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以为辰浩婚后会回到水师和大家共事,却没想到竟成了新军练帅,辰浩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瞒着大家伙呢?”

丁汝昌的一句玩笑话却是道出了众人的心中想法。众人本以为王辰浩只通晓海事,不曾想他还会编练新式陆军,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事,众人佩服的表情中难免会有几分嫉妒。

王辰浩微笑道:“本事谈不上,就是在海外看得多经历的多些,以各位大人的才智如果有机会在海外多呆几年的话,肯定比我知道的更多。”

邓世昌这时起哄道:“听说张幼憔和杨莲府暗地里给辰浩当军师,看看咱家辰浩现在变得狡猾多了啊!”

众人哈哈大笑,屋内一片热闹气氛。

这时门帘撩起,李鸿章踱步进来,轻咳了一声,众人顿时悄声,纷纷起立恭迎。

李鸿章环视一圈,见人都到齐了,于是点头示意,众人纷纷落座。

“想必都知道了朝廷松口给海军衙门拨款添置新舰的事儿,找大家伙儿来就是商议一下。”

第72章 促襟见肘的经费

丁汝昌说道:“这是好事,咱水师七八年未添船加炮了,去年海战若不是有王大人帮忙,险些断送了水师,这购置军舰迫在眉睫。”

刘步蟾将整理好的一份报告交给李鸿章,一边解释道:“据驻英公使处查,日本海军购置的富士舰和八岛舰排水量均在九千吨左右,仿造英国海军一万吨级的巴弗勒尔级建造,造舰费每艘八百万日元左右,因为经费不足预计三年后能建成就不错了。”

李鸿章看完调查结果后点点头,说道:“日人这两艘大舰不论速度、装甲还是火力上面都全面超过我们现有的定镇二舰,威胁的确很大,不过好在还有三年时间,咱们追赶还来得及。”

邓世昌说道:“不过就是太贵了!一艘就是八百万日元换成库平银也得六七百万两,两艘一千三四百万之多,日人靠着跟英国借款才买得起,但朝廷能给咱们这么多银子吗?”

李鸿章道:“老夫估摸着今年能拿到八百万两左右,刨除其他消费,能余下四百万两,先付个头期买两艘,三四年内也能拿到军舰。”

看起来这次朝廷还真大方,能给八百万两银子作为经费,往年不过四百万两,被挪用后只余一两百万银子左右,想起那段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众人顿时松口气。

这时,林泰曾看见王辰浩一直没吭声,若有所思的样子,笑问道:“辰浩怎么不说话?你可还是咱水师的提督参议呢,不会是有了新军就忘了咱们了吧?”

李鸿章转头看向王辰浩,笑道:“辰浩你熟知各国海军发展情况,说说你的想法?”

王辰浩看看众人,又拿过来李鸿章手里的调查报告看了一遍,最后苦笑道:“如果我说日本海军订造的两艘富士级战列舰排水量至少在一万两千吨以上,你们相信吗?”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李鸿章很快就想通了,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们的情报有误?”

王辰浩点点头,不置可否。

刘步蟾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这是驻英公使处给咱们的情报,总不会糊弄咱们吧?”

丁汝昌摸着胡子,突然道:“想必驻英公使处也没胆量直接去造船厂核查,这数据恐怕是从英国舰政署直接拿来的,肯定有水分。”

王辰浩说道:“英日是同盟关系,而巴弗勒尔级只是君权级的缩小版本,英国海军建造的两艘巴弗勒尔号和百人队长号都是要派到远东来,用来对抗俄国在海参崴最新的两艘吨位达到九千吨级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级大型装甲巡洋舰的。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已经超过我们了,因此日本海军部不可能那么目光短浅,他们的对手早就瞄准了俄国远东舰队。英国人有的是钱,可以用缩小版的战列舰来对付俄国的装甲巡洋舰,但日本没那本钱,因此他得考虑更长远,据我所知,日本的富士级战列舰是君权级的改进版,战力强大。”

邓世昌问道:“就算英国和日本是同盟,那英国人也没理由把最强的的军舰卖给日本啊?”

王辰浩笑道:“任何军舰在设计时的目标都是世界最强大的,但军舰建造周期长,任何一款新式军舰下水到服役这段期间就已经过时了。日本现在经费紧张,富士级建造周期长达三年,这期间英国人将会有更先进的战舰下水。”

被王辰浩这样一解释,众人才有所顿悟。

李鸿章点点头,觉得王辰浩说得有道理,“日本海军对在造军舰保密这符合军事法则,迷惑我们以为他们的富士级只有八九千吨,使得我们大意,若我们也订造八九千吨的战舰的话就上了他们的套,几年后发现人家的却比我们的多出好几千吨来,这实力一下子就被拉开了,相当于咱们的上千万两银子打了水漂。”

1880年代后期日本的假想敌清朝的定远、镇远两艘德国制战列舰于北洋舰队服役。这两艘排水量达7220吨装设的铁甲巨舰。对当时日本海军最大吨位的扶桑号相比显得极具威胁。

为此,日本计划建造能对抗定远、镇远的战列舰。不过基于预算问题始终未成。1892年日本计划建造12400吨级战列舰。可是由于预算不足提案再度否决,改换缩小版的9000吨级战列舰。但是,翌年明治天皇主动带头节省宫廷费,加上公务员的薪俸减少一成的敕令,确保了战列舰所需的预算。

不过,日本海军也正好用这个经费不足的借口晃骗全世界,隐瞒实际建造吨位。英国基于英日同盟关系也给予保密,这样一来不但骗过了清帝国,也把太平洋地区的俄国和美国也都瞒过了。

日本向英国泰晤士铁工所订制建造富士号,阿姆斯造船厂订制八岛号。富士建造费1038万日元,八岛建造费1050万日元。于1894年4月和11月分别动工,预计1897年6月竣工,12月服役日本海军。

富士级是英国的皇家君权级战舰的改良型。前后各搭载40口径305双联装主炮1座,10门152单装炮,24门47速射炮,5具450鱼雷发射管,可谓火力强大。其主机装备往复式引擎蒸气机关2座,烧煤锅炉10座输出13500马力,2轴推进极速18。3节。

这两艘战列舰一旦建成,将成为远东海面上最强大的战舰,对北洋水师的威胁相当大。

众人听完王辰浩的分析,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将士们考虑的是两艘富士级战舰的强大战斗力,足以打垮整个北洋水师。而李鸿章和丁汝昌则是被经费卡住了,英日是同盟关系还得一千多万日元,清帝国跟英国关系处于低迷期,这价格至少一千万两银子。

就算谈成了,这首付款也得每艘四百万两银子,两艘就是八百万两银子,这只是造舰费,还有其他维持、保养等开支,这可是要掏空老李的全部经费了。

想到这里,李鸿章感觉有些累了,于是道:“正卿和辰浩你们先商议着拿出个具体造舰方案来,老夫先得去趟海军衙门。”

丁汝昌和王辰浩领命,都知道李鸿章去海军衙门跟奕䜣要钱去。

丁汝昌摇头无奈的道:“两艘战列舰就得两千万两银子,这对于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两银子的大清国来说,这笔钱着实不好要。”

王辰浩道:“而海军更是吃钱的机器,就算朝廷咬咬牙买了,日常开支也是个天文数字。若是不好好维护,千万两银子买回来的军舰很快就成了废铁。”

二人说完,相视一眼,皆是满脸苦笑。

第73章 工业与海上力量

李鸿章离开后,丁汝昌继续主持会议,同王辰浩、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水师要员们商议购舰的一些细节,主要是对当前各国主力舰只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战舰作为新购军舰的设计蓝本。

王辰浩在这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丁汝昌等人以王辰浩的看法和建议为主进行规划。在规划前,王辰浩先同丁汝昌等人合计了新式战列舰的级别名称问题,最终确定为登云级战列舰。

海上力量威慑,必然引起海军军备竞赛,反过来亦然,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为了给登云级战列舰定位正确,把钱花到刀刃上,省去军备竞赛之苦。王辰浩跟丁汝昌等海军将领们需要掌握在1895年开工建造至1897年前后服役的各国所有军舰型号、级别、准备部署位置、针对哪国,以及该舰的具体战斗力参数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找出各国军舰的差别和弱点来弥补登云级的缺陷。

作为清帝国的第一级全钢制战列舰,登云级战列舰的作战目标除了针对日本富士级之外,还得应对亚太地区的俄国、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海军力量,得威慑住他们才能尽量避免战争。

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随着欧美列强工业的进步,衡量国力水平的强弱也由生铁的产量转为钢铁的产量。新的工业标准必将带来新的竞争,突出表现在海军竞赛上。

美国在1894年以年产800万吨钢,2300万吨生铁位居世界第一。美国取得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后,这经济强大了,军事却无法凸显国力。

早在1889年3月共和党的本杰明-F-特雷西向国会的提交的报告,忠实地反映了马汉的思想观点。他指出,美国海军需要一支战斗的力量,必须有强大的战列舰,以此来打退敌人的到来。报告提出建设两支战列舰队,12艘用于太平洋,8艘用于大西洋。

1890年,国会终于放弃了大陆政策和孤立主义。开始摆脱旧的海军战略思想,建立深海海军,着手建立一支现代化海军。美国终于向海洋跨出了坚定的步伐。

美国第一级战列舰是“印第安纳”级,同级四艘。前三艘吨位均为10288吨,配备有16门火炮,最大的口径达13英寸,装甲一般,但速度太慢只有可怜的15节,不过因为美国海军在海外没有殖民地,因此续航力非常高达到一万海里。

1893年,第四艘印第安纳级战列舰衣阿华号开工建造。但甲午战争使美国海军学到了经验,速度太慢无疑等于自杀。1895年初,美国海军对衣阿华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航速增加到17节,排水量增加到11346吨,配备了12英寸和8英寸火炮共12门,成为单独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美国海军有钱,其强大的海军扩张法刺激美国海军迅速扩张,从1888年的世界十三,一下子升至世界第八,并以火箭的速度追赶英国、法、俄三国海军。

美国海军强势崛起,但王辰浩认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工业能力不足,海军威慑有限,加之没有大型海军基地,对清帝国海军暂时构不成威胁。

同样都是新兴国家,1894年德国钢产量520万吨,1200万吨生铁,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德国也不甘心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控制着世界格局。

1895年元月,德意志统一、第二帝国成立二十多年后,德国年轻的国君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在他登基的第七个年头公然宣布:“德国是个世界强国”,“德国的未来在海洋上”。

当然,他在大言不惭的说这番话时,根本不顾及英国人已经海上称雄的这一事实。但他不顾这些,开始致力于建造一支庞大的海军。威廉二世在新年致辞中说:“我不把我的海军建立到和我的陆军同等水平,我决不停息。”

早在1890年,德国从英国那里获得了赫耳果兰小岛,四年后这里成了德国的一个巨大的海军要塞。随后德国公海舰队成立,主基地设在威廉港,第二基地便在这里。

1895年,随着德国工业力量的不断壮大,德国在钢产量和铁产量全面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因此威廉二世希望在每一个领域都赶上赫超过英国的誓言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自俾斯麦被威廉二世赶走后,德国海军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了,在勃兰登堡级战舰完工后,德国拥有了一支远洋作战舰队。

甲午战后,德国又在朝鲜半岛上获得了济州岛和全罗南道作为势力范围,在远东地区有了立足点。因此济州岛海军基地的建设便提上日程,德国总参谋部拨款2000万马克,并派出工程师和技师们在济州岛上修建要塞防御体系和海军军港。与此同时,德国海军部也着手打造远东舰队,以配合济州岛海军要塞基地。

德国海军参照英国君权级战列舰设计思路,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速射火力的表现,在德国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基础上研制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没有走英国的大炮主义,而是将305毫米主炮改为240毫米速射炮。牺牲火炮口径换得17。5节的优势速度,但在装甲上不打折扣,比君权级装甲覆盖率高了5%,生存能力强悍。

德国人称之为战列舰,但英国人更喜欢称其为大型装甲巡洋舰。

不过,关键技术不在这里。英国的舰炮水平在1895年仅仅能制造152毫米以下口径的速射炮,再往上发展英国的哈维钢无法满足要求。而德国人的克虏伯钢材恰恰帮助德国人搞定了240毫米主炮使用速射系统的要求。

英国人的战列舰的305主炮威力强大,可惜发射速度慢,德国人的战列舰使用240口径主炮,威力是小了很多,但胜在速射。

另外一个原因是北海气候恶劣,受限于观瞄设备落后,视线距离短,因此德国人认为使用240主炮足够了。

受甲午战争速射火力影响,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副炮改为150速射炮,威力等同于英国的阿姆斯特朗6寸炮,德国人拆除了105中口径副炮,换上了更加灵活的88毫米速射炮作为二级副炮。

这样一来,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便成了风靡一时的速射战列舰,成为十九世纪末的一道亮点。

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同级建造五艘,全部以德国国王和王号冠名,首舰1895年1月开工,预计1902年全部完工,全部补充德国公海舰队。

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还不具备全球投送,王辰浩认为其对清帝国的海上威胁很小。

第74章 登云级战列舰

抛开美国海军和德国海军,远东海上力量还剩下俄国、日本、英国和法国。

1894年俄国工业钢产量210万吨,铁产量600万吨,位列世界第四。不过,俄国远东海军此刻只有两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和一些近海防御铁甲舰、防护巡洋舰和炮舰。俄国的海陆军主力都集中在欧洲,距离远东太远,暂时威胁不大。

不过王辰浩认为俄国正在调整战略,尼古拉二世积极侵略性,未来五到十年中俄必有一战,中长期威胁很大。

至于日本,其工业能力发展很快,1894年日本钢产量800吨,铁产量70万吨,位列世界17位。海军主力被灭,几年内就只有西海舰队几艘老式海防铁甲舰和老旧巡洋舰,三年内不具备威胁。

1894年,清帝国钢产量1300吨,铁产量190万吨,国内需求12万吨钢材,230万吨铁,几乎全靠进口。

相对于清帝国的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较为彻底,日本今后的发展速度依然比清帝国快,在三五年后对清帝国的威胁非常高。

法国生铁产量从1820年的11万吨,1894年达到的338万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法国钢铁产量从1870年的118万吨增加到1894年的190万吨,而同期美国则由12万吨增加到800万吨。

因为普法战争中法国丢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导致法国原本的工业基地被德国人占了,否则法国也不会沦为世界第五,排在沙俄后面。

德国人的成就越大就越伤法国人的感情,这梁子越来越深,这笔账早晚得算。

法国毕竟是老牌工业强国,虽然沦为第五,但是上百年的工业积累让法国还是比较坚挺的。法国为了维护海外殖民地,必须的把海军维持在英国海军的60%规模上。

由于英国出了全钢制战列舰,使得法国一大批甲铁战列舰立即过时,这笔损失很大,法国海军在蛋疼了几年之后,终于开工建造了布雷纳斯级战列舰,仿造英国君权级建造了布雷纳斯号(Brennus)和查理-马特号(CharlesMartel)两艘战列舰,其配置和英国君权号差不多。

由于法国海军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并没有大规模建造,而法国远东舰队只有一批老式甲铁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自中法战争后,法国海军变得很老实了,不轻易去惹清帝国,因此王辰浩认为法国远东海军的威胁性也不大。

最后,王辰浩将目光放在了英国身上。

1894年,英国钢产量490万吨,生铁产量91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德国。

不过,对于英国海军,王辰浩心中清楚在未来二十年内都是世界霸主,没有人能够打败英国皇家海军。

自第一艘全钢制战列舰君权号下水服役后,英国海军一直是新技术的领跑者。各国海军都以君权级为蓝本进行模仿,打造本国的全钢制战列舰。

王辰浩最想购买的是统一主炮口径的无畏级别的战舰,只是那种跨时代的先进战列舰直到1905年才出现,现在就算王辰浩提出来,也没有能力建造。

没有无畏舰,那王辰浩只能从各国的前无畏舰种选择一款最好的了。

英国目前建成的两款战列舰中,一款是标志性的君权级战列舰,一款是针对远东俄国的缩水版巴弗勒尔级战列舰,不过还有一款在建中的新式战列舰威严级。

1895年,英国皇家海军开工建造14000吨级的威严级一等战列舰,由著名军舰设计师威廉-怀特爵士(SirWilliamWhite)设计,该级战列舰在君权级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用203毫米的哈维钢装甲板以及MK3型新式40倍径305毫米双联装主炮。由装甲覆盖的船体在装甲带下方弯曲,主炮能用无烟火药发射穿甲弹,穿透能力比以前的305主炮强很多。

同时,针对君权级和出口型富士级的适航性问题加以改进,怀特爵士不再强求富士级那样的18节极速,那样对舰体损坏太大,而是设定在损管更好的17节标准速度上,增加了稳定性,同时加高了干舷和加宽了过舱,使得军舰横摇周期达到17秒,大大提高了远洋适航性。

英国海军对这款军舰寄予厚望,计划建造九艘之多,其可靠性之高使其一直服役到一战后,并且在护航中优秀的适航性赢得了无数赞誉。

这款军舰无疑是首选,不过在王辰浩看来,威严级的强力火炮和她的203毫米哈维钢装甲防护不成比例。不论厚度还是质量都不及德国的克虏伯装甲,同等抗打击强度下,哈维钢要比克虏伯弱五到七毫米以上。

此时,德国的海军虽然没有英国强大,但是德国的先进工业技术却强过英国。王辰浩希望登云级战列舰使用威严级的设计,但最好换装德国的克虏伯装甲。这样一来,登云级在火力、防护、吨位和适航性上面,将全面超过日本的富士级战列舰。

而威严级17节的速度在稳定性上将更好,富士级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在18节速度上,因此登云级使用17节速度上也没有什么差距。

王辰浩构建了登云级战列舰的规划蓝图,丁汝昌等人都觉得很不错,就等着李鸿章回来后敲定。不过,那得看李鸿章能够要到多少经费,按照王辰浩的估计,登云级战列舰单价至少在1100万两银子以上。

“这也太贵了吧!”丁汝昌不由得皱眉。

王辰浩笑道:“这仅仅是裸舰,只包括基本需求,如果加装电话系统、无线电通讯,怎么也得1200万两。”

邓世昌等人凑过来问道:“电话系统咱知道,上海英租界就有,但这无线电系统是什么?咱们可没听说过,干啥用的?”

王辰浩愣了一下,还以为说过头了,但转念一想这无线电系统在1893年就已经出来了,因此松口气,笑道:“在美国有个叫尼古拉-特斯拉的人,两年前他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你可以理解为咱们的电报机不用电线也可以发报和收接。”

“无线电,就是不用电线也能发报?这可是新鲜。”邓世昌等人一脸的惊奇,不过他们没少从王辰浩身上听到惊奇的事情,因此已经免疫了,对于无线电并不感冒。

林泰曾突然道:“刚才辰浩说要在军舰上装电话和无线电系统,这电话可以在本舰内传递讯息和命令,不用在大喊大叫了;而这无线电既然不用线也能发报,这舰队之间就可以用无线电通讯,省去了看不清旗语的麻烦。”

刘步蟾兴高采烈的道:“这是好东西啊!”

“好东西肯定贵呀!”丁汝昌不由得苦笑道:“刚才辰浩也说了,加上这些昂贵的设备怎么也得1200万两银子。东西是好,可惜咱大清国穷,买不起。”

众人顿时一脸失望表情。

第75章 海关

王辰浩同丁汝昌等人制定了登云级战列舰的技术参数,大致估算了造价后便通报给了李鸿章知晓。

李鸿章进京后,先同英国公使窦纳乐会谈,将王辰浩提交的登云级战列舰的建造参数报给他,以获得英国方面的初步报价。

窦纳乐得知李鸿章准备从英国订造新式军舰十分高兴,说了一通增进中英邦交的客套话后立即给伦敦方面通报了情况。

伦敦政府十分重视清帝国购舰一事,为了配合英国联合军事委员会主席斯特里根侯爵顺利访华,第二天,伦敦舰政署同英国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船厂研究过后,将清帝国订造的登云级战列舰初步定价在每艘165万英镑,合白银1237万两。

尽管王辰浩已经给李鸿章打了预防针,但当李鸿章得到窦纳乐的报价单子后依然吓了一跳,满脸的表情只体现了三个字——太贵了。

窦纳乐表示这只是初步报价,暗示李鸿章介于中英关系的复苏,价格可能还会有变化。

接着李鸿章拿着英国人的报价单先后去了颐和园、紫禁城和恭亲王府,分别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䜣汇报情况,说服他们给新舰拨款。

奕䜣那里倒是没什么,他懂得海军的重要性,慈禧准许李鸿章添船加炮了,因此海军衙门会得到一笔造舰费,但也就是五百万两撑死了。如今李鸿章订造一艘战列舰就耗资一千两百多万两银子,这奕䜣可做不了主,户部更是不可能给拨这么多钱来。

慈禧一开始支持李鸿章添船加炮,可谓做足了脸面工作,然而当得知一艘登云级战列舰的造价竟然高达1237万两银子后,慈禧顿时闭口不言了。

李鸿章只好痛陈利害关系,称大清周边国家都有新式战列舰在建造当中了,如果大清不买新舰,三年后在爆发战争时北洋水师将无力抵御外辱,到时候敌国海军长驱直入,可轻而易举的沿着海河直捣京师,皇室恐再遭羞辱,颐和园恐再遭洗劫。

李鸿章当然是吓唬她,吃水八米多深的战列舰是不可能直捣京城的,但慈禧不懂,加上害怕她的颐和园再被抢一次,于是慈禧点头同意。

慈禧于是同意了,把难题一股脑的推给光绪,在李鸿章面前当好人,可是光绪皇帝那边不干了。

户部每年从各省收缴上来的赋税收入只有八千万两银子左右,刨除皇室开支五百多万两,一百万不事生产的旗人赡养费就高达四千万两,八旗、绿营、水师开支两千万两,剩下一千五百万两用于朝廷各种公费开支已经是促襟见肘了,哪里拿得出这笔巨款来?

然而,光绪为了给慈禧修颐和园,让她高高兴兴的颐养天年不再干政,这些年张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挪用海军经费,已经引起北洋集团和国内有识之士们不满了,这次慈禧点头同意拨款给北洋水师添船加炮,加上北洋水师甲午海战的功劳表现,光绪帝却是没有借口否决。

光绪连番召开御前会议,同文武大臣们商议对策,看看怎么挤出来这笔经费。

但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只能挤出五百万两银子出来,而北洋水师光购买两艘登云级战列舰预付款就得一千万两,加上还得购买辅助军舰,给北洋水师各舰改装大修,海军衙门这第一年拨款就得一千七百万两银子,此后三年每年还得追加水师维持费和后续造舰费六百多万两,算算下来要维持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就得耗掉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怎么来筹措这笔钱就成了巨大的难题。

李鸿章于是提出向洋人借款暂渡难关,但立即遭到了翁同龢和李鸿藻的炮轰。原因很简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条约《北京条约》欠款1600万两,以及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帝国国库耗尽,因此不得不跟列强们借钱度日,而英法美三国便趁机胁迫清政府建立了以洋人为主的海关管理制度。

随着洋务兴起三十年,清帝国前后借款25笔,总额一亿三千万两的贷款在甲午战前业已还清。还清贷款后,清帝国有理由收回海关管理权,启用自己人管理海关。

虽然在赫德的管理下,大清国的海关成为最有效率最廉洁奉公的衙门,给政府每年增加1700万两的关税收入。但满清的顽固派们执意要拿回海关管理权,海关衙门的薪水是其他同级衙门的十一倍,一些贪财的官员们都盯上了海关这个肥水衙门。

如今李鸿章再次要求跟洋人借款,势必给洋人借口,继续控制海关。这样一来,李鸿章又阻碍了一大批人的发财路,是以翁同龢和李鸿藻一出口反对,立即得到一大批官员们的支持。

颐和园工程已经结束,没理由再不给海军衙门拨款,而朝臣们又要收回海关坚决反对跟洋人借款。光绪陷入两难,脑袋顿时大了好几圈,头疼的要命。

四月末的最后一天,朝臣们吵了一个礼拜后终于得到了光绪的正面答复。

这一天,光绪帝颁旨批准了李鸿章的海军购舰案,以安抚水师将士们的心。但就财政拨款问题,户部只给拨款六百万两银子,要求剩下的银子要么李鸿章自己解决,要么等两年把钱攒够了再买。

光绪的折中处理方式在李鸿章的意料当中,事实上老李对于朝廷那点儿家底和那些个破烂事儿心中明镜,本以为能要来五百万两银子就烧高香了,没想到最后要来了六百万两,比预想中的结果要好一些。

回到天津后,李鸿章找来丁汝昌和王辰浩,将情况跟他们二人说了一遍。

对于海关问题,王辰浩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海关在用洋人管理总是让人感到丧权辱国,有失颜面,王辰浩也支持收回海关,用自己人管理。另一方面,在清末这个腐败的政府里面,海关是唯一一个廉洁奉公,效率最高的衙门,这都是得益于赫德等一些洋人们的严格管理所致。若是收回来让那些贪官污吏们管理,不出几年就会乌烟瘴气一团糟,朝廷的关税收入肯定保不住。

收回来也不好,不收也不是,让人纠结的要命。

丁汝昌叹道:“只有六百万两银子,只够一艘登云级战列舰的预付费用,剩下的银子连水师各舰的改装费用都不够。”

战后,北洋水师深知日本海军速射炮的厉害,因此要求大规模换装速射炮的呼声此起彼伏。

李鸿章反倒淡定的说道:“朝廷没钱你们也是知道的,能给六百万两已经非常不错了。”

王辰浩满脸担忧,说道:“只是这样一来,购舰计划得五年以上才能完成。五年时间太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