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的小农民-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节最快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从今改叫爹妈。新娘子先叫爸再叫妈。”两位新人在他们面前的垫子上跪下,王燕改口向孙爸孙妈叫爸妈,两位老人答应后,一人塞给他们一个大红包,里面是1001元,代表着千里挑一。
“第七项:夫妻对拜。”春风得意,洞房花烛,夫妻对拜地久天长。二位新人相亲相爱好几年,嘴上不说心里甜,彼此一切都奉献,就等结婚这一天,新郎新娘夫妻对拜。听到主持人的口令:新郎向左转新娘向右转,听口令,夫妻对拜:一鞠躬喜结连理;二鞠躬一日夫妻百日恩;三鞠躬莲子盈室,终身相爱亲亲亲,精彩瞬间深情一吻。
“第八项:结婚典礼礼成。送入洞房。”孙阳抱着媳妇儿,送到新房的床上,坐住。孙刚端了一个火盆进去,太冷了,烤点儿炭火。那些小孩子们送洗脸水的、端茶的、撒窗户纸的都围上来了,红包一个个分给他们,小家伙们十分高兴的跑了。
赵涵,还有孙刚的姐姐妹妹们陪着王燕在新房里聊天烤火,孙阳到外面来招呼客人。
“哥,去换套衣服,看你嘴唇都冻乌了,反正仪式都结束了,没必要穿西装了。”孙刚看着哥哥冻的瑟瑟发抖的样子,就提醒他,“顺便让我嫂子也换袄穿。”
“那也是,”孙刚转回屋内换了一件羽绒服出来。
院子里的重要客人早就被知客安排好位置了,今天来送亲的是王燕的叔叔、堂弟各一个,还有几个王燕娘家的女性亲戚。被知客安排在客厅正席,由孙刚的几个叔叔来陪客。新郎新娘在偏厅次席,桌子上有迎亲的几个人,还有孙刚的几个婶子和赵涵,都为了陪王燕娘家来的女客。
其他客人都在院子里一一就坐,碰到一起来的,或者关系好的,就坐在一起。有没坐上桌的,或者来的较晚的客人,先到旁边聊聊天,打打牌,等待下一轮。一般农村宴席吃三轮,先站好位置的就先吃,吃完赶紧撤席开下一轮。第三轮一般是帮忙的、厨子、端条盘的和主家。
临近中午,村子里的小学生都放学了,几十个小娃子背着书包也来了,来到各自父母的身边也凑一个,没座位就站着吃,吃完还要上学呢。孩子们抢来抢去的,那场面孙刚很熟悉,也很是热闹。
大家都就坐完毕,孙刚带着3个弟弟就开始忙碌起来,每桌发两瓶白酒、两大瓶饮料、两盒烟、筷子、碟子、勺子等。
只听见主持人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各位亲友、各位来宾,喜庆祥和日,共好月圆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喜筵杯杯醇香酒,菊花盏盏玉壶诗。请大家吃好,喝好!”
俗话说:农家婚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孙刚家乡这边婚宴席上一般是28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四个汤不能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非常严格。
宴席中的8个冷盘分为4荤4素,有酸辣口味的,有咸香口味的。
端条盘的开始上菜,先上八个个冷盘,有凉拌莲藕、黄瓜、花生米、卤好的牛肉、猪肝,还有几盘熟肉。
凉菜过后,接着是16个热菜,依次登桌。上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一组一组上,味道齐全,
八个热炒,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
然后上的就是大菜,囫囵个的鸡子和鱼熟后装盘,还有小孩拳头大小的四喜丸子,看起来很诱人。
压桌菜蒸肉紧随其后,这是孙刚最爱农村婚宴的一道菜。
紧接着是两碗甜汤和两碗咸汤,甜汤一碗是苹果桔子甜汤,用小块儿苹果和桔子瓣儿做的,另一份甜汤是白木耳汤,里面点缀着几粒红色的樱桃罐头,红白相间,好看又好喝。咸汤一份是黄花菜瘦肉汤,另一份是黑木耳肉丝汤。
最后是四大碗,是用的农村的那种大碗,比海碗稍微小一点儿的那种。
一碗是油豆腐炖肥肉,看起来肥腻腻的,是嗜肉族的大爱,肉炖的烂糊糊的,入口即化,其实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腻。
一碗是酸剌菜炖五花肉,酸剌菜吃起来十分爽脆,五花肉也很香。
还有一碗是油炸的莲藕,这个是莲藕切片,裹上面糊,下油锅里炸。咬上一口,一层很簿的酥脆刚碰到牙齿,上下牙还没合在一起时,一股藕的清香从鼻子进入你的大脑,香得顿时让人浑身酥软,飘飘然找不着北。还会有藕断丝连的体会。藕中带着的丝丝姜味,细细悠悠在口中飘散,晕染开来,淡淡的咸、酥酥的脆、软软的香,一层层的口感递增起来,让你欲罢不能,不知不觉就忍不住吃得很多。
最后一碗是油炸红薯片,这个做法和炸莲藕很相似,裹上面糊,还要加上蛋液,炸成金黄色。咬一口一股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吃起来外酥里嫩,甜甜的,也不油腻。
这四大碗上完了,说明今天这顿宴席的菜算是全部齐活了,客人都知道了,也就不会再等菜了。
孙阳和王燕草草的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就起身去挨桌敬酒。孙刚把酒瓶里的酒基本上全部倒出来了,然后换成空间水,只保留了酒味,别人不尝就不知道这是水,一般都是这么干的,要不几十桌敬到一半,就早趴下了。
“新郎新娘来看菜了……”走到每桌旁边,知客就会这么喊一句,意思是:新郎新娘来敬酒了,一般座位上的人都会站起来,等两个新人来敬酒。
孙刚端着酒瓶子跟在哥哥和嫂子后面,挨桌敬酒。遇到亲舅舅、姨这些亲戚的桌席,还要挨个给他们敬酒。邻居和其他亲朋就一桌一起喝,这年头大家也没有攀着新郎喝,意思到就行了。十几年前那时候可不这样,实打实的酒,不过那时候人没这么多,一般一家一个人就代表了,就那每个人当新郎的时候都得喝趴下一回。
第一轮吃完后,孙刚和几个弟弟一起收酒瓶子、饮料、扫地,那边几个妇女开始在大盆子里洗盘子刷碗。然后准备开第二轮,第二轮的客人相对来说就要少很多了。
第一轮吃完的客人好多都一一向孙爸孙妈握手告别,孙阳和王燕也在一旁作陪,嘴里不停地说着客气话。
“孙刚,你还没吃吧?”赵涵看见孙刚在那儿忙着收酒瓶子,就帮他一起捡瓶子了。
“还没呢,等客人先吃完,一会儿和厨子他们一块儿吃。”孙刚笑着说道,“你吃好了吗?”
“吃好了呢,味道都挺好吃的,”赵涵以前没有吃过农村这样的流水席,感觉的很新鲜,“菜很多,一个菜尝一点儿就吃饱了。”
“刚娃,第二轮客人只有12桌,加上厨子和一些帮忙的,一共才15桌,不用开第三轮了,等会儿我们直接吃吧。”知客的村长周贵兵和孙刚交代一声。
“好了,知道了,贵兵叔。”孙刚拿起一次性桌布,开始布置餐桌,和第一轮一样,忙活了一会儿才开饭。
“嗯,真香,好吃。”孙刚一个人把整盘子的蒸肉下面的“粉”给吃了,周围都是大人,都爱吃上面的蒸肉,也没人和他抢这个,正好吃独食。这是孙刚提前打算好的,专找这桌,这桌没人和自己抢这个,一般小年轻都喜欢吃。
“来,走一个。”
“喝起。”
“你杯子里养鱼啊……”
…………………………
他们几个喝的热火朝天的,孙刚一个只管吃菜,下午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活,所以他就没有喝酒。
等孙刚吃饱之后,很多菜已经凉了,因为是冬天,所以冷的很快。他们也不在乎,喝着吃着,反正厨子没啥忙活呃事儿,只要晚上再做个四五桌就行了,晚上每桌炒个7-8个菜,分量足一点儿,种类不会像中午那么多。主要是一些村子里帮忙的、还有亲戚们要留在这儿吃晚饭。
众人把客人都送走之后,就剩下自家亲戚、还有村子里不少帮忙的人。大家把桌凳收拾好,只留下几张,晚上好用,剩下的明天上午租赁公司的人会来拉走的。
孙刚抱着一个大扫帚,开始清扫院子,地上都是垃圾,有鞭炮纸碎屑、一次性杯子、骨头菜什么的。孙刚扫出去之后倒在垃圾堆里,吸引村子里好几条狗在那儿觅食。
大黑小黑从来就不去,别人扔的骨头,它们看都不看,只有孙刚和孙爸孙妈喂食,它们才吃。因为以前孙刚家里养的狗,都是被别人扔块儿下了药的馒头或者骨头,就毒死了。所以在它们从小孙刚就开始教导它们,不让它们吃别人扔的食物。
都全部收拾妥当都已经下午4点多了,大灶台边大厨又在准备晚上的饭菜。
傍晚,孙刚他们辛苦了一整天,忙活了很久,带着赵涵跑到果园去喂喂鸡鸭和羊,孙爸孙妈都忙,上午孙刚抽空去喂了一次。
忽见得傍晚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淡蓝的苍穹是那么地高远,而冬日阳光也快收尽它那最后的余辉,天边与四周,只有几抹深黄,几许寂静。
此时,孙刚赵涵两人漫步在堰塘边小路上,但见夕阳西沉,把他俩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而寒风卷着树梢上最后几片残叶,鸟儿扑棱着翅膀,全速地飞向它心爱的小巢,或惊愕着消失在远方密林的深处之时。
远处的山顶还有一丝丝白雪,那是上次下雪还没有化净的残雪。
冬天的黄昏是极短的,从日落西山到薄暮冥冥,你若不去留心于它,它便与你擦肩而过;冬天的黄昏也是飘忽的,从余辉微明到朦胧暗色,你若不去全心观察,它便稍见即逝。然而,即便是那短短的一段,却让你感受到人生时特有的冷静、成熟与睿智;或者,即便是那飘忽的一瞬,它却毫无保留地释放出生命的极致,从而体味出人生的苦短与倍加的珍惜。
天空吹来淡淡的白云,薄薄地裱在天顶之上。太阳并不刺眼,只是在西边天上温和地朝你笑着,笑着,最后,脸红了,慢慢地跑到山那边去了。
冬天的黄昏,大地岑寂,天际寥廓,昏黄的斜阳只一会儿便隐匿西山。
孙刚把食盆和水盆都注满,才松了一口气,这些鸡鸭都是半大小仔,太能吃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虽然是比喻这个不恰当,也就说明了问题。
从空间里弄些青草出来给羊添上,两只小羊羔也开始吃草了,它们是半草半奶的。看着它们稚嫩的小嘴左右咀嚼着青草,赵涵都被它们可爱的样子融化了,就趴在圈墙边看着它们吃草。
——————————————————————————————————————
感谢951274927的打赏,谢谢你!!!
昨天晚上睡的很早,前天没怎么休息好,所以今天下午一起发出来,晚上朋友约着去吃饭,所以今天只有3700多字,所以大家将就着看吧,不好意思啊!!!
………【073。闹房(上)求推荐票】………
“我们走吧,回去了,等会儿吃晚饭呢。{。。最快文字章节阅读}”孙刚拉上在羊圈边上依依不舍的赵涵,锁上果园的大铁门,两人慢慢的往家走去。
看着西边天上的晚霞渐渐地隐去,黄昏悄悄地降落下来。广阔的天幕上出现了最初的几颗星星,树木在寒风中晃动着。
夕阳似乎陡然从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西边天际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赵涵裹紧了身上的棉衣,戴上了厚厚的围巾,还是觉得有点儿寒冷。
孙刚两人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人声嘈杂,院子里几堆大火,让他俩感受到了温暖。冬夜的温暖,像是上苍伸出的怜爱之手。就像在忍受了夏日炎炎的白日后,它必在晚风中沁入一些清凉,让人们感到微风吹拂的温柔和凉爽。冬夜的温暖,也是上苍慈爱的心肠,为了慰抚人们白日忍受酷寒的一种补偿。
孙刚记得这几年春节都在深圳,两地之间,气候竟是迥异。当家乡这边都穿着厚厚的羽绒衣,深圳的冬天却是花繁叶茂,温暖如春。正午的时候仿佛已如初夏,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象极了三月的桃花天,令人只想慵倦而眠。
孙刚却独爱家乡的冬天,只有寒冷和雪才是冬天独有的味道。
晚上不是正席,又都是自家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8-9个人一桌,桌上的菜分量都很足,有荤有素。
这些年有些住在街上的人家办事害怕办酒席麻烦,就在饭店包席。省事,省心又省力。不过,这样似乎少了一种气氛,吃完就走人,感觉不是很尽兴。再说了,饭店的菜也不实惠,盘子小,菜量少。
在家里办酒席虽然很麻烦,很劳神,也很累人,但相对要省钱很多。因为很多蔬菜都是自家菜地产的,猪肉也是自家的,人忙碌劳累但气氛绝对不一样的。
大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场面那是相当的热闹,特别几个爱喝酒的。
吃完饭,收拾好后,年轻的小伙子们就开始嚷嚷着要闹房了,让厨子准备好闹房需要用的东西。
闹洞房是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地方或者省份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
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
有的地方闹房时,新娘要挨个点烟、敬酒,敬到谁都不能装孬,敬到什么时候就喝到什么时候,这种闹房酒常常喝醉方休。由于闹房气氛热烈,整日整夜不歇,新人经此一阵常常精疲力尽,有的甚至累倒、病倒。
闹洞房不但喜家高兴,闹洞房的亲朋好友,也乐得借机喧腾一番,使出各类新招数,让新郎新娘“坐困愁城”哭笑不得。无论如何喧闹,主人不得恼怒,愈闹愈发,喜可加倍。
洞房花烛夜,长夜燃明灯,新娘开柜,新娘开柜,新郎试鞋,夫妻对话,窗外偷听的耳贴墙壁,若得其一言半语,常为人们传扬很多年。
闹房,无论是纯民间习俗也好,故事传说也罢,它毕竟也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有选择性的保留和发扬才对。婚姻,无论对谁而言,毕竟是人生之大喜、人生之大事。现在的人都很忙,平时很少有机会一块聚聚,闹房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交流与叙旧的好机会。作为亲朋好友,平时小事很难聚头,但是亲朋好友的婚姻大事,一般都不会怠慢,那就索性借此机会好好的闹一闹,只要闹的有分寸、闹的有文化,闹出亲情、闹近了距离,孙刚认为闹房还是很值得地。
现在这年头,一般都意思一下,闹上个一两个小时就行了。孙刚记得小时候有些人闹房,真能闹腾,如果新娘脾气大的,就能闹出火来,那样的话就显得不好了。
孙刚小时候见多了大人闹洞房,看着那闹腾的场面,那时候小脑瓜就在想:以后我要是结婚,别人也这么闹腾咋办啊。
幸好现在没人那么死劲了,不会想十几年前闹的那么夸张了。
“一会儿,他们闹腾的时候,你可不能生气和发火啊。”孙阳提前给王燕打好预防针,他小时候也看多了闹房的场景,知道很折腾人了。如果闹洞房途中,新娘发火的话,别人会认为你太小气了。
“真有你说的那么可怕?”王燕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听到孙阳刚刚给她说过的一些闹房的程序。
“没事儿,这几年没那么闹腾了,我刚刚和狗成交代了一声。”孙妈上前安慰两个心灵恐惧的新人,狗成叫胡金斌,小名叫小成,狗成是村里人从小叫到大的。他是孙刚的老表,比他们大个7-8岁,对这方面有一套,主要是当年他结婚的时候被闹房的折腾了半夜,所以对这方面深有研究。这几年村子里闹房都是他带头的,相当于主持人。
“在闹房时,你俩一定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特别是你阳阳,一定要时刻注意为王燕解围,别让她陷入难堪的境地。”孙爸也在旁边交他们两个怎么应付闹房的。
“东西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孙刚在旁边窃窃的笑着,他没打算参加,只在旁边看着就行,那几个堂弟可不管,正是闹腾的年龄,都一个个在新房里的桌子边就坐。
顶棚上挂着红红的灯笼,床上红红大床单、一叠厚厚的新红棉被,新娘穿着大红的绸缎棉袄棉裤。屋里的一切布置都是充满喜庆的。
只见桌子上有四个盘子,和一个倒扣在盘子上的碗。四个盘子里有散烟、花生、大枣和一个苹果。寓意着平(苹)安幸福、早(枣)生贵子。中间倒扣的碗下面是一个煮熟的鸡蛋,碗上抹上了猪油,光滑无比。桌子下面还有一些闹洞房需要用到的道具。
————————————————————————
感谢书友“梓桢”的打赏,谢谢你!!!顺便求点推荐票!!!
幸好今天晚上没喝醉,洗洗澡,准备看皇马VS巴萨的巅峰对决!!!
………【074。闹房(下)】………
“闹房现在开始……”狗成的声音很大,门口围了很多亲戚来看热闹的。
孙阳和王燕很严肃的坐在上席,狗成站在他们旁边,其他位置上坐了几个弟弟和村子里的半大小子,现在大人没几个闹房的了,一般都在其他房间里打牌呢。
“新郎新娘抬烟。”抬烟是新郎新娘搂着,一只手捏着烟的一头,抬着烟递给接烟者,嘴里还要说着。
“五一弟,请抽烟。”两人搂着抬一根烟递给孙五一。
“搂的不紧,我不接。”孙五一抱着膀子,是在故意刁难他们。
两人紧了紧,再次递上,五一才接过烟。这只是一个形式,并不是让接烟人吸烟,他们几个小孩子都不抽烟的。
依次给在座的每一位都敬上烟。
“五子登科……”一看敬完烟,狗成继续说道。
五子登科是考验新人互相配合的默契,找根红绳子,新人用嘴各叼一头,中间系上一支点燃的香烟,在桌上放5根竖直的火柴插在水果上,然后新人不能用手帮忙,两人合作把5根火柴全部点燃。
开始几下,两人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好几次都没点完5根。狗成给他们提示:一定要紧绷绳子眼睛瞄准,还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最后孙阳和王燕在狗成的教导下才艰难的完成任务。
“夹筷子……”夹筷子是在一个酒瓶子插上一根筷子,只露出不到一公分的头,然后新郎和新娘两人用舌头各抵住一边,合力把筷子夹出瓶子。
“吃花生……”用一根红色的细绳把花生拴起来,孙五一站在凳子上,让哥哥和嫂子咬花生。五一时不时的提一下绳子,他俩就会不小心亲到一起,等五一逗弄累了,才放慢速度,让孙阳他们咬到花生。
狗成在床单下放置几个吹气的汽球,请新郎新娘一起躺下,登时,床上传来“噼里啪啦”气球爆炸的声音,以表示两人爱情坚贞,共赴落难。
孙刚凑准一个间隙,就跑到哥哥身边,给他出主意,“哥,你让我嫂子趁他们不注意,把中间的碗揭开,闹房就可以结束了。”
这招是孙刚家乡这边闹房的惯例,最后一步就是新娘揭开倒扣着的碗,露出里面的鸡蛋,整个闹房不管进行到哪,都可以结束了。但是闹房的人必须要保住整个碗,让新娘晚点儿揭开。
孙阳听到弟弟的主意,赶紧和王燕细声交代清楚,一定不能打草惊蛇。王燕眼睛死死的盯住那个倒扣的碗,在想怎么才能把它揭起来,上面抹了猪油,十分的光滑。
两人的异常孙刚的几个堂弟没有什么经验,没发现什么,但是经验老到的狗成发现了,不过他就没有告诉几个小子,事先孙妈交代他不要闹太晚了。
“下一项……”狗成正在那说着,几个弟弟的注意力也在狗成身上。只见王燕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下子就把倒扣着的碗掀开了,露出里面的红皮鸡蛋。
“啊!”几个闹房的才反应过来,都悻悻的看着嫂子。
“好了,结束了。”孙阳和王燕这才松了一口气。
孙刚搬走桌子,交给他们收拾去了。
然后,几个弟弟、妹妹和姐姐都在新房里陪着孙阳他们聊天。
孙爸给厨子包个100的红包和一条烟,两个伙计是一人50和一条烟。收下后,人家就告辞离开了。
夜渐渐深了,像一块巨幕覆盖下来,朦胧着村庄,田野。旷野中的树,缓缓托起了月亮。
湛蓝的天空,繁星点点,浮云轻盈的舞动着。皎洁的月光泻在整个村庄,整个村子都激荡在一片圣洁的宁静中。
今天晚上的人少了很多,住宿就更好安排了。孙刚开车把镇上的亲戚都送回家了,多跑了几趟。
赵涵还是在孙刚房间里,和兰兰一块儿休息。
孙刚一人回到果园,到鸡棚羊圈转了一圈,没什么问题,这才安歇。这两天却是很忙,孙刚经过空间水的滋养,躺在床上还觉得浑身酸酸的,要是换做以前,估计早就是累趴下了。孙爸孙妈的身体也比以前好很多,张罗孩子的婚礼,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幸好孙刚帮了不少忙,其他的亲戚也帮着张罗,使他们的压力大大减轻了。
…………………………
早上六点多,外面还是黑呼呼的一片,冬天一般到7点才天亮。
孙刚便被一声响亮的鸡鸣从梦中叫醒,他伸个懒腰,抖擞抖擞精神,浑身顿时感到一种冬日的清凉贯透全身,于是便穿上衣裤。
在屋前空地上,锻炼一下身子,活动活动筋骨,孙刚感到一阵舒爽。
此时,虽然天已微微放亮,但在这雾里,什么也看不见。这雾,如婀娜多姿的舞女那洁白的绸缎;又如心灵手巧的织女织出的那轻盈的薄纱。雾中的花草若影若现,使得这更有一丝趣味。
一张口就有白白的哈气冒出来,天空中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人走在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就像在仙境里一样。
空气中,感到一股股雾气的芬芳中更带着一丝丝清新和湿气,使人心旷神怡。孙刚使劲的吸着清晨这新鲜的空气,浑身充满了力量。
回到家中,孙爸孙妈已经起床,正在清理院中的垃圾,孙刚上前帮忙。
“妈,我哥他们还没起来?”
“嗯,让他们多睡一会儿吧,结婚挺累人的。”孙妈看着儿子进门,“你也累了几天了,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啊。”
“我身体好着呢,没事儿”孙刚又问道,“赵涵也没起来?”
“天冷,外面没有被窝里舒服,就让兰兰她们多睡一会儿。”
“你们去忙别的吧,我来扫地,”孙刚结果爸爸手里的大扫帚,开始清扫昨天晚上留下的垃圾,东西上面结了一层白白的霜。
“好,你们爷儿俩弄吧,我去做早饭,今天吃的人也不少。”今天早上还有三叔一家和四叔一家,加上自己现在家里6个人,也有十几号人呢。
————————————————————————
感谢951274927的打赏,谢谢你!!!
最近很多书友提了意见,对胖子有很大帮助,由于胖子第一次写书,想把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和习俗都介绍出来,所以没搞清主次,以后一定注意,加快进度。不再整景了,也不再弄这么详细了。各位不好意思!请见谅!!(这张是中午写好的。)
………【075。村里打工返乡潮】………
今天的活很多,主要是清理垃圾、整理东西,还有就是借了村子里邻居的东西,像暖瓶、盆子之类的。'。23us。无弹窗小说阅读!'估计吃过早饭那些租赁公司就会来拉东西,顺便给人家结账。
孙爸看着接过儿子扫地的活,就拿起钢钎把大灶台都拆了,现在用不着了。
等了一会儿赵涵也起床了,洗漱后也帮着收拾院子。
“爸,妈,早啊”只见王燕也刚起床,“小刚,赵涵,早。”
孙刚和赵涵也上前喊嫂子,打招呼。
过了一会儿,孙阳也起来了,两人一人端了杯茶,向孙爸孙妈敬茶。
“刚娃,你去叫你三叔、四叔他们吃饭去。”孙妈对小儿子交代着。
孙刚三叔和四叔两家人都睡在孙刚的奶奶家,当时房子翻新的时候就留有他们的房间,虽然他们两家在县城住,但是每年春节都是在家过的,所以就翻新的时候多盖了几间房。
早餐很简单,米粥、馒头和清爽的小菜,主要这几天油水大了,吃清淡点刮刮油。
吃罢早饭,三叔、四叔两家也陆续告辞离开。
孙阳他们继续在院子里忙活,孙刚去把结婚借用到的盆子、暖瓶之类的东西还给别人。
“咦,周辉?你啥时候回来的?”孙刚刚出自家大门不远,就遇到了儿时的玩伴。
“孙刚啊,我昨天晚上半夜才到家,听说你哥结婚了,我就上来看看。”周辉和孙刚同岁,人瘦小瘦小的。
“行,他们在家呢,你上去看看吧。”孙刚说道,“对了,你弟弟回来了吗?”
他弟弟叫周强,比孙刚他们小2岁,小时候关系很好,是发小。他们经常一起去瓜地偷瓜、菜园子偷西红柿、下河洗澡,在村子里算是非常淘气的几个。
“我们一块儿回来的。”兄弟两人都在广州打工,学历都不高,连高中都没上过。
“你弟弟身体现在怎么样?没什么问题了吧?”孙刚这么问道是因为,周强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逃课出去打游戏机。马路边公家的卫生所正在盖房子,路边有辆车在蹬钢筋,周强在过马路的时候没注意,被拉直的钢筋绊倒,掉进盖房子挖的石灰池,虽然是发好的石灰,但是也把他脖子以下的皮肤腐蚀了。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才能下地。那年孙刚去看他的时候,整个房间都是一股怪味,因为一年多没法洗澡,只是擦擦身子,头发和指甲长得老长了。
后来好了之后,全身的皮肤还是白一块儿,灰一块儿的,看着很恐怖,两脚后面四个脚趾头也只有半截了。他家为了给他治病,算是倾家荡产了。治好伤之后他爸爸带着他去市里去省里打官司,虽然官司打赢了,法院也判了,可是一直没收到那家卫生所赔付的钱。
“现在都没什么大问题,能干些轻活,只要不经常站着就行。”周辉也是因为他弟弟而辍学的,“好了,你去忙吧,我先上你家去。”
孙刚和周辉告别,继续去挨家还东西,并感谢别人的帮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