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普陀圆通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菩萨道:
“你拿拿看!”
说着;将羊脂白玉净瓶轻轻地撂在地上。小龙女上前用手一提;见那瓶没动分毫;便又使劲一提;那瓶还是没动分毫;她便摞起袖子用双手抱住瓶口;并将嘴巴闭紧;肚皮运足了气;两膀一叫力;心中道声“起”;那瓶竟如生了根一般;连晃都没晃上一晃。
小龙女纳闷道:
“娘娘;怎地到我这里;这瓶变得这么重?我连吃奶的劲都使了;它却连摇都没摇一下?”
菩萨让惠岸也拿一下试试;惠岸也同样向小龙女一般用劲抱那瓶起来;可哪里抱得动它分毫?惠岸见拿它不动;便弹了弹手掌说道:
“菩萨;这却是怎的?连我也拿它不动分毫;噢!您是给它做了法了?”
菩萨正色道:
“这羊脂白玉净瓶;也叫白玉清净琉璃瓶;是佛家最至高无上的宝贝之一。里面装得是‘三江四海水;万物生灵根’;重为无穷大也!凡想拿动此瓶;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者;先天具有神仙佛圣的慧根;第二;会念那佛家的大力金钢咒语;第三;能熟练地掌控托拿它的平衡技巧。三者缺一不可。小龙女本是降雨龙神娑竭罗之后;虽先天具有神仙的灵根;但因未经我传授大力金钢咒语;你怎能拿得动它?即便我已传了你佛法咒语;却因你缺乏掌控它的功力;那净瓶到了你手还不是因瓶取祸;自食恶果?弄不好会惹出更大的祸患!”
惠岸奇道:
“菩萨;那羊脂白玉净瓶就是翻倒了;怎叫惹出祸患?”
菩萨道:
“那瓶中装的‘三江四海水’;从表面看来只有一瓶而已;可他实实的是三江四海水啊!一旦那水从瓶中流了出来;可就不得了啊!就拿咱这南海一亩三分地来说吧;它可只是容纳一海之水;如若再给它添上一海之水;试想;咱这普陀山洛迦岩潮音洞还能存在吗?岂不成了海龙王的水晶宫了?”
菩萨接着说道:
“今天我叫你们来;主要就是为了此事;现在;为师就将大力金钢咒语传授给你俩;尔等要按为师所传好生熟记练习;不得怠惰;待我验过;就将这白玉清净琉璃瓶交于你们保管;知否?”
惠岸和小龙女齐道:
“谨遵师命!”
于是;观世音菩萨就将大力金钢咒语细细地传授给了他们;他们二人欣喜若狂认真地学了。至此;惠岸与小龙女每日结伴在那紫竹林里练武;不提。
(下接第三十八回 灵台山祖师隐迹 嫁马郎鱼女授经)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八回 灵台山祖师隐迹 嫁马郎鱼女授经
第三十八回 灵台山祖师隐迹 嫁马郎鱼女授经
过了数月;菩萨抽空验看小龙女和惠岸施持宝瓶的本领;果然不负所托;将那“三江四海水”托在手掌内;不仅稳如泰山;而且轻松自然;便将白玉清净琉璃瓶取出交于她俩;以小龙女为主收了。
那时正置汉光武帝八年;天下太平;观世音菩萨离了南海到四处体察民情。忽然;心血来潮;记起那被捉的孙悟空;心中老大的不自然;不知他现在究竟被玉帝怎地了?心念至此;便口呼阿弥陀佛;善哉!眼前立时显现出他那被捉时的情景:
玉帝传旨;命将他解至斩妖台细剁其尸;但刀砍斧剁不伤其肉;油熬火煎不伤其身;玉帝又命解至老君炉里炼丹;老君领命将悟空推入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日;老君开炉取丹;被悟空放倒;在耳中拿出如意棒;又大闹天宫;无一人可挡。玉帝派游弈灵官同翊圣真君请来如来佛祖至阵前降服妖猴。那如来佛祖问曰:
“你这猢孙有何手段要夺玉皇龙位?”
大圣见众神退后便收了法身道:
“我除有七十二变化;还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
佛祖道:
“你若有本事;站在我掌中;一筋斗打得出去;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我请玉帝到西方居住;让天宫你坐。”
大圣听了便道:
“善士;你可做得了主吗?”
佛祖道:
“做得; 做得!”
大圣遂收了棒子纵身站在佛祖掌心道:
“看我去也。”
佛祖翻手一扑;将大圣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为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佛祖复写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呢吽”贴在五行山顶上封住;又招来土地监押;说:
“待他饥渴时;喂他铁丸铜汁;等灾星满时;自有人救他。”
观世音菩萨看到此;胸中长出了一口气。心道:“总算还没伤到他的性命;得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了!”于是;她“嗖”地腾空而起;驾起闪电云直奔西牛贺洲;她要重游消遥岛;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叙上一叙。
来到灵台方寸山以后;他见人迹全无;岛上荆棘丛生;青苔当道;已全不是原来的模样。走进客雅轩;见门窗已坏;室内蛛网联结;落叶灰尘满地;甚是凄凉。
忆起当年祖师将那两枚胡枣变成两只蜈蚣;执于茶盅之内。虽是戏虐;却觉得那两只蜈蚣奇香无比;尽有那待客之意。现在;旧地重游;人去屋空;菩萨感慨万千;却对那只有一面之交的须菩提祖师恋意顿生。忽想到:“祖师之隐;难道与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有甚关系?其中他怕染上什么瓜葛不成?”想到此;观世音口念阿弥陀佛;想借助那天眼寻一寻祖师的去处;可眼前却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云和雾;她惊呆了;她知道;这是须菩提祖师施展更加高超的道法;全然拒绝了她的探访;他不听她的;也不归她管;她茫然了!
观世音菩萨从消遥岛上出来;大脑一片空白。她于是化成一美丽渔妇模样向东海边信步走来。她挽着抓髻儿,穿着蓝布裙袄,依旧赤着双脚,手中提着鱼篮;里面放着几尾鲜鱼,就杂在众渔人当中进入渔市卖鱼。
那鱼妇走在鱼市街上甚为显眼;街两旁摆摊卖鱼的生意人和入市买鱼的商人;都贪看这鱼妇生得十分美丽,故争着去买她的鱼,可是菩萨却向买鱼的人说道:
“你们买我的鱼去做什么用?”
那些买鱼的都说是做菜肴下饭,她却就摇头说道:
“我这个鱼不比等闲,不供人吃;却只卖给人家做放生用的。”
大家听了她的话,不免笑她痴呆,以为鱼虾之类本来是供人吃的,如何却说是放生?果真买了鱼拿来放生,还不如将金钱向海中抛撒好呢?于是都悄然而去。
菩萨到了晚间,也和众人杂居在金沙滩畔,次日仍旧提篮入市,可依旧找不到买鱼的主顾。
如此一连几天,就惊动了一位有心人,此人姓马,因为他是个卖鱼郎,故大家都称他为马郎。他见菩萨卖鱼天天没有生意,而那篮中却天天总是那两条鱼儿。他自有些奇怪,那鱼儿干放在篮中却并不死,他便留心察看,又不见有甚么特异之处;马郎十分纳闷。
这时;金沙滩上许多渔户,由于对这美丽的卖鱼女子都生了爱慕之心,共有二十余人争着要娶她为妻;马郎不例外也是其中的一个。菩萨知道了;只善言向这许多求婚的人说道:
“一个女人配一个丈夫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现在只有一个身体,终不成尽配你们这二十多人啊?我如今却有个选择丈夫的办法在此,不知你们肯依从否?”
大家听了;更加心痒难熬;巴不得要讨她为妇,听说有办法,自然都乐于接受,便向菩萨请教。菩萨道:
“我会教人诵经,现在由我将《普门品》口授给你等,凡是在一夕之间,诵得熟的,我就嫁他为妇;怎样?”
众人听了高兴;于是大家就请他教授。先是;由菩萨一句一句的背诵出来,然后大家一句句跟着念去;教了一遍又是一遍,倒来倒去,念不绝声。学诵的人都专心至致,一宿功夫下来,其中能够背诵的,却有半数,那一半背诵不出的自然绝望而去,惟留下的一半,又争着要娶她了。都说自己背诵的熟极,这女子应该归我;都说别人背得不算流利,应将这女子让归我,如此;不免纷争起来。这时;菩萨出来止住大家道:
“你等休要相争,我还得再行挑选哩!《普门品》是佛家初乘,容易学得会,不能算数。现在可换《金刚经》来背,仍由我口授,时间也规定一夜,学得会的,我就嫁给他为妻!”
大家又高兴起来,仍请菩萨口授,一句一句的念着,这《金刚经》可就不比《普门品》来得容易了,整整的学了一夜,十多人中,只有四人学会,那其余的就都被淘汰了,怏怏而去。那四个人同声说道:
“美女啊!我们现在还有四个人哩!你到底愿嫁哪一个?爽快些说罢,我们决不再争夺的。”
菩萨道:
“不行不行,须知我对于你们诸人一视同仁,并没有什么好恶之见,只看大家的缘法,若由我指定就欠公平。如今还得待我再挑选一番,才能决定。”
四人只得听她的指挥,便向她问道:
“《普门品》不算!又是《金刚经》,如今《金刚经》依旧无效,不知又要弄些什么花头经出来哩!请你快些说出来罢!”
菩萨笑道:
“你等休要猴急,我这部经却非同小可,是佛家大乘宝藏,名为《法华经》,如今就用此经教授你等,如能在三天以内,将此经诵熟的,我准嫁他为妻!”
四个傻哥儿们自然一口答应。于是仍由菩萨一句一句的教诵,转眼三天期满,能够背诵的,却只有马郎一个,其余三人,懊丧而去。当下菩萨答应马上与马郎具礼成婚。
菩萨与马郎结婚入门那晚,她却弄了小小神通,还没等到入洞房;新娘竟变成死的模样,且皮开肉绽立刻腐烂,马郎落了个空欢喜一场,到此时也没了办法,就将尸体拉出去葬了。大家闻知此事,反觉自己庆幸,把以前的懊恼却全抛到爪蛙国去了。
马郎从此就誓不娶妻,闲时就把菩萨教他的三种经文,念诵消遣,觉得津津有味,念得久了竟有些感悟。
菩萨自脱身之后,时隔半月,见马郎悟性已开,便化身为一个和尚前去找到马郎,与他谈论佛法指示迷津;然后问起他娶妇之事,马郎一一告知,菩萨道:
“你可知那美女毕竟是谁人啊?她却是南海普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啊!”
马郎听了半信半疑地说:
“真有此事?”
菩萨道:
“他是特意到此来感化你的,你如不信,可将她坟刨开来看,一验她骨骼就知道了。”
马郎果真带了一把铲子,来到坟前扒开来一看,不觉大为惊喜,那坟里哪里是什么尸身,却空空如野。菩萨劝解道:
“如何?你如今可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法力了。菩萨本男身女身各有一半;要男变男;要女变女;因为这一方的百姓不知礼节,愚蒙可怜,故特地化身美女前来点化大众,合该与你有缘,将大藏《法华经》授了给你,你就该本着菩萨的宗旨,抱定宣扬佛法劝导大众的心志,将来功德圆满;不怕没有你的好处啊!”
马郎连连应诺,说话之间,和尚却又不见了。从此马郎便把那间草屋改作茅庵,塑起观世音菩萨的法像供奉香火,但他所塑的还是那个卖鱼美女的形像,一手提着鱼篮,故称为鱼篮观音;又因为她当时名义上曾嫁过马郎,故又称马郎妇观音。
(下接第三十九回 救小沛助箭射戟 道孔明崇拜晏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九回 救小沛助箭射戟 道孔明崇拜晏婴
第三十九回 救小沛助箭射戟 道孔明崇拜晏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汉室衰微;到汉献帝时;已造成诸侯纷争各自独立的局面。此时;各部都为寻扩张;俱争着网络人才;因此;英雄辈出。观世音菩萨每日里不停的巡视世事;尤其是对那应运而生的出类拔粹人才看在眼里;心中总是钦羡不已。
其中;特别对诸葛孔明的智谋神机;关羽关云长的忠勇义气;曹植曹子建的才思敏捷;吕布吕奉先的英俊武勇;华佗(字元化)的神妙医术;是推崇倍至。观世音菩萨每当与惠岸和小龙女谈起他们的故事;总是赞不绝口。
一次菩萨回忆道:
“平阳蒲州解良宝池里下冯村;有一后生;姓冯,名贤;字长生,年方19岁,生得剑眉鼓眼,面白如玉,身长九尺二寸,力大无穷;喜看<;春秋左传>;;家贫,以卖豆腐为生。一次,到县城贩卖豆腐;遇城里恶霸吕熊正在练武;因冯长生叫卖吆喝时声响巨大,将吕熊手中舞着的花枪震落地上,吕熊当即破口大骂,并将冯长生的豆腐车砸得稀巴烂;当晚,冯长生他暂住在观音庙里; 忽听到隔壁有人在哭,一问才知这个哭泣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恶霸吕熊强占蹂躏。吕熊是个员外,勾结官宦,有财有势、欺男霸女。当时,解州城由于靠近盐池,地下水都是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水井散落在城里各处。吕熊叫手下人将城里的甜水井都填塞了;只留下他家院里的一口甜水井。还硬性规定了一条:‘凡是来他家院里挑水的人,只准是年轻貌美的女人,否则不许进门。’但;凡进他家门来挑水的年轻女人,不是被他调戏,就是被他奸污。大家非常气恨,但因吕熊财大势大,谁也奈何他不得。韩守义的女儿让吕熊霸占后,气得老人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好忍气吞生;独自悲泣。冯长生听罢;正因挨骂遭打而懊恼,顿时怒火中烧,提起豆腐刀闯进吕家,杀了吕熊和他一家,解救了姓韩的姑娘及其他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回观音庙里; 官兵追拿冯长生,他慌忙躲到观音像背后藏身,就在这紧急关头,正好本座走进庙里休息;听见他在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于是;本座就在冯长生的脸上轻轻的抹了一把; 使那冯长生原本白净的脸上;立马变成了枣红色脸面,胡须也让它陡然长了二尺来长,剑眉鼓眼竟也变成了卧蚕眉、丹凤眼。官兵因认不出来他,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观音庙。这时;天已放亮;他拜谢了我对他的救命之恩;只身逃往他乡涿郡。途中路过潼关时遭到守关军官盘问,情急之中; 冯长生手指城关说自己姓‘关’,从此以后;他就改姓关了;并改名羽;字云长。前日;我见他与刘玄德、张翼德桃园结义后;从军*董卓;曾经‘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方显出了他的英雄本色!今他与刘备身居小沛;粮少兵微;袁术将派大军犯境;大难不远矣!”
小龙女道:
“娘娘;我们何不下界走走;遇他们有难;也好见机行事;帮扶他们一把;您说对吗?”
观世音一拍大腿道:
“好;说走就走!”
于是;她师徒三人同游中原;行至小沛上空;见袁术大将纪灵统兵数万来犯沛县;吕布设酒与刘玄德解围’(参阅罗贯中著《三国演义》);道:
“你两家看我面上;俱各罢兵!”
纪灵道:
“我奉主公之命提十万兵来捉拿刘备;如何罢得?”
吕布道:
“我请你两家解斗;须不叫你厮杀;取我戟来!我劝你两家不要厮杀;全在天命!”
遂令左右接过画戟去辕门外远远插定;然后回顾纪灵和刘备道:
“辕门离中军百五十步;我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若射不中;你两家各自回营安排厮杀。有不从我者;并力拒之!”
纪灵应喏。吕布都叫坐;每人都再各饮一杯;酒毕; 吕布叫拿弓箭来。只见他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此时; 小龙女谓菩萨道:
“娘娘;您既喜欢那吕奉先;此时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叫他射中?如此事得成;那小沛百姓就会免受多少刀兵之苦;善莫大焉!”
菩萨道:
“本座正要如此。”
说完;即将吕布弓中所扯满的羽箭轻轻一指;那箭则乖乖地插进小枝空里。吕布见状;哈哈大笑;掷弓于地;遂执纪灵和刘备的手;道:
“此天令你两家罢兵也!”遂令军士:“斟酒来!”
菩萨见战事和解大局已定;便道:
“徒儿;咱们走吧!假若天下事都能如这般一帆风顺;将各种机会都恭手给吾等的话;何愁杀戮不能平息?”
师徒三人边走边谈;兴高采烈地回到南海;反反复复地论起辕门射戟之事;俱大笑不止。
建安十三年初冬;曹孟德发大兵八十三万直下江东;孙权任周公瑾为水军督都;诸葛亮助东吴破曹;与周瑜拟定了火攻计策;只愁无东南风助力。那孔明夜观天象发现观世音菩萨连日来在长江一带巡行;算定了必为他助风;遂不说破;便应允周瑜帮他借三日三夜东南风来江夏。
惠岸行者探知此事后告诉菩萨;菩萨道:
“汝还记得汉刘邦时之张子房否?他乃天界天机星卢昌下凡转世;其前世是齐国相晏婴;后随黄石公习学兵法;转世后他助刘邦打天下;功成后又随赤松子修真学道;渐有大成。武帝时转世为东方朔;因偷回天庭窃王母蟠桃二度;遂第四次堕入轮徊;于献帝时托生为孔明。现在看来;孔明比那当初之晏婴、张子房、东方朔等都更胜一筹。赤松子号左圣南极太虚真人;本是神农时雨师,他曾在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善火攻术。吾五世时在昆仑山学道;经常与他在西王母的石室里论道;故为道友。今他弟子孔明虽为肉身;但已有半仙之体。我算他定于冬月二十日甲子在南屏山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为止;本座须当助之;以酬故人之情。”
遂招惠岸和小龙女跟随;奔南屏山顶上观之;见那诸葛亮身穿八卦仙衣;执宝剑在坛上三上三下; 并未见风伯伐由如期而至;于是立招之。须臾;伐由带风婆婆诸人急趋南屏山;见菩萨行礼毕;问曰:
“菩萨叫小神来此;是为了那卧龙请风之事否?”
菩萨道:
“然!”
伐由道:
“遵法旨!”
随即与风班众神兴起东南风来。菩萨见风起;便叮嘱伐由道:
“尔等须好生行风;按那诸葛亮安排行事;本座去也!”
伐由等恭送观世音师徒等三人驾云而去。
观世音菩萨师徒三人回到南海普陀山以后;小龙女庆幸地说:
“娘娘;亏了咱们今天去了那南屏山一观;否则诸葛亮非亮台不可!嗳;娘娘;我听您对他的评价很高;是因为他有个雅号叫卧龙先生吗?”
菩萨道:
“问的好!凡是看人;主要看的不是他的名称、相貌、外表等等;而是看他的真才实学。如果;他的名字叫得比大罗神仙还冠冕堂皇;但肚子里是一兜臭狗屎;这就叫作驴粪球;外面光;这种人是万万不能用的。而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孔明却与常人大不相同:他幼时;身居隆中;经常地背诵他所作的;也是他最为喜欢的那首乐府‘楚调曲’<;梁甫吟>;。那<;梁甫吟>;是何意也?待本座背诵给你们听听便知:
‘步出齐门城,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 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 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这首诗里中心是讲的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其大意是: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田开疆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鼋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参阅 《晏子春秋谏下》)。齐景公为奖励其功劳,嘉赐他三人‘五乘之宾’的荣耀;时间一长;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简慢了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貌。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
此时身为齐国国相的晏婴深感忧虑,想除掉他们三人;但又担心景公不允许;反而会结怨于三人。
一天,鲁齐结好,齐景公宴请鲁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奏请打开后花园摘取树上金桃为两国结盟祝贺。景公准奏后,晏子引园吏亲自监摘;共摘得六个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气扑鼻的金桃。依礼,齐鲁二国君各享一个,齐鲁二国相也各享一个;盘中尚剩两个。于是;晏子奏请景公赏给臣下功深劳重的人;以表彰其贤能。齐景公让诸臣自我荐功;由晏子评功赐桃。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人因救主之功而自荐。晏子马上就肯定了他二人的功劳,并即刻将两桃分赐给了这们。然后;田开疆以开疆拓边有功而自荐;晏子评定说田开疆功劳为最大,但桃已赐完,说只能等到来年桃熟再行奖赏。齐景公也说他自荐来迟,已没有桃子来表彰他了。田开疆自以为功大反而不能得到桃子;这是一种耻辱;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看了;觉得自己因比田开疆功小而抢先食桃;而感到羞愧和耻辱;也都相继自杀身亡。晏婴就利用这两个桃子除掉了三人,从而消除了齐国隐患。
那诸葛亮看晏婴身高不足五尺却如此足智多谋;心中佩服之至;所以作了一首<;梁甫吟>;来赞颂晏婴;并每日里自比管仲、乐毅之贤;经常激励自己观察和分析天下大势。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就凭这一点;岂是等闲之辈之所能为?至于火烧博望;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设连环等等;与他那<;隆中对>;相比;俱都是雕虫小技而已。
可刘玄德这人啊!哈哈;你却不能小视于他;他虽一生之中大半是装疯卖傻;但他三顾茅庐、礼贤下仕;却是平常人所不能为;可见他慧眼识真;比那春秋时鲍叔牙识管仲的本事只高不低。我把话撂在这;不信实际会证明这一点;无论再过多少年;将来就是到了猴年马月;这世上能做到三顾茅庐、礼贤下仕者;恐怕也只能是他刘备一人;这就叫做‘千古一人’啊!”
惠岸行者问曰:
“菩萨;徒儿从那年您帮吕布辕门射戟的事情看出;您对吕布的印象不错;这却是为何?”
菩萨道:
“这问题问的也好!我只是想;象吕布这样的人千古难寻。你想;论武艺;除刘备外;关羽张飞俱是万人敌;而三英一起都战他不过;还有哪个能敌得过他?再说;他人生得英俊;当今天下都赞他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
小龙女抢着问道:
“娘娘;您说吕布与二郎神杨戬相比哪个武艺更强一些?”
菩萨笑道:
“这两个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么说吧;如果让二郎神杨戬现在下界与那吕布战在一处;当然;十个吕布也不是杨戬的对手。但反过来说;如果吕布有缘作神仙的话;他何尝不比杨戬更英武?哈哈哈。。。。。。”
(下接第四十回 玉泉山关公解悟 助运粮二仙创牛) 。。
第四十回 玉泉山关公解悟 助运粮二仙创牛
第四十回 玉泉山关公解悟 助运粮二仙创牛
没有过多少时日;因蜀相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实现;天下情势竟又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观世音菩萨决定去看看远离西蜀的关羽关云长。她独自来到他受皇叔刘玄德之命托付给他镇守的地方荆州;才知他早去了麦城;刚想再去麦城寻他;忽然间就觉得心血来潮;赶忙口默阿弥陀佛将天目大开;就见关羽被害于吕蒙之手。她立时摇身一变;化成镇国寺长老普净禅师模样;赶快飞往荆门当阳县玉泉山草庵内坐定。眼见关公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在关平和周仓的陪同下;于空中大呼曰:
“还我头来!”
普净禅师道:
“云长安在?”
关公赶快下马落于庵前;叉手问曰:
“吾师何人?愿求法号!”
普净禅师道:
“老僧普净;昔日在汜水关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见;今日岂忘之耶?”
公曰:
“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悔;指点迷津。”
普净道:
“今非昔比;一切休论; 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醜;五关六将等众人之首;又将向谁索耶?”
关公恍然大悟;稽首而去。
普净禅师见关公去得远了;便收了原身返归南海普陀。路上;观世音还在想那关公; 想那关公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在关平和周仓的陪同下走了。啊!他能到什么地方去容身呢?突然;他忆起了须菩提祖师;忆起了消遥岛和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那是她曾经去过的地方。她前些日子还找过他;没有找到。他象被空气蒸发掉一样;无影无踪了。他究竟隐身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是不是与关公去了同一个地方?
啊!“斜月三星洞”!这不是“心”的字形吗?那“斜月”不就是“心”的斜勾;而“三星洞”便是“心” 上的三点吗?噢!“灵台方寸山”!? “灵台”不就是那“心”的意吗? 而“方寸山”三字;就是说要对那“心”把握好方寸之意。
哦!观世音长出了一口气;顿开茅塞使她如释重负。他忽然又忆起了“消遥岛”;噢!这是对“心”参悟的意境消遥;即放松、自然;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少事;就如同没有事情一样放松、自然。人要将自己的心参悟或掌控到这般境地;不就成佛成仙了吗?那世上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咳!也不过是个“死”字嘛?而关公的“心”;刚刚在这个地方过不去了;觉得委屈;竟在空中疾呼“还我头来!”;等我点醒他之后;他稽首而去;那他;不就是成“圣”了吗?
啊! 须菩提呀;须菩提!你真乃解空第一也!关公去了;不知所往;但他从此就无处不在了!
观世音菩萨回到南海之后;将她师徒三众每日必做必修的规定;除遍访天下事;观察世之音和习练武功法术之外;还特别添加上了参悟佛本性的功课;数年之间;惠岸和小龙女功力大增;连那‘护法鹦王’巧姬都已能背诵简单的佛经了;菩萨暗自高兴。
巧姬那天正在崖前值岗;见两位上仙驾云而至;其中一位秃顶黄面;鼠头猫脸;留三撮黄须;穿一件土黄色道袍;乘一头黄扬木牛先飘落在岸边;另一位鹤发童颜;虎目鹰鼻;生一脸虬髯;外套一件深傈色大氅;驾枣红轱轳马跟随其后;上得崖来。巧姬朗声问道:
“何方上仙;请通名姓!”
二位左顾右盼不见人影;抬头见一鹦鹉在崖壁梧桐枝上注目而视;便脱口问道:
“方才是你说话吗?再说与我看!”
巧姬道:
“我是观世音菩萨驾前‘护法鹦王’巧姬是也!你俩是何人?通上名姓来!”
二仙闻言;慌打问讯道:
“有烦鹦王通秉菩萨;就说陇南黄石公;昆仑赤松子求见观世音菩萨。”
巧姬道:
“二仙稍等片刻;待我前去秉来!”
巧姬随即进内秉于菩萨知道;观世音接出洞外;口呼佛号道:
“原来是二位上仙屈驾草庵;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赤松兄别来无恙乎?”
二仙闻言;慌打稽首道:
“无量佛善哉!菩萨可好?贫道有礼了!”
菩萨请二仙进洞;落坐;小龙女献茶毕;赤松子道:
“小徒天机星自转世孔明以来一路顺风;至使前几日他在江夏营里酒醉后;向周公瑾夸下借取东风的海口;因此得罪了风伯伐由一行人等执拗不发;亏了菩萨亲临南屏山补救及时;方保东吴百万民众免受涂炭;为此;我替小徒多谢了!”
说着;赤松子与黄石公俱离座施礼。观世音慌忙起身制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