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混乱和恐惧严重地动摇着吐蕃军的军心,马重英地战马已经被炸死。数百名亲兵用盾牌组成一座盾牌阵死死地护卫着浑身是血的主帅,慢慢地向后退,马重英脸色惨白,牙齿几乎要将嘴唇咬出血来,但他的眼睛里也流露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唐军发明了一种极为可怕的武器。

“不要慌乱,整理队伍!”他嘶声竭力地大喊。

可是二万唐军骑兵队却从后面掩杀上来,他们战刀犀利、斗志旺盛,如摧枯拉朽般地冲击着士气低迷的吐蕃后军,尽管吐蕃军强悍,但混乱中他们却无法和战力强大的唐军骑兵匹敌,尤其是火药造成的震撼使吐蕃军无心恋战,被杀得节节败退,与此同时,悉达藏地前军也败退下来,悉达藏本人中箭而亡,四面八方的唐军一起杀出,喊杀声在山谷中回荡轰鸣。

开始有吐蕃士兵再不顾主帅的禁令,纷纷跳下河,向对岸泅去,河水并不深,很快便有二千余人逃到对岸,向西奔逃,同伴的成功逃生使越来越多的吐蕃士兵跳入水中,逃生的可能使吐蕃军抵抗终于崩溃了,他们丢盔弃甲,开始各自逃命。

就在马重英四百步外地松林里,张焕冷冷地注视着俨如小丘一般的盾牌山,在这座盾牌山的背后,应该就是敌军的主帅了。

“传我的命令,有杀死马重英者,官升三极,赏黄金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唐军各个奋勇争先,向盾牌山杀去,其中一名相貌异常凶恶的步兵大将如凶神下凡一般,身高足有一丈,他披着厚重的铁甲,一手握盾,一手拎着一只巨大的独角铜人乱砸乱砍,所过之处尸横遍野,碎肉横飞,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肉之路,一步一步向那座盾牌山逼去,这就是号称西凉军第一猛将的羌人成烈,武威失守的消息使他心中充满了仇恨,逝去地岁月在他脑海里一一浮现,他武威郡地妻子、他的女儿在吐蕃军地铁蹄下已经不会再存在了。

仇恨在他心中爆发,唯有用杀戮来平息内心的悲哀,十丈、八丈……六丈……他一步一步接近了马重英,他甚至已经看到了那个苍老的头颅。

但这里是最精锐的吐蕃军所在,马重英的二千人亲卫队舍生忘死地护卫着主帅向河边撤退,但在唐军疯狂地进攻下,亲卫队一层一层地被剥掉了。

眼看马重英离河边已不到十步,成烈一声大吼,踏着满地的死尸,从无数人头顶上飞跃过去,他抡起铜人左右横扫,数十人被打得筋断骨折、脑浆崩裂,惨叫四起,马重英已离他不到一丈。

这时的马重英第一次感觉到死亡之神是离他如此之近,他忽然想起了王忠嗣的独马飞枪,想起了哥舒翰的三步断枪,和唐军作战数十年,终于死在了唐人手中,他望着这个手拿铜人者惨然一笑,对方脸上的狞笑就是死神的笑容吗?这般丑陋。

不!这不是死神的笑容,死神的笑容在百步外,他手执一把弓静静地站着,凝视着自己,目光清冷,嘴角挂着一丝久违的冷笑,马重英忽然明白他是谁了,他苦涩一笑,握着咽喉上的箭慢慢地倒下。

……

一个时辰后,大战终于结束了,空气中硝烟弥漫,血腥刺鼻,三里多长的谷地里躺满了尸体,近四万吐蕃军除跳水逃走一万余人外,其余全部被杀死,唐军也死伤三千余人。

唐军在紧张地打扫战场,焚烧尸体,张焕则坐在一块大石上听着几名吐蕃士兵的述说,他们确实是吐蕃士兵,不过在两个月前他们曾是唐军的斥候。

为首一名瘦长脸的男子正是被改为达昂的唐军斥候校尉李国珍,他跪在主帅的面前,捂着脸失声痛哭,他以为自己再也回不了家乡,而旁边跪着的是副队正羌人先祝,另外还有几人已在乱军死去。

张焕走到他俩面前将他们扶起,替他们脱去了吐蕃人的军服,接过两件唐军的盔甲给他们穿戴上,他凝视着李国珍的眼睛道:“我接受你的交令!”

一股辛辣之气直冲李国珍的鼻腔,他缓缓半跪行了一个军礼,大声道:“斥候三营十二队校尉李国珍特来交令。”

张焕微微一笑,他扶起李国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我希望有一天能听到中郎将李国珍的名字。”

李国珍紧咬嘴唇郑重地点了点头,一言不发。

这时,步兵将成烈大步走来,向张焕躬身一礼,瓮声瓮气道:“启禀主公,马重英之死难道我一点功劳也没有吗?”

“怎么,你要和我争功吗?”张焕望着他笑道。

“可是……”成烈挠挠后脑勺想申辩,张焕却一摆手拦住了他的话,“你没有功劳,但有苦劳,万两黄金就留给阵亡弟兄们的家人,我正式封你为郎将、湟水兵马使。”

成烈大喜,郎将是西凉军中仅次于贺娄无忌的军职,他半跪行一军礼,“末将谢都督封赏!”

“都督,你难道……”旁边杜梅万分惊讶,他听出张焕话中有话,湟水兵马使,难道他又改变主意,不想撤军了吗?

张焕望着石堡城方向冷冷一笑道:“为什么要逃?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就在这时,远方马蹄声轰然响起,只见李双鱼疾奔而来,他脸露狂喜之色,后面还跟着两名报信兵,李双鱼飞身下马,奔到张焕面前兴奋地大声道:“都督,刚刚接到消息,王思雨已经拿下了石堡城。”

“什么!”张焕霍地站了起来,眼中露出不可思议之色,他连忙问报信兵道:“快说说是怎么会事?”

“回禀都督,我们是从积谷堡那边进入吐蕃腹地,从后面奇袭石堡城得手。”

“太好了!”张焕兴奋得直搓手,虽然他铁下心想拿下石堡城,但他也知道,石堡城哪里是这么好拿下的,自己势必要付出惨烈的代价,现在王思雨立了奇功,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河湟战略已经成功一半了。

他立刻翻身上马,高声令道:“向石堡城进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绝地反击(下)

石堡城在月光下显得异常寂静,银白色的柔光洒满了城堡,一天的战火渐渐熄灭了,疲惫的士兵们都已经熟睡,张焕一个人站在城垛前默默地凝视着东方,那里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孤独地挂在天边。

今天是四月初一,离他发兵河湟正好整整一个月,可他却觉得仿佛过了三年,拿下石堡城,意味着河湟的大局已经明朗,但金城郡那边的局势却让他一天比一天担忧。

“已经快四更了,都督还不休息一会吗?”杜梅慢慢走到张焕旁边,他扶着城垛,转头看向张焕,“都督可是在担心陇右那边局势?”

“是啊!”张焕轻轻叹了口气,“赤松德赞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从河西东进,我就在想,他举大军前来,不会只是想来断我后路那么简单吧!”

说到这,张焕的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愤恨和焦虑,“我担心的是裴俊和崔圆,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想把势力伸到陇右,现在有这个机会,他们怎么会放弃,若我没猜错的话,极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出兵,赤松德赞才被迫转头南下。”

杜梅默而无言,事实上他已经想到了只能是这个可能,良久,杜梅平静地问道:“若真是这样,都督打算如何?”

张焕冷笑一声道:“他们若想要延安、绥德,我可以给他们,若想要顺化、平凉,我也可以给他们。可是如果他们贪得无厌,要把我陇右节度连根拔起,那对不起,我只好用刀来和他们讲道理。”

“都督请放心,我们临走前还留有四万军,以贺娄无忌的谨慎,他会替都督守住部分基业。我是在想这次地教训。”说到教训,杜梅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他叹了口气道:“都督,我有一言,不知都督是否愿意听?”

张焕瞥了他一眼,“你说就是了。”

“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这次攻打河湟确实是我们急躁了,包括我极力主张出兵,这都是被一直的顺利冲昏头脑。竟忘记了厚积薄发之理,若我们积累三年再攻河湟,就绝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我希望都督和我一样好好吸取这次教训,纳谏如流、善藏锋芒以成大器。”

张焕吸了一口寒气,他凝视着东方已经渐渐露出鱼肚白的天际,徐徐说道:“若这次我能顺利返回金城郡,我当厉兵秣马三年。以待天时。”

三天后,张焕整军已毕,提拔了一批立功的将士,其中以王思雨战功最为卓著,被封为郎将、九曲都督,率一万唐军攻取黄河地区。并长期驻扎。

又封王思雨的副将周子兴为中郎将、积石谷兵马使,并命他率三千轻骑兵星夜赶往积石堡构筑防御工事,防止吐蕃大军从那里撤回吐蕃。

就在这时,斥候传来消息,赤松德赞亲率六万大军已经抵达了临蕃堡,离石堡城不足二百里。

如果说十天前是西征河湟的唐军形势危急,它面临被吐蕃两支大军合击的危险,那么十天之后形势却急剧逆转,战局转向对赤松德赞不利,他反而面临被唐军全歼在河湟地危险。黄河以东有二十万唐军。而河湟的马重英部已经消失,石堡城失守。

临蕃城。这是大唐在石堡城被吐蕃人占领后,为防御吐蕃进攻河湟而修建地一座坚堡,离石堡城约二百里,和西面的绥戎堡以及东面的绥和堡呈‘品’字形结构。

此刻残阳如血,朔风四起,苍茫的草原一眼望不见边际,赤松德赞站立在城堡之上,任猎猎劲风拂面,他眉头紧锁地望着南方,陆陆续续逃回的残军给他带来了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三天前,马重英部在东南方四百里外的骑士谷被唐军伏兵全部歼灭,连马重英本人也战死当场。

这简直就是迎面给他地一记耳光,是战还是退,还是坚守河湟,等待逻些大军北上,赤松德赞忽然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决定,若是坚守河湟,他就会面临被唐朝大军抄后路的危险,当然,他最后可以走南面临洮一带返回吐蕃,但那就意味着将河西拱手奉献给大唐。

可如果放弃河湟,那这一战他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让他如何心甘。

“赞普,你找我吗?”大论囊热尔谦卑地站在赤松德赞身后低声道。

赤松德赞转过身冷冷问道:“你调查清楚了吗?导致马重英惨败的那个发光、巨响的物什是什么?”

“臣问了不下一百名曾见到它的军士,有人说是唐军巫师请的天雷,有人说是地火,还有人说……”

“够了!”赤松德赞恼怒地打断了他的话,“这些无稽之谈难道你也相信吗?攻陷武威时那声爆炸我就让你查过,你却什么也没查到,推脱那些工匠被杀了,这明明是唐军地新式武器,你若不将他查明,我们吐蕃早晚会毁在这种武器上面。”

“赞普息怒!赞普息怒!臣即刻派人去金城郡调查此事,一定查个水落石出。”囊热尔见赞普发怒,他吓得连连做出保证。

“好吧!我给你两个月时间,若你查不出来,那你就去喂马吧!”

说到这,赤松德赞转身离开城头,在梯口他停住了脚步,对亲卫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向石堡城开进,命前军先出动一万人,给我猛攻石堡城。”

……

鼓声隆隆,吐蕃军如黑色浪潮一般奔腾而来,在石堡城下。成群结队的吐蕃军沿着狭窄蜿蜒地山道向上猛冲,他们顶着盾牌、抗着撞木,脚下软绵绵的是同伴的尸体,他们没有退路,只有不顾死亡地上冲。

城上檑木和箭矢密如雨点,城墙被吐蕃人地飞弩砸得噼噼啪啪响,间或一只巨大的火球从成上腾空而起。顺着山道滚下,身上着火的吐蕃军上下乱串。发出凄厉的惨叫声,山前堆满了武器残骸和尸体,但更多地吐蕃军在疯狂地向山崖上进逼。

这是没有悬念地一边倒屠杀,取胜的法宝并不在于士气如何高昂,吐蕃军地疯狂和不畏死的进攻,依然伤不了唐军一丝一毫,取胜的关键是陡峭的山势和充足地准备。吐蕃军就算侥幸冲上了百丈悬崖,但高耸而坚固地城墙仍然让他们只能饮恨而归。

张焕站在眺望塔上,毫无表情地目视着山下犹如蚁群般进攻的吐蕃军,高高地城塔使他俨如站在云端上一般,可以看见原野的尽头,在那里隐隐有一条细细的黑线,这条黑线已存在了半日,却一动也没有动。张焕不由冷冷一笑,他已经明白了赤松德赞的心思。

太阳渐渐西斜,血一般的夕阳已经坠下地平线,天幕上残留着的一块块斑点变成了深褐色,很快也凄凉的消失无踪了,四周原野于是带着一种类似死神降临的战栗。淹没在无边地黑暗中,苍茫大地,每到日暮时分,都出出现这种令人凄凉的景象。

进攻了整整一天的吐蕃军疲惫地撤退了,山脚下丢下了数千具尸体,在寒夜中结了一层白霜,血也凝固了。

十里外,赤松德赞的大帐里灯火通明,赤松德赞盘腿坐在厚厚的毛毡上注视着眼前一幅河湟地图,他在思量另一条进军的路线。在他身旁站着前军元帅论悉颊藏。刚刚向他汇报完一天地战报。

试探性进攻的惨败已经使他意识到从北面夺取石堡城势比登天,赤松德赞的手沿着赤岭一路东进。忽然停到了积石谷的上面,从这里进去,行一两百里便可抵达九曲地区,那里百年来一直就是吐蕃进攻大唐的基地。

赤松德赞的食指轻轻在宛秀城上叩了叩,就是这里了,他立刻对论悉颊藏道:“我给你二万军,走积石谷回宛秀城,迂回进攻石堡城,我再给你十天时间,给我拿下石堡城。”

不等论悉颊藏接令,一名侍卫在帐外禀报道:“赞普,唐军有使者送信而来。”

赤松德赞一怔,他立刻命道:“让他进来。”

片刻,从帐外走进一名身着文官袍服的年轻官员,他快步上前,躬身施一礼,取出一封信道:“在下西凉军户曹参军事程铎,特来替我家都督送信。”

赤松德赞精通汉文,且能写一笔漂亮的书法,他从亲兵手中接过信,却不着急打开,而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名年轻的文官,只见他神情肃然,目光不卑不亢,赤松德赞不由冷冷一笑道:“我是堂堂一国之主,去年你们太仆寺卿见我还口称位卑失礼,张焕竟只派一名从八品小吏为使,是想存心欺辱我吗?”

程铎微微一笑答道:“两军阵前没有国使,只有军使,我是心诚而来,赞普莫嫌我官威职小,几年前我家都督攻下回纥都城翰耳朵八里时,又几时派使事先去商谈过?”

赤松德赞脸色霍然大变,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他死死地盯着程铎,缓缓地打开了张焕地信。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阁下,吾国《孙子.九地篇》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此乃张焕之眼前境地也,张焕不才,愿亲统大军进兵逻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重建翰耳朵八里功绩,赞普可忧心乎?又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今赞普统兵于逻些万里之外,张焕得马都督印玺,欲作一伪书投之逻些,言赞普已亡,吐蕃可出新君乎?再云: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我已派轻兵防御积石堡,又遣人入陇右,倾大唐举国之兵西进,欲与赞普会盟于河湟,赞普可心喜乎?如此三策,愿赞普阁下慎之!思之!大唐陇右节度使张焕敬上”

赤松德赞地脸一阵白一阵红,一边细看,手却忍不住微微颤抖,良久,他将信一合,吩咐左右道:“送程参军出营!”

程铎深深地行了一礼,转身而去,帐营里一片寂静,论悉颊藏见情况有变,却不敢轻易领令离开,赤松德赞背着手在大帐里慢慢踱步,考虑着张焕的三策,或许只是他地威胁,他实不敢出兵;或许唐人内部深有矛盾,难以默契配合;或许唐军并不适应高原的气候,无法远距离行军;或许……

他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说服自己张焕的三策只是纸上谈兵,但是,他终究不敢冒这个险,终于,沉思良久的赤松德赞长叹一声道:“传令各军,立即撤回河西!”

宣仁三年四月中,赤松德赞的十万大军被迫放弃河湟而退回武威,赤松德赞从敦煌折道返回逻些。张焕命一千人守石堡城,自己亲率大军重返河湟,进驻鄯城,随即他又分兵取宁塞、安乡等郡,重新修葺各个废弃的军事要塞,在河湟他解放唐人数十万奴隶,推行军户屯田制,被解放的唐人奴隶踊跃报名从军,遂得河湟军八万人,又组建河湟民团十数万人,就这样,大唐失陷吐蕃近二十年的河湟故地再次被唐军收复,五月底,张焕率四万军队重返金城郡。

卷六 陇右节度

第二百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一)

每年陇右的盛夏总要六月下旬方到,但今年的炎夏天得格外早,初夏时节尚未来临便直接跳进了火热的季节。

六月中旬,火辣辣的阳光笼罩着陇右大地,天已经渐渐地热了,树木生长繁盛,随处是一片片深绿色的树林,田间的麦子也黄了,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麦穗,在陇右平原上一望无际。

在金城郡以北数里外靠近五泉山之处,一支近数十人的队伍卫护着一辆马车正沿着官道急速向北驰行,穿过一片森林,在麦浪翻滚的田野间向远处一处庄园行去。

庄园依山而建,处处可见百年大树,几座白色的小楼被浓密的树荫完全掩映,树荫中一条小溪穿过,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小溪两旁长满了各种色彩艳丽的小花,但四周却戒备森严,这里是张焕的一处别院。

张焕在回金城郡后不就便搬到了这座远离喧嚣的城池、开满鲜花的庄园,他需要时间来考虑陇右的局势,正如他与杜梅在石堡城猜测的一样,黄河以东的关陇地区他原本所辖的二十几个郡县只剩下金城、陇西、开阳三郡以及南部的狄道郡、文郡等偏僻郡县,而裴俊的二十万大军则控制了关陇以北大片土地。

此刻庄园里十分安静,张焕戴着一顶斗笠在后园钓鱼,十几尾红鱼在他钓竿左右出没,不时将钓线深深拉入水里,张焕却恍若不觉。

在他身旁有一张案几。几上有一本行军司马罗广正所上的报告,关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按张焕地意见是每名阵亡士兵抚恤二百贯,并一次性给与土地十亩,但军中的存钱要招募新兵,还要支付军队的粮饷,最多只能挤出二十万贯。罗广正便建议将抚恤钱改为百贯,一次性给与土地二十亩。

张焕沉思良久。他仍然想给予阵亡士兵家属二百贯钱,尤其是一些失去独子的年迈老人,这笔钱和二十亩土地可以让他们安度晚年。

“来!狠狠揍爹爹一下,谁叫他不理我们。”身后传来了裴莹低低的笑声,随即一只柔柔的小拳头打在张焕的后背上。

张焕放下念头,转身笑着将儿子抱在自己腿上,小家伙已经快一岁了。用张焕母亲地话说,长得酷似其祖父,他在大人的搀扶下可以蹒跚走步,正是最顽皮好动地时候,这不,一到父亲的手中便四处乱抓,眼睛看着水中的鱼,手却抓向鱼竿。嘴里嚷着:‘要!要!’

裴莹拉过一把胡凳,坐在张焕身旁,她幸福地叹了口气,头斜靠在丈夫的肩上,丈夫能平安回来,和她们母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满足的呢?

张焕伸手揽住她的腰,心中忽然生出个念头,问裴莹道:“莹儿,咱们家里有多少钱?”

裴莹有些诧异地望着丈夫,不明白他为何会问这个问题,迟疑一下,她还是答道:“约三十余万贯,大部分都存放在京城的王宝记里,去病为何问此事?”

张焕沉默良久方道:“我想多给河西阵亡将士们一些抚恤,可是军中存钱不够。能否从家里拿出一部分来?”

虽然丈夫回来后从来不提河西之事。甚至回避此事,但她却知道。他心中一直在为河西二万士兵地全军覆没而深深自责,尤其是师傅林德隆和林知愚之死,更让他尝到了丧失亲人的刻骨之痛,或许拿出自己家财能让他稍微有一些赎罪之感。

想到此,裴莹温柔一笑道:“那我去了一趟长安,提二十万贯给你,不知够不够?”

张焕拍了拍她的手,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连忙笑道:“二十万贯够了,只是我派人去就行,用不着你亲自跑一趟。”

“听说外祖父病重,我担心他熬不过这个夏天,想去看看他。”裴莹轻轻叹了口气,她咬了咬嘴唇又道:“还有父亲,你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想尽力替你们缓和一下。”

裴俊既然出兵陇右,那他们之间就已经撕破了脸,矛盾只会越来越深,缓和?谈何容易,张焕心中虽然明白这时枉然,却不想扫妻子的兴,他笑了笑便问道:“那你准备几时回去?”

这时,张焕手中的小家伙终于抢到了鱼竿,不料鱼竿没拿住,被鱼一下子拖走了,小家伙忽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裴莹急忙将他抱过来哄慰,好不容易等孩子不哭了,她才对张焕道:“我准备后日便走,我稍微收拾一下,孩子就托付给崔宁。”

张焕沉思一下便道:“崔宁不能离开她的春蕾堂,那索性我们明日就搬回城内,还有你回长安,替我带一个人回来。”

“是那个杨春水吗?”裴莹抿嘴一笑问道。

张焕点点头,“我既然已许她,岂能失信。”

“我知道了,你是堂堂陇右节度使、冠军大将军,自然不会失信于一个小女子。”裴莹没好气地道:“上次我怀琪儿时想给你娶妾,你却推三阻四,我还真当你是不近女色,闹半天是想自己找,等这次回去,我再找几百个李春水、王春水之类的回来给你挑选,你这下高兴了吧!”

张焕见妻子面有愠色,知道她是有些吃醋了,便将她拉过来,在她耳边低声哄道:“别生气了,今晚我好好补偿你,可好?”

“去,那边有亲兵看着呢!别拉拉扯扯地。”裴莹挣脱了张焕的手,生气归生气,但她也有一些担心。

张焕找女人、娶妾裴莹并不反对,但她不希望张焕再娶次妻。尤其是和关陇集团的政治联姻,这会威胁到她地地位,而马璘已经含蓄提出将自己的嫡次女许给张焕为平妻,只是张焕正好西征河湟而暂时搁下,自己这次回长安最少也得一个月,自己是得和崔宁好好商量一下。

这时,她远远见一名亲兵向这边跑来。便拉着孩子两只小手笑道:“琪琪跟娘练习打拳去,晚上好好教训爹爹。”

说到这。她又娇又媚地白了张焕一眼,带着儿子走了。

张焕一直望着她们母子走远,这才问亲兵道:“什么事?”

“都督,辛阁老在门外求见。”

辛云京来了,张焕站起身笑道:“请他到我书房去,我随后便到。”

这次张焕回来后,做了很大的人事调整。尤其是重用陇右集团,他封辛云京之子辛朗为中郎将、临洮兵马使,并全面负责临洮郡政务,又封马璘嫡次子马国瑞为中郎将、宁乡兵马使,也同样全面负责宁乡郡政务,又封白光远长子白盛为西平郡录事参军、荔非元礼之子荔非明二郎为合川兵马使,这样一来,就将几个陇右集团地头面人物和自己牢牢拴在一起。甚至远在顺化郡的宗室李侨也将本家迁到了金城郡。

片刻,张焕换了一身衣服走进了书房,书房为一进三间,最里面是张焕处理公务之处,最外面一间是他的文书郎孟郊预先处理卷宗所在,而中间一室便是举行会议、接见下属的场所。

辛云京正独坐喝茶。见张焕进来,他站了起来拱手笑道:“都督真是会享受,在这神仙府第一般地地方处理公务,却让我等在路上来回奔波。”

辛云京虽然被张焕聘为军院的副院正,名义上是张焕地下属,但他是四朝元老,在朝中名望极高,就连崔圆、裴俊等人也得尊称他一声阁老,他的长子辛杲是朝中大理寺少卿,其他十几个儿子有的在大唐地方为官。有的则主管各地田庄。辛云京本在家中养老,为了家族地未来。他毅然将宝压在张焕地身上,他本人也重新出山为张焕效力。

张焕不敢怠慢,连忙回礼道:“让阁老辛苦了,我再过几日便准备回去。”

二人分宾主落座,不等张焕开口,辛云京先欠身谢道:“多谢都督重用辛朗。”

“辛阁老不必客气,百龄兄文武双全,正该大用。”张焕端起茶杯,轻轻吮了一口茶扯开话题问道:“我已经下令,凡校尉以上军官必须到陇右军院修学一年,第一批三百人应该来报到了吧!”

“前日他们已经到了,请都督过几日来看一看。”

张焕点点头,他沉吟一下又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我陇右最缺的是什么?应该是人才,但人才不会从天而降,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象王思雨、贺娄无忌、蔺九寒、李双鱼等等,他们都是从小兵一步步被我提拔,所以我就想,我应该建立一套选拔人才地办法,比如在军队中开武举,让小兵也有出头之日,能考中武举,再进军院读书,这样我的后备人才就取之不竭,辛阁老以为如何?”

“都督说得很好。”辛云京微微捋须笑道:“我今天来有两件事,其中一件事便和都督有异曲同工之妙。”

“愿闻其详!”

“第一件事其实也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而是前些日子我与马璘、白光远聊天时说到,听说今年长安科举十万士子应考,可最后被吏部录用为官者仅十二人,大量优秀的寒门士子求仕无门,可若按以前的办法随意招来,又难免良莠难分,所以我建议都督索性开府考,公开向大唐各地招考优秀人才,留在河湟为官,反正河湟是都督一手夺下,就算朝廷不满,不睬它就是了。”

听了这一席话,张焕只是淡淡一笑,他何尝不明白辛云京有私心在其中,现在他一直用九曲未平、河湟局势不稳来拖着朝廷,但久拖不是办法,一旦朝廷任命刺史来河湟赴任,首先冲击的就是辛云京等人的利益,所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张焕抢在朝廷前面自己任命官吏,但这也是张焕所希望达到地效果,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他其实已就此事和胡镛秘密商量了几次,已经有了初步计划,想到这,张焕微微一笑道:“辛阁老放心,河湟是我西凉军将士用血换来,绝不会拱手让给朝廷,请问第二件事是什么?”

辛云京一直在注视着张焕的表情,见他已明确表态不会让步,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便呵呵一笑,取出一封折子递给张焕道:“第二件事便是我们为支持都督扩军而采取的实际行动,昨日我们十几个陇右大族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五十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食,请都督笑纳,以后每年都会有钱粮支持。”

张焕霍地站了起来,这次河陇剧变后,他痛定思痛,决定用三五年时间打造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大军,想是这样想,要做到又谈何容易,他没有崔、裴等大世家数十年的积累,也没有朱泚那样拥有土地富饶且人口众多地蜀中。

虽然夺下河湟八郡广袤的土地,但大都是高寒之地,更适合养马,不适宜耕种,而朝廷只肯按陇右节度使的定制给他七万五千人的钱粮,其余的十二万五千人的招募和供养就得靠他自己来筹措钱粮,现在,加上在河湟被解放奴隶中募集得的八万军,他手中实际上已经有十八万大军,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