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氏的脸腾的一下羞得通红,垂下头,双手死死攥着自己的衣襟,一语不发。
关卓凡知道她听明白了,看她的样子,心中好笑:你把衣服揪那么紧干什么,又不是我要拿你当压寨夫人……
唔……压寨夫人?
他看着面前秀色可餐的嫂子,心里忽然觉得一阵燥热。
第八章 别碰我家的女人(二更)
米买回来了,面买回来了,豆干,腌菜,卤或熏的各种肉,都买回来了,把小厨房堆得满满。白氏和图伯小福,脸上的神色一天比一天紧张,只有小芸,仍然漫不在乎的嘻闹。
关卓凡却一直在对付那几块木头,又锯又刨,又是涂漆,忙了两天,终于勉勉强强地做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奇怪的东西。
“三少爷做的是什么?”白氏不认得,偷偷问图伯。图伯摇摇头,他活了几十年,还从来没见过这玩意儿。
第三天,关卓凡便招呼图伯,两个人一起把这玩意儿挂到了小院子正对大门的墙上。
那是一个白色的十字架。
白氏终于忍不住了,看着十字架,怯怯地问:“卓凡,这是干什么用的啊?”
关卓凡叹了口气:“辟邪。”
到了八月二十九这一天,从清早开始,关卓凡的心情便一点一点的变坏。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躺在炕上,用被子蒙住了头。然而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并不能让他与外界隔绝开来,当英法联军攻城的炮声响起来时,他还是清楚的听见了。
法军攻城北,英军攻城南,僧格林沁在德胜门还要打一小仗,不过这已经无关大局了。我的首都注定要在今天下午,沦陷在外国兵的手里。而五天之后……
五天之后,他们就要放火烧园子了。
圆明园。
*
*
整整一天,关卓凡都觉得心头烦闷。吃午饭的时候,白氏在门外轻轻喊了他两次,他只装作没听见。到了晚上,枪炮声稀落下去了,只是偶尔才能听到一两声冷枪。他心情平复了些,走出屋子,跟大家一起吃了晚饭。
“我教你们一个手势,”他向大家比划了一个十字架的手势,额头,胸口,左肩,右肩,“要是遇见洋兵,或者可以救急。”
大家都诚惶诚恐地跟着他学,动作认真而滑稽。
他看了看白氏。她已经换过了一身粗布衣裳,脸上也擦了灶灰,额头上一块,左脸一块,右脸一块,每一块都是圆圆的,涂抹得很均匀——我说姐姐,你是在擦胭脂么?
老天,让这帮鬼子赶快滚蛋吧——白天那种烦闷的心情又回到身上。他回到自己房中,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天已经黑了,没过多久,忽然听见隔壁院子传来一阵打门的声音,接着便是大人的惊呼声和孩子的哭声,还夹杂着听不懂的怒喝声。
他坐起身来,心里一紧:英国鬼子来抢东西了。过了一会,听见噗通一声,仿佛院子里有重物落地的声音。竖起耳朵再听,却又听不见什么了。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听见对面传来一声女人的低呼,跟着像是被捂住了嘴,声音攸的中断了。
白氏!
关卓凡只觉浑身的热血忽地涌上了头,抽出马刀,飞也似的冲出房间,跑到东厢白氏的房门口,一脚踹开了虚掩的门。在幽幽的烛光下,赫然见到一名红衣白裤的英国兵把白氏逼在炕角,一只手捂着她的嘴,一只手试图撕扯她的衣服。看见有人闯进来,英国兵慌忙跳起身来,伸手去抓倚靠在炕边,上了刺刀的步枪。
脸上是一部大胡子,头上缠着厚厚的白布。
我草你妈的印度阿三!关卓凡一刀挥出,就在印度兵刚刚抓起步枪的时候,锋利的马刀将他的右手齐碗斩断,哐啷一声,步枪连着一只黝黑的手,掉落在地上。印度兵惨叫一声,仰面跌倒在地。
老子送佛送到西!关卓凡扑上去,跨坐在印度兵身上,倒转马刀,刀尖向下,朝印度兵的胸口扎了下去,恶狠狠地低声骂道:“法克!”
印度兵用左手勉力托住关卓凡握刀的右手,眼睛乱眨,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里听到这句熟悉的“国骂”,用不熟练的英语慌乱地哀求道:“NO法克,NO法克……”
“法克!”关卓凡手上加力。
“NO法克,NO法克……”
“噗!”一把剪刀,狠狠扎进了印度兵的脖子,他左手一软,顿时被马刀透胸而入,刺穿了的心脏,哼也没哼,身子一挺,死了。
关卓凡喘了口气,惊奇地回头望去,只见白氏手里握着还在滴血的剪刀,胸膛起伏,浑身颤抖地望着死去的印度兵。
我就说这个嫂子有些道道,果然没看错——他猜得到,白氏手里的剪刀,必是放在枕头底下,以备不时之需的。他站起身,轻声说了句:“嫂子,没事了。”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接过剪刀扔在地上,这才敢试探着扶住她的肩膀。白氏的身子抖得愈发厉害,忽然扑在他的怀里,嘤嘤地哭了起来。
虽然看她衣衫还是整整齐齐,应该没吃什么亏,但怕就怕她想不开。关卓凡连忙紧紧抱住她,拍着她的后背,温声说道:“没事了,咱什么亏也没吃,就要了他的狗命。嫂子,你可不许想不开啊。”
白氏抽抽嗒嗒地说:“他把我抱太紧了,我都腾不出手来……”关卓凡心里一虚,心道:抱得太紧,这不会是在说我吧?连忙把抱着她的双手放松了些。
“我都腾不出手来,使你教给我的那个咒……”白氏说完,觉得既窝囊又委屈,又哭了起来。
什么咒?关卓凡迷茫了,转念一想才明白,她说的是那个划十字的手势。暗暗好笑,却见丫鬟小福牵了小芸,正站在门口吓得目瞪口呆,图伯听见声响,也提着灯笼从前院赶了过来。
白氏刚才是受惊过度,下意识的扑在关卓凡的怀里,现在见到图伯小福和妹妹都来了,忽然醒悟,自己跟小叔子抱在一起,这算怎么回事?顿时大羞,把关卓凡一推,从他怀里挣了出来。
又不是我主动的……关卓凡觉得自己背了个黑锅。看白氏不像会再去寻短见的样子,松了口气,心说这黑锅背就背了吧。先做个手势让小福把小芸带回房间,又招手叫过图伯,低声吩咐了几句,这才提了刀,接过图伯手里的灯笼,走到院子里。
英军里有印度兵,他并不感到奇怪,两次鸦片战争和后来的八国联军里,都有相当数量的印度人。奇怪的是,这个死掉的印度阿三,是从哪里跑进来的?他走到院墙下,打量了一番,很快就明白了,这家伙是跟同伴在隔壁抢劫财物,临时起意,不知踩着什么翻过墙来,想吃独食。刚才那一声重物落地,想必就是他跳下院墙的声音了。
就在这时,从隔壁的院子里,传来几声叽里咕噜的呼喊。他知道这是那个死鬼印度兵的同伴在找他了,当下把身子紧紧贴在院墙上,仔细听去,大概是两个人。那两名印度兵没找到人,互相嘀咕了几句,急急出了门,朝巷口跑去了。
第九章 人无横财不富
“操他娘的洋鬼子!”从隔壁传来了压低了声音的大骂,过了片刻,院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关卓凡默然,心想谁让你们家大门修得最气派呢?不知这一回被抢走了多少东西。
回过身,见白氏带着小福,正在用水擦洗屋内的血迹,图伯已经把印度兵的尸首拖到旁边,开始在院墙下挖坑了,旁边杂乱的堆着印度兵的步枪,子弹袋,火药袋和两个包裹。关卓凡穿越前的研究方向是世界史,很清楚这种前膛枪在欧洲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不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什么帮助,于是只拎起两个包裹回到西厢房,把刀上的血细细地擦干净了,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袍褂,坐在炕边思索着。
作为一个七品武官,今天是他第一次杀人。八里桥之战给他带来的改变确实很大,当他面对那个印度兵的时候,并没有产生任何的胆怯和犹豫,而干掉这个印度阿三,也没有让他感觉到丝毫的负疚和不安。
活该!他心想。印度人自己的国家被英国佬占据,居然还帮着主子欺负到天朝头上来了,可见是死有余辜。至于包裹里的东西,自然是老实不客气的笑纳了。
他先打开小的一个包裹,只见里面有两块粗糙的茶砖,一盒鼻烟,几块不知是牛肉还是马肉制成的肉干,一把小刀,一些散碎银两,最亮眼的,是十几枚黄灿灿的金币。
金镑!关卓凡抓起一枚,就着油灯的光亮看去,果然见金币的背面浮印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他算了算,这十几枚金镑,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是足够一个中等之家生活一年的。看来这个阿三还真是聚敛了一笔小小的财富啊,可惜白白便宜我了,老子连谢字都不用说一个。
他将金币推在一旁,先把那堆散碎银子扫进腰间的荷包,大概有个七八两的样子。再拿过那个大一些的包裹,刚一打开,便觉一阵银光耀眼,细细一看,不由呆住了。包裹底下,是二十几个雪白的银稞子,上面是两锭黄金,还铺着些细软首饰,单看那个祖母绿的戒子,就知价值不菲。这一份东西,算下来怕要值个两三千银子!
然而这个印度阿三哪里来的这许多钱财?他楞了一会,忽然想明白了,这是刚刚才从隔壁抢来的。
隔壁遭抢的一家,正是他第一天来到寿比胡同时,敲错了门的那家。他听图伯说过,隔壁的主人姓周,是个户部的郎中,家境富裕,很有几个钱。
可是有钱归有钱,没想到有钱到这个地步。关卓凡心想,房屋田产不算,有没有深埋在地下的财宝也不算,单是被印度兵所掠走的浮财,分到这个死鬼阿三包里的,就有这么多,实在是有点吓人。户部郎中,一个五品司官,不靠贪贿,哪里来这么多钱?清朝官员的腐败,原来只是在书中见过,这回算是见到活生生的例子了。
感慨了一会,还是把包裹重新包好,打了个结,准备等到明天天亮,将包裹还给周家。印度兵的钱,他拿的心安理得,而这个包裹,怎么说也是邻居的财物,如果要匿下这笔“不义之财”,靠这个钱来养家,他心里过不去自己那一关。
盘算妥当,便将炕上的东西一股脑都先收进柜子里去。才合上柜门,就听到外面又传来喧哗之声。这次跟刚才不一样,胡同内人声嘈杂,不断响起拍门声,过了一会,声音渐渐向自己家的方向移动过来,外间的院门,被粗暴的砸响了。
*
*
这种时候,敢于在城内横冲直撞的,当然只有洋兵。而城南是英军的防区,一家家敲门过来,不问可知,是在搜寻那名失踪的印度士兵了。
白氏的屋子,血迹还没有洗净,图伯的坑也还没有挖好,印度阿三的尸体,还摆在内院的墙下,只要英国人进来扫上一眼,那一切就不用再说,他的穿越之旅和他的生命,就到此结束了。
关卓凡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戴上一顶小帽,走出房门,招呼图伯提着灯笼跟着自己来到外院,低头看看自己的打扮,倒也象个少爷模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尽量镇定下来,示意图伯打开了院门。
门一开,立刻闯进来四名持枪的英军士兵,跟着走进来一名军官,后面再是四名士兵,而门外仍有手持火把的士兵在向内注视。那名军官一进门,看也不看关卓凡和图伯,二话不说,举起手就要下达命令,忽然微微一愣,眼光落在了墙上那个白色的十字架上。他转过眼光,狐疑地打量着站在当中的关卓凡。
关卓凡知道,那名军官的手只要一摆,士兵就会立刻冲进内院。现在,他只能把最后的希望赌在他所说的话上了。
“队长阁下,很高兴你们的光临。”他恭敬而亲热地说。
他说的是英语,是他苦练过的并且自以为很标准的伦敦音。曾经用来在博物馆那间小商店内忽悠外国游客的技能,现在要用来忽悠一百多年前的洋兵了。
军官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放下了手,说道:“你会说英语,你们家是教民?”
“当然。”关卓凡划了个十字,“以圣父,圣子,及圣神之名,阿门。”
他非常意外地看见,他的老管家,图伯,也在旁边哆哆嗦嗦的重复着划十字的手势。额头,胸口,左肩,右肩,简直标准极了,可以想象老头曾偷偷地练习过多少次这个“咒语”。
“阿门。”英国军官也划了个十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还有疑问么?当他看见旁边这个皱巴巴的老头子也在虔诚的画着十字的时候,他确定无疑地相信,上帝的光辉早已照进了这户中国家庭。
“我们只是在搜寻一个离队的士兵。”军官将手向后一摆,那些在十字架下也纷纷划了十字的士兵,便退出了院子,“很抱歉,打扰了你们的休息。”
“哦,愿他得到主的庇佑。”关卓凡谦卑地躬了躬身,心说:他当然得到了主的庇佑,此刻不是正在天堂里享福么?
那军官点点头,回身向外走去。
关卓凡知道,他这一走,必然还要整个胡同地挨家挨户搜查,鸡飞狗跳不说,万一再碰上有姿色的女眷,弄出惨剧也未可知。心中有了一个主意,走到门口,大着胆子叫住了那名军官:“队长阁下!”
“嗯?”
“你说的那名士兵,是不是胡子很多——”关卓凡用手在脸上比划了一下,“并且用白色的布把自己的脑袋包起来?”
“对!”英国军官走了回来,“你曾经看到过他?”
“是的,我看见他从我的邻居家里出来,很匆忙地跑出巷子外面去了。”关卓凡指了指胡同口。
“FUCK_Him!”军官破口大骂。
关卓凡仍是一脸谦恭的表情,心里却说道:对对,操他,操他。
“谢谢你,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军官摆了摆手,“列队!我们走。”带着他的士兵,朝胡同口走去。
然而,就在关卓凡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准备关门的时候,那名军官忽然停住了脚步,跟着转身走回来了。
“是非只因多开口!”关卓凡不知道那军官发现了什么破绽,在心里叫苦不迭。可是事已至此,唯有硬着头皮等他发难了。
英国军官走到他面前,面无表情地又把他打量了一番,嘴角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
“你的英语很好,虽然说话的方式有点奇怪。”他紧紧盯着关卓凡,“你说你是教民?”
第十一章 拍卖会
关卓凡只觉脑中一片混乱。
那重楼叠嶂,群宫耸起,檐飞八角,壁照九龙的紫禁城?
那雄伟壮阔,红墙碧瓦,馆藏百万,并世无双的博物院?
要烧的怎么会是故宫?
格兰特见他停笔不写,愣愣地看着自己,以为他没听懂,于是又重复了一句。
“紫禁城,皇帝的宫殿。”说罢,看了法军的孟托班少将一眼。
关卓凡恍然大悟。他们两个,原来商定的目标是圆明园,然而格兰特心有未足,提出了所谓“更重的惩罚”,把目标转向了紫禁城。
不,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不允许发生!我是博学多才的讲解员,我是优秀的伪劣商品推销者,他不就是个傻老外么?我能忽悠他!关卓凡脑子里飞速转着念头,放下笔,站起身来:“尊敬的将军阁下,我认为紫禁城不是一个恰当的目标。”
“这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格兰特不耐烦地看着他,“你的工作是把信写完。”
“格兰特先生,如果是这样,我冒昧地建议你,立刻请求从英国派出更多的军人来这里,五倍,十倍的军人,”关卓凡的态度谦恭而固执,“即使那样,你也会把你余生的所有时间,都花在镇压这个庞大国度层出不穷的暴乱上。”
“……很有趣。”格兰特冷冷地打量着这个通译,“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无意冒犯,不过我们都知道,你击败的只是两万名僧王的蒙古部队,是大清帝国所有军队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格兰特的目光下,关卓凡并不退缩,依然很温和却也很执着地说道,“在长江以南,黄河以北,仍存在有几十万忠于朝廷的军队,正在跟太平天国作战。他们之所以没有到京城来保护皇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和议一定能够成功,洋人不会对他们的都城造成致命的损害。”
“但是皇帝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惩罚……”
“紫禁城不仅仅是一座皇宫,实际上,它是整个民族的象征,是这个古老文明的重心所在。”关卓凡小心地选择着词句,“你如果只是想惩罚皇帝和政府,你一定能找到更合适的目标。但如果你毁灭了紫禁城,那么英国会成为这个东方文明永远的死敌。我想,这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英国的利益?格兰特开始认真地听着,沉吟不语。
“格兰特先生,我想你们的女王和议会,并没有打算将战争无限扩大,也没有打算推翻这个朝廷,你不是也派出了代表,在跟朝廷谈判和约么?你要的本来只是几颗树木,可你现在却准备烧毁整个森林?”
这句话,让格兰特动容了!这名通译的见识,远远超出了他的估计。
“格兰特,”坐在一边的孟托班也说话了,“事实上,我认为这个人说得很有道理。”
格兰特从复仇的狂热冲动中渐渐冷静下来了。他不得不承认,关卓凡所说的话,切中要害。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必须审慎地评估,他的行动是否超出了女王陛下的授权,而女王陛下显然不会同意他“烧毁整座森林”。
格兰特缓缓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孟托班:“那么……维持原议?”
“维持原议。”孟托班站了起来,“圆明园只是皇帝的一座私人园林,而且……据说也有丰富的宝藏。”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格兰特又转向关卓凡,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
“干,你很出色。”
干你妹的时候,我会更出色。关卓凡看着这两个强盗头子,把他们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信不必写了,照这个底稿,把紫禁城改为圆明园,写成几张通告,我要派人张贴在城内和圆明园外。”
当天下午,京内数处和圆明园外,都竖起了高高的告示牌,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英法联军司令部给京城百姓的通告。这篇通告,笔法拙劣,语气粗疏,错字别字比比皆是,素为当时和后世的史家所鄙薄,却不知道这篇通告,实是出于关卓凡之手也。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若犯虚伪欺诈之罪,即不能逃脱其应有之责任与刑罚,清帝不能守前约,反违反和约,兹定于九月初五日,捣毁其夏宫圆明园,以示惩罚,与百姓无关。”
每一个字,都象一口钉子,敲在他自己的心上。
*
*
九月初五,劫煞,重日,宜出行,动土,拆卸,忌嫁娶,安葬。
英军和法军的士兵,先后从圆明园的东面和南面入园。等到关卓凡随着英军司令部的后续人员到达的时候,疯狂的劫掠已进入了尾声。大批物品正堆在园子里一处空的台子上,由格兰特的秘书指挥着整理。
“嘿,干!你怎么现在才来?”格兰特的秘书兴致勃勃地叫住他,指了指远处,“人家龚先生一大早就来了,拿了整整一车好东西!”
远处正是那个穿白色西装的华人,押着一辆车,由三个民夫推着,向园外走去。
“龚先生……龚孝拱!”关卓凡喃喃自语,“我祝你断子绝孙。”
他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这个人,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大汉奸,亲自引洋兵进入圆明园的龚孝拱。一个读书人,跑去做了大汉奸,这就够奇怪的了,更奇怪的是,他居然是大名士龚自珍的儿子。
“马上就要举行拍卖会了,”格兰特秘书的话,打断他他的思绪,“你也来吧,保证有许多连你也没见过的珍宝!”
关卓凡知道这场拍卖会。英法士兵在这里所抢掠的很多珍宝,要统一在拍卖会上卖出。出价高的人得到珍宝,而卖得的钱,会均分给每一个联军士兵。
关卓凡犹豫了一下,很快就下了决心。
为什么不呢?他摸了摸荷包,那里有这几天英国人所付给他的十二个金镑的报酬。如果能用这些钱,拍到几件东西,也算是能够将这些本来要飘扬过海的“文物”,留给后人。
主持拍卖的,正是格兰特的那位秘书,周围环绕着几百名比较富裕的军官和士兵。
每一件东西放上拍卖台,都会引起一阵骚动,然后往往只经过两三次简单的竞价,就会被卖出——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会为某一件物品出特别的高价。
一柄镂空的白玉如意,两个英镑就卖掉了。
一块青玉砚台,只要一英镑六十先令。
两件龙袍,卖到了五英镑,引起一阵惊呼。
关卓凡用一英镑,买到了一副绢本的《捣练图》,又用五十先令,买到了一副梁楷的《六祖伐竹图》。
这真是梦幻般的价格,关卓凡心想。若是放在后世,那自己是要笑不动了。
现在拍卖台上放着的,是三个铜制的兽首,从断口处就可以看出,是工兵用大斧从什么地方砍下来的。
蛇首、羊首、狗首。
“三个一起,只要一英镑!”秘书已经累了,有气无力地喊着。
关卓凡举起了手。
“现在是一英镑,有没有人出一个半英镑?”
坐在离关卓凡不远处的一名法军中尉举起了手。
“两英镑。”关卓凡不等秘书说话,自己报出了价格。
那名中尉撇了撇嘴,放弃了。关卓凡听见身后的士兵在互相嘀咕:“只是几个水龙头罢了。这个奇怪的中国人,不买珍珠宝石,总是买一些破纸和垃圾。”
拍卖的效率很高,随着拍卖品的减少,拍卖会已经接近尾声了。主持的秘书看了看角落里一堆书本字画,抬起头来,对关卓凡喊道:“干!这一堆东西,”他用手指了指,划了一个圈,“十英镑,都给你好不好?反正你喜欢。”
好是好,可是……
“我的钱不够了,”他检视了一下自己的荷包,“我只有八英镑。”
“八英镑,成交!”秘书笑道,“不过我要跟你说清楚,里面有不少已经损坏或者弄脏了。”
关卓凡点了点头,四周的洋兵,响起了一片哄笑声——这个家伙,又买走了一批破纸。
第十二章 万园之园(二更)
关卓凡把买到的东西,打成一个包裹,不无沮丧地想,自己现在能做的,大约也只有这么多了。
他把包裹系在背上,准备向圆明园做最后的告别。
读书的时候,关卓凡曾不止一次来过这里,看着遗址中剩下的那几块破落的石头,遥想圆明园当年的风光。而今天,他再一次走进了历史,可以亲眼目睹这一切,才发现即使是最华丽的辞藻,也不足以形容出他所受到的震撼,也不足以渲染出这里真正的辉煌。
三山三园,造就空前绝后的永恒经典,奇珍异宝,铸成华光冉冉的稀世传奇。
这里是万园之园。
然而,当关卓凡漫无目的,痴痴的随心行去,园中的景象却开始如梦魇一般,一处处映入眼帘。
贤良门内,伏着几十具技勇太监的尸身。当数以万计的城防部队都溃散无踪,反而是这些一向为人所轻贱的阉人,充当了圆明园的最后保卫者,赤手空拳,死战不退,终于被洋兵乱枪射杀。
再往前走,便在福海边上看见了投湖自尽的守园大臣文丰,尸身已经被捞起来扔在一边,永不瞑目的双眼直视苍穹。
等走到了倚秀阁,意料之中地见到了正围着死去的常妃,哀哀痛哭的太监和宫女。这位道光爷的后妃,于警讯忽起之下,不及走脱,困在园中,活活被惊吓而死。
一百一十二方胜景,到处丝绸遍地,古书狼藉,楼台破碎,满目苍夷。
关卓凡的心开始绞在一起。
这样的场景,在书上看来的时候,是知识;在遗迹中缅怀的时候,是沧桑;而置身其中的时候,却是剜心刺骨的疼痛。
作为一个曾经的历史专业人员,他确实走进了历史,但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这活生生的历史,被无情地肢解,摧残,毁灭,就好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一个一个的杀死。
他终于发觉自己方才的行为很可笑——当家都被别人打得粉碎时,他居然抱着几块抢救出来的残砖败瓦,沾沾自喜?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志向很可笑,当他亲手所写的毁园通告被高高张贴的时候,他居然还在幻想着未来的前途和温饱?
大群大群的英法士兵从这个华人通译身边经过,提着火把,在园中穿梭,兴高采烈地大声喧哗着,仿佛是一群粗野放荡的无赖,得到了特别的许可,可以去别人家的院子里,燃放一场盛大的节日焰火。
关卓凡的一颗心,蓦地抽紧。
你们有文艺复兴,复兴就复兴吧。你们有工业革命,革命就革命吧。你们能够远渡重洋,来了就来了吧。你们打胜了,胜了就胜了吧。你们抢东西,抢了就抢了吧。
算你们牛逼还不行吗?!何以——
何以还要怯懦和无耻到要点这一把火,将这片壮丽的瑰宝无情毁去?你们敢说这是对皇帝所谓的惩罚,而不是在掩去劫掠的罪迹?
第一个火头燃起了,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于是东也火起,西也火起。当满园都是火焰在熊熊燃烧,灼热的风夹杂着浓烟,一阵又一阵地掠过他身边的时候,关卓凡呆立当场,双手紧紧攥在一起,魔怔了似的不停喃喃自语:“我不服……我不服……”
他心中的怨恨,彷如冰川融水,汇成小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