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长大人,这大帅跟咱们一块训练,这咱们谁敢超过他老人家啊?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排长吐着口烟圈儿,啐了一口道:“你懂个屁?大帅会跟你一般见识?”

“是是是!”班头继续问道:“排长大人得给咱们支个招儿啊。”

排长看了一眼班头,说道:“大帅的严厉你们是知道的,拍马屁在咱们新军当中没啥用,要想留下来,就给老子使出吃奶劲儿来,否则就给老子卷铺盖走人。”

排长一根烟抽完,转身走人。一干新兵蛋子们顿时紧张起来,不敢再偷懒,抓紧一切时间练习各种技能和体能,生怕被王辰浩超过。

一时间,原本新兵当中就是竞争淘汰制,这下子竞争更加激烈了,同时也预示着新兵的质量又往上提高了一成。

第68章 我的新军我的兵(4)

【今天是平安夜,提前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

新军士兵们议论着王辰浩的事情时,军官们也不例外,也都在揣摩着上司的意图。

下操后,军官们返回办公室休息。姜桂题拉出来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放着一张大白纸,旁边放着笔墨。

接着,姜桂题拿起毛笔,在纸上写着赌大帅最多坚持多少天,赌资多少两银子,以及后面的赔率。

写完后,姜桂题吆喝着:“下注了!下注了!大帅陪练,打底儿三天,上限两个月,二十两银子作赔,赔率不限,童叟无欺了啊!”

姜桂题是北洋新军中资历最高的将领,他一声吆喝,顿时一大群军官围上前去。

梁华殿看了一眼赌契,笑道:“才三天?也太瞧不起咱家大帅了,看在咱家大帅英明神武的份上,我赌大帅最多坚持四天,一赔五。”

旁边围观的段祺瑞、冯国璋、龚元友、王英凯等人顿时轰笑,还以为梁华殿会猜七天以上呢,结果就比姜桂题多了一天,顿时投去鄙视的眼神儿。

梁华殿只是哈哈一笑,然后拿出一百两银子给姜桂题,后者便在纸上将赌资写下来。

“别都傻站着!继续,继续。”姜桂题写完后继续吆喝着。

一干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这个赌契却是感到别开生面,于是纷纷下注。

龚元友道:“看大帅那体格咱可是心里一点儿底儿都没有,我赌他最多坚持五天,我押上五十两!”

“说的也是,就咱大帅那体格我看够呛,顶多坚持一个礼拜,我也押上五十两,赌了。”冯国璋说笑着时已经掏出五十两银票递给姜桂题。

接着又是一群军官们纷纷下注,赌王辰浩能够坚持一个礼拜的居多,半个月的次之。

“你们也太实在了!”王英凯问询赶来,这时上来说道:“怎么都是咱家大帅,他老人家上来陪练,谁敢跟他来真格的呀?到时候指不定是谁练谁呢?你们啊,太缺乏战略眼光了。我赌大帅能坚持一个月,一赔十,两百两银票姜大人您收好了。”

嘿,这家伙倒是有钱,不过大家伙们更注意他的话,都想到碰上王辰浩时肯定不能实打实的训练,放水那是必须的。

段祺瑞觉得有理,这要是训练一放水,别说一个月,两个月也能坚持下来,于是段祺瑞出五十两赌王辰浩能够坚持两个月。

紧跟着,后面来的几批人纷纷在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下注。一干将领们投注大多数都在五十两银子左右,数百名军官都参与了投注,甚至还有德国教官在内,赌资总数高达两万两之多。

清点完赌资后,姜桂题才笑道:“那些赌大帅能坚持一个月以上的兄弟们估计要折本了,瞧见没?连人家德国教官们都下注了,这放水问题肯定不存在了,你们就等着输吧。”

众人一阵轰笑。

正待这时,王辰浩的副秘书长王士珍闻讯赶来,顿时被众军官们围了起来。

姜桂题左手拿着一打银票,右手拿着赌契,冲着王士珍笑道:“王大人,赶早不如赶巧,也凑个份子吧。”

众人起哄,王士珍是王大帅身边的秘书官,他肯定知道关于王大帅的可靠情报。

王士珍笑道:“大人听说这里很热闹,因此让我来看看,顺便也凑个热闹。大人说了,既然是赌他,那么就该由大人坐庄才是。”

王辰浩坐庄,一干军官们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问及规则。

王士珍笑道:“大人说了,大人坐庄打底儿一百两,从现在到秋操为止,每过一个礼拜提升一个赔率,大家意下如何?”

从现在到秋操,还有二十四个礼拜时间,赔率到一赔二十四封顶,若是赢了一百两能翻一两千两银子之多。

众军官们互相间交头接耳,很快便有人带头下注,接着大家伙们纷纷跟风,赌注从一百两到五百两不等,赔率从一赔一直到一陪二十四各档都有。

王士珍一一记录下来,到最后赌资竟高达十万两银子,众人纷纷惊呼,这王辰浩若是赢了可是净赚十万两,不过若是输了可就得赔付近百万两。

赌契立定后,王辰浩打外面进来,众人纷纷立正敬礼,齐声高呼:“大人!”

王辰浩点点头,径直来到王士珍处。王士珍将结果汇报了一遍,王辰浩看着长达三十多页的赌契记录,超过六百多名军官的名字和赌资、赔率都记录在上面,而赌资总额高达十万两,不由得笑道:“大家还真看得起咱,十万两银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好了。”

王辰浩面带微笑,似乎必胜的把握,一干军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王辰浩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大人到时候输了不会赖账吧?”

姜桂题一句话顿时引起大家伙们的共鸣,若是王辰浩赖账,他们可是没处说理去,于是纷纷起哄。

王辰浩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是不会赖账的。”说着,王辰浩拿起毛笔在赌契上歪歪扭扭的在庄家后面写下了他的名字。

众人靠近一看,顿时放下心来。不过他们大帅那一行鸡扒拉似的毛笔字实在不敢恭维,都强忍着不敢笑出来。

不过,王辰浩对于这行毛笔字却是津津乐道,毕竟比起刚来时要强得多了。

“大帅到时候不会找人放水吧?”

人群中不知随又提出了问题,王辰浩于是说道:“当然不会了,那不就是作弊吗?咱既然赌了,那就得遵守规矩。”

王辰浩斩钉截铁,保证不会作弊,接着又道:“不过,我每天事务繁忙,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参与训练。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会取消当天训练。”

姜桂题突然道:“那大人天天事务繁忙,就不用训练了,咱这不是铁定输了?”

众军官们顿时哗然。

王辰浩解释道:“大家少安毋躁,大家可以监督我的工作,我若欠了一天,那么第二天就补上,训练四个小时,以此类推。如果在秋操前还没有补完,就算我输。当然,如果大家觉得不适合现在还可以放弃。”

一干军官们也知道王辰浩跟他们不一样,新建陆军的事情繁多,王辰浩说的在理,这是可以理解的。

尽管这样,一干军官们看着细皮嫩肉的王辰浩,依然不相信他能坚持下来,因此众人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后纷纷点头,继续赌下去。

王辰浩嘿嘿一笑,道:“既然这样,那着赌契就正式生效了,到时候大家伙可别哭鼻子就行了。”

说着,王辰浩再次哈哈大笑几声离开,王士珍紧跟着走了,留下几百军官们一个个的面面相觑,摸不透他们大帅的意图。

王辰浩拿着赌契一路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内,再次打开看后又是一阵微笑。后面跟进来的王士珍双手捧着好几打银票,一起放在办公桌上。笑道:“大人看起来相当有把握呢。”

王辰浩笑道:“一天两个小时,这我还是坚持的下来的,这些军官们看我细皮嫩肉的以为我坚持不下来,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王士珍没吭声,整理一下银票后,问道:“大人这赌资我给您存进银行吧?”

王辰浩摆摆手,道:“十万两银子存银行里太浪费了,而且存进去还得交保管费,不值当!”

王士珍看向王辰浩,等着他继续发话。

王辰浩拿过来一打银票放在手里把玩,突然笑道:“十万两银子,可以搞些副业吗?”

“搞副业?”王士珍顿时满脸惊讶。

第69章 我的新军我的兵(5)

清晨,整个天津城还沉睡在万籁俱寂当中。

距离城东军马场三十里外的海边沙滩上,北洋新军全体官兵们天还没亮就被叫起来拉练,因为今天是个大日子,新建陆军的大帅王辰浩也将参训,是以不论军官们还是士兵们都精神头十足,倒想看看这个王辰浩到底如何表现。

王辰浩每天公务繁忙,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抽出来的。王辰浩本着收拢军心和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赢得十万两银子的赌资这三个理由,将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和傍晚,这样不会耽误他的正常工作。

新军的训练大纲70%按照德国陆军标准操典,剩下的则是王辰浩增加进去的解放军训练方法。

从早上五点开始,第一项便是10公里负重越野。

只见新兵连的战士们穿着马褂、长裤,背后背着装有五公斤沙子的包袱,在海边沙滩上卖力的跑着。

由于这其中要淘汰一半人,因此还没有发放制式军装和武器。当然,王辰浩看不惯旧军的军服和武器,因此新式军服和外购武器都在紧张的生产运送当中,等到前三个月训练结束后方才发放。

数百个队列沿着海边沙滩跑步,高呼着各式各样的口号声,一百五十多个新兵连的连排长们不时的喊着步伐口令,战士们大声呼喝一番,继续挥汗如雨的跑步。

海风呼啸,海浪不断的涌来,哗哗作响。

战士们的鞋子很快就被海水打湿,一个鞋印踩下去,很快便被海水冲刷调,接着又一个鞋印踩上去,再被冲刷掉。

鞋印不停的踩上去,海水不停的冲刷掉,双方像较劲的对手一般,直到最后一个士兵通过后,大海将其鞋印擦去终于取得了胜利。

“不是说大帅来了吗?在哪呢?怎么没看见?”

“不会又是作秀吧?”

“当官儿的就知道糊弄咱们老百姓!”

“这次可不是作秀,听后面的兄弟们说,大帅也跟着跑呢。”

“那咋没看见人影儿呢?”

“你猪脑子啊!大帅一介书生能跑得过咱们?自然是落在最后面儿了!”

“要不你跑慢点儿等着看看大帅去?”

“你当老子傻呢?落在后面的可是要被淘汰的,老子还指望吃军饷养家糊口呢!”

“还真别说,就大帅那身板,背着十斤沙子别说跑上二十里了,他能跟着走下来老子都佩服他!”

……

每个新兵连的战士们都在不停的嘀咕着,一开始小声,渐渐的人多了起来声音大的让队侧的连排长们听见了。

“娘的,还有力气说话是吧?给老子快点儿跑!超过前面的连队去!”

排长说话间撸起袖子,拿着鞭子准备打人,一干新兵们顿时噤声,加快速度跑了起来。

却说咱们的这位新兵师大帅王辰浩,一开始还挺能跑的,不算太靠后。但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落在了后面,被一个又一个的连队战士们超过。

这王大帅啊心中明白跑不过当兵的,但是这自尊心还是被小小的打击了一下,好在汉纳根也喜欢晨跑,他是支持王辰浩参加训练的,因此有他陪着王辰浩倒也不是太尴尬,当然后面还有李国栋等二十来个亲兵,他们可不敢超过王辰浩跑到前面去。

王辰浩第一次跑步,那个速度就难以启齿了,到了后面简直就是龟速,但王辰浩最终还是坚持跑到了目的地。

有汉纳根鼓励他的话说,只要王辰浩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五公里越野结束后便是集体早餐,两万多人以连排为单位分作几百个大小圈子一起吃饭的场景,自然霎为壮观。

但直到官兵们都吃完早餐时,王辰浩才在汉纳根和李国栋一干亲兵的陪同下跑到目的地。

当王辰浩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全体官兵们顿时一阵惊诧,全都站起身来静悄悄的看向王辰浩。

王辰浩跑在最后面,正担心这群新兵们嘲笑他时,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

“大帅好样的!”

“大帅好样的!”

……

所有人顿时跟着一起呼喝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反倒是吓了王辰浩一跳。

汉纳根回过头来,看向王辰浩说道:“恭喜王大人,您第一天就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王辰浩疲惫中透着微笑,说道:“还以为他们会笑话我呢,但正如你所说,能够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汉纳根点点头,赞同的说道:“不过,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那样效果更好。”

王辰浩开玩笑的说道:“当然了,就是冲那十万两赌注我也得坚持下去,若是输了,我可是没钱还!”

说完,二人一阵大笑。

王辰浩陪练了一个早晨,在军营中跟着将士们一起吃了个早餐,真正做到了和将士们同甘共苦。

王辰浩的成绩自然不堪入目,一开始还担心第一次就跑了个倒第一肯定让将士们笑话,但是事实却是正好相反,没人去关心王辰浩的成绩怎么样,但却赢得了将士们的尊敬。

※※※※※※※※※※※※※

主帅亲自下训练场,部下们自然不能闲着。

王辰浩的带头作用似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他将领们也不敢偷懒。尤其是受到王辰浩恩惠的一些人更是不敢懈怠。

为了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和效忠思想,王士珍通过跟王辰浩的交流后,编写了《劝兵歌》、《对兵歌》、《行军歌》等等一些激励士气的歌谣和词赋,使军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麾下有猛将,这的确是好事,但若是驾驭不了猛将,那对主帅而言则是一种灾难了。驾驭人才对领袖而言至关重要,王辰浩是未来人,自然更加重视。

驭人最基本的途径有两个:肉体的驾驭和精神的驾驭。肉体的驾驭来源于生存的需要,制约人的生命,其结果往往会导致精神的驾驭。精神的驾驭来源于发展的需要,控制人的精神,或是抓住某人的“短处”、“把柄”,使其听从驱使;或是抓住人的欲望之手,许人以好处,使之“吃人的手软”,从而达到驭人的目的。

如果把被驭者比作推磨驴的话,则“大棒”加“红萝卜”是驭人者最常用的手段:前面不即不离地吊着根红萝卜引人向前,后面不远不近地舞着一根大棒催人奋进。前者迎合人的欲望需求,后者威胁人的肉体安全。

驭人多术的李鸿章是这方面的老手,得知王辰浩亲自下兵营时他就猜出了王辰浩的意图。因此他吩咐杨士骧对王辰浩洞透露了一些他当年的练兵秘诀:“练兵的事,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

王辰浩结合李鸿章的经验,总结出来“官和钱”就是兵们眼前的“红萝卜”,“刀”则是兵们身后的“大棒”。仅有前者会让人得意忘形,仅有后者则让人望而生畏。只有二者得兼,恩威并举、软硬兼施方可让人心悦诚服地供人驱遣。

对新军武官们,王辰浩已经使用了这个驭人之术。他用严格的军法和军规组成了冷酷无情的杀威棒,不服的就要挨打。又用官职和赏银制度和亲身入军营训练来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以此来笼络军心,让将士们舍身效命。

在对文官方面,王辰浩暂时还欠缺火候。这新军当中的文职官员不少,除了张佩纶、杨士骧和王士珍等人外,还有很多人对王辰浩不是太感激,效死命的更是没有,因此在杨士骧和王士珍二人的出谋划策下,王辰浩又把触手伸向了新军文职人员。

第70章 我的新军我的兵(6)

王辰浩帐下有个文案叫张枫,这个人是直隶蕲县人,举人出身,本是李鸿章幕僚,后加入王辰浩幕府,担任文案,负责草拟奏章、管理往来公文书函等,由于他的文笔出色,深受李鸿章、杨士骧的赞扬。

王辰浩深知他那个时代的共和国宣传部队的厉害,一封檄文动不动就拉一大票人支持,获得道义制高点,笼络军心都是文人宣传队的利器,须知笔杆子的精神号召力有时候也可以劝降敌人从而改变战局。

王辰浩也要拉起一支忠于他的宣传队伍来,这个张枫便在这方面有着足够的功底,同时张枫也年轻,可以伴随王辰浩一起成长,发展壮大起来。

不过,对付武职军官们的方法不适合对付文人。这文人好清高,好名声,高官厚禄未必能够打动他们。尤其是这个张枫,虽然身在洋务派系中,却也是清流官员一派,有时候也会变成顽固派,反对一些洋务思想。

当然,在清末这个大染缸里,各党派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很多人都是在帝后党、清流贪腐、顽固洋务、南洋北洋各派系之间来回晃悠,随便跳巢。上一件事情种这个人可能是顽固派,但下一件事情时他又可能是洋务派。

针对张枫,王辰浩得另想办法。好在王士珍能文能武,鬼点子也一堆,很快便教了王辰浩一招,专门针对张枫的收心办法。

这文人都好风月,这个阮文人也未能免俗。

有道是文人骚客,但对于张枫来讲,这个“骚”字就不再是离骚的“骚”,而是风骚的“骚”。

一天,张枫闲着无聊,天天对着一群当兵的很不舒服。正巧军马场对面海河旁就是天津英租界的紫竹林,那里新开了一家妓院。这位张枫张大文人于是在那里留宿过夜,并结识了一个美女妓者小玉,那小玉生的是娇俏可人,让人爱不释懐。张大文人从此坠入了温柔乡,几乎累日云雨。

久而久之,张枫竟想将小玉纳为小妾。碍于军规影响,张枫必须上报给王辰浩。

王辰浩从杨士骧那里学来了一招收拢人的法子,正好张枫给了他机会。

王辰浩当即厉声呵斥了张枫,说:“张大人不知道这是在军营吗?纳妾!不怕影响不好吗?”

张枫很是失望,心想这位大帅太不近人情了。

过了半个月,一日夜晚,王辰浩突然召张枫,说要带他去天津城里办事。张枫不明就里,跟着王辰浩进了城。

王辰浩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带着张枫拐进了城东的一座四合院中。一进大宅子,只见堂屋灯火辉煌,铺陈异常华丽,堂上红烛高烧。

进了门之后,便见一个丫鬟一面喊道“新姑爷到啦!”,一面从里见扶出一位新娘打扮的美丽俏佳人。

张枫如坠雾中,仔细一看,顿时心中狂喜并惊愕,原来这个新娘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小玉。

原来,王辰浩表面拒绝了张枫的要求,暗地里却派人赎出小玉,又让天津道台兰景明开据了婚聘书和房契文书并在天津城里购置了宅子,还装修布置了新房,直接替张枫操办了婚事。

张枫还能说啥?感动的只剩下眼泪,那叫一个哗哗滴流啊。而小玉更是满腔感激,从此之后,拴住张枫天天吹着枕边风让他矢志效忠王辰浩。

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够让张枫屈服,这就是所谓的文人傲骨,但有女人从中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又另当别论,从此这张枫就为王辰浩马首是瞻,究其一生忠于王辰浩,为王辰浩立下汗马功劳自是不在话下。

每个文人身边都有一个圈子,这张枫倒向王辰浩,他身边的好友们自然也会王辰浩办事,久而久之就都归拢到王辰浩帐下了。

除了张枫,王辰浩在杨士骧和王士珍等谋士的指点帮助下,很快又收拢了阮忠枢和严修二人。严修好古书,尤其是宋朝的书籍最为喜欢。

王辰浩得知他的爱好,伙同李幼仪连哄带骗的从张佩纶的夫人里李菊藕那里把一套宋朝的雕刻版资治通鉴弄来送给了严修。这个宋代雕刻版资治通鉴对于文人来说可谓无价之宝,王辰浩投其所好送给了严修,自是得到严修的好感,旋即将他聘请为幕僚,协助张枫打理新军的宣传工作。

而这个阮忠枢也是举人出身,文采和张佩纶有的一拼,才华横溢。但他什么都清高强势,王辰浩是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拉拢他。后来得知他天生怕老婆,妻管严,于是王辰浩寄出李幼仪这个杀手锏,跟阮忠枢的夫人阮张氏套了姐妹关系,结果阮忠枢在阮张氏的命令下,不得不跑到王辰浩那里报到效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辰浩的幕府小集团发展迅速。文有张佩纶、杨士骧、王士珍、张枫、阮忠枢、严修等士相之才相佐;武有姜桂题、龚元友、梁华殿、段祺瑞、王英楷、杨荣泰、吴长纯、徐邦杰、任永清、冯国璋等将领们辅助,以直隶新建陆军为基础很快打造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

由于李鸿章还是北洋的老大,淮军系统依然掌控着北洋机器。尽管李鸿章默许王辰浩的发展壮大,但是一个新集团代替旧集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鸿章已老,很多事情和人并不是完全听命于他的。因此王辰浩想要取代北洋,还有相当的阻力。

不过王辰浩并不急于一时,在他的幕僚团策划下,第一步是掌控新式陆军,这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便是和旧淮军系统夺权,这就要靠新建陆军在秋操中获胜,只有新军战胜旧军,有了实力,这样才有能力跟淮军系统叫板。

新军的训练工作进展很顺利,王辰浩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参加训练,和将士们打成一片,这感情自是直线上升。

而王辰浩除了工作上的胜利外,他个人在这段时间也得到了锻炼。肤色深了,身体强壮了,严格艰苦的训练加上娇妻的悉心呵护,这浑身也长出了肌肉块,给将士们的感觉不再是细皮嫩肉的书生,有些军人的气质了。

在体能上面,王辰浩在全军依然是垫底儿的。

不过技能上面,因为王辰浩有知识底子又聪明,很快便学会了一些格斗要领和射击技巧,应付街头流氓地痞已经没有问题了。

对于王辰浩来说,事业、婚姻、个人都很充实,无疑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第71章 拨款造舰

1895年,甲午战争后的第一个年头,注定是一个整军经武的年份。

纵观历史,这清帝国每一次挨打之后总会有一两年的热血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清帝国对于抵御外辱平息国内愤怒这方面还是比较积极的。

一月份光绪皇帝批准了南北洋试炼新式陆军的请求,全国各省不同程度的开练新军,北洋王辰浩的直隶新军和南洋张之洞的自强军走在了全国各省的行列之前。

到了三月中旬,自强军在外国教员的训练下进度飞快,已经开始了营一级的合成演练,而直隶新军却还在新兵队列、体能训练期,就进度而言,南洋已经领先了一大截了。

李鸿章虽然对王辰浩有信心,但是这朝堂上下可都瞅着他老李这个直隶总督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呢,这逢人就有问他:“你们北洋新军进度这么慢输定了!”

这老李做了二十多年直隶总督了,高高在上受人夸耀惯了,哪能受得了这种眼光和询问?

淮军内部也有人不满意,王辰浩一来就骑到了他们头上,他们忍了,怎么都是老上司的女婿,给个面子。可这王辰浩有些太不靠谱啊,整个新军启用的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将领,这官儿总得有先来后到的吧?他们这些熬了几十年的老将们都没排上号,硬是给晒鱼干了,他们不服气呀!

宋庆部和聂士成部可以说是淮军系统的精锐了,宋庆和聂士成二人倒是没说啥,毕竟一大把年纪了,给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管着总不是个事儿。不过他们帐下的淮军将领们就不服了,人家张之洞都用老人练兵,这王辰浩凭啥只用新人呢?

不满的声音一天天变大,宋庆和聂士成也觉得王辰浩有些瞧不起他们的兵,因此也不加以控制,任由他们发牢骚。

很快,不满的声音传到了李鸿章的耳朵里。李鸿章做事都是从大局着想,晚年的进取心已经不足了,和慈禧一个心态,维持原状。

同时,李鸿章也有些担心,张之洞的自强军进度太快,而王辰浩训练的毕竟是新兵,他心里开始没底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跟宋庆和聂士成交换了一下意见,两位老将军于是提出也让他们按照新式操典进行训练,以确保秋操北洋获胜万无一失。

李鸿章觉得有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给王辰浩一些压力,因此决定让聂士成和宋庆两部淮军也开始改编训练。

王辰浩对此持支持态度,有竞争才有动力,他更是准备在秋燥中一举打垮南洋自强军和旧淮军,这样才能奠定他的北洋新军的强大战斗力,达到威慑效果。

陆军竞争开始变得激烈了,海军方面也慢慢拉开序幕。

李鸿章为了巩固他直隶总督的位置,必须手握军队、财力才行。甲午一战,老李深知水陆军都不如列强,因此若要保住政治资本,必须扩充。

此时,陆军有王辰浩的北洋新军正在开练,但海军八年未填船炮了,北洋水师各舰已经落后世界海军六七个念头了。

李鸿章不敢保证王辰浩能够在秋操中胜出,因此他要做双保险,扩充海军以保全他的位置不动摇。

三月二十日,李鸿章上书朝廷,称日本海军在英国订造了两艘富士级战列舰、俄国远东海军新增了两艘纳西莫夫海军上将级八千吨大型装甲巡洋舰,两国海军对北洋水师的威胁太大,请求拨款订造一批新式战舰。

乙未财年,由于慈禧太后的颐和园工程完工,因此财年预算后结余大笔经费。之前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的事情已经引起很多国内有识之士的不满了,北洋水师和民间有一定的情绪。

当李鸿章上书要求订造新式战舰时,慈禧太后考虑到老李三十年来一直忠于大清值得信任,因此索性做个老好人,决定送李鸿章一个人情,同意造舰拨款作为平复这些年挪用他的水师经费的回报。

李鸿章高兴,朝廷肯拨款造舰,不但补充了北洋水师的实力,而且造舰费高昂,一旦拨款这朝廷财力就握在李鸿章的手里了,可谓一箭双雕。

李鸿章七八年没捞着买军舰了,对于欧美列强海军的情况掌握和认识已经落后,于是找来王辰浩商议对策。

王辰浩得知朝廷松口答应添置新式战舰后很高兴,加上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北洋水师总兵级以上将领们也都抵达天津参与新舰研讨会,王辰浩同他们阔别两个多月后再次相聚十分欢喜。

而王辰浩担心他的蛟龙号安全,生怕长时间不在水师看着会被洋鬼子们窃取机密,因此以例行维护为由在获得李鸿章点头后,丁汝昌将蛟龙号秘密运抵天津,由王辰浩单独派亲信士兵保护。王辰浩查看了一番后,见蛟龙号没有被强行打开的痕迹才略为放心。

直隶总督府衙,北洋办事房内,王辰浩同一干水师将领们谈笑风生。

“还以为辰浩婚后会回到水师和大家共事,却没想到竟成了新军练帅,辰浩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瞒着大家伙呢?”

丁汝昌的一句玩笑话却是道出了众人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