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极品三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也许是王美人地在天保佑。刘协并未因此永远失去了皇帝地宝座。在后来董卓进京之后。刘协终于从陈留王跨上了皇帝地宝座。成为了大汉地最后一代天子。但是。皇帝地身份并没有给刘协带来任何快乐。相反数十年地傀儡生涯更让刘协生不如死。直到后来地曹丕篡汉。
    左慈说完之后。并没有听到赵喜说话。感到奇怪。低头一看。见赵喜竟然开了小差。不知在想什么。左慈脸色一沉。喝斥道:“喜儿。”
    这一声喝斥将赵喜从无边地思绪中拉了回来。抬头一看左慈阴沉地脸色。赵喜暗道。遭了。自己怎么现在开起小差来了。师父肯定该训斥自己了。
    果然。左慈沉声问道:“说。为师在和你说话。你在想什么呢。倘若这样。你如何能在三年当中学全四种本领?”
    赵喜灵机一动道:“师父,徒儿刚才在想,这部《遁甲天书》暗含了师父和王苞大人一生的心血,徒儿能得学其中四种,乃是天大的造化,更是在想二十年中师父和王苞大人所付出的多般辛劳。以后师父(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拾陆K文学网)说话的时候,弟子再不敢乱想了,请师父恕罪。”
    赵喜的这一记马屁拍得是恰到好处,左慈阴沉的脸一下子便松弛下来,左慈道:“你能这样想,是不错的了,既然知道这是为师和王苞大人二十年的心血,便应该在今后学艺的时候,倍加刻苦,才能对得起为师和王苞大人。”
    赵喜一见这记马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心下也放松下来,低头应了一声“是”。
    左慈点了点头,大有孺子可教也的想法,道:“方才为师问你准备学那四种本领,你还没回答为师呢?”
    听了左慈的话,赵喜大脑开始在飞速旋转,在这三国时代,虽然手下早晚要招募一批武力高强的武将,但是在这冷兵器时代,必须随时提防刺客的袭击、战场的厮杀等种种情况,一身高超的武艺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这武艺是要学的。
    三国时代的医术极其不发达,虽然有神医华佗和张仲景等人,但是对于诺大的大汉王朝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何况三国时代像郭嘉、戏志才等人都是因为医术不过发达而早亡,所以这医术是要学的。
    三国时代是个乱世,要想成就霸业,必然会让战争占用自己半生的时间,何况每次战争也不可能全部靠手下谋士,从三国三巨头中就可以看出兵法的重要,曹操深谙兵法,所以几乎每每战必胜,而刘备和孙权相比之下却要黯淡许多了,所以这兵法也是要学的。
    还有这最重要的帝王之术岂能不学,既然已经来到三国,就要尽量在短时间内结束这乱世,建立一统,身登九五之尊。作为皇帝必然要懂得帝王之术,否则以后如何管理群臣、治理国家,所以这帝王之术更是要学的。
    至于琴艺、阵法、相术、权谋之术,虽然赵喜也很想涉及,但是轻重缓急赵喜还是很能分清的。而气象之术对于自己来说,可以说完全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涉及,三国能人无数,到时候只要能找到一两个具备这种本领的人就可以了。
    于是,赵喜便一挺胸脯,对左慈道:“师父,徒儿想学武艺、医术、兵法、帝王之术四种,请师傅教诲。”
    左慈心中暗暗点头,心想,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此子确是野心勃勃,孺子可教也,这四样本领是自己补全之后的《遁甲天书》的最精华的五样中的四种,另外一种就是奇门遁甲,左慈称它们为“遁甲五绝”。
    。





    正文 第十章 再见刘巧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2:27 本章字数:2990

    听到赵喜想学武艺、医术、兵法、帝王之术四种技艺,左慈暗暗点头,便对赵喜道:“既然如此,为师便尽我所能传授给你这四种本领,自明日起为师先传授你武艺和医术,两年后,再传授你兵法和帝王之术,这兵法为师可细细为你讲解,但是这帝王之术为师只能给你讲个大概,至于能不能学成,要看你日后了。另外,为师传授于你帝王之术之事,日后万万不可说给他人知道,否则必然遭来杀身之祸,甚至于还会连累为师,你可切记。”
    赵喜当然明白左慈的意思,想到师父竟然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全,心下甚是感激,连忙点头答应。
    这帝王之术,说白了就是如何当皇上,如何驾驭大臣,如何治理国家。这是皇上的独门本领,现在赵喜只是一个平民,那里有资格去学帝王之术,一旦传了出去,必然会被冠上造反的罪名,轻则杀头,重责株连九族。
    见赵喜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左慈也点了点了头,又对赵喜道:“喜儿,从今天开始,为师便开始传授于你武艺,在一般使用的兵器之中有刀、枪、戟、矛、斧、锤等几种,不知喜儿你想学哪一种?”
    刀、枪、戟、矛、斧、锤,赵喜的脑中不禁闪过了三国时代众多猛将所使用的武艺,觉得用斧、锤的人不多,主要也就是刀、枪、矛、戟四种兵器,而在这四种兵器中使用最广的也就是刀、枪两种了。
    用刀的名将有关羽、黄忠、颜良、甘宁、许褚、庞德、夏侯渊、曹仁、孙坚、周泰、华雄、魏延;用枪的名将有赵云、马超、张郃、张辽、夏侯惇、孙策、张绣;用矛的名将少一些,有张飞、文丑、程普;用戟的虽然也不多,但是其中就有三国武力第一的吕布和第二的典韦,以及太史慈、纪灵,还有一个武力不高的晏明;使用斧的就更少了好像也只有徐晃、潘凤两人而已;使锤的武将就更少了,三国之中好像也是只有北海武安国一个人而已。
    当然除了这几种兵器之外也并不是没有其他兵器了,例如公孙瓒使槊、黄盖使铁鞭、刘备使双剑等。可能是出于对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武艺的向往,赵喜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戟,对左慈道:”师父,徒儿想学戟法。”
    左慈点了点头道:“在刀、枪、戟、矛、斧、锤几种兵器中,戟和锤最是难学的两种,然而一旦学成之后,威力却是最强的,既然喜儿你选择学习戟法,便需要苦下工夫,不可半途而废。”
    本来丁淮的资质就相当高,加上又多了两千年的知识,所以丁淮学习起来异常轻松,这使得左慈大为惊讶,常常欣喜收了这么一个出色的传人。
    一年之后,赵喜的武艺和医术已经大进,由于习武的缘故,一年来,赵喜的个头足足长了一个个头,身体也魁梧结实多了。
    就在赵喜已经全心全意跟随左慈学习技艺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赵喜的生活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进了一块石子一样,再起波澜。
    每年地五月。左慈都要到无极山去与恩师南华道长见一次面。将这一年来发生饿事情向南华道长做一个回报。今年也是这样。本来左慈是要带着赵喜一同前去。但是考虑到一去便是两月时间。怕影响赵喜地进度。左慈并没有带赵喜一同去。
    就在这两个月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王绵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王博请了无数地大夫都是束手无策。
    王博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叫王斌。女儿叫王绵。
    王博地父亲王苞虽然位居五官中郎将。而王博却只是一个太守。而且还是刚刚被提拔一年。王苞在世之时。朝中并无关系过密之人。所以王家现在朝中并不十分得势。并且王博地儿子王斌也不是十分出色。可以说是家道逐渐败落。
    但是。王绵却有一张倾国倾城之貌。且自幼聪慧。知书达理。向来被王博视为掌上明珠。在重男轻女地封建社会。王绵在家中地地位甚至超过了兄长王斌。
    当然。王博并不是真正具有21世纪男女平等地观念。之所以能够这样有违常理也是有私心地。王博知道当今天子灵帝好美色。若是能将王绵、送入宫中。以王绵地倾国倾城之貌。必然可以得宠。那么整个王家就可以飞黄腾达。恢复以前地荣耀。甚至超过以前。
    所以,王绵的这场病使得王博心神不定,茶饭不思。
    赵喜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虽然有心一试,但是毕竟跟随左慈学得都是理论,并没有真正给病人看过病,所以赵喜也不敢贸然向王博请命。直到后来听说王博已经开始为王绵准备后事了,赵喜才鼓起勇气找到了王博。
    王博听了赵喜的自告奋勇,大喜过望,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医生来找到王博,王博都会让他试一试,死马当作活马医,万一成功了呢,何况赵喜跟随左慈已有一年的时间,说不定还真能治好王绵的病也说不定。
    本来,古时候的给女子诊病,尤其是未婚的女子是不能和那女子谋面的,但是现在王博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直接将赵喜领到了王绵的卧室。
    万万令赵喜没有想到的是,赵喜竟然在王绵的卧室见到了让赵喜朝思暮想的刘巧。
    比较一年多前,刘巧更显美丽动人,也更加成熟。刘巧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地方遇到赵喜,正要端着药碗向外走,忽然见到王博陪同赵喜一起进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刘巧猛吃一惊,药碗也被失手摔掉了地方。
    赵喜更是叫出了声:“刘巧。”王博看着两人,不禁问道:“喜儿,你们认识?”
    赵喜听了,急忙对王博道:“回老爷,刘巧和我同村,我俩自小一起长大。”
    “哦”,王博这才释然,难怪两人见面会有那么大的反应,一个惊叫出声,一个失手摔碗。王博的心情现在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多言,对刘巧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刘巧本来以为会挨上一顿臭骂,没想到竟然没事,听了王博的话,刘巧急忙将碎碗片拾到了盘子中,匆匆下去,走到赵喜身旁的时候,刘巧不禁又向赵喜望了一眼,只是没敢说话,赵喜也是看着刘巧,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只是苦于无法向刘巧表达。
    王绵方才是刚刚吃过药,正要休息,先是听到刘巧摔碗的声音,然后又听到父亲和一个男子的对话的声音,知道父亲又找来大夫为自己看病了。于是,王绵便挣扎着想要起来,被刚刚走到床边的王博一把按住,道:“绵儿,你身上有病,就不要起来了,为父又给你找来一名大夫,这次你的病肯定会好起来的。”
    王绵看了看王博身旁的赵喜一眼,见赵喜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心中怀疑,不禁开口道:“父亲,这个大夫这么年轻,会不会。。。”
    王博“哦”了一声,明白女儿的意思了,原来是看到赵喜太年轻了,于是急忙道:“绵儿,这位大夫虽然年轻,但是却是左慈道长的高徒,医术深得左慈道长的真传,你就放心吧。”为了让女儿放心,王博便撒了个慌。
    但是,可把赵喜吓坏了,心中暗想,自己拜左慈为师的事情,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王博不知怎么会知道,难道是师父告诉他了,但是,倘若如此的话,王绵病重无人可治的时候,王博应该是早该来请自己了。
    听了父亲的话,王绵便放下心来,但是,心中却是奇怪,左慈道长什么时候收了徒弟了,怎么自己每天都和他见面,从未听他说起过。






    正文 第十一章 惊闻巨变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2:28 本章字数:3004

    晚上,刘巧刚刚服侍王绵睡下,关上房门,并将王绵喝下的药碗端出来,送到了厨房,准备再回王绵房间的时候,忽然暗处闪过一个人,一把捂住刘巧的嘴巴,刘巧大吃一惊,正欲挣扎,只听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别喊,是我,赵喜。”
    说完之后,赵喜便松开了手,刘巧回身一看,果然就是白天见到的赵喜。刘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一下子扑到赵喜的怀中,失声痛哭起来。赵喜急忙捂住刘巧的嘴巴,道:“别哭,这里不是哭的地方,走,到我那里去说。”
    说完,赵喜便一把拉住刘巧的手,两人来到了左慈的道观之内。
    赵喜刚刚关上房门,刘巧便已经泣不成声了。隐隐中,赵喜觉得家中肯定出了大事了,于是急忙拉住刘巧的手,看着刘巧泪雨梨花的脸,急声问道:“巧儿,别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快告诉我,别哭。”
    刘巧用哽咽的声音道:“赵喜,就在你走了半年之后,咱们村遭了土匪了,全村人几乎全部被杀死了。”
    赵喜大惊,遭了土匪了,这时候哪来的土匪,哦,必然是当时大旱和蝗灾的时候,有人生活不下去了,才进山当了土匪的。赵喜急忙又问道:“那,我父母和四个哥哥呢,他们怎样了?”
    刘巧现在哭得几乎已经说不出话了,一面哭,一面断断续续道:“我。。。我亲眼见到赵叔和。。。和赵婶被。。。被土匪杀。。。杀死了,你。。。你大哥、二哥和四。。。四哥也全都被。。。被土匪杀死了,只。。。只有你三哥不知去向?”
    赵喜听了这个噩耗,犹如五雷轰顶一般,松开了紧握着的刘巧的手,向后退了两步,两眼发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本来刘巧还在失声痛哭,但是见到赵喜的样子,刘巧被吓得再哭不出来了,来到赵喜的跟前,蹲下握住赵喜的胳膊,寒声道:“赵喜,你怎么了,你可别吓我。”
    赵喜忽然一把反抓住刘巧的胳膊,嘶声道:“谁干的,知道是谁干的吗?”
    刘巧被赵喜突然的动作吓了一大跳,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他们的人多着呢,足足有一百多人。”
    赵喜忽然好像想起什么了,问道:“你的家人呢?”
    听了赵喜地问话。刘巧眼圈又一红。几乎落下泪来:“我爹、娘、哥哥、弟弟全部被他们杀死了。他们还想将我抢回去做压寨夫人。若不是当时县衙地军队赶到。我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了。”
    “然后呢。你怎么到了这里?”这是赵喜最想知道地事情。
    “我被他们救下之后。那个头目将我长得好看。便把我送给了县令。谁料县令竟然是一个大色鬼。想要我做他地小妾。我抵死不从。并以死要挟。他这才作罢。派人将我关了起来。就在那个时候。好像是其他什么县地县令得罪了太守大人。被太守大人砍了脑袋。这个县令很是害怕。便把我送到了这里。没想到太守大人是个大好人。没有想霸占我地意思。只是让我去服侍小姐了。”
    刘巧虽然说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赵喜却是心中却是早已清楚了。正是赵喜为王博出地那个主意。斩杀了苦阳县地县令。这才使得其他各县为之震动。那个想霸占刘巧地和硕县令才将刘巧送给王博。希望能将关系拉近。
    听到刘巧并没有被谁占到便宜。赵喜心中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
    赵喜本来并不是这个时代地人。赵河夫妇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赵喜地亲生父母。而且在赵喜病重地时候。赵河夫妇还将赵喜用一条破凉席扔了出去。任其自生自灭。所以。赵喜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应该过于激动。但是五年地生活使得赵喜感受到了原来所不曾有过地父爱、母爱和兄弟之情。也明白当时赵河之所以狠下心将赵喜扔出去。也实在是出于无奈。并非出于本意。因此从心底里。赵喜早就把赵河夫妇当作了自己地亲生父母。将赵福四人当作了自己地亲哥哥。
    “嚯”地一下,赵喜从地上站起,双目赤红,牙关紧咬,双拳紧握,怒吼一声:“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刘巧大惊,连忙站起走到门口,开门向外望了望,将门再次关上,回身对赵喜道:“他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我们两个又怎能斗得过他们,也只能依靠太守大人,希望他能派兵为我们报仇,但是我们连他们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呀。”
    赵喜似乎已经冷静下来了,沉思了一会,对刘巧道:“巧儿,你不要害怕,我现在已经拜了一个很厉害的人为师,学了一身的本领,再过两年我就会出师,那时候我便可以为你、我的家人还有咱们村上数百口人家报仇了。”
    刘巧双目一亮,道:“难怪呢,我心里一直在纳闷,小姐的病那么重,老爷前前后后请了差不多都由几十个大夫了,都不能治好小姐的病,自从你去给小姐看了之后,不到半个月就几乎已经痊愈了。”
    赵喜忽然想到什么,急忙问道:“但是,现在有一件事情,你和你们小姐的关系怎样?”
    刘巧不明白赵喜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有点迟疑,道:“小姐待我很好,从不拿我当下人看待,对我犹如姐妹一样。”
    赵喜道:“这就好办了,现在我们的仇人是谁,在那里,我们丝毫不知,而我现在又不能离开太守府,所以,巧儿,明日你去求你们小姐,并将这件事情如实告诉小姐,并且连同你我的关系一并相告,然后恳求你们小姐帮助咱们打探仇人的踪迹。只要有了仇人的踪迹,两年之后,我必然能够手刃凶手,报此大仇。”
    刘巧有点担心道:“咱们的仇人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百多个人,你一个人行吗,还是让我求求小姐,让她去求老爷派兵帮助咱们吧。”
    赵喜摇了摇头,对刘巧道:“不行,太守大人能收留你我,便是我们的再世恩人,岂能再麻烦他。而且,方才我不是说了吗,两年后我便可以出师了,咱们自己的仇岂能仰仗他人,到时候别说是一百多个人,就是一两千人我也不会放在眼里。”
    赵喜说这句话的时候,豪气干云,看得刘巧不禁更加倾心,痴痴地望着赵喜,忽然刘巧注意到了赵喜身后的墙上竟然挂着一张破凉席,刘巧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张破凉席,而且席上还有一块红色污渍,这不正是当初在树林中两人欢好时用的那张破凉席吗,刘巧的脸刷一下红了。
    赵喜也发现了刘巧的异常,扭头顺着刘巧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了那张破凉席。
    赵喜用手指轻轻托起刘巧的下巴,深情道:“巧儿,自你将你最宝贵的东西交给我之后,这张凉席我便一直高挂在床边的墙上,时刻激励自己,为了实现当初我对你的诺言,我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出人头地,风风光光娶你。”
    听着赵喜的甜言蜜语,刘巧的心早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傻傻地望着那张破凉席,想着当初赵喜深情的那句承诺。
    赵喜望着刘巧比一年前还要漂亮的脸庞,忍不住低下头去,印在了刘巧的小嘴上。对于赵喜的动作,刘巧没有丝毫的反抗,反倒是主动迎了上去,踮起了脚跟,双手搂住赵喜的脖子,热烈的回应着。
    刘巧也曾多少次在梦中希望能够再和赵喜相遇,能够与赵喜再次同赴巫山,而且一年前能够死里逃生,并再次遇到赵喜,刘巧心中早已是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够一辈子都被赵喜吻着,一辈子都在赵喜的怀抱中。






    正文 第十二章 父母之仇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2:29 本章字数:3502

    半个月之后,左慈回来了,并知道了赵喜出手相救王绵的事情,对赵喜自是赞赏有加,对于自己选的这个徒弟,左慈也感到十分欣慰,没想到第一次出手便解决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将王绵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否则左慈日后必然会觉得对不起王苞。
    于是,左慈也不再对王博隐瞒,将自己在一年前收了赵喜为徒的事情如实相告了。其实,自从那天赵喜出手将王绵的病治好,王博心中便已经起了疑心,若没有左慈的竭力传授,赵喜又怎能会有如此高的医术。
    太守府内又恢复原有的平静,自那次之后,赵喜和刘巧也再没有约会过,因为左慈回来之后,赵喜不得不又将全部心思投入到了学艺之上,而且赵喜也不敢再找刘巧,不仅担心被左慈发现,而且王绵所住的那个小院又不准除了王博和王斌之外的任何男子进入,赵喜更担心被他人发现。
    不知不觉两年又过去了,赵喜已经十六岁了,王绵和刘巧也都是十六岁了,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被并称为王府两支花,其实真正论起相貌来,王绵要比刘巧高上两筹,而且无论是气质还是言谈举止,刘巧都比不上王绵,但是刘巧却比王绵成熟了许多,身材更比王绵更诱人。
    乐平郡内,虽然没人敢打王绵的主意,但在这两年当中,几乎很多人都馋涎刘巧的美貌,向王博求取刘巧。但是,王绵早已知道刘巧和赵喜之事,更有感于赵喜的救命之恩,所以一直保护着刘巧,否则王博早就不知将刘巧送给谁了。
    经过三年的刻苦用功,赵喜终于提前两个月出师了,武艺、医术和兵法都已尽得左慈真传,所差的仅是火候问题。王绵的琴棋书画也同样达到了左慈预想的水平,于是,再向王博留了一封书信之后,左慈道长飘然而去。
    左慈走了,赵喜心中颇有失落,三年的师徒之情使得赵喜早就将左慈当作了生命中最亲密的人。拿着左慈留给赵喜的七龙三叉戟,赵喜不禁又想起了一直以来都念念不忘的自己的深仇大恨。
    在王绵的帮助下,血洗赵喜村落的仇人早就被查清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罪大恶之人,只是一群因生活所迫而聚众为贼的农民。其中真正心怀叵测的只有三名头领,其余的喽罗大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但是,在旱灾和蝗灾过去之后,这些人并没有全部各回各家,而是在劫掠抢袭中尝到了甜头,仍然有一百多人占山为王,到了三年后的今天,竟然发展到一千多人,其抢掠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乐平和冀州的赵国两地。
    两地的官府也都曾派兵进行过剿杀,但是这三个头领不但颇有勇力,更是依靠当地多山复杂的地形,使得官军的数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每次都是损兵折将。后来,两地的官府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
    就在左慈离去的当夜,赵喜将刘巧领到了道观,两人一番鱼水欢好之后,赵喜说出了自己想去报仇的想法。
    刘巧吓坏了。当初刘巧求王绵打探仇人踪迹地时候。对王绵说了原因。为了报答赵喜地救命之恩。王绵也央求了王博。希望他能派人对那些贼人进行剿灭。虽然王博前后共派兵四次。但是每一次都是铩羽而回。弄得很没面子。事后。刘巧也深知了这些贼人地厉害。如今听到赵喜要孤身前去报仇。岂能不害怕。但是。赵喜艺高胆大。并没将这一千多人放在眼中。好言抚慰了刘巧。并保证自己决不会蛮干。
    第二天一早。当赵喜迈出府门地时候。便看到王绵和刘巧早就在门外等候了。两人地身旁地树上还栓着一匹马。赵喜不禁心头一热。
    王绵甚是乖巧。只是将一小包金子送到了赵喜地手中。并深深看了赵喜一眼。便知趣地先回府了。留下刘巧和赵喜说些离别地悄悄话。
    半个时辰后。赵喜挥泪告别早已是梨花满面地刘巧。绝尘而去。
    当赵喜再次回到自己地重生之地地时候。这里早已经荒废了三年。一片残瓦破墙。支离破碎地惨景。因为这里当日死了太多地人。导致后来虽然侥幸活下来地少数人也不敢在此居住。而流亡他乡了。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赵喜心中是感慨万千。三年。才三年地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地事故。自己不但在这里获得了重生。更是因为机缘巧合以及自己地努力而获得了在这个时代争霸天下地资本。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赵河夫妇。所以。无论有多大地困难。赵喜都决心为赵河夫妇报仇。
    凤翎山之所以被称作凤翎山,是因为这座山的形状就好象是凤凰的羽毛一样,因此这座山便以险峻复杂多貌而著称。据说在三年之前,山上来了无数的野兽毒蛇,自那之后进过此山的人没有一人能够生还,甚至于连骨头都找不到了。
    赵喜现在走在了这条路上,而且还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
    赵喜在小时候就经常和同村的其他孩子到凤翎山玩,是以对凤翎山地形十分熟悉,虽然是在晚上,赵喜行进的速度丝毫不慢。不到半个时辰,赵喜便已经摸到了凤翎山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这些土匪的大寨。
    土匪大寨的防卫甚是严密,不但筑有十多米高的了望塔,而且大寨之内来回巡逻的喽罗也不少。看来帮土匪的头领还不是一般的人物,幸好自己早有准备,在进山的时候换上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赵喜暗道。
    三年的习武,使得赵喜的身体无论是力量还是柔韧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只见赵喜灵巧地躲过了暗哨和巡逻队的视线,来到了了大寨之中灯火最辉煌的那个地方。这是一个两层的木楼,从它的位置上来看,这应该是匪首们商议事情的地方。
    门口站着两个喽罗,两人分站在大门的两侧,都是脸朝外。想了一会儿,赵喜没敢下手,恐怕惊动了里面的匪首,隐身去了。
    过了一会,赵喜再次来到这里,只是浑身的装束便成了寨中喽罗的衣服,左手中拿了两块一斤重的金子,径直向那两人走去,就在快走到两人跟前的时候,赵喜低声说了一句:“刚做了一笔买卖,每个兄弟都有份。”说完,便摇了摇手中的两块金子。
    那两名喽罗的视线顿时被金子吸引了过去,也没仔细去看赵喜的脸,伸手就要去接。只见赵喜右手一翻,亮出一把匕首,快速划向两人的脖颈,然后赵喜立即上去搀扶住两人,不让其倒下发出声音,以免惊动了屋内的人。
    赵喜并没有将这两人藏到其他地方,而是仍旧将两人摆放在门口,依靠在门角处,这样即便巡逻经过的时候,也不会发生怀疑。解决了守卫之后,赵喜将一只手搭在一个门卫的脖颈上,侧身透过门缝去查看屋内的情形。
    刚才过于注意外面的环境,以至于屋内传来的声音,赵喜竟然丝毫没有听到。待到赵喜贴在门缝向屋内看去的时候,才感觉到屋内的声音是如此的大,在门口竟然是听得如此清晰。
    屋内只有三个人的声音,但是赵喜通过门缝看去,却发现屋内至少要有七八个人,其中约有五个人都是女子,一直未曾作声。毕竟门缝太窄,赵喜看不清三人的长相如何,只能听到三人之间的言谈,但是虽然是深夜,三人言谈声音虽然并不高,赵喜却听得很清楚,无非是一些下流放荡的话,这时候赵喜忽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门没有上栓。
    脑筋,人最好使的就是脑筋,赵喜略一思索,仔细算了算,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站起了身体,赵喜推开了屋门,进屋之后,赵喜立即转身,关上屋门。就在屋内之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赵喜已经单膝下跪,却没有碰到地面,道:“大事不好,乐平太守率领官军攻打山寨了。”
    这种事情似乎已经司空见怪,三人听到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和恐慌。但是这一次三人疏忽了一个问题,正是这个疏忽,使得三人永远失去了生命。倘若真是官军杀来了,这个报信的喽罗岂能进来之后先关门,必然是慌慌张张,甚至于还会有点结巴。
    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