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裁-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联是德国突破英法能源封锁的另一个战略缺口。1937年8月,苏德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年,德国即从苏联获得90万吨石油。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苏联石油更是达到了德国当年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不仅如此,苏联还帮助德国从第三国购买必须的战略物资。
“据统计,到光华三十九年底,通过苏联转运得到的原料物资达246972吨。”
当胡文廉通过对石油的分析来判断欧洲各国的战争形势时。帝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马克明补充了一句。
胡文廉继续说道:“英法两国对德苏之间的合作大为光火。苏军入侵芬兰后,英国首先停止了对苏贸易,并准备联合法国切断苏联对德国的石油供应。去年3月,英、法一度计划攻击苏联南方的高加索油田。法国陆军上将末甘林称。“如果轰炸能摧毁这些资源,那就不仅能使德国失去苏联的石油供应,而且苏联本身也处于缺乏石油的危险境地。”
“这点我可以证实!”国防大臣张自忠说道:“英法要求土耳其为英法空军提供空军基地,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帝国军方的强烈反对而遭到土耳其军方的拒绝,英法的计划旋即遭到搁置。”
王辰浩点点头。道:“这件事是朕下旨阻止的,绝对不能让英法染指土耳其。何况,高加索地区除了苏联人的油田外,在帝国控制下的巴库石油区也在那附近。英法不可能不知道苏联的很多石油也是从帝国手里进口的。然后再加价转卖给德国人。因此,不能排除英法空军会连巴库石油区一并给炸了。”
宋教仁问道:“陛下所虑不无道理!如果是我们的话。也会‘顺便’炸掉巴库石油区,到时候只称是误会。顶多赔偿了便是。但对于德国来说,等于断掉了相当一部分的石油来源,对整个战局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石油短缺不但迫使德国重塑与罗马尼亚和苏联的关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与苏联‘相逢一笑泯恩仇’,从而为西线战事创造能源条件,而且改变了德军在“二战”期间的作战模式。高耗能的长期攻防战被基本放弃,以快速突袭为特征的节能“闪电战”成为主要选择。另外,作战目标也不再局限于攻城掠地,更多的石油重镇和后勤基地被标注在了德军总参谋部的作战地图上。
胡文廉说道:“据帝国统计局的估算,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作战迅速,战事较短,共消耗石油约万吨左右,其中10万吨消耗在波兰战场,低耗能地实现了占领该国的目标。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发动西欧战役,只用了不到50万吨石油,加上该年度头四个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万吨,德国从发动战争至今,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只是其估计必须花费的500万吨石油的四分之一。这还不包括德军从欧洲各处掠夺到的不少于150万吨的石油,单是这些石油就已经足以弥补此前的战争消耗。”
王辰浩笑道:“所以说德国人是想速战速决的打垮法国,而帝国为了维持欧洲平衡,就不得不全力支持法国和英国,这才会把先进的武器装备都卖给协约国。”
“陛下英明!”众人联想起来,顿时被王辰浩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所折服,满脸的敬佩之情。
宋教仁这时道:“闪电战并不能抵消石油短缺对战事进展的消极影响。由于石油已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希特勒不得不让他的军队沿着石油矿脉前进,而放弃更具战略意义的进军路线。”
胡文廉点头道:“所以说,按照我的估测,今年德国全部石油消费量为将达到万吨,控制的罗马尼亚油田一年的石油来源也只有1200万吨左右。这对于四面出击的德国战车而言。如同杯水车薪。何况英法空军这次空袭给罗马尼亚油田造成了致命性打击,德国的汽油储备量只剩下80万吨左右,如果打一场高强度战役,也仅能满足一个月的消费。德国要么就此跟英法停战。要么就必须孤注一掷的入侵苏联,当然也可以向帝国跪地求饶,恳求帝国卖石油给他们。”
宋教仁说道:“法国在帝国的帮助下已经稳定住了局面,目前在西线战场上,德军未能前进一步。意大利军和西班牙军不足为虑,是无法给法军造成致命性打击的。那么欧洲的平衡似乎已经出现了,帝国是不是这个时候开放对德国的石油出口,这将是一笔巨额的收入呢!”
对于石油出口而言。没有人比胡文廉更加清楚战争期间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巨额利润了,丝毫不亚于出口军火获得的暴利。于是他当即回答道:“启禀陛下,臣做了个估算,如果德国转而从帝国进口石油。必将连带着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等同盟国家也都从帝国进口石油,那么每年至少额外会获得3000万吨的石油出口,以每桶15龙币的价格计算,每年将获利270亿龙币。如果我们控制得当,减少原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尤其是军用高性能燃油的出口,那么至少每年可以赚400亿龙币,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多打几年的话……嘿嘿……”
说到此时,胡文廉已经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虽然他的表情有些xx(你懂的),但却无疑都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了。
王辰浩看向众人。问道:“诸位以为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后。顿时冲着王辰浩齐声道:“臣等附议!”
王辰浩点点头,对宋教仁道:“既然都没有异议了,那宋卿家你就负责处理此事吧!”
宋教仁连忙躬身以礼,道:“臣遵旨!”
一旁张自忠突然道:“陛下,那是不是要封锁大西洋,全面禁止从美洲流向欧洲的石油?”
王辰浩看向众人,大家都是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张自忠会意,亦是忍不住大笑起来。
勤政殿内的放荡笑声,知道很多很多年后,被国际公认为史上最龌蹉的笑声,因为这些笑声让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被拖延了好几年,欧洲的财富被再次无情的掠夺一空,中华帝国的腰包变得鼓鼓的,其直接后果就是整个西方世界平均财富水平被中华帝国落下了20年。
对于德国而言,失去罗马尼亚石油工业区仅仅还是开始。英法联合空军仗着拥有中华帝国提供的强大的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自空袭了罗马尼亚之后,英法犹如吃了兴奋剂一样,一方面掏钱从中华帝国继续进口H6战略轰炸机,另一方面保持对德国本土的高强度持续性的大轰炸。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国“每一个重要的石油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两百多座炼油厂、数以万计的存储设备及各种各样的液体燃料工厂也都遭到了空袭”。德国巨大的战争机器大多数都因为燃油供应不足而停了下来,这对德国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1940年2月,哈里斯空军上将被任命为英国轰炸机部队司令官,作为轰炸机部队的司令官,在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中,立下了丰功伟绩,被称为近代史上最优秀的空军指挥官之一。他的轰炸作战思想主要是以城市轰炸面积轰炸对大城市实施彻底的集中轰炸,在破坏各种设施的同时,挫败敌国民的士气。他调查了1939年11月14日至15日夜间德空军对考文垂进行的轰炸,对为彻底地破坏一定的区域所必要的投弹量和攻击样式有了明确的信心。
3月份以后,英国空军的轰炸方法,由以往对一个{“文}一个目标{“人}的轮番攻{“书}击改变为尽{“屋}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轰炸机对大面积目标城市实施轰炸的方法。最初选定的目标是与考文垂同样大的德国城市吕贝克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西端的海港。英国将这种轰炸方法称为“面积轰炸”,从那以后到二战结束,英国空军一直采用这种轰炸方法。
1940年3月28日夜间,英空军出动200~300架H6战略轰炸机,向吕卑克市投掷了大约2000吨白磷燃烧弹、爆破弹和汽油燃烧弹。在4月24日~27日期间,又以同样的方法,轰炸了罗斯托克市。轰炸效果是根据空中侦察判断的,正如哈里斯将军所预料的那样,对这两个城市的破坏和给市民造成的伤亡情况,同以往对德国城市的轰炸相比,是非常惊人的。但也因此英国空军被国际人权委员会起诉,被扣上了反人类罪名,因为这两次大轰炸中,造成六十多万平民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但此时的国联已经名存实亡,中华帝国也很清楚无法阻止英国空军的行为,更拒绝提到英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是中国造等敏感话题。
英国政府为了尽可能的打击德国,已经顾不了什么反人类罪名了,用丘吉尔的话说,“如果战争我赢了,反人类罪就会变成守护世界和平的正义行动,如果我输了,不但会有反人类罪,还会有更多的罪名扣在我的头上。”
胜者王侯败者贼,这就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于是,英国空军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5月31日夜间,英国空军出动1000多架轰炸机对科隆市的轰炸,是对德国本土进行猛烈的战略轰炸的开端。这天夜里的轰炸,出动了H6战略轰炸机430架,H5战术轰炸机1300架,在90分钟内投掷炸弹一万多吨。6月上旬,英空军出动1000架轰炸机进而对鲁尔地区的中心城市埃森市和不来梅市进行了轰炸。其他的大多数德国城市和工业地区也都遭到了在面积轰炸的作战思想指导下实施的大规模的面积轰炸。
这期间,英国空军向中华帝国空军学习罗马尼亚石油区的那次大轰炸战术,第一次采用“引导”飞机的作战方法。其要领是,出动数架引导飞机在轰炸机的大机群前方飞行,并且以照明弹为轰炸机标示出轰炸区域。由于采用了这种作战方法,夜间轰炸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
几个月时间里,英国空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达一千多次,其中投弹量为1000吨以上的就超过17次。
对于英国空军的肆无忌惮,德国空军以牙还牙,出动大批的战斗机进行拦截,但一方面德国现役的最先进的战斗机不敌英法空军装备的中国造歼十战斗机,另一方面即使突破了歼十战机封锁线,面对武装到牙齿的H6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德国战斗机很难将其击落。
几个月的轰炸行动当中,英法联合空军仅仅损失了7架H6轰炸机和131架H5轰炸机,当然英法两国自己生产的轰炸机被击落的最多,损失高达2000多架。
由于罗马尼亚石油区遭到破坏,德国空军的燃油消耗不得不进行控制,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德国空军不敢长时间滞空,不敢追击敌机等,导致德国空军陷入了被动,造成英法空军肆无忌惮,嚣张无比。
但英国空军嚣张的时间也就那几个月而已,很快走投无路的德国选择了向中华帝国屈服,希特勒严令德国和同盟国内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从事反华排华活动,德国将仅有的700吨黄金和12万吨白银储备交给了中华帝国作为换取从中华帝国进口石油、石油化工产品的抵押。
对于德国而言,急需的成品油很快从中华帝国获得,使得德国的巨大战争机器再次运转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563章 中华帝国的四十年辉煌
“太无耻了!简直太无耻了!”
伦敦唐宁街的废墟上,刚刚遭遇德国空军大规模轰炸之后,满脸灰尘的丘吉尔狼狈的站在废墟之上并大肆谩骂着。
不了解内幕的人们都以为丘吉尔在骂德国人,因为德国空军在消停了两个多月后从今天开始恢复了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行动,今天的大轰炸当中,德国人在伦敦投下了万吨航空炸弹,除了中国城之外的伦敦市区尽皆遭到轰炸,十几万栋房屋被毁,数十万人受伤,上百万人再次无家可归。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丘吉尔在大骂德国人。
但是,只有丘吉尔身边的官员们心里清楚,丘吉尔根本不是在骂德国人,而是在骂中国人。因为丘吉尔刚刚接到可靠情报,德国人恢复了跟中华帝国的石油贸易,从中华帝国手里进口了500万吨成品油和1200万吨原油,德国的巨大战争机器因为有了来自中国的油料而再次运转了起来。
原本丘吉尔认为,随着英法联合空军摧毁了德国人在罗马尼亚的石油工业区,以及对德国本土工业区炼油厂的一系列大轰炸之后,德国的战争机器必将因为缺油而停下来。这两个月以来,德国空军停止了对伦敦的大规模轰炸就是最好的证明——德国人的飞机没油了。
但如今德国人又恢复了对伦敦的大轰炸行动,这表明德国人已经解决了油料问题。就算丘吉尔手里没有军情局的情报。他也能够猜得到,放眼全世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德国庞大的燃油消费的国家除了中华帝国外没有任何国家有这个能力。
“该死的!他们到底站在哪边?”
同样,满脸炮灰的甘末林将军从防空洞走出来后,忍不住抱怨着。
“我认为这场战争将再次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僵局状态!很显然中华帝国为了赚钱将再次左右战争的天平,让我们无休止的打下去,直到我们筋疲力尽被榨干最后一分钱为止。”
国防部长艾伯丁将军一语道破了中华帝国的战略企图,其解析之深刻,令丘吉尔等人都为止赞叹。
“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丘吉尔转头看向众人,说道:“我们得阻止才行!否则在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无休止的消耗下去,我们大英帝国几百年来的积蓄就都耗光了。到头来打个平手。难道再等二十年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艾伯特拍拍身上的尘土,叹道:“怎么阻止?我们去跟中国人说‘伱们不准再向同盟国出口石油了’,伱以为他们会承认吗?他们肯定会这样回答伱‘我不明白伱的意思,伱这种不负责任的指责会影响中英关系大局的’。接着伱把证据摆在中国人面前。告诉他们我有证据,伱就不怕跟中华帝国翻脸吗?”
甘末林点点头,道:“是啊,没证据的话人家不承认,有证据的话估计会翻脸,毕竟同盟国从中华帝国进口油料的话,每年的交易额度将高达数百亿龙币,这笔巨款足以让中华帝国全力保护,不惜跟我们翻脸的。”
丘吉尔长叹一口气,有些底气不足的抱怨道:“那就这样坐视不管吗?德国人有了石油。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很快就会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的。”
艾伯特说道:“我想中华帝国对德国的忌惮远远大于他们对我们的担忧,从他们肯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口给我们助我们解决危机就可以看出来,德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中国造的先进武器装备,这表明中华帝国出口给德国石油只是基于赚钱为目的,对我们的军事支持表明他们还是向着我们的。”
一直没吭声的财政大臣鲍德温这时突然说道:“想要阻止德国从中华帝国获得石油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丘吉尔转头看向鲍德温,问道:“说说伱的看法!”
鲍德温于是回答道:“去年全球石油产量为亿吨左右,仅仅中华帝国控制下的石油就达到亿吨,其中中华帝国自身消费七千万吨左右,另外一亿吨石油以原油和成品油方式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我们欧洲是主要消费地区。国际经济危机之后,欧洲各国都对中华帝国的石油采取了一定的抵制活动,例如我们国家三分之二的石油改从美国、委内瑞拉进口。”
丘吉尔问道:“这些我们都知道,伱想说的是什么?”
鲍德温苦笑道:“想要阻止中华帝国把石油卖给同盟国,又不能得罪中华帝国。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把中华帝国用于出口的石油统统买下来。这样中华帝国在没有利益损失的情况下,才会跟我们合作。”
甘末林赞同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把中华帝国的石油都买过来,这样既可以跟中华帝国建立庞大经贸关系,把他拉到我们阵营,又能够阻断同盟国对石油的需求!”
丘吉尔撇撇嘴,道:“好是好!但问题是以我们现在的财力,这么多石油根本吃不消的。”
鲍德温想了想,说道:“目前我们可以取消从每年从美洲进口的1100万吨石油,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不足300万吨了,需要提升至2000万吨。这样,我们可以腾出来3100万吨的石油缺口,改由从中华帝国进口。另外,在联合其他盟国,改由从中华帝国进口石油。我们一起买断中华帝国的石油,这样就可以阻止德国获得石油能源了。”
甘末林问道:“可是,我们都从中华帝国进口原油。那么美洲的石油、婆罗洲的石油就没有了买家。德国人却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石油呢!”
丘吉尔想了想,于是道:“中华帝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美洲的石油流入德国的,他们一定会行动起来,我们只需要配合一下,就足以掐断美洲的石油流入同盟国家的渠道。至于婆罗洲的石油,如今荷兰已经被德国占领了,情报部门报告,兰芳共和国已经得到了中华帝国的默许,很快就会发动婆罗洲战争吞并荷属东印度。届时,婆罗洲的石油也将无法出口给德国了。”
艾伯特突然问道:“我们想要垄断中华帝国的石油出口。恐怕这个代价将是巨大的。以中华帝国的处事作风而言,他们肯定会坐地抬价的。”
丘吉尔点点头,叹口气道:“所以说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尽快结束战争。防止无休止的耗下去。”
“一年!”鲍德温肯定的说道:“我们省吃俭用,只要坚持一年,把今后一年内中华帝国出口的石油悉数买下来,让德国人一年内得不到石油,并且耗光德国目前的石油储备,让他们的飞机和坦克动不起来,我们就赢了了!”
艾伯特接着又提出疑问,说道:“那美国方面怎么办?我们放弃从美国进口石油,将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听说罗斯福跟希特勒走得很近,他们可都是纳粹党。若是美德联合起来的话,我们该如何应对!”
丘吉尔顿时笑道:“那正是我要看到的结果!如果美国加入同盟国的话,伱们觉得中华帝国会怎么选择?”
众人伱看看我我看看伱,都不太明白丘吉尔的意思。只有甘末林会心一笑,道:“原来伱所说的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中华帝国拖下水,就是指的这个吧!”
丘吉尔哈哈大笑几声,点点头道:“没错!我虽然不明白中华帝国的皇帝为何要对美国进行种种令人费解的围堵和限制,但我知道如果美国加入同盟国的话,中华帝国一定会加入我们协约国的。”
艾伯特想了想,道:“确实是这样的!不管中华帝国为什么那么忌惮美国。他们现在做得都是基于对美国的打压,如果能够把中华帝国拉到协约国阵营里,那么放弃美国也是值得的。毕竟美国跟中华帝国比起来,还是后者更加强大,对战争结局的影响至关重要。”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丘吉尔和艾伯特的观点。于是,英国政府迅速展开行动。联合法国等协约国阵营国家,以及流亡政府组成一个庞大的石油采购团,筹措数百亿龙币的巨额资金准备同中华帝国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已经酝酿出台。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华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光华四十年一月份,帝国统计局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题公布自去年12月就开始的对当年的帝国主要宏观经济的数据。
内阁在向国会递交的年度经济报告书中盘点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经济数据,作为给国会议员们窥视数据背后的蛛丝马迹的参考,来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
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给全球带来的整体上的经济不景气,中华帝国的GDP增速也受到影响,增速从五年前的20%以上降至三十九年的12%以下,不过人均GDP突破500龙币,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第三,比第一的瑞士人均收入只少12龙币,标志着中华帝国自光华十…八年成为世界头号发达国家以来,人均收入也步入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帝国五省九部之一的帝国财政部在给国会的报告中是这样测算的:“光华三十九年帝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两千亿龙币大关,达到2016亿龙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了%。在上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三十九年%的GDP增速,相比三十五年的%,回落幅度不算小,而且也是自光华十…八年以来最低的增速(与国际经济危机期间的增速基本持平)。从季度GDP环比增速来看。一至四季度分别为2%、%、%和2%。二季度以来,也呈现逐季下滑的趋势,且四季度下滑速度较大。环比数据比同比数据更能反映短期的经济走势。从人均GDP来看,三十九年帝国人均GDP约为龙币,这是帝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龙币大关,实现帝国人均收入进入最发达国家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经济大国和强国。
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帝国工业部在上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未能实现预期的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由于GDP统计是基于增加值数据计算出来的。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与GDP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所以工业增加值更能体现经济运行情况。
国会议员们认真审议了工业部的报告。光华三十九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相比三十…八年的%有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如果不考虑经济危机期间的三十六年和三十七年,如GDP增速一样,它也创造了自光华十…八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显著低于光华十…八年以来16…17%的历史平均水平。
对于外贸部门提交的报告,国会议员们明显感觉到了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双下降。
整个条约时代里,中华帝国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基本呈现了倒U型的走势,经济危机之前的几年之间是高点区域,最高增速高达50%,但自经济危机以来,增速大幅度回落。到光华三十九年十二月,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早已停止增长,进入大幅度的负增长模式。
这主要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刺激,各国的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中华帝国的龙币是全球唯一一个继续采取金本位制跟黄金挂钩的货币,又是国际货币,各国商人为了财产保值而大规模套现和兑换龙币,帝国银行为了降低外汇贬值的风险,减少损失,大规模减持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余额。使得这两项指标的负增长达到%和%。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各国纷纷增持龙币,因为龙币作为唯一的国际通用货币,是各个交战国唯一可以用来购买国际商品的支付货币。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本土用于流通的龙币数量大规模减小。帝国政府面临龙币被迫升值的巨大压力。同时,尽管中华帝国对全球的黄金和白银进行大规模开采。但是到了光华三十九年,帝国开采黄金1250吨,白银万吨,但同时期发行的龙币依然存在高达200亿的缺口。为此,帝国银行为了抑制龙币升值,影响黄金本位制,不得不增发纸币注入市场。
根据帝国银行上报的数据表明,欧美各国持有龙币外汇储备总额高达893亿龙币,加上黄金和白银造成的龙币缺口,到了光华三十九年底,中华帝国央行已经增发了700亿龙币的纸币注入国内和国际市场。
很显然,中华帝国的黄金储备已经远远达不到一对一的兑换纸币的能力,理论上表明龙币兑黄金已经贬值了两倍。但是由于中华帝国强大的国力,其国家信用是全球唯一的SS级标准,因此不会出现全球人民一起抛售手里的龙币来兑换黄金的风险。中华帝国政府拥有无可撼动的绝对国家信用,这个信用使得龙币实际上没有任何贬值的风险,反而继续有强大的升值压力。
当然,如果龙币突然贬值的话,对于中华帝国而言,原本该有600亿龙币的损失,但因为国际上持有890多亿龙币的巨额外汇储备,将不得不分担一半的贬值风险。因此,实际上中华帝国的损失将由全世界各国人民来一起买单。也就是说,中华帝国银行增发的龙币当中,有一半实际上等于向全世界各持有龙币的国家进行抢劫得来的,而且是**裸的抢劫。
帝国国会议员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出这个看起来非常“无耻”的计划了,但大部分议员们认为,如果帝国政府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增发钞票的话。虽然短时间内能够为帝国政府从全世界人民手里抢劫到巨额财富。但全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实际上四分之一的财富是从帝国国民手里抢劫到的,这对于已经高度自由、民主和文明的中华帝国而言,帝国国民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这个“无耻”的大规模增发钞票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但事实上,中华帝国的黄金本位制已经动摇了。黄金储备跟不上龙币的流通量,早晚有一天会产生类似十九世纪末美国发生的金汇兑危机,因此帝国国会不得不对此进行重点讨论。
“陛下的意思是废除黄金本位制,采取由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的浮动汇率制!”
国会辩论会议上,帝国财政大臣吴梓楠如实转达了帝国皇帝王辰浩的态度。
在王辰浩看来。他认为如今的龙币已经成为国际唯一的通用货币了,完全可以放弃金本位制,这样中华帝国每逢遇到经济危机时,就可以开动印钞机大规模增发龙币。也就是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把中华帝国的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从而达到保护帝国自身的目的。
王辰浩的这个想法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大脑里,他每每回想起他那个年代的美国,每逢危机爆发时,就通过这种手段来转嫁危机,而且屡试不爽。
所以,王辰浩是最坚持这个想法的人。然而,王辰浩早已经将政府行政权力下放给帝国内阁和国会了,为了保护帝国的民主制度。王辰浩不会轻易去破坏它的威信的,因此现在的王辰浩除了控制军权外,对其他事情只表达他的个人看法,不带有强制性。一切都依靠内阁和国会自行判断和解决。
作为帝国参议院最重要的元老级之一的议员章纳得,他一直在派人暗中执行一件事,那就是寻找美洲大陆上的神话传说——印加宝藏。
章纳得认为,他所掌握的情报表明,印加宝藏确实存在的。而且从西班牙内战流出来的西班牙绝密文件表明,当年西班牙入侵美洲时,印第安人将整座黄金城秘密转移了。西班牙军得到的所谓数百吨黄金不过是印第安人数千年积攒下来的黄金的冰山一角而已。上万吨的黄金被掩埋了起来。
而随着帝国中央情报局在美洲大陆上陆续设立情报收集机构,以及帝国的传教士、探险队在美洲的诸多发现,都表明当年的黄金城的真实存在。而且,美洲大陆上盛产黄金和白银,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印加宝藏的传说是真的。
对于章纳得本人来讲。作为帝国的开国元老重臣之一的他,光王辰浩赏赐给他和他的家族的财产就足够他们几代人生活无忧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