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墨书香-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明顿时一愣。

    “诗词言志,你还是不要做一个文人,去干点儿别的吧,只是你要是不改改你这性格,做官必然是贪官污吏,经商也是奸商。”

    不光是夏明脑子一懵,整个身体都僵硬了,不可思议地瞪着董婉,连其他学生也吓了一跳。

    刚才和董先生交流,她明明风趣幽默,为人温和,也很乐意鼓励别人。

    那会儿也有两个学生很不好意思,磕磕绊绊地读出自己做的文章或者诗词,心里都觉得文笔稚嫩,可董先生却指出好多觉得很好,很有灵气的地方,怎么此时居然……

    学生们看向董婉,只见她一本正经,脸上的表情特别严肃认真,一时间,学生们只觉得她是那种对文学会很郑重对待的人,批评夏明,也是为了他好。

    大作家,总会有些怪癖。

    碰上自己读了不好的文章诗词,当然要生气。

    这只能说明董老师是个纯粹的人。

    很多年以后,在场的几个学生写回忆录,都谈及董先生的温柔和认真,说她性情温柔,对学生们也不吝鼓励,不过,对待文学作品却很郑重,若是写作的人心思不正,她就会很生气。

    只是,董先生批评过的作品,远比她赞扬过的少。

    所有人都释然,除了夏明,看他的眼神,董婉就知道这人是恨上自己了,而且是恨之入骨。

    不过,董婉一点儿也不在意。

    如果是单独见到夏明,她还有些话要问,至于现在,恶心他一下便是,反正董婉想查什么事儿,问本人还麻烦,拜托孙家的人调查清楚就是。

    这两天,董婉也不得闲,家里人都在准备回京城的事儿,车票孙家负责给买好,她还要和圣约翰这边的老师们交流,有时候,董婉觉得自己吃了记忆药片,又提前做了准备,还有平行时空做后盾,和这些人交流,还是会有一种被问到词穷的感觉。

    有点儿刺激,也受益匪浅。

    董婉却不知道,她天南海北,世界各国这么一侃,那些教师们都信了这位小女子是个天才。

    不是天才,怎么可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这么多,有这么高的成就?

    后世,门萨俱乐部成立之后,有不少人提中国古往今来,没做过测试,但绝对高智商的人,董婉也能排上一号,而且是公认的,智商高,情商也不低。

    除了圣约翰这边,她还去万国红十字会总部看了看。

    不过,这边的红十字会还十分简陋,那些规章制度,完全不完善,董婉觉得还不如自己制定的更妥当。

    忙了几日,董婉就带着玩得乐不思蜀的刘山,准备回去。

    “你要是喜欢上海,以后到圣约翰来读大学。”

    圣约翰这所学校不错,董婉觉得比现在的京师大学堂还要好些,而且,读了圣约翰,这小子可以直接去美国留学,省得麻烦。

    她自己决定留在这个国家,见证接下来的乱局,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但刘山这孩子,还是要出去读读书为好,只是,美国的排华法案在那儿摆着,那可不是什么天堂,刘山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愿不愿意留在美国。

    也确实到了考虑这些的时候。

    董婉前阵子那么忙,孙妈妈还逼着她考虑刘山上哪所中学的问题,问刘山,他只会说哪里离家近,就去哪儿。

    那可不行,董婉抽不出多少时间给这小子讲课,要给他找一所靠谱的学校。

    而且当下,同学可是很重要的人脉,不小心选择怎么行?

    她琢磨着,回去就问一问肖女士,那位在这方面熟人多,对各所中学也很了解。

    既然董婉发了话,孙家的人一早派出去,调查了夏明的一切情况,这到容易的很。

    就在三四个月之前,夏明认识了一个自称是上海时粹报总编的弟弟的男人,两个人出去喝了几次酒,都是夏明买单,去的地方也很高档。

    那个男人好像认识很多人,对一些大人物如数家珍,还帮夏明出版了诗集,虽然给了不少钱。

    董婉:“……”

    只要给钱,哪个出版社不能给出版本诗集?

    天下还有这么蠢的人么!

    董婉闭了闭眼,听到夏明约刘颖出去吃饭,刘颖高高兴兴地化了妆,穿上好久没穿的洋装,打扮的青春靓丽,去了之后,没看见夏明,看见的却是个脑满肠肥的中年男人……

    她胸口不由憋闷得难受,刘颖这个笨蛋,明明在京城的时候,总觉得外面到处是危险,和个刺猬一样,浑身炸刺,把自己牢牢地保护起来,怎么离开京城之后,却变得如此粗心大意。

    董婉不想发脾气,可还是忍不住砸了一套茶具。

    她生气,事实上这会儿那个夏明也气得要命,事实上,他还算是小出了一名,再董婉没批评他的诗词前,谁知道他是谁?现在好歹好些学生知道了有这么一号人物。

    这会儿,若是夏明低调些,或者谦虚一点儿,做出一副自己觉得董先生说的有些道理,他是该认真改正的样子来,说不定还能把坏事给变成好事。

    可只从夏明以前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得出,这人不是那种会走正道的,他习惯了走邪路,而且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文章好的不得了,别人看不上眼,就是别人的眼光有问题。

    他这人不光不收敛,还四处说董先生不识货!

    问题是,这会儿董卿的名声正盛,她说这人的作品不行,想必人品如作品,也不大好,大家就信了。

    就是她的‘对头’,也都是很有身份地位的人,要是搭理夏明这类小人物,未免太丢颜面。

    一时间,夏明到成了个笑话。

    而且事事不顺,在上海举步维艰,很快,就没有报纸肯出他的文章。

    夏明咬了咬牙,就要再去找董婉,他要问问,董先生何至于嫉贤妒能到如此地步?
第77章 回京
    “不能让他在外面吵闹。”

    夏明还在门外站着,大声嚷嚷,周围好些人探头探脑地张望。

    几个保镖就干脆把人拎到客厅,虽然不喜欢这个人,可也不好放任他一个大男人立在自家门口胡说八道。

    董婉还在休息,昨天晚上写文章写得上了瘾,一口气写了一晚上,到天明才趴下。

    结果出门就遇上夏明,董婉的脑袋里顿时炸开,有那么一瞬间,她都想现在让保镖把他装麻袋里扔下黄浦江,应该没多大的问题。

    这几个保镖决不至于不敢做这事儿!

    眼下可是乱世,他们就算不敢不愿意,董婉拿出一笔钱,有很多人愿意做,而且还会给做得干干净净。

    她可是知道的,夏明离开家好些年,以前还给家里写过几封要钱的信,后来家里头拿不出钱来,父母又病了,他也就再没音信,估计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儿,失踪了也不会有人找。

    这可是清末,死个把人算什么大事儿?

    董婉费了半天劲儿,才把那种直接捏死这种人渣的想法按压下去,她没必要为了这么个人,脏了自己的手,而且,就让他这么死了,也太便宜!

    和当年在地球上时不同,那时候她无权无势,仅仅是个普通女人,除了想出同归于尽的法子,根本没办法解决掉仇人,眼下的她,却并不同。

    “为什么,你堂堂一个大学教授,竟然也要嫉妒我这么个小小书生不成?连我写点儿诗词,你也要胡说八道去破坏……”

    董婉抬起手,面无表情地道:“我不是教授,只是助教而已,夏明,我认为你不该写诗词,不如写点儿有意义的东西吧。”

    夏明顿时一愣,脸上狰狞的表情也缓和了一点儿,面上顿时露出一丝带着希望的神色。

    他想要的终究是名利,为了名利,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愿意做,董婉就是他现在能够接触到的,最结实,最大的踏脚石,如果能踩一脚,真是再好不过。

    “我……写什么?”

    夏明脑子里转得飞快,已经想到了下本书的序言里要提到,这是在著名作家董卿董先生指导下写出的作品……

    董婉如果知道他的心思,肯定会觉得,此人黑心黑肝至此,可弄到二十一世纪,想必也是个极会炒作的家伙。

    但此时,她可没心情也不愿意去探究这人脑子里的东西,只是很冷静地盯着夏明,“就写一个厚颜无耻的文学青年,自高自大,实际上写的东西连鬼都不愿意看,却为了那点儿破文章连喜欢自己的女人都不放过……”

    夏明一怔,脸色顿时煞白,愣了半晌。

    他虽然出卖刘颖时,从无愧疚,但刘颖死了,也不可能半点儿感觉都无。

    董婉懒得听他叫嚣,也懒得听他辩解,直接让保镖叉出去,扔远点儿。

    夏明这次却没怎么挣扎,只是离开后,却忍不住咬牙:“谁知道那个贱、人这么想不开,一个见了几回面,就和男人私奔的贱、人,难道还想装冰清玉洁?”

    董婉是没听见他的话,要是听见了,估计就不会像如今这般冷静。

    事实上,她觉得自己从今天开始,应该听不到什么夏明的消息了,整个上海的说书先生,从今天开始都会编排出一千个花样百出的段子来说夏明。

    哪怕是编的,他的厚颜无耻,他的唯利是图,他的小人形态,也会深入人心。

    要知道,传言一向威力无穷,看看那位陈世美,本来是个挺正常的清官,还不给传成了个负心汉,何况,夏明是个从头到脚都黑透了的家伙,造谣传播各种小道消息,董婉一点儿都不会觉得为难。

    至于那个骗了夏明的所谓总编弟弟,要找他却不大容易,那家伙肯定是惯犯,一出事就没了人影,不知道是改名换姓,还是躲到其它城市去。

    董婉叹了口气,她实在没时间在上海纠缠了,收拾东西坐车回京城。

    孙家派车送他们,如今这车站上虽然不说人山人海,可人群绝对算得上密集。

    董婉有时候会想,日本人亲眼目睹,看到了这么多密密麻麻的中国人,他怎么就还敢侵略?

    那个国家可是很早就开始往中国派间谍,绘制地图,从来日本的中国地图,比中国自己的地图要精致详尽得多。

    中国通更是比比皆是。

    真讽刺……

    那实在是个擅长赌博,擅长冒险的民族,两场战争的胜利,已经激起了他们骨子里的凶性。

    董婉像个文艺少女似的,站在火车站胡思乱想,保镖们簇拥着她走,偶尔遇上几个想要帮忙拿行李讨点儿赏钱的力工。

    走了几步,董婉忽然一皱眉,抬起手来。

    “小姐?”林叔警惕地四下张望,“怎么了?”

    “我的手镯。”

    董婉出门的时候,佩戴的首饰不多,到是戴了一个孙老爷子送的红翡镯子

    她刚才几乎没什么感觉,就是觉得手腕一轻,东西就没了。

    林叔的脸色顿时变了变,脸色胀红。

    他这保镖做的实在不称职,万一不是小偷,而是杀手,岂不是伤害了自己保护的目标,他还什么都察觉不到?

    几个保镖顿时警惕地四下张望,正看着,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军人,一脚把一个瘦瘦小小,大约十五六岁的男孩儿踩倒,低下头去,和他说了几句话。

    那男孩儿一开始还挣扎,没几句话,却老老实实地耷拉着脑袋,被拎着站起身。

    军人拎着他起身,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董婉身前,行了一礼道:“董先生,在下冯焕章。”

    他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军人也颇为兴奋地抢了一句:“在下张紫珉。”

    董婉挑眉,略微迟疑,林叔已经走过去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请董先生尽管放心上车,您丢的东西,马上就给您送回去。”张紫珉拍着胸口保证道。

    董婉急着上车,也就没多言,道了声谢,看了耷拉着脑袋的那少年一眼,就带着人继续上了火车。

    果然,才坐了没多一会儿,列车员就捧着玉镯过来,还很贴心地拿来棉布,让她擦拭干净。
第79章
    禁烟此事在当下是个流行话题。

    人人知道要禁烟,朝廷也知道要禁烟,可就死活禁不了,越禁止,烟土就越多。

    进口的鸦片到是逐年减少了,可那是因为本土的鸦片越来越多。

    云贵川,晋陕甘,直鲁豫,苏浙皖,到处都是产区。吸食者无数,城乡各处,烟馆林立,就这鸦片,也让大清朝早就被烟毒给腐蚀得没了底气。

    抽大烟的人,那就是一只半脚踩进了地狱里去,夏明也不会有好下场。

    那次一见面,她就看出来,夏明的脸上敷了白粉,眼圈黑的不行,根本掩盖不住,本来还算英俊,可看着瘦得骨头都凸出,身形佝偻,到像老了好几岁。

    “老爷子,听说上海那边要禁烟?我看还是要让老百姓们多看看抽大烟的人都是什么德行,如果什么时候需要展示样品,到时候我推荐夏明。”

    孙老爷子顿时愣了下,哭笑不得,只好摇摇头:“好吧,我知道你这孩子没心慈手软……走吧,赶紧去上班,小肖找了你好几天,你再不回去,她都要扔下工作去上海找你了。”

    他必须承认,自家这丫头气度从容,有那么点儿大将风度。

    要是换了其他人,一碰见仇家,还是个可以随随便便揉捏的仇家,肯定先动手再说。

    董婉三口两口把饭菜吃干净,就老老实实回去上班。

    肖女士找她,到不是为了积善堂的善款,纯粹是因为一件自己的私事。

    做慈善她在行,当年在美国的时候,她就没少做慈善工作。

    善堂这边,善款都准备妥当,就与她和董婉商量出来的一样,不接受民众捐款,只是相熟的朋友们捐助。

    每一笔资金,哪怕只动用半两银子,也要清楚明白,每个月都要公示,当月善堂所做的事情细节。

    不过,董婉还有一笔秘密存款。

    这一点儿连肖女士都不清楚。

    都是她为将来囤积战略物资积攒的银钱。

    来源多是药厂赚的金银,再有是从系统里得来的金钱。

    这一笔资金,自然是为了支援革命。

    她没直接把钱捐给同盟会之类,主要还是觉得,就是捐了钱,同盟会也能让这笔银子打了水漂。

    就如现在,他们策划起义,策划各种行动,往往一拍脑袋就决定,拿人命去填,将来还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实在是太过于浪费,不光是浪费钱,还浪费热血青年的性命,更是浪费海外华侨那满腔的热情。

    孙大炮这个外号,听起来就够刺耳。

    名字也许还有不符合一个人形象的可能,但大部分外号,显然都很能代表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董婉一点儿都不愿意,等到某一天,也有人给她冠上个奇奇怪怪的外号。

    一回学校,董婉先顾不上校长大人,家里一群学生正嗷嗷待哺。

    她教的历史课还好,就是个助教,有正经的教授盯着,课程到不耽误,但她教的美术,那位代课老师可有些头疼。

    按说眼下,好些女子都学琴棋书画,即便是不精通,好歹也粗通,正经的老师教教小孩子没多大问题,问题是,董婉教的东西和传统的作画相差太远。

    而且,每逢她上课,神香点着,又想了那么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子,还时不时开个玩笑,讲个笑话,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她们一整节课,所有注意力都集中。

    其他老师可没这么多便利条件。

    吃惯了大鱼大肉,真对清粥小菜兴趣不大,那帮学生知道尊师重教,自然不敢在教室里放肆,可听课听得确实昏昏欲睡,坐立不安,老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董婉一到学校,连几个代课老师都松了口气,孙悦,赵兰,高雯……那一连串女孩子们围着她叽叽喳喳,骗走一堆礼物,肖女士看了半天,才把人都轰走,拉着董婉回了办公室。

    “究竟什么事儿?”

    肖女士脸上也带着点儿迷糊,大约觉得自己说不太清楚:“这个……你知道电影吧?”

    董婉:“……”

    “我去美国的时候,有一家什么电影公司,想要拍摄你的福尔摩斯全集……”

    肖女士自己其实也看过电影,但她真不觉得有多么好看,那种默片,看起来还不如看书。

    书籍能够表现的东西,在电影上根本表现不出来。

    她到觉得,大部分书迷,应该都不会喜欢看电影,只有不识字的庸人,恐怕才喜欢这种东西!

    董婉:“……”

    现在的电影能拍成什么样子!几十年以后或许勉强能看。不过,这会儿就流行把书改编成电影了?而且居然还会提前和她这位原作者打招呼?

    幸好福尔摩斯这样的电影,貌似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摄影技巧,也不大需要特效。

    想了想,董婉还是点头答应,笑道:“我的好校长,如果那个公司的人愿意过来和我面谈,我有点儿想法,想要交流交流。”

    肖女士耸耸肩:“行,我去发电报。”

    拍电影?

    董婉眨眨眼,她早就想要办广播公司,事实上,已经有条件办了,只差寻找人才,开始筹办,却从没想过,她还能办个电影公司。

    主要是如今技术条件不到位。

    要是以后,电影技术发展得好了,她到可以考虑考虑这个行业,不为赚钱,纯粹是为了赚取影响力。

    明星这种产物,是最容易赚取影响力的。

    美国那边会不会来人,董婉不很清楚,她从学校出来,本打算到善堂看看。

    她们的积善堂在琉璃厂附近有一间办公室,平日里雇佣了几个人专门负责从报纸上搜集各地灾情,还有一些别的消息来源,这阵子,所有人的关注目标,显然都在湖南那边。

    湖南的大雨连绵不绝,这都好几个月,洪涝灾害频发,政府赈灾力度,显然不那么足够。

    张岚正上蹿下跳地筹备物资,如今已经送去了两批,只是物资永远都不够用。

    董婉也不好做甩手掌柜,总要去看看具体情况,只是去之前,忽然想到一件事。

    她该偷偷去看看三姨娘。

    孙老爷子使了手段,刘家好些姨娘都被放了出去,不过,三姨娘到没有。

    她毕竟给刘家生育过子女,不可能说走就走,而且她也没有谋生的技能,只能依附刘家,一旦离开,连活也活不下去。

    听说,她现在的院子就在刘家大宅的西角门附近,很狭小,一个人住,至于刘老爷,都有好些时候没去见过她。当年刘颖在家,算是比较得宠的女儿,连带着当娘的也有脸面,现在她孤身一个,半老徐娘,那个刘老爷哪里还看得上。

    说是去看看,其实董婉也没进刘家,她不想进去,就在对面找了个茶楼坐一坐,顺便让孙家的下人,以刘颖的名字给三姨娘送去一些东西。

    一张汇款单,是从上海汇款过来,不多,五十个银元,太多的话恐怕这位也不安心。

    另外,还有四套夏季的衣裳,也是南方的新鲜样式,一整套胭脂水粉,据闻,这位三姨娘还挺爱打扮,两双鞋袜,还有一些常备药。

    最重要的,还有一封信。

    信里面说,刘颖要去美国留学,每年只要有机会,就给她发电报,也给她送钱回来,让她别老省吃省用的,该花就花。

    董婉让人去送,自己坐下来喝茶,才喝了半盏茶,就看见那位三姨娘亲自把自己派去的人送出门,一直到人走远了,三姨娘还在角门那儿站着,盯着远方发呆,眼角还挂着泪珠,不过,脸上的神情,到没有怎样凄楚。

    叹了口气,董婉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刘颖死了,难道不应该让她的母亲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不让一个母亲,知道自己女儿的真实信息。

    可董婉知道这个三姨娘,她性子绵软懦弱,一颗心,全副心神,都在爱自己的女儿上,她活下去的动力,也是女儿,她什么都没有,只有刘颖。

    如果刘颖死了,她有很大可能,再也活不下去了,即便不去寻死,恐怕也很难有现在的精气神。

    但她毕竟并不老,她才不到四十岁,还有漫长的人生,难道要隐瞒一辈子?

    孙老爷子总是夸赞她,说她大气,说她果敢,其实全错了,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遇事犹豫不决,不知道每走一步,是对还是错!

    至少这会儿,董婉觉得自己说不出刘颖已经死去的话,眼下这样的时局,一分开就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三姨娘这样的女人,大概后半辈子都不肯离开刘家大宅,生活在后宅,又怎么去知道美国的事儿,如果不出意外,大约可以瞒一辈子。

    也许将来她就算怀疑,也会往好处想,那是人的天性。

    犹犹豫豫,完全算不上英明的董婉董先生,盯着人家三姨娘发呆,一直到三姨娘转身回去,才叹了口气,下了茶楼回家。

    董婉不会进去,她不想和刘家再扯上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否则老爷子的苦心,岂不是全白费?
第81章 粮队
    “走吧。”

    张旭深了口气,他也很长时间没见过自家兄弟,心中不免想念的很。

    这次如果真能见到,也是一件好事。

    如今是清末,虽然交通环境不至于如古代一样,亲朋好友一旦分别,再见就分外困难,有可能一生也不得见,但他们现在可以说是革命者,拎着脑袋在工作,一次分别,是不是永别,谁也不敢保证。

    一行人早就等不及。

    今天难得没有下大雨,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张旭整理了下蓑衣,低声道:“大家小心些!”

    粮队那边想必一路上不太平。

    他们也能想象得到,载着那么多的粮食,长途跋涉,走了这么长的距离,实在不容易,既然都到了他们的地盘,那就一定要平平安安地接到这批粮食。

    “咱们的人手够不够,我听见消息,好像周围几个山头的土匪都闻风而动了。”

    张旭皱眉,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其实,周围几个山头上占山为王的那些山大王,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大部分是老百姓们被逼无奈,落草为寇。

    离他们最近的一伙儿土匪,叫‘六风’,听说是下关村有六个兄弟,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仗着学的那点儿拳脚功夫,占了一片山头,打劫为生。

    他们就是纯粹的土匪,可还知道什么叫兔子不吃窝边草,偶尔喊喊口号,也是劫富济贫,虽然济的都是自己的贫,不过对周围的村庄很少骚扰,就是劫掠外地来的商旅什么的,抢劫完了,还给留一点儿回乡的盘缠。

    一来二去,过往的商队都只知道这里的土匪并不凶恶,哪怕明知可能被抢劫,迫不得已的时候,还是愿意走这条路,至少小命能保得住。

    只是这一次粮食不容有失。

    张旭琢磨着,要是万一真一头撞上,也许可以付一笔买路钱,不知道那帮土匪买不买账!

    “蔡先生是不是想让你支援粮草?”老杨凑过来,低声问道。

    张旭点了点头:“我打算把这些年的存款拿出来,托人买些粮草送过去,但这批粮食都是救济灾民的,是人家董先生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给蔡先生不合适。”

    最近几个月,张旭他们有点儿着急,行动实在算不上隐秘,要救助那些灾民,总要让那些灾民们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得到糊口的粮食,自然也就有消息泄露。

    蔡先生奉组织的命令,回来联络会党起义,一听说自家同志在本地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还能搞到大批粮食,那绝对是想让同志支援一下的。

    如果换了其他时候,张旭肯定义不容辞,但这次的任务,是救济灾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不可能像蔡先生想象中那般,他发一句话,这一大批粮食就能让人运走一大半。

    “哎!”

    虽然张旭去信解释过了,可蔡先生到底有些许不高兴,只是蔡先生向来修养好,便是不高兴,也只是温言细语地讲道理,并不会特别生气,越是如此,张旭越觉得自己拒绝那位,有一种隐约的愧疚感,即便他决定把存款都奉献出来。

    一行人赶到河边,上了船。

    在河附近,到是家家有渔船,不算大,连成一片却也壮观。

    ……

    “呼呼,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

    张岚把脖子上挂的粮食袋子取下来,在地上敲了敲,敲下一块儿面饼,扔在火堆里面烤。

    整个车队围城一圈,粮食都塞在中央,其他人生起几个火堆。

    “别直接喝雨水。”

    张岚招呼着,让大家把水烧开了再喝,还拿了老姜,煮姜汤,一人灌上一碗。

    现如今都快到秋日,虽然还是很热,可这一下雨,就有些阴冷,容易得病,喝点儿姜汤,也能预防,出门在外的,如果生了病,还真是找不到大夫来治。

    吃了点儿东西,一行人就坐下读书,照例是张岚和几个读书会的学生给大家伙讲。

    雇佣的镖师也很爱听,到觉得这些学生们说的,一点儿都不比那说书先生差,以往走镖,可没有这一回这般痛快,除了那些负责站岗放哨的,其他人都凑了过来。

    这一路走下,张岚都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很厉害的演说家,说不定比他大哥都厉害。

    正说着话,放哨的一群镖师,忽然吹响了哨子,所有人一惊,连忙站起身,四下张望,不远处的山头上,还真隐隐约约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