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惧,于是废太子的事就此作罢。不过此时也反映出来万氏对孝宗朱佑樘的忌恨。好不容易一直等到万氏死了,孝宗朱佑樘的悲惨生活才结束。不过万氏确实是对明朝的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可惜是不好的影响。
一个万氏就几乎动摇了明朝的国本,要是再出现一个万氏那明朝还不得直接亡国了。因此听到张氏的话之后孝宗心里无数念头闪过。
似乎是看出了孝宗的心思,张氏说道:“皇上,不用担心。照儿不是当年的先皇,而冬雪也不是当年的万氏。”
听了此话,孝宗也感觉有理。当年万氏之所以专权,一方面是由于宪宗皇帝对万氏的宠爱,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宪宗朱见深的软弱。但现在的朱厚照和宪宗不同,朱厚照从小就聪慧、刚强、坚毅,颇有主见不会像宪宗哪有的容易受别人影响。并且冬雪也比当年的万氏要善良的多了。
这一章四千多字,写的挺不容易的,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三十章游历苏州
接下来两天朱厚照先是去神机营安排一下他不在的时候的军队训练事宜,并再三告诫马成和李桦一定要对待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坚决的训练处一只精锐中的精锐部队。之后又去神机营工坊里交代了一下制作火绳枪的事宜。
火绳枪由于是靠燃烧的火绳来点燃火药,故名火绳枪。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火绳枪的出现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人类的战争从冷兵器进入到热兵器时代,一直到到17世纪末期燧发枪开始大规模取代火绳枪的时候,冷兵器已经退化成辅助手段。可以说就是火绳枪生生的挤掉了冷兵器的生存空间,堪称冷兵器第一仇人。
火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并且是由中国人最早运用于战争中的。但是世界火枪的标志产物火绳枪却不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而是由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纪出传入中国的,不得不让人叹息,具体说是什么时间传入的历史上已经无从考证,;历史学家推测大致是在明嘉靖时期。朱厚照来到神机营之后也发现此时的神机营还没有装备火绳枪,仍然是使用的比较原始的火铳。明朝的火器继承与元朝,而元朝的火器继承于南宋的突火枪。明朝建立初期只是继承了元朝的原始的火器,或许称为火箭也可以,一直到成祖朱棣时期明军和越南人作战时却发现越南人的火器比明朝还要先进,于是成祖立马命人仿制,接着就出现了神机营现在仍然在使用的火铳。从成祖之后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明朝的火器几乎就是停止不前的。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朱厚照立马把火绳枪的制作图纸和主要技术画了下来,然后交给神机营的工匠仿制,此时朱厚照还在庆幸幸亏自己前世是学习机械制造的,要不然自己连个工艺图纸都画不下来。
拿到朱厚照的图纸之后神机营迅速开始了火绳枪的研制工作,预计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研制出来。
朱厚照倒是很想把比火绳枪还要先进的燧发枪也给弄出来,不过想了想此时的明朝连火绳枪都制作不出来,制作更加复杂的燧发枪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于是朱厚照也就暂时放弃了,等到明朝有那个能力的时候再说。
交代完所有事情之后朱厚照便带着冬雪然后在十二名精锐的皇宫护卫的陪同下坐上了南下杭州的船。至于暗地里自己老爹安排了多少人暗中保护自己这就不是朱厚照要关系的事情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的伟大之处仅从数字上就能够看得出来,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承载了大量的南北物资的交换,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京杭大运河都还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的经济线,更不要说在此时的明朝了,它不但是明朝仅次于长江的水路运输线,并且还兼顾着南北物资交换的重要使命。
离开京城以后朱厚照一路乘船由京杭大运河南下。一路上朱厚照总算是见到京杭大运河的繁华了。一路走来不但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并且运河两岸的城市也受运河之惠非常繁荣。
此时运河中间四条船竖成一排向前行去,正是朱厚照一行十四人。朱厚照和冬雪单独乘坐一条船,剩下的十二个负责朱厚照安全的护卫则每四人一条船。
“船家,我们这是到哪里了?”一觉醒来朱厚照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陌生的地方朝船家问道。
“公子,我们快到苏州了。”船家恭敬的回答道。船家是朱厚照一天前雇的,当时一起被雇的还有三只船的船家。朱厚照此行不但带了一名漂亮的侍女还有十二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护卫跟随,明眼人一看便知朱厚照身份定是不一般,说不定还有可能是哪个勋贵家的公子出来游玩,这样的人船家可是得罪不起,所以一路上船家都对朱厚照一行恭敬有加。
“到苏州了啊。”这一路行来朱厚照经过了天津、聊城、枣庄、淮安、扬州等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朱厚照都要在哪里游玩半天,以体会一下当地的风情。
“想不到这么快就到苏州了。这回一定要在这里好好玩玩,好好的体会一下有天堂之城的苏州。”于是朱厚照便朝负责保卫自己的张山说道:“张大哥,你下去安排一下,咱们在苏州多呆一天。”
对于后世很多人常常以苏州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而自豪的心态,朱厚照常常不以为然。威尼斯算什么,就是在后世不管是在城市的规模、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威尼斯都比不上苏州。更不用说在古代了,明朝时苏州被称为江南水城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于其繁华更是被称为人间天堂,此时的威尼斯算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欧洲小城而已。可以说威尼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管是在历史方面还是在繁华程度上,不管是在城市规模上还是在满城的河道上都比不过苏州。但是一个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威尼斯的苏州却要反过来以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而自豪,而原因也仅仅是威尼斯是欧洲人认可的水城,所以人们为了宣传苏州就给它冠以“东方的威尼斯”的称号。苏州千年的自豪竟然也比不过外国人的一句认可。外国的就是好的,外国人认可的就是好的,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好,只要是外国的就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已经被这种心理占据了心灵。
“是,公子。”张山回答道。张山是这次负责保护朱厚照的十二个侍卫的统领,由于朱厚照在外面的身份不易公开,于是一路上朱厚照都是称呼张山为张大哥,毕竟总不能张口就叫张统领吧,虽然张山反对这样称呼,但是朱厚照坚持他也没法子。而张山在外面也不称呼朱厚照为殿下,而是称呼朱厚照为公子。
在张山带人找的一家大型的客栈里休息了一会制之后,朱厚照便打算出去逛逛了,“雪儿姐姐,走吧,咱们出去逛逛。”
“是,殿下。”冬雪小声说道。
“这回记住了出去别再叫我殿下了,叫我公子。”朱厚照吩咐道,上一次在扬州的时候冬雪在大街上就叫了朱厚照一声殿下,让得朱厚照费了老大劲才掩饰过去。
“放心吧,这回据对不会忘了。”冬雪说完还不忘调皮的伸了伸粉舌。出了皇宫之后冬雪算是彻底的释放了,长时间生活在皇宫里的她难得的出来一次,怎么会不好好的利用此次机会畅快的玩一下呢。让几个护卫在后面跟着,朱厚照两人开始了有一天幸福的游玩。
“来看一看啊,上好的苏绣。”
“蜜饯啊,新鲜出炉的蜜饯啊。”
“灯笼了,卖灯笼了。”
听着两边不断的小贩的叫卖声,朱厚照也只是看一看,却从不花钱去买。他来这里是为了游玩,带那么多东西带着多不方便啊。在说在京城什么东西买不到啊,这里的东西虽然大多是苏州特产,但在京城也都有卖的。
“来瞧一瞧看一看啊,走过的,路过的千万不要错过。”
“来看一看啊,仙人施法,上刀山下火海、胸口碎大石了啊。”
“公子,那里有表演百戏的。”听到吆喝声,再看一看前满聚集了一群人,中间正有人在卖力的表演,冬雪兴奋的说道。这一路上,只要是遇见表演百戏的,冬雪都要凑过去看一看。
百戏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杂技表演,只不过在古代被称为百戏罢了。朱厚照两人走过去的时候场中间一个中年人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中年人躺在一个凳子上,胸口处放了一块大石,在他前面站着一个拿着大锤子的年轻人。
“喝,碎。”只听一声咔嚓,中年人胸口的大石应声而碎,纷纷脱落到地上。
“好……”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刚表演完碎大石,那个中年人就像个没事人一样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拿起一个铜锣反过来,围绕人群转了一圈。
“啪”轮到朱厚照的时候,朱厚照往里面放了一两银子。这些卖艺的都不容易,经常要走南闯北,能多帮助一下就帮助一下。
“谢谢公子。”看到朱厚照往里面放了一两银子,中年人大喜,赶紧道谢道,像朱厚照这样出手大方的人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
继续看了一会朱厚照两人就离开了。
“公子,你看这个发簪子漂亮不漂亮?”一个卖玉器的摊位前冬雪拿着一个白色的发簪子朝朱厚照说道。
“漂亮。”接过来看了一眼,只见整根发簪通体雪白,发簪柄呈小弧状,柄上可有几多荷花,头上刻有一只飞凤,典型的白玉鸾凤簪。
白玉鸾凤簪在发簪里属于比较昂贵的一种,想不到在这里会碰到一支。
似乎看出了冬雪非常喜欢这支发簪,老板赶紧说道:“这位小姐眼光真好,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这里最好的一只发簪。这只发簪晶体通白,最适合你了。你这么漂亮再带上去准赛过西施。……”接着老板就是一阵痛夸,不把冬雪说的天上仅有就不罢休。
“哪有?”听了老板的话就连冬雪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了。
求票啊,成绩实在是太差了。大家支持一下吧,,,
第三十一章
“这位小姐,俺老陈可是实诚人,从不说谎话的,不信你问一下这位公子?你问问这边上的其他人也行,要是有说我老陈说过假话的我就把这个发簪送个你。”看来这回老板是铁了心的要把发簪卖出去了。这支发簪放在他这里已经快半年了就是没有卖出去,原因就是太贵了。买得起的人嫌弃他是摆地摊的,怀疑他的东西的真假,想买的人又没钱买。
“对,是挺漂亮的。不过你戴上之后更漂亮。”说着便拿下冬雪头上原来那个发簪,缓缓的把这一个白玉发簪带上。发簪遍体通白,并且上面还有几多洁白的荷花,高贵、圣洁而不显孤傲,刚好与冬雪的名字和形象相吻合。
带上发簪之后冬雪的气质瞬间便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冬雪只是: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但是现在冬雪却显得更加高贵,更加迷人,特别是那淡淡的笑容,真是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咕隆”一声咽唾液的声音,盯着冬雪,朱厚照看的眼都直了,心跳加速。月出佼兮,佼人撩兮己。
冬雪本来就低的很低的头看到朱厚照此时的样子之后低的更低了,脸上的红晕则更加明显了。
而旁边的老板此时也是直盯盯的看着冬雪,张着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朱厚照、冬雪、玉器老板三人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周围围着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真美啊。”
“就是,这是谁家的女儿啊,这么美,俺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看着向外地人啊。”
“管她是哪里人,反正就是美。”
“对,对。就是。真美。”周围人纷纷附和。
“咳咳。”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而朱厚照还在看着自己发呆,冬雪也顾不上害羞连忙咳凑了两声。
“哦哦。老板这个簪子多少钱?”听到了冬雪的咳凑声,朱厚照连忙醒了过来,大呼失态,于是赶紧朝同样在发呆的玉器老板问价。
“哦,这个啊,十两银子。”朱厚照这么猛地一问老板还没反应过来随口就说了一句。
“好,给。”说着朱厚照赶紧从钱袋里拿出十两银子交给老板。然后拉着冬雪就走。
“哎,怎么走啦。追……”看到朱厚照两人要走,周围人立马追了上去。
朱厚照刚走没多久,“哎呦,我的银子啊……我的九十两银子啊!”想想自己的姐姐把她最珍贵的一个发簪放到自己这里卖,千叮嘱万嘱咐不能卖的低于一百两,现在自己竟然十两银子就卖了出去。一想到自己姐姐两百多斤的身体,他就发憷……
“啊、,呼呼,呼呼。”朱厚照冬雪两人趴在客栈的床上喘着粗气。
“哎呀,这回幸亏跑得快,要不然就惨了。”此时朱厚照还心有余悸的说道。一想起刚才两人在大街上被一群人追着的情形,朱厚照就感到双腿发抖,他都可以对天发誓这绝对是自己这辈子以来遇见过的最危急的时刻,他现在很想对周幽王和李明皇说一声“大哥我理解你们。”
“殿下,张大哥他们不会有事吧?”冬雪问道。刚才朱厚照两人快要被追上的时候是跟在朱厚照后面的张山几人出来帮朱厚照拦下了已经被冬雪迷得快要失去理智的人群。
“放心吧,张大哥他们几个的身手还是很不错的。”朱厚照说道。
接下来两人有陷入了沉默,只是相互望着。
“呼呼……”朱厚照感觉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沉重了,越来越急促了,心跳快了,更快了。
而冬雪也渐渐的红了脸。
看着美人朱厚照缓缓的低下头去。美人则是更干脆的闭上了眼睛,被动的接受。对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两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
近了,更近了。当快要两唇接触的时候,
“咣当。”一声开门声顿时惊扰了两人。“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看见。”站在门外面张山闭上眼睛赶紧扭头便走。
“呼……”长出一口气,张山暗道一声“好险。”想不到这次看到不该看的了东西,真是失策,失策。“哦,我还是赶紧走吧,要不然一会殿下出来就完了。”
房间里面,冬雪低着头紧握着双手,不敢看朱厚照。要是刚才两人走出了那一步还好些,但是现在不但没有走出那一步,竟然还被看到了,冬雪的小女儿心态有上来了,羞愧的无地自容。
“该死,该死。我的初吻就差那么一点就献出去。就差那么一点。张山,我和你没玩……”朱厚照此时在心里已经骂死了张山了,自己找着一次机会多不容易,竟然就这么被张山这么稀里糊涂的给破坏了。
这一天就在纠结的幸福中过去。…………
第二天朱厚照和冬雪又接着游历了苏州的云岩寺塔、报恩寺塔、寒山寺、周庄的古今的名声古迹。至于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和观前街等现在还没有开始建造呢。拙政园是历史上正德年间才开始兴建的,而观前街更是清朝才开始建造。
在苏州又玩了一天之后朱厚照便离开苏州前往最终的目的的杭州,一个在名气上犹在苏州之上的江南水城。
两天之后朱厚照一行顺利的到达了杭州。
“张大哥,多给这几个船夫一点银子,这几天他们载着我们也挺不容易的。”下船之后朱厚照吩咐道。
听了朱厚照的话张山赶紧照办,丝毫都不敢耽误,这两天他可是被朱厚照给整惨了,现在看见朱厚照都发憷。张山心里狂呼:“我不就是坏了你的好事吗,至于这么打击报复吗?”
朱厚照则在心里说着:“小样,看你还敢不敢坏我的好事。”
付过银子之后一行人便下了船向岸上走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我来了。哦,还有杭州的美女。我来了……
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千多年里杭州一直是南方的经济重心。同时杭州还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建都之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到杭州不但要游览杭州的自然风景,更要体会杭州的人文气息。自然风景杭州有西湖,有天目山,有西溪等,人文风景有灵隐寺,有六和塔等。杭州同时也是一个出名人的地方。许敬宗、苏轼、岳飞、于谦、张岱、贺知章等都和杭州有着不解之缘。其中有一个人就是朱厚照这次要拜访的。
“张大哥,去打听一下杭州最大的客栈叫什么?这回咱们要住最大的客栈。”上岸之后朱厚照吩咐道。
“是,公子。”得到命令张山感激离开,他现在就感觉离开朱厚照的时候才是最安全的时候。
灵湖客栈,杭州最大的一间客栈,据说此客栈是江浙巡抚萧幕的小舅子开的,因此灵湖客栈
在杭州属于没人敢招惹的存在,得益于此灵湖客栈迅速发展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便跃居杭州客栈的头魁。此时朱厚照一行就在灵湖客栈内休息。
“殿下,浙江巡抚萧大人求见。”朱厚照刚进入房间打算休息一下,冬雪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哦,既然来了,就让他过来吧”这一路行来每到一个地方,基本上当地的官员都会秘密的拜访朱厚照一次。之所以说是秘密的是因为孝宗这是孝宗吩咐的。朱厚照一路上单靠身边的十二个人保卫肯定是不行了,于是孝宗在朱厚照走了之后便下密旨给沿途的各个州府官员,让这些官员秘密负责朱厚照的安全工作。之所以秘密负责是因为朱厚照的行程是不宜公开的。因此沿途各地的州府官员都是秘密的前来参见朱厚照。双方见面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是相互交流一下,认识一下。这些官员主要是想在朱厚照这里留个印象。
一路上对于这些人朱厚照都是来者不拒,只要是前来拜访的官员朱厚照都一一接见。一方面可以借此和这些人交流一下,增进一下关系,如果能争取的则可以争取过来以作为自己在政治上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一下地方状况。接见这些官员不一定会得到什么好处,但是如果不见这些人的话,就会给人一种错误的信号。别人一定会认为自己对这些人不满意,于是无形之中便把这些人推到了自己的对面。沿途十几个州府的主要官员的政治力量有多大?大到他们联合起来可以左右朝中的走向。所以朱厚照一路上对这些人都是能拉拢就拉拢,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强。
“臣浙江巡抚萧幕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大人快快请起。”朱厚照赶紧起来搀扶萧幕起来。
朱厚照虽然是太子,但他也是一个后辈,因此该放低姿态的时候就要放低姿态。双手携萧幕入座。
“萧大人作为江浙的父母官,可是很受百姓好评的啊。今天一路行来我可是听到不少称赞萧大人的话。都称萧大人为再生父母啊。”在古代凡是当官的最爱听的莫过于别人称赞他为百姓的父母官。古人重名,犹在利之上,萧幕也不例外,并且一路上朱厚照确实听了不少路人在谈论萧幕的功绩,因此他说此话不但正和萧幕之意,并且也不算违心之言。
“那里,微臣只是谨遵太祖之命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分内之事罢了,受不得此称赞。受之有愧啊。”萧幕连忙摆手谦虚道,虽然听了朱厚照的话很高兴,毕竟朱厚照是太子,朱厚照知道了他的功绩就等于孝宗也知道了。这对于他升官是大有好处的。不过他也毕竟是做了这么多年官的老官,这点谦虚还是有的,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出手,但是该谦虚的时候还是要谦虚地。
“不知萧大人对木家村可熟悉?”两人交谈了一番之后,朱厚照说道。
接下来几章会有个小高潮,大家加把劲啊……拿票砸我吧
第三十二章木家村
上一章还没审核通过,大家先看这一章吧。
“不知是否可是城西南二十里外的那个木家村?”萧幕问道。
“正是。”,朱厚照曾听冬雪说过她的家就在杭州城西南二十里外的一个偏僻的小村落。
“原来是这个木家村啊,对于这个木家村,臣也是颇为熟悉的。”萧幕说道,不过明显已经没了刚才的高兴劲。
“哦,不知萧大人怎会对它颇为熟悉?”朱厚照好奇的问道。明朝实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不过在实际使用中体现出一定的不便。所以到宣德以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设巡抚基本成为各省常制,凌驾于“三司”之上成为一省甚至跨省的最高长官。萧幕是一个朝廷钦命的浙江巡抚,朝廷正二品官员。如果说他听说过木家村,那朱厚照就不会感到奇怪,毕竟木家村也是离杭州不远的一个村落,但是如果他对那里颇为熟悉的话,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一个朝廷正二品大员会对一个小村庄熟悉吗,除非这个村庄和他有关系。
“哎,不提也罢。”说着萧幕颇为丧气的叹了口气。
“哦,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萧幕的样子朱厚照也是看在心里,猜测这里面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人人都爱八卦,古今莫不是如此。
“这木家村全村一百多家人家皆姓木,木家村成于何时没有人知道,只知很早以前便已坐落于此。本来这木家村和本官是没有什么干系的,这一切还皆因小女。”
“令爱?”朱厚照颇为好奇。
“小女今年刚好年方十八,本来臣是打算今年给她说门亲事的,谁知小女知道后竟然大吵大闹,最后更是偷偷的跑了出去。一直到半个月之后才回来。回来之后她直接告诉臣说她在外面喜欢上了一个男的希望臣能成全他俩。然后臣就问她那个男的身份,小女直接告诉臣那个男的是一个乡下的穷小子。得知那个男的身份臣自是不允,没想到当天晚上小女就又出走了。这回过了几天之后小女派人捎了口信说她已经和那个男的拜了天地了。并扬言要和臣断绝父女关系。得知此事后内人当天就病倒了。哎。”
听了萧幕的话,朱厚照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女子的胆识,竟然敢来个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真是厉害。真是不佩服不行啊。不过对于萧幕朱厚照也没觉得他做错了什么。门当户对一直是古人的择偶标准,即使到了后世门当户对的准则也依然适用。人类漫长的社会既然孕育出了门当户对的准则,那它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必要。门当户对固然抹杀很多人的爱情,但它也是一种理性的产物。每个阶层的人都有每个阶层的固有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两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当属于两个阶层的人走到一块的时候,在短时间内可能还能和平共处,但是时间永远是爱情最大的敌人。多少伟大的坚贞的爱情到了最后却往往敌不过时间。按现代话说“门当户对”,是指以往的生活环境相似、习惯相近、价值观相近、情趣相投,对未来的展望又在一条起跑线的同一点上。所以,“门当户对”方便了彼此的沟通,减缓了沟通中的压力,缩短了婚姻的磨合期,这样婚姻就容易长久。这种自身道路的轨迹所预留的烙印,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官宦世家的大小姐,一个普通的贫困青年人,两个人的价值观是绝不相同的。或许在刚开始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之后问题往往就出现了。价值观不同就是最大的问题。青年的节俭会往往会被女方看做是吝啬的表现,青年的谦让往往会被看做是懦弱的表现,青年的平凡最后也会被女方认为是不求上进的表现。
不过“门不当户不对”也不是全是悲剧,美好的结局还是很多的,不过这就要双方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对方的缺点与不是。
对于“门当户对”朱厚照从来都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怎么选择是当事人双方自己的事,不管双方怎么选择都会有自己的理由,并且双方到最后也都要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承担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因为那时自己选择的。
想要追求自由的爱情就要勇敢的面对,自信的坚持,宽容的相处。爱情是美好的,未来也要有信心。现实是否残酷就要等待时间的审判。
“不知令女现在怎样?”朱厚照问道。
“哎,还能怎么样。还是不回来。小女派人捎回来口信之后我就派人查了那男的人的身份。最后查实那个男的就是木家村的,并且小女的确是在木家村已经和那个男的拜过堂成过亲了。都到了这一步了臣也没办法了只好认了这门亲事。于是就派人到木家村让小女带着那个男的回来让臣看一下。不过小女从小被惯坏了脾气倔,说什么都不回来。之后臣就每过一段时间就派人去看看他们两个。臣也偷偷去过两回,看他们过的挺开心的也就不再反对了,只希望小女能过的幸福就行了。”
看来这萧幕还是一个挺开明的人啊,朱厚照心里感慨道。
“不知萧大人明日可否代为引路,我明日到那里有要事要办。”朱厚照说道。
“能为殿下引路是臣的荣幸,臣岂敢推辞。”
第二天一大早,萧幕便又来了,这回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六匹好马。换过衣服后众人开始上路。
“殿下,我不会骑马啊。”走在朱厚照的后面,冬雪拉了一下朱厚照的衣服,小声的说道。冬雪从小生活在宫里,平时出去都是步行或者做马车,别说骑马了,连碰都没有碰过。
“放心吧,有我呢。”
扶着冬雪好不容易的上了最前面的那匹马,朱厚照双脚用力一登翻身而上。
“走了。”
一手抱着冬雪,一手拿着马缰,双腿用力一家马肚,向前冲去。
看到朱厚照已经走了,萧幕和四个侍卫赶紧上马跟上。
坐在马上看着被朱厚照抱着的冬雪,萧幕若有所思。看来冬雪和朱厚照的关系远比自己想的要亲密的多了。昨天见到冬雪是萧幕还以为冬雪只是朱厚照的一个贴身侍女而已,不过现在看来远远不是一个贴身侍女那么简单,很有可能两人已经发生了关系。朱厚照的女人在未来最起码也都是一个嫔妃。想到这里萧幕不由得对冬雪有重视了几分。
走在前面朱厚照知道现在萧幕正在看着自己和冬雪,这也是朱厚照刻意为之。让萧幕看到冬雪和自己不同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