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果明天来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大家喜欢的话就给砂子留言吧,你们的对我是最重要的。
继续求收藏,求推荐!O(∩_∩)O
………【第六十一章 大侠】………
回到了赵府,先安顿了铭儿,本来我要他和我住在一起,可是慧姨说要和爷爷培养感情,要铭儿和她们住一起,铭儿也十分的愿意。
慧姨告诉我还让我暂时住在我以前住的那个院子,然后带走了铭儿。
青青还在府中,听说我回来了,就赶来帮我准备房间,又是打扫又是整理,直到一尘不染才让我进去。
“姑娘这几年不在,这房间也一直空着,我就想着哪天姑娘回来了,咱们还能在一处。”
我笑了笑:“这不是回来了么,以后我都不走了。”
青青很高兴:“那我就能一直跟着姑娘。”
我点点头:“青青要是不想嫁人就跟着我吧。”
“姑娘一回来就拿我开心,还是没有主子的样子。”
休息了两天,浩谦来府上跟赵老爷谈生意上的事情,从早上一直午饭时间才完。赵老爷现在已经基本不去管理生意,只是遇着重大的事情要浩谦和他一起决定,平时的事务他已不再过问;一切都交给了浩谦,浩谦只用每个月来交代一下各个方面的情况。也因为这样,浩谦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忙碌,中午在赵府匆匆吃了饭,就离开了。
我考虑铭儿也大了,想要给他找个师傅教他读书,就把这个想法告诉赵老爷,他很赞成,于是将这件事交给浩谦去办,过了有一个月的时间,浩谦带来两个人,一位姓曹,一位姓黄。
黄师父是冀州人,看上去不到四十岁,形容儒雅,出身书香世家,学识渊博,文采出众,二十年前就中了进士,后来在范阳节度使帐下为幕僚,浩谦仰慕其名,花重金将黄先生请来。
另一位三十出头的样子,身材健硕,却不是肌肉男类型,听浩谦说他武艺一流,对于武功我是不懂,不过又不去考武状元,我的要求是能够防身,另外强健身体就好。
我一直担心浩谦请来的先生是迂腐酸儒,张口闭口“子曰……”的那种,后来问过浩谦之后才知道的,唐朝的进士和后来明清的不同,进士只是科举中的一科,他们考试以时务为主,也有经史,另外还有明经、明法、明算等很多科目,而考中了进士的人不一定能做官,就算能,一般也就是八九品的小官,人各有志,像黄先生虽然不愿做官,但能给节度使做幕僚也算很不错了。浩谦夸奖黄先生看事情眼光独到,作为一名谋士,对事情大有些旁观者清的意味,常常会有准确的判断。
浩谦当着赵老爷和我的面介绍了两位老师,赵老爷听到黄师傅的名号时有些意外,他原本是听说过黄师傅的,一直很仰慕此人的才华,没想到浩谦能将他请来,显然是很满意,对黄师傅也是非常的客气有礼。
浩谦为曹师傅送上长剑,让他当场演示了剑艺,我看不大懂,转头去看浩谦,浩谦专心致志眼中带着欣赏,目不转睛的盯着曹师傅。曹师傅演示过后,浩谦上前笑道:“曹师傅受累。”
曹师傅端身对浩谦抱拳:“公子严重了。”然后将剑交还给浩谦。
浩谦转身对我道:”曹师傅的武艺除了剑术,拳脚功夫也十分擅长,当年曹师傅为救人,一人独斗陇西七大高手,苦战三天三夜,行侠仗义之名从此传遍江湖,多少人为之敬仰,而且静姝,曹师傅绝不是普通一介武夫,曹师傅读过的书绝不会比我少,正是外行其正,大道于心。”
后面这句我只是一听而过,我心里疑惑着这样一个身怀绝技的江湖大侠,怎会甘心在赵府教一个小孩子,难道因为浩谦给出的价钱高?而且,他有着这样的过去,说的为了救人,可是就我以前看过的武侠小说、电视剧来说,所谓江湖恩怨一般没有那么简单,今天我打败了你,明天你又回来报复。我不在乎他是不是大侠,只要人行的端走得正,再真正有些本事就行,我只想平平安安过日子,若是请了他,以后再牵扯上些什么恩怨,那这里的人不是都会受影响?
我为皱眉看着浩谦,浩谦看出我有些犹豫,正想要开口解释,曹师傅却对我开口道:“夫人。”
我愣了一下,他的这一声“夫人”,我该如何承受?应了,我并未成婚,不应,我是铭儿的母亲,又身居赵府。
“曹一行虽曾是江湖中人,可是三年前已将各家恩怨全部划清,不在江湖行走,三年来只在家中耕田农作,武功对曹某来讲已经不再是生存的本领,而是用来强身健体,必要的时候能够自保,如此而已,曹某保证在这里教导小公子绝不牵连江湖中事。”说话时他表情严肃,不卑不亢到让我感觉到几分将风。
本是心存疑虑,我并没开口,没想到他竟能看出我的所想,几句话就将事情交代了,还做出了保证,这人却是像浩谦所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夫,而且他那句“强身健体,以求自保”更是说到我心上,可是就凭他一句保证我就可以相信他吗?
见我没有开口,曹师傅又道:“一行作此保证绝非信口说来。”说着他伸出左手,只见左手的小指断去一截,我不明白他此举是何意图,他仍是一脸正色,语气平缓:“此指便是三年前曹某以断指为誓,退出江湖。三年来,再没与人有过任何恩怨过节。”
浩谦看曹师傅话都说道这个份上,忙着道:“静姝,你不知道江湖的规矩,若想退出那个恩怨是非之地,首先要结清所有的恩怨,不管是礼情还是仇怨,你欠人家的,你要还清,别人欠你的,你也得全数收回来,然后才能金盆洗手,此后就与江湖再无瓜葛,那些过去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绝不会再找来。像曹师傅这种断指为誓的比起金盆洗手来更重一层,所以你大可放心。”
听浩谦一番话,我放下心来,于是对曹师傅歉意地笑笑:“还请曹师傅莫见怪才好。”
曹一行嘴角微微一动,算是笑一笑,对我微微行礼,仍然是礼貌的但却无一丝谦卑:“夫人言重了。”
这个尴尬的称呼!
浩谦笑道:“两位师傅都不必见外,静姝年纪轻,大家直呼名字就好。”
黄师父了然的笑了,而曹一行微微露出疑惑,也只转瞬即逝。
对于浩谦这个年纪轻的解释我真是无语,不过这也不能不说是最好的替我避免尴尬的法子。
————————————————
收藏吧,收藏吧!打滚ing……
………【第六十二章 先生】………
当日赵老爷让人在府中给两位先生安排了住处。
其实能这么快就将人选定下来,多一半原因是因为赵老爷和我都信任浩谦,可是这个人平时嘻嘻哈哈的,我怎末就这么相信他,就因为他这几年对我们母子的照顾?
浩谦在家里用了午饭,饭后带着铭儿疯玩了一会儿,铭儿听浩谦说有两位老师,一位是叫他读书写字,另一位是教他功夫的,非常高兴,跟浩谦嚷嚷着要见一见老师,浩谦笑着抱起铭儿:“走表叔带你先给先生磕个头去。”
浩谦带走了浩谦,我又急忙跟了去,我害怕小孩子不懂事,一时没有礼貌,第一次见面惹了两位老师不高兴。
没想到浩谦往老师的住处走,一路上交代铭儿:“铭儿一会儿见到先生要怎么做?”
“要先行礼问先生好。”
“先生问你话时你该如何。”
“知道的就回答,不知道是就说不知。”
“先生不会问你什么太难的问题的,只要回答的有礼就是。”
“是,表叔,铭儿知道了。”
“先生面前不可以调皮。”
铭儿懂事的点头:“知道了表叔,你像我娘一样啰嗦。”
浩谦看了看铭儿的小脸,一副稚嫩无辜又老成认真的样子,再看看我发愣的样子,喷笑出来,我本想板起脸来吓唬铭儿,无奈实在也忍不住,铭儿被浩谦抱在怀里,看着他表叔这么个笑,也不好意思笑笑。
到了两位先生处浩谦敛起笑,放铭儿下来,领着他走进去,两位先生的房间以前是赵府的一院客房,赵老爷专门派了人来伺候,并吩咐下人用最好的礼节来招呼两位先生,所以这里的设施用度都非常好。我们到的时候院子已经打扫地干干净净。
浩谦敲了门进去两位先生已经整理好随身带来的东西,正在随意聊着什么。
见到浩谦和我带着铭儿进来,两位相声都站起来,浩谦两忙请他们坐下说道:“两位先生可还习惯。”
黄先生道:“赵老爷准备的很周到。”
“二位满意就好,我先带铭儿见过两位先生,熟悉熟悉,顺便看看这孩子的资质如何,以后教导起来心里也有个数。”浩谦说这话底气十足,话说的虽然谦虚,语气里却没有一点等着老师来点评铭儿的意思,好像他已经很肯定的知道铭儿就是最好的,而是等着老师来肯定的夸铭儿。
铭儿上前给两位先生行了礼,铭儿虽然年纪小,可是已经是很懂事,每次看着他超出自己年纪的老成,总是让人心疼。
黄先生微笑走到铭儿身边,这让铭儿起来,问道:“黄先生现在想问你几句话。”
“您请问。”
“你的姓名是什么?”
铭儿看我一眼,我回了一个鼓励的微笑,铭儿挺起胸膛:“我叫赵铭!”
黄先生点点头:“你可知道这个铭字有何含义?”
“铭,铸、刻也,取其铭记于心,永不相忘的意思。”
铭儿并不能理完全解我当时对他解释的名字含义,却也牢记在心,被黄先生问到便脱口答出,引得几道目光都向我看来。
曹一行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看了一瞬便转开了目光,浩谦只偏了偏头,又看向铭儿。黄先生则接着问铭儿:“你可会写这两个字?”
儿一声清脆回答,走到案边,提起笔,在纸上写下“赵铭”两字。
黄先生笑了,满意的点点头:“小公子年纪虽小,胆量和气魄却不小。”黄先生拿起铭儿写的字,微笑着点点头:“字虽然歪歪扭扭,可是下笔有力,孺子可教也。”
浩谦笑道:“黄先生谬赞了,铭儿年纪小,以后要黄先生多费心教导。”
黄先生仍然满意地看着字:“应该的,应该的。”
浩谦转又对曹一行道:“曹先生,您来看看这孩子的体格。”
曹一行仍然冷着脸,上前捏了捏铭儿的肩膀,手掌,淡淡说了句:“挺好。”
这个人真是,连话都不愿多说。
浩谦不介意的笑笑:“那就好。”
铭儿走到曹一行身边:“曹先生,我想看看这个。”铭儿指着曹一行腰间的佩剑。
曹一行微愣了一下,眼中显出一丝暖意,随手将剑解下递给铭儿。
剑很重,铭儿拿的有些吃力,费力的拔出剑,我怕剑锋伤着铭儿,连忙上前想要帮助,却被浩谦拦下:“静姝,铭儿虽小却也是男人,你不要随便就助他。”
“曹师傅,你的的剑好重,等我长大了,也能拿的动。”
曹一行道:“肯用工的话,一个月后便可轻易举起这剑。”
听先生这么一说,铭儿非常兴奋,拉这我的手:“娘,师傅说我一个月就能够举起。”
我笑道:“嗯,以后铭儿要用心跟两位师傅学。”
“我知道,娘。”
浩谦和两位先生继续聊着,我先带着铭儿出来。
深冬的天黑的很早,我跟铭儿正要用晚饭,浩谦来了。
我让青青添了一副碗筷:“我还以为你走了。”
浩谦随意的坐下:“用过饭再回去。”
“怎么不去你姨丈那边,他要知道你不会去,定又给你添几个菜的。”
“就怕麻烦他,他年纪大了,吃饭清清静静的多好,我去了难免聒噪。”
我不禁一笑:“你还知道啊。”
还以为他要回敬我一句,却看他只淡淡笑了笑,继续吃饭。
“你从哪里找来的师傅?那个黄先生好像还很有名。”
“托我过去弘文馆的同窗。”
“弘文馆?”
继续吃饭,没有抬头,只应了一生。
弘文馆这个词我听过,以前在电视剧上听说过,那里的学生都是高官子弟的。
“你过去在弘文馆读书?”
浩谦抬眼看我:“是啊。很奇怪吗?我爹是尚书,我当然可以去弘文馆读书。”
“第一次听说么。”
“也只在哪里学了三年时间,哪里的人家世一个比一个好,多半都不是去读书的。”
我点点头:“那你去了哪里读书?”
“西郊的松柏书院。”
“哦,松柏书院很有好吗?比弘文馆还好?”
浩谦咽下一口饭,无奈的看我一眼,转而对铭儿道:“你娘真的很啰嗦。”
我怔住,铭儿看看我,对着浩谦很了然的点点头。
浩谦满意的笑笑,拍拍铭儿的头:“乖儿子!”
“喂,是侄子。”
浩谦对铭儿是极好,过去没有回长安的时候,也经常这样叫铭儿,可是来到这里,让人听见了,万一引起误会惹出什么麻烦就不好了。
浩谦微微愣了一下,他已经习惯这样叫铭儿,而我也从来没有对此表示出不满,听我半玩笑半认真的说出这句话,也了解到我的心情,与是对铭儿笑谑道:“好好,是乖侄子!”
————————————
很抱歉,这几天因为长假,砂子的事情也比较多,耽误了好几次,明天开始每天一更!
大家继续收藏哦~~~
………【第六十三章 摘星】………
吃完了饭,天已经全黑,外面刮起了呼呼的冷风,而浩谦并不急着回去,跟铭儿又玩了一会儿。
慧姨让人来接走了铭儿,留下我们两个人,我觉得有些不妥,急着赶了他几次,他才好似极不情愿的离开。
第二天,铭儿在家中的正厅要行正式的拜师礼,郑大人郑夫人和舒云也到了,浩谦叫人来传话说可能晚一会儿才能到,让大家不要等他。
铭儿行完了礼,照例在家中宴请两位先生。
两位先生到是有些让人意外,曹先生是侠客出身,行走江湖的人,却滴酒不沾,黄先生一介儒生却千杯不醉;一个冷着脸不多说话,一个圆滑周到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酒过三巡,浩谦才匆匆赶来,先是自罚三杯,然后又要陪两位先生,得知曹先生不饮酒后,浩谦也有些意外,但为了尊重,也没有强行灌酒,只是和黄先生一杯接一杯。
郑夫人将铭儿放在膝上,不停的给铭儿夹菜。因为刚回长安的时候,郑大人和夫人已经来看过铭儿了,所以铭儿对郑大人和郑夫人并不陌生。郑夫人微笑看着铭儿,目光里流露的全是疼爱,好像要透过铭儿看什么一样。
铭儿在郑夫人怀里吃饱了饭,想要去玩,慧姨便让丫鬟将铭儿先带下去。
郑夫人看着铭儿走远,对坐在旁边的慧姨道:“这孩子跟逸儿小时候长的就像是一张模子刻出来的。”
“可不是吗,我头回见着的时候也觉得那眉眼跟逸儿太像了。”
“是啊,就可怜逸儿早早就……”郑夫人心软,说到逸时忍不住拿帕子去沾眼睛。
慧姨看郑夫人又伤心了,连忙岔了话:“别说这个了,我前阵子听李夫人说舒云的弟弟中了进士。”
郑夫人笑看看舒云:“可不是,那孩子争气,平时也肯用工,一次就考中了。”
舒云还如五年前那样动人,好像时间不曾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依旧的年轻貌美。听到慧姨提起自己的弟弟,舒云一笑:“他也是运气好些。”
慧姨道:“那进士可是好考的?哪有运气好就能考上的,让我去考,就是运气再好也不中用,还是你兄弟有真本事。”
铭儿跑过来,对这我喊道:“娘,我想吃糖葫芦。”
“糖葫芦?”
后面跟来的丫鬟对我道:“刚才小公子在院墙边上玩,听见外面有叫卖糖葫芦的,所以就要吃,我说那个不干净……”
我对丫鬟道:“没关系的,去给他买一个。”
慧姨连忙拦住:“那怎么行,外面的东西不干净,吃坏肚子怎么好。”
铭儿又到慧姨跟前:“奶奶,我就吃一个。”
慧姨抱着铭儿连忙吩咐丫头:“去跟厨房说,让他们给做,把山楂要仔细洗干净了,把里面的核去掉,熬糖的时候也注意着别熬糊了。”
我道:“不用这么麻烦了慧姨,买一个就好,小孩子都在外面买着吃,没事的。”
“那是没这个条件,要是可以,他们都恨不得在家里专门雇人给孩子做糖葫芦。”
郑夫人笑道:“静姝,你就听她的,你不让厨子做,你慧姨一会儿就要自己下厨给孙子做去了。”
我笑笑不再说什么,心里却知道这样下去,铭儿迟早要被惯坏。
慧姨也笑了:“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现在特别爱孩子,特别是铭儿,在我身边一站,我就想抱起来,他要是跟我说想要什么,我这心里直乐,就是天上的星星,我也要他爷爷给摘下来。”
赵老爷本和郑大人还有两位师傅一处说话,听我们这边聊的高兴,又听慧姨来了这么一句,也笑着说:“你们瞧,我这一副老骨头还让撺掇地去给孙子摘星星。”
大家本要笑,又听浩谦道:“姨丈,明天我就让人给您做一副长长的梯子,好爬上去,省的您老人家摘不着。”
听了浩谦的话,在场的人都实在忍不住,大笑起来,就连一直冷着脸的曹先生也勾起嘴角。
我无意间抬头看到舒云,她也在笑,可是眼睛里却全然没有笑意,却带着几分嘲讽和不屑。
我不解,转念一想,明白过来,舒云与浩谦结婚五年却没有孩子,我们这里说笑全都是因为铭儿,她是觉得这笑声对她是一种讽刺,所以才有了那样的表情。
散了席,两位先生回住处了,郑大人一家也要回去,赵老爷年纪大了,喝了些酒有些上头,我就和慧姨去送他们。
浩谦却对郑大人说还有点事让他们先回去,郑夫人叮嘱浩谦早些回来,浩谦应了,将郑夫人扶上马车。
舒云还想跟浩谦交代点什么,浩谦却已经回头对车夫道:“小心驾车。”
郑大人走后,浩谦没有进赵府,对我道:“静姝,我有话跟你说。”
“什么话,你说。”
“我们到外面去说。”
外面?搞得很神秘,不过看他样子的确有事,于是说:“好,你等我去换件衣服。”
“不用换了,这样就挺好,走吧。”说着就来拉我。
我打掉他的手:“你喝多了。”
他无赖地笑笑:“一点。”
慧姨道:“你别跟他计较,他就这个毛病。”
我说:“我知道,平时也就算了,人前也这个样子。”
“我也就跟你拉扯一下,别人我还不屑呢。”
“你说的我倒该感到荣幸似的。”
浩谦听了扬扬眉毛,一副得意模样。
慧姨笑笑:“别斗嘴了,有事你们早去早回。”说完就进了大门。
“要马车吗?”我问。
“不用,我们走一走。”
我跟着他一路走,他一路嬉笑,我都懒得接话,他还兴致不减,越说越有劲,后来就听他一个人眉飞色舞、喋喋不休,我也不知道他讲了些什么,只觉的听的头疼。
在一家成衣坊前,他终于停下脚步,也结束了没完没了的聒噪。
浩谦站了片刻,深叹了一口气,换上一副正经严肃的样子,转头对我说道:“开始说正事了。”
————————
脸红继续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四章 巡视】………
“什么正事?”
先跟我进去吧。
我跟浩谦进了成衣坊,掌柜的立刻热情的迎上来:“公子今天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
掌柜点头哈腰的:“我让人给您泡茶。”
不多时,伙计就上了两杯茶,浩谦问道:“这些天怎么样?”
掌柜站在一边:“年前的生意总是好些。”
浩谦点点头道:“这是王姑娘,赵老爷的亲戚。”
掌柜的马上对我行礼:“王姑娘。”
我问道:“掌柜可是姓胡。”
掌柜笑眯眯道:“王姑娘可是曾经光顾过,所以知道我姓胡?”
“来过。”那是第一次来长安时,在这里一件衣服被宰去五两银子,当然记忆深刻。
“王姑娘记性真好,好多夫人小姐来了许多次都不记得有我这一号人。”
我差点没忍住笑,他都五十的样子了,人长得又没什么特点,一般的夫人小姐哪里会记得他。
浩谦笑笑:“胡掌柜别谦虚了,谁不知道您是五十的年纪,四十的魅力,三十的精神,二十的身体,来过的小姐夫人只会没几个能忘了你,哪有记不得的。”
胡掌柜听了浩谦的话,受了表扬一般,更加笑得灿烂:“公子过奖了。”
这一次我是真的没忍住,“噗”的连茶都吐出来。
胡掌柜忙递上了手帕,那份殷勤周到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浩谦带我在衣坊里里外外都转了一遍,边走边对我讲解衣坊的方方面面,如何选料,如何设计,如何裁剪,如何销售,还有人工的安排调配。
浩谦并没讲的太细太深,只让我有个大概的了解,脑子里有个概念而已。
出了成衣坊,浩谦又带我去了一间药铺,药铺很大,应该是长安最大的一间。里面的人也没有像刚才吴掌柜那样热情似火的,虽然也有人在看病抓药,但是显得很安静。坐堂的大夫是一丝不苟的样子,替人诊脉。柜上有人拿着开好的方子在抓药。一个人唱药名,另一个人在装药的盒子里取药,第三个人称好了药再重复唱一遍。
伙计们见到浩谦也都只是行了礼,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出来的路上又跟我说了药铺经营的简单要领,然后又去了专门卖西域特产的铺子、经营玉器的铺子,最后走到了平云绣庄。
浩谦抬头看看招牌:“这里你熟悉,不用我多说,不过这里的生意可比不得从前,我们先进去看看。”
我跟浩谦进了绣庄,几年没回来,有些人是不认得,认得我的也是一脸惊讶。
吴掌柜正在跟一个顾客说着什么,不多时空闲下来,朝我们走来。
我本是背对着吴掌柜在看案上摆着的小花样,听到吴掌柜跟浩谦打招呼,于是转过身来。
“郑公子,我正想去找您有点事……”吴掌柜正说着,看我转身,一下子没了下文,愣了一阵子,指着我问浩谦:“静姝是跟公子来的。”
浩谦笑笑:“是啊,我不带她出来,她怕是不会出门的。”
我只是笑望着吴掌柜,没说话。吴掌柜伸手拍拍脑门,绕着我走了半圈,将我打量一番,对浩谦道:“公子可是又要将这没良心的留下?”
浩谦笑道:“你放心好了,她这次再不敢随便逃跑了。”
“吴掌柜这几年可好?”
“托你的福,还好。”
浩谦笑道:“吴掌柜的话不错,绣庄确是托了你的福,才能在现在这种局面中勉强撑下去。”
原本上次见到小环的时候就听她说过一些,知道朝廷对佛教进行压制,下令不允许铸佛,也允许传抄经文,这样一来,绣庄不能绣有关佛教的东西,生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刚才我看了看摆出的样品,也都是日常家用的东西。要想在这些东西上吸引人,那必须得有特色。
浩谦问道:“吴掌柜想要跟我说什么?”
吴掌柜压低声音:“宫里的消息,如今皇上现在提倡节俭,不许再从宫外进购绣品,所以咱们给宫里送的那条路怕是要断了。”
浩谦轻皱眉,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这事我知道,今天上午我一直在跑这件事情,恐怕是不成了。”
吴掌柜一脸忧色:“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此事已成定局,目前也只能这样了,这事情不是咱们一家,所有的都被取消,就连过去后宫所用的胭脂水粉珠花之类,但是数量都已减半。”
浩谦既然说没有办法,那就是彻底没有办法了。
吴掌柜道:“那现在该如何?”
“先把人稳住,再做考虑吧。”
宫绣既然被取消,可是原来专门负责宫绣的绣工的手艺是最好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走,吴掌柜也是明白,只说了一句:“您放心。”
浩谦点点头:“若真是没有事做,工钱也先照发。”
“知道了。”
浩谦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下来,跟吴掌柜说了一声就准备走,吴掌柜叫住浩谦:“公子请留步。”
“还有事?”
“绣庄现在的样子很困难,我想让静姝留下帮忙,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吴掌柜过去跟逸也说过这样的要求,可是逸当时就拒绝了,所以现在问的时候小心翼翼,看着浩谦的脸色。
浩谦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她回来能有什么帮助?不过她要愿意来当然是可以,那就不是她给你帮忙,是你要扶她一把,助她一臂之力了。”
我笑笑,浩谦是对我说起过逸是把绣庄划给我,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留给浩谦,必要时交给赵老爷。只要我回长安,可以随时将绣庄拿去。只是我回来才一个多月,没顾上这件事情。今天浩谦带我走了这么多间商铺,全部都是赵家的产业,他的意思我大概也明白,让我对赵家的生意和环境有些了解,然后接手绣庄,但他也知道绣庄现在经营困难,所以话语里不带一丝勉强,表示我若是不愿意也随我。
吴掌柜看看我:“原来是这样。”
浩谦笑笑:“这事情我们还要再商量,吴掌柜最近还要一个人辛苦。”
“那是应该的。”
————————————
没有推荐票票,写得好辛苦,泪一个~~~
………【第六十五章 考虑】………
出了绣庄,浩谦说肚子饿了,找了一家酒楼坐下,点了几个菜又要了一壶酒。
我心想还要酒,中午不是喝了很多吗?我告诉小二的:“不要酒,换成茶。”
浩谦身体向前微倾,眼里闪过一丝挑衅的笑意:“你把我管得这么紧,是怕我喝酒伤身体还是怕我酒后……”
我一拍桌子:“管你个头。我是怕人知道你跟我一起吃饭喝多了,败坏我的名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