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天国-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日纲原本伤痛的心平静了许多。期待中的生力军都出现在了战场上,战局为之扭转。在审视了正面战场的形势后,他把目光转向了身后。朱锡琨大胆、甚至是不和时宜的战术,给了他一个瞬间产生的想法。
无锡城中守军仅有不足三千人,现在清妖既然集中了一千多的人马出南门,试图配合援兵作战,那么城门上的守军力量一定薄弱。再加上北面和东面都有天军各部的牵制,即便想增援也无从谈起。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时机稍纵即逝,不能犹豫。
秦日纲想到这里,一面派人飞报安镇的总指挥林凤祥,一面调集起几个营垒里剩余的部队,连同自己身边儿的亲随侍卫一起,立刻赶去增援朱锡琨,同时下令给朱锡琨,务必在城外解决这股敌人,并相机夺取南门。
随后,他又赶紧派人通知恰好位于朱锡琨身后的教导旅炮兵营,要求陆顺德协助朱锡琨部的行动。
朱锡琨这个时候得到了来自秦丞相的支援,精神倍增,死死卡住清军的退路。一方想硬回去,一方偏不答应,两方都是眼珠子血红,发着声嘶力竭的吼叫,都是寸步不让。针尖儿遇到了麦芒上。
毕竟人数少于天军,渐渐地,清军兵勇的锋芒开始有些低弱了。结成方阵的清军,先是后面担负阻挡天军的兵勇们在节节败退,直接冲动了中间的人马,随后两翼也开始松动。更多的人是想往前冲,其实不是急于杀敌,而是只有向前才能最快地逃回城去。
就在这种情况下,偏偏陆顺德的炮兵营奉命投入了战斗。双方靠的太近,炮是不能使劲儿打,朝中间打上几下掷弹筒足够了。但是陆顺德还有个警卫排和通讯班呢,五十多条人枪,在眼下就成了决定性的力量。
一见后面上来的这队红军士兵,前面天军将士立即两面一分,让开一条路。爆豆般的一阵枪声后,紧跟着是手榴弹的爆炸,本来就被掷弹筒发射来的炮弹炸的乱成一团的清兵,此时更成了一锅粥。
五十多个红军健儿,如同五十条个猛虎,端着上有明晃晃枪刺的步枪,扑进敌群。
清兵们彻底地绝望了。在一片“降者免死”的呐喊中,多数的人乖乖放下了手里的武器。不降又能怎么办?不少的降兵还心有疑虑,奇怪了,怎么随便丢到头顶上的一个黑家伙也能炸,比从前见到的炮弹还厉害,一下就可以炸倒下一大片呀!唉,这些长毛,人本来就多,还玩儿弄些怪东西,真是太欺负人了!
………【第一五七章】………
秦日纲是太想要首进无锡这个功劳了。看到红一军和教导旅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劲头儿,他酸意十足。常州是红五师先占的城,那个赖裕新运气就是好,破江南大营他受了重伤,还没恢复利索就又赶上了东征,居然就得了个第一功。自己的部下也都是好样的,不能总是吃瓜耢儿,也该叫大家扬眉吐气一回。再者,不获得更大的荣誉,自己未来的前途不说,就是整个部队也会失去改编成红军的机会。安王殿下在出师前就讲的清楚,哪只部队第一个攻克一座城池,这个部队就将获得以这座城池命名的荣誉。
不能不说尽管秦日纲想法多了些,但是对整个形势的把握还是很全面的,而且和林凤祥的想法不谋而合。安镇的林凤祥已经获得了城内射下来的密报,为了配合前来解围的苏州援军,城中清军准备出南门袭击天军的后背,守城的兵力空虚。为此,他特意快马通告秦日纲,争取在城外消灭出来的敌人,如有可能则连续作战,顺势夺城。恰好,他也收到了秦日纲发来的同样禀报。
于是,无锡城北和城东,两路天军人马大张旗鼓,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佯攻。一切部署停当,已过正午,林凤祥率着总部人马,直奔坊前而来。他心里有数,这个时候,苏州出来的清军已经不会再给天军增添多少的麻烦了。他现在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苏州了。
现在战场上的形势谁都看的很明白,南门城头上不多的清军,居高临下看的更是清楚。战场上飘动的都是一面面红彤彤的,或是杏黄色的太平天国的大旗,大清的龙旗再难见到。苏州的援军即将化为乌有。而城下,出城的人马也已经灰飞烟灭,少数几个侥幸逃脱太平军围杀的弟兄,还没来得及跑回来,就半途中随着一声声的清脆枪响仆倒在地,再也不会爬起来了。
这一切,看得任何一个人都目瞪口呆,两股发紧,双腿打颤,脊梁骨往外冒着一阵阵的寒气。“……天军是为了驱逐清虏,讨还我汉家河山而战。天军不想汉人打汉人,但是,对于背叛祖宗,甘心与清虏为倡者,天军也绝不留情……”老早就射进城来,在城中散布的天军通告,象是警钟,又响在守城兵勇的耳轮之中。
城下,挟着胜利锋芒的太平军架着云梯就要准备攻城了,拖着刺耳、尖利叫声的炮弹,一发发地飞临城上,顿时烟尘四起,弹片飞舞。
城上的清军不约而同地跑下城头。太平军是说得到就做得到的,他们不食言。几乎所有兵勇都听到过常州逃来的散兵游勇和难民带来的消息,常州知府李琨,就是因为率兵守城拒不投降,最后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而他们以前把守的东门外,却有不少过去常州的绿营兵,投降后摇身变成了太平军的士兵,有的居然还被封了官职。唉,汉人不汉人的先搁在一边儿,日子久了,做汉人的低下,叫大家早就懒得提起什么汉人来了,提起来就是一肚子的苦水。不过,活着总是要比死了的好。
猬集一处的兵勇们互相看着,最后把目光聚集到官长的身上。
同样是满脸惊慌,似乎还多了些疑惑的把总,好象没有看到手下们的神色,眼睛却紧看着被淹没在炮火中的城头,“快了,他们就要打进来了。”他好象是自言自语,又好象是提醒着身边儿的手下们什么。
朱锡琨看着浓烟滚滚的城头,开心的嘴咧的象个瓢儿似的。他用力又紧了紧腰间早已紧的不能再紧的牛皮板儿带,仓啷抽出了宝刀,在靴子底儿上杠了两下。他相信这个,杠完后的刀砍起人来那会更痛快。“弟兄们,跟着我杀,要做第一个冲进无锡城的好汉子!”
有些胖,一个人有两个人的饭量,平时说话还喜欢呼哧呼哧喘的朱锡琨,这个时候却是跑的飞快,手里高举的宝刀下面,飘动着一簇红绸,象一团火。
跑着跑着,他站住了。他看到右侧无锡的南门突然打开了,涌出来一队清兵。再一细看,为首的清兵不停摇摆着是一条子肮脏的白布。
“他娘的!”朱锡琨就象充足了气的皮球,一下给泄了气,不知怎么的心里竟有些失落。他转头看看左右一样一时有些意外的部下们,用力一跺脚,“都还愣着干什么,清妖开城投降了,还不赶紧冲进去!”
还在余万清督率两万多兵勇准备出征救援无锡之时,怡良派出的快马也到了昆山、太仓和常熟。三地立即拼凑起三千多人马,由太仓知州蔡映斗统一率领,反扑江阴。蔡映斗现在正踌躇满志。
为取得太平天国支持,在没有和天军取得联系的时候,刘丽川当初曾按计划拟西上与太平军会师。他委派将军潘起亮率上海义军一部,会同嘉定义军主力王国初部一度攻入太仓州城。谁料竟遭到蔡映斗设下的埋伏,恰恰又遇到了吴县知县丁国恩援军的进攻,于是被迫撤回上海、嘉定。此后,王国初率嘉定义军千余人,第二次分水陆两路再攻太仓,又败于蔡映斗之手,只好再度退回嘉定。蔡映斗的两次成功阻击,迫使小刀会当时被迫放弃了西上镇江的计划。如果不是林海丰及时派出内务部的人员进驻上海租界,太平军也将就此失去与小刀会取得联系的机会,上海的起义政权孤军奋战,在军事上将注定会逐步陷于被动。
林海丰的东路军总部已经迁到了江阴南面的一个村落里,通讯营的骑兵们奔奔忙忙,不时传递来各方面的新消息和战况。昆山、太仓的清兵一进常熟,参谋部就得到了情报。
“殿下,既然这个蔡映斗狂妄的狠,依卑职看,不妨先凭借城池消耗一下他的力量,然后分出人马抄了他的后路,一举消灭在江阴城下。”听完主管情报的曾锦发介绍完蔡映斗的身世和清军的力量,曾水源摩拳擦掌,豪爽地笑着。
黄再兴摇了摇头,“从各方面来看,蔡映斗此来目的是为了吸引天军在无锡的部队救援江阴,以减轻无锡方面的负担,配合苏州援兵给无锡解围。因此,他断然不会真打,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坚守部出,是起部到消耗他们的目的的。”
“黄部长说的对!”林海丰看看黄再兴点了点头,又瞅着曾水源笑了笑,“不能守在城里打,江阴刚刚收复,百姓们人心思安,坚守在城内,总会给百姓们以不安的心态。要打就在城外打。综合分析,清军还不知道我天军在江阴周围屯有重兵。蔡映斗不是自以为很能带兵吗,那好,那咱们就再给他创造一个机会。告诉他们,东征军的总部就在这里,叫他来找我好了,这可总比打一座城池要简单的多了吧?呵呵,我就不信,放着这么一大块儿肥肉他会不吃?”
………【第一五八章】………
蔡映斗也很注重情报的搜集,否则也不会轻易地取得两次对小刀会作战的胜利了。一到常熟,他就派出去了不少的密探,四下打探江阴太平军的实力。所有返回的消息都告诉他,江阴城内仅有守军不足四千,江阴附近村镇虽然还有零星的小股太平军,但显然都是正忙于地方的安定。
他相信这里不该有更多的太平军。攻无锡、夺苏州,那都是硬仗,更何况苏州有将近三万绿营兵,猛将也不少,太平军的主力不会不倾尽全力的。问题是该如何来打这一仗,才能打疼太平军,叫他们不得不回援江阴呢?当然,打归打,老本还是不能折在这里的。
恰好就在他思前想后琢磨不定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情报来了。江阴城南面十几里一个叫薛家村的小地方,发现了太平天国的“伪安王”的旗号。再经邻近一些百姓的证实,可以肯定那个姓林的“伪安王”就驻扎在那里,而且身边儿的人马只有几百。
太平天国到底有多少个王他不知道,凭感觉,一个王能出现在这里,就一定是他们东征军队的首脑。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如能一举打掉长毛的首脑,长毛就会不战自乱,何愁无锡之围不解?蔡映斗兴奋异常。两次阻击小刀会成功,尽管只是得到了巡抚的口头嘉奖,还没有落得什么实惠,但毕竟在功劳簿上已经有了这么一笔。这回是老天爷有眼,机会又降临到自己的身上,甭说死王爷活王爷,鼓弄掉了就是奇功一件,看来自己头上的顶带注定是该换换了。
蔡映斗果断选择了要偷袭薛家村。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他考虑再三,终于还选择了夜间轻装偷袭。他很狡猾,生怕遇上不是一般的对手,而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又以熟悉地势情况为借口,把常熟的兵马排在了前面。一旦出现万一,也好给自己留下条退路。
已近午夜了,林海丰的目光终于离开了地图,看看一边儿两只手灵巧地正折叠着信的柳湘荷,那是他刚刚口述完给江苏布政使郝立宿的一封信。他看了下表,轻轻笑了笑,“好了,把信交给顾同临老先生派来的人,你就去休息吧。”
“休息?”柳湘荷奇怪地看看殿下,把信装好,站起身,“今天晚上不是还有大战呢吗?”
“是有,不过那也用不上咱们呀,该休息就休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儿呢。”林海丰的手指了指门外,“房东家男人在无锡做生意被困住了,回不来,夜里要是枪声起来,大娘和大嫂带着小孩子一定会害怕,你就和她们在一起,踏踏实实地睡觉。”
“我…我想留这儿看看。”柳湘荷嘟哝着,两脚象生了根似的,不愿意动弹。
“这里有啥好看的?”林海丰笑了,“我就坐这里呆会儿,等下也要休息了。对了,一会儿把顾老先生送来的烟丝给我拿点儿过来。”他顺手摸出怀里空瘪瘪的烟包,拍了拍。
“殿下,”柳湘荷张了张嘴,微微垂下头,“不能当着外人抽烟呀,如果被禀报到了东王和天王那里,可了不得的。再说…再说……”她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叹了口气,快步出了门。
林海丰四平八稳地朝木床上一坐,搭起二郎腿,把烟包里剩余的点儿烟末子都控了控,卷好,点燃,深深吸了一口。望着烟头袅袅升腾的烟柱儿,他眯缝起眼睛轻轻地唱着,“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声忘死保和平……”唱着唱着,忽然一口烟儿呛到了嗓子眼儿,啃啃咔咔咳了起来。
“看看,还说抽烟有什么好处呢,呛到了吧?”柳湘荷转回来听到殿下又在唱首新歌儿,就倚在门口静静地听着。倚见殿下被呛得连咳带喘,眼泪都快下来了,连忙把桌子上的一杯水递到殿下的手里,“唱歌还抽烟,那还不呛到了。”
“是啊,是啊,下回再抽烟的时候,一定不瞎唱了。”林海丰手背揉着眼睛,嘴里咕哝着。
“殿下,刚才唱的是支什么歌子啊,有时间再教给我好不?”柳湘荷随手把个烟荷包塞到林海丰的手里,脸儿有些潮红地问着。
“好,好,等闲下来的。前几天的那支歌儿没忘吧?”
“看殿下说的,那个我为亲人熬鸡汤人家早熟熟的了,哪儿还能忘。”柳湘荷边说着,边朝门口走。
“呵呵,聪明啊,就是比本王强,要是本王十天才能学会。”林海丰把柳湘荷刚给的烟荷包放到鼻子低下嗅了嗅,那是镇江新烤制的烟丝,香气扑鼻。就这当口儿,他忽然注意到那个烟荷包。奇怪,这好象就是柳湘荷当初绣的那个吧?
“殿下,外面都布置好了,还有这个捣蛋鬼,卑职也给殿下带来了。”黄再兴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进来了,身后是曾锦发,还跟着一个蔫头搭脑的陈廷香。
林海丰看了看柳湘荷离驱背影儿,把手里的烟荷包塞进怀里,不过,他的烟可没掐灭,身边知道他抽烟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只要不在外面抽就行了,他是这样宽慰着自己。
“村子的东面和北面,在第一道防线各部署了一个排的兵力,准备抵抗一阵后就朝构筑好的第二条防线撤,集中特务连的力量,利用战壕阻挡消耗清妖。南面由通讯营负责守备,陈桂堂率领的一军人马也已经在西面十里外待命……”黄再兴详细地把战前的布置,一一做着禀报。最后,他笑着,“一打起来,东面和北面我来指挥,曾部长指挥南面。”
“恩,好,就这样。”林海丰很满意黄再兴的干练,他示意黄再兴和曾锦发坐下,而后歪头看看蔫蔫的陈廷香,“呵呵,你们都看看,这个陈廷香今天打扮的还是蛮不错嘛,水光溜滑的,恩,这才和名字相配嘛。怎么样,学会洗衣服没有?”
“殿下,会了,会了,以后卑职一定天天洗,只是…只是……”陈廷香求援似的望望屋子里的两位部长,期望他们象在路上说的那样,会帮他说些好话。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即将开始的撕杀!为了这个,不要说洗衣服了,叫他干什么都没二话。
林海丰走到他的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双肩,“以后做事情要细致,不要总是大大咧咧,屁股象长了尖儿似的。还有,整理个人乃至整个连队的军风纪、内务,和打仗是一样的重要。做连长的,要起好这个带头作用。”
“殿下,我记住了!”陈廷香腰板儿挺的直直的,心里还有些纳闷儿,我的连长不是被撤了吗?莫非殿下忘了?
林海丰可不知道他能想那么多,随手拉着他坐下,然后又看看黄再兴和曾锦发,“我有个想法,大家商量一下……”
………【第一五九章】………
蔡映斗刚交子时就引兵出了常熟,一路上绕村避户,直到临近目标薛家庄还有四五里的时候,他把队伍停了下来。
四外看去,大地如同被一口巨大的铁锅扣了似的,黑漆漆一片,散落的村户都没淹没在这黑的海洋之中,远处,偶尔会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狗吠。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竟然飘起了难得一见的零落的雪花。唉,今年的天气有些异常啊!蔡映斗叹息着,一面吩咐各营抓紧时间小息一下,恢复恢复精神,一面等候着各处探马的回报。另外,他还在等候着最佳的时间。要在进入五更天的时候进攻,那个时候是人最困乏、睡的也最甜蜜的时刻。
哨探的兵勇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一切情况正常,两翼没有任何太平军人马集结的迹象。在薛家庄四面只有零星布置的几个太平军营帐,还有抱着武器在营垒门口打瞌睡的哨兵。
蔡映斗召集齐几员手下的将官,估摸时间差不多了,他首先分派出去两哨人马负责左右两翼的安全,又派遣一百多人马绕到村西潜伏,防止村内长毛西逃。随后开始吩咐常熟团练,向东面的太平军营垒发动进攻。他要把剩余的兵力集中成一个拳头,从东面一举突破进去。
按照蔡映斗的指令,全部在左肩头系上了白布作为识别标志的清军开始向前运动。
“啪!”一声清脆的枪响,划开了黑夜的沉寂。
随着哨兵的报警枪声响起,陈廷香带着早在营帐里等的上火的一个排,迅速冲了出来,不过,他们没有去堵营门,却是“仓皇”地打出一阵排子枪后,掉头奔后营门跑。
常熟练勇还算轻松地就冲进了太平军的东垒,士气大震。可是再向前,他们遇到了依靠营垒后墙掩护,似乎刚刚清醒过来的太平军的顽强抵抗,攻了几次都攻不动。
“大人,东垒已经攻破。”
“大人,遇到长毛火枪队的抵抗,弟兄们伤亡不小。”
蔡映斗欣喜没有多久,就接到了前军攻势受阻,请求支援的禀报。他早听见了前面响成一片的枪声,在这里遇到太平军的洋枪队他并不感到意外。上海租界里的洋鬼子为了钱,表面上喊着中立,却无孔不入地到处走私枪炮,根本就不问买家是谁。再者,作为太平天国的安王,既然敢在身边儿留有为数不多的护卫人马,还不就是依靠洋枪的厉害。
不过,洋枪也不是那么的可怕。那东西他见过,打出一颗弹子儿,还要花费半天才能装填好第二颗弹子儿,只要人多势众,不怕冲不过去。蔡映斗一咬牙,冲着身边儿的一个统带大声下令,“立即上阵,告诉弟兄们,一定要猛、要快,要不能停地一口气向上冲,才能使长毛洋枪的优势丧失掉。”
得到支援的常熟练勇,和养精蓄锐的援军一起,几番进攻,终于突破了太平军的防线。太平军守军开始兔子似的“溃退”。
清军斗志倍增,嗷嗷狂喊着尾追上去。谁料追出没多远,看看就到了村边儿,前面几十步开外“狼狈奔逃”的长毛们陡然消失了。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几乎是贴着地面闪起了一片的火舌,收不住脚的兵勇在比前面更加激烈、密集、猛烈的枪声中,木桩子般一个个重重地摔倒在地。
清军在这突如其来,又极其陌生的打击之下,攻势戛然而止。
蔡映斗好象还是很清醒。越临近最后,长毛的抵抗一定会更顽强,凭险据守的营垒没了,长毛是在依靠壕沟做着最后的顽抗,也许是想给他们的“伪王爷”争取逃窜的时间呢。呵呵,跑不了的。各方面随时传送来的消息已经告诉了他,长毛暂时还没有突围的迹象。这样更好,固守待援?那总督大人的总体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他吩咐左右两翼的部队加强戒备,防止江阴和常州、无锡方向有太平军的援军赶到。同时严令正面的将官,务必再以果敢、猛烈的进攻,撕开长毛的最后防线,第一个冲进村子的有重赏。为官的连升三级,当兵的赏银百两,如有生擒或斩杀其“伪安王”者,将保奏圣上,恩赏丰厚。他甚至都不考虑,他才是个末流品级,别人连升三级后是啥样?反正就这么一说,激励激励部下的勇气。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钱和官儿,总有不要命的。再说,营垒都打破了,面前黑乎乎的不就是一道壕沟吗,一步就迈过去的事儿。
潮水般的清军一波一波地涌上来,退下去,再涌上来……
陈廷香看着身边儿四排长刘明远手里那不停地喷射着火焰的冲锋枪,羡慕的嗓子眼发干,心里又开始痒痒了起来。手枪不过瘾啊!上一回,他是死皮赖脸、带教训、吓唬,什么“你个排长,是指挥官,不是普通的战士,用冲锋枪有什么用?”“打仗靠的是好脑子,不单单是枪。”还有“你不想以后便宜事儿找不到你们排吧?”之类,从刘明远手里硬是把冲锋枪赖了过来。这次他可不敢了。安王殿下大度,没有再深究他的错误,以后可是要安稳些,别再给殿下找麻烦。
他索性连枪都不怎么打了,死顶着前面蜂拥上来的清妖,“集中打左面,对,再打右面,打地下趴着的……”他一手按着沟沿儿,大半个身子露出战壕外,摆动着手里的六轮枪,不停地大声吆喝着。
“陈廷香!”随着一声大喝,黄再兴猫腰顺着战壕跑了过来,使劲儿一按陈廷香的肩膀,“找死啊,条令上是怎么规定的?我看你是又想犯病了。”
“哟,是黄部长,”陈廷香赶紧猫下腰,又顺手把黄再兴扯到自己的身后,嘿嘿干笑两声,“黄部长,我这可是为了方便指挥。您有何吩咐?”
“你呀,臭毛病再不改,早晚我撤了你,叫你到后勤去抗炮弹。”黄再兴狠狠瞪了他一眼,“这里的事情不用你了,赶紧去村西营垒找韩慕岳,另有任务。”
“是!”陈廷香答应着,一捅旁边儿的刘明远,“我走了,这里由你指挥。”他前面刚跑了两步,扭头一看黄部长没跟上来,掉头又跑了回去。
“怎么又回来了?”黄再兴伏在战壕上,双眼盯着前面刚刚被打的呼啦啦奔逃下去的清军,头也不回地问到。
“黄部长,这里危险,你不能呆在这里。我们连队战前有自己的指挥顺序,他们会掌握好连队的,你必须离开,不要影响了我的部队。”陈廷香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一把拽起黄再兴。
………【第一六○章】………
林海丰躺在床上,似乎睡着的样子。其实他并没睡,当他把地图看熟了之后,就喜欢安稳地躺下,闭目思考。这还是他上学时养成的习惯,那个时候,只要有了难解的题目,他就必须安静地躺着,大脑却在飞转,推演着一种种的可能和假设。很奇怪,往往这个样子,他的思路似乎要比硬坐在书桌前要来的更清晰。
村子外面的战斗,对他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想。如果不是为了下一步夺取常熟的计划,蔡映斗这三千人马,怕是想逃掉一个都难。
他还记得历史上的一八九四年,入侵罗得西亚的五十名英国殖民地警察仅凭借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打死了三千多名当地的祖鲁武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协约国军队为了报凡尔登战役的一箭之仇,在一九一六年的七月一日,发动了索姆河战役。战役的第一天,英法的军队潮水一样跃出战壕冲向德军的阵地,却得到德军数百挺马克沁机枪的强烈回应,英国军队一片片地倒了下去,一天内竟死了整整的六万人。
他的部队还没有重机枪,当然,不久的将来他就会有的。但是,特务连现在拥有二十支犀利的冲锋枪,还有一百多条马步枪,构筑起来的火力网,同样不会逊色多少。
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苏州,还有上海。
苏州清军出动的救援人马已经烟消云散了,两万多清军,除去只有小部分漏网之外,主力全部被歼灭。无锡在天军强大的压力面前,由于有部分守城清军献了城门,也顺势拿下了。由于连日来各部都是连续奋战,现在红一军和秦日纲部需要进行短暂的休整。
不过,枫桥那个地方很有可能又会成为两军交战的导火索。枫桥距离苏州城仅有四里多的路程,如果发现红一军的部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马抢先到了那里,估计怡良不会坐视不管。呵呵,苏州诺大一个城市,仅靠万余人马来保卫,怕是会捉襟见肘了。如果在枫桥再搞掉他一些人马,苏州会不会象无锡一样,不战而下呢?
当年李秀成东征的时候,苏州可就是由于有了内应而唾手即得的。看来,为了促使那个江苏布政使郝立宿能迷途知返,不但要按晚上发给林凤祥的命令那样,红一军警卫旅全部派往枫桥,还要把陈玉成的教导旅也拉上去。
再有,枫桥要守好,那里不仅有民族的文化积聚,还有财富。但是不能一点儿火都不起来,否则,就是枫桥本身的百姓也还对满清抱有幻想。要给清军一点儿放火的机会,可是不能太大,就是要叫世人都看看,歇斯底里的满清官员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再看看神圣的天军是个什么样。
还有就是该不该象顾同临老先生自己请求的那样,由他亲自去苏州做郝立宿的工作?这件事情不能太大意,顾老先生是个难得的人物,如果有个什么闪失,那是得不偿失的。还是由他另外派个人更好。
至于上海……
蔡映斗打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也想明白了。对面壕沟前的这块儿开阔地,不是什么一步就可以跨越的坦途,而是一个由枪弹构成的人间的活地狱,更象是个屠宰场。常熟团练被打残了,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自己支援上去的人马也成了半残。天就要亮了,再打下去怕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北面的人马为了减轻正面的压力,在他的授意下也试探性地向太平军的营垒冲击了几次,几乎和正面出现的情况类似,尽管有伤亡,营垒拿的还是很顺利。可接下来就不行了,太平军又是退缩到事先就已经挖好的壕沟里,在给予北面他的兵马以重大杀伤后,死死地挡在了那里。
陷阱!蔡映斗猛然清醒了。难怪长毛们不突围,原来事先就有了这种预备,就是要消耗自己的力量。万幸的是没有再从别的方向打起来,否则损耗更大。是停下来构筑营垒,继续威胁长毛的首脑,还是先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呢?他有些犹豫了。
就在蔡映斗进退维谷的时候,陈桂堂的两千多人马,和驻守在村西营垒里韩慕岳指挥的安王府卫队,夹击了预先部署在这里的清军一部。清军即刻溃散,狼狈之下,很块又动摇了蔡映斗的左翼人马。
曾锦发不失时机地又把通信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