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成春得到的消息,以及陈玉成的判断都没有错。就在红色骑兵们转向嘉兴的时候,通向湖州的官道上,一面招展的红旗下面,飞奔着九个骑士,象一团快速滚动的火球。这就是陈廷香和他的勤务班,连队的主力已经被他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一两里外。陈廷香是在执行着他认为的“光荣任务”,那就是再次作为全旅的前锋,攻打湖州城。
陈廷香的错误领会,使他偶然间又为红军的军史上浓浓的写上了一笔。这本来就是一个容易和必然出现奇迹的年代。
临近日暮的湖州,还沉浸在一派和平气氛中。守城的团练在哄赶着进出的人们,是到了该关城门的时候了。
“有兵马来了!”不知道是谁喊的这一声。练勇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顺眼看了看,心里满不在乎,有兵马那也是咱自己的,知府大人带着那么多的人马早上从这里出去的,没准儿是苏州解围了呢。可是,这再仔细一看,他们的心里顿时慌了起来。旗号不对啊,遭,怎么就会在同一个方向上又来了太平军呢?知府大人好象说过,分辨来人是不是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太平军很容易,只要军队的旗号不是咱大清的黄龙旗,那一准儿就是长毛。完了,一定是湖州的兵马被人家吃掉了!你就看这几个人那不要命的样子,他们的后面,太平军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的大队人马将前来攻打湖州哩。
大汉民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联想。联想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多的奇迹和发明创造,当然,也会带来恐惧。天际边飞来的是一团火,偏偏这团火中还冷不丁地响起了枪声。城门口的团练一想明白,那剩下的就是掉头就跑,象受惊的兔子,甚至急的忘记了是不是还应当去关上城门。
陈廷香一马当先冲进大开的湖州东关,“红军占城了!”他大吼着一勒坐骑,迅速四下一看,手里高举着的战刀,找不见一个对手的目标。
“守城门的团练们早逃了。”一个胆子大些的百姓叫了一声。
“谢啦,老哥。”陈廷香笑了,回身一指城头,“把红旗插上去!”九个红色铁骑,就这样占领了湖州东关。
陈廷香在湖州忙了起来。叫他感到奇怪的是,怎么直到他的特务连完全占领了四关,查封了府库,也没有发现他认为的,应当早该跟来的旅主力。他感觉到了自己不会是又出了什么错误了吧?
“连长,湖州不错啊,光是府库里白花花的银子就足有几十万两,粮囤里的粮食就更甭提了,这下咱们可是发大了。”负责查封府库的刘明远眉飞色舞地跑了进来,看着正大马金刀坐在知府大堂上的陈廷香,兴奋地叫着。
“恩,好!”陈廷香心不在焉地应承着,他眨巴眨巴眼睛,瞅瞅正抱起茶壶咕咚咕咚痛饮的刘明远,挠了挠头,“我说明远啊,旅长给咱们的任务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的?”
“我怎么知道,咱当时又没在你身边儿。”刘明远随口答着,忽然奇怪地望着连长,“怎么,你老兄把旅长的命令听错了?”
“我……”陈廷香咧了咧嘴,呼地站了起来,“通知各部加强戒备,不许再出江阴的那种鬼事。”
(些到这里,小女子要罗嗦几句。好多人觉得战争似乎过于简单,基本上是一边儿倒。其实,当初的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天朝上层的原因,历史上永远不会有曾国藩和左宗棠之流。本章节不是虚构,当年太平军敢死神兵一共才六匹马,从衢州大路上以一面黄旗为前导如飞而来。金华城上守城的民团一见太平军如此神勇,更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吓得丢下兵器返身就逃。转眼间黄旗遍野,先后攻进城里,城头上无数面黄旗迎凤飘扬,分门而立,号称铜墙铁壁的金华城,就这样不攻自破了。这是历史。小女子还在六个骑士上额外加上了三个。)
………【第一八○章“你刚才说是谁来了?”】………
“做的好啊!来,来,快坐下。”苏州,原满清的两江总督府里,林海丰拉着顾雪江的一只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扭脸看看一边儿的柳湘荷,“你看看,这么文弱的一个秀才公子,也成了天朝隐蔽战线上的斗士了。”
“多危险啊,一旦当时那个郝立宿翻脸,顾公子那可岂不是成了肉包子打……”柳湘荷一捂嘴儿,嘿嘿地笑着。
“其实,郝立宿他也不是傻子,不会看不明白形势。”顾雪江脸上有些红扑扑的,“他开始还是脚踩两只船的。一方面,他不满意怡良的毁城计划,一方面却还是按照怡良的想法,在那么多的地方置放火药等引火器具。学生就是担心,如果在天军攻城期间,这些东西一旦有一处被引燃,苏州就损失不小。所以……所以最后必须要找他摊牌。呵呵,也就顾不得殿下提前的警告了。”
“是啊,敌人是凶恶的,也是猖狂的。怡良临逃出城之前,不是还亲手杀了一些曾经鼎力支持过他们的乡绅吗?”林海丰叹了口气,“苏州所发生的情况,是个很好的教材,它会叫所有人看清楚满清的真实嘴脸,尤其是那些还对这个腐败的朝廷抱有幻想的人。”
“殿下,枫桥部分百姓流离失所,学生代表家父做主,就把我们顾家的园子捐献给天朝了,这样就可以安置不少的难民。再有……”顾雪江说着,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学生来的时候和家父商议过了,家父也很愿意,就把学生留在殿下的军营里吧。”
“呵呵,还是想当红军啊?”林海丰笑了。
“唉,学生是越来越看的越明白,如果不用武器去消灭这个清虏朝廷,什么读书、经商都是没有用。”顾雪江期待地望着安王。
“其实,不穿军装一样也可以成为天朝的战士的。”林海丰想了想,认真地打量了打量顾雪江,“既然你想当天军,那这样吧,你表兄范文瑞不是很快要去北京了吗?你如果愿意,回头叫柳尚书写封信,你拿上回去找他,就协助他一起去北京。”
“去京城办商行,卖烟?”顾雪江瞪大一双疑惑的眼睛,问到。
“哈哈,镇江烟厂的香烟,可是要比那里的人们抽的那些旱烟锅子要好的多哦。”林海丰开心地笑着,顺手从怀里摸出了烟荷包,闻了闻,然后朝顾雪江一扬,“难道你就没仔细品品过,闻闻,这有多香,呵呵,还有浓浓的酒香气息哩。”
看着安王手脚麻利地卷起一只烟,叼在了嘴角儿,顾雪江更疑惑了,“殿下,天朝不是不允许百姓抽烟的吗?”
“呵呵,抽烟不好,对身体有害,所以呢,天朝不提倡大家抽烟,就象喝酒容易使人迷惑了本性,天朝不允许随便喝酒一样。”林海丰点燃纸烟,吸了一口,看了看一旁偷笑的柳湘荷,“不过,有些东西是一个人的爱好,过分地强制是不可取的。凡事都要有个度,只要不过分,还是随其自然的好。当然,鸦片、娼妓那些败坏人伦、纲常,腐蚀麻醉整个民族的东西不在此列,必须坚决清除。”
“北京的烟草商行不仅要做,还要做大,做好。”林海丰瞅瞅还在思索的顾雪江,“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天朝内务部经济情报局的一员了,你接受范文瑞的指挥。在北京、天津打开渠道,接近各阶层人士,拉拢满清官员,为天军获得更多的军事情报同时,要使劲儿地赚钱。八旗子弟有钱,足够你们赚的。那是另外的一个战场,一个没有硝烟,没有冲杀声的战场。天朝同样需要你们经济上的伟大胜利。”
顾雪江点了点头。
“有一点必须要记住,对任何人都要隐瞒你真实的身份,当然,也包括你的父母、亲人。具体的注意事项,范文瑞以后会指导你。”林海丰说完,站起身,“好了,咱们还是去看看郝立宿郝大人吧,怎么也不能冷落了功臣啊。听说咱们的曾钊扬总督请这个郝大人出山,他还是不肯哩。”
顾雪江笑了,“家父说过,这个郝大人是有些读书读痴了。”
藩司衙门似乎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是比往常安静了,再没有了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衙门里该有的那些护卫、仆役不少的还在,缺少的倒是轿房里的那些轿夫们,那顶八人抬的绿呢大轿孤零零地被丢在一个角落里。太平军来了,第一批自觉散开辫子,投身到翻身洪流中的,就是这些曾经用自己的肩膀和身躯,去扛起别人的人。
郝立宿独自闷头坐在书房里,象是睡着了,可是偶尔还发着一声轻轻的叹息。大势已去,尽管他不愿意看到苏州被毁灭在自己的手里而选择了投降,却又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和那些造反的人“同流合污”。
从乡间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自己的荣华都是朝廷给的,圣恩浩荡。至于他们那个新任江苏总督曾钊扬说的什么满清不满清的,似乎过于牵强了些,满人怎么了,满人不是也一样要会说汉话。这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满人在被博大的汉人所同化呢?无论如何,造反总是那些身份低下,或者是对朝廷心怀怨恨之人的行为,从哪一点上,也牵挂不上自己这样的人。
事到如今,又该何去何从呢?
“大人,他们的安王千岁来了,您看……”一个差役跑了进来。自打太平军的江苏总督离开后,郝大人就传了话,不想再见任何外人,可是这回来的是人家的王爷千岁,他拿不定主意了。
“说本官病了,不能见客。”郝立宿头也没抬,脱口而出,马上,他又有些感觉不对,抬头看着还在哪儿犹豫不决的差役,“你刚才说是谁来了?”
“是他们的安王,现在就在大堂门外等着呢。”差役脸上似乎有些愧疚,补充着说到,“小的说大人可能身体不舒服,叫他先在大堂坐会儿,容小的后面来回报大人。那位安王却是门也不进,说门口等就很好。还说,如果大人真是身体有恙,他就先回去,回头再来。”
“哦!”郝立宿缓缓站了起来,整了整衣冠,“请他到大堂等候,本官这就过去。”既然对方以礼待人,自己总还是应该要回之以礼的。
………【第一八一章郝立宿感到自己已经醉了】………
“人各有其志,勉强是不行的。”林海丰接过差役送来的茶,揭开盖子,抿了一口,转脸看着脸色的确有些发灰,略显病态的郝立宿。他知道,郝立宿得的是一种心病。“不过,我们和郝大人毕竟还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他看到郝立宿轻轻低下了头,微微笑了笑,“郝大人在苏州的官声还是不错的,是个难得的清官。”
“唉,战乱本身就是百姓的最大不幸!”郝立宿叹息着,轻轻摇摇头。
“当然,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战争,”林海丰放下手里的杯子,“也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们才要联合各方的有识之士,尽快地去结束战争,还老百姓一个太平世界。”
“国家本来很太平,可惜……”郝立宿瞟了眼这个年轻的王爷,没有再说下去。他有些奇怪,太平军出自两广,怎么这个王爷却是一口地地道道的京片子?看来这个人物可是不一般啊。
“是吗,真的很太平吗?”林海丰依旧是那么和善,一点儿没有什么恼怒的神态,问着。
“当然,如果没有那些西洋人的窥视,还有鸦片。”郝立宿有些气馁。停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对方,颇有些真诚地说着,“从心底讲,本官不能说不佩服你们的能力。江苏马上都成为你们的囊中之物了,也许还会有浙江。但是大清朝国土广大,实力也还强大,战乱还会持续很久很久。无论如何,这都称不上是一件好事。双方劳师糜饷,只会给国家带来伤害,为什么你们不能和朝廷化干戈为玉帛呢?大家好事好商量,有你们的扶助,大清朝不是可以扬眉海外,重振往日的雄风吗?”
“你说的不错啊,就是我也有这种念头。”林海丰瞅瞅面露疑惑的郝立宿呵呵一笑,“就是怕咸丰不肯啊。”
“会肯的!”郝立宿说的很坚决,“当今圣上是个明君,只要是贵王爷愿意,圣上面前本官一力担保。”
“哈哈……”林海丰笑了起来,看了看同样是被自己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顾雪江,然后望着郝立宿,“郝大人领会错了吧?我的意思是要咸丰宣布退位,主动回到他们祖先生存的土地上去,做个守法的好百姓。把中华的大好河山还给我们。”
“这……”郝立宿摇摇头,“这怎么可能。”
“是啊,既然不可能,那就还要有战争。”林海丰说着,抖了抖自己王袍的那两只宽大的衣袖,“看看咱们祖宗研究的衣冠,松散、洒脱,如果是舞文弄墨,吟诗填赋,那显得自在逍遥。单就这点可以看出,咱们汉人的祖先,从来就不喜欢战争。不过,我们也从来不怕战争。“他一抬手指了指门外,“郝大人看见天朝的红军了吧?”
“看……看见了,”郝立宿声音里有些不自在,“你们效仿洋人,的确比官军看的远些。”
“郝大人可是又说错了,这可不是什么效仿洋人。”林海丰摇摇头,“我们红军士兵手里的武器,都是我天朝自产的武器,和洋枪根本不搭界。既然说到这儿了,那我就再多说几句。你们心里一定是在指望满清搞什么中兴,念念不忘什么所谓的康乾盛世。我说句不好听的,康熙也好,乾隆也罢,无非是赶上了一个好年代。在他们那种环境里,只要不是个傻子,谁也一样会搞出个什么‘盛世’来。不妨仔细想想,这个‘盛世’究竟又真正带给了我们什么?”
“国库充盈了,强大了,怎么能说不是‘盛世’呢?”
“国家强大了?强大到什么地位了?”看到郝立宿那有些不以为然的神色,林海丰淡淡一笑,“那不过是西方列强还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而已。用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来形容,怕是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举个最简单的例证。早在明代,我中华就有了你们现在称谓的‘开花弹’,明军火炮之强劲,满清最为清楚,努尔哈赤不就是葬身于明军的炮火之下吗?从那时到现在,弹指二百余年过去了,满清的军队有什么?说穿了,满清就是害怕这些优秀的技艺遍布于我汉人手中,威胁到他们长期统治和奴役我大汉民族的利益,才采取了这种因噎废食,自毁长城的丑陋行径。没有一只真正强大的军队,坐谈什么国家强大,岂不是笑话?试想一下,以我天朝英勇将士的聪慧去扶助他们,他们接受得了吗?他们能放心吗?”
“大清还是重视汉人的,湖南的曾国藩就已经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开始编练新军。”郝立宿话说的有些底气不足。他知道曾国藩正在编练湘军,但是毕竟还不知道曾国藩这个所谓的“湘军”到底是不是个花架子。
“呵呵,是啊,曾国藩想组建个湘军。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汉人在满清眼里的重要吗?我看未必,八旗兵制从根子上已经烂掉了,不足一战,咸丰只是出于无奈,暂时有了这么个打算。即便成功了又能怎么样?做奴才的永远是奴才,只不过多捞点儿主子赏赐的几根骨头而已。”林海丰笑了,“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个很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你郝大人,曾国藩早就成了我天军设在株州的瓮中之鳖,如果快的话,恐怕现在他早已和左宗棠等人在我天军的战俘营里团聚了。”
林海丰没有理睬郝立宿那似乎还有些怀疑的眼神儿,随手掏出了烟荷包,取了张烟纸,继续说着,“其实,天军的实力郝大人已经有了些了解。实话和你说,天军根本就没把什么满汉八旗也好,蒙古马队也好,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团练之类的东西放在眼里。如果我们要想做,一年之内就可以叫咸丰滚出北京。”他充满豪情地一扬手,随后举着手里刚刚卷好的纸烟,笑着问到,“郝大人抽烟吗?”
“偶尔也抽。”郝立宿答应着,想起了自己的烟袋锅子。
“呵呵,那郝大人就尝尝这个。”林海丰把卷好的纸烟递给他,随手又卷了一只,拿出火柴。
郝立宿接过林海丰递来的纸烟的时候,习惯性地放到鼻子低下袖了一嗅。真是香气扑鼻,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除了烟草的本身气息,还有一种浓浓的酒的醇香。
“这是镇江烤制的香烟,闻着不错吧?”林海丰说着,嚓地划燃了一根儿火柴,送到郝立宿的面前。
真是新鲜,奇特的香烟,还有那一划就着的小木棍儿。郝立宿有些不自然地把烟凑到火头上。
“怎么样,感觉如何?”林海丰接着给自己点上,抽了口烟,笑眯眯地看着郝立宿。
“好!”岂止是好,郝立宿感到自己已经醉了。
“有机会郝大人可以去天京、镇江等地看看,新事情很多,百姓们也只有在天朝那里,才能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含义。当然,不久苏州也会是一样的。”林海丰把手里的小火柴盒放到郝立宿的面前,“这只是一个小东西,可是它对于满清来讲,却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东西。”
郝立宿拿起火柴,仔细地摆弄了一会儿,几次用眼角儿的余光瞟着这个友善的王爷。他说的是对的,所有的新东西,对于大清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
“悠悠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如果没有我们,还止不定会被这个满清糟蹋成什么样呢。呵呵,大清帝国,在别人的眼睛里,也只是一块儿任人宰割的肥肉而已。”林海丰好象是自言自语。忽然,他把头转向郝立宿,问到,“京城的情况我就不说了,郝大人心里有数,单说杭州,杭州城里有个城中城,对,就是所谓的旗营。我想,郝大人对那里该不陌生吧?”
郝立宿点了点头。他当然十分清楚,顺治三年(一六四五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杭州城头终于插上了大清的旗帜。根据顺治的“薙发令”,凡归顺清朝的臣民,头发都将被剃去前半部分,脑后却拖出一根长辫子来。对于这项命令,杭州各地同样都有激烈的反抗情绪和行为,“杭人赴横河桥死者,日数百人,河流为之壅”。
于是,清军宣布要圈地驻军,“以资弹压”。从顺治五年(一六四八年)六月起,在濒西湖东岸的杭州城西清军开始建立旗营。旗营筑有城墙,高一丈九尺,周围约九里,占地一千四百三十亩。圈地筑城时,清军强迫百姓迁徙,弄得百姓“扶老携幼,担囊负簦,或播迁郭外,或转徙他乡”。为杭州人所骄傲的西湖美景,因旗营营城的建筑,而与杭州遭致隔断。从此杭州人游湖必须穿过旗营,且多只能由涌金门出人。城门入晚关闭,金吾禁严,百姓也即不得进出。而由杭州将军统领,盘踞在旗营内的八旗官兵,以占有者的身份,更是横行四里。驻防将领恃威放肆,或夺占民业,或重息放债,或强娶民妇,胡作非为,成为杭州一大害。
“看到这种情况,郝大人有何感受?”林海丰似乎很随意地问着。
“这……”郝立宿脸一红,叹了口气。
“很简单,无非就是表示他们满人有多么的高贵,”顾雪江愤愤地说到,“而我们却都是下贱的人。这和蒙元当年的蒙古金帐没有任何区别。就是为了这个,也不能容忍下去。”
“我们从来不会去恣意欺辱任何一个其它民族,也从来没有自视高贵。但是,事实教育了我们,不把一个民族塑造的完美、高贵就是不行。”林海丰看看顾雪江,又瞅着郝立宿,“仅仅二百年的时间,竟然就都忘记了祖先,把一个民族真正值得传颂、继承的东西都遗弃掉了,却偏偏死抱着那些祸害别人,同时也在祸害自己的奇谈怪论不放。自己都不知道自尊和自爱,也难怪别人会看不起你。唉,这也许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需要所有愿意为本民族利益献身的人的共同努力。郝大人,你说是吧?”
郝立宿在认真地听着,也在思考。直到烟尾巴的火头烫了手指,才猛的一激灵,“是……是这样的……”
………【第一八二章这个怡良啊,真是……】………
太平天国江苏省宣告成立,在省府临时总督曾钊扬颁发的首份通告中,明文指出,凡天朝治下,信仰自由,蓄发、剃发自由。与此同时,江苏政府一方面建立各级政权,开仓放粮,救济安置贫苦百姓;另一方面,封烟馆、查妓院,恢复商贸市集,动员鼓励青壮年参加天军。并组织开始了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查祖源、挖穷根、明廉耻”的新道理宣传。
郝立宿接受了安王林海丰的邀请,做了江苏省府的参议。正象安王殿下当初和他说的那样,随后的日子里,怡良、王有龄、李元浩等一大批被生擒的满清官员,还有城内外竭力协助清军抗拒天军的那些豪绅,都被交给了苏州百姓来审判。公审大会,既是审判,又是诉苦大会。每一个罪犯的恶行都被一个个愤怒的百姓们揭示、展现于光天化日之下,会场上群情昂,哭声震天。那种场面,叫郝立宿震撼之余,心里多少也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一个个熟悉,甚至个别还有些交情的同僚、士绅被推上了断头台。对那些同僚,郝立宿觉得很正常,如果掉过头来,自己的同僚们会比现在太平军做的要狠上十倍、百倍。不过,对于有些士绅,他惋惜了,那里面有商界骄子,还有……如果留下来,会对天朝有些好处的。
“我们不需要他们,凡是胆敢和天军对抗的人,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百姓不需要,我们都不需要!”这是他私下里在为一些豪绅求情时,安王殿下斩钉截铁的回答。“一个人活到连基本的廉耻感还需要别人去教育才能找回来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这也是安王殿下的至理明言。
从最终决定了投身天朝的那一刻起,郝立宿就几次下决心要散开辫子,可是却始终下不了手。是习惯了,还是本来就该如此?莫非自己也应了安王那句话,真的就没有了廉耻感吗?他自己都茫然。
现在,他又是独自在书房里坐了很久,眼前还在浮现着怡良临死前的那番景象。
在数万人的一片喊杀声中,怡良就象条发了疯的疯狗,声嘶力竭地咒骂着,“你们这些下贱的奴才,卑劣的贱民,大清朝同样也饶不了你们……”几乎要被这个狗官毁灭了整个家园的百姓们被激怒了,潮水般的涌向中间的审判台,口水、杂物一起扑向这个无耻之徒,人人恨不能生吃这个混蛋、疯子一口。怡良被搞搞的吊死在了台子上,他应该感到庆幸喝感谢,如果不是天军的宽宏,他会被苏州百姓撕成碎片儿。
这个怡良啊,真是到死也不改悔,就从他那做法,不要说是苏州的百姓了,就是换了自己也断然不会轻易饶了他的。郝立宿知道,怡良那不过是生前的幸运,死后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愤怒的百姓最终从示众的绞刑台上抢走了他的尸体,他成了苏州百姓人家的一道盛宴。无数的人家把从他身上抢夺来的一片肉和狗肉串起来,架火烘烤。那天,苏州城内各种酒坊里的酒全部被抢购一空。
唉,也许就是安王殿下说的那样,人们都太需要一种血性了。怡良的话有道理,大清朝说到底无非是在利用汉官、汉人,自己整治自己,自己消灭自己骨子里还残存的那点儿血性。在他们眼里,奴才终究就是奴才,下贱的民族永远就是下贱。
他叫进来一个差役,看着差役已经散开辫子,换上了天军的服色,他声音柔和地问到,“这样好吗?”
“回大人,挺好的,至少可以和女人有个区分。”差役挠挠头,嘿嘿地笑着。
郝立宿微微地笑了。还是象这个差役一样,没有文化的好,省了好多的想法。“如果以后什么时候再叫你把辫子编起来,你愿意吗?”
“会吗?”差役有点儿莫名其妙地看着大人。
“呵呵,我是假设,就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但说无妨。”郝立宿点点手,示意差役坐下来。
“这个……”差役傻笑着,没有坐,“咱是听呵的,胳膊总是扭不过大腿。不过,这样的确不错,省了打辫子了。”
郝立宿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大人,莫非小的说错了?”
“男人总该有个男人的样子,哪能三心二意。”郝立宿从思索中抬起头来,安王殿下说的对,要想叫人们找回真正的自我,那的确是一条漫长的路。“你过来,帮我把辫子打开。”
“大人,不留了吗?”
“是,”郝立宿点点头,又补充着,“还有,一会儿叫府里的人都收拾收拾,准备搬家。”
“搬家?”差役小心地解着他头上还算粗大的辫子,诧异地问到,“是他们叫搬的?”
“什么他们?”郝立宿扭头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己人,哪有他们我们的。谁也没叫咱们搬,是我自己想搬的。”
“是,是小人一时口误。”差役不好意思地笑了,“这里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不过……”郝立宿站起身,拿了面镜子,仔细看了看里面的自己。前面还是秃秃的,有些不伦不类,呵呵,如果要是带上官帽那就好多了。他放下镜子,看着差役手一抬,“安王殿下的府邸你看了吧,安王尚且如此,何况咱们了,要这么大的宅院有什么用?”
东征军总部临时设在一个苏州城内并不十分起眼的宅院里,林海丰就住在这里一个有里外套间的房子里。
“殿下,形势发展的很快啊。”黄再兴手里拿着刚刚收到的上海方面的军报,兴奋地说着,“太仓、昆山拿下后,曾水源部协同教导旅夺取了青浦,又攻克了松江,清妖南营的后背已经完全暴露给了我们。”
“和刘丽川他们联系上了吗?”林海丰一面看着林凤祥发来的关于杭州战役的部署计划和天军檄文,一面关切地问到。
“暂时还没有。”曾锦发回答到。
“清军那边儿现在有什么动静?”林海丰放下手里的公文,开始慢慢地卷起了烟。
“清妖的北营陆续开始进驻嘉定、宝山。南营人马也开始有向青浦、松江一带防御的迹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洋人方面的情报,我们正在派人加紧和那边儿联系。”
“快了,快了。看来我们又该上路了,如果洋‘朋友们’到时候找不到大军主帅的踪迹,会着急的。”林海丰叼上烟,边拿起火柴,边得意地笑着。
“去青浦还是松江?”黄再兴拿起桌案上林凤祥的部署,问着。
“松江。”林海丰用拿着刚划燃的火柴的手指点了下黄再兴,“林军长的部署不错,他们可以行动了。不过,要提醒他们,在控制住城外各山峰后,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