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天国-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晕死了,这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转机,怎么又出来一个“不过“,马沙利的心里真是彻底服了这些聪明的中国人了。

    望着马沙利专注的表情,林海丰笑了笑,“其实我们早就知道,旗昌、天龙,还有那个安琪儿商行,鼓捣给我们的产品百分之一百都是英国货。这样下去可不行。您知道,尽管我们和英国人有了一些的谅解,可他们还是不停地在我们这里从事着不友好的活动,大量的英国工业产品输入进来,会伤害到我们的感情。另外,出于友好,我也私下提醒一下您和您的政府,过分依赖英国产品,这将会给您的国家经济带去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马沙利相信林委员的这番话,国内到处充斥的都是英国产品,唉,有什么办法呢,人家的便宜,买比自己造还合适,谁还愿意自己造呢?



………【第一六六章我们中国人向来是对得起朋友的】………

    布尔布隆不像马沙利,对国内的经济抱有更大的关心。

    在他看来,他的国内的经济发展最近以来颇为势头强劲,照这种事态继续下去,今年就可以取代英国人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的钢铁巨头。由于获得了天朝政府的第一批武器“援助”,按照帝国皇帝的愿望,国内现在更热衷于对所获得武器的秘密研究和仿制。说实在的,没有哪一个聪明的国家,会叫决定着自己国家命运的军队手里,拿着的却都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武器。

    遗憾的是造把相同的枪支似乎并不难,难倒了国内各路“神仙”的,却是那开始并不起眼儿的枪炮弹。没办法,还得买,至少现在还必须是这样。

    这次难得见到的林委员,对于布尔布隆来说,不像过去那样富有极大的耐心,而是一见面就愤愤不平。对布尔布隆提前准备好的那些解释,这位林委员几乎连听都懒得听。

    “作为盟友,你们在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的情况下,就单方面做出了与俄国人开始秘密谈判的决定,这是对我们两国军事合作同盟的无情践踏。由于你们的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俄国人得以不断地向我国的北方增兵,给伪满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也给我们即将进行的北伐增添了更多的阻力。”林海丰的脸色十分地难看,“布尔布隆先生,您都看到了的,为了贵国能够在与俄国人的战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我们不顾自己的迫切需要,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无论是在武器,还是在医药、战略情报等各方面,都给了贵国以无私的支援。尽管第一批还仅仅是两个团的装备,可这些武器如果装备到了我们红军的手里,那会产生多大的威力?现在呢,因为它们,我们红军英勇的将士付出的将会是鲜血……”

    林海丰接着又站在私人的角度,像个喜欢翻小肠的老太太,没完没了地把他和布尔布隆之间过去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一起翻腾了出来,说得布尔布隆闷头不语,说得布尔布隆无地自容。

    “说实在的,我这个人做事总是喜欢坦诚,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和您做了朋友。不是为了我和您之间的友情,我才懒得和你们的国家去打什么交道,好好地把自己的国家壮大起来,叫人民安逸地生活,岂不是更好?又何必去外面招惹是非。”

    布尔布隆现在是真的有些感到惭愧,羞愧的不仅仅是他亏了理。

    自从他和这位林委员交上了朋友,带给他的国家是从来没有过的好处,而带给他自己的,更是国内政界、商界的一片赞誉之声。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这位会相面的林委员几年前曾经给他的那个预言,他兴许真的就要成为了一个法兰西的英雄。

    而且,就在不久前,还已经有私下的消息传来,皇帝陛下有意要在适当的时候调他回国,那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而这一切是谁给的?恰恰就是这个东方的老朋友白白送给他的。可是,友情是友情,它总是代替不了国家的最高利益,毕竟自己不是皇帝,而只能在皇帝陛下划定的圈子里转。

    “是啊,有的时候也许个人感情是代替不了国家利益的。”林海丰替布尔布隆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看来我也该反思反思啊。”

    “尊敬的阁下,不是那个意思。”布尔布隆脸红红的,“我们的皇帝陛下与贵国是友好的,这次议和谈判主要是由于英国人的背信弃义,他们暗中与俄国人勾结……”

    “算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也不苛求你们什么了。”林海丰摆了摆手,“既然议和已经开始,那么你们就接着去谈你们的吧。”

    “阁下……”布尔布隆有些紧张。

    “没什么,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消灭敢于阻挡我们的任何敌人。”林海丰淡淡地笑了笑,“您也不用担心,前面我都是说归说,但是我们中国人向来是对得起朋友的,说到就能做到。”

    “我……”布尔布隆的心踏实了一点儿,他想说几句感激的话,至少从私人的角度,他觉得应该这么做。

    林海丰又摆摆手,阻住了他下面的话,“弹药我们会尽快地提供给贵国,不过,第二批的武器,尤其是大炮,那要等到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另外,天朝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同意您关于今后每年向贵国提供一个旅装备的请求。当然,等到我们国内和平了,能够提供的数量自然也会增加。从与英国人的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饱受苦难折磨了十几年,也该喘口气了。”

    说着,他依靠到椅子背上,端起身边儿的茶水,长叹了一口气,“来,您也喝啊,呵呵,有点儿凉了,这可是云南著名的普洱八色贡茶,是我们的红一方面军将士送给我的,也是伪满宫廷的御用之物。可惜啊,现在他们再想喝这种好茶怕是要费点劲喽。不过,这茶再好啊,到了我这里也是浪费,我不会喝茶,分不出个好赖来,糟蹋了这么好的东西。”

    说到品茶,布尔布隆尽管是个法国人,在这方面倒是比起林海丰来,要强了许多。也许是来到中国的时间久了,也许是和中国人打交道多了,也许还有什么别的理由,他放弃了多年喜欢喝的咖啡,而该喝起了中国茶。

    “哦,太好了!来您的国家这么久,这么好的茶我还是第一次尝到,比起杭州的西湖龙井来,又别有一种清香。”布尔布隆这可不是有意地奉承。

    “呵呵,既然您喜欢,那走的时候就把他们送来的茶叶给您带上好了。”看着布尔布隆开始高兴的样子,林海丰开始讲起了茶叶经,“这普洱八色贡茶可是有来历的,它有五斤、三斤、一斤重团茶,还有四两、一两五钱重的团茶,另外,还有用瓶装的芽茶、茶蕊,以及匣盛的茶膏,一共是八色,因此,在我们的历史上称其为“八色”贡茶。单只这一种茶叶,伪满宫廷一年就要求当地进贡的数量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斤,我们中国喜欢把其称为六六大顺,伪满也是念念不忘大顺啊。它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要将生茶叶放在锅中炒熟,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接着再蒸,使水分渗入茶叶中,并放置三年让它发酵,才能产生特殊的芳香味道。有的储存期还更长。”

    布尔布隆一边儿细细品味着杯子里的茶水,一边儿认真听着林海丰关于这茶叶的叙说。

    “您喜欢喝茶,自然也就知道茶叶对人体的种种益处了。要细说起来,茶叶里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容易造成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就会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而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林海丰说到这里,呵呵地笑了起来,“我可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啊。告诉你一个秘密,由于常饮云南产的普洱茶,可降低人体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因此,除去有医疗效果之外,它还具备了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减肥。贵国的妇女,特别是青年女子是很讲究形体美的,每人每天饮上三杯我们的普洱茶,坚持一个月两个月的,效果将会是明显的。”

    布尔布隆拿着手上的茶杯,仔细看了看里面的茶水,又使劲儿地嗅了嗅,随后看看林海丰,“哦,有了您的介绍,我可是不怕以后没有职业可做了。”

    见林海丰似乎有些奇怪的样子,布尔布隆呵呵地笑了起来,“凭借这些茶叶,我就可以去开个诊所了。就是不知道,呵呵,亲爱的林委员阁下,像我这么瘦削的人,一旦喝上瘾了这能够减肥的茶,会不会也越来越瘦啊?”

    林海丰被他逗得哈哈地笑了,“您要是喝上瘾了啊,恰好有助于您的消化功能,不仅不会瘦,还要胖起来呢。”

    “哈哈,那我可就能成为法兰西第一神医了,胖子、瘦子一起来,我是多面手。”

    谈笑之间,林海丰做了一件对后来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

    布尔布隆果然把普洱八色贡茶送回了法国,送给了皇室。据说身材的确有些肥胖的法兰西皇后亲自试过以后,真是如林委员所说,效果奇特,为此对中国的“神茶”大加赞赏,“神茶”开始在法兰西贵族中一时风靡起来,随后蔓延到民间。再后来,随着中法两国间的人员、商品贸易交往的日益增多,法国人渐渐淡忘了咖啡的味道。“神茶”还成了众多学者、医生的竞相研究对象,他们从各个方面去论证,中国的“神茶”到底是为什么这么神?

    林海丰在家里为布尔布隆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家宴。

    酒宴之后,布尔布隆又去拜会了天朝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的委员长杨秀清,在交谈中,杨秀清十分郑重地请布尔布隆转告他的政府,与俄国人慢慢地谈判可以,但是,如果法军在今年的年底前撤出近东地区,天朝政府将考虑是否应该撤销一切同法兰西政府的友好协议。



………【第一六七章布尔布隆简直就头疼死了】………

    七月王朝执政期间,法国在对外政策上不像以往,开始明显地体现出了一种见机行事的“灵活”特征。也就是:在无关“欧洲和谐”大局之下的偏远地区可以积极行动,但在欧洲本土及有关敏感地区则需要谨慎行事。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一八三九年开始,法国军队在比若元帅的率领下对阿尔及利亚展开了全面的征服行动。此外,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更为“偏远”的地区,也在这一时期相继落入法国人之手,如西非的达洛亚、印度洋上的马达加斯加以及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等。当然,还有在一八四四年强迫中国满清政府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

    相比之下,在欧洲本土,七月王朝则显得颇为中庸。当年比利时国民大会决定将王位献给路易菲利浦的次子,都被路易菲利浦婉言拒绝。至于波兰人发动的反俄起义,路易&;#8226;菲利浦也更是拒绝提供任何的援助。在对英关系上,七月王朝也奉行以和为上的政策。

    正是由于七月王朝这种被某些人指责它是不顾其他民族死活(当然指的是对外扩张用兵),而另外一些人又责难它是对外软弱无能的对外政策,再加上政治上的僵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七月王朝在这“三座大山”沉重大山的压迫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走向末日。

    于是,就有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一八四八年的“二月革命”果然爆发了,七月王朝在这场“政治爆炸”中灰飞烟灭。

    不过,法兰西历史上的又一次的共和是短命的。成年男子的普选权曾经让工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找到点儿“当家做主”的感觉,然而,随着春天里一系列滑稽性的所谓民主试验的失败,工人阶级在愤恨不满、农民阶级也同样是满腹怨言,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几乎发挥了与街垒起义同等功效的倒戈作用,与共和国的“劣迹”没有所谓直接关系的路易&;#8226;波拿巴,靠着民众的选票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共和国的总统。在随后的几年中,以恢复其叔叔的帝国事业为己任的路易&;#8226;波拿巴清除了一切障碍,在人民大众的山呼万岁之中,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国皇帝的宝座,历时四年的共和国旋即成为昔日的黄花。

    新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政局开始有了一段难得的相对稳定期,社会经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转。不过,拿破仑三世作为欧洲众多君主中的新成员,其皇帝的身份还是受到了众多其他君主的质疑。尽管他自己对此倒是泰然处之,甚至宣称他是被一条新原则的力量推上了旧王朝才能拥有的崇高地位,这条新原则就是全民公决,就是人民的意愿。也许是因为这个,也许是他的血统里还过多地涌动着前辈的血液,决定了他要掘弃七月王朝的那种对外政策。

    拿破仑三世最初对外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其一,就是必须要打破一八一五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形成的欧洲政治体系。这是当伟大的拿破仑一世率领他的“王者之师”入侵俄国遭到致命的重创,铩羽而归后,以俄国年轻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首的反拿破仑战争联盟国家强加在法兰西身上的,即由俄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四强联手,防止法国可能会给欧洲秩序带来的威胁。这个体系本身就是拿破仑一世、他们的波拿巴家族以及整个法国失败的产物,它是法国从此变得人微言轻的一张耻辱证明。

    因此,要使法国重新崛起为一个欧洲强国,在欧洲事务中扮演起一个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就必须要进行国际政治间的重组。正是基于从这种愿望出发,拿破仑三世对欧陆各地的民族独立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心”,甚至为之提供了“慷慨”的物质和军事上的援助。

    其二,就是要以有限的战争来推动欧洲政治纷争的最终和平解决。也许从个人性格来说,拿破仑三世并不是像他叔叔那样的战争狂。他与曾经是使其伯父吃尽苦头的英国人同样可以保持友好的关系,前些年他甚至还提议英法两国一起来邀请欧洲各国,召开一个全欧大会以商讨可能会给和平带来影响的所有问题。

    在强权政治的时代,这位以怪异著称的路易&;#8226;波拿巴的这些想法尽管美妙,但却明显是十分的不合时宜,因为,他忽略了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潜伏和活跃着众多与之周旋的,那些既极为精明、又讲求实际的现实主义者们。

    当然,几年下来,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还是不乏得意之处。在北非,他们即将完成对阿尔及利亚全境的占领。在中东,皇后欧仁妮的亲戚莱塞普斯正在筹划承包苏伊士运河工程,过上两年也就要开工了,完工后,运河将由一个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公司进行管理,不言而喻,法国从中将会是获利甚丰。

    另外,拿破仑三世还终于有了一个能够显示其帝国权威的第一次的重大行动,那就是直接参与了以打击俄国为主要目标的东方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在亚洲,他还得到了天上掉下来的一个新朋友,中国。

    布尔布隆静静地坐在公使馆他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份新出版的太平天国共产主义同盟会机关报《红星报》,脑子里替他的皇帝陛下理着几年来帝国的历程。

    他无法更改皇帝陛下显然还在幻想着的以有限的战争来推动欧洲政治纷争最终和平解决的外交框架,克里米亚战争将要得到的结局,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昨天午餐的时候,林海丰已经给了他克里米亚最后谈判肯定能够达到的条件,即在巴黎签署一个《巴黎和约》,规定,俄国不得在黑海保存舰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继续维持领土的完整。

    尽管布尔布隆也知道,这样的一个战争结果毕竟是以近十万法兰西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却仅仅是一个在政治上兴许都是微不足道的声望。但是,这一结局对帝国皇帝来讲,鼓舞仍将是巨大的,因为俄国似乎开始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遏制,而且巴黎也会再一次成为欧洲各国普遍接受的外交活动中心,皇帝本人也似乎就此成为了高人一等的欧洲仲裁者。

    布尔布隆还知道,帝国皇帝之所以不想再继续和俄国人纠缠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又想,或者是打算去为还在奥地利铁蹄下挣扎的“意大利独立运动做点儿什么”。

    可是,这一切似乎根本都瞒不了那个擅长卜算的林委员。林委员在饭桌上玩笑似的给他的帝国卜算了一卦,他的皇帝陛下如果还是一如既往地执行他自己的所谓外交政策,那么,克里米亚半途而废,为意大利的付出也是同样的,未来的法撒联盟,中途依然是会被他的皇帝以“为了对意大利独立尽责,我违背欧洲意愿进行战争;一旦我国命运受到威胁,那么我就媾和”为由而停下来。不过,意大利的独立不会就此终止了,反倒是会更加顽强,这是一种必然。

    “从根本上说,拿破仑三世的意大利政策,与克里米亚战争一样,最终产生的都是与其原先设想背道而驰的结果。对奥地利、对俄国,他的这样的遏制政策绝对不会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总而言之,我不认为你们的帝国在欧洲大陆这样的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你们不过还是或多或少地在充当着英国人的小弟。当然,你们还有两个更大的潜在的敌人,一个现在还不起眼儿的普鲁士。而另外一个,是你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盟友。后者也许更厉害。”

    尽管最后林委员说他的这番话是醉话,可布尔布隆却不是这样的认为。他从那位林委员的“醉话”里,得到更多的是启示。他不再把自己放在一个单纯职业外交官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他前途还远大着呢。

    帝国新组建了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组成的近卫军,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愿,这只近卫军要完全装备上来自中国的真正快枪,成为欧陆第一的武装。

    按照以前的约定,为了帮助帝国抢占印度市场,中法两国在广西的棉纺联合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还有……

    这一切都不能停止下来。可一想起后来的杨秀清委员长那不容置疑的话,布尔布隆简直就头疼死了。

    “公使先生,马沙利和阿礼国两位阁下来了。”

    “哦?”布尔布隆眉头皱了起来,他们怎么一起来了?



………【第一六八章这是一个我们没有看懂的国家】………

    也许是由于英国人在克里米亚的背叛,也许是阿礼国在这里种种不可恭维的勾当,布尔布隆现在一提到阿礼国就会有一种提防的心理。

    阿礼国最近是又碰上头疼的事情了。

    大英帝国与满清的条约到了该修约的时候了。随着与俄国人的提前秘密谈判,帝国内阁也许是感觉又有了在东方称雄的力量,一些人开始叫嚣着要重新整顿东方的秩序。什么是新的秩序?当然就是利益。

    现在谁都知道,帝国拿在手里的那份《中英南京条约》已经完全成了废纸一张。

    于是乎,围绕着利益的最大化,帝国内阁也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鉴于国内飞速膨胀的工业发展需要,尽可能与南方的天京政府修好,尽管是暂时的,但是帝国目前还需要这个大市场。另外一种则是坚持要洗雪皇家海军从前的耻辱,借助北方满清政府与俄国联合之际,趁南方政府大举北伐之际,全面进行武装干涉,在广东背后捅上一刀子,牵制南方政府,协助中俄联军扭转战局,进而达到完全消灭南方这个“万恶”政权的目的。

    打仗是要本钱和最终利益的,持有第一种观点的人也并不是反对战争,问题是利益。

    阿礼国没有想到自己会晋升,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被晋升了。倒霉的原香港总督兼任驻满清中国公使鲍令,因为丢尽了大英帝国的颜面被革职,却把他这个同样也曾丢尽帝国面子的人提拔到了这个公使的位置上。对阿礼国来说,高兴之余,更多的还是忧愁,这不是一个好位置,简直就是一个火炉子。

    他也自然明白,内阁之所以选择了他,不过就是借用自己一直坚守在第一线,也许更了解这里的实际情况,期望他在关键时刻,不忘从前的教训,能给内阁一个正确的报告而已。因为,在发布他的任命同时,原帝国加拿大总督额尔金勋爵已经开始着手重组东方舰队。

    阿礼国开始频繁派人去天津接触满清官员。很可恶,由于俄国佬的人为障碍,直到上个月他的使者才联系上了恭亲王奕忻,不过,奇怪的是那位恭亲王并没有接见他的使者,而是转给了李鸿章和耆英。

    通过李鸿章和耆英,阿礼国完全明白了紫禁城里那个年轻寡居太后的心思,染指北方不行,因为俄国人不愿意。至于南方好说,只要英国人肯帮助联军战胜并最终消灭“赤匪”,那么,不仅可以继续保持原有南京条约的内容,还可以再增开南方的几个通商口岸,并“把台湾、舟山等等杂七杂八的岛屿都划给你们好了”。

    要说这个开价可是相当具有诱惑性的。从阿礼国的本意上讲,他更是期望自己的帝国与这里大动干戈,发泄发泄他积蓄已久的怨恨。

    不过,阿礼国仔细一想又感觉未必会是那么的简单。首先,帝国不出动上十万的军队,恐怕对眼下的局势不会有任何的改变。其次,美国、法国等这些已经跟天京政府坐在了一个板凳上的人能坐山观虎斗?至少现在要想这么做,就等于是触犯了美法等国的既得利益。

    现在,天京政府开放了十几个通商口岸,各国使节也住进了他们的京城,想传教吗?他们也不反对,想居住吗?多多益善。这一切的一切,除去没有所谓的“特权”之外,都远比大家曾经幻想过的修约内容要好。难怪美国人放弃了一向阳奉阴违的对天京政府的敌视,而采取了迅速建立外交关系,以期能和法国分享南方中国的这场大宴。

    还有,由于多次出现英国奸细,天朝政府在许多方面有意无意地对英国人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对很多地区的局势,阿礼国知之甚少。所以,他只好苍蝇似的往来于上海、天京之间。偷不到的东西,只能从闲谈笑语中去得到了。

    三个人见面,免不了要客套上一阵,如今的处境,叫布尔布隆很是有些满意。以往三国公使在一起,轴心自然是英国人,现在不同了,他是轴心。

    几句闲话之后,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了天京政府的北伐之上,这个话题在来的路上阿礼国就和马沙利谈了不少,目的就是要马沙利在这里继续这个话题。

    “这次还真是奇怪,从年初开始,他们就在一切场合宣扬北伐的重要性,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布着政府的一个个动员令,大量的后备军队更是公开地调往前线。可是,现在都几个月过去了,居然什么动静都没有。他们的北伐统帅还坐在天京。我的上帝啊,快些开始吧,这里太需要和平了。”马沙利说话的时候,总是给人以夸张的劲头。

    阿礼国当然明白马沙利为什么这么希望中国进入和平,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天京政府不需要你的武器,白送的自然是另外一回事。就比如这个马沙利吧,他又是在高唱严守中立的调子下,居然把以前停泊在台湾战舰上的数百门火炮拆下来送给了天京政府。也难怪,军舰不变成民用船舶根本就进不了天朝的港口。这个马沙利也和从前的金能亨一样,很会做生意,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出不了真正的外交官,总是能出出色的商人。

    “是啊,和平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重要的。”阿礼国随声附和着。

    布尔布隆瞥了阿礼国一眼,“报纸上都公开了,他们最精锐的近卫军已经开赴了前线,他们即将开始的北伐会很顺利,而且是超乎大家想象的顺利,这是不容置疑的。”他说的近卫军,其实指的是陈玉成的红一军,公开的信息告诉人们,这是一支真正意义的骑兵军,在广东养精蓄锐了一年之久。

    “那是再好不过的了。”阿礼国笑了笑,“不过,我就是有些担心啊,这次他们的北伐几乎是倾尽了全国之力,而更多新占领的地区还需要巩固,一旦那些他们的敌人再死灰复燃,只怕会拖了他们的后腿。”

    “拖后腿?”布尔布隆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们阅兵式上展现的武器先生们不会没有看到吧?不瞒先生们说,一挺郑南式重机枪摆放到任何一个地方,足够灭绝成千上万的人。造反就等于是自杀,更何况,在他们的统治区里,您还相信会有造反的事情发生吗?”

    “这是一个我们还都没有完全看懂的国家。”马沙利耸了耸肩膀,“不能不承认,他们这个政府具有超强的煽动性,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忠实于这个政府的农军,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后备兵源,也抑制住了一切可能背叛的苗头。”

    “阁下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布尔布隆点点头,“从这里,我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以前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更多的目光是集中在了他们的军队上面。其实不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民心的力量并把他们严格地组织起来。我们在这个国家取得过胜利,可是我们胜在了哪里?也许武器的先进只是一个侥幸,更多的原因是抵抗我们的人太少了。”

    “我看,他们之所以能够征服人心,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宣传和执行的政策,共享一切富有人的财产,这一点似乎与活跃在我们欧洲的某种激进思潮不谋而合,他们也希望有这么的一天。”阿礼国似乎是很随意地说着。

    “先生们看了昨天出版的报纸了吗?”布尔布隆拿起身边儿那张《红星报》,随手扬了扬。

    看见面前的两个人点头,他展开了报纸,“这上面的东西,刚好纠正了阿礼国阁下的说法,谁会相信在他们的政权统治下会有着这么一个庞大的私有企业?”

    “呵呵,我看了以后简直惊讶异常。这个顾氏企业居然已经发展到资产千万,涉及烟草、纺织、矿山等各个行业,这和他们一贯宣传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我甚至还怀疑过,顾氏是否是天京政府上层要员的亲属。”马沙利揉了揉鼻子,很有些醋意。

    对于顾同临的企业,要说最熟悉的,莫过于阿礼国了。没有顾同临的合作,英国的产品根本就别想流进天朝辖区,不是不叫卖,而是根本没人买。至于说顾氏企业的种种机器设备,那可都是来自于英国,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