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钻石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真品,说不定反过来呢,那件只是仿制的假货呢?不过也是了啊,既然保存在故宫,那东西的来源多半很正了,出不了什么差错的——可这竟然出了一模一样的一件青花瓷,到底该怎么解释呢?哎,糊涂了啊”周志航暗暗地思索道,他分不清理还乱。
“宋先生,您言之有理啊。”嘴上面,周志航却是以一种认同的口吻对宋先生说道。
宋先生又说了:“这件瓷器虽然多方面都很正,但形制和色彩与真品元青花还是存在出入的。”
他含糊其辞地解说了,也没详细地解说什么,周志航倒也没有追问什么了。
而他心里面那个决定更加地坚定了,那就是他认为宣先生手上的这只美其名曰的“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是真品,前景非常可观的,可要知道,这一类瓷器可是宫廷御用辞,十分之讲究啊,可谓是“精美绝伦”了。
“宣先生,您是北京人吗?”周志航忽而又回过头来问道。
宣先生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是北京本地人,只是在北京城里做点小生意,常住在那里。”
“那你千里迢迢地赶来这深圳真不容易啊。”周志航说道,“你就准备回去了吧?”
宣先生点头说道:“是啊,明天就回去了。”
志航点了点头,目光一闪,若有所思地说道,“宣先生,您能不能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呵呵,大家交个朋友,说不定以后我会去北京玩玩,到时候说不定会遇上你啊”
“可以啊”宣先生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着,然后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名片来递给了周志航。
之后他便向周志航他们道别离去了,而宋先生叫他的外孙女萧燕去送一下他。
………【第206章无价之宝的汝窑瓷器(一)】………
第206章无价之宝的汝窑瓷器(一)
宣先生道别离开了,周志航刚刚已经记下来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他这么做自然有其用意的,并非随随便便地要个电话而已。
因为周志航他很是看重对方手头上的那只青花瓷,尽管那东西明显不被宋先生他们看好,但是他的思维方向不同,宁愿相信那只瓷器是真品了。
万一那是件真品元青花瓷器,那一旦拿到手就赚很大了啊,一件那么大的清楚瓷罐,价钱肯定能上一个亿了。
这回头他会尽快联系宣先生,和宣先生谈谈那件瓷罐的事情,看对方愿不愿意将东西相让。
没错,周志航是打算将宣先生那件云龙纹元青花瓷器购买下来,自己好好地研究,就算不是真品,他也损失不了多少,其实是稳赚不赔才对。
“周老弟,好了,我们现在谈正事吧。”稍后,霍先生开口说话了。
周志航点点答应道:“嗯,好的。霍先生,宋先生,有什么事,您们就请直接说吧。”
这之前霍先生就说了,他们找他来是为了鉴定一批瓷器,这批瓷器都是稀奇珍贵的,但都被疑为“朱仿”,需要眼力很好的人来做鉴别,好做最后的判明。
而他们选择了周志航,对方虽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但是他们都很信任对方。
宋先生直截了当地说道:“周老弟,听说你在鉴定‘朱仿’上拥有非凡的能力,造诣不浅,所以我们想请你来给我们几件东西做下鉴定,看是不是‘朱仿’,不是那就更好了啊,否则的话,那也要注重起来。哎,‘朱仿’太害人了啊不久前我有一个老朋友就因为‘朱仿’而不幸去世的。”
“啊?出了这么不幸的事?太令人遗憾了”周志航闻言脸色一变,很是感慨地说道。
“可不是呢?”宋先生脸色黯然地说道,“‘朱仿’害人不浅啊我们手头上的这几件瓷器都不同凡响,用途极大,所以万万轻忽不得啊,到底是不是‘朱仿’,需要拿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可一点儿都不能含糊的周老弟,还请你给我们掌掌眼,提点意见。呵呵,只要经过了你的眼睛,那我们就放心了啊。”
“对,老宋说得对,我们现在就靠你了,看你的了啊”霍先生也忙点头说道。
周志航谦虚地说道:“宋先生,霍先生,您们太看得起我了谢谢您们”
“好啦,我们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宋先生随后说道,“周老弟,我们先去书房吧,我那几件东西存放在那里。”
志航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然后他就站起身来跟随着霍先生和宋先生走进了书房。
宋先生家里面的装饰都是古色古香的,给人一种特别典雅的感觉。
当踏入他书房门槛的那一刻,周志航心中更是感到古典的味道了,只见那里面所拜访的东西都是古董,家具也是,而这真的是书房啊,周围的书架上汗牛充栋,放满了书籍,而那些书是分门别类的,拾掇得齐齐整整,秩序井然。
周志航随之留意到了,那些书中不但有现代的各类书籍,还有古籍,很大块的那一种。
“太厉害了我要是也有这么大的一个书房那就太好了啊”周志航暗自寻思道。
他真的很羡慕宋先生,拥有这么好的一个书房,平时一有时间就能够走进来看书了啊,这样生活就会很充实了。
“周老弟,请随便坐。我们去拿东西来。”宋先生笑意盈盈地招呼道。
周志航点头应声说道:“哎。宋先生,您们请便吧。”
而后他就坐到了一张紫色的檀木椅子上,而霍先生和宋先生则道别走开了,想必是去藏宝室取那几件瓷器了。
宋先生他们走出去之后,周志航复又下意识地站起了身来,他开始去注意旁边书架上那些书籍。
周志航他向来很爱好看书的,可是条件并不怎么足,今天有机会走进宋先生藏书丰富的书房,他自感大为幸运啊。
但可惜的是他只能够随便看看了,并不可以长时间地留在这儿,不过呢,他周志航也想好了,等自己买了房子稳定下来之后,也会在书房上想办法的了,即准备一个大大的书房,将自己喜欢看的书全部搜罗起来。
现如今这对于他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了啊。
当下周志航伸出手去顺便从书架上取下来了一本书,那本书很厚,说的内容正是跟古玩有关的,这之前周志航他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一类型的了,还有跟历史有关的书,反正,凡是国学的书籍,他都喜欢看了。
“周老弟,我们来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志航突然只听到身后响起了宋先生充满热情的呼喊声。
“嗯”周志航连忙晃了晃脑袋,然后晃过神来,并好生掉头应答道。
他回过头来的那一瞬间,视线一下子便捉摸到了,只见霍先生与宋先生,他们两个人的手上都端着东西,是两件瓷器。
一件是一只大瓶子,而另外一件却是一只比较精小的瓷器。
周志航当即将手上的书小心翼翼地放回到了书架的原位上,而后他反身走来到了宋先生他们的身前。
“宋先生,您手上的这个大瓶子漂亮啊”周志航一开口便赞叹道。
宋先生却连忙摇摇头说道:“好看倒是好看,可这并不是关键的,有很多高仿,做得比真品还要美观。尤其是清乾隆以后的瓷器,仿造得就更像了,且别说其他的仿品,作为高仿中最厉害的一支,‘朱仿’更是大胜一筹啊,做得几乎以假乱真,一般人都看不出来丝毫。不过,周老弟,我们很相信你的眼力。你一定看得出来名堂的了。”
周志航说道:“我尽力而为吧。”
尔后,霍先生便和宋先生将那两件瓷器都小心翼翼地捧放到了那大桌子上面,以供周志航观赏鉴别。
周志航当下端正神色,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两件瓷器。
“宋先生,霍先生,这件青瓷恐怕是汝窑瓷器吧?”周志航忽而又询问了宋先生他们一声道。
霍先生两个人一齐点点头,并不约而同地回答道:“是的。这件瓷器是汝窑瓷器,但真与假之间,我们还没有拿下一个准主意。”
“果真是汝窑瓷器啊太厉害了他们居然连汝窑瓷器都能够弄到手虽说东西让人质疑,但这么精美的一件汝窑瓷器,那就算是赝品,那也很漂亮了啊,值得收藏研究的。”周志航暗中赞叹一声道。
谁都知道,汝窑是何其地珍贵,别说是完整的意见汝窑瓷器了,哪怕只是一片瓷片,那也是价值不菲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说,“纵有万贯家财,不如汝瓷一片”,说出这样的话来了。
所以可想而知汝窑瓷器是多么地稀奇贵重了
刚才当发现眼下这件青瓷,有可能是汝窑瓷器的那一瞬间,说来周志航他心神是无比震动的了。
因为这可绝对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可是一件汝窑瓷器,国之重宝啊。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它为名瓷之首,所谓的“汝窑为魁”。
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窑是北宋官窑;,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的。
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
这无疑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
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尽管传世所知的汝窑瓷器精品大多藏于国内官方或者国外的一些政府或者私人的博物馆以及藏室,是不得随意交易买卖的,因为它是国宝,政府当然不会卖,而私人也不敢随意出手,怕的是政府没收或者从中插手以低价收回。
而民间流传甚少,所以在古玩市面上流传下来的那些汝窑瓷器,只是打着华丽幌子的赝品和假货而已,很不值得信任的了。
“周老弟,你先看看这件青瓷莲花三足洗吧。”宋先生微笑着指向赫然摆放在桌面上的那一只瓷器对周志航说道。
“嗯,好的。”周志航点点头道,然后他就暗暗地驱动右眼上的“钻石光团”,开始去对那件来头奇大的汝窑瓷器看过去了。
做这样的鉴别,他自然得借助右眼目光了,需要十分仔细地察看啊。
因为假如是“朱仿”的话,那它上面应该会留下来相关的印记。
………【第207章无价之宝的汝窑瓷器(二)】………
第207章无价之宝的汝窑瓷器(二)
宋先生请周志航帮忙做鉴定的第一件瓷器竟是一只汝窑瓷器,若是真品,那堪称国宝,价值连城啊,对于眼下的这只汝窑瓷器,周志航看第一眼的时候感觉倒是很不错的,只觉得这东西古韵十足,制工精美,是一件难得的古瓷,不过既然宋先生他们抱有怀疑的心理,那就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了,因此在察看这件东西的时候不可掉以轻心,应该细致入微地好好检查一遍,看上面是否有异常,如果是件“朱仿”,那一般会留下相关标记的。
鉴赏一件古玩,判断其真假优劣,考究的是眼力,眼力好那就看得更深更准,反之,很有可能就会看走眼了,现如今在古玩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赝品充斥着市场,五花八门,对仿制得很拙劣的东西,只要眼力不太差,那几本书就看得出名堂来了,而之于高仿品,尤其是像“朱仿”这样,在造假技术登峰造极的高仿,那就远远没那么简单了,要不然在这一行上德高望重的霍先生他们都要请人来掌眼。
周志航拥有透视眼,这在看东西上无疑要比普通的眼睛细致得多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他在古玩知识上学得也不差,如此说来,宋先生他们倒是找对人了。
此刻赫然呈现在周志航眼前的是一件青瓷,汝窑青瓷,看上去娇小玲珑,显得格外地精美。
刚才宋先生已经向他介绍了一下,说这件东西叫做什么“汝窑青瓷莲花三足洗”,也就是一件特制的笔洗瓷器。
所谓的“笔洗”,这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
各种笔洗不但造型丰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
古代笔洗,分很多种材质,瓷笔洗最常见,出的精品也最多,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哥、官、汝、定、钧)的产品。
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
这时候的笔洗,通体施粉青釉,釉面滋润,造型别致,工艺精细,是瓷洗中精绝之作,为后代所仿效。
周志航他对笔洗的研究虽然不是很深刻,但是他也清楚,精致美观的笔洗在古玩市场是非常吃香的,因为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
各种各样的笔洗,它们所用的材料中,有本来就非常名贵的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这样的笔洗,当然身价不菲,即便是最为常见、传世量最多的瓷笔洗,也不乏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所以笔洗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收藏家喜爱和猎取的对象。
真品汝窑笔洗的存在那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不让人怀疑那才怪了啊。
尽管面前这只笔洗很有可能只是一件仿品,大概是明清时候仿品中的精品,但是能做得这么逼真和巧美,那说明这仿造技术相当地厉害,不管是真品还是假货,都值得珍藏起来。
当下周志航已经暗暗地驱动右眼上的“钻石光芒”在那个莲花笔洗认真地进行观察了。
他发现,这件“汝窑青瓷莲花三足洗”,高约九厘米,口径大概在七厘米作用,其造型奇特,构思巧妙。
这种汝窑青瓷,与那常见于书谱的汝窑虾青莲花碗明显不同,该洗更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下置外撇三足更添情趣。
而且它发色天青,釉色温润如古玉,可见天青釉中有“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花口和花棱折瓣处略见红光,这也是汝瓷的一个典型特征。
周志航对汝窑的知识自然也懂得不少了,汝窑的基本特征他还是一清二楚的,从这可以初步来做判断。
汝窑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百年,因开窑时间短,传世作品不足百件,愈发珍贵,仅就宋瓷而言,汝窑的成就最高。
后人形容汝瓷釉色有“雨过天晴云破第一次”诗句,天青色调为其正色,其实汝瓷的釉色还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有玉石般的感觉,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有人称之为“鱼子纹”、“芝麻花”、“蟹爪纹”等。
该种器物均为满釉支烧,面有细小的芝麻钉痕,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随着汝窑遗址的发现挖掘,出现了不少书谱鲜见记载的汝瓷器形和纹饰品种,原传统观点,认为汝窑瓷器光素无纹,而现出土的汝瓷残件有刻划花、模印、浮雕装饰手法。
原来与汝窑相区分的是临汝窑,现又多出民汝的新概念,可见人们对古陶瓷及窑口的认知,随着考古新发现,而与时俱进。
就着这么些有关汝窑的信息,周志航全神贯注地察看着那只笔洗,由表及里,他还利用透视目光看过了瓷质笔洗的瓷壁内质,看有没有什么隐藏的问题,但最后的结果告诉他,这只笔洗精美绝伦,毫无瑕疵,上面根本没有丝毫异常的印痕。
“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志航仰起了头来,他轻轻地呼了一口气。
“周老弟,感觉怎么样?”见周志航抬起头来了,大概他是已经看完那东西了,于是宋先生迫不及待地询问他道。
周志航脸上神色端正,语气郑重地回答宋先生道:“宋先生,这东西不是‘朱仿’,以我之见,这件汝窑笔洗瓷器周正,没什么瑕疵,不像是仿造品。”
“哦,是吗?”
周志航那话一说出口来,宋先生就和霍先生面面相觑了,他们两个人脸庞上顿时都显露出来了一抹抹惊诧的神情。
“周老弟,照你这么说,这件笔洗是真品了?”宋先生紧接着又疑问了一声道。
周志航摇了摇头,说道:“是不是真品,我不敢妄自下定论,只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朱仿’。”
“为什么?”霍先生忍不住反问道。
周志航像煞有介事地告诉他道:“霍先生,在我看来,这件瓷器并不怎么符合‘朱仿’的特点。”
他心知肚明,一般的“朱仿”,它上头多半会留下暗号,而这件瓷器没有,这便说明这只汝窑笔洗应该即使是高仿品,那也跟“朱仿”没多大的关系了。
“哦,是这样的啊”霍先生恍然大悟一般地点了点头说道。
闻言,宋先生也很欢快地说了,只听他道:“既然周老弟你都这么认为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呵呵,这件东西你说不是‘朱仿’,那就肯定不是了,这样我们也就放下心来了啊。”
霍先生也忙笑意盈盈,十分高兴似的说道:“这样就更好了啊。说明这件汝窑瓷器是真品的概率又大得多了”
“可不是呢?”宋先生连忙搭话道,“我们找周老弟他来,可就是为了做这个鉴定的啊。现在他都说这件东西不是‘朱仿’了,那我们就不需要疑惑什么了,好好地应用起来吧。”
“嗯,是的”霍先生点头赞同道。
周志航笑吟吟地说道:“宋先生,霍先生,多谢你们这么看得起我啊。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而已,你们仅供参考。”
“哎,那可不是啊。”霍先生忙摇摇头说道,“你的眼力那么地好,在鉴定‘朱仿’的造诣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我们甘拜下风啊,现在你来了,也给我们的东西做好了鉴定,我们也就放下心来了。”
双方互相客套了一番,稍后周志航突然询问了宋先生一句道:“宋先生,这么好的一件东西,说不定它就是一件无价之宝了啊。不知道你是从哪儿弄来的呢?捡到大漏了吧?”
霍先生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道:“周老弟,不瞒你说啊。这件瓷器是我从汝窑的出产地,汝州那边收购到的,倒真没有花多少钱,当初我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也着实吃了一大惊,尽管我很怀疑那个卖家的人品,倾向于认为这件东西是赝品,但是我宁可相信这件东西是真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把握我也要买下来研究一番啊,后来我把这东西拿出来给我好多古玩行的朋友看了,呵呵,就包括我大哥他。他们也都看好,但还有一个疑虑,那就是它会不会是一件‘朱仿’,因为现在‘朱仿’在市面上横行,害了很多的人。我们可不想深受其害啊,因为我们很快就要做出一个决定了,这个决定非同寻常,得保证东西是对的,要不然影响会很不好的了。不过幸好有你站出来帮忙,你给我们指点了迷津,让我们豁然明白了过来。呵呵,你终于打消了我们最后的这个疑虑,我们现在已经不用担任何的心了。”
“那就好。”周志航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宋先生就指着那件大瓶对周志航说了:“周老弟,现在你来帮我们看看这件瓷器吧。”。
………【第208章乾隆官窑粉彩花鸟纹大瓶(上)】………
第208章乾隆官窑粉彩花鸟纹大瓶(上)
刚才周志航已经给宋先生鉴定了那件汝窑笔洗,结果没查出什么问题来,因此宋先生和霍先生都很满意很高兴,他们可是很信任周志航的眼力的,他既然说这件东西并非赝品“朱仿”了,那就差不多了,不用再去纠结这一点了,完事后宋先生随即指着他们刚拿出来的第二件东西,即那一个鲜艳夺目的大瓶,他需要周志航再来好好看一下。
实际上,就在周志航看到那个大瓶的第一眼,他心中忍不住赞叹起来了,只道世上原来还有这么美观耀眼的瓷器。
“乾隆官窑粉彩花鸟纹大瓶。”霍先生一字一句地念出来道,“周老弟,乍看这东西你也觉得它不同凡响吧?我和老宋他们都做过无数次的鉴别了。”
“那结果怎样呢?”周志航连忙问了一句。
霍先生回答道:“我们倒是一致性倾向于认为这件东西是真品。只不过……”
说到这儿,他言语戛然而止了,却是以一种比较怪异的眼神注视着宋先生。
宋先生开口替他接着说道:“周老弟,想必你也很清楚。清朝乾隆和康熙年间的官窑精品瓷器向来是后朝以及近现代仿制的主要对象,这几乎形成了一个潮流,‘朱仿’一支中出现的瓷器也大都是清朝那时候的。”
周志航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是的。”
这个他自是知道,道听途说,还有各种书籍上都有提及。
以前周志航他为了学习古玩知识,可是广泛猎取的,尽管他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但是国学博大精深,他待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很大,况且实践出真知,他在鉴定古玩的经验上真的是太过缺乏了,必须加强历练,毕竟他是准备在这一行混出个好样来的,当然,他也有这个条件了,因为他可是拥有了一只神奇的右眼,在鉴定古玩上,就某些特殊的方面说来,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别人是一概没有这个能力的,不能相提并论,比如在一件瓷器的内壁寻找某个特定的标记,如此也只有他周志航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别人只有望尘莫及了。
“哎——”突然,只听见宋先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并说道,“要不是这之前出了那种事,那我们也不会诚惶诚恐的了啊。”
“哦,是什么事呢?”周志航随口问道,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惹得宋先生他们唉声叹气无可奈何似的,在古玩场上,他们这些名望极高的前辈可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啊,难道还会有什么事情令他们难堪么,把他们给难住了。
宋先生黯然神伤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北方的一家文物馆做事,他们高价给馆里收到了一件很好的东西,以作为镇馆之宝,可谁知道到头来那东西却只是一个赝品,正是‘朱仿’。这个打击对我的朋友刺激很大啊,他心理承受不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于是想不通跳楼自杀了,哎,太悲惨了”
他一五一十地解说过来,周志航听着脸色也逐渐地变了。
“那真是件不幸的事啊”周志航感叹道,“‘朱仿当真是害人不浅哪”
“可不是啊?”宋先生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我那朋友当初从一家大拍卖公司拍下来的那件瓷器就是清朝时期的五彩瓷,是一件重器,足足花了八百多万,还是定向拍给他们文物馆的呢,不然估计要损失更多了”
“宋先生,不是可以追回来吗?你那朋友所在的文物馆应该是政府管理的吧?政府肯定有手段把那些钱给要回来的,还能追究对方的责任呢。”周志航郑重其辞地说道。
宋先生告诉他道:“是政府管治的文物馆又有什么用呢?人家可是有备而来,做足了手脚的,根本无法追查到那笔钱的去向。再说了,就算钱分文不少的被追回来了,那帮制假贩假的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这在我那位朋友眼里也得不到很大的安慰啊,对他的影响最为根本的在于‘朱仿’,他在朱仿面前打眼了,落下了一个笑柄,使得他再也抬不起头来。我那位朋友心高气傲的,因为他不知道鉴定过多少的古玩,但是没有一次打眼啊,这叫他以后怎么再在这一行里头混下去呢?”
周志航说道:“那也是你那位朋友太过要强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哎,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做的啊。要换成是我,大不了跟‘朱仿’周旋到底,让‘朱仿’从此无立足之地,而且要将‘朱仿’的幕后制作团伙给揪出来,还古玩行一片清澈的天地”
霍先生忍不住笑意盈盈地搭话道:“周老弟,你的理想可真大啊有见解但可惜没有几个人胆敢你这么想啊”
宋先生点下头来搭话道:“是啊,要想与‘朱仿’作对谈何容易?我那朋友年纪大了,他也没有那个精力了。周老弟,我们倒寄希望于你们这些年轻有为的人身上,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将‘朱仿’的老底连根拔起,彻底将他们给铲除掉啊”
周志航倒是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宋先生,我会尽力而为的。”
霍先生笑吟吟很开心地说道:“周老弟,你真的很不错。你在鉴定‘朱仿’的眼力上很独特,是‘朱仿’的天敌。”
周志航忙摇了摇头,很是谦虚地说道:“霍先生,你们过奖了啊。我还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好了,周老弟,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别花精力去讨论了,且来说这件瓷器吧。”宋先生突然指着赫然摆放在那桌面上的大瓶对周志航说道,“这件‘乾隆官窑粉彩大瓶’,器型端庄,色彩艳丽,做工精致。经多位专家鉴定,一致认定是乾隆年间的官窑精品,极有可能是‘制瓷圣手唐瑛’的手笔。这件看似国宝级的文物据说在解放前流失海外,经过一家拍卖公司的不懈努力,终于从一位海外藏家手中征集回来了。周老弟,要不是出了我那位朋友那件事,我也就不用顾虑这么多了,但现在的情况是东西我拍下来了,可没过多久我那位朋友就出了事情,这样一来,‘朱仿’的事情一下子就传开了,闹得是满城风雨啊,都对清朝康熙年间的精品瓷器存在疑惑了,只想问,这是真品,还是可能跟‘朱仿’瓜葛呢?”
周志航说道:“宋先生,这么说,这件东西是你从一家拍卖行拍回来的?”
宋先生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回答道:“正是是我从本市的一家拍卖行买回来的。”
“那想必很贵重吧?”周志航反问道。
宋先生也毫不隐瞒地说了:“周老弟,不瞒你说,这件瓷器我四百万成交的。”
“四百万啊,那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周志航叹口气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