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狱警日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前6天,警方带着李俊的弟弟李明回家了,并带来了李俊被抓的消息。从那天开始,父亲李立涛(化名)、母亲张淑桦(化名)寝食难安。
几天后,51岁的张淑桦停掉了早点买卖。以前,她每天凌晨3点多钟就要起床准备面条、米粉、餐具。“哪还有心情再出摊。”张淑桦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张淑桦和李立涛原来都是湖北娲石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2oo5年7月,李立涛被买断工龄“下岗”,53岁的他现在阳逻一家工厂做机械维修。张淑桦去年年底退休,两人现在的收入在2ooo元左右。
“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想着两个儿子将来还有很多地方要花钱,我们两口子都5o多岁了还一直在赚钱。”张淑桦说。
在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里,1982年9月,李俊降生了。对于李俊童年往事,张淑桦的记忆已有些模糊。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李俊喜欢拆装东西,家里的汽车玩具、废弃的钟表都被他拆装过。
张淑桦说,小时候起,李俊就有点内向、不爱讲话,亲戚朋友来了,他都不知道喊,显得有些不懂事。不过,除此之外,在张淑桦的眼里,童年的李俊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不同,他还应该被归到老实孩子那一类。
没有上大学很遗憾
1989年9月,李俊进入了娲石子弟小学,此后升入娲石子弟中学,李明也是毕业于这两个学校。
小学、初中阶段的李俊一直很温和。李明回忆,1997年,他上小学六年级,跟同学打架处于下风,正好遇到当时上初二的哥哥李俊。“那时,他就有1米75,个子非常高,但是他把我们两个拉开了,然后叫我回去。”李明说,李俊劝他说吃点亏没什么。
在李明的印象中,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李俊表现还不错,就是有点“调皮”,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课。李俊偏科现象十分严重,文科弱、理科强,文科里只有英语成绩一直不错。
1998年7月,李俊中考结束,成绩并不理想,分数只够上新洲区刘集中学,这是一所升学率不高的镇级高中。
张淑桦说,当时,他们认为如果上刘集中学将来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家里无力负担两个孩子上高中。
“当时,厂里技校又有人上门来做工作,说上厂里技校将来能直接安排工作。”张淑桦说,他们最后决定让李俊上中专。
1998年9月,李俊进入娲石公司培训中心开始中专阶段学习,专业是水泥工艺。
李明回忆,学校开学后很快了教材,全部是水泥专业的。李俊把这些书背回家后就哭了。李俊没有向李明解释,不过他明白哥哥的心思,李俊还是希望上高中、上大学。李明说,李俊上中专的时候流行交笔友,最初认识的时候,都要填写固定格式的自我介绍。“其中有一栏是‘最遗憾的事情’,哥哥当时填的就是‘没有上大学’。”李明说。
后来,当李明考上大学准备去重庆时,李俊还特意到火车站去送弟弟,当时他也流泪了。
中专开始接触电脑
李俊的中专生涯在1999年生了变化。
由于娲石公司展方向的调整,李俊全班的专业调整为机电一体化。“当时,培训中心是企业办学,学生都是娲石公司子弟,毕业以后为娲石公司工作,学生专业就会根据公司需要进行调整。”娲石技校副校长胡毅说。胡毅曾是李俊的物理和电工学教师,在他印象里,除了身高是全班第二外,李俊并没有什么特别。
对于李俊的表现,胡毅用“中规中矩”来形容。胡毅说,李俊不算积极主动。上物理课的时候,李俊很少会主动言,但如果被点到,他一般都能答对。胡毅回忆,李俊不太喜欢运动。当时,他在班上组织了一个排球队,但李俊不愿参加,也不参加篮球、足球之类的体育活动。
据胡毅介绍,李俊最初接触电脑应该在中专阶段。中专二年级,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一级课程,学习dos、indos等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
“学生们总共学习了2oo个课时,包括理论和上机。”胡毅说,学校那时只有2o多台电脑,上机的课时相对理论少一点,他当时并没有看出李俊对电脑的热情比别人高。
不过,李明记得,李俊当时学习电脑比较用功,他打字的度在班上最快。
伴随着电脑课程的结束,李俊的中专生活也提前结束了。胡毅说,当时,娲石公司确立了新的展方向,成立了武汉化工建材公司,制造塑钢门窗材料,需要从机电一体化专业选调4名学生。经过学习成绩评定、公司领导面试,2ooo年下半年,李俊和3名同学被派往武汉化工建材公司工作。这4名学生都是综合考查成绩最好的。
工作后迷上网络
2ooo年下半年,18岁左右的李俊早早地开始了工作生涯。这一年,网吧在武汉慢慢兴盛起来。
李俊进入武汉化工建材公司后,并没有太多展,收入也不高。张淑桦说,李俊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五六百元,刚够自己花销,偶尔还从家里要点钱,但不多。
李明回忆,大约在2ooo年,阳逻也开始出现网吧,李俊是最早的一批常客,他经常在网上聊天、打游戏。李俊后来对李明讲,迷恋上网缘于一部关于网友的电视剧。
李明说,风靡一时的网络爱情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李俊也很喜欢,他特意买了那本小说。
后来,李俊上网有些成癖。张淑桦说,一次,李俊在外面上网彻夜未归,这被她理解为太不听话,让她非常生气。等李俊第二天回来,她就骂了李俊一顿,还动手打了他。
不过,李俊对网络的热情并未减弱。李俊在2oo2年辞掉了武汉化工建材公司的工作,只身一人前往武汉市区打工。
就这样,李俊成为武汉城区打工族的一员,他在离开前对弟弟说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李俊初到武昌的工作是网吧管理员。李明说,印象中,李俊在此之前从未去过武汉城区,对城区也十分陌生。
“哥哥后来跟我说,他特别感谢一个网友,这个网友住在武汉城区,在李俊初到城里打工时给了很多帮助,特别是提供了住的地方。”李明说。
李俊的工作并不顺利,他在武昌干过网吧管理员,后来到电脑城装机,中间还替人开过车。
网吧管理员的工作后来让李俊觉得很苦,工作起来“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的”,还挣不了多少钱。
张淑桦说,李俊当时的收入也不高,也就几百到一千元之间。2oo3年,李俊想买台电脑,但没钱,还是找父母借了3ooo多元买的。
曾经找工作遇阻
一直在武汉漂着的李俊,平常并不经常回家,家里人对他的工作也了解不多。不过,李明现哥哥爱学习网络知识。
今年1月初,李明从成都回到武汉住在李俊租住的出租屋里。他现,哥哥的房间里满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书籍。2月初,警方从李俊家里拉走了那台花3ooo多元买的电脑,还拉走了满车的书。
李明说,一年多以前,李俊曾写过一个让屏幕下雪的程序,传给他。当时,他觉得哥哥有一定编程能力,但并未觉得他很厉害。
去年,李明的电脑中了“923”病毒,于是在网上向李俊求助,李俊在网上就帮弟弟搞定了病毒。李明这才觉得哥哥技术不错。
2oo6年的一天,还在成都上学的李明在网上遇到李俊,李明问哥哥最近在忙什么。李俊说他最近到北京和广州去找工作,其中包括瑞星和金山等杀毒软件公司,但没有结果。
李明说,李俊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两次求职碰壁肯定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李明猜测,求职碰壁的关键因素很可能是中专学历。
2月9日,在看守所内,李俊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专杀工具(李俊版)。对此,瑞星公司的反病毒工程师们进行了分析,“写得很简陋,他搜索病毒的方法是,凡文件中有‘hboy’等他的签名的文件就是病毒,这办法太粗糙了。”
“李俊的技术水平只能算中等。”瑞星的反病毒工程师史瑀称,熊猫烧香编写原理,采用了网上流传已久的一些技术手段,李俊原创的成分很少。
史瑀说,时常会有一些自称技术高手的网友来瑞星自荐求职,公司会对这些高手进行技术考核,但通过面试和笔试的“高手”并不多。
“以李俊的水平,他只能做病毒测试的工作,他不具备编写杀毒软件的水平。”史瑀说。
金山公司毒霸市场部技术工程师李铁军同样认为李俊的技术水平一般。他认为,“熊猫烧香”病毒的蔓延和背后团队有关,李俊的技术并不是决定因素。
■附录:李俊写在专杀工具中的一段话(编者有删节)
各位网友:
你们好!我是熊猫烧香的第一版作者。
我真的没有想到熊猫烧香在短短的两个月竟然疯狂感染到这个地步,真的是我的不对,或许真的是我低估了网络的力量,它的散播度是我想不到的!对于所有中毒的网友、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很对不起!
我要解释一些事情,有人说熊猫烧香更改熊猫的图标是我在诋毁大熊猫!这里我要解释下,这是绝对没有的事情,完全是出于这个图片比较让我个人喜欢,才会用的!
还有关于变种,我写这个的初衷也是这个,纯粹是为了编程研究,对于出了这么多变种,我是根本想不到的,这个责任也不全是在我的!还有人说熊猫病毒写出来是商业目的!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在这里承诺,本人是绝对没有更新过任何变种!
还有人说我是个心理变态,我在前面已经说了,感染的度,变种的数量是我所料想不到的。还有,我写这个病毒的初衷完全是为了编程研究,对于这个评论;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这是我写的一个专杀程序,肯定是比不上专业级的杀毒软件了,但是我想这是我最后能给大家做的事情了。
熊猫走了,是结束吗?不是的,网络永远没有安全的时候,或许在不久,会有很多更厉害的病毒出来!所以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不是你应该注意的,而是你必须懂得和去做的一些事情!
再一次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我出这个专杀,愿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熊猫烧香的作者
第一看守所
■网友观点
李俊在看守所写出专杀工具并向公众道歉后,众多网友就此事表看法。网友Ip:211。139。19o。*认为“(李俊)是个人才,虽然给我的电脑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值得佩服”。
一位计算机编程者认为,计算机是种工具,就像一把刀,要看拿刀人想干什么!
但有多位网友认为,无论如何李俊的行为都给社会和他个人带来了巨大
………【狱警日记(连载)(191)】………
一名电脑“黑客”利用部分企事业单位网络上的漏洞,侵入它们的计算机中枢系统,将其数据库强行加密锁定后,向对方索取“解码费”。短短几个月内,这名“黑客”就疯狂作案数十起,受害单位分布在洛阳、郑州、焦作、开封等市甚至山东、四川等省。
“黑客”,人在洛阳
今年1月18日,老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网络系统被人非法侵入,服务器上的办公资料和基础资料数据库被加密锁定,该中心网络系统瘫痪,无法正常办公。“黑客”在该中心网络系统电脑桌面上留言:“你的数据库被我加密了,需要解密的话,请跟我联系,联系方式为……”该行政服务中心人员立即向警方报案。
此案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市公安局网监支队随即对我市第一起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件展开调查。
随后,市公安局陆续接到郑州市、焦作市以及山东省、四川省等地警方的案情通报,称2oo5年12月以来,他们那里生了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被非法侵入。案地公安机关通过侦查,锁定的犯罪嫌疑人竟然不谋而合:“黑客”在洛阳境内。
受害单位“亏”大了
老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是老城区政府下属的一级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收费、审批和许可等多项重要职能,其计算机网络办公资料和数据库遭到非法侵入,导致系统瘫痪后,无法正常办公达一个多月时间,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1月19日上午,郑州市某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中心网络服务器被人以同样的手法非法侵入,造成该公司网络瘫痪,近年来所有客户资料丢失。
2月17日,焦作市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系统被人非法侵入,“黑客”同样留言,让该公司支付“解码费”。
案当天下午,焦煤集团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网络与“黑客”取得联系,经讨价还价,用3oo元的价格从“黑客”手中买到解锁密码。然而,技术人员用该密码解锁后,却现系统内最近一个月的销售管理数据及半年来的财务管理数据全部丢失。该公司只好请来专家,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努力,才使系统基本恢复正常。焦煤集团公司因此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达9o多万元,间接损失无法估算。
与此同时,山东省、四川省等地的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也陆续遭到“黑客”的非法侵入,工作被迫停止,业务陷入瘫痪。
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经过侦查,初步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孟津县境内。2月中旬,市公安局指定孟津县公安局侦破此案。
2月15日,孟津县公安局网监大队通过监测该“黑客”使用的上网账号,现孟津县横水镇的李某及其家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3月8日下午,警方现网络“黑客”以前作案使用的账号正在登录使用,于是立即前往李家。民警经过分析,最终排除了李某及其家人作案的可能。
排除了李家人作案的可能后,技术人员分析,只有一个可能:别人盗用了李某的上网账号和密码进行作案。
3月9日上午,技术人员再次现“黑客”的宽带账号登录上网了,警方随即在运营服务商的配合下现并锁定了一名叫陈亚兵的男子。
陈亚兵!民警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许多受害单位所提供的材料显示,这个名字正是“黑客”给他们留下的联系方式中,让他们汇款的银行账号的户主。民警没有想到,这个“黑客”如此胆大妄为,竟用自己的真名注册银行账户。经查,陈亚兵今年3o岁,系孟津县城关镇人。
当日11时许,民警对陈亚兵实施抓捕时,他不在家。民警在其住处周围布控守候,并展开进一步调查。当日下午,民警根据摸排到的线索,在孟津县城关镇将正在路上游荡的陈亚兵抓获。随后,民警进入其家中,在其使用的电脑上现,他的上网账号正是李某家被盗的账号。民警在陈亚兵的电脑桌上现数十本有关网络“黑客”的书籍,而桌上的烟灰缸里则有几百个烟头,电脑桌旁边还放了一编织袋香烟盒。
21日11时3o分,经警方许可,我们在孟津县公安局看守所见到了“黑客”陈亚兵。他中等个头,满脸胡子,长相憨厚,让人很难将他与那个破坏性巨大的“黑客”联系起来。
下面是陈亚兵的自白——
我小学毕业后,初中只上了一周,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上学了。辍学后,我迷上了网络游戏以及网络上的加密解锁程序,便经常鼓捣,渐渐地掌握了一些窍门。2oo5年底,我偶然从媒体上看到一篇关于电脑“黑客”通过侵入他人网络勒索钱财的报道,于是产生了“试一试”的念头。
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侵入了谁的系统,但第一次进入别人的网络系统,我感到很刺激,就利用一些软件将对方的数据库等重要文件强行加密锁定。第一次向对方要钱成功后,我觉得这是个挣钱的“捷径”,就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
孟津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大队长宋彦海说,网络运营商提供各种各样未经甄别的“黑客”教程及软件,并且随意公开,任意下载,为“黑客”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很多单位利用互联网布消息并进行网上交易,对中心数据库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网管人员将一些重要数据及信息随意放在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服务器上,也给“黑客”入侵提供了机会;有些网管缺乏防范意识,没有及时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备份,这也给网络“黑客”打开了方便之门。
警方已出了有关警示,提醒有关单位及个人,在使用网络时千万不要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和信息,以防自己的信息被窃取。
目前,陈亚兵因涉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非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这两项罪名,被孟津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高唐,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人口47万,近年来提出建“全国经济百强县”等口号。为此,新建的多个城市广场,场景浩大,新修的水面壮阔的湖泊,景色宜人。被高唐县有关官员称为“城市规划上水平,城市形象显特色”。
然而,不断有人网上议政,这些并非歌功颂德的言论触怒了当地的某些领导。2oo7年初,董伟、王子峰、扈东臣等人因在“百度贴吧———高唐吧”帖子被刑事拘留。
六字留言
3人“受邀”到局里走一趟
高唐县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董伟回忆到,2oo6年12月2o日左右,他与几位老同学聚餐,喝了点酒,于当天22时3o分左右回到家里。接着,他用卧室里的电脑上网看了“百度贴吧———高唐吧”里的帖子,有一条内容说“高唐进入全省六强,成为经济领头羊”。此时,董伟想到的是地方财政吃紧,他的“医疗保障卡”里已经3个月没有按时支付医保费了。一时兴起,他跟了一句留言:“孙烂鱼更黑啊”。
2oo6年12月31日,董伟正在高唐县民政局三楼自己的办公室里,两名警察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警察问他“你是董伟吗”、“你上网吗”,随后就说“到局里走一趟”。
与董伟一同被拘留的,还有高唐县医院主治医师王子峰和高唐县一中体育教师扈东臣。他们被拘的原因都是涉嫌“侮辱”、“诽谤”现任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
警方说法
他们“攻击县委、县政府”
2oo7年1月1日16时,他们3人被送进了高唐县看守所。几天后,在高唐县看守所里,三人被安排收看高唐电视台“警方在线”节目,他们看到了自己戴着手铐走进看守所、在拘留手续上签字、被审讯的画面。为此,县公安局副局长还表了讲话。在电视解说词里,他们的名字变成了董某、王某、扈某,并说破获了“攻击县委、县政府”的“重大网络刑事犯罪团伙”。此后,高唐新闻、警方在线等节目连续5天在高唐电视台播出这些内容。
出乎意料的是,1月21日,高唐县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撤销对董伟等3人的逮捕。走出看守所之后,家人把董伟领到了浴池,让他洗个澡。面对痛哭流涕的妻子,董伟说:“哭什么,就当我(进看守所)体验生活去了。”
6月19日,高唐县人民检察院以该院“违法侵犯人身权”为由,决定赔偿董伟1756。86元。王子峰、扈东臣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赔偿。
电视台说
领导指示播1o天我们才播5天
被释放后,董伟还是经常上“百度高唐吧”,在一个批评高唐现状的帖子背后,他看到了这样的留言:“已阅,转公安局长,批捕楼主(指帖人),!”随后的跟帖有“楼上真逗”,“你没胆量,就该让别人说实话啊”,“帖要慎重啊,朋友,很担心你!”
记者来到高唐县公安局,曾负责并参与侦办该案的高唐县公安局网监大队队长刘清广表示,这一案件,公安机关是依照程序办案,逐级汇报,公事公办。至于最后办得怎么样,不是公安局哪一个人能决定的。
在高唐县电视台,副台长陈洪春表示,当初播出刑事拘留董伟等人的画面和新闻,是县里定的,有领导审片,当时领导指示连续在《高唐新闻》节目中播出1o天,高唐电视台连续播出5天后,就自行决定停止了。事后,还曾担心领导追问此事。
………【狱警日记(连载)(192)】………
我说的大多是看守所里的故事。我看过一些监狱内部生存纪实之类的小说,说的倒是很生动,但是不真实,看守所的情节也很少。而且全是以坐监狱的角度讲述的,我就以一个监管民警的角度讲讲里面的故事。看守所又叫“小监狱”,有余刑不足一年的也在里面服刑,里面也有很多新奇又让人深思的东西,很值得回味。我尽量写的生动有趣,但大多都是真人真事,限于保密纪律,请勿刨根问底,你就当故事听吧。
监狱里面也不全是大奸大恶的,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进去了。上班不久就遇见一个,那人是个白领,平时很老实,大学毕业还有了很不错的工作,就是爱喝点小酒,他见了我老是说觉得很冤。一问,还真是有点离奇。那人判了5年,够长的,这还是从轻呢。什么案子?盗窃!偷的什么?说来话长了,那天喝的有点高了,现一家属院门口有条狗,和朋友一合计,找几根棍子,几下就把那狗给解决了,然后几个人就热火朝天的炖狗肉吃,后来被人家现了,一报案就被抓进来了。为什么?那狗是纯种的德国黑贝,价值9万多,按照《刑法》,判5年还真是从轻了呢。看这哥们儿背的。
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遵纪守法,勤劳实在,该不会进监狱了吧。还真说不准,这就有一现成的,哥仨都进来,那个垂头丧气啊。问问吧,别背包袱太重了想不开啊。你且听他道来:哥仨农闲时做点木材生意,这天相中一颗大榆树,那树真粗,直径有半米,和主家谈好价钱,去林业局办好采伐证,一大早就去刨树了。那树长在马路边,去时很顺路,就是刨起来费劲,树大啊。到中午才把基本完工,你看那树慢慢的弯了,不对,树是向着马路倒下去的,树那么粗,拉又拉不住。可就这时候,过来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也很紧张,赶紧刹车,因为度快,刹车距离长,赶巧就停在大树倒下的位置,结果——,不说了,惨啊。人没气了,车也报废了,哥仨也进来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其实那司机也挺惨的,挺帅的一个小伙子,孩子才3岁,一下就没了。后来好一阵子开导,哥仨才缓过劲来,5个月后判决下来了,每人判一年。
后来在还现一个,别人叫他“厂长”,一问,还真是厂长。是生产烟花爆竹的厂子,那天技术员在仓库配药,突然一声巨响,爆炸了!本来仓库里就技术员一个人,谁知那天巧了,仓库挨着院墙,院墙外面正巧走过两个学生,结果,全完了。死亡三人,按照《刑法》,这是重大责任事故罪,法人代表就进来了。判决一下来,两年。两年里狱友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反正别人都叫他“厂长”。出来几年了,再见面时那哥们儿还说,我一听见“厂长”这俩字儿就腻歪。
也有不冤的,两个“飞车党”,大白天作案,看准一挎包女士骑着摩托车就冲过去,很快得手,那女士就喊,大白天啊,街上人多,很多人都喊“抓贼啊”——,俩人有些紧张,特别是开摩托车的那位,不停的向后张望,一拐弯——谁知道路边停着一辆大货车啊,那度得有8o吧,撞上了。骑摩托车当时没撑多大一会儿就不行了,后面的那个也是重伤,出院之后直接就抓进来了,抢夺罪,还得判。这个有点跑题了,咱接着说下一章吧,题目叫做《监狱里的人最怕什么》
进看守所了还真得有心理准备。先,看守所也是一个和外界沟通的世界,只是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限制。至于是不是黑暗,说实在的也是有一点,毕竟文明的历史展到如今,几千年来就没有真正平等过,但相比较来说,比前几年要好很多,在押人员的权利确实能得到保障。需要注意的是监室内部的秩序,毕竟民警不可能24小时在你身边保护你,怎么生存的更好,的确需要不停的思考。里面也有小商店,小医务室等等,但是价格比市场稍高,根据我们这的消费水平,一个月3oo块基本能够维持。当然你一分钱不花也可以,只是生活质量就不好了。根据我到其他县市交流参观的经验,几乎所有的看守所都不提供衣服、被子,毕竟看守所不是养老院,所以生活必须用品还是要带的。需要提醒的是:牙膏、牙刷、洗衣粉、香皂、洗液等日常用品一般不允许带,因为牙刷柄可以磨制成凶器;香皂上能写字,有些犯人利用这个串供;洗衣粉和被子里的棉花裹在一起在水泥地上磨一会儿,利用摩擦起热的原理就能点燃起火,里面很多犯人利用这个方法点烟抽,当然别有用心的人还能干一些后果更严重的事情,送的衣服被子是要被严格检查的,以前现很多缝在衣服被子里面的现金、纸条等违禁品。皮鞋里都有钢板,必须抽调,那个很容易磨成钢刀;还有很多注意事项,进去了民警会提醒你,号里的老大也会教你,当然方式差别很大;这些东西看守所里的小商店都有,不过很多是替代品或者专门采购一些确定没有危险的品种。里面每天三顿饭,伙食一般,不一定能够能吃饱,并不是看守所没钱,我去北京的东城区看守所参观过,那个看守所投资几个亿,里面有空调、洗手间等等,很豪华,外事参观一般指定到那里,但是里面的伙食也不好,也是不够吃。为什么?因为刑法规定,刑事拘留是刑罚措施,刑罚是惩罚性的,让你每天吃的好、穿得好、玩得好,那还不争着去那里度假啊。所以,每月让家人送几个钱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一个问题,几个人一间房?一般都是十几个。一个监室收押多少名在押人员最合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到压力、领地范围、群体心理等研究范围,我们在实践中也会现,监室过于拥挤,在押人员会因争铺位等原因打架,监室人数过少,监室显得沉闷,变得死气沉沉的。根据我的观察,我感觉每个2o平方米的监室收押8…12名最为适宜。
21岁和18岁,应该是人生中的豆蔻年华季节,可他们――陈兵、蔡某二人,因搞同性恋,前者现关押在璧山县的看守所,后者已被前者杀害。
在看守所的审讯室里,陈兵较详细的交待了他短暂的一生,以及搞同性恋杀死蔡某的犯罪事实。
陈兵,男,1974年6月19日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