那两艘主力舰在舰载航空兵面前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如此一来,双方就有可能在二十五日夜间遭遇,仍然以传统方式来决出胜负。
当然,这些只是主要的情况。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别说卓宇凡,就算是李向龙与顾祝同也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
二十四日清晨,攻击行动开始。
当时,航母编队距离格尔贝尼岛大概有五百公里,距离法迪福卢环礁有四百公里,因此攻击前者的战机率先起飞,在舰队上空完成集结之后再飞往目标,而攻击后者的战机晚一点起飞,升空后就直接飞往目标。因为执行轰炸任务的都是战斗机,而且得考虑在轰炸中遇到敌人的防空战斗机,所以攻击格尔贝尼岛的战斗机只携带了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且半数战斗机可以随时丢掉炸弹执行护航任务,而攻击法迪福卢环礁的战斗机携带的也是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这么做,可以让率先返航的战斗机在舰队上空盘旋一个小时以上,让后返航的战斗机率先降落。
只是,一轮攻击显然不足以摧毁两座机场。
要知道,就算舰载航空兵全体出动,也只有六十架,而且在极端情况下,只有半数战斗机能够执行轰炸任务。按照卓宇凡的估计,在只有十五架战斗机的情况下,多只能炸毁机场跑道,阻止英军战机升空。如此一来,就需要进行第二轮轰炸,使两座野战机场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作业。
当然,只要第一轮轰炸行动达到了目的,那么时间就不是问题了。
七点半,卓宇凡来到了“河北”号的司令舰桥上。
此时,飞往格尔贝尼岛的机群正好从主力编队上空飞过。
对卓宇凡来说,他要做的仍然是耐心等待。
按照他的安排,在第一轮轰炸结束后一个小时,主力编队将出动所有水上飞机,重点搜索编队南面海域。如果没有找到第二印度洋舰队,到了下午的时候,还得让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南下。
当然,这些任务早就安排好了。
只有出现意外情况,需要卓宇凡从下达命令,而大的意外情况就是第二印度洋舰队就在附近。
就个人而言,卓宇凡还希望出现意外情况。
不管怎么说,等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保不准斯科特会率领第二印度洋舰队逃往南非,那卓宇凡的美梦就将落空。
只是,并没有出现意外。
九点过,攻击机群到达目标上空。
虽然英军已经有所准备,但是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遭到攻击。
重要的是,这两座野战机场在二十二日建好,很多设备都没有安装到位,包括用于防空警戒的雷达!
结果就是,直到攻击机群逼近,英军发现那是中国海军的战斗机。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防空拦截已经来不及了。
攻击格尔贝尼岛的机群中,只有四架“海鹰”提前抛掉了炸弹,去对付那些在天亮后升空的英军战斗机,另外二十六架战斗机都冲向机场,把挂在机腹下的炸弹投向了刚刚碾压平整的跑道。
可以说,攻击行动十分顺利。
大部分战斗机投下炸弹之后,机场附近的英军防空部队反应过来,只是并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当时,格尔贝尼岛上的英军只有少数几门小口径高射炮。在仓促投入战斗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对那些从低空高速掠过的战斗机构成威胁,反而会引其战斗机的注意,成为攻击目标。
攻击法迪福卢环礁的机群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机群到达的时候,部署在法迪福卢环礁上的英军战机正在升空,而且已有十多架爬升到了一千米以上。结果就是,先到达的十二架“海鹰”全部提前抛掉了炸弹,转而对付英军的战斗机。要命的是,这支机群没有在起飞后集结,因此战斗机是分成三个批次陆续到达的。结果就是,等到第二批战斗机到达的时候,英军的防空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立即投入战斗。
终,只有十四架战斗机投下了炸弹,有四架战斗机在投弹之前被击落。
所幸的是,轰炸目的已经达到,十四枚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把英军平整好的简易跑道炸成了好几截,而且每一段的长度都不到一百米。也就是说,那些还没有起飞的英军战斗机已经无法升空了,而已经起飞的英军战斗机要么在附近找地方迫降,要么就得飞往印度本土的机场。
收到两支机群的战报后,卓宇凡下达了发起第二轮轰炸的命令。
只是,要到十一点左右,攻击机群能返回航母编队,因此两座机场再次遭到轰炸肯定是下午一点之后的事情了。
十点不到,主力编队的水上飞机开始升空。
卓宇凡耐心等了一个小时,依然没有收到水上飞机发回的报告,因此可以大致断定第二印度洋舰队没在附近。
当然,这个判断并不完全准确。
主要就是,主力编队总共也就只有十来架水上飞机,勉强够搜索南面海域,也就无法搜索其他方向。虽然卓宇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第二印度洋舰队在其南面,但是他并不能保证第二印度洋舰队不会出现在其他方向上。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关键就是,第二印度洋舰队里没有航母,连小型航母都没有,因此不可能在数百公里之外发起攻击,甚至不大可能找到第21舰队。也就是说,即便第二印度洋舰队就在附近,在双方的距离缩短到战列舰主炮射程之前,就肯定会被战舰上的雷达发现,或者是被在附近活动的警戒舰发现。
十一点半,卓宇凡收到消息,执行第二轮攻击任务的战机开始升空。
这次攻击十分顺利,而且圆满达成了轰炸目标。
只是,到下午一点半,也就是水上飞机第二次出动之后大约半个小时,卓宇凡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此时,安排舰载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已经不大可能了。
要知道,完成了第二次攻击之后,舰载战斗机要到三点左右能返回航母编队,也要到四点之后能再出出动。现在是北半球的冬季,夜幕在六点左右就将落下,因此就算出动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也得在夜间返航。
此外,战斗机也不适合执行侦察任务。
考虑到第三舰队曾经遇到的问题,即小型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在素质上并不出众,所以卓宇凡打消了用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的想法。如果在夜间爆发战斗,那么舰载航空兵将于决战无缘,多在天亮后打扫战场。如果在二十五日天亮之后与第二印度洋舰队遭遇,就需要让舰载航空兵飞行员养足精神。
四点过,卓宇凡派出了仅有的两艘轻巡洋舰,一艘向南航行,一艘向西南航行。
在他看来,斯科特肯定率领舰队返航了,而且速度不会太慢,因此双方很有可能在夜间遭遇。
卓宇凡的判断没有错,但是得有一个前提条件。
这就是,双方的距离足够近,让斯科特能够在夜间逼近第21舰队,而不是等到天亮之后再与第21舰队遭遇。
显然,这个前提条件并不成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别无选择
原创拉克沙群岛与马尔代夫群岛上的野战机场遭到轰炸,着实把斯科特吓了一跳精彩开始拼音
显然,中国舰队没有前往马尔代夫群岛南面,而是去了群岛北面,并且知道英军在岛屿上修建了野战机场。
只是,斯科特并没有立即下结论。
到了当天下午,在收到了准确情报,特别是两轮轰炸的间隔时间、以及攻击两座野战机场的机群的到达时间,让斯科特大致推算出,中国舰队、至少是那两艘出动舰载战斗机的小型航母就在印度半岛南面不远处。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范围。
对斯科特来说,即便这算不上是准确情报,但是也要比什么都不知道好得多。
随即,斯科特就发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即第二印度洋舰队立即北上的话,即便全速航行也将在二十五日清晨进入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而以巡航速度航行则将在二十五日下午进入。
也就是说,第二印度洋舰队返回的时候,正好在白天!
要知道,当时第二印度洋舰队在马尔代夫群岛中部海域,离遭到轰炸的法迪福卢环礁大概有一千公里。
这下,问题出来了。
可以说,斯科特不会希望用两艘战列舰去击沉航母,即便他能够在夜间逼近,也没有把握在夜间结束战斗。
重要的是,在斯科特获取的情报中,并没有与那两艘速战列舰有关的消息。
或者说,当时斯科特根本就没有获得足够的情报。只知道中国舰队出动舰载战斗机轰炸了野战机场。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那两艘速战列舰肯定会掩护小型航母。主要就是,第21舰队里面没有专门用来掩护航母的防空巡洋舰,但是斯科特却觉得,用速战列舰去掩护小型航母过于奢侈。
有力的证据就是在第三舰队里面也没有防空巡洋舰,负责掩护小型航母的只是一些防空能力并不突出的轻巡洋舰。在实战中,这些轻巡洋舰往往被派去执行其他任务,比如在外围担任防空警戒舰。以及协助反潜驱逐舰作战,因此在中国海军中,实际上没有直接掩护小型航母的战舰。
此外,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海军也没有为小型航母专门安排防空战舰。
说白了,小型航母本来就是“廉价货”。属于可以牺牲的战舰。而速战列舰与防空巡洋舰的造价都远远高于小型航母,作战价值也比小型航母高得多,因此没有任何一支海军会用昂贵的战舰去掩护廉价的战舰。
如果那两艘速战列舰没有掩护小型航母,那么就肯定单独组成了一支编队。
关键就是,这支主力舰编队不见得会跟航母编队一起活动,很有可能在航母编队前方执行作战任务。
斯科特能想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别忘了。他是英国皇家海军中懂得航空作战的舰队指挥官。换句话说,如果让他来指挥第21舰队,也不会把速战列舰编在航母编队里面,而会单独组成一支编队,用于在必要的时候与第二印度洋舰队决战。
说白了,只要打掉了英军的岸基航空兵,就没有必要为小型航母提供防空掩护,因为英军根本没有能力对航母编队发起空中打击。这样一来。第21舰队的指挥官就有足够的理由让两艘速战列舰组成主力编队。
在斯科特看来,这也许正是中国舰队轰炸野战机场的主要目的。
也就是说。轰炸野战机场,就是为了把两艘速战列舰解放出来。以便在夜间与第二印度洋舰队决战。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两艘小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总共只有六十架,而且全部是舰载战斗机,并没有适合用来攻击战舰的俯冲轰炸机。如此一来,第21舰队的指挥官就不大可能指望用舰载航空兵来干掉第二印度洋舰队,不然他就应该在小型航母上搭载一些俯冲轰炸机,因此第21舰队的主力正是那两艘速战列舰。
显然,第21舰队的指挥官想用一场传统海战击败第二印度洋舰队。
必须承认,斯科特的这一判断非常准确。
虽然在初的时候,卓宇凡并没有想过进行一场主力舰决战,他让小型航母全部搭载舰载战斗机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强舰队的防空作战能力,应对威胁不算太小的英军岸基航空兵。但是这一安排,实质上降低了舰载航空兵的价值,让舰载航空兵在舰队决战中变得无足轻重。
至少,斯科特是这么认为的。
当时,斯科特已经根据后方提供的情报,特别是两座机场遭到轰炸的情况,大致判断出第21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全是战斗机。
做出这个判断,可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就是,在斯科特看来,这绝非是巧合,而是从一开始就精心部署的。
重要的是,第21舰队的指挥官没有让小型航母搭载俯冲轰炸机,而是全部换上了舰载战斗机,那么他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些战斗机来增强舰队防空,从而让第21舰队能够在靠近印度本土的地方活动。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第21舰队的指挥官就没有打算去马尔代夫群岛南面。
显然,这是让斯科特为震惊、也是想不通的地方。
在此之前,斯科特一直认为,中国海军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美军从澳洲撤兵,不然不会把两艘舰队航母全部派往南印度洋,而留在北印度洋上的第21舰队的主要任务,只是盯住第二印度洋舰队,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也就是说,第21舰队并没有与第二印度洋舰队进行决战的必要。
如此一来,第21舰队就没有理由过于靠近印度本土,只要在远洋上活动,就能让斯科特知难而退。
显然,现在的情况与斯科特初的推断截然相反。
第21舰队没有留在远洋,而是主动靠近印度本土,甚至是在从加坡港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安排。
那么,第21舰队的指挥官肯定想与第二印度洋舰队决战。
重要的是,第21舰队的指挥官相信第二印度洋舰队不会前往南非,也就没有机动到马尔代夫群岛南面。
做出这些判断后,斯科特立即意识到,对手已经做好了决战准备。
重要的是,对手抓住了主动权,并且发起了挑战,就等着第二印度洋舰队主动送上门去。
立即北上?
冷静下来后,斯科特当然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等于主动送死,等于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与敌人决战。
虽然斯科特也渴望一场舰队决战,而且好是势均力敌的决战,但是他并不希望大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决战。
正是如此,在二十四日上午,第二印度洋舰队没有转向。
到了下午,斯科特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即中国海军的第22舰队在当天上午轰炸了珀斯港。
斯科特收到消息的时候,珀斯那边的战斗还没有结束。
第22舰队有两艘舰队航母,舰载机接近两百架,即便留下足够的防空战斗机,也能够组织两支规模在八十架以上的攻击机群。也就是说,第22舰队能够在白天连续发动四次空中打击。
这个时候,斯科特命令第二印度洋舰队转向北上。
显然,他初做出的判断没有错,中国海军确实把重点放在了南印度洋上,而且以轰炸珀斯港的方式来阻止美军撤兵。
到了傍晚,斯科特收到了加确切的消息。
在白天的战斗中,第22舰队发动了四次攻击,总共出动了三百多架次的舰载机,投弹量超过一百五十吨,在轰炸结束的时候,珀斯港已经变成火海,港口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停泊在港湾里的十多艘船只全部被击沉。
显然,美军不大可能在近期从澳洲撤离了。
这个时候,斯科特必须考虑一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即第22舰队在瘫痪了珀斯港之后会不会返回北印度洋。
如果会,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的处境就不大妙了。
当然,这还不是糟糕的情况。
如果第21舰队的任务只是牵制住第二印度洋舰队,即等待第22舰队驰援,那么在轰炸了珀斯之后,第22舰队还有可能直接横跨印度洋,前往南非附近海域,在那边等着逃往南非的第二印度洋舰队。
总而言之,留给斯科特的时间不算充裕。
即便他有信心击败第21舰队,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第22舰队,因此他的唯一机会就是在第22舰队返回之前击败第21舰队,而且还得在此之前前往南非,离开第22舰队的攻击范围。
可以说,斯科特没有好的选择。
如果与第21舰队纠缠下去,第二印度洋舰队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样一来,斯科特就得尽找到第21舰队,并且击败第21舰队。显然,他已经顾不得第21舰队的舰载航空兵了。如果能够在二十五日与第21舰队决战,他就有足够多的时间离开印度洋。要是拖上几天的话,就算他希望与第21舰队决战,第21舰队的指挥官也不见得会给他决战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前出侦察
第三百二十章前出侦察
二十四日傍晚,第二印度洋舰队转向北上,并且在入夜后不久,把航速提高到二十节。
显然,这不是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最快航速。
不是斯科特不想赶时间,而是他不知道第21舰队的确切位置,因此也就不知道到底采用多快的速度才算合适。此外,根据他做出的推断,如果第21舰队没有在二十四日下午转向撤退,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全速北上,将在二十五日清晨进入第21舰队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而到时候第二印度洋舰队与第21舰队的距离有数百公里,根本没有办法威胁到第21舰队。
如此一来,采取一个适中的航行速度更加合理。
对斯科特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二十五日傍晚与第21舰队遭遇,然后在夜间利用航速上的优势逼近第21舰队。别忘了,第二印度洋舰队的最高航速为二十九节,而第21舰队受小型航母拖累,最高航速在二十节左右。更重要的是,现在是北半球一年中夜间最为漫长的冬季,一天中有接近十四个小时是黑夜,而在这十四个小时中,第二印度洋舰队能够帮距离缩短一百海里以上。如果第21舰队没有在入夜后转向撤退,那么双方就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遭遇。
当然,斯科特并不指望在夜间击败第21舰队。
在他看来,能够在天亮前逼近第21舰队就很不错了,因为他的快速战列舰有足够的速度优势追上小型航母。
要知道,小型航母上没有液压弹射器,而且航行速度过低、飞行甲板不够长,因此在起飞舰载机、特别是重载的舰载机的时候,必须全速迎风航行,而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小型航母不见得有机会迎风航行,也就不可能出动携带了重磅战斗机,舰载航空兵将因此成为毫无价值的摆设。
显然,斯科特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第21舰队里有两艘速度不亚于“乔治五世”级,火力与防护甚至强于“乔治五世”级的快速战列舰。如果受到这两艘快速战列舰的阻挡,那么斯科特就不可能顺利逼近第21舰队的小型航母,舰载航空兵也就能够获得升空的机会,从而使第二印度洋舰队的反击变成自寻死路。
只是,斯科特必须忽视这个因素。
原因很简单,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么第二印度洋舰队就没有什么胜算,也就没有理由去找第21舰队决战。
当然,斯科特没有忽视最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第二印度洋舰队严重欠缺远程侦察手段。
虽然在第二印度洋舰队里有不少的水上飞机,但是这些水上飞机不但速度慢,而且航程也不够远。
更重要的是,水上飞机并不适合执行侦察任务,特别是远距离侦察任务。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不能找到第21舰队,又如何攻击第21舰队呢?
做为英国皇家海军中的头号航空作战指挥官,斯科特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的利用水上飞机执行侦察任务,但是他很快就发现,即便他把所有的水上飞机都派出去,而且通过战术安排让这些水上飞机的侦察效率达到最大,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概率找到第21舰队,而这等于不可能及时发现第21舰队。
显然,必须改变侦察方式。
斯科特能够想到的,就是派遣侦察舰。
问题是,第21舰队里没有多少战舰适合执行侦察任务,轻巡洋舰只有六艘,虽然驱逐舰数量众多,但是都没有安装雷达。
所幸的是,斯科特身边并不缺乏有才能的参谋。
当时,第二印度洋舰队的作战参谋提出了一个办法,即让轻巡洋舰搭载水上飞机前出到舰队前方执行侦察任务,以此拓展水上飞机的搜寻范围,而且轻巡洋舰也能用雷达搜索周围海域。
虽然这个办法依然不可能保证找到第21舰队,但是要比其他方式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斯科特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