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书无忌(倚天同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文由派派txt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第一章 我是武当宋青书

  
  绿竹迎风婆娑,清晨的阳光照在空旷的竹林中,自细碎的缝隙间,留下点点光斑。
  
  在竹林之中,有个四五岁大小的小人,正来来回回打着一套拳法,虽然年纪甚小,但也打得有板有眼,让宋远桥捻须而笑。
  
  “青书,你今天就练到这里吧,等下是你太师傅的九十寿诞,你去换身新衣服再给他老人家拜寿。”
  
  “是,爹爹。”林中的小人顺势收了拳脚,长吁了一口气。他并没有听到寿宴而感到欣喜,反而先是低头整了整因为打拳而凌乱的衣衫。
  
  宋远桥点了点头,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儿子不正常,反而欣喜他如此年纪就沉稳老成,倒似得了他的真传。他这个长子,是他将近四十岁时才出生的,可谓老来得子。他虽然宠爱,但其实对他严厉有加。其他几位师弟也曾抱怨他把一个好端端的小孩子磨成了这般性子,但他却是觉得这样顺眼至极。
  
  宋青书就顶着他爹关爱的目光返回小院,背后几乎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应该撒娇耍性子,但只要一想到那个画面,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在抗议。
  
  没人知道,这个四岁的小娃娃,其实灵魂足有二十多岁了。
  
  宋青书上辈子只是个平凡的上班族,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再睁眼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刚刚出生的宋青书,自己已然身处在倚天屠龙的世界里。
  
  反正老天爷给了他一次再生的机会,八成是老天也不满意原本的那个欺师灭祖的宋青书,派他过来补偿的。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做个老老实实的武当宋青书,不求奇遇不求武功高强,只要让他爹娘和太师傅满意就可以。
  
  但是在平平淡淡过了四年以后,宋青书知道,就算他再当缩头乌龟,江湖上的水也要泼到武当山来了。
  
  按照原著的剧情发展,在张三丰九十寿宴的当天,便是俞岱岩受重伤回武当之日。宋青书想起这些年俞三叔的教导之情,也免不了闷闷不乐。就算知道剧情又怎么样?他只是个四岁的孩童,只会一套武当长拳,别说想要下山救人了,就算是想要从旁提醒几句,都没人会信。
  
  郁郁之下,宋青书回房让娘亲换了一身新衣,便朝紫霄宫走去。
  
  这一日是张三丰的就是寿诞,这天一早上,整个武当派上下便忙碌了起来,几个弟子向师傅呈上寿礼,宋青书也学着父亲和师叔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给张三丰拜寿,虽然只是依样画葫芦,但他是武当第三代的第一人,也哄得张三丰喜笑颜开。
  
  只是武当七侠中缺了一人,俞岱岩下山至今还未归,按理说今日是张三丰的寿诞,他应该及时回山,但直到中午依然没有见到他的人影。
  
  宋青书早知俞岱岩因何事拖延,当下连莫声谷特意递过来的甜点都没有心思吃,静静地站在一旁发呆。
  
  莫声谷此时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眼见大师兄四岁的儿子性子都比自己沉静,暗道一声有其父必有其子,偷偷地拿着糕点塞入口中。
  
  又过了半晌,坐不住的张翠山便道:“弟子下山接三哥去。”
  
  张三丰便让他去了,可张翠山这一去,也是毫无动静。一直到了晚上,还没有消息。
  
  众人心下都开始惴惴不安起来,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只见张翠山抱着一人奔了进来,在张三丰面前一跪,泣道:“师父,三……三哥受人暗算……”
  
  宋青书呆呆地站在角落里,看着乱成一团的紫霄宫,一种不真实感袭上心头。
  
  终究,他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嘶”的一声,他旁边的红烛终于流下最后一滴烛泪,留下半缕青烟,袅袅而上。
  
  
  


第二章 倚天屠龙功

  宋青书再怎么心情焦灼,旁人也只把他看成是个四岁的孩童。自俞岱岩受伤归来,这寿宴也办不成了。宋青书被娘亲领了回去,胡乱吃了些饭菜,才知道张三丰认出了大力金刚指的指力,让宋远桥、张松溪和殷梨亭三人去少林送信,俞莲舟和莫声谷去临安保护龙门镖局一家。众侠说走便走,一眨眼间,偌大的武当山变得空空荡荡。
  
  宋青书整夜都睡不着,到了后半夜反而有些饿了。他索性从床上爬了起来,打算去大厅拿些糕点吃。他不敢发出声息,将到大厅时,只见一人正背着双手,不停步地在大厅中走来走去。
  
  黑暗朦胧中见这人身长修长,步伐凝重,正是太师傅。宋青书知道张三丰此时心里定不好受,刚想抛去脸面,势必用撒娇大法哄得他开心时,却被一人从背后抱住。
  
  宋青书大惊,却并不挣扎,果真扭头一看,抱住他的正是一脸憔悴的张翠山。宋青书正要低声询问,张翠山却揉了揉他的头,示意他向大厅内看去。
  
  宋青书顺着他手指的走势看去,但看第一字是个“武”字,第二个写了个“林”字,一路写下来,共是二十四字,正是适才提到过的那几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只见他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二十四个字翻来覆去的书写,笔划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
  
  就算是对武功懵懂的宋青书观之,也免不了目眩神驰。他才习武一年有余,每天练习的只有武当长拳。如今这套倚天屠龙功纵横开阖,让他大开眼界,不由得潜心记忆起来。
  
  这二十四个字□有两个“不”字,两个“天”字,但两字写来形同而意不同,气似而神不似,变化之妙,又是另具一功。他看着看着,却觉得张三丰打得越来越熟练,他再也跟不上记忆,索性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自己描绘着。
  
  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这一直乃是“锋”字的最后一笔。
  
  张三丰仰天遥望,说道:“翠山,这一路书法如何?”
  
  张翠山吃了一惊,想不到自己躲在柱后,师父虽不回头,却早知道了,当即抱着宋青书走到厅口,说道:“弟子得窥师父绝艺,真是大饱眼福。等大师哥他们回来一齐瞻仰,好么?”
  
  张三丰摇头道:“我兴致已尽,只怕再也写不成那样的好字了。远桥、松溪他们不懂书法,便是看了,也领悟不多。青书,你看了可有感悟?”
  
  正在沉思的宋青书闻言一愣,中规中矩地回道:“太师傅,青书有几个字不认识。”这倒也不是他说谎,那个“龙”的繁体字,他到现在还都不会写。刚刚还在琢磨不如简化了算了。
  
  张三丰哑然失笑,心想他也太过于心急,宋青书虽然聪慧,但终究只是个四岁的娃子。想罢便袍袖一挥,进了内堂。
  
  张翠山不敢去睡,生怕睡了之后就忘记了精妙的武功,赶紧模仿着张三丰的拳路,演练了起来。他一练起武便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等好不容易收式了之后,却发现太阳已经过了正午,不知不觉间竟练了一晚加一上午的时间。
  
  张翠山环顾庭院,却发现宋青书仍坐在角落里,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青书,你还未去睡吗?若五叔练武的时候伤到你怎么办?”张翠山一想到这个可能,就忍不住担心起来,语气也急了些。
  
  宋青书笑了笑,他昨夜看太师傅打拳打得一知半解,现成有个演练的人在眼前,他还能不多看两眼吗?只是,他听得出张翠山的关爱之意,想起这些年来他的照顾,终于忍不住低头问道:“五叔,你要走了吗?”
  
  “是的,要去为你俞三叔报仇。”张翠山咬牙切齿地说道。
  
  宋青书知道他这次下武当山去,再回来就要十年后了。而十年后……
  
  他什么都不能说。话到嘴边转了个弯,勉强笑道:“五叔,路上一定要保重。”
  
  张翠山拍了拍他的头,没有在意这个小孩子复杂的目光,转身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倚天屠龙功的学成过程引自原著,不好意思,鞠躬……

以下地方引自原著:【顺着他手指的走势看去,但看第一字是个“武”字,第二个写了个“林”字,一路写下来,共是二十四字,正是适才提到过的那几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只见他写了一遍又是一遍,那二十四个字翻来覆去的书写,笔划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
这二十四个字中共有两个“不”字,两个“天”字,但两字写来形同而意不同,气似而神不似,变化之妙,又是另具一功。
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这一直乃是“锋”字的最后一笔。】




第三章 武当

  
  那日张翠山去后,宋青书便沉心练武,他就算是担忧这个担忧那个,也无力解决任何事。
  
  自从武当俞三侠重伤之后,武当六侠纷纷下山,如今在武当山上,竟由张三丰重新主事。这是这些年间从未有过的事情,张三丰这日替俞岱岩打通经脉续命,看着徒儿一日日萎靡下去,却束手无策,不禁凄然,想不到自己威震武林数十载,临到九十之年,心爱的弟子竟遭此不幸。
  
  俞岱岩深知师傅神伤全因自己而起,但他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欠奉,只得面如死灰,闭上眼睛假寐。
  
  张三丰吩咐道童好生照顾,自己则需要到紫霄宫料理山中诸事。本来这些琐事都是宋远桥平日管理,如今他远去少林,张三丰只得重新挑起重担。他转过回廊,却发现一个半大点的小孩童,打着一套拳法,虎虎生风,一时看得他双目一亮。
  
  “太师傅。”宋青书正纠结着“龙”字诀的套路,眼角瞟见一个皱皱巴巴的道袍,知道这武当上下穿得不拘小节的就只有他太师傅了,连忙收起拳脚,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青书,你这套拳法,可是倚天屠龙功?”张三丰笑呵呵地问道。本来宋青书是武当第三代的首徒,但一是年纪尚轻,二是张三丰有些看不惯他木讷的性子,这几年来也没怎么注意到他。刚才看他打的那一套拳法,虽然没有按照他当日的套路,但隐隐融会贯通,引出另一片新天地。
  
  “回太师傅,青书那晚所记下来的招式不多,很多字也是回去查了才知晓,刚刚那是凭着记忆胡乱打的。”宋青书斟酌着词句,慢慢地说着。浑然不觉他那只有四岁的童音说着这般话多么的不协调。
  
  张三丰摇了摇头,但却并非不满他的拳法,而是不满他大徒弟宋远桥的教子方法。张三丰本就是跳脱世俗之人,武功更是需要推陈出新,这小娃子年纪这么小就如此迂腐,他甚为不喜。不过转念一想,这孩子今年才四岁,正是习武的大好年纪,光凭一晚的眼力,就能变换出如此拳法,可见资质聪颖。张三丰想着想着,便动了指教的念头。
  
  近年来张三丰极少显示武功,殷梨亭和莫声谷两个小弟子的功夫大都是宋远桥和俞莲舟代授,因此张翠山虽是他的第五名弟子,其实已是他亲授武功的关门弟子。近日因俞岱岩重伤,张三丰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却是莫大的悲痛。想自己徒弟受伤,大半的原因是自己不亲自督导,所以此时看到了宋青书站在一旁,便笑眯眯地朝他招了招手道:“青书,你这些天,就跟在我身边吧。”
  
  宋青书知道他言下之意,自是喜不自胜,笑弯了一双明亮的眼瞳,这才有了小孩子的模样,“多谢太师傅指点。”
  
  ————————
  
  自跟在张三丰身旁学武之后,山下的消息也陆陆续续地传来。
  
  有传张翠山灭了龙门镖局满门,紧接着王盘山扬刀立威大会,谢逊忽然出现,夺了屠龙刀远遁,张翠山下落不明。
  
  武当七侠一伤一失踪,这让本来人丁单薄的武当山更加愁云惨淡。宋青书早就知道事情会如此发展,倒也没觉得多意外。
  
  他也不是没想过阻止这一切发生,但他年纪尚小,自保都有问题,更何况还要救人。更何况,张翠山遇上殷素素,这对他的一生来说,是幸事还是恶事?这个也许只有他自己本人才能知道。或许张翠山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冰火岛上的那十年。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宋青书自那天目送张翠山下山后,便断了搅局的念头,埋头苦练武功。平日里除了练功,就是钻到俞三叔那边给他念书听。他练武是为了以后可以救人可以自保,陪俞三叔是纯粹弥补心理,虽然他知道当年他什么都做不了,但他现在可以令他心情变得好一些,那他为何不做?
  
  原来自俞岱岩受重伤之后,师兄弟每每相见,总是忍不住先红了眼眶。他自己纵使看得开,但也禁不住师兄弟们如此黯然神伤,索性闭门谢客,除了留下清风明月两个道童服侍,竟谁都不见。
  
  宋青书知道这样下去迟早会闷出心理疾病,便不顾着众人拦阻,硬是把每天下午读书的地点,选在了俞岱岩的房中。
  
  初时俞岱岩还恶言相向,以为他这么屁大点的小孩子肯定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这件事便一日一日坚持了下去,成了习惯。宋青书还琢磨出来简易的轮椅,时不时推他的俞三叔出门晒晒太阳,看看花鸟鱼虫,谈谈琐事。
  
  其实宋青书除了练武和陪俞三叔这两件事,在武当山上什么都没有做。但就只这两件事,便为他赢得了武当山上下的一致好评。
  
  练武固然需要天分,但刻苦到宋青书这等份上的,还非常少见。尤其他还是宋远桥的长子,不骄不躁,令人心生佩服。而照顾俞三叔固然不难,但他坚持风雨无阻,就是殷梨亭他们有时也开玩笑,说宋青书到底是谁的孩子,没见他对自己爹那么孝顺。
  
  宋远桥却对他的这个儿子满意得不得了,他最看重的就是师兄弟之间的感情,宋青书代他照顾俞岱岩,这是大大地顺了他的意思。
  
  张三丰指点宋青书多年,最终放弃了改造他那一板一眼的性格。见他领悟极强,资质甚好,终于在宋青书十岁那年,传授他武当九阳功。
  
  宋青书知道,这个武当九阳功便是《九阳真经》的一小部分。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宋青书也不敢怠慢,努力研习。虽然书中有若干不解之处,但他守着一个不能动弹的俞岱岩,等同守着一个武功的百科全书。俞岱岩也全心全意地教导他,这一大一小两人,竟成了武痴,宋青书最后索性直接搬到俞岱岩的院子里睡,武功也逐日增长。
  
  日子一年年的过,宋青书虽然不在意,但在心底还是计算着的。在张翠山失踪的十年间,天鹰教与其他二十一个门派发生多次争斗。他虽然想劝俞岱岩放下对殷素素的仇,但这却是俞岱岩的逆鳞,无论平日里待他多好,只要提到此事,保证会大发雷霆。
  
  宋青书劝了几次之后,终于放弃了开导俞三叔的念头。
  
  毕竟这些年来,他服侍在侧,看着俞三叔手足不能动,连简单的动作都需要旁人帮助下完成的凄惨状况,也不禁唏嘘。
  
  若换了是他,他早就疯了。
  
  宋青书彻底闭上了嘴,心里却下了决定,一定不能让太师傅百日寿诞上的惨剧发生。
  
  算算日子,他的张五叔应该快要回到中原了吧……
  
  这一年,宋青书十四岁,张无忌九岁。
  
  
 
作者有话要说:我……佩服死我的速度了……井喷了三章……累得头昏眼花……年纪设定他们两人相差五岁,嘿嘿……下一章争取让两位见面~~




第四章 欢迎来到江湖

  
  这年过了除夕,宋青书便留神着俞莲舟的动静。等到二月底的时候,俞莲舟准备下山去和崆峒等派联合对付天鹰教,宋青书忽然站出来说他想和二师伯同去。
  
  宋青书此举自然让众人意外,但宋远桥想了想他这儿子今年也已经十四岁了,还未下过山一次,换了殷梨亭和莫声谷他们,在十一二岁时便跟着他们行侠仗义了。此次而去虽然凶险,但有俞莲舟在侧照拂,不会有什么问题。当下也不多言,应了他下山一事。
  
  宋青书便简单收拾了一下行囊,干净利落地拿着剑随着俞莲舟下了武当山。
  
  其实若给宋青书选择,他真不想和俞莲舟一起下山。他这个俞二叔一直潜心武学,无妻无子,生性严峻,神色间一向是冷冷的。宋青书心知这位冷口冷面的二师叔其实待己极好,但也耐不住他少言寡语,一路上倒也只是埋头赶路,从不废话。
  
  一路同崆峒等派会合,上了昆仑派的大船,便朝天鹰教分舵而去。这十年之中,俞岱岩伤后不出,张翠山失踪,存亡未卜,其余武当五侠,威名却又盛了许多。宋远桥、俞莲舟等虽是武当派中的第二代弟子,但在武林之中,已隐然可和少林派众高僧分庭抗礼。江湖中人对武当五侠甚是敬重,因此西华子、卫四娘等尊俞莲舟坐了首席。
  
  而介绍到宋青书时,众人又是一惊,且看他年纪轻轻相貌俊朗,俊美之中带着三分轩昂气度,令人一见之下,自然心折,均叹武当后继有人。
  
  宋青书礼貌性地保持着微笑,心中却在焦急,不晓得张翠山会不会真那么凑巧的回来。他知道只要张翠山一现身,便立即会掀起江湖上的血雨腥风,此时竟有些盼着此去和他们错开,让他们悄悄地回武当山的好。
  
  可宋青书的愿望老天爷显然并没有听在耳内,他们一行人刚和天鹰教交上手时,便听到宽阔的海面上传来一声切口,那边船上听得“紫微堂堂主”五个字,登时乱了起来。稍过片刻,十余人齐声叫道:“殷姑娘回来啦,殷姑娘回来啦。”
  
  宋青书早就一抽剑闪身到了船舷,远远看见三个人影,两大一小,站在木筏之上朝他们挥手。
  
  张翠山得知船上有俞莲舟,心情激动,眼见木筏跟两船相距尚有数丈,从筏上拾起一根大木,使劲一抛,跟着身子跃起,在大木上一借力,已跃到了对方船头。
  
  俞莲舟抢上前来,师兄弟分别十年,不知死活存亡,这番相见,何等欢喜?两人四手相握,一个叫了声:“二哥!”一个叫了声:“五弟!”眼眶中充满泪水,再也说不出话来。
  
  宋青书却看着天鹰教那边,一个美貌妇人带着一个小孩儿和教众们叙旧,连忙抢将过去。幸好此时船上一片混乱,谁也没有在意。
  
  “五婶,我是宋青书。”宋青书抱着剑,尽量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
  
  殷素素因为这声五婶,一阵激动,她此番回到中土,怕就怕武当不承认她和张翠山的婚姻,拆散他们,此时一照面就被一个俊俏少年喊五婶,殷素素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是青书?五哥经常提起你呢……”
  
  宋青书没工夫和她寒暄,连忙低声凑过去,指着一旁的张无忌道:“五婶,你先点了他的哑穴,否则一会儿他们问将起来……”他也想一照面就把张无忌的哑穴点了,但人家娘亲在这里,他又怎么能冒然动手?引起了误会反而是无法解释了。
  
  他顺势也打量了一下这个日后大名鼎鼎的张无忌,发现他长得果然眉清目秀,虽然被日头晒得有些黝黑,但仍不掩眉宇间灵动之色。他穿着一身动物皮毛做成的衣服。那双天真可爱的眼睛,正好奇地仰头看着他。
  
  好像某种小动物啊……宋青书想起了他前世养的猫咪,几乎一时忍不住想要去摸摸他的头。
  
  殷素素是何等聪明,没等宋青书把话说完,立刻便知道他的意思了。但还未等有所动作,那一边已经有人开始高声问道:“张五侠,谢逊那恶贼在哪里?你总知道罢?”
  
  宋青书暗叹一口气,不着痕迹地退后了一步,知道自己终究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张翠山尚未回归中土,还在茫茫大海之中,便遇上了两个难题:第一是本门竟已和天鹰教动上了手;第二是人家一上来便问谢逊在哪里。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向俞莲舟问道:“二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俞莲舟心下盘算,五弟失踪十年,原来和天鹰教教主的女儿结成了夫妇,这时当着众人之面询问,他必有难言之隐。于是朗声说道:“我们少林、昆仑、峨嵋、崆峒、武当五派,神拳、五凤刀等九门,海沙、巨鲸等七帮,一共二十一个门派帮会,为了找寻金毛狮王谢逊、天鹰教殷姑娘,以及敝师弟张翠山三人的下落,和天鹰教有了误会,不幸互有死伤,十年中武林扰攘不安……”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道:“天幸殷姑娘和张师弟突然现身,过去许多疑难不解之事,当可真相大白。只是这十年中的事故头绪纷纭,决非片刻之间说得清楚。依在下之见,咱们一齐回归大陆,由殷姑娘禀明教主,敝师弟也回武当告禀家师,然后双方再行择地会晤,分辨是非曲直,如能从此化敌为友,那是最好不过……”
  
  宋青书听着自己难得开口的二师叔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心下盘算着能不能抽空子把张无忌的哑穴点了。但舱中上上下下几十号的人,全部都盯在张翠山一家三口身上,就算是一个蚊子飞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又能做什么?
  
  西华子却早就听得不耐烦了,突然插口道:“谢逊那恶贼在哪儿?咱们要找的是谢逊那恶贼。”
  
  张翠山听到为了找寻自己三人,中原竟有二十二个帮会门派大动干戈,十年争斗,死伤自必惨重,心中大是不安。耳听得西华子不住口的询问谢逊下落,不禁为难之极,倘若说了出来,不知有多少武林高手要去冰火岛找他报仇,但若不说,却又如何隐瞒?
  
  他正自迟疑,殷素素突然说道:“无恶不作、杀人如毛的恶贼谢逊,在九年前早已死了。”
  
  俞莲舟、西华子、卫四娘等同声惊道:“谢逊死了?”
  
  殷素素道:“便在我生育这孩子的那天,那恶贼谢逊狂性发作,正要杀害五哥和我,突然间听到孩子的哭声,他心病一起,那胡作妄为的恶贼谢逊便此死了。”
  
  这时张翠山已然明白,殷素素一再说“恶贼谢逊已经死了”,也可说并未说谎,因自谢逊听到无忌的第一下哭声,便即触发天良,自此收敛狂性,去恶向善,至于逼他三人离岛,更是舍己为人、大仁大义的行径,因此大可说“无恶不作、杀人如毛的恶贼谢逊”已在九年之前死去,而“好人谢逊”则在九年前诞生。
  
  西华子鼻中哼了一声,他认定殷素素是邪教妖女,她的说话是决计信不过的,厉声道:“张五侠,那恶贼谢逊真的死了么?”
  
  张翠山坦然道:“不错,那胡作非为的恶贼谢逊在九年之前便已死了。”
  
  张无忌在一旁听得各人不住的痛骂恶贼谢逊,爹爹妈妈甚至说他早已死了。
  
  他虽然聪明,但怎能明白江湖上的诸般过节?谢逊待他恩义深厚,对他的爱护照顾丝毫不在父母之下,心中一阵难过,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叫道:“义父不是恶贼,义父没有死,他没有死。”这几声哭叫,舱中诸人尽皆愕然。
  
  殷素素狂怒之下,反手便是一记耳光,喝道:“住口!”
  
  张无忌哭道:“妈,你为甚么说义父死了?他不是好端端的活着么?”
  
  宋青书暗叹,张无忌自生下来,就只和父母及义父三人共处,人间的险诈机心,从来没碰到过半点。若是换作一个在江湖上长大的孩子,即使没他一半聪明,也知说谎是家常便饭,决不会闯出这件大祸来。
  
  殷素素斥道:“大人在说话,小孩子多甚么口?咱们说的是恶贼谢逊,又不是你义父。”
  
  张无忌心中一片迷惘,但已不敢再说。
  
  西华子微微冷笑,问张无忌道:“小弟弟,谢逊是你义父,是不是?他在哪里啊?”
  
  张无忌看了父母的脸色,知道他们所说的事极关重要,听西华子这么问,便摇了摇头,道:“我不说。”
  
  他这“我不说”三个字,实则是更加言明谢逊并未身死。
  
  顿时舱内各人脸上表情各异,精彩非常。
  
  殷素素心想若不是无忌多口,事情便好办得多,但想无忌从来不说谎话,对谢逊又情义深重,忽然听到义父死了,自是要大哭大叫,原也怪他不得。若自己刚刚来得及听从宋青书之言点他哑穴,便少了这等天大的麻烦。殷素素忍不住拿眼去瞧站在角落里的俊雅少年,不知他为何会未卜先知。回头再看到儿子面颊上被自己打了一掌后留下肿起的红印,不禁怜惜起来,将他搂回怀里。
  
  张无忌犹自不放心,将小嘴凑到母亲耳边,低声道:“妈,义父没有死啊,是不是?”
  
  殷素素也凑嘴到他耳边,轻轻道:“没有死。我骗他们的。这些都是恶人坏人,他们都想去害你义父。”
  
  张无忌恍然大悟,向每个人都狠狠瞪了一眼,心道:“原来你们都是恶人坏人,想害我义父。”
  
  张无忌从这一天起,才开始踏入江湖,更开始明白世间人心的险恶。他伸手抚着脸颊,母亲所打的这一掌还隐隐生疼。他知道这一掌虽是母亲打的,实则是为眼前这些恶人坏人所累。他自幼生长在父母和义父的慈爱卵翼之下,不懂得人间竟有心怀恶意的敌人。谢逊虽跟他说过成昆的故事,但总是耳中听来,直到此时,才真正面对他心目中的敌人。
  
  宋青书在旁看着小正太纯净的目光开始发生变化,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欢迎来到江湖,张无忌。
  
  
 
作者有话要说:喏,虽然是冲动之下开的坑,但也要负责嘛~昨天晚上排了一下大纲,开始征求大家的意见。虽然张大教主以后神功盖世,但我们宋青书同学也不能是个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