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清楚,我们是非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不是政府官员。非政府机构听说过吗?社工听说过吗?”德志问。

    “看来你的学问真多,你戴眼镜跟我戴眼镜是不同的。你戴眼镜表示你读书读得多,有学问,我戴眼镜是因为我打游戏打得时间长,长期盯着电脑屏幕看,影响了视力,两者根本不相同的。”大个儿老板说。

    “呵呵呵,看你说的,你的学问跟你的个子一样高,我是不学无术,才被发配到这里来接受再教育的。”德志调侃道。

    “你说这话,不是寒碜我吧?我说老实话,很想出去,但是,打工不成,只好卷铺盖回家来,在家门口做点小生意,靠着亲戚朋友的提拔和照顾,才有了小店的今天,不怕你笑话,卖粮食,卖饲料,都是为了赚点生活费,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的孩子,教育费太高,负担不起了。”大个儿说。

    他这样说,德志觉得有理,就补充说:“你可能不清楚,现在的教育很有问题。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现在的教育,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名牌大学,人这一生,上大学、上名校,不是惟一的出路,想想我们自己,没有上名校,不是一样在社会上生活吗?哪一点比上了名校的人差?”

    “也是,现在的学校良莠不齐,什么样的老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再优秀。校长不看中,也是没用,另外,现在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官办的。当官的有几个好的。”大个儿老板说。

    他说这话。看来他也经常看微博。德志想到这里,就问:“老板是不是常看微博?看来你很关心国家大事,非常关注民生啊。”

    “我就是老百姓。当官的不关心我,我们自己抱团自己关心自己总行吧,我开个小店容易吗?当官的来收费比谁都积极,遇到困难,一个都找不见,门难进,脸难看,我算看透了,你有利用价值,他们就来,你被利用完了,他们就跑了,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大个儿老板说。

    德志不好说什么,他也不是官,不是巡抚,不是钦差大臣,没有尚方宝剑,没有权力,只是听别人发发牢骚罢了。

    买了东西,提着往回走,德志感到他们就像四处讨饭的,街道很漂亮,住在这里很好,可惜的是,不属于德志他们自己,他的老家在城市,尹懋的老家在乡村,两个人离开家乡,到这里来,完全是为了实践自己的信仰,但是,在坚持信仰的过程中,又不断地违背信仰。

    他很想做一个好人,但是,做出来的事,却总不是好的。好像和好人的差距太大了,实在无法拉近距离。其中最大的障碍可能还是来自领导。领导的行为已经证明了,领导不像领导,虽说领导自身没有编制,可领导在朝着有编制的方向努力。

    回到宿舍,来支书打电话来,说:“晚上请吃饭。”

    尹懋感到郁闷,为什么中午不请吃饭?晚上吃那么好干嘛,消化不好。

    德志基本上也采纳了这个观点,晚餐最好少吃点,吃简单点,这样才好。

    不过,不管怎样说,他有这个心,请吃总比不请要强得多。

    尹懋即便扭扭捏捏,过后还是喜悦的,吃饭是对自己有利的,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还有一点,就是喝酒,喝酒已经放开了,为什么要舍弃机会,不去喝酒呢?

    他嘴上不愿意,心里却接受,德志也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在喝酒方面谁也不比谁差劲儿,比酒量,两人不相上下,这是荆楚省的风俗,没办法改变,才开始时候还能隐瞒一下,可是很快就被来支书看出来,他对人心还是很有研究的,不愧是老江湖了。

    镇长金正走了吧,要不然就不会这样来邀请,他很清楚金正不满意他们,但是不说破,在某些方面,金正已经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可是不敢明明地得罪,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来支书很有城府,他知道,如果不这样做,金正会卡住来支书,让他找不到方向,说起来村民自治,实际上村委会还是受到政府的控制,这是没办法的事,整个国家都是这样,这是一个特征。

    中午饭吃过之后,仍是德志洗碗。

    简易厨房没有经过装修,是原始的水泥墙,没有贴瓷砖,这样也好,比较原生态,厨房是一个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厨房装修得太好,恐怕不容易保养,这是梁马江妹妹所首先考虑到的问题。

    出租的房屋,不需要把房屋弄得太豪华,以免租客不自觉,把房屋弄坏,房东收了人家钱,不好意思找人家恢复原状,让房屋变得崭新,只会越用越旧。

    房屋一般来说会升值,但那是城市,农村的房子不值钱,不过,新农村的房子另当别论了。德志他们住的房子就是新农村的房子,只要向城镇化发展,就会升值,当农村的土地变成为城镇土地,就会升值。

    下午的时间基本是自由的,德志的最大的负担还是读书,这个该死的考试,让他熬白了头发,每次考试,总是过不了,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记忆力差还是怎么了,总是记不住知识点,希望会好起来。

    不知道喝酒会不会影响白发,德志已经不抱希望,认为白发是在所难免的。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白,再多白几根也没什么。

    看书最好的方法,是写字,将书中的要点进行记录,然后再将记录的看看,练习了书法,还能加深记忆。

    不过这是一个好办法,不是什么都想要得到答案的,德志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和普世的价值观差不多。对于什么是普世价值观,德志还真拿不准。

    学习熬白了头,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德志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迷恋学习,难道是功名利禄吗?还是别的,好像学得再多,都没有用。德志最想得到的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喜欢的事业,还有,一颗自由的心,学习能给他带来这些,当然好,如果不能带来,为什么要坚持学下去呢?

    这也是一种信念,没有信仰的支撑,恐怕会很难。

    这是一种义务,一种理念,学习成为习惯,可以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没有学习,肯定会空虚。

    很快到了晚上,应约前往,当然,尹懋的生活不是这个,他追求的,可能就是工资,纯粹的工资,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化,这个只有上帝知道。

    在穷乡僻壤,远离亲人,更是觉得孤单,喝点酒,吹吹牛,在人少的地方,只要有人说话,也是一种幸福。

    像来支书那人,也是这样,儿女都到城里去了,家里剩下他俩老人,很是孤单。他不是书记的话,会和其他人一样,成为一个孤单的老人,有老伴还好一点,没有老伴儿,那更倒霉。

    再说,他很在乎怎样得到人说话,或者可以打打牌。干公家的事,很简单,也很容易。只要不违反原则,大体上过得去就行。

    走到松树岭酒楼,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味,这里是大卡车司机常常逗留的地方,有些司机是上官的朋友,靠着这关系,上官的生意一直比旁边的那家生意要好一些。(未完待续。。)
第334章 李逵李鬼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旁边那家的店名叫“松龙岭酒楼”,很像“松树岭酒楼”,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德志不清楚他们的关系,但他明白,同行是冤家,有一点可以说明,松龙岭酒楼肯定显得势单力薄些,因为,德志总是看到有一个老板在忙,其他的,都是打工的。

    松树岭的优势在于,他们夫妻二人齐上阵,就有些麻烦,这说明团结的力量很大。加上上官家不用请厨师。

    在中国开饭店,全靠厨师,没有厨师,这饭店就开不下去,中国人很讲究吃,吃不好,下次就不会去,厨师能支撑起整个饭店,厨师在,饭店在,有著名的厨师,就有著名的饭店。

    德志从上官那里了解到,松龙岭酒楼的特色在于敢吃野生动物,什么贵,就卖什么,不怕被抓,好像县里有人,天不怕地不怕,只要人敢吃的东西,他就敢做,让来的人猎奇,是他的经营之道,这样才能赚钱。

    二人一到松树岭酒楼,上官夫妻就致欢迎词,这个让德志和尹懋都佩服,他俩算是配合默契,有一位小姑娘,看起来比较纯洁可爱,赶紧拿来一次性的杯子,然后给他俩沏茶。

    上官说:“不好意思,刚才来支书打电话了,说晚点过来,现在正在忙。”

    “没关系,我们在这里等吧。”德志说,“等一等。总有好处,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是客,你们在这里,他们才会来陪,你们不在,他们早就回家陪老婆了。他们的家庭稳定,对自己的老婆好,大家都清楚,要想得到满足的生活,必须要过看起来吃亏的生活。他们牺牲了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来陪你们,但是,赢得了你们的尊重,咋说也是比较好的。你们都没有陪家人。他们更不好意思。”上官说。

    德志真的佩服这个上官老板。亏了他是个酒楼的老板。要是当个干部应该没问题,可能会干的很好。

    这个老板,迎来送往。见的人不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左右逢源,干什么都还顺利,主要是他长了一张做买卖的嘴巴,能说会道,让很多人都折服。不是别的,就是见人一脸笑,就很难做到,有些人做生意,刚开始还行,做着做着,就不行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个,关键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见人一脸笑。

    笑里藏刀,很可怕,但是,很多人都喜欢笑面虎,这就是喜欢含蓄的中国人的可爱之处,喜欢含蓄,偏偏容易被表象迷惑。结果到最后,还是吃了眼睛的亏,心不容易看见,中国人太忙,以至于忘了省察内心。

    上官的电视,放在房子的一角,在铁架子上放着,上面有机顶盒,和楼顶的卫星电视接受器连接,看的是外国的节目,但后来就看不到了,听说调整了卫星的频率,并调整了角度,并且用了很多手段,让卫星电视失效,这些技术参数,谁能懂得?

    这就增加了华建章的难度,华建章是卖家电的,当然,也卖卫星电视接收器。村里的人不少都在他那里买,可惜的是,没有多少懂得调整角度,也没有多少知道频率参数。

    有一段时间,华建章很忙,对于上官来说,这是小事,他能搞定,在没有请华建章之前,他就学会了自己动手,因顾客要看,没有谁会住一个没声没色的酒楼。

    当然,也有一些人愿意去卖春楼买欢,但不是在村里,村里没有,乡镇才有。山上的乡镇也没有,到山下才有。很多卖春女都在山下,那里客流量大,有钱赚。

    当然,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在夏天的时候,就有人上来开美容店,时间不长,过一段时间,等天气寒冷,就下山。这里山上很舒服,一般家庭都不用空调或者冰箱,当然,酒楼除外,有些容易腐烂的食物还是需要冷藏保鲜的。

    德志看上官还算对妻子忠实,想法肯定有,不过,这是比较私密的事,不容易知道,他的妻子长得还行,白白胖胖的,看起来很水灵,又是免费的厨师,想必这样的老婆很难找。隔壁的就不同了,松龙岭酒楼的老板的妻子是老师,常在学校教书,没办法,他自然有些花心,只不过,外表也看不出来。

    说来说去,上官在做生意方面还是要精明些,但是隔壁做生意比较注意拉关系。

    拉关系是需要作出牺牲的,隔壁有这个预算,有他妻子当老师有固定收入这个保障,他做生意可以做一做,停一停,没有什么经济压力,他也可以参与赌博,这也是一种投入,有投入未必有产出,没有投入一定没有产出。

    等人是最麻烦的,不过,看着无聊的电视剧,喝着绿茶,吃着瓜子,还是不错的,咋说这些东西都是免费的,要是让德志或者尹懋去买,恐怕要自掏腰包,恐怕还不行。

    德志说:“怎么回事,来书记还没来?”

    “是这样的,来书记刚才打电话了,说他在猪场。”上官说。

    “猪场?”尹懋好奇地问。

    “怎么了?他在养猪吗?”德志问。

    “没有,他没有养猪,那猪场是村里的实体,发包给村民,他平时去看看,有没有困难啥的。”上官说。

    “哦,这个村支书还比较负责,要是换了别人,恐怕不行,场地发包出去,就收承包费,别的啥都不管,他还问长问短,让人感到温暖。”德志说。

    “是啊,现在养猪风险比较大,首先是猪价起伏不定,受市场影响较大;第二,是养猪会遇到猪瘟,或者生病啥的,再就是猪饲料涨价,都会让养猪户不堪负重,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很少,大部分都中途转行,不再养猪了,随便干点啥,都比养猪要强。”上官说。

    正说着话,来支书走进来,穿着味精公司送的长罩衣,一看,就是替某某味精做广告的,这样的衣服,是免费派发,很多人都喜欢,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广告没有支付费用,说到底,还是味精厂赚钱,很多贪便宜的,都成了味精厂的推广宣传员。

    他神态自若,不哭不笑,看起来比较严肃,但嘴角又带点微笑,这个表情,让人捉摸不透,来支书说:“让你们久等了,刚才在猪场开会。”

    德志听了,他就偷着乐,在猪场开会,很有意思,难道说在给猪开会吗?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没说,只是在等着来支书说下面的话。

    果然,来支书说:“这两天忙死了,村里的项目一个接一个,要是不来项目,等到花儿也谢了,也没有;要是来项目,就接二连三地来。真是怪事。”

    “这是好事,忙了好,为老百姓忙,是为了大家好,大家和后代子孙都会感谢你的。再说,项目多,证明领导班子得力,能将项目做好,人家都愿意将项目交给你们来做。”尹懋说。

    “你可真会说话,我们领导班子,还真是最棒的,没有哪个村像我们这样团结,另外,我们班子的人,都听话,没有倒行逆施的人。”来支书说。

    德志听了来支书说的话,就明白过来,谁不听话,谁还能呆在班子里面吗?不听话的,早就被拿下了,还能让他在里面生产吗?留下的,都是乖乖儿,对书记的话,肯定是言听计从,绝不敢说半个不字,这是从上到下的作法,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谁想要标新立异,起码要冒着被拿下的风险,谁想冒尖,谁就先变秃。这是规律。(未完待续。。)
第335章 对酒当歌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尹懋还不知道官场的运转模式,他也不用知道,只要有酒喝,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呢?弄到最后,大家都不痛快,不如得过且过,只要能保证按月有收入,社会保险有人买,就行了。人到了这个年龄,也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来支书说:“马上要扩大养殖规模,承包人想要村里划拨一点地给他,刚好县畜牧局也将我村作为试点,准备扶持养殖大户,在政策上有所倾斜,不知道会不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家致富。”

    “来支书为了村民,为了早日走上康庄大道,日夜操心,精神可嘉,应该评为县里的劳动模范。”上官说。

    “少来,你想干什么?我不当什么屁劳模,那有什么好?都是骗人的,原来为了当劳模,把好好的人都给毁了,只能挑一百斤的担子,为了能当上劳模,硬是让他担五百斤,不把人弄残疾才怪。”来支书说。

    “那个年代,都想当劳模,成了一股歪风邪气,都想当先进,好得荣誉,拼命干活,埋下了病根,谁知道后来,竟然爆发,很多人都落入了悲催的境地。”来支书说。

    他是老人家了,讲的都是真事,没有人怀疑,不过,他说的几个人,德志一个都不认识。

    最后来支书说:“不用说,他们后来都死了,比较惨。生前风风光光,还被首长接见了,但是,到死的时候,凄凄惨惨,没人纪念。只是留下了笑谈,让别人去议论,后人也跟着受牵连,也不见得劳模的后人过得多幸福,大部分都勉强糊口。”

    来支书说的很有道理。德志没经历过那个荒唐的年代。但是,看到现在穷的穷,富的富,差距不断扩大。真是现实情况的写照。

    说着话。上官问:“来书记。你们吃点啥?我去准备。”

    “家常小吃,来个火锅,加三个配菜就行。另外,来两瓶药酒。”来支书吩咐。

    “好,这里有羊肉火锅、鸡肉火锅、腊猪蹄火锅还有鱼火锅,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上官问。

    “小尹、小姚,你们吃什么?”

    “随便。”

    “我们这里没有随便。”上官笑着说。

    “这个可以有。”尹懋说。

    “这个真没有。”上官说。

    “哦,哈哈哈,你们在说相声吧,我来决定。他们在外头跑,啥子都吃过,就吃本地的吧,来个腊猪蹄火锅。我来做主,晚上吃羊肉火锅,你们又是一个人,身边没有女人,万一弄发了,不是害你们吗?”来支书说。

    “来支书真是经验丰富,看来,对生活非常理解,对人性把握得很好啊。”德志说。

    “小姚,我看你长得细皮嫩肉,肯定有人看上,你要小心。对小尹,我都看不上,估计也没有女人看得上,你要当心,有人看上你,你就麻烦了。”来支书。

    “不会,不会,我对我老婆很好,不会对外面的女人动心,就像自己家有井水,何必要去喝别人家的井水呢?”德志说。

    “这个你弄错了,你不想喝别人家井里的水,有人会送到你嘴边,送给你喝,你还怕什么?不喝白不喝,喝了也白喝,为什么不喝?”来支书说。

    “我是说的比方话,不是真的,我们基督徒,就要做对得起老婆的事,不能污染自己的身体,自己身体要保持圣洁,这是上帝要求的,如果不能保证身体洁净,那么就麻烦了,我们就会遇到试探引诱,最终成为魔鬼的门徒。”德志说。

    “行了,你别拿宗教说事,我见过和尚和尼姑,他们不像你说的那么好听。有个地方,净出和尚,每年过年,和尚回家过年,背回来成捆的钞票,久而久之,那个村就是远近有名的和尚专业户村,和尚们都有老婆,也有二奶,有大房子住,过得比谁都潇洒,他们可是正宗的和尚,有文凭的,也是为了钱,也没断绝女色,你们也难以脱离这个世俗的世界。”来支书说。

    遇到这种情况,德志就不说话,和来支书谈宗教,无异于在无神论者面前谈有神,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也就算了,见好就收,情况不妙,赶紧撤退。

    他很清楚,来支书是顽固分子,也很霸道,说难听点,独断专行,没人敢犟嘴,没有人反对,如果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遇到有人唱反调,他就不高兴,当时就要搞起来,当时忍住怒火的,不久就会找个机会报复,哪怕没有报复,在一起就会感到别扭,时间一长,也会感到无法打交道,只好撤退,自己会辞职走人。

    听话的有糖吃,不听话的就会给苦头吃。来支书从村文书熬到支书,实在不容易,要把那些老党员搞定,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靠大智大勇,另外,还要适当让步,给一些好处给别人,也就是给一些人一些糖衣炮弹尝尝,要想害别人,就这样去做。

    来支书的胃口很好,来了就开始嗑瓜子,喝绿茶,不喜欢用一次性塑料杯喝,上官很聪明,就立马洗了陶瓷杯子,给来支书沏茶,来支书的瞥见是陶瓷杯,就不动声色地接过茶杯,慢慢地啜饮起来,没有致谢,也没有说什么话。

    来支书见把他们驳得没话说,也就不说话,只是看电视,但是他看不进去,德志很清楚,他一不说话,就想玩牌了,可是,他们俩都不来牌。

    尹懋看得出来,问:“来书记,不知道凌会计跑哪里去了?”

    “他啊,他去镇政府交报表去了。”来支书说,“如果他在就好了。”

    大家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只要他在,再找个人,就能凑成人数,来“斗地主”,这牌最好的组合就是三个人来玩,再多一个人也能玩,可惜现在就是来支书一人,是一缺二,或者说是一缺三,来支书显得百无聊赖,心里像猫爪抓挠一样。

    尹懋看出来他的想法,就说:“来书记,这样吧,我们三个玩,不来钱,你看怎么样?”

    “不来钱,那没有意思,没钱,大家都乱打,打不出水平来,谁愿意来玩?”来支书说。

    “打牌不是以赌博为目的,只是娱乐娱乐而已,何必太认真?”尹懋说。

    “你说的太深奥,太高了,别人听不懂,就是老太太们在一起玩牌,也要出钱的,哪怕少出点,也能刺激大家尽量认真打牌,这才能锻炼出牌技,不能随便,我不喜欢随便的人,也不喜欢带打不打牌的,要打牌就当回事来打,认真对待,要不打牌就算了,何必要浪费时间呢?”来支书说。

    德志听了,觉得好笑,究竟是打牌浪费时间还是看书浪费时间呢?但是,在这里,不好跟他理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个来支书有时候蛮横不讲理,只要达到他的目的,他没意见,他就跟你好,达不到目的,你就是一朵花,也是一片普通的叶子。

    尹懋看看德志,德志把头迈向别处,德志知道,下一步,尹懋就会邀请他来打牌了。

    果然,尹懋装作不知道德志的意思,说:“好吧,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德志问。

    “我们陪书记玩两把,刚点菜,估计还要等一会儿,这段时间我们陪书记玩玩牌,打发打发时间,也不来大的,一块一块的,怎么样?我本来想来五毛的,但是,现在到哪里去找五毛的呢?”尹懋说。

    “对,现在的五毛钱真难找,五毛党倒有很多。”来支书说。(未完待续。。)
第336章 扑克外交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来支书的话,让德志大跌眼镜,他可真时髦啊,连网络上的五毛党都知道,佩服佩服!德志心里暗暗钦佩,这个年过六旬的老支书,竟然懂得网络语言,真的很厉害啊!他玩牌,可能是拉近关系,他拉关系没别的好办法,就用玩牌来开展外交。

    德志问:“来书记。”

    德志也学会了尹懋的谄媚,竟然也喊起了书记,不喊支书,这个在以前,尹懋是非要德志喊支书的,这个简直有点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尹懋还不是官,架子可不小。他能喊,德志也能喊,喊来喊去,就成了一个习惯。

    “嗯。”来支书问,看着德志,“你有话要说吗?”

    “是这样的,我很想知道,五毛党是什么组织?”德志问。

    “这个,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是一个组织,是电视上看到的,说五毛党五毛党的,很厉害的,经常在网络上发布维护领导人的帖子,并骂那些骂领导的人。他们都是一伙的,都叫‘五毛党’。”来支书说。

    “哦,原来如此!是网络用语啊,来书记真不简单,懂得很多。知道五毛党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五毛党,只晓得埋头赚钱了。”德志说。

    “是的,我们村的人不喜欢政治,只需要钱,有了钱。修建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就是这样的小农意识,谁都没办法。想让他们参加活动,不管是什么活动,都很难。对他们有利的活动,他们就来,不利的活动,就不来,人来的。心还在家里。还在操心一亩三分地的事。”来支书说。

    德志信心啊个,来支书说的都是普遍现象,到处都一样,都是只关心自己。不关心村里的发展的。再说。村民不是官,村干又不是民选的,是指定任命或者上级点名要他干这活儿的。没有经过村民,村民对这件事不关心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村民学习村支书,最好的表现就是打牌,打牌是不用开会,大家都自觉履行的,现在村里到处都是打牌的,成为当地一个新的风俗,这是村民的业余生活的写照。他们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追求进步,既然村支书都打牌,看来,打牌是不违法的,来的钱少一点,来得大了,也没那么多的钱,只好作罢,眼睁睁看着有钱人家去赌,或者看着没钱却能借到钱的人去赌。

    德志他们在村里将打牌的风气止住,比登天还难,很简单,村支书都搞不定,其他人更不用说,在村里,村支书哪怕是上级任命的,他也是村里的一员,咋说也不是外人,多少要给一些面子,也许有一些人会响应,但也只是暂时的,这从来支书的作法就能看出来。

    饭好了,上官过来,问:“是在楼上吃还是在这儿吃?”

    “就三个人,在这里吃吧,免得上楼麻烦。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来住宿说。

    “好,书记就是最好的当家人,最懂得我们开小店的心。”上官谄媚着。

    “好,行了,快上菜吧。哦,对了,来两瓶松岗出的药酒,浅褐色的那种。”来支书吩咐。

    “好的,稍等,马上就来。”上官转身走了,不一会儿端上来一锅腊猪蹄火锅,放在炉子上,然后打开了火,那火锅本身是热的,端来就能吃的,但习惯上还是要吃带火的,要不,就不叫火锅了。

    上官拿来了药酒,接着拿来一次性碗筷,德志不想用,不过,尹懋已经撕开,他可能不知道这些消毒的碗筷其实不干净,既然他撕开,德志也不想标新立异,免得被来支书看出他们不团结,就会利用他们,钻空子。

    接着,上官将洗好的白菜连小筐一起拿来,放在一边,又有一盘炕洋芋(土豆),一盘基围虾,一盘韭菜炒鸡蛋,这些菜,足够三个人吃饱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