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郑屠-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太监却摇摇头,高俅一想就明白了,大名府是梁世杰的地盘,梁世杰是蔡京的女婿,蔡京刚刚在朝堂上站在了太子一边……。
高俅又道,“那河北禁军一路如何?”
小太监立刻一拱手,“大人之恩,没齿难忘!”
就这样,高俅将刘法安排进了河北军一路,他以为嘉王之所以同意这种安排肯定是因为河北军也是他们一派的人,但谁料……。
随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童贯的意料,从大战开始后的第一天起,大名府、河北东路、京东东路战事不利的消息就接踵而至,紧接着,刘法的西军投降梁山贼寇的消息就传来了,刘法这一叛变,他作为西军主将之一,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好可以给太子一派一个整顿西军的机会,少不了再拿下几名童贯的大将,顺利的话,甚至整个西北军都要从此改姓“太子”,若没了西军,童贯就是个狗屁。
高俅知道这个消息后只觉如遭雷劈,也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河北军也是太子的人,嘉王一派完全看走了眼,太子真是好厉害,不发则已,一发便是雷霆一击!
嘉王一派连输两场!
只是如此一来,摆在童贯面前的形势就更严峻了,他突然发现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起来,那就是假若东征失败那该怎么办?以目前的形势看,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高俅想着想着,只觉如坠冰窖,浑身血液如同凝固一般,后背也被冷汗浸湿了,“不行!我绝对不能坐以待毙!”高俅攥紧拳头暗暗想道,“还好,我的手中还有大名府两万人,河北军三万人,京东东路军三万多人,这些人虽不见得能战胜贼寇,但却可以牵制住贼寇许多兵力。而我手中还有十万应天府禁军,所以我的兵力相比贼寇还是占据优势的,只要我步步小心,从南线济州、徐州、濮州一线顺利攻进京东西路打败贼寇,胜利还是我的!”
“来人啊!”高俅想罢高喝一声,立刻就见有军士一脸惊恐的快步走进营帐单膝跪倒,“属下在,大人有何吩咐?”
高俅高声道,“传令前线,给我狠狠的打,贼城不破,谁都不准后退一步,后退者,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第五百零九章 剿匪将成?(1)
几乎是在同一天,濮州、济州与徐州遭遇了自开战以来宋军最猛烈的攻击,宋军总兵力近十二万人朝着三州内的天道军第二军两万将士发动了如潮水一般的进攻,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黑夜,又从黑夜战斗到白天,日夜相继不停歇,双方都杀红了眼,各种攻城守城手段无所不用,各地城下皆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宋军伤亡惨重,天道军的损失也不轻,两天后,重新整装的河北东路三万宋军,京东东路近四万宋军,以及重新组织起来的大名府三将万余宋军也分别对阳谷、高唐、齐州、兖州等地发动了进攻,整个京东西路再次陷入四面大战之中!
很快,一条又一条最新的战况军情被送到高俅的面前,与前几日尽是坏消息不同,最新的战况总算多了一些好消息,比如在兖州战场,原本毫无建树的京东东路宋军突然大发神威,连克数县,将战线往兖州腹地推进了近百里!比如河北军重新强渡了黄河,并再次将齐州城团团围住,将梁山贼寇逼回城内。甚至是由溃败的万余大名府禁军组成的新西路军也取得了连下数县的战果。而在南线主战场,濮州、济州、徐州三地的贼寇也已初步显露出穷途末路的先兆,他们已射光了所有的箭支,将困兵乏,还有迹象表明他们的粮草也已到达了即将耗尽,甚至可能已经耗尽的地步。至于各地夏粮,虽被贼寇提前收了许多,但也被朝廷大军按计划烧毁了许多,极大的打击了贼寇的信心。
高俅惴惴不安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了些,心中暗自得意,这就对了,我堂堂大宋正规军又怎会敌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的贼寇呢?看来,前段时间的接连失利不是因为这些军人太过轻敌就是因为他们没拿出所有的实力,结果本官现在一逼他们,不就把他们的真实实力给逼出来了?
接下来,果不出高俅所料与期盼,三日后,四万宋军在付出了一万五千条性命后终于攻克濮州,有些可惜的是,被梁山悍匪林冲与四千贼寇夺路而逃冲出重围,逃走了。
又三日后,徐州再被宋军攻克,也很可惜,梁山悍匪厉天闰与四五千贼寇也跑掉了,又三日后,济州也落入了宋军手中,同样很可惜,梁山悍匪邓元觉、王寅与四千多贼寇也杀出宋军重围逃往了京东西路腹地,至此,南部战场濮州、济州与徐州大部基本都已重回大宋手中,高俅大喜,立刻向朝廷发去喜报,本人也是意气风发,好不得意!当然,报与朝廷的战果是经过数倍甚至数十倍夸大的。而在此战中阵亡的三四万宋军则不是重点,打仗总会死人的,高俅不怕死人,只怕打不了胜仗。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捉住几名梁山贼寇头子,尤其是那林冲,也没能全歼贼寇,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贼寇还能跑到哪去?就让他们苟延残喘几日好了。
高俅随即派出斥候密探潜入京东西路腹地探查敌情,同时下令东征军休整几日,待恢复战斗力后再继续向京东西路腹地挺进,争取一鼓作气拿下梁山贼寇的中心郓州,将贼寇一网打尽!
不过接着就有许多不好的事情传到了高俅耳中,那便是宋军竟在濮州等三地内大肆抢掠,祸害百姓,引得三地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已经导致了数次小规模民乱。
但高俅对此却没怎么当回事,军人们卖命攻下城池,总要犒赏一下,但拿什么犒赏他们?本官反正是没那么多钱,朝廷短时间也拿不出赏赐来,所以就只能让他们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至于那些作乱乱民,不过是梁山余孽,杀了就是了。
不过高俅身边也有忠良幕僚,这些人不忍见三地百姓刚刚脱离贼寇魔爪,好不容易重回大宋怀抱了却又要遭此一难,几个人一合计当即向高俅劝谏,说,“大人啊,您不能不去管,东征军您是主帅,有功劳您占大,可若有责罚您也是首当其冲。官兵祸害各地,一来会败坏大人您的名声,二来,等剿匪结束,此事一旦被朝中一些居心叵测的御史言官知道,少不了就要去圣上那里告状,现在您剿匪有大功,圣上又那么恩宠您,您自然不怕,但以后呢?等过个几年天下太平后,朝廷就可能只记得您纵容官兵祸害百姓而忘了此刻您带领大军卖命剿匪的辛苦。与其日后徒增烦恼,不如现在就约束一下各军,既为大人争得了好民声,也不至于落了把柄在别人手中。”
高俅别的没听进去,却十分清楚的听到了这几名幕僚言者无心的一句“居心叵测”这四个字,顿时让高俅有种“听者有意”的感觉,他一想,心中顿时一惊,暗道自己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把一件很重要的事给忘了,那件事不是别的,正是刘法投降之事!
刘法被逼投降虽是河北军干的,当初也是嘉王主动要求自己将刘法调入的河北军,此事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比如说,嘉王一派在大怒之下会不会……误会这事自己也有份?毕竟自己是东征军主帅,手下大将叛变,作为主帅肯定有脱不了的关系。而假若真是如此,他们也许就要对自己展开报复,所以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把柄落在他们手中,否则日后必将会为他们所利用。
高俅想定,立刻连下军令,严令各地宋军遵纪守法,不可再侵扰百姓,否则军法处置!
此令一出,各地百姓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紧接着,派出去的斥候密探也带回了郓州贼寇的情报,原来败逃的几路梁山贼寇都逃回了郓州,但梁山贼首郑临风恼怒他们丢掉城池,已将邓元觉、林冲、王寅等一大批大贼头子都抓了起来,整天发怒,梁山贼寇目前是人心惶惶。此时的郓州,共有梁山贼寇约六万人,外加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共九万人。其余的贼寇都分布在从西到南再到东的战线上,被三路朝廷大军死死拖住了!
高俅闻之更是大喜,很明显,贼寇内部已是自乱了阵脚,同时,高俅一听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也在郓州内不由眼中一亮,心下一喜,为何?这三万西军可是被迫投降的贼寇,自己若能跟他们取得联系,只要允诺他们一切既往不咎,想必他们必会回心转意,而只要他们能答应,自己就立刻可以得到三个好处,一是有这三万西军作内应,郓州城必不攻自破。二是重获三万大军。三是也可向嘉王一派证明自己的清白。至于太子那边,自己出于大局考虑为了整个剿匪大计的成功而不得不这么做,想必他们也能理解,而等战役结束向朝廷上报详细军情时,自己也会如实上报西军的这一短暂叛变,并故意淡化河北军在此中的作用,以此来向太子示好。如此一来,两边都给了面子,一场祸事就可避免了。
高俅打定主意,立刻派出密探重返郓州去与西军取得联系,几日后,密探带回了西军主帅刘法的儿子刘正彦的亲笔信,刘正彦在信上说西军只是迫于无奈才投降的贼寇,他们的心还是属于大宋的,自己的父亲刘法此刻就是假托要回西北安顿家眷而得已离开的京东西路,实际却是去东京想办法鸣冤去了,宣抚使大人若能保证既往不咎并替他们向朝廷求情,他们当然愿意重回大宋和东征军,杀敌报国,戴罪立功!
高俅看完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得意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顺利,简直太顺利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原定计划进行着,自己真是料事如神,计谋入神,用兵如神啊!
如今,彻底收复京东西路已只在弹指之间,此战过后,他就是大功一件,不但能赢得皇帝嘉奖,甚至还能青史留名。而就在昨日,他也刚刚得到东南那边的消息,令他惊讶的是主持西北军务十几年,用军经验无比丰富的童贯居然已在东南吃了数场败仗,不但没能收复东南失地,还又丢了几个州县!将他与童贯一比较,孰强孰劣一目了然,他简直就是诸葛孔明转世,这种感觉让他不由轻飘飘起来……。
高俅立刻给刘正彦回了信,与他约定好了里应外合的暗号与时间,待密探一走,高俅随即下令大军打起精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他站在济州城高耸的城墙上看着北方郓州的方向,脸上写满了大仇即将得报的快感,“兄弟啊,孩儿啊,你们等着,我就快可以给你报仇了!”
第五百一十章 剿匪将成?(2)
七月二十六日一大早,高俅亲率东征军主力九万余人正式开拔朝着郓州城而去,途中遭遇数小股梁山贼寇的抵抗和骚扰,但都在大军的进攻下望风而逃,同时斥候也不停回报,梁山贼寇驻守在郓州外围数个方向的四五万大军正在急速往郓州城撤去,高俅得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冷冷一笑,贼寇很明显想在郓州城附近集合兵力与自己展开决战,可这不正合自己心意?正好可以将贼寇一网打尽!他随即下令大军立刻加快步伐!
两个时辰后,前方先锋军回报,大军已抵达梁山泊附近,问是否攻上山去?
高俅暗付,梁山泊是梁山贼寇的发源地,据说梁山贼寇的中心虽已转移到了郓州城,但他们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仍在梁山举行,而且他们还有许多重要机构也设在梁山上,可以说,梁山泊是梁山贼寇心目中的一块“圣地”,所以,若能攻破梁山泊定能给贼寇的信心予以重创!
高俅随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转而对梁山泊发动进攻,数万禁军抬着攻城武器,从山路往梁山上攻去,但自上山开始,他们便遭遇到了梁山贼寇的不停骚扰,从山路两边的密林中、树木上、山岩后、峭壁旁,时不时就有夺命的箭支飞来,宋军虽有盾牌也是防不胜防,不时就会有宋兵中箭倒地。
宋军不胜其烦,想反击,但在陡峭的山路上,面对攀岩走壁如履平地的梁山贼寇,宋军根本追不上,便是派出小股部队舍命去追,这些小股部队也往往是有去无回。渐渐的,宋军就放弃了无谓的追击,遂调来大批弓箭手行在队伍中,哪里有异常就往哪里狠命的射箭,果然,宋军遭受的攻击逐渐减少下去。
终于,宋军来到了山上,只见山上的贼寇早已把城门紧闭,做出一副死守到底的样子,在宋军组架好攻城武器后,战斗很快打响了,战场既在山上,山石自取之不尽,投石车大发神威,将巨大的山石如雨点一般砸向关隘,随后,数万大军开始如潮水一般涌向关隘,发动了攻城战,梁山贼寇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宁可顶着巨大的伤亡也坚持战斗,显示出了他们坚决保卫圣地梁山的决心,只是他们越是如此,宋军就越认定攻下梁山泊的价值,高俅连下军令,命令大军要不惜代价攻下梁山!
终于,战斗在持续一个时辰,宋军在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后攻破了山前第一关,又在一个时辰后连下后面两关,攻上了梁山泊!
只可惜,在他们眼前的已只是一座空山,他们也终于明白了梁山贼寇之所以死守山前几关的原因,他们就是为了给山上的贼寇争取时间,让他们可以从后山撤离,虽然废了老大的劲,付出这么大的伤亡只是攻下了一座空山,但高俅还是很高兴,在他看来,此战的胜利意义绝对大于实际,首先,自己完成了高廉未能完成的使命,告慰了高廉的在天亡灵。其次,上报朝廷又是一件功劳。再次,随着逃走的梁山贼寇将梁山已丢的消息传给其他地方的贼寇,必将引起他们的恐慌,打击他们的士气!
当然,好不容易攻上梁山了,也不能就这么白白下去,高俅随即下令一把火烧掉梁山贼寇的大本营!顿时,梁山上火光四起,浓烟滚滚,无数建筑陷入火海之中。
高俅见状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左右莫不赶忙奉承宣抚使大人真是用兵如神,天下难寻,此番剿匪大业自此刻开始就即将全面成功了!
宋军再度下山,待来到山下梁山水泊旁,高俅看着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水泊,心中突然一动,问向左右,“梁山贼寇不是有水军吗?怎不见他们的踪迹?”
左右回道,“梁山贼寇确有水军一支,但不过仅有两千余人,据探子回报,因为我军没有水师,这支贼寇水军也已没了用武之地,数日前就被梁山贼寇调入了郓州城,至于他们的船……也许是藏在水泊某处了吧。”
高俅一听便没有太在意,接着下令大军继续朝郓州城的方向攻去。
但高俅却不知道,此刻远在八百里水泊的最中心的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正有大小船只近五百艘藏匿其中,每一艘船上都站满了人,他们都面朝梁山泊的方向肃立,没有人乱动,没有人喧哗,所有人都只是看着已陷入火海的梁山泊顶,眼中映射着火光的影子,却似在怒火在燃烧着,都暗暗握紧了手中的刀柄……!
※※※
两个时辰后,宋军在又击退了数支梁山贼寇的小股部队后终于抵达了郓州城,看着已近在眼前的郓州城,宋军上上下下几万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激动与贪念之色,所有人都知道,梁山贼寇攻占了京东西路后,对京东西路的官吏与富户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那些官员与土豪数辈子的积累也全部落进了梁山贼寇的手中,这笔钱究竟有多少,谁都无法想象,但据说少说也有上亿贯,大宋一年的岁入也不过才不到一亿贯啊!
而这笔钱就很有可能藏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梁山贼寇的大本营梁山泊,一个就是他们的行政中心郓州城!如今梁山泊已被攻破,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大额钱财的踪影,那也就是说,那笔钱财一定是藏在郓州城内!就算还是找不到那笔巨富之财,富得流油的郓州城也足够几万大军发笔小财了。
所有人都卯足了一把劲,待攻破郓州城,一定要大干一场。
高俅对那笔传说中的亿贯钱财也很心动,但现在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关心,那就是与刘正彦的约定,刘正彦在回信上说,梁山贼首郑临风虽然将西军带回了郓州城,但他还并不信任西军,西军三万人却只配给了五千把兵器,还没有甲胄和盾牌等物,西军上上下下对此皆是愤愤不平,这还没完,贼寇为防止西军集中起来隐患太大,他们还将西军分成了四部分,每部只有七千余人,分别驻守在四面城门,只可惜,按照刘正彦的说法,贼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西军三万人虽被分成了四部分,却不也意味着……四面城门处就都有西军的人了?
而这就是刘正彦与高俅的计划,待到大战开始之后,西军会突然临阵倒戈打开城门将宋军放入城内,与宋军一起诛杀贼寇!
第五百一十一章 剿匪将成?(3)
九万宋军在郓州城外摆下阵势,却是迟迟不见发起进攻,原来高俅虽剿匪心切,但他也还没完全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头脑,因为根据先前的情报显示,贼寇现在在郓州城除了三万西军外至少还有五万人,加上西军共有八万人,以贼寇此前所表现出的强悍,他们至少也还有与自己展开决战的实力,只是现在为何龟缩在城中不出呢?
于是高俅派出了许多斥候前去郓州城附近侦察,半个时辰后,前方先锋官来报,“安插在郓州城内的密探求见宣抚使大人。”
高俅心中一喜,暗道真是需要什么什么就来什么,这密探叫做陈标,潜伏于郓州城已有半年,着实为朝廷送来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与刘正彦的联络也都是靠此人传递消息,但此人最近几日却没了动静,高俅还担心他是不是暴露了,没想到关键时刻又出现了,正好可以从此人这里知道郓州城内的详细情况,高俅立刻接见了密探,却见此密探浑身脏兮兮的就像是从泥巴沟里刚爬上来一样,浑身还散发着股股恶臭,众人莫不掩鼻躲避,但此人的脸上却不知怎的写满了兴奋之色,高俅闻到臭味也不由皱了皱眉头,但还是很客气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郓州城内情况如何?”
陈标恭敬的朝着高俅行了个大礼便兴奋的说道,“小人没什么,不过是梁山贼寇封锁了全城,小人为将一条很重要的情报送于大人而忍着恶臭从……”
高俅一听“很重要的情报”六个字心中就是猛地一跳,后面的话也不想听了,看此人这幅模样肯定十分令人恶心,不听也罢,他立刻打断此人便急问道,“你辛苦了……什么情报?!”
陈标回道,“是!就在昨夜,贼寇内部大乱,原汝宁郡都统制,现贼寇第五军军长呼延灼突然率部两万余人强行冲出郓州城往东北方而去,第四军军长王进率部追击,双方据说在与齐州交界处发生交战,各有死伤,王进率部今早方归!”
高俅吃了一惊,急问道,“怎会这样?消息可确凿?!”
密探把头点的像个拨浪鼓,满脸肯定的回道,“绝对可信,这是小人通过重金收买的一名贼寇统帅府家丁告诉小人的,原来这些日子贼首郑临风秘密将家眷还有大批成箱的东西运出了郓州城,但不知怎的走漏了风声,坊间与贼寇军中皆传言贼首郑临风是在为自己准备退路,而被他秘密转移走的就是贼寇从京东西路各地掠夺来的巨额财富!此事搞得贼寇军中人心惶惶。”
“就在昨天中午,贼首郑临风召开了一个会,会上,他第一次提出了向朝廷投降的打算,说大家随他起兵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如今朝廷大军压上,咱们已连丢濮州等地,郓州也已朝不保夕。所以为了大家都能活命,他愿意请求朝廷的招安,大家以后还是该做官的做官,该发财的发财。”
“可他此话一出,贼寇内部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向朝廷投降,请求招安。另一派则坚决反对招安,这一派便以呼延灼等原朝廷降将为主。双方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说着说着就有人说到了贼首郑临风秘密转移家眷和财富的事,呼延灼等人质问郑临风是不是早就计划把他们给卖了?郑临风大怒,欲治罪呼延灼,呼延灼率领手下众人夺门而出,没过多久,他便率领部下杀出了郓州城!贼首郑临风大怒,觉得手下的人都不值得信任,又被他连捉了几名大将。”
“但小人还不敢信,又去悄悄找到西军刘正彦将军,他也向小人证实了此事。紧接着,大人率领大军攻破梁山泊,烧毁梁山顶的消息也传来了,郓州城内顿时大乱,依旧留在郓州城的贼寇军队开始成批的出现逃兵,大批喽啰脱下贼寇军服藏匿起来不愿再为贼寇效力。刘将军与小人深知这个消息的重要性,便由刘将军帮忙,把小人藏在……小人才得以逃出郓州城来向大人禀报!”
高俅听罢先是一愣,接着就只觉一股狂喜涌上心头,明白了,怪不得贼寇龟缩城内,原来竟是如此!想来那呼延灼拒绝投降也不奇怪,他跟别人可不一样,别人招安便招安了,他可是叛国之人,叛国之人能否被招安还是个问题。就算能被招安,当初可是本官推荐的他担任的剿匪军副帅,也是他害死的本官堂弟,现在他一见是本官率大军前来剿匪,肯定明白无论怎样,落在本官手中定然没好果子吃,也就自然不肯投降了。
好好好!贼寇内部如今已经大乱,又丢了呼延灼的两万人,则郓州城内顶多还有三万贼寇军,却已都是全无士气之徒。本官的九万大军再加上西军三万人,总共十二万人灭这三万贼军还不是易如反掌?
贼首郑临风想投降?哼!你与林冲、鲁智深等狗贼害我小儿,又害我兄弟,本官恨不得将尔等挫骨扬灰,又怎会接受你们的投降?!至于招安,就更别痴心妄想了!
左右也都是对着高俅连声道贺恭维,高俅更加得意,随即赏了陈标。
没过过久,先锋官又来报,说自郓州城内出来一人,来到军前说是带着贼首郑临风的信要求见大人,高俅冷哼一声,已然猜到了对方的目的,他刚想下令捉住此人斩首示众心中却又一动,暗道那郑临风不是把大笔财富转移走了么?那他转移到哪里去了?嗯……虽然不必在意此人的投降,但这笔财富却还是要搞清楚在哪里的好!
高俅想定便命人将那传信贼寇带进来,却很快就见一名满脸惧色、打着哆嗦的秀才打扮的人被两名军士架了过来,此人一见高俅就跪倒在地连连大声喊冤道他不是梁山贼寇,梁山贼寇捉住了他的家人,要他来给大人们送信,他若不送,贼寇就要杀他全家!
高俅一愣,不是贼寇?接着就听旁边陈标惊道,“沈秀才,是你?!”
那人抬头一看,见是陈标先是一愣接着喜道,“陈大哥,是你……快给小人证明啊!”
陈标立刻对高俅说道,“大人,此人确实不是贼寇,乃是郓州城内一名教书先生。”
高俅点点头,原来如此,然后把手一伸,“贼寇的信呢?”
沈秀才立刻哆哆嗦嗦的从怀中取出一信,军士取过交给高俅,高俅便展开看了起来,看罢却是冷笑一声把信随手往桌上一扔,然后朝着左右一挥手,顿时,陈标等人都退了出去,高俅这才对沈秀才说道,“你回去就说本官有话要传给那郑临风。”
沈秀才赶忙道,“是是是,大人请讲,小人一定只字不差把话传到。”
高俅冷冷一笑道,“告诉他,若想降,五千万贯给本官一个子儿也不能少的准备好,否则,半个时辰后,本官就攻城!”
※※※
沈秀才已经走了,高俅来到外面看着远处的郓州城,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你的钱,本官要。你的命……本官也没打算留!
第五百一十二章 气势如虹(1)
“统帅,这就是高俅让我传给您的话。”沈秀才对郑飞恭敬的一笑说道,此刻他已完全不见了刚刚在高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惊慌和恐惧,只见他面容谦逊有礼而沉稳自信,只可惜高俅与陈标等人是再没有机会见到他这番变化了,“沈先生辛苦了,让先生涉险,我等真是过意不去。”郑飞感激的对沈秀才一抱拳,沈秀才赶忙摇头一笑,“统帅言重了,若我统帅,我早已冤死狱中,老母也早因我这落魄穷酸的无能而病死……更不用说统帅对满城百姓的大恩大德了,若能以死以报统帅大恩,沈某亦无所怨!”
郑飞立刻命人取来早已准备好的钱财要赏给沈秀才,沈秀才却坚决不要,但郑飞一再坚持,沈秀才面色微红道了一声惭愧,这才收下了钱财。
送走了沈秀才,郑飞转过身来,只见他面前除了扈三娘、王进、吴用、朱贵等人外,邓元觉、林冲、王寅等传说中的因丢掉濮州等地而被关起来的人竟然在,陈标口中已带兵叛逃的呼延灼的儿子呼延虎居然还在,那个已与高俅密谋造反的西军刘正彦赫然也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俅想要我的五千贯,”郑飞微微笑道,“他真的不算贪心了,外界都传咱们搜刮了上亿贯,他却只要五千贯。不过他要失望了,咱们当初是查抄出了不少钱,但早就花的没剩多少了,他就算再逼老子,老子也给他生不出五千贯来。”
众将也都是一笑,刘正彦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的侥幸,回想起了这些日子的经过……前些日子当那个陈标找上他时,其实他着实有些心动,毕竟西军的投降是在走投无路下的无奈之举,他也非常愿意光明正大的重回大宋。
但……他却犹豫了,因为随着他从齐州再到郓州,随着他愈发深入的了解天道军,他便不自觉的感到了一种恐惧,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十五年的从军生涯,他一直以自己是西军的一员而骄傲,西军冠绝整个禁军这是天下的共识,他从不相信大宋境内还有比西军更加强大的军队,但现在他却见到了,见到一支无论从各方面都不弱于西军,甚至在某些方向还要强于西军的军队!
这种认知在改变他的世界观的同时,还极大的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他十分怀疑,贼寇的接连败退是真的吗?自己如果反水,等待自己与西军的后果会是什么?西军不怕死,但仇还没报,他们还不能死!
终于,在一个不眠夜后,刘正彦走进了统帅府,当他来到统帅的书房,他还没开口,却听正伏在书案上认真观察地图的统帅连头也没抬的淡淡一句,“正彦,恭喜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已决定从现在开始真正信任你们。”
一瞬间,刘正彦浑身一颤,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一切都在天道军的监视下,也就是说,如果自己今天没有来,如果自己……那等待自己与西军的……!
接下来,刘正彦才知道,那个自认为一直神不知鬼不觉的潜伏在京东西路的朝廷密探陈标,其实一直就处于天道军一个叫做调查局的情报部门的严密监视之下,那个人住处的绝大多数住户,小贩,甚至是他的一些为掩饰身份而结交的朋友、生意伙伴、生意对象等等都是调查局的人,而他传给朝廷的所谓天道军的情报,也不过是天道军故意让朝廷知道的虚假情报罢了,刘正彦彻底服气了,而在深深畏惧和侥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