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的小农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爸爸陪着四位老人在客厅里聊天,孙刚去菜园摘青菜,然后换上空间的蔬菜。妈妈打下手,孙刚做了板栗焖鸡,老人年纪大了,牙齿不好,用高压锅把鸡肉焖的烂烂的。随后炒了几个青菜。

    “先别装饭,我陪亲家喝点酒”孙爷爷边洗手边说。

    “好,我陪爷爷和姥爷喝两杯吧……”孙刚知道爸爸不喝酒。

    “嗯,你们别喝太多。”孙刚的奶奶很担心,爷爷的身体不是很好。

    “放心,奶奶”孙刚知道酒喝多伤身,少量的喝点可以舒筋活血。

    一家人安静的吃着午饭,一桌不算丰盛的饭菜,几人吃的其乐融融,除了板栗焖鸡没怎么减少外,孙刚用空间菜做的几样,盘中干干净净的。

    “刚娃的手艺进步不少啊,今天的菜真好吃……”孙父赞道。

    “那是你很久没吃到,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孙刚知道那是空间蔬菜的功劳。

    “嗯,不错不错,刚娃做的真好吃……”爷爷和姥爷他们也点头称赞。

    “那我以后经常做给你们吃……”看着家人很满意,孙刚也很开心。

    下午去了叔伯家问候下,谈谈这几年在外的生活,和以后的打算。听到他想留在家发展,大家都不理解,毕竟现在农村里都往城市里去,再说孙刚还上了四年大学。

    叔伯他们都劝孙刚要自己考虑清楚,需要什么帮助就说话。孙刚爸爸五兄弟感情一直很好,也很团结,谁家要是有什么困难,其他人都会帮忙。这么多年过去了,家家生活都很好,这也是爷爷最满意的地方。

    晚上在大伯家吃了顿热热闹闹的晚饭,走时拿了点种子,并把大伯家的车开走了。明天去县里叔叔家,得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

    “刚娃,先洗澡吧,你妈把热水烧好了,你今天刚下车,又跑了一天没休息,洗完早点睡。”孙登峰看儿子进门说道。

    一个热水澡下来,浑身轻松,所有疲劳顿时不翼而飞。和看电视的爸妈打了个招呼,就回到自己的房间。

    还真有点累,孙刚躺在床上,一看时间还不到九点,就钻进空间。把大伯家带回来的蔬菜种子分类种上,番茄有现成的架子,黄瓜、萝卜等蔬菜种好,浇上空间水。水潭周围的荔枝树和樱桃树长势喜人,看来过几个月就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水果。

    鲫鱼池里多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鱼苗,看来明天去县城要多买点其他种类的鱼了,让其在空间里繁殖,空间里的鱼确实比外面味道好,而且鱼肉没有多少小毛刺。

    “大黑小黑,明天就把你们放出来,到时候要好好看家啊……”孙刚看着大黑和小黑扑到身边摇头摆尾的样子,很萌。相信爸妈一定会喜欢它们。

    从空间出来已经十点多了,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今晚的月光特别美。

    透过窗子,仰望着那美丽的明月。不知不觉中,孙刚已陶醉在温柔的夜里。

    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一到晚上,到处显得很安静,没有城市的灯火辉煌和喧闹。城市那种噪杂和忙碌,压力又大的生活,确实和自己格格不入。

    仿佛从很远处传来零零星星的鸡鸣狗吠声,并不噪杂。

    想着想着,孙刚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9号第一更,请求各种支持,收藏、推荐、点击,谢谢!!!)



………【006。规划】………

    翌日,清晨,孙刚从床上爬起来。时间刚刚七点。

    见孙刚下楼,正在院子里扫地的孙登峰关心的问道。“刚娃,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会啊。你先去洗脸刷牙吧,你妈快做好饭了。”

    “爸,我睡好了,我来扫吧……”孙刚接过了爸爸的扫帚。

    扫完院子,往厨房拿水刷牙洗脸去。

    这时张明月已经将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地瓜粥,馒头,一盘清炒黄心菜和凉拌萝卜丝。简单的早餐让孙刚的味蕾大动,喝了两碗粥,干掉两个馒头,把菜吃的一干二净。才满足的拍拍涨涨的肚子感叹道“还是家里东西的好吃,在城市里花再多钱也很难吃到这么地道的农家早餐。”

    “爸,妈,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了,在三叔家。你们有什么要买的吗?”孙刚打开车门问道。驾照是孙刚在城市花了4000多块钱考的,整整半年才拿到手。很少有机会开车。

    “没什么需要的,早点回来,开车注意安全,中午别喝酒啊……”张明月叮嘱一句。

    “知道了,妈……”孙刚发动汽车,一溜烟出了大门。路上遇到几个村里的老人,下车逐一打招呼。

    一条省道从孙刚的村子前面穿过,直达县城,孙刚开车花了不到20分钟就到了县城。

    县城东边水产市场。

    “咦,老伯,这老鳖你逮的啊。”孙刚发现一老伯脚下框子里有两个巴掌大的老鳖。孙刚蹲下来看着在框里拼命往上爬的老鳖,抓起一只,仔细看下,鳖壳表面呈灰褐色,细网状皱纹及灰黄色或灰白色斑点,中间有一条纵棱的纹路。

    “是啊,俺们村水库放水,我逮到两只,你要给你便宜点”

    从老伯嘴里了解到,原来他们村放水栽秧,居然有几只野生老鳖,老伯抓了两只,就拿到县城来卖,补贴一下家用。

    最后孙刚花了500块钱买下这两只野生的老鳖,顺便在旁边卖湖蟹的摊位上,买了几只活的本地产的大螃蟹。回到车上,把它们带进空间里。把湖蟹直接丢在水潭里。大黑小黑看见两个陌生的东西,就冲着老鳖汪汪直叫,用前爪扒拉着老鳖壳,看似想要亲自对付外来入侵份子。

    “大黑小黑,别闹,你们要好好相处。”把两只腻人的小狗扒拉到一边。看着两只老鳖慢慢悠悠的爬到水潭里。

    大黑小黑哼哼唧唧几声,算是答应了。

    从深圳带回来的好酒好烟拿出来丢在车上,这是给叔叔们的礼物。中午在三叔家吃了顿饭,孙刚的堂弟、妹妹都在读大学,都不在家。也没多呆,就告辞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把空间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车上,幸亏大伯家买的是五菱荣光,要不然东西还真装不下,快到家了,才把大黑小黑放到副驾驶位置,它俩自从进空间后第一次出来,兴奋的汪汪乱叫。

    进院之后,打开车门,大黑小黑迫不及待跳下车座。显得格外兴奋,摇动着小尾巴不时地跑来跑去。还对着刚进大门的张明月汪汪大叫。

    “大黑小黑,别闹了,好好认认人,以后要听话啊。”孙刚对两只小狗训斥道。

    “小刚,哪来的两只狗。”孙妈妈对儿子问道。

    “妈,我在县城买的。那只大点的叫大黑,小的叫小黑。”孙刚边搬东西边回道。

    看着儿子买回的两只狗孙登峰也没说什么,就嘱咐了一句,既然买了就要好好照顾,狗都知道谁心疼它。摇了摇头,进堂屋了,看来是想起了去年被小偷毒药药死的那条大黑狗。那条狗很听话,孙爸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和那条狗的感情很深。

    大黑小黑它们满院子撒欢,一会儿追着几只鸡到处乱跑,一会儿在墙边上撒泡尿,标示着这儿是它们的领地。

    买小狗时的狗屋现在不适合它们了,孙刚的爸爸在屋檐楼梯间垫了几张破麻袋和旧衣服,里面空间蛮大,没有其它东西,算是两只狗狗的新家了。大黑小黑相当满意它们的新家,一边“汪汪”乱叫一边翻着肚皮打滚。

    晚饭过后,孙刚把爸妈叫到堂屋商量一下以后的事情。

    “刚娃,你也回来两天了,准备打算怎么做呢?”孙登峰问儿子。

    “爸,爷爷不是在小荒山种了很多果树吗?我准备把那儿整理整理,在树林里面放养土鸡,现在土鸡很有市场……”孙刚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把小荒山圈起来,这样鸡也跑不出去,果子也不会还没熟透就没了……”

    “怎么圈?虽然小荒山不大,用砖垒起来,也是一笔大开销啊……”孙爸皱皱眉头。

    “我准备先用木棍做圈简单的篱笆,围上网子,然后顺着篱笆种点刺揦子,长起来后就可以当围墙了,开销也不大……”孙刚早就想好了办法,刺揦子是这一带的一种带刺的攀爬植物,直接扦插就能成活,再浇上空间水,很快就能当围墙用。

    “还有个问题你没想到,等你养鸡了,荒山野林子里肯定有老鼠和黄皮子,你怎么预防?”孙爸还是比儿子有经验,虽然这几年黄皮子几乎绝迹了,但是不能保证它没有啊。

    “这倒是个问题,爸,你说怎么办啊?”孙刚挠挠头问道,对这方面他肯定没有爸爸经验丰富。

    “黄皮子一般晚上出来活动,这东西怕狗,但是也防不胜防啊。”孙爸摇摇头。

    “既然这样,到时候在小荒山盖间瓦屋,我带着大黑它们住在那守夜……”孙刚相信大黑小黑的能力,现在还小,就已经初显峥嵘。在空间呆了很长时间,一些简单的命令它们还是听得懂的。

    “对了,爸,后堰塘有人放鱼吗?”孙刚想起了那个大堰塘。那是三十年前孙刚的爷爷带着孙刚的大伯和爸爸挖的,那个时候为了灌溉方便挖的,只是下雨的时候积水,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一个大堰塘。现在堰塘埂子下面有几块水田,每年全指望这个大堰塘的水灌溉。

    “还在你爷爷名下呢,村里说了,毕竟是你爷爷我们一点点挖出来的,去年栽秧,天气干旱把水放干了,到前段时间堰塘才蓄满水。”孙爸问道。“你想在里面养鱼?”

    去年是罕有干旱,从三月份到今年,整整一年了,几乎没下一滴雨。农民粮食都减产了很多。

    “嗯,在爷爷名下就好办了,我准备把堰塘挖一挖,养点鱼,然后在边上盖个鸭棚,养点鸭子。这样也能多点创收。”孙刚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爸,我们家是不是买皮卡啊,拉东西也方便……”孙刚一直想成为有车一族,不管是小车还是小皮卡。

    “你爸一直想买,我都没让他买,不放心他开车。”张明月终于接上话来。

    “嗯,我手里还有点钱……”

    “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啊,要不是你妈不让我早就买了……”孙登峰瞪了儿子一眼。

    “好,爸,看来我明天还得去县城,你在村里找人把小荒山的篱笆扎起来,然后在盖一间瓦屋,瓦屋边上盖个鸡窝,堰塘边上还要搭个鸭棚子,还缺什么材料?我明天买完车顺便给拉回来。”孙刚问道。

    “家里有扒瓦房剩下的老瓦,水泥砖镇上有卖的,竹竿搭棚子,石棉瓦等其它材料我明天去买,人家给送货上门,镇上就有木料场,再买点扎丝和钉子就行了。”

    “小刚,你顺便买点肉割点排骨,明天中午要招待帮忙干活的亲戚。”张明月嘱咐道。

    三人合计了一会儿,就各自回房睡觉了。

    孙刚激动的睡不着觉,明天就开始真正的创业了。要是不经验丰富的爸爸在身边指导,孙刚还真不知道自己会干成什么样呢。

    漫步在空间的黑土地上,这一批蔬菜慢慢开始成熟了。很多都是反季节蔬菜,明天找个理由拿出来。摘了根黄瓜也不洗就咬了一口,嗯,空间里的黄瓜味道棒极了,口感爽脆,甘甜可口。

    两只小老鳖懒洋洋的趴在水潭边,看起来机灵不少。水潭里的小鱼比上次更多了,鲫鱼都有一扎多长了,最初放进去的草鱼也有产鱼苗了,虾也该吃了。明天去县城买点鲢鱼苗和鲤鱼苗就差不多了。到时候堰塘放鱼苗,直接用空间里的就行。

    离开空间,孙刚缓缓进入梦想。

    (9号第二更,跪求各位收藏、推荐、点击,谢谢!!!)



………【007。买车,放鱼,养鸭子】………

    次日,孙刚吃过早饭,坐上了到县城的班车。

    到工商银行柜台把卡里的10来万全取出来,回去还要用钱,省得来回跑了,反正空间比银行还要安全。

    在车行,连上牌照一起花了近7万块钱买了一辆中兴旗舰双排皮卡。这车性能还可以,载重大概是500公斤左右。不拉货物还可以把行李箱盖盖上,外观和SUV一样。从今以后孙刚也是有车一族了。

    孙刚迫不及待的开着新车来到红星家禽养殖孵化基地。

    红星家禽养殖孵化基地是县城附近唯一的一个大型的育苗场,位于县城郊区,是一家主要以鸡、鸭、鹅、火鸡的养殖与孵化为一体,集生产加工、经销批发的个体经营。

    “你好,我是这里的老板,叫刘磊……”刚下车,一个中年男子走上来握手、递烟。

    “你好,刘老板,我叫孙刚,想来买点鸡苗、鸭苗……”孙刚接过烟别在耳朵上。

    “孙老板,想买什么种类的,肉鸡、土鸡、芦花鸡……”

    “土鸡、笨鸭苗现在都是什么价格?”

    “土鸡2块5一只,笨鸭4块,送货上门价,你要多少?”

    “土鸡1000只,其中100只公鸡,鸭苗要500只,我自己开车了,刘老板便宜点吧。”能少一点是一点。

    “这样,一共4500块,收你4200,怎么样?”刘磊也没有斤斤计较。

    “行,公道,给钱你”孙刚笑着点头,数了42张红人头。

    “好,孙老弟爽快,顺便问一句,你打算圈养还是?”

    “我在果林里放养,这样的土鸡肉最香,最地道……”特色,是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健康是现在人们最需要的。

    “这样吧,孙老弟如果你养的鸡鸭鹅是放养,而不是靠喂饲料出来的话,我会比土鸡高出市场价格来收怎么样?”刘磊眼中神采奕奕,红星育苗场还经营肉鸡生意。

    “好,我也是第一次试水,估计3个多月就可以出栏了,到时候我打你电话。”孙刚接过刘磊递过来的名片。

    “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一定要联系我啊”然后刘磊又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小李,给孙老弟车上搬两袋饲料。”幼苗要吃专门配的饲料。

    驶出育苗基地,来到偏僻的地方就把鸡鸭连笼子带饲料一起搬进去,安顿好。

    驱车去鱼苗市场,鲤鱼和鲢鱼苗各买了1000尾,还买了100条黑鱼苗,一共花了不到二千块钱。黑鱼就是火头,火头当然不会和其他鱼类放在一起养,不然到时候估计连一条其他鱼都收不回来。这是专门放在空间里养的。故技重施,把装鱼苗的桶里水换上空间水,黑鱼苗直接倒入空间水潭里。

    孙刚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好了,鱼苗和鸡鸭仔都已经买好了,只等家里工程全部弄好。想必这些鱼苗和家禽仔在空间里待上几天应该能脱胎换骨,到时候就不容易生病,好放养了。”

    如此一想,孙刚对创业就更有信心了,脸上带着笑容,嘴里哼着小曲儿。

    从空间里拿出各种蔬菜和鱼,堆在车上。另外这几天家里有帮忙干活的,在肉摊上砍了几十斤排骨和五花肉,买了几条烟。开车往家里赶。

    到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看着渐渐没入地平线的太阳和漫天红霞,孙刚心中感叹:乡下的天空真是城市比不了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啊!

    下车后,大门紧锁,想来爸妈都在堰塘那边,就朝小荒山走去。

    前几天下大雨,堰塘已经蓄满水,七八个人正在堰塘边小荒山那扎篱笆呢,看来明天还得一天。

    “刚娃子啊,听你爸说你回来发展,城市条件那么好,你咋想的呢。”一个中年汉子抬起头来。

    “是海生叔啊,谢谢你们来帮忙啊,外面再好也没家里好啊……”孙刚你看是邻居王海生,慌忙递上一包烟。在农村这点很好,有事就说话,管饭、茶、烟就行,不用花什么钱,除非长期雇用。别人不可能一直无偿帮忙。

    “刚娃,这篱笆总共下来估计还得得两天,房子也得几天……”孙爸给儿子交代一下。

    给周围几个叔叔辈或者老表们一人递上一包烟,边聊天边帮忙干起活来,孙妈回家做晚饭,晚上要招待帮忙干活的亲戚邻居。

    太阳下山后,收工回家。

    一进大门就有一股浓郁的肉香涌入孙刚的鼻子,让他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孙爸和几个叔辈一起围着新车打转。

    “妈,做了什么菜?这么香!我老远就闻到肉香。”撇开上来撒欢的两条小狗,进入厨房。

    “小刚啊。你这么买那么多蔬菜啊,好多都是这个季节没有的,老贵吧。”张明月唠叨到,倒不是心疼钱,只是蔬菜家里多的是,没必要买,其实她不知道都是空间蔬菜,没花钱。

    “妈,没花多少钱,饭快做好了吧,好饿啊。”孙刚中午在县城随便对付的午餐,到现在自然饥饿非常。

    “马上出锅,让你爸安排客人坐吧。”只见孙妈边说话,边往锅里的萝卜炖排骨撒上葱花和香菜末。

    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众人齐齐咽了下口水,随即开动起来。

    海生叔他们一边狂吃,一遍赞道:“没想到啊,嫂子的手艺越来越好啊,比中午的还要好吃!”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听到有亲朋好友的称赞,张明月也很高兴,“其实我做菜也就一般,主要是材料好,海生,周洋,好吃你们就多吃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已经是面红耳赤。

    然后就是这样,话题也多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渐渐聊开了,真可谓酒能融人,让你融入其中。

    “来来,继续喝……”

    “呃……”

    一转眼间,两天时间又过去了,篱笆也扎好了。

    今天是一干亲朋来帮忙盖鸭棚,鸭棚盖在堰塘北边,是缓坡。堰塘南边是沿塘埂,埂子上是条土路,直通往双峰山,埂子下面是几块水田。

    上午挖坑打桩,还要把毛竹按一定长度锯好,劈成一根根大小均匀的细条,到时候充当夹条。

    棚子的桩子不是用普通的木头做成的,而是用老松树接近根部位置,一头削尖。将其在水泥水里浸泡,等晾干后用铁锤给夯进去。这样可以防止土里那部分腐烂。

    一上午堰塘边就竖起来六根大桩,十八根小桩,这时已经有初步的鹏架子。中午吃喝后继续开工,架子已成下午速度很快。上面盖上沥青油毛毡,并用竹条和铁丝扎好。人多力量大,好吃好喝的招待下,鸭棚终于建好了。一半在陆地上,另一半在水里,这样夏天鸭子不但可以趴在水面上戏水扑食,还能在陆地上休息,一举两得。

    扯上电线,挂上灯泡。只等小鸭仔入住了。

    第二天孙刚借口去拉鱼苗和鸭仔,在半路无人的地方,意识一动,进入空间。

    孙刚朝家禽仔和鱼苗看去,顿时傻眼了,他没想到自己三天没注意,这禽仔和鱼苗都大了一圈,精神头和以前不能相提并论。

    愕然过后孙刚随即就狂喜,原本心中的担忧也瞬间离去。在这之前,孙刚还担心大批量的养殖会出现瘟疫之类的,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把小水潭的近巴掌大的鲫鱼和草鱼也装在鱼苗桶里,直将这些鱼桶塞的满满的。把装鸭和鹅的笼子一起搬到车上。直接开到堰塘坝子上去。

    “刚娃,东西都运回来了吗?”孙爸看见儿子开车上来就问道。

    “鸡仔还没有,小荒山还没整理好,到时候再去拉……”孙刚打开皮卡后车盖,往下搬水桶。

    “这鱼苗不小啊,特别是鲫鱼和草鱼……”孙爸疑惑道。

    “呃。爸,我这两样专门买的大点,到时候赶上农忙正好能吃……”孙刚说完轻轻一用力,将鱼桶倾斜着。

    只见,一条条鲤鱼、草鱼、鲫鱼和鲢鱼组成的鱼瀑布从半空飞驰而下,快速的融入堰塘当中,激起一阵阵晶莹的水花,美丽至极。

    在爸爸的帮忙下,孙刚把所有的鱼都放归堰塘,把鸭子全关到刚建好的棚子里。并偷偷往堰塘里注入大量的空间水,本来孙刚还担心会不会把空间水潭放干,发现里面的水并消耗多少,他就放心了。

    对于新出现的地方小鸭仔还是比较兴奋,小脚掌啪啪的走来走去,嘎嘎乱叫形成一曲交响乐。

    孙刚不准备用饲料喂养,家里有很多陈年稻谷、麦子。可以拿来喂养,还可以割些青草,剁些白菜来喂。至从孙刚把小荒山上的果树全部浇上空间水后,不但果树长势喜人,连地上的青草也郁郁葱葱,等鸡仔放出来就不用担心喂食。

    白天在堰塘里鸭子会自己抓些小虫小鱼什么的。晚上就赶回棚里,多赶几次以后,相信只要开灯它们就会自己回棚,刚开始肯定要累点。

    (收藏还不满30个,涨的很慢,希望书友们多多收藏、点击,投推荐票,谢谢各位。)



………【008。水库放水】………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小荒山盖两间房子和种刺揦子。房子已经交给孙刚大姨夫带的一个建筑队,材料都买好了,地基也挖好了,当然打地基的时候还举行了一个仪式,请人看了风水,放了一挂鞭炮。以求房屋结实,生活平平安安。

    第二天就开始动工。砌墙用带孔的大水泥砖,速度很快,也就上瓦和粉墙稍微慢点。

    刺揦子山上到处都是,孙刚和他爸爸在山上砍了2天。全是2米以上刺揦子,生长好几年了。

    由于这些刺揦子不好运输,太棘手了,废了好大功夫才把刺揦子给运回来,直接扦插就行。

    花了两天功夫才把刺揦子给栽完,孙刚偷偷的浇足了空间水,刺揦子栅栏已经初具规模。等新枝条长出后,会缠绕着篱笆成为厚厚的一层带刺围墙。除了预留的大门外,相信没人敢从其它地方进入小荒山,孙刚这两天因为这刺可吃了不少苦头。

    在栽刺揦子的同时,孙刚不知道从哪弄来很多藿麻种子,一起撒播在篱笆墙根上,等藿麻长大,茂盛了,那会是一道天然防盗“屏障”。

    藿麻:荨麻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生蜇毛和反曲的微柔毛,可做药用。叶茎带刺,不小心被藿麻刺到会又痛又痒。

    现在只等小荒山果园房子建好,孙刚就可以入住了。

    现在堰塘边上有几百只鸭子,孙刚也很上心,每天起来后就从空间拔了几棵白菜剁碎,空间水也注入水盆里。虽然堰塘有水,鸭子会自己去喝,但孙刚知道空间水不简单,还是决定让小鸭子的饮用水都换成空间水。

    几天后,果园这边的房子和鸡舍已经建好。故技重施的把小鸡给关在鸡舍里。

    鸡舍下面1米用砖头砌成,用水泥糊好,防止老鼠打洞。上面用细孔钢丝网焊接而成,搭上石棉瓦遮风挡雨。

    这天,孙刚和爸爸一起把床和被子拉了过来,让村里的电工扯上线,安装电灯,拉好网线。以后晚上就在这儿扎营了。

    当晚孙刚带着大黑小黑住进了果园,打着手电带着它们查看一下鸡舍,又去堰塘边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情况,回来装上电脑,接着玩会儿游戏。

    翌日清晨,孙刚很早的就起床了,其实是蚊子太多,前半夜一直和蚊子作斗争。实在熬不住就钻进空间了。

    来到鸡舍,给食盆里倒了点谷子和剁碎的青菜,然后提了桶空间水把水槽加满,才放出鸡舍里的小鸡。

    小鸡一放出来飞快的窜出,喝水的喝水,进食的进食,看来饿了一夜,都埋头进食,完全把孙刚的存在给忽略了。

    等小鸡都出来后,孙刚进鸡舍看了下,看看有没有血迹,或者死苗。

    没有血迹说明昨晚这里没事,孙刚也放下心来,看来外面的篱笆墙隔的不错,当然也有大小黑的功劳。

    如法炮制把小鸭也放出来喂食。

    清晨的堰塘还是有点雾气蒙蒙的感觉,微微潮湿的空气。

    深深吸了几口气,身心完全放松下来。站在堰塘埂上,吹着柔柔的风,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刚娃,站在那干嘛?回来吃早饭了。”一声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来了,爸”孙刚回到果园,锁上大门,领着两条狗往家里走。

    “刚娃,在那睡觉害怕吗?”吃饭时,孙登峰问儿子。

    “不怕啊,有大黑它们呢,主要是蚊子太多了,昨晚被咬死了……”孙刚郁闷极了。

    “树林子里肯定有蚊子,晚上带点蚊香过去,我一会儿去给你装个蚊帐,怎么把这个事给忘记了……”张明月边给儿子盛饭边自责的说。

    “没事,妈,赶紧吃饭吧。”

    “刚子哥,有空吗?水库准备放水了,逮鱼去啊……”刚吃完饭,孙刚正无聊呢。就听见邻居家胡金宝在大门口叫道。

    二朗水库位于村子的最北端,占地面积有好几十亩,是孙刚村子方圆几十里最大的一个水库。

    水库和村子之间有上百亩的良田,是村子的主要粮食产地,孙刚家在那也有好几亩稻田。所以二朗水库是孙刚村子最重要的灌溉来源,承担着补充灌溉的重任。这个水库常年有水,加上并没有外租给别人,一直都是村里面钓鱼爱好者垂钓的场所。

    由于前段时间下雨,眼看就要水漫堤坝了,再加上很快就要栽秧,只好开闸放水。

    水库放水的场面很壮观,全村有空的都会来,忙着捞鱼。

    “你等着,我马上去”一听说水库放水,孙刚就高兴起来了。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听胡金宝说过之后,孙刚迫不及待地想起凑凑热闹。

    收拾了一下,找出网兜和鱼篓,和妈妈说了一下。孙刚就坐上胡金宝的摩托车,一溜儿烟地向水库直奔而去。到了拐向水库路口之后,孙刚发现很多人都是提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或走路或是骑着摩托车往水库方向赶去,看上去还真是热闹。

    来不及和村人打招呼,胡金宝加大油门赶路,说是早到收获要大一些。孙刚倒不是在乎鱼儿的收获,关键是凑热闹。

    赶到水库大坝的时候,孙刚发现坝上已经是停了一溜儿的摩托车和自行车,一大堆人在坝上指指点点。

    孙刚给大坝上村里的老老少少挨个打招呼,发烟。还有不少陌生的面孔,看来这场面还真少不了外村人。

    “怎么现在还没有人去捞鱼呢?”看着大坝下面水沟、秧田里没几个人,孙刚有点奇怪。

    “呵呵在才刚开始放水。鱼儿没有被水冲下去呢。再等等就好了。”村长周贵兵笑着指指出水口。

    听到村长的介绍以后,孙刚也就不在发问,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堤坝下面大片稻田都注入白哗哗的水流。

    随着上游的水越来越大,坝埂上的人越聚越多,谁也没有先下水捞鱼,看来大家都有经验。

    最后,村长喊了一声:“可以了,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