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清-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借钱打仗,于中国是稀罕事,但于西洋人乃是家常便饭。欧洲的几个主要皇室,英国的,法国的,西班牙的,都爱借钱打仗。只不过还账方面,有的信誉好,有的信誉没那么好罢了。
其中,英国国王的信誉算是好的;法国国王的信誉马马虎虎;西班牙国王的信誉最差,因此西班牙没落得也就最早。
先借一半,就是一百七十五万两。
数字虽大,没有吓住汇丰的大班麦林。不过,他要担保。
担保就是各地的协饷了。
但麦林可不想和中国各地的督抚打交道。他虽然来中国没多久,可对中国的政治还是了解的。这帮子地方大员,有时候,中国皇帝都搞不掂他们,何况自己一个外国人?
麦林的条件是各地海关作担保。因为总税务司是英国人赫德,各地海关的税务司也大多由洋人担任,海关的“印票”他是信得过的。
然后各省协饷直接解给各省海关就是了。有什么皮,中国人自个去扯就是了,不关银行的事。
问题是,左宗棠管不着海关。各地督抚的话,在本省的海关那里,也不见得百分百管用。此事非朝廷直接下旨给各地海关不可。
这是左宗棠和胡雪岩要请关卓凡帮的第一个忙。
这个是在关卓凡预计中的,他也慨然答应了。
然后胡雪岩向关卓凡报告借款的具体条件。
胡雪岩的声色,虽然尽量摆得自然,但多少还是有一点吞吞吐吐。
关卓凡听着听着,眉头已经微微地皱了起来。
*RS
第四十四章 我的银行
胡雪岩和汇丰银行商定的借款章程;主要有四项。
第一项;借款总额;关平一百七十五万两;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组成财团承贷。
第二项;月息一分三厘;付款先扣。
第三项;借款笔据;由各海关出印票;并由各省督抚加印;到期向海关兑取。
第四项;前半年只行息;不还本;自同治四年七月起至年底;六个月内;每月拨本三
十万两;最后一个月拨本二十五万两。
第三项是刚刚和关卓凡谈妥的;没有问题;第一、第四项也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第二项。
月息一分三厘;年息就得一分五厘六毫——靠;见过这么狠的高利贷么?
当时银行放款;这种一年期的短期款子;一般的行情是月息八厘;年息不超过一分。
胡光镛;你当老子全然不晓得行情么?
胡雪岩偷觑着关卓凡的脸色不对;小心翼翼地说道:“贝子爷;利息是高了点;可汇丰
的大班说;这笔款子放出来的时间;刚好是开春;丝茶两市方兴;资金特别的紧张;利息不能不提高一点。”
关卓凡没搭理他这个话头;缓缓地说道:“雪岩;咱们通家至好;有一个事情;你一定要跟我说实话。”
胡雪岩微愕;说道:“是;什么事情;请贝子爷明示。”
关卓凡说道:“你为左季高办事;常常要替他垫款购买军火;浙江的藩库;是你在代理——只怕也不容易;还有善后局这一块;你未必不要填钱进去。你跟我交个底;加在一起;到底有多少的宕账?”
胡雪岩目瞪口呆:这个关卓凡;钻到自己的脑子里来了么?
愣了片刻。咬咬牙;决定说实话;低声道:“回贝子爷的话。大致是五十万两。”
关卓凡说道:“还有浙江的盐务——左季高去了西北;你就归了陕甘总督的麾下。浙江的盐务就得办交接。你告诉我;这一块;扯了多少亏空?”
胡雪岩大冷的天儿;浑身的汗却冒了出来。
关卓凡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胡雪岩颤声说道:“大约……十五万。”
关卓凡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上海新开了一家花旗银行;你晓得么?”
胡雪岩轻轻抹了把汗;答道:“是。我知道;是一家美国银行。”
关卓凡说道:“我的话;在美国人那里;大约还管一点用。明天请利先生带着你。去见一见他们的大班;请花旗给你放一笔十五万银子的款子。利息嘛;这笔钱做个特别的安排;就算五厘好了。”
胡雪岩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大额的存款;银行给的利息在三、四厘之间。五厘放出来;银行几乎算“白当差”了!
但关卓凡当然不会说大话。而且;关卓凡和美国人的关系——自己原先怎么没想到呢?真正愚不可及!
胡雪岩谈的这笔借款;利息如此之高;什么“开春丝茶两市方兴、银行资金周转紧张”。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胡雪岩的宕帐和亏空太多;尤其那笔盐务的亏空;交接之前必须填上;不然可不得了。
于是和麦林、古应春勾连;在这笔借款上加了很高的“暗盘”;指望通过这笔借款的抽佣;填上一部分的亏空。
而且;这只是第一笔借款;年内还会有第二笔;两笔加在一起;就差不多可以把盐务的亏空全部填上了。
渡过这个难关;明年借款的利息再“克己”一点好了。
关卓凡还晓得;款项到了胡雪岩的手上;他也不会一次性解给左宗棠;总要扣下四五十万;先填了宕帐再说。不过;这些宕帐总是政府欠胡雪岩的;只要他有办法周转得过来;倒也不必去管他具体如何操作。
胡雪岩在借款的利息上面搞鬼;原也是内疚神明;且也并无足够把握能够在朝廷那里过关;只是想着有关卓凡这一个强援;应该可以一逞。
没想到在关卓凡这儿就被看得透透。正在绝望;关卓凡却为他安排了这笔匪夷所思的贷款;既助他渡过难关;又免了他做小人;真是救他于水火!
胡雪岩百感交集;嚅嗫着不知说什么好;几乎就要掉下泪来。
关卓凡说道:“雪岩;咱们是好朋友;客气话不必说了。你原先许是想着我在朝廷里面主事;可以帮你蒙混过关——雪岩你记住;莫说朝廷里面是不是我主事还两说;就算真是我主事;我新官上任;第一个拿来做筏子的;一定是自己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胡雪岩低声道:“是;贝子爷教训的是。”
关卓凡说道:“谈不上教训;只是朋友之间;如果有话不说;就不叫朋友了。”
顿了一顿;说道:“左季高这笔款子;还是要借。明天你和利先生见花旗银行的大班;就便谈一谈这笔款子。英国人那边;我在京里帮你安排一下;就说朝廷不同意这个方案——英国人也不能怪你。”
胡雪岩喜出望外;洋款还是能够借成!
左宗棠那里可以交代过去;自己的宕帐也有了周转!
送走了胡雪岩;关卓凡轻轻舒了一口气。
胡雪岩打死也想不到;这个花旗银行的东主;就是义正词严的关贝子。
花旗银行的股东有几位;其中最大的那一位;是花旗洋行和摩根家族合资的“花旗—摩根公司”。
嘿嘿。
北京的政潮的消息传到了上海;人们既兴奋;又紧张;一边做着自己的活儿;一边紧盯着北京;同时;还偷觑着他们的“老板”——关卓凡。
关卓凡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也没有和任何人直接谈到这场大政争;但北京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第一时间掌握。
待到慈禧亲拟的上谕明发;关卓凡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接下来自然还有你来我往;但他要开始为将来的布局打算了。
曹毓瑛其实没有说错;关卓凡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
做巡抚的时候;手下算是群英荟萃;也曾经颇以“天下英雄入我毂中”自得。但格局从一省变成一国;立马就觉得捉襟见肘。
先不说可以带哪些人进北京中枢了;就说就要到手的浙江和广东这两块地盘;派谁去?
关卓凡的夹袋中;有资格做这两个大省的一省长官的人选;相当有限。而且;不论派谁出去;都会分薄上海和江苏的“人才密度”;要小心对上海和江苏这两块最重要的基地产生负面影响。
总是他崛起的势头太猛;势力扩展得太快;步子迈得太大;有一点扯到蛋的感觉了。
但到嘴的肥肉又不能不吃;有的机会只有一次;抓住了;少走多少弯路!
好在关卓凡不是完全没有准备的。
他赴美的这一年;上海和江苏都运转良好;发展迅猛;证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正方向的惯性也已经培养起来;一切都上了正轨;未必会因为一两个职位的变动而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浙江是突然掉下来的馅饼;关卓凡之前确实没有足够的准备;但广东;他可是盯了很久了;并且;已经为此“储备”了人才。
丁世杰。
轩军的诸多将领中;关卓凡冷眼旁观已久;丁世杰是最有向政务发展的潜力的一个。他没把丁世杰带去美国;除了搭建最合理的军事指挥架构的考虑外;也有叫丁世杰留在上海;学习政务的意思在里头。
“新政委员会”涉及军务的时候其实不多;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观察、学习如何处理政务;特别是“新政”。
丁世杰底子本来就好;一年下来;有“脱胎换骨”的味道了。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RU
第四十五章 怦然心动
还有;丁世杰不向政务方向发展也不行了;因为轩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二元结构”。
“第一元”是去了美国的那一部分;“第二元”是留在国内的那一部分。军事层面的发展上;未经过大规模的近代化战争的洗礼;“第二元”永远也赶不上“第一元”了。
“第二元”注定只能成为轩军的“乙级部队”。
丁世杰刚好在“第二元”里面。
事实上;张勇就已经超了丁世杰的车。两个人都是提督;但丁世杰是二等子爵;张勇是一等子爵。
关卓凡的规划中;今后的地方部队;裁汰、整编成治安部队;和以“国防军”名之的野战部队全然区隔开来。“提督”这个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都会大大降低;取消也说不定。丁世杰呆在这样一个位子上;也是浪费。
浙江呢?
有一次;关卓凡和赵景贤、刘郇膏两个会议。谈妥了公务;关卓凡说道:“有一个事情;要先和两位打个招呼。”
赵景贤、刘郇膏齐齐地望着他。
关卓凡说道:“过了年;竹兄这个江苏巡抚;就会真除;藩司的位子;要请松岩接任。”
赵、刘两个的目光都是微微一跳。
关卓凡继续说道:“开春之后;左季高就要对西北用兵。他已经上奏朝廷;要浙江的马谷山赴陕帮办军务。朝廷还没有明发上谕;但我估计;一定是允准的。”
他微微一笑;说道:“所以;松岩这个江苏藩司;只怕也做不了多久。”
这是一个强烈的暗示:浙江的巡抚;会叫刘郇膏接任。
刘郇膏心中怦怦直跳。
他现在是江苏的皋司。正三品;巡抚是从二品;看起来只有一步之遥;但其实这两个位子的距离甚远。大清开国以来。还从没有从皋司一步跨到巡抚的先例;何况是浙江这种头等大省的巡抚!
藩司是从二品。和巡抚同级;算是一块“桥板”。可像刘郇膏这样;只在藩司的位子呆上一两个月;就左迁巡抚;和从皋司直接跳到巡抚的位子上;区别也不大了。
本来在事情还没有最后定局之前;就予当事人以“的信”。并不符合官场的规矩。但关卓凡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然到时候一定手忙脚乱。
刘郇膏在“五人新政委员会”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丁世杰;必须给他足够的布置、交接工作的时间。
还有。刘郇膏兼着轩军的总粮台;这上面的交接;也要相当时间。
不过;这方面倒不会对轩军造成什么影响。在美国一年;轩军已经建立了近代化的军队后勤保障制度。贝灵格这个总军需官的工作做得很是扎实到位;比较起来;刘郇膏的那一套;反倒不够瞧了。
另外;也要给刘郇膏考虑准备赴浙以后如何施政的时间。
刘郇膏去苏;会对江苏和上海的工作多少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抓总的赵景贤也得心里有数;预为之备。
至于刘郇膏的“资历”;硬拗的话;也不见得不够。一个是有江苏皋司、江苏藩司这两个位子打底;一个是刘郇膏这个进士;和李鸿章、马新贻都是同榜;李是总督;马是巡抚;还有;马巡抚也是从马藩司过来的。
所以;彼此彼此吧。
对丁世杰;也有所暗示;但没有像刘郇膏这样交底;毕竟;请蒋益沣走人;还得花一点时间。
关卓凡决定;上海和江苏的班底;暂时一个都不往北京带;一个是地方上的人手本来就紧张;一个是要示天下“一秉大公”。
还有一个就是;北京我已经有所布置了。
上面这一切的顺利实施;都有赖于这场政争的最后胜利。北望神京;关卓凡“充满了战斗的豪情”。
正当关卓凡密锣紧鼓地为返京以及来年做布置的时候;派驻日本的徐四霖回国抵沪了。
关卓凡立即传见。
短短几个月;日本的政局;波云诡谲;急剧变化。
一如关卓凡所料;幕府征伐长州;并未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战斗。长州的藩政已为保守派的俗论党掌握;为表示对幕府的恭顺;逼迫尊攘派的三个家老——国司信浓、益田右卫门介、福原越后;切腹自尽谢罪。
长州藩主毛利敬亲父子;向幕府递交亲笔悔罪书——这是很屈辱的事情;同时;幕府下令破弃长州山口城;以示惩戒。
之前;在尊王攘夷运动中;长州冒出了许多地方武装;和中国的“团练”仿佛;什么“奇兵队”、“力士队”、“先锋队”、“八幡队”、“集义队”、“义勇队”、“荻野队”;还有的名字非常好玩——“农民队”、“游击队”。
这些武装;泛称“诸队”;政治观点激进;算是尊攘派的军事组织。俗论党秉政之后;一律予以解散。“诸队”的首领;尊攘派的领袖高杉晋作;化名谷梅之助;潜逃至九州的筑前藩;在一位叫做野村望东尼的女人的家里躲了起来。
徐四霖说道:“这位野村望东尼;据说貌美如花;能诗文;善歌舞——不过不是歌姬。她的家;叫做平尾山庄;在当地大大有名。只是少有人能够登门入户;窥其堂奥。外人看来;是十分神秘的。”
关贝子心有所动;这个野村望东尼;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后世颇有争议;有机会倒要去“一窥堂奥”。
他微微点头;说道:“这也是位奇女子。她能够庇护叛逆;还不受什么追究;应该是有相当的背景的。”
原本希望引徐四霖讲多几句“奇女子”;可惜徐道台只答了一个“是”字;便把话题转到了高杉晋作身上。
徐四霖说道:“此君着实是个人物!幕府和俗论党满世界捉他;他却没过多久就潜回长州;在俗论党的眼皮底下;联络‘诸队’;布置起事。上个月;就在下关的功山寺举兵;明刀明枪地和俗论党干起来了!”
徐四霖离开日本回国的时候;双方尚未分出胜负。但徐四霖判断;俗论党不是“诸队”的对手。
徐四霖说道:“豪农豪商都支持‘诸队’;还弄了一个什么‘庄屋同盟’出来;专门为‘诸队’筹粮筹饷。而且;‘诸队’虽是‘团练’;却大多以西法训练;战意也远比藩军高涨——许多藩军并不愿意和自己人见仗。以卑职之见;幕府如果不出兵予以直接的支持;俗论党是撑不了多久的。”
可是幕府出兵几乎是不可能的。之前征伐长州;没正经打过什么仗;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叫德川庆喜在短时间内;再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实在强人所难。
何况以幕府的办事效率;等到部队出发;长州的内战;恐怕早打完了。
关卓凡心中微觉沉重;民心所向啊。
他问道:“咱们现在只能坐等了——萨摩藩那边如何?”
徐四霖点头称“是”;然后说道;“萨摩藩那边;”他摇了摇头;“嘿;真正想不到!”
德川庆喜回到江户;说动了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对萨摩藩发出明确的“暗示”:裂土封建;“以酬王佐之功”。
当时的萨摩藩主叫岛津忠义。岛津忠义的父亲岛津久光;和前任藩主岛津齐彬是异母兄弟。当年二人争位;岛津齐彬最后胜出;但约定;死后由岛津久光的儿子接任“家督”——就是藩主。
于是岛津忠义做了伯父岛津齐彬的养子;岛津齐彬死后;岛津忠义便如约成为萨摩藩第十二代藩主。
岛津忠义幼年即位;大权掌握在父亲岛津久光和重臣大久保利通之手。萨摩藩真正的藩主;其实是藩主“后见”——即监护人;号称“国父”的岛津久光。
岛津齐彬比较开明;萨摩藩的种种“西法”改革和建设;基本上都是发轫于他的任内;岛津久光相对保守;他是“公武合体”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萨摩藩是在他的手上;把势力伸进了京都。
德川庆喜的提议;叫岛津久光怦然心动。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RU
第四十六章 替大人立誓
但这个事只有岛津久光一个人愿意是不行的。
岛津忠义的意见无足轻重;但另外一个人的态度可就有分量的多了;这个人是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是岛津久光“公武合体”主张的最重要的推手。在大久保的操作下;朝廷下令幕府;以德川庆喜为“管家人”;以松平庆永为“大老”;改革幕政——其实就是逼幕府将一部分权力转给“雄藩”;以实现“公武合体”。
幕府居然答应了。
之后;大久保利通和德川庆喜当面谈判。幕府被迫同意;由德川庆喜、松平庆永、松平容保、山内容堂、伊达宗城和岛津久光六人;组成“参预会议”;以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至此;“公武合体”算是正式成形;岛津的手算是真正伸进了朝廷中枢。
大久保利通对岛津家居功至伟;在萨摩藩;算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意见;岛津久光不能不重视。
岛津久光稍作透露;大久保利通便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幕府的“分而治之”、“各个击破”之策;信不过的!幕府不过是为了暂时拢住萨摩藩;待打垮了长州藩之后;必会翻脸不认人;回过头来对付萨摩藩。
这并非大久保利通的真实想法。大久保之所以激烈反对;是因为他无法容忍日本分裂成两块。
大久保利通此人;年青的时候;就以“勤王改革”为己任;他为岛津家服务;根本目的还是“勤王倒幕”;富强日本;他绝对不是岛津的家奴。岛津久光想“裂土为王”;和大久保的志向是背道而驰的;他怎么可能赞成?
萨摩藩内部有人反对;幕府内部也有不同意见。
德川庆喜暗地里咨询重臣;反对最力的是胜海舟。
胜海舟以讲“兰学”起家。思想开明;虽为幕府重臣;对幕府也算忠心耿耿;可因为头脑清晰;看得清楚局面;所以主张“大政奉还”。客观上来说;简直是倒幕派在幕府里的“带路党”。他的弟子;有不少是最坚定的倒幕派;比如坂本龙马。
这种人;是不可能支持德川庆喜对萨摩藩的主张的。
有意思的是。反对的声音还来自“大奥”——幕府的后宫。
幕府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遗孀、封号“天璋院”的笃姬。表示反对。
这位在中国。就是“太后”了。
这个实在出乎德川家茂和德川庆喜的意料。
因为笃姬出身萨摩藩岛津家;本名岛津敬子。她和德川家定的婚姻;本来就是一桩政治婚姻;是德川家和岛津家的政治联盟的需要。
她身为岛津家的女儿。德川家的媳妇;却反对夫家和娘家的交易;算怎么回事?
“大奥”里面;还有一个女人;也不赞成萨摩藩的“封建”。
这位是德川家茂的“御台所”——正室;和宫亲子。
“媳妇”的来头比“婆婆”笃姬的还大。因为她是前任仁孝天皇的亲生女儿;是现任孝明天皇的异母妹妹。
“和宫”是封号;“亲子”是下嫁的时候才御赐的名字;爵位呢。是“内亲王”。她的衔头念全了;就是“和宫亲子内亲王”。
她和德川家茂的婚姻;更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一定程度上;还是为幕府所迫;皇室不得不“和宫下嫁”。
和宫和家茂。两个人原先都有婚约;为了这桩政治婚姻;只好都不管不顾了。
和宫反对德川家和岛津家的这桩交易;倒是很好理解;这是挖她的娘家的肉嘛。
媳妇和宫同婆婆笃姬一向不睦;和宫看笃姬的“武家”做派不顺眼;笃姬对和宫的“公家”气息着实厌恶。
德川家茂曾经向德川庆喜抱怨:“什么‘公武合体’;在她们俩那里;就是水和油。”
这一次;德川家茂是这么和德川庆喜说的:“反对‘萨藩封建’;是她们俩取得一致意见的唯一一件事情。”
幕府内部的反对声;还不是最麻烦的。
最头痛的是;“萨藩封建”必须由天皇发布敕诰;怎么才能搞掂天皇陛下呢?
幕府虽然掌握政权;但天皇并非百分百的傀儡;而且;还有一堆“雄藩”在一边虎视眈眈。
毕竟;天皇不是汉献帝;而德川家的哥俩;既没有董卓的狠劲;也没有曹操的手段。
孝明天皇并不支持“倒幕”;他是支持“公武合体”的;可如果“封建萨摩”;岂非“公武分体”?
孝明天皇的脸色很难看。
德川庆喜正在想着怎样才能“打动”天皇陛下的圣心;幕府和萨藩勾结、“裂土封建”的消息泄露出去了。
不知道是谁干的——谁都有可能:皇室里边的;幕府里边的;萨摩藩里边的。
舆论大哗。
倒幕派抓到口实;“长州志士”群情激昂;痛斥幕府为“国贼”。
自然;“国贼”的帽子;也不可避免地戴到了岛津久光父子的头上。
不过;长州内部;也有一种声音;要给萨摩藩“迷途知返”的机会。
这种主张的代表;是桂小五郎。
原时空;桂小五郎后来易名为后世更广为人知的“木户孝允”;在本时空;这个时候的他;尚未更名;还是叫桂小五郎。
这个时代的日本;新旧交替;人才鼎盛。在一大堆牛人里边;如果排名;桂小五郎一定能够位列三甲。
桂小五郎小时候体弱;曾经被认为无法成人;日后却成为当世最著名的剑士之一。他和版本龙马在桃井道场的一场比武;时人传颂;堪称“世纪之战”。
桂小五郎是日本最早触犯幕府“锁国令”的人士之一;并因此得咎。他研兰学;习英语、炮术、造船术以及枪炮制造;钻研军队的后勤供应;犹如一块吸水力惊人的海绵;吸取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现代强国之道。
桂小五郎算是真正的政治家。他善于妥协;调和鼎鼐;能够审时度势;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不是那种什么都一味蛮干的人物。
在长州藩的尊攘派中;桂小五郎算是“亲萨派”;主张长、萨联合;共同倒幕;桂小五郎并为此做过不少努力。可是萨摩藩尊王可以;攘夷不干;桂小五郎的主张不敌“公武合体”;暂时效果不彰。
“八一八”政变后;桂小五郎在京都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池田屋之变”;桂小五郎几乎命丧新选组之手;不久发生“禁门之变”;长州军惨败;桂小五郎血战得脱;潜往但马出石避难。
“萨藩封建”的消息传出后;桂小五郎突然出现在鹿儿岛;要见岛津久光。
岛津久光很吃了一惊。此时的桂小五郎;还算是朝廷的通几;而且;半年前的“禁门之变”;长州军和萨摩军殊死相搏;桂小五郎还是当事者之一;现在居然大模大样的跑到我家里来了?
不由佩服他的胆气;于是吩咐请桂君进来。
岛津久光和桂小五郎是见过面的。桂小五郎曾经力促长州藩世子毛利元德和岛津久光会面;以期长、萨两家可以结盟。那一次的谈判虽然无果而终;但岛津久光对于桂小五郎的印象;却是很好。
两个人一见面;桂小五郎就问岛津久光:“萨藩封建”;可有其事?
岛津久光大为不悦;说此乃谣传;是有人要害我萨摩岛津的名声;贼子居心;何其险恶!
桂小五郎说道;大人可否立誓;实无此事?
岛津久光火了;说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立哪门子誓?
桂小五郎高声说道:“大人既不肯立誓;小五郎替大人立誓!”
话音未落;纵身而起;随身的小太刀已拔在手中;向岛津久光猛扑而去。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RU
第四十七章 得动手了
变生不测;岛津家的武士大骇;从两旁扑上。桂小五郎数刃加身;居然不闪不躲;手中小太刀挥出;正中岛津久光。
徐四霖说道:“岛津久光受了重伤;但似乎没有性命之忧;至于伤在身上那个部位;众说纷纭。桂小五郎生死不明;只是听说岛津家找了最好的英国医生;在藩邸里呆了好几天;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抢救桂小五郎。”
关卓凡眉头微皱;而内心的波澜;远比脸上的表情强烈。他现在的感受;和之前徐四霖说的一样;“真正想不到”。
徐四霖说道:“桂小五郎一向是以‘亲萨’著名的;为人做事也比较‘中庸’;岛津久光万万想不到他会行刺自己。因此会面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防范;叫桂小五郎几乎得逞。”
“消息传了出去;整个日本都轰动了;都说桂小五郎是‘义士’。长州那边;正和藩军开仗的‘诸队’;更是士气大振。”
徐四霖讲得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萨藩内部;当然有许多人十分恼火;主张讨伐长州。但看情形;这场仗;恐怕打不起来。”
他顿了一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