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从三国开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暇筒惶鹊钡奶┥教赜俊

    应劭虽然无论在沈仕所知的历史上还是现在,都对曹军表现出了足够的恭谨,但却也从未真正臣服过,充其量也只能够算个墙头草而已,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对曹操而言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仅割裂了沈仕对兖州的控制权,也不利于沈仕以兖州为中心,尽快削平豫、徐、青三州,进而西进北上荡涤中原的方略。

    于是,在这个天气微寒金秋时节,沈仕以向臧洪寻仇为借口,以夏侯渊为先锋,突然间出兵,不过三天时间,最擅长急行军的夏侯渊已带领本部三千人马过亢父入鲁国,兵围鲁县。根本就没有防备,更兼大部分士兵都去收粮的鲁相以及鲁国的其他官员无奈之下开城投降,将鲁国拱手让给沈仕。

    鲁国本为大汉豫州刺史部的一个下属郡国,与兖州刺史部的任城国、泰山郡紧密相连,在地图上成一个突起深入到兖州之内,境内有大名鼎鼎的儒学圣地曲阜,临近亢父这一战略要地,亦是由任城通往泰山郡的捷径之一,是沈仕攻略泰山郡时搂草打兔子的目标。

    毕竟刺史的豫州刺史可是孔伷这个不通军事的清谈家而已,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他本身还已经病重了呢!在这个时候,不管是谁欺负到豫州头上,都不会有任何人真心替他们出头,所以这一切行动沈仕做起来全然无压力。得到了沈仕指示,夏侯渊哪里舍得放弃这么好的立功机会,当即一路急行,将鲁国当做献给沈仕的礼物。

    轻易得到鲁国之后,夏侯渊只是稍作休整,等待接应的人马赶到后,立刻又率领本部冲入了沈仕这次行动真正的目标泰山郡。

    泰山郡位于兖州东部,辖十二县,郡治奉高,该郡紧邻青州、徐州、豫州三州,为三州交汇之地,境内北有东岳泰山、东有鲁山南有蒙山、尼山,又有汶水、沂水等水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兖州东面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

    占据泰山郡后,不仅能够对沈仕的侧翼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够北控青州,南讨徐州,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最为五岳之尊,以及历来帝王的封禅之地,泰山之下的东岳灵脉甚为浑厚,是除了不可捉摸的九州祖脉之外灵气最为浓郁的固定灵脉之一,就算不是出于军事目的,沈仕也有必须要夺取的理由!

    知晓沈仕夺取泰山郡的坚定决心的夏侯渊自然乐意为主公分忧,作为前锋一路急进,渡过泗水之后北上,过巨平,沿汶水东行,直趋奉高。因为沈仕军行动的突然与迅速,在应劭做出反应之前,夏侯渊所部已经攻占了奉高西侧最后一个城池博县。

    “这可如何是好啊!”几乎到最后一刻才得到消息的泰山郡守应劭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历史上,应劭以博学多才著称,写出了不止一本著作,而且还有过在任泰山太守期间击败过大量黄巾军的战绩,而在这个时空中,应劭虽然并没有机会击败那些青州黄巾军,但是作为少数的非腐儒,应劭对于军队的重视程度以及带军能力则远远超过前兖州刺史刘岱以及现任的青州刺史臧洪、豫州刺史孔伷,而且作为儒家的学者,他的浩然之气也已经初具火候,算是文士中的佼佼者,虽然上阵杀敌未必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但是在收拾人心方面却拥有非同寻常的效果,综合这些能力,应劭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强人。

    然而,应劭虽然有些本事,但怎奈沈仕出兵的时机拿捏得太好,动作太突然迅速,以至于当他得到消息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当夏侯渊陈兵城下的时候,他才组织起了五千人心惶惶的兵马。

    略懂军事的应劭很清楚靠着这些人死守是没有前途的,更清楚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所以他在一方面向袁绍、臧洪、陶谦、孔伷、臧霸、孙观等人写求救信的同时,果断决定趁着夏侯渊立足未稳,人疲马乏之际发动对夏侯渊军攻击,想要借此来狠挫沈仕军的锐气。

    然而,应劭的打算虽好,但夏侯渊又岂会是省油的灯。应劭的出击虽然出乎夏侯渊的意料,但夏侯渊的手下却要远比应劭的手下更为精锐,一番大战下来,虽然没能够击败应劭军,但是却牢牢的站稳了脚根,一直坚持到沈仕率领主力到来。

    到了这个时候,应劭很清楚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根本就不可能保得住泰山郡,但因为这个时空里曹嵩并没有因为他的缘故而死,加之家眷都在奉高,根本就来不及转移,所以思量之后的应劭光着上身,绑上荆条,开城向沈仕投降请罪。

    “尔来何其迟也!”能够轻而易举的夺取鲁国与泰山郡这两郡,沈仕还是很高兴,但是这并不妨碍沈仕打趣应劭这个并不算识时务的家伙。

    “泰山郡消息闭塞,已知下官不知是州牧大人前来,有失远迎,且误以为妙才将军所部为泰山匪寇,故而攻击,是在罪过深重,还请主公责罚!”应该说应劭不愧是一代文士,嘴皮子就是好事,绝口不提他反抗沈仕的事,只是以一个误会来接过,而后诚恳请罪,如此一来,沈仕倒也不好责罚了。

    “来了就好,不过泰山贼寇不会真的过来吧?”扶起跪倒在地的应劭,沈仕突然轻飘飘的说了一句,顿时应劭浑身一僵,冷汗直流。

 ;。。。 ; ;
第十三章 泰山贼
    第十三章泰山贼

    泰山贼或者说泰山诸将,是指以臧霸为首的一批趁乱其实的泰山郡地方豪强,他们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追求权势,其代表人物臧霸年方十八便为救父亲而劫狱杀太守,其他人也都少都有一些杀官扰民侵略百姓的前科。

    因为这些人大都为地方豪族或有着豪族的支持,再加上泰山郡多山,导致泰山郡的几任太守想要征讨,却都无功而返,最终还是因为他们在黄巾之乱的时候投奔了陶谦,这次让泰山郡多了几分安宁。

    然而,不管怎么说,泰山郡终究是臧霸等人的老巢,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已离开,但是他们故意残留在泰山郡的势力也仍旧不容小觑,虽然沈仕有着足够的理由相信,就算是臧霸等人全军出动自己也能够扛得住,但是怕就怕站在他们背后的陶谦也忍不住跳到前台,派出军队攻击自己,如果局面发展到这种地步的话,对于翅膀尚软的沈仕而言可绝非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如今天下的大势虽然仍旧是关东诸侯共抗董卓,但是因为沈仕与袁绍、臧洪的交恶,以及兖州四战之地的位置,使得沈仕仍旧不敢贸然与正处在巅峰时期的徐州军作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当沈仕与陶谦交战的时候袁绍或者董卓或者袁术从后面来一下狠得,曹操哭都没地方哭,唯有等到袁绍与公孙瓒交恶,袁术与刘表交战,董卓失去大范围出击的动力与能力之后,沈仕方能安心的收拾青徐等州,积蓄力量一飞冲天。

    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沈仕才会在应劭提起泰山贼的时候,冷冰冰的问了一句,不问还好,这一问沈仕才知道应劭不仅仅是向泰山贼求援,还想袁绍、臧洪、陶谦孔伷等一大票人求援,顿时沈仕源自于曹操的黑脸变得更黑了!而应劭也在向沈仕和盘托出一切之后,再次跪倒在地。

    “你起来吧!不过是几封求援信而已,我还怕他们不来呢!来了正好可以一劳永逸!”略作权衡之后沈仕还是原谅了应劭。

    尽管应劭的这番作为必然给沈仕带了一定的麻烦,但幸运的是奉高如今已经牢牢地被沈仕掌控在手中,奉高易主的消息一时半会还不可能被臧霸等人知晓,在这种情况下,沈仕完全可以利用信息上的优势以及应劭这颗棋子抢的先机,臧霸、臧洪等人不来便罢,要是他们真的敢来泰山郡,沈仕绝对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下,沈仕也不急着进城了,与心腹谋士戏志才、程昱商量一番之后,沈仕决定在派出一部分人进城收编应劭军的同时,做出主力包围奉高成的样子,造成奉高城还在应劭手中的假象,同时主力一分为二,隐藏到于青州、徐州交界处的山林之中,静候可能的敌人。

    依着沈仕与戏志才、程昱的分析,袁绍远水救不了近火,不必考虑,孔伷说不定哪天就挂了,也不用担心,但是一直以袁绍马首是瞻,又与沈仕有仇的臧洪极有可能汇趁火打劫。不过考虑到臧洪的能力问题,沈仕只派了鲍信与李乾率领三千人前去布置——毕竟只是一个有败无胜的战五渣而已,派三千人前去已经不少了。

    徐州方向,沈仕派出的兵力则达到了七千人,由曹仁、于禁率领。之所以派出这么多人,除了因为臧霸、昌狶等人与应劭的关系密切,又兼泰山郡是他们的老巢,他们出兵的可能性更大的原因之外,泰山贼寇久经战阵,臧霸等人弓马娴熟军事能力出众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付臧霸、孙观这些家伙可不能像对付臧洪这种不同军事的人一般简单,就算是沈仕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够在正面战场兵力相若的情况下将他们击败,不过幸好沈仕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经过与戏志才等人的共同商讨,沈仕觉得臧霸等人出兵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就连他们的行军路线,戏志才也给标注到了沈仕制作的沙盘上。

    臧霸等人救援应劭的最优路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从他们的驻扎地开阳出发,沿武水而上,走相对平缓的河谷地带,而后绕道鲁国,过汴县,走洙水,绕到沈仕军之后,切断沈仕军的退路与粮道,逼迫沈仕军撤退乃至击败沈仕军;另一个则是经过鲁山与蒙山之间的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用最快的速度过徂徕山直抵奉高,与奉高城内的应劭军里应外合击败沈仕军。

    两条路线相比之下,前者道路易行但是速度较慢且因为深入到沈仕占据的地方,未知的变数较多,而后者虽然路途更为难行,但是速度较快,如果能够突然杀出的话,能够很好的起到奇兵的效果——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奉高还在应劭的手中。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泰山贼寇只要敢来,不管走哪一条道,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区别只是臧霸等人要踩哪一个而已。

    既然是救援,当然讲究兵贵神速,再加上泰山郡时泰山贼的老巢,在泰山郡作战臧霸等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利用地利的优势,进退相对自如,因而两个路线相较下来,自然是后者更加符合臧霸等人的需要!而事实上,臧霸等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得到应劭发出的求救信之后,臧霸等人就是否援助应劭还发生了不小的争论,作为泰山诸贼名义上的领袖的臧霸事实上是更倾向于第一条路线的。当然了,他提出这一条路线并不是因为他想从这里出发救援应劭,而只是因为他想趁这个机会攻占沿途的费县等县城,狠捞一笔。至于应劭的生死,说实话,臧霸并不放在心上,更不想为了应劭而于曹军对上,所以他只是想捞一票就走而已。

    而然臧霸的这种想法却遭到了昌狶与尹礼的激励反对,作为应劭好友又在徐州过的并不是特别如意的他们不仅想要帮应劭一把,还想趁着这个机会脱离臧霸与陶谦的控制,返回泰山郡做自己的土皇帝,故而坚决要求迅速出击,并表示如果臧霸等人不去的话,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也要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泰山诸将的团结,臧霸只得在给陶谦去了一封求援信后,点齐兵马跟随昌狶与尹礼杀入了泰山郡。

 ;。。。 ; ;
第十四章 败昌狶
    第十四章败昌狶

    说起来,臧霸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尽管他以一个杀人犯的身份闯荡出一片天地,还博取了一份功名,然而他这一切的来源却是他手下的军队以及泰山诸将这个看似强大实则内部拉帮结派矛盾重重的团体。

    正是因为泰山诸将这个团体相对强盛,泰山郡地形复杂,才使得他历任陶谦、吕布、曹操而不倒,但也正是因为泰山诸将这个群体内部关系实在复杂,才使得他根本就没有力量进一步向外发展,终其一生也只能是寄人篱下而已。

    对这个群体缺乏绝对的控制力导致臧霸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被这个群体所控制,做起事来束手束脚,就像现在,他不得不做出样子来,同意了昌豨与尹礼的要求,率领泰山诸将前往救援应劭。

    不过,作为在原来的历史上泰山诸将中活的时间最长,获得的官职最高的人物,臧霸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昌豨等人有其他的想法,臧霸当然不会为他们火中取栗,而是撺掇昌豨等人成为先头部队,而他则带领孙观等人作为后续部队以调集粮草为借口,跟在昌豨等人的身后不急不慢的前进。如此一来,就算是有好处也绝对少不了他的,而如果有什么硬仗则危机则交给心急火燎的昌狶与尹礼。

    同样心机深沉的昌狶等人当然也看透了臧霸的打算,不过他们自恃与应劭关系密切,觉得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再加上他们也确实需要臧霸等人的帮助,所以也就容忍了臧霸等人的别有用心,大胆的将后背交给臧霸之后,带领手下迅速向奉高进发。

    有些事情说起来快,但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以及集结兵马需要时间等因素,当昌狶率军赶到徂徕山的时候,距离应劭的第一封求援信的发出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沈仕早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奉高,整合完了应劭手下的军队,而曹仁等人也已经等候了多时。

    应该说,昌狶还是足够谨慎的,他很清楚二十多天极有可能发生很多不可知的变化,所以并没有急着连夜越过徂徕山,而是一面在山脚下扎营休息,一面派出斥候前往奉高方向打探消息。

    “看来泰山贼寇也不是一群废物嘛!而且昌字旗的话,来的莫非是文则的好友昌狶?”昌狶的举动完全落在了暗中监视他们的曹仁等人眼中,让曹仁收起了对昌狶的轻视,转而带着七分打趣三分怀疑的语气对作为自己副手的于禁说道。

    于禁于文则作为鲍信极力推荐给曹操的副手,在原来的历史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节操,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刚刚投奔曹营就被安排到重要位置上的于禁却未必受到曹营诸将的喜欢,再加上于禁又与泰山贼寇昌狶相交甚厚,更是让曹仁对他多了几分疑虑。

    “的确是他!”于禁永远都沉着一张脸,曹仁的话似乎对他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根据我对他的理解,这个人十分谨慎,又十分清楚泰山郡的地形,我们想要在徂徕山伏击他们的话,恐怕并不现实。反倒不如趁着他们疲惫,我们以逸待劳连夜袭营。”

    “喔?你可有把握?”曹仁似乎直到现在才正眼看于禁一眼,与其说是询问于禁成功的几率,反倒不如说是在逼迫于禁表态进攻。在曹仁看来,沈仕之所以派遣于禁作为自己的副将,除了看中他的能力之外,用泰山诸贼来试探他的忠诚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既然如此,身为沈仕心腹的曹仁当然要坚定的把沈仕的意志贯彻下去,用实战来检验于禁的忠诚!

    “请将军给属下两千兵马,在下原为主公破贼!”于禁不是笨人,当然听出了曹仁的潜台词,当即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那我就看文则的表现了!”曹仁见于禁这么痛快,当下也不含糊,当即拨给了于禁两千精兵,不过出于对于禁的防备,他还是让史涣作为于禁的副将与于禁连夜出击,而曹仁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人等待于禁等人发动后,从正面碾压过去,将昌狶所部合围歼灭。

    夜深过了头,月亮完全不见了踪迹,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大营外围的几朵营火也难以驱散深秋深夜的清寒,偶尔泛起的山风所带来的冷意更是让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然而就算是这样,也驱散不了昌狶军的睡意。急行军了数天的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尽管今天出自昌狶的授意是的众人可以早一步休息,但是众人也没有了好好安营扎寨的力气,草草吃过并不和胃口的饭食后边一个接一个进入了梦乡,甚至就连守夜的士兵也在不断地磕头之中睡去了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于禁所部的突然从他们后方出现完全将他们打蒙了。

    于禁虽然在历史上有着二五仔的黑历史,晚节不保,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练兵治军的才能,在这种中小规模的战斗中绝对不失为顶梁之才,在原来的历史上,先后反叛五次的昌狶就是被他所击败斩首的。

    而在这个时空中,直到于禁与史涣带人杀到了面前,昌狶军才意识到遭受了袭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昌狶军根本就无法组织起像样的反抗,于禁等人轻而易举的杀入营中,随后,曹仁所率领的主力也已经准备完毕,兵分三路攻打昌狶军大营,与于禁军一道将昌狶军包了饺子。

    整场战斗不过进行了半个时辰,昌狶军就土崩瓦解,完全搞不清状况的昌狶无奈之下想要带着自己的亲兵逃亡入山,却正面遇上了曹仁,结果差点被曹仁击杀,拖着重伤成为了曹仁的俘虏,至于昌狶的副将尹礼,则倒霉的在营帐里光着身子被于禁生擒,生擒时,他的营帐里还有一个衣衫不整的妇人。

    随着昌狶与尹礼的先后被俘,他们手下的四千青壮、悍卒也尽数成为了曹仁的俘虏,为曹仁的功劳簿上再添一抹笔新功。

 ;。。。 ; ;
第十五章 谜
    第十五章谜

    对于昌狶与尹礼这两个家伙,沈仕想都没想直接将他们斩首。

    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是因为昌狶是个鼎鼎有名的反骨仔,还因为这两个家伙的灵魂强度十分不错,吸收进盘古梭里炼化一番绝对能够成为不错的魂兵。

    魂兵,更确切的说法是战魂之兵,是由一个个强大无比的战魂所凝聚成的战士,被盘古梭炼化后,将会成为只剩下忠心以及战斗本能的杀戮兵器,是巫族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用的炮灰。不过虽然魂兵往往被巫族强者定义为炮灰,但是对现阶段的沈仕而言,却也成为了仅次于盘古梭的一大底牌,如果能够收集上数以百万的魂兵的话,就算是普通的神灵来,沈仕也能够用它们拖延一会儿时间。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魂兵的,大部分人的灵魂都太过脆弱,根本就没有成为魂兵的资格,只有那种悍勇战士或者智谋过人的家伙的灵魂才能够成为魂兵,这就使得沈仕手中的魂兵一直增加缓慢,即使加上这两个家伙的灵魂,以及曹仁与昌狶交战的地方战死者的强度足够的灵魂,也不过才聊聊千余而已,其中拥有修炼成长的资质的,也不过昌豨与尹礼等寥寥百余人的灵魂而已,而且这些灵魂的成长资质还不算太高!

    在这种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沈仕甚至还把吸收灵魂的主意打到了泰山身上。因为在华夏神话传说当中,人死后可是魂归泰山的,如果这一传说在这个世界也适用的话,那么传说中掌管泰山的泰山府君之处定然有无数有资格成为魂兵的高强度灵魂!

    不过,就算传说属实,贸然前去的话也只会引起神明的注意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已,实力无比弱小的沈仕如今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低调增强实力而已,那种大买卖沈仕如今可没有玩的资格。

    解决了昌豨之后,鲍信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臧洪所部在被伏击之后惨败,臧洪抛弃手下的军队狼狈逃回青州,青州方向的危机已经轻易被解决,如此一来沈仕在泰山郡仅剩的麻烦也就是臧霸、孙观、吴敦所部了。

    臧霸作为一员头脑相当好使的良将,昌豨失败的情况也不是没想过,唯一没想到的是昌豨竟然败的这么快这么惨!那天夜里远望到昌豨大营方向的火光,知道情况不妙的臧霸连夜亲率两千精兵前去接应,但是因为距离的缘故,当他赶到时,昌豨已经被俘,于禁更是已经摆好了阵势,等待臧霸的到来。

    看到这个架势,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的臧霸本想要试探一番再作打算,却不料于禁所部竟然主动发起进攻,随后漫山遍野冒出了无数的火把与成片的喊杀声,顿时吓得臧霸所部全线动摇,如果不是这些士兵都是百战精锐又兼臧霸统御得法的话,估计早就崩溃了。

    然而,就算是这样,他也损失惨重,等他退回大营之后他带去的两千精锐已经损失了一半,几乎都要演变成溃退,如果不是孙观接应及时的话,几乎都要被于禁追杀入大营之中。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士气一旦崩溃的话,再多的人也没有用。就像今晚这场于禁与臧霸的战斗,等到了明天臧霸才发现原来于禁所部不过一千多人而已,知道了那些火把只是于禁虚张声势摆出来吓唬人的。然而这已经晚了,更于事无补,在士气已挫,而于禁的援军也已经源源不断的开来的情况下,臧霸甚至都不满马上带领士兵撤退,而是只能够一边恢复士气一边徐徐后撤,生怕一不小心被曹军追杀,使得撤退变成了不可控制的溃退。

    作为于禁援军的自然是沈仕与曹仁的部队,在他们两人的补充下,到达这一战场的沈仕军或者说是曹军的可用之兵已经达到了八千人,比之于还剩下五千来人的臧霸所部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不过这个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而已,毕竟他们的对手是鼎鼎有名的泰山兵。

    汉末时代泰山民风彪悍,此处的士卒多以勇键著称,虽不能说都人高马大,但却都十分勇猛而体力优秀,尤其擅长山地作战,是一群不可多得的精兵。在何进当政时期,就曾派王匡到泰山招募士兵,而如今作为一路诸侯的河内太守王匡的主力也是泰山兵。

    比起在原来的历史上死的挺惨的王匡来,虽然大家的手下都是泰山兵,但是军略远胜过王匡而又在泰山老家的臧霸显然更加难以对付。所以尽管在此时的两军对峙中沈仕占据了优势,可是一旦臧霸发狠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带着人钻到大山之中搞游击,完全可以轻易把没有做好准备沈仕搞得焦头烂额,所以这并不是沈仕的最佳选择。然而又该怎样避免这种局面呢?

    “主公,泰山贼虽败,然军营严整,难以轻易击败;然臧霸等人岁从属与陶谦,却独成一军,占据郡县,私自攻杀,仿佛**王国,陶谦必定与之不睦;若是臧霸等人长久不回,难保陶谦不会对臧霸等人家眷的大本营开阳产生什么想法!因而只要我军做出持久对峙的样子,并积极联络陶谦,相信臧霸等人必然不敢率领大军久在此处与我军纠缠,届时说不定主公还能够收取新的助力呢!”清楚沈仕在担心什么的戏志才在沈仕耳边悄声建议道。

    “志才所言有理,但我担心天下的形势啊!”沈仕叹了一口气说道。

    “愿闻其详!”为主公排忧解难是谋士的职责,听了沈仕的话,戏志才立刻躬身说道,同时在心里也暗暗准备将沈仕所说与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相印证。

    迄今为止,戏志才对于沈仕这个主公一直很满意,已是投入了十二分的忠心,但是随着相处日久,戏志才却发现自己的这个主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天马行谋略思路以及对天下大势的预言一般毒辣眼光更是令戏志才在拜服的同时更是生出一些奇怪的感觉。仿佛是一个迷,让戏志才想要了解更多——尽管有时候了解的太多也往往意味着杀身之祸!

 ;。。。 ; ;
第十六章 如一肥豚
    沈仕毕竟太年轻,即使得到了曹操的记忆,经验也仍显不足,并没有发现自己首席谋士心里的异样,而是仍旧毫无疑心的按照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说道:“酸枣联军如今已是名存实亡,北方袁绍等人无讨逆之心却有除吾之意,且袁绍不重生产,恐其迫于粮草就食于兖州!况且,缺少粮草的又何止袁绍军?黑山贼寇、黄巾余部都不事生产,如今中原之地最数我兖州太平丰收,难保他人不生歹心啊!”

    三国前期,粮草问题一直是制约战争的一大问题,不论是袁绍、袁术还是董卓等人,治下的农业都不受重视,董卓还好些,有着汉室残存的资本,再加上劫掠,军粮倒还充足;而袁绍与袁术别看家大业大,却一度因为粮草问题而不得已带着士兵吃桑葚、捕鱼捉虾来充饥,简直凄凉到极点。至于曹操,治下甚至出现了臭名昭著的人肉脯,以人肉充当军粮!

    如今难得沈仕以曹操那一手并不算很好的牌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此时的袁绍还要惬意,所以他可不想自己的一片辛劳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袁绍等人会不会对兖州动手,沈仕并不清楚,可是在原来的历史上,用不了多久兖州就会先后遭受黑山贼与青州黄巾军的攻击,虽然这两场战斗最后都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并因缘际会之下成就了曹操的事业,但是两拨最擅长破坏的贼寇过境,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保护自己的老巢尽量不遭战火,沈仕必须要尽早回去进行部署。

    当然,除了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不宜宣之于口的理由沈没有说:照目前的形式以及原来历史的走势,恐怕用不了多久孙坚就要对董卓发动进攻了,到时候小宇宙爆发的孙坚会先败后胜,一直杀入洛阳,并且极有可能同原来的历史上一样,在洛阳皇宫内找到传国玉玺!

    在这个气运、灵气乃至神灵都真实存在的世界上,传国玉玺可不会仅仅是一块美丽起来的石头,而是王朝气运与正统的象征!而仅次于传国玉玺的天子六玺则是皇帝天命的象征,这些宝物早已经超脱了玉石的范畴,都是镇压气运的宝物,是这个世界上沈仕最想获得的宝物之一!尤其是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文的传国玉玺,沈仕可真的是垂涎三尺望眼欲穿!

    这样一个宝物,沈仕可不想让它再辗转人手,所以他也必须要尽快行动!至少要在孙坚出兵与董卓军大战的时候也派出一支奇兵抢先一步进入洛阳——兵入洛阳与董卓军交锋,这也是沈仕之前敢于与董卓军进行暗中交易的后手之一!

    只要沈仕再次以比大多数诸侯都更加积极地态度来讨伐董卓,那么就算是他之前与董卓暗中的合作被曝光,也不会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