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郑屠-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庞万春却摇摇头道,“耿大人此言差矣,我们统帅认为,李纲现在虽然是大罪之身,却还没说是必死无疑,等他回到东京,他的亲朋好友一定会想办法救他,万一大宋皇帝开了隆恩赦免了他,那怎么办?”

耿南仲也皱起了眉,他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李纲的同伙,比如欧阳珣,孙傅,李若水等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这的确不是没可能的,而他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才能将李纲彻底置于死地。

只听庞万春继续道,“我们也当然理解耿大人的难处,但也不是白让耿大人做的,耿大人只要答应,我们可以再割让给耿大人三个州县!”

耿南仲一听这话不由怦然心动,再加三个州县?那岂不是比预期的目标足足多得了七个州县?这要回去向皇帝和朝廷复命,岂不是天大的功劳?!

但即便如此,耿南仲还是下定不了决心,庞万春又将嘴凑到他耳边低声道,“我们知道耿大人下不了手,我们只求耿大人一件事,就是将李纲押回东京的路线告诉我们,然后安排一个地点,我们的人会装成山贼土匪袭击队伍,到时候,我们亲自动手……耿大人也就对朝廷有了交待。”

耿南仲眼中一亮,他的眼珠子一转,突然咬咬牙道,“再加一个,我要四个州县!”

庞万春沉吟片刻点点头,“可以,不过只能我们给,你不能挑!”

“还有,这件事必须保密!”

“呵呵,那当然,所以我们统帅才会让我私下跟您接触,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和我知,找个证人都不可能!”

“好……一言为定!”

“嗯,成交!”

第七百三十七章 重生(1)

耿南仲回到大名府,思前想后,又命人将参加过杀风口一役的一些人找来,从他们嘴中详细了解了杀风口一役的详细情况,确定了那郑临风的确有杀死李纲的动机。

就这样,在四个州县的诱惑,尤其是其本身也极想致李纲于死地的情况下,耿南仲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借郑临风之手杀掉李纲,永绝后患!

第二日耿南仲即宣布,李纲虽然犯得是重罪,但其身份特殊,自己虽是钦差却也没有权力审判他,而且自己还要在大名府待很长一段时间,再让他继续留在大名府深受牢狱之灾也多有不妥,所以自己决定即刻派人押解李纲回京,交由圣上裁决。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连姚古听了都是心中暗喜,所有人都已看出耿南仲与李纲十分不对路,让李纲继续留在大名府的话肯定还会受到耿南仲的折磨,若等到日后耿南仲亲自带他回京,一路上少不了又是一番折磨不说,还难保耿南仲会当面对皇帝再进什么谗言,影响了皇帝的判断,所以与其让李纲继续暗无天日的留在大名府受罪,真倒不如让他早日离开大名府,早日脱离耿南仲的掌控,也方便朝中的有识之士想办法解救他,为他洗脱罪名。

姚古当即去牢中向李纲报喜,并说自己已经派人去东京报信,准备联络朝中的许多大臣一起救他,却没想到李纲听罢沉默片刻,然后只是勉强对着姚古一笑,感谢了姚古对他的关照。

姚古哈哈一笑道,“李大人何必如此客气,于私,我这条命本就是你救得,自当竭尽所能报答你的恩情,于公,就算全天下人都不知道,我姚古也知道你李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要想尽办法为大宋救下一个忠臣!”

李纲听了眼珠竟有些泛红,他将双手从牢栏内伸了出来,姚古赶忙上前一步握住了他的双手,竟发现他的手在微微的颤抖着,“姚兄,您大我足足二十岁,请容许我叫您一声姚兄!”李纲动情道,“李老弟,我早就想叫你一声李老弟了!”姚古激动的说道,也是动了感情,“姚兄,小弟能在……结交您,真是三生有幸!只恨……!若……!”泪珠在李纲的眼中打转,平日里沉稳干练的他竟也难得的露出了激动的神情,连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姚古听出了李纲话中的悲观之气,连忙劝道,“李老弟这是哪里的话,你且放心,有我和朝中诸位大人在,你绝对没事!实在不行我还会以死上谏,说什么也要……。”

“不可!”李纲摇摇头,更加用力的握紧姚古的手说道,“请姚兄答应我一件事。”

“李老弟请说。”

“请姚兄无论何时都要记得我那晚的话,日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记得对我的承诺,就算是……你若不答应我,我现在就碰死在你的面前!”李纲突然松开姚古的手,退后一步远离牢栏,然后对着墙壁做出了一个要用头去撞的姿势沉声道,姚古大惊,赶忙道,“好好,李老弟我答应你还不行吗?!”

正在此时,一名姚古的亲卫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对姚古说道,“将军,负责押……带李大人回京的人就快到了。”

姚古一惊道,“这么快?”

李纲听了这话,对着姚古抱拳一笑,笑得是那样的洒脱,似是放下了一切的重担,“姚兄,你我便在此别过吧,若有来日,咱们兄弟再共饮一杯!”

姚古叹了口气,深深的看了李纲一眼,朝着李纲用力的一抱拳,然后转身往外走去,他还没走到牢门口却又听到李纲的声音响起,“姚兄,我的家人,请代为照顾一二。”

姚古心中无奈的一叹,实在不知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李纲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这么悲观,却也只能转过头安慰的说道,“李老弟放心,就算你不说,我也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他们,等你洗脱罪名出狱之后,还你白白胖胖的一家人!”

李纲哈哈一笑,连道多谢,还真别说,经此一句话,刚刚还充斥在牢房内的沉重气氛瞬间为之一解,姚古也一笑,这才终于走了出去,却没有接着离开,而是站在牢门口似乎是等着什么,过了没一会,就见一队约四五十人的军士正赶着由两匹马所拉的囚车往这边来,姚古见状随即朝着他们走了过去,这些军士一看到姚古都是一惊,立刻在一人的带领下朝着姚古集体行军礼,“你们是谁的部下?”姚古问道,“来牢房做什么?”

一名身穿军官校服的人立刻恭敬的答道,“末将等是京师第八将王麟大人的部下,此奉钦差大人耿大人之命押解李纲进京。”

姚古点点头,原来是京师禁军的人,又问道,“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

那人连忙恭敬的点头道,“末将知道。”

“你们知不知道里面关着的又是谁?”

“这……末将也知道。”

“很好,别的我不多说,但有一点你们要记住,李大人有没有罪,我说了不算,刘大人说了不算,耿大人说了也不算,只有皇上说了才算,在没有皇上下旨之前,李大人仍旧是李大人,仍是前线大军的监军大人,假若皇上认为李大人是无罪的,李大人仍会回来,到时候连我也要听他的,这里面的分寸,不用我多说了吧。”

众军士心中都是一惊,就算是傻子也能听出姚古话里的意思,那军官赶忙道,“请大人放心,末将心里有数,这一路末将只管把李大人平安护送到东京,别的不会多管,更不会让李大人吃半点苦头。”

姚古笑了笑,点点头,又围着牢车转了两圈,说了几句诸如“这天已经越来越凉了,牢车透风撒气的肯定会冷,要是能挂个布挡挡风说不定就好多了。”又诸如“牢车的底板怎么这么硬,扑个棉被应该会舒服不少。”之类的话,这才扬长而去。

众军士面面相觑,那军官还能怎么办,顶头上司都暗示到这份上了,得,军官一面继续去提李纲出牢,一面派人赶紧去城中准备物件,待远离了大名府就赶紧给李纲把牢车再归置一下,省的得罪了这位很可能会东山再起的大人物。

李纲坐着囚车出了大名府后不久,就被众军士不由分说的把囚车来了个大变样,虽仍旧不是很舒服,却已比曾经的冰凉透气要好上许多,别的不说,就这围着囚笼挂起来的一圈布就是极为难得的,这圈布一挂,不但挡风,更相当于一块遮羞布,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维护了李纲的尊严,李纲知道这肯定是姚古的安排,心中对姚古更是感激,而眼看着众军士对自己自始至终都极为的尊敬,一点也不像是掩饰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意图,李纲却又不禁感到有些疑惑,暗道自己莫非是猜错了?难道那耿南仲这样安排真的只是想把自己送去东京受审?

原来以李纲之才智,他一听耿南仲的安排就觉察出了异常,以耿南仲那日在牢房单独面对自己时所表现的猖狂与得意,李纲压根就不信耿南仲会如此“好心”的要把自己先于他之前送到东京,他猜测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耿南仲是想借机加害自己,但即便如此,李纲还是不得不踏上此行,因为他已身不由己,耿南仲若真想害他,他根本无从防备,相反,若是极力反抗,他担心会牵连到自己的家人以及姚古,尤其是姚古,姚古万一得知真情恼羞成怒或者彻底对大宋寒了心,那对大宋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李纲明知此行会是死路,也要义无反顾的勇敢踏上去,准备以最骄傲的方式直面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灾难!

但眼前的情况却让他有些困惑,李纲想了想,遂决定继续静观其变,且说他们又行了两天的路,已经距离大名府很远,一切仍旧十分正常,并无丝毫异样,李纲更加疑惑,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突然发生的事就此彻底改变了李纲的命运!

在一个人迹稀少的山路上,阳光明媚而温暖,是一个寒冬来临之前难得的好天气,李纲半坐在囚车中,依靠在棉被上,正在看着一本《左传》,突然,伴随着几声某种东西破空而来所发出的嗖嗖的声音,几声沉闷的闷哼声从囚车旁几乎同时响起,李纲心中猛地一惊,这段时间在战场的经历让他一下子就听出刚刚那是射箭的声音,几乎在一瞬之间,慌乱的叫声、刀剑相碰的声音以及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在囚车外不停的响起,数道血水甚至还溅到了车布上,李纲轻轻一叹,苦笑一声,暗道原来那姓耿的是这么安排的,让人在路上装强盗劫杀自己,果然是好安排,一了百了,就算事后有人怀疑他也不会有什么证据。

李纲并没有去掀布看看外面的情形,他只是轻轻的合上了书,甚至还习惯性的在刚刚看到的那一页夹上了一片树叶已作记号,然后把书放在一边,心中默默对家人、朋友还有自己的战友们道了一声别,便整了整衣冠,从容的面朝囚牢口,等待着最终命运的降临。

不一会,外面的打斗声与惨叫声都归于了平静,然后囚车的门被打来了,一只还沾着血迹的大手伸了进来,抓住布往边上一送,露出了一张英俊年轻的面容,李纲心中暗道,此人如此英雄相貌,却跟了耿南仲那奸贼,真是可惜了,“来了,”李纲淡淡道,就像是在跟一个等待多时的老友打招呼,“李大人。”那年轻人不由一愣,随即点点头笑着叫道,李纲也点点头,把眼微微一闭,淡淡道,“来吧!”

第七百三十八章 重生(2)

两天后,一个消息传回,震惊了整个大名府及前线宋军—————押解李纲去往东京的队伍在半路安阳山遭遇强盗的袭击,所有人包括李纲在内全部遇害!

耿南仲听到这个消息后故作大惊失色,心中实则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随即派人去往安阳调查详细的情况,明着是公事之举,暗着却是去看看李纲究竟是不是真的死了。

姚古听到这个消息后直若五雷轰顶,若不是身旁有姚平仲两兄弟及时搀扶,险些晕倒过去,待清醒过来以后,已经六十多岁的姚古竟完全不顾形象的在军中嚎啕大哭,闻着莫不垂泪。

这个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大名府周边及整个前线宋军,有人暗自高兴,但更多的人则是非常的悲伤,尤其是来自军队的反应,军队是一个讲究实力、本领与荣誉的地方,李纲虽在前线仅仅两个月,却已征服了大部分的宋军将士,将士们本就为李纲的遭遇而不平,此刻一听李纲遇害,更是群情激愤,并且都把矛头指向了间接害死李纲的刘延庆,数千名军士自发的去找刘延庆算账,但被他事先得到了消息,跑出军营逃去了耿南仲那里,军士们再去找耿南仲算账,耿南仲见刘延庆简直是屁滚尿流的仓皇而来就知出了大事,待听刘延庆说完,耿南仲大惊,他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也慌了神,刚要出府逃出大名府,却又听亲卫匆忙来报,说是府外已经聚集了数不清的军士,将府宅围了个水泄不通!

亲卫话音刚落,就听沸天震地的呼喊声从院子外面传了进来,竟是要求耿南仲出去说话,耿南仲吓得差点跌坐在地上,他当然不敢出去,只是命人死死守住大门,又与耿延嘻、刘延庆等人如同热锅上蚂蚁一般在屋内团团转,却是无计可施,府外,眼见大门紧闭,耿南仲根本不露面,军士们更加不满,已经开始在准备器具,准备攻破大门冲进去,此时正是宋军一片躁动,眼看就是一场兵变在即!

但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解了耿南仲的围,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姚古!姚古与李纲一样,都深得宋军将士的爱戴和尊敬,他虽然只带了姚平仲与姚友仲以及寥寥数名亲卫来到,却一下子就震住了全场几千人,姚古的样子看起来极为的疲惫,但谁都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就像是一只衰老的猛兽,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疲惫,却随时都有可能暴起,亮出仍旧锋利的獠牙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

面对几千名愤怒的士兵,姚古话不多,只是说道,“想造反吗?都给我回去!李大人的事,自有老夫在!”

军士们眼看老帅这么说,很快就散去了,一场危机瞬间化去,府内的耿南仲得知后大喜过望,他这一次可真是彻底被吓到了,心中暗暗做出决定,谈判的事要尽快结束,结束完就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回东京,而在后怕之余他又暗自庆幸,今天的事总算是又给自己落了一条口实,足以证明自己当初要皇帝防备李纲的是正确的,李纲如此会收买人心,这才来了大名府没多久就有了这么一大批死忠,若不是有皇帝的圣旨及时制止他,日后定然会重蹈郑居中之祸,甚至比他更甚!

耿南仲正在思索间,又听人来报,说是姚古并不曾离去,正在府外等待要见他,“有多少人?”耿南仲赶忙问道,刚刚的事着实吓到了他,让他害怕的不禁有些杯弓蛇影,“除了姚大人,就只有姚平仲和三名随从,刚刚姚友仲原本也在,好像是去看着那些闹事的士卒回军营了。”

一听才五个人,耿南仲顿时松了口气,这才道,“让他进来吧。”

旁边的刘延庆却苦着脸道,“耿大人,下官……想先回避一下。”

耿南仲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刘延庆也来自西北军,而且是出自于一个西北将门世家,只不过他们家并不算什么大家,跟姚家、种家之类的将门大家根本没法比,他本人也没什么太大的本事,而且这个人非常的怕死,在如狼似虎的一群西北大将中格外扎眼,一直就被许多西北军将领看不起,按理说无论是以他的资历还是能力都不足以担任大军的副帅,而他这次之所以能当上姚古的副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姚古一样当初并没有跟童贯走得太近,便没被赵桓归结为童贯一派的缘故,但实际上他的情况却与姚古又极为不一样,姚古是不屑于与巴结童贯,他是想巴结,却没有被童贯看上所以没巴结成。偏偏就因此而因祸得福,此次西北军出征,赵桓在选中姚古担任主帅后却在副帅的人选上犯了难,左挑右选,都因选中的人曾经跟童贯走得太近而放弃,这个时候,有个人向赵桓推荐了刘延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耿南仲,因为刘延庆走了“儿子路线”,他的儿子叫做刘光世,与耿南仲之子耿延嘻关系非常不错,刘光世去求耿延嘻,耿南仲心道在前线大军中留个自己的人也不错,就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待给赵桓一推荐,赵桓一看发现这个人确实跟童贯不是一伙的,又听耿南仲添油加醋的说他当初因为反对童贯如何被压制,累立战功却不得升迁,当下就同意了耿南仲的建议,下令让刘延庆当了副帅。

刘延庆自然是对耿南仲感激不尽,不过他本人也知道自己难以服众,自来到大名府后一直以来还算老实,对姚古言听计从、服服诺诺,姚古虽然也看不起他,但见他如此听话也就没为难他,可刘延庆真实的想法却并不如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不但讨厌姚古,讨厌西北军的其他人,甚至连已死的童贯他都非常讨厌,因为那些人都看不起他,他无时无刻不想报复,想找机会飞黄腾达,然后威风的挺起腰杆,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都后悔万分!

所以他一直都在等待机会。自李纲来到前线没多久,他就收到了耿南仲的信,耿南仲要他时刻监视李纲的动静,随时向他汇报,耿南仲是谁?那可是赵桓的大功臣,堂堂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延庆一看这不就是机会吗?巴结好了耿南仲,日后好处还不是大大的?当下就遵从耿南仲的安排,当起了耿南仲的眼线。所以,此次耿南仲请赵桓下旨防备李纲,这道圣旨才会秘密交给了刘延庆。

刘延庆的差事原本办得不错,干净利索的拿下了李纲,耿南仲非常的满意,但今天办得这事却很不地道,因为耿南仲认为那些闹事的军士之所以会找到自己,是因为被逃到自己这里的刘延庆给吸引过来的,而且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延庆虽顶着一个副帅的名号,实际上却是狗屁不是,被几千名士兵追得满城跑如丧家之犬,简直是颜面扫地,再看看人家姚古,一来几句话就把几千人说走了,几千名恶卒面对姚古两个屁都不敢放,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这些都让耿南仲觉得刘延庆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人,不堪大用,对他的态度自然也就一落千丈。

但话虽如此,自己很快就要回东京了,眼前在前线还找不出个人替代刘延庆,耿南仲也不好对他翻脸,只得点点头道,“好,你去避一避吧。”

不巧,耿南仲刚刚表情的变化虽然只在一瞬之间,却被敏感的刘延庆捕捉到了,那种表情对他来说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让刘延庆心中很不舒服,他猜到了耿南仲很可能会放弃自己,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他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因为李纲一事他已经得罪了几乎整个西北军,如果再被耿南仲遗弃,那他就等于里外不是人,莫说飞黄腾达了,连现有的一切还能不能保存都很难说。

刘延庆瞬间打定主意,他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再挣扎一次,而挣扎的方向,就放在了即将来到的姚古的身上!

主意已定,刘延庆一面走进了内屋,一面却又藏在门后仔细的观察外面的情形,只见没过多久,几个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为首者正是姚古,耿南仲热情的迎了上去,连说道,“姚大人啊,今天是多亏了你,本官……”

却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姚古突然粗暴的伸手打断了他的话,冷冷说道,“耿大人,将士们爱护李大人心切,请你理解,下官此来就是想问耿大人一句话,李大人的事,究竟是一场意外,还是……?!”

在姚古冰冷而充满杀气的目光下,耿南仲心中猛地一颤,竟让他亲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战,然后才慌忙道,“姚大人何出此言?当然是……意外,要不呢?”

姚古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耿南仲心下狂跳,面上仍旧故作镇静,片刻之后,姚古才慢慢点点头说道,“不管是怎么回事,卑职都会去查个究竟,若是意外,卑职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那些强盗全部杀死,若不是……就算舍弃了这颗人头,卑职也要为李大人讨回一个公道!”

说罢,姚古转身就走,只留下耿南仲气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却又不敢多说半个不字,只是浑身气得发抖的看着姚古的背影,直到姚古没了踪迹才伸出手指着姚古消失的方向哆哆嗦嗦的说道,“他……他竟敢……!”

正在此时,刘延庆突然从屋内闪了出来,快步来到耿南仲身边扶住他,将他扶到椅边坐下,对耿南仲好一阵安慰,过了一会耿南仲气色稍稍顺了些,刘延庆又把嘴凑到他的耳边一阵细语,直听得耿南仲面色又惊又疑,“你说得……都是真的?”

刘延庆连连点头,“卑职怎敢骗大人您?卑职在他身边设有一个眼线,从他在李纲被捕那晚回到住所的表现看,李纲肯定对他说过议和的事!”

“嗯……!”耿南仲点点头,然后对着刘延庆一笑,就如同以前一样,“你做的很好,以后要替我再好好地看住他!”

“是!”刘延庆精神一振赶忙道。

※※※

又三天后,更加详细的情况传回了大名府,李纲与五十七名押送他的军士在安阳县境内过安阳山时,在山路遭遇不明身份的强盗袭击,强盗残忍的杀死了包括李纲在内的所有的人,还抢走了所有的财物、马匹甚至兵器、甲胄与鞋靴,简直是洗劫一空。

现场遗留几十具尸体,一个也不少,只不过尸体在被人发现前遭受过野兽的啃食,许多都已面目全非,其中一具的脸都被啃烂了,但从身穿的衣服与随身的物品以及身材体型上可以看出,定然是李纲无疑!

耿南仲在得到消息后终于彻底放下心来,随即又出城与天道军谈判,郑飞遵守了承诺,果然又多割让给了他四个州县,耿南仲高兴的回到大名府要给东京再发喜报,但他却没想到,他刚走,庞万春就从外面走进帅帐对郑飞道,“统帅,人已经带回来了。”

郑飞道,“他怎么样?”

“别的都好,不过他一路上都在寻找机会自尽,连头都撞破了,我们没办法只能绑了他,但他……他绝食了。”

“绝食?”郑飞无奈的叹了口气,李纲啊李纲,性子果然如此刚烈!

“老办法,”郑飞接着道,“对他说,他要不吃饭,我马上斩杀俘虏的五千名宋军!”

“是!”

“然后,按照计划,让张叔夜、宗泽、种师道、刘法四人一起去劝他!”

“是!”

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生(3)

没过多久,耿南仲的奏章送到了汴梁,赵桓基本同意了最终的议和方案,而对“李纲”之死,虽然在朝中引起了一场极大的轰动,但赵桓除了下令将安阳县令革职查办、命令全力侦破此案与缉拿凶手外就没有了什么下文,既没有为李纲平反,也没有确定李纲是否有罪,仍按李纲现有的官职操办后事,等于说是承认了李纲确实死于意外,并且一切功罪皆不再深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纲的政敌用沉默表示了同意,反正李纲已死,主战派元气大伤,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朝中的主战派大臣却不满意,他们要为李纲讨个公道,一定要彻查死因以及公开为李纲恢复名誉,可还没等他们行动,几位主要大臣就被赵桓诏进了宫,赵桓严令他们谁都不准闹事,他质问这些大臣,李纲是怎么得知朝廷正在议和的?是谁在给他通风报信?如果不是因为他提前得到消息,他会做出抗旨的事情吗?而且他抗旨也是事实,查到最后,就算他现在死了也免不了要被追罪,可能还会祸及家人,这件事要闹大了,谁都逃脱不了干系!更重要的是,大宋现在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若因为这件事搞得朝中大乱,继而引得天下大乱,到时候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几位大臣都明白了赵桓的意思,赵桓恐怕也知道李纲出事出得极为蹊跷,但他已不愿去深究,因为他刚继位没多久,才刚刚掌控了朝廷,立足还未完全稳住,这个时候要彻查这件事的话只会越搞越大,搞不好就会在朝中引起一场混乱,甚至影响到他的帝位,所以他才会这么安排,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清不楚的处理办法,不再追究李纲的抗旨之罪,不再追究谁在给李纲通风报信,也不再追究李纲到底是怎么死的,就让这件事成为永远的一个谜来换取大宋目前的安稳太平。

面对这已经不可更改的事实,主战派的大臣们都选择了屈服,因为也确实没有别的道可以走了,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做无谓的挣扎就等于跟皇帝对着干,大宋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组训,但此时已不比从前,大宋还规定不准政变,不准谋反,不准囚禁皇帝呢,但那又怎么样?这位新任的皇帝还不是囚禁了他老爹,先从杀蔡京、童贯、王黼,再到杀郑居中一路杀过来的,惹急了他,威胁到他的统治,他肯定还敢杀!

就这样,因李纲之死而起,并极有可能会在大宋内部引起一场最猛烈的政治风暴的事件便就此终了了。

不过也不知道究竟是李纲在那晚写给赵桓的奏章打动了他,还是他的死触动了赵桓,赵桓决定修改一下停战协议的有关条件,他下圣旨给耿南仲,协议的别的内容可以不变,但河北东路不能全给对方,具体给对方多少由耿南仲做主,但底线是一半,绝对不能超过一半。

又几天后,圣旨送达大名府,耿南仲在两天前就已得到了信儿,出现这样的结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太了解赵桓了,而且李纲才跟了赵桓几天,哪比得上他耿南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近十年的陪伴!

现在对耿南仲来说唯一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姚古,但姚古却对这个结果表现得极为平静,甚至还强令前线宋军坚守驻地,谁都不准再闹事,耿南仲得知后心中更加得意,暗道这姚古也不过是个懂得识时务的人罢了,前两天还威胁自己,此刻一看皇帝都不怪罪自己这不也老实了?

但对赵桓临时更改的条件却让耿南仲犯了难,明明已经答应了对方,这又临时反悔,对方要是恼了,不再议和了怎么办?

耿南仲忐忑不安的派人出城去向天道军传达了这个改变,郑飞得知后自然是大怒,但没办法,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谈判,粮草越来越少,根本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郑飞想了想,便派出吴用去往大名府,明着质疑大宋出尔反尔,摆出一副议和不用再谈的架势,实则打探大宋的底线,耿南仲原本就在担心天道军不谈了,正在焦虑不安中,单论心眼儿也压根不是老油条吴用的对手,结果被吴用三言两语就套出了所有的底线,吴用回去给郑飞一说,郑飞一看原来如此,反正只要能跟辽国接壤就行,一半就一半吧,立刻铺开地图与众人一番算计,很快就敲定了要哪几个州。

再派人给耿南仲一说,耿南仲没想到这件事还真成了,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天道军可以完成谈判的最终步骤了,生怕天道军再反悔。

第二天,在大名府外,吴用代表天道军与代表大宋的耿南仲在大名府前正式交换国书,达成了停战协议。

随后几天,根据协议的内容,天道军如约开始了分批的撤离,并首先将临清、博平等地归还给了大宋,当然,归还给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