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你们却在打麻将,既然打麻将,就有可能会输,输了就必须给钱,要不然,很难脱身。你们打麻将,不能当成职业,只能在业余玩玩,算是业余爱好,打发打发时间,不能一天到晚都想着玩。难怪你的孩子们都不怎么理睬你们呢。”尹懋说。

    德志频频点头,觉得他说的有理,没想到尹懋快人快语,说出了德志很想说的话,德志憋了很久,就是没机会说,今天总算听到了他说的这些话。

    梁马江笑了笑,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尹懋还不上楼,仿佛还有教训要说,梁马江见尹懋刚要开口,立马问:“是不是要开始水利项目了?”

    “是啊,水源那里已经开始了,今天在安装水管。”德志说。

    “啊,那太好了,今年冬天就不用挑水了。”梁马江说。

    “真的吗?”德志问,“你们以前冬天都是挑水吃吗?”

    “是啊,每年冬天都挑水,要么,就是买水。”

    “还要买水?”德志好奇地问。

    “对,不买水,冬天就没水用。当没水可挑的时候,就要买水了。”梁马江说。

    “那么,比在平原居住的时候还要惨啊。”德志说。

    “各有各的好处,平原不用买水,有自来水,也有自己家的水井,可是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在这里,冬天不冷,有柴烧,家里就暖和;夏天不冷,不用空调、冰箱啥的,非常舒服。”梁马江说。

    “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要是有集体福利项目,可以受益对吧?”德志问。

    “是啊,不过,我们的户口还没迁来,有些福利还不能享受。”梁马江说。

    “那么,你们有没有把户口迁移回来的打算?”德志问。

    “没有。我们再看看,如果平原那边福利好,我们还回去,如果这里福利比平原的还要好,我们就留下,不过,户口暂时不迁移,免得到了退休年龄,不能办理退休,领不到退休金。”梁马江说。

    德志听了,心想,还真过瘾,他们是骑墙派,东风强,就靠东风;西风强,就靠西风。看这种情况,他们属于投机分子。(未完待续。。)
第323章 杀回县城
    ps: ;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德志弄清楚了有关梁马江的情况,他为什么要去平原呢?正要问的时候,有人来了,喊梁马江打麻将,梁马江高兴地走了。

    德志和尹懋没有什么话说,都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德志打开书,将书签拿开,继续阅读上次读到的地方,这时候,尹懋的手机响了,是余哥打来的,问什么时候回县城。

    尹懋说:“明天。”

    “太好了,我们也正想明天回呢。”余哥在电话那头说。

    不知道是年纪大、耳朵不灵敏还是什么原因,尹懋的手机声音总是很大,他这边说话没有问题,那边说话也听得清清楚楚。

    余哥的年龄在四个同事之间,排行第一,说话声音本来就大,用的手机也不小,声音调到最大,打起电话来,旁若无人,非常震撼。和他在一起的同事金莲,声音尖细,说话的声音就像金刚玻璃刀,能顺利地花开一块厚厚的玻璃,就是这样的组合,在白鹳村做事,游刃有余,非常厉害,村民的声音大,大不过他们俩中任何一个,如果两个人一起发言,更加厉害,没有谁能抵抗得住。

    按照以前的安排,每过两周,就要回县城碰一次头,交流交流最近工作的情况,然后再安排下一次的工作内容,当然,各自在各自的项目点,情况各有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各异,不能追求整齐划一,这样就容易出现偏差。为了达到平衡,回城交流,也只限于非重点的东西,重要的核心的内容,还是自己和领导的沟通。余哥是排斥同事的,喜欢踩着同事的肩膀往上爬,直到把所有的同事都打倒为止,这一点表现得非常突出。

    尹懋挂了电话。走到德志的房门前。敲了敲门,德志开门,问:“什么事?”

    “明天回城。”尹懋说完,就离开了。没有解释原因。

    德志看着他的背影。立马关了门。继续看书,其实,他很清楚。在他那里,他更看重的是被尊重。很明显,尹懋是看不起他的,这也是受了领导的影响。领导不喜欢读书多的人,因为领导自认为自己读书读得多,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先知先觉,啥都清楚明了,不喜欢超过自己的人,于是就拼命压制,尽量让那些优秀分子,变得比她愚蠢,才好统治管理他们,免得就无法指挥领导他们了。

    德志听了尹懋的命令,看着背包,想了想,不就是回城吗,明天回,最晚也是后天来,没有什么好带的。回去可以洗衣服,洗澡不用操心,在项目点就能搞定。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天,收拾完毕,就下楼等车,奇怪的是,梁马江又在等人过来喊他一起打麻将。他的瘾很大,打麻将带来的快感让他着迷,超过所有的娱乐活动,金钱的刺激让他忘了所有,甚至孩子的存在。只有等到孩子放假回来,他才注意到孩子读书的成绩竟然这样差,不过,他也只是说几句就完事,等到有人喊他,他会立马跑出去继续开始打麻将的游戏,当然,这个游戏是要付出代价的。

    “你们去哪?大包小包的。”梁马江问。

    “到县城。”尹懋说。

    “去多久?”

    “快点的话,后天回来。”尹懋说。

    “好啊,我还以为你们要回家了呢?”

    “没有那么快,还有三个星期才能回家。”尹懋说。

    “好啊,你们在这里也挺开心的。不知道你们的妻子在家开不开心。”梁马江问。

    “这个不清楚,我们的妻子都不打麻将。”尹懋说。

    “那多没意思,不打麻将,生活太乏味了。”梁马江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不能整齐划一,取得一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德志说。

    “是的,我们呢,住在山里,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只有靠打麻将了。”梁马江说。

    正说着话,到县城的车来了,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中间必须要经过柏松村,柏松村位于两个乡镇中间的地方,因此,柏松村就成了一个歇脚休息的好地方。

    他们向梁马江招招手,那车很自觉,见有人在等车,立马停下来,然后打开车门,德志一看,车上人不多,这车也只是一个小型的中巴车,有空位置。

    山区的人少,车上常有坐不满的情况,但是在节假日,有学生放假的时候,座位上就是满的了,想要坐座位,恐怕就要靠运气了。

    在山区跑的车,允许超载,但不能超出太多,太多肯定会被罚款,现在的车上都有监控器,超载没超载,只要看看视频就知道了,如果故意关闭视频,视同超载。

    有监控器当然好,可以有效控制贼上客车行窃,要知道,德志才到九峰县的时候,就遇到了窃贼。

    他们从什么地方上车的,不知道,总之,那人上车之后,就坐在他的后面,德志没有留意,他上车后,德志的座位竟然错开了。

    他的座位并排有两个,另外一个没有人坐,和他坐的座位错开了一条缝,那贼就将手从座位缝隙里伸向了德志的腰包。

    车在山上走,上坡下坡,左拐右拐的,加上客车尾部的机器的轰鸣,让人昏昏欲睡,德志竟然昏昏然要睡,但是,总感觉到不太安全,毕竟是第一次去九峰县,对九峰县的风土人情还不太了解,甚至对风景也有兴趣,因此没有怎么在意睡觉或者不睡觉,也没想到会有贼,就大意了。

    即便大意,他也没有沉沉入睡,感觉到他的腰包在被人触动,他睁开眼,通过眼角的余光,发现有一只手立马消失,他掀开腰包一看,腰包的盖子下面,已经被割出了一道口子,腰包是牛皮的,德志大声喝道:“你想干什么?”

    声音之大,让全车的人都被惊醒,那人连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不小心碰到了,不小心碰到了。”

    德志一看,尹懋和余哥都假装没听见,好像在睡觉,心里顿时一凉,算了,没有帮忙,再认真纠缠下去,恐怕对自己不利,他没有偷到钱包,愚蠢得很,用刀割包都不会,也不好好地研究研究腰包是怎样做的,割了半天,还只是割了一道口子,那道口子只是外层的,对内层一点影响都没有,况且牛皮包非常结实,再锋利的刀片,割了半天,还没把包割开,笨得出奇,包也结实得出奇。

    很快,贼就叫停了车,拿着报纸和外套,灰溜溜地下了车。下车之后,尹懋和余哥才问:“到了吗?”

    “没有。”德志说。

    “那怎么有人下车?”余哥问。

    “那两人是贼。想偷我的钱包,没有偷到,就下了车。”德志说着,将腰包递给他俩瞧,他俩看了看腰包,尹懋说:“原来这里有贼啊。”

    “是啊,我们可得要小心,这里的贼真厉害,竟敢在车上作案。”余哥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越是交通便利的地方,贼就越多,越是汉族人多的地方,贼就越多。”德志说。

    “你不是说只有汉族人才会去当贼吧?”尹懋问。

    “不是,有些新疆人在汉人地区扒窃财物,也是很常见的,只要看看录像,啥都清楚了。”德志说。

    “没办法,任何朝代都有乞丐和窃贼,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好的方法是在车上安装监控器,录像,让贼现行,免得抓住了贼,他不承认,就像刚才,他不是反应快,就会惹上麻烦。”德志说。(未完待续。。)
第324章 近墨者黑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德志第一次到九峰县,就遇到了贼,不过,他不怕,他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走路感到非常放心。在车上也能安心睡觉,身上的钱有一点,不多,即便丢失,也不害怕,没有什么损失。

    车继续在路上跑,先是上坡,然后下坡,一直是下坡,等坡下完了,也就到了,基本上不用再翻越大山,翻越大山的,就是另外的乡镇,到另外的县城。

    这些山脉还属于武陵山系,非常大,覆盖了湘西鄂西,在大山区,常有匪患,谁在山里闹革命,谁就是英雄,谁被打到山区里东躲西藏,谁就是匪徒。这样的称谓在统治者统治下的发声器发出,本来没有严格的标准。

    爬到最高的山,感觉气温偏低,离天越近,感到越冷,也越安静,这样的一个地方,非常适合养老,人老了,就希望图个安静,不喜欢在喧闹的环境下生活。

    路上总有水,这没办法,下坡的车必须要用水降温,免得刹车片因为发热变形,容易造成刹车失灵,那样车就会失控,滑向深渊,造成车毁人亡。

    现在的车,基本上都是高吨位的,载重量大,那车就容易受伤,车桥的压力大,着力点在车轴上,车下坡肯定要控制速度,有效控制速度的,就是刹车片。这个装置非常重要,搞不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大卡车需要降温设置。中巴车也需要,小轿车不需要,即便是小轿车,走在满是水的山路上,夏天无所谓,看起来还比较清爽、干净,但是,到了冬天就特别麻烦,因为水在路上,遇到低温天气。高山上 ;的温度低。就容易结冰,特别是一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出现问题。真的到了那里,小车就要穿“草鞋”了。

    所谓穿草鞋。就是给车轮裹上铁链。这种铁链是防滑的。可以保证安全。

    现在这个季节,没必要穿鞋,车很快开始下坡。耳朵听到的声音很小,德志很清楚,这是气压起了变化,耳朵内外有了比较,德志用传统的方法,捏着鼻子,鼓起腮帮子,让气压达到平衡,这样听到的声音才不会失真。

    车走完下坡路,就到了三岔路,德志、尹懋下车,然后等公交车,公交车就是中巴车,小县城里没有大巴车,免得拐弯都费劲儿,公交车车费五毛钱,从起点坐到终点,都是五毛,很多年,都是这样。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可惜,他们没有提高价钱,现在啥都贵,不涨价,难道公交车老板是五毛党?这个谁也说不清的。

    德志交了一块钱给售票员,他收了,没错,售票员是男的,估计是女售票员的老公,来顶岗了,坐在门口,负责开门,关门,收钱,找零,忙得很。男人干这活儿,还真不赖。

    车走走停停的,在小县城狭窄的街道上,上人下人,越到闹市区,越是频繁,这里没有固定的站台,随走随停,非常自由。

    到了百货公司,德志他们下车,然后上楼,在门口有卖早点和午餐的白胖女人,见了德志,连忙打招呼,德志也对她笑笑,然后离开,她继续卖饭,德志继续上楼。

    余哥和金莲已经回到房间,在里面不知道在忙什么,进进出出的。尹懋的脚步在客厅就停住了,他住在客厅,这是没办法的,他当初拈阄,拈到了独立的房间,来了个女的,不是他让,是谁让?

    假如让余哥让出房间,德志和金莲实际上住一间,只隔着一块木板,金莲进出房间,必须要经过德志住的房间,晚上金莲起了歹心,还真说不定把德志给谋害了。

    假如让德志搬出来,金莲住进德志住的小黑屋,那么,是余哥和金莲隔着一层木板,余哥半夜起来上厕所,就必然会经过金莲住的房间,万一余哥半夜起来,上错了床,也会弄出一些事情来。

    说来说去,还是尹懋要腾房。尹懋当初占了便宜,现在吃了亏,总算达到了平衡。谁也不欠谁,好了余哥,他不用动窝,德志还是住小黑屋,也是没办法的事。

    大家见了面假意寒暄一阵,各就各位,该洗澡的就洗澡,该洗衣服的就洗衣服,大家都在忙,不知道什么是个头,平时这个房子没人,人一回来,就特别忙,房间被人气充满,自然就有些暖意。

    有项目在进行,到了县里,就有理由找县民委的同志,余哥在负责联系,看起来他是这里的领导,大多数也是这样看,这样想的。他的普通话如果再标准些,没准可以当上办公室的主任,他曾透露出这方面的思想,不过,先天的缺陷,让他不够完美,始终离主任的位置差一段距离。

    果然,县民委王书记仿佛在等他们等了好久,他们一回来,就被邀请去吃饭。

    他们在这里,代表了一个机构,同样,也代表了上级部门,这里面的关系比较复杂。

    余哥一口答应,他的拉长腔调的作法,让人感到难受,这是不是有钱人的表现?

    看在钱的面子,他打的电话,别人都还耐心地听,像王书记,他看中的,可能不是到白鹳村做项目做得好不好,而是为了将来。至于将来会怎样,谁也不清楚。

    吃饭成为一种沟通的最好方式,到了得月楼,因为已经开戒,当王书记问喝酒不,金莲说喝,让大家吓一跳,尤其是王书记,他连忙追问了一遍:“你说啥?”

    金莲见问,觉得有点问题,连忙掩饰说:“我说他们。我不喝。”

    “真的吗?”王书记追问一句。

    “真的。”金莲撒谎的技术高,脸不红,也不慌张,说话语气平稳,像说真话一样。

    德志暗暗佩服,如果练就金莲这一身本事,在外交部混,或者到宣传部混,准能混个一官半职,不带落空的,肯定能赢。

    她说完,王书记笑了,喝了一口茶后说:“我说呢,都是荆楚省的,都不是老外,就是没喝过酒,也闻过酒的,哪有这样的,这么死板,一点酒都不沾,那还叫荆楚人吗?”

    尹懋和余哥都低了头不说话,金莲说:“你们也是,承认吧,别错过了,免得回家抱怨。”

    “谁抱怨了?”尹懋反驳道,“我们只是不想违反机构定下的规矩。”

    “行了吧,你少来,机构定的,有几个在坚持遵守?不都夭折了吗?”金莲反问道。

    “你们还真好玩,喝酒又不违法,天都不打吃饭人,吃点饭,不算啥,不吃饭,怎样工作?吃饭,加强营养,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人都跨了,怎样才能为大家服务,那不是骗人的是什么?”王书记说。

    “说得有理,说得有理,好,那来点吧,不要多了。喝多了会误事的。”德志说。

    “这可是你说的,出了事,我们就说你。”余哥说。

    “说我就说我,我是为大家,只要你们说,只要你们说得出,我也受得住。”德志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不好说什么,王书记说:“你们说的是啥话啊?这样的事是多大的事 ;,竟然扯了这么多,吃饭喝点酒是我们当地的文化,你不喝,证明你和我们格格不入,不合群,大家都会防着你,不跟你来往。”

    尹懋点点头说:“道理是这个道理,我们就是担心喝多了酒乱表态,瞎说话,将来不能兑现,恐怕让他们见笑,还说我们机构做事不行。”

    “你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尽尽地主之谊,是理所当然的,明天你们去哪里,我们不知道,想必你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呢?”王书记说。(未完待续。。)
第325章 难受好受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王书记说完,余哥说:“王书记,你不清楚啊,我有胃病。”

    “喝酒是专门治疗胃病的,不能因你一人有胃病,让大家都难受吧?”王书记说。

    王书记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现在就有一些人,自己难受,也要将难受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也不好过,自己才开心,当然,现在的人大都比较自私。自己不需要的,别人需要的,就是不给。

    王书记见取得一致意见,就让服务员拿来了一瓶好酒,他笑着说:“大家今天在小县城开戒,可喜可贺,喝点陈年老酒,让大家开心开心,我有高血压,医嘱说不能喝,今天我也豁出去了,陪大家尽兴吧。”

    这里的服务员不叫幺妹了,叫小姐,现在的小姐泛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用语方面的误区。

    这个小姐的称谓,过去叫大家小姐,是大户人家的才叫,平民家的,叫姑娘。是代表了一种身份的,没想到到了这个年代,小姐的称谓竟然如此频繁地出现,到处都有,小姐已经失去了原味,变得让人不好把握。

    既然人家都这么叫小姐叫小姐的,王书记也不想退步,也与时俱进,称呼服务员叫小姐。王书记说:“小姐,请把酒瓶打开,给客人满上。”

    那小姐笑得甜蜜蜜的,脆生生地说:“好,不过。我打不开。”

    果然,拿来的酒,很难打开,余哥是工程师,他一看,笑了,说:“简单,太简单了。”

    王书记说:“看来,你要当英雄了,赶紧帮帮美女的忙。”

    余哥说:“哪里是英雄。狗熊还差不多。”

    尹懋笑着说:“这可是你说的。我看你不是狗熊。是人熊。”

    “管他是什么熊,只要是雄性就行,只怕不是雄性就麻烦了。”德志说。

    德志的话音一落,全场大笑。包括在座的雌性们。都笑得格格的。

    余哥不理会。接过酒瓶子,找到钥匙,轻轻一扭。只听啪嗒一声,一个盖子从瓶口掉落下来,余哥伸出了脚,将瓶盖轻轻接住,就像武侠电影里的大侠一般,接住了瓶盖,交给了小姐,小姐将瓶盖丢进了垃圾桶,然后接过酒瓶子,给大家斟酒。

    金莲说:“不看看酒瓶盖子,是不是中奖了?”

    德志说:“那是一种促销手段,很难中奖,大部分是陪葬的。”

    “是吧?”金莲问着,眼睛盯着垃圾桶。

    不过,这个细节让德志看到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看到满桌子的菜飘着香味,也就没有兴趣听她说说话了。

    相互敬酒是必须的,德志知道,敬酒时自己的酒杯一定要比被敬酒的人的酒杯低,这样才显得谦虚,给对方好感,这个好感是自己争取到的,本来是敬酒,如果非要高高在上,那么就很可悲,给人的感觉不爽,人家就不会买账,那么,敬了酒人家就不喝,或者只是略略表示表示,然后再不理会。

    敬酒带着心去敬,就不存在被拒绝,在酒桌上,一般不会被拒绝,可是,喝酒多少要看敬酒的人的态度,心,在里面,看不到,可是,态度在外面,就一目了然了。

    喝了酒,就少吃菜了,金莲却不喝酒,王书记让小姐拿来了牛奶,看上去,金莲的腿脚不便,需要喝点牛奶,让她更加壮实。

    喝酒伤肝,不喝又伤心,特别是喜欢喝酒的,更是如此。喝酒的时候,王书记问:“怎么样?最近项目进展如何?顺利吗?如果不顺利,有什么困难?”

    尹懋接过话,说:“还好。柏松村的水管已经在安装了。项目开始的时候,来支书不支持,后来,省民委的单处长来了,他让来支书支持我们的工作,来支书听了,态度开始转变。”

    “哦,是吗?来支书是不容易改变的,他肯听从单处长的话,证明他还有点良心。说实话,我们在柏松村做项目,给他的村里送化肥、种子,他都没看在眼里,连饭都不管,真让人头疼。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县政府,有了这些靠山,他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都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他在面子上和我们过得去,只是内心里是不服气的,对我们是面和心不合。”王书记说。

    主菜是羊肉火锅,这种山羊火锅,在县城里算是本地有名的一道菜,加上其它一些配菜,还算可以,当然,也有海鲜,不过,这里离海太远了,海鲜到了这里,也就不新鲜了,不是靠冰保着,早就臭了。

    德志走到这里,还是喜欢当地菜,不喜欢外地的菜,山区的路太长了,新鲜的东西到了山区,就变了味。本地的东西,就地取材,还是比较方便和新鲜的。少吃点外地菜,还是有好处。

    大家酒足饭饱,酒喝下肚,话就上来了,很多话,酒会刺激人说话,会让人敢说平时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在酒后也会大胆地说出来。

    德志喝了酒,话特别多,不该说的,却说,不敢说的,也敢说,这时候,他的大脑已经不属于自己在管理了,舌头失控,他就是有这点本事。

    王书记听得不耐烦,看样子已经忍受很久了,盘子里,火锅里的食物已经见到了底,他看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就问:“怎么样?大家都吃好了吗?”

    “吃好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能达成一致意见。

    “你们在项目中遇到困难,要及时跟我们反映,我们尽量尽快解决,不会拖延的,只希望你们顺利完成两个村的项目。”王书记最后说。

    “没问题,有困难就要麻烦你们。”尹懋说。

    “不麻烦,是应该的,你们离开江城,离开家乡,到了这个穷地方,没有什么人帮,我们来帮,都是为了老百姓。”王书记说。

    “是的,希望多多支持。”德志说。

    “肯定了,你们不靠政府,就寸步难行,你们要紧紧依靠我们,齐心协力地把项目做好。”王书记说。

    对于王书记说的,德志心里有点不满,其实,政府完全不管,照样可以把项目做好,这个项目跟政府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不用政府出钱,不用政府出力,不需要政府协调,都是村里面自己解决。这个也是来支书不满意政府的原因之一。

    但是,来支书很聪明,为了儿女,他还是表面上和政府保持一致,他很清楚,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的道理,谁在台上,他听谁的,工作打马虎眼,过得去就行,整材料专门有一套班子,把材料弄好就欧克,关键看笔头上的功夫,他的口才不错,说话时,还没开言先有三分笑意,让人顿时没了气,他有这个魔力,当了多年支书,硬是没有挪动位置,一直干着,别人想把他弄下台,都没办法。

    德志说:“只要村支书合作,项目就顺一些,县民委代表县政府,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没有难题。只要县里重视并支持我们,我们就有信心把项目做好。”

    “我们肯定支持了,我们签了合同的,代表了县政府签的,如果做不好项目,我们就有可能再也招不进来项目了,你们做好了,我们脸上有光,就会有更多的项目进来,我们看你们的了,你们做得好,我们就有了底气,也有资本去外面游说上级政府部门在我县做项目。做的项目越多,县里的老百姓受益就越多,这是好事。”王书记说。好事做好了,会好上加好的。”王书记说。(未完待续。。)
第326章 无法弥合
    ps: ; ;《陷世》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支持!

    德志心想,这位王书记王大人说这话,好像很没有底气,他们可能在来支书那里承诺过什么,到最后没有兑现,导致了来支书对他们产生反感,以至于后来他们再去做项目,将功补过,还是不行,以前造成的伤痕无法弥合。

    吃完了饭,离开,买单的是王书记,他大笔一挥,签字,其他人不行,陪同人员可以证明,这些开销,帐都在纳税人那里,最后出钱的,不是别人,是纳税人。德志也是纳税人,钱没多少,可事没少做。吃饭都吃得胆战心惊,总觉得沾了光,占了很大便宜,可在王书记看来,这些招待是必须的,他经常接待宗教界的人,当然有花钱,这些钱都是看不见的,只需要一支笔就行了,签了字,就值钱。别人签还不行,要看级别,资格越老的,越注重这个。

    像王书记熬到现在,总算有了签字的权力,就要好好用用,办公室里其他人,想要让签字生效,还必须等王书记退休了才行,王书记不退休,又不犯大的错误,不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