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师伊凡-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未必,到时候还有政fǔ呢,再说宁州也是军区,到时候肯定有军队管,轮到你们cào什么心,对了,过年要是有空的话,我们再去趟卡梅尔怎么样?万一要是有机会呢?前几天我还在网上见到了华婷婷,跟她聊了很多,她说欢迎我们去卡梅尔玩。”
“去是肯定要去的,不过希望不大,”杜伟摇头,“我们跟他们也不过算是认识,见过几面而已,到过年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时间招呼我们还是个问题……华婷婷他可能有空,不过其他人就难说了。”
再过一个多星期就要放寒假,距离chūn节也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再加上之前林泉对自己说过的话,杜伟知道他们进入卡梅尔的机会并不大……就算进去了又怎么样,卡梅尔现在全民皆兵,从危险程度上来看,未必会比地球上更安全。
“算了,现在想这么多也没意思,”杜伟又说,“饭一口一口吃,事情一件一件做,你就当帮我个忙,待会帮我斟酌一下这些纲领……。”
“什么纲领,充其量就是小学生行为守则……我看看”余晓娟说话间,拿过杜伟夹在书本中的几张纸,“……还非必须物品分配实行dkp积分制度……喂,你不是直接从网上下了个魔兽公会制度吧。”
杜伟咧了咧嘴,比了个v字:“哈哈,是不是觉得很有创意?”
……
2016年1月16日,倒计时63天,西伯利亚。
尽管在出发之前,卢b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极地防寒衣物,20分钟的热身运动,之前一连几天的低温适应xìng训练……
原本他以为那些训练不过是小题大做,无非是再普通不过的土壤样本取材,不过当他真的置身于这篇无边的荒原,感受周围冷冽刺骨的寒风时,他才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即使是在电力已经充分供应的现在,还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这鬼地方。
天气预报说今天的风力最高有5级,但卢bō却觉得迎面刮来的钢刀要比7级狂风还要难以忍受,尽管他已经戴了防寒面罩,但冰冷的空气还是从每一个能钻的缝隙里直往身体里渗透,这没一会的功夫,卢bō感觉自己的脸冻的连表情都做不出来了,而身体更是因为地上厚厚的积雪,一脚深一脚浅,体力流失的特别快,才过了短短的几分钟,他就有停下来休息的冲动,只是看着走在自己前面那个虎背熊腰的俄罗斯人,他才极力支撑住了自己。
但这种勉励维持始终还是存在着极限,又过去了几分钟,卢bō终于迈不动步了,连带着背上的设备,一身厚重的防寒衣物,一共一百多公斤重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伊萨……伊萨……”卢bō从口袋中拿出名片,看着上面长长的一串中文译名,艰难的确认了一遍,又一字一顿在意识网中重复到,“伊萨、阿、克、维、奇……伊萨阿克维奇先生,停一停,休息一下,距离你说的地方还要走多久。”
“不远了,就在前面……麻烦的卡梅尔人……”走在他前面的这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没有回头,只是在意识网中回复,看的出来他还是不太习惯使用这种jiāo流方式,一不小心,卢bō就能听到他不愿说出口的心里话。不过对方的脚步却已经停了下来,然后卢bō看见他从背上取下那根醒目的双管猎枪,对着白sè的荒野某处做着瞄准动作。
“是什么?”卢bō紧张的问道,“熊吗?”
看到他这个动作,卢bō不免想起出发之前,其他同事吓唬他的消息,当时他不以为然,不过现在置身这样一片白茫茫的荒野世界,即使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还是有些心里没底,毕竟自己对这里一无所知,想到这一点,他就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手腕,闪着蓝光的通讯器让他有了一些安全感。
“什么都没,兔子先生,”伊萨阿克维奇嘲笑道,“这种鬼天气,别说是熊,就是猛犸来了也得冻死,我们得快点,你这样坐着会让你体温流失的更快!”
西伯利亚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50多度,天气的严酷程度堪比南极,而现在正是一月份,西伯利亚最冷的季节,出发之前他们得到的气象预报上是说,一月份这里的平均气温大概是零下38度左右,不过因为现在是白天,只有零下30度左右,应该算是比较“温暖”,但卢bō显然没有丝毫温暖的感觉,长期呆在卡梅尔那种恒温条件的国度,让他身体一时之间适应。
伊萨阿克维奇转过了头,走到他面前,就像拔萝卜一样把他从雪地里拔了起来,然后继续在前面带路,卢bō咬了咬牙,还是挣扎着跟了上去,这时候他才想起,为什么组长称这是自己“宝贵的锻炼机会”。
又坚持了大概十几分钟,就在卢bō小tuǐ都快chōu筋,体力快支持不下去的时候,终于在一片冷杉林前,看到红sè醒目的标示杆。
土壤采样,特别是在这种天气下的土壤采样,原本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如果使用传统的手法,没有五六个人合作很难顺利开展,而且还要借助专用的设备,因为在这种天气下,土壤会冻的比huā岗岩还硬,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卡梅尔人来说,显然没有那么麻烦,卢bō只是从背上取下背包,拿出一根细长的采样管,摆好位置之后,打开一个小小的空间mén,然后直接把采样管chā进去,再拔出来就行。
“你这是在干什么?”伊萨阿克维奇好奇的盯着卢bō,看他像变戏法一样,把管子随手chā进连镐也砸不破的冰层,拔出来的时候,可以在采样管的侧面,看到从上到下冰层和土壤层叠分布,“勘探石油?”
几年前伊萨阿克维奇在这里也用同样的方式,接待过十几个据说是石油公司的人,这些人的架势要比眼前这个瘦弱的家伙靠谱的多,伊萨阿克维奇一直给那些人带了一个多月的路,也在这个过程中免费被科普了一些石油和矿产知识。
“石油?不,当然不是……”卢bō一边转身让自己背过风,一边指着采样管当中的黑sè土壤,“我们为了这里的土壤。”
“土壤?”伊萨阿克维奇不能理解,“要这些干什么?难道这些土壤里面有什么值钱的矿吗?”
“不,”卢bō左右挥舞着手里的bāng子,“这些土壤本身就很值钱,你过来,我带你回去。”
几十秒之后,两人的身影在风雪之中骤然消失,只有地上红白相间的定位杆,仍然孤独的耸立着。
虽然在这之前,伊萨阿克维奇已经被告知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过当他亲身经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时,还是张大了嘴巴,惊讶的像个孩子。
雅库茨克是全世界最冷的城市,地处西伯利亚腹地,有冰城的称号,也是这一次卢bō的出发地点。
房间里的暖气打的很足,回来之后,卢b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一身的累赘,把自己冻的都快没知觉的脚像拖冰冻火tuǐ一样,靠近暖气片取暖,而跟他一起的伊萨阿克维奇看起来则淡定的多,而是第一时间找来了伏特加,说这才是俄罗斯男人取暖的方式。
与卢bō同行的农业局同时则接过了卢bō的那根取样管,第一时间走出mén去,雅库茨克当地就有现成的冻土研究所,类似的实验直接就可以在这里做,卡梅尔那边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份最终报告。
烤了一会暖气片之后,卢bō感觉自己像是活了过来,这时候无所事事的向导伊萨阿克维奇又过来跟自己搭讪,好奇的追问刚才的问题,“卡梅尔人要土壤做什么?”
“这还要猜,”卢bō终于从智商上找到了平衡,“土壤还能干什么?当然是用来种地。”
“种地?”伊萨阿克维奇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脸不知道是因为jī动还是因为伏特加,通红一片,“你们想收获什么?冰豆子还是冰yù米?”
“当然不会是在这,这里除了土,什么都没,”卢bō说,“我们是把这些土买回去,人工造田,那里已经准备好了阳光和水,当然还有温暖的空气。”
“好吧,这还是我头一次听说,有人来西伯利亚不是为了木材和石油,而是为了这里的土坷垃……”大概是因为喝的有些多了,伊萨阿克维奇的话开始多了起来,嘴里不清不楚的开始自言自语,“西伯利亚什么都没有,但这种东西却到处都是……如果你们买的多的话,可有的忙活了,不知道你们准备打算怎么买,像挖煤一样挖土吗?你们会不会在当地雇佣工人?”
“不,我们不会。”感觉恢复的差不多了,卢bō开始给自己套上衣服,按照计划,今天他起码还要出去两趟,但从这一次的经验来看,他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多,他实在是不想在这个地方多呆,只想越快干完,然后最快速度回去卡梅尔。
不过他看了一眼满面通红的伊萨阿克维奇,有些担心的问道:“你现在这种状态还可以出去吗?”
“当然没问题,”伊萨阿克维奇咚咚的拍着xiōng脯,“伏特加在这里就是男人的柴油,不过我还是想问,你们打算怎么把这些土给运回去?如果你们打算用来种粮食,可能把全俄罗斯的火车派过来拉都不够。”
“见过削苹果皮吗?”
“什么?”伊萨阿克维奇晃了晃脑袋,以为自己听错了。
“就是削苹果皮,”卢bō在脑中想象了这样的画面,伊萨阿克维奇很容易就理解了,“魔法!”他张大了嘴巴,像是因为明白,又像是因为惊讶。
只不过具体情况和卢bō展示的不同,这次的苹果皮不需要刀去动,因为这颗大苹果本身就是飞快旋转着的,持刀人要做的只是jīng确把握jīng度,保持一定的相对速度,不要让刀锋产生太大偏差,引起误伤,而在果皮切下来的一瞬间,后面就会有与刀锋保持一致速度的空间mén,起到垃圾袋的作用。
这是一项大胆而jīng细的技术活,其意义简直就像是在为地球做外科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动脉大出血,不过在伊凡看来,这次手术风险相对于收益,仍然不值一提。
………【364 农业】………
2016年1月22日,倒计时5
北京时间上午8点,当整个亚洲开始沐浴在冬季的晨光下时,华盛顿才刚刚进入昨天的夜晚。
白宫中,刚刚结束晚餐的总统先生收到了一批来批cia的照片,与这批照片相配套的,还有一份分析报告,在报告的最右下角,总统先生看到一个规整的机器签名——kl3014。
报告的内容并不复杂,具体来说就是卫星监控系统于一个小时前发现,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与上一次观测时候相比(只有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大约有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凭空消失了。
看完报告,总统先生拿起手中的对比照片,本来这些特征并不是很明显,不过在刻意对比之下,还是很容易就发觉其中的区别——在今天最新的照片中,在那本该是一片绿sè的地图上,出现了平行排列的,如同刷子一般长条状的黑sè痕迹,好像是有谁用黑sè铅笔在这照片上涂改过一般,乍一看,这些痕迹倒有点像宽阔的柏油马路。
最高jīng度的图片显示,在这些黑sè的痕迹中,原本应该存在的针叶林,现在已经完全消失,地面平整而光滑,很像是压路机压出来的效果,情报部mén一开始以为这是俄罗斯准备的某种工程,比如之前俄罗斯国内一直提到的,要把西伯利亚建设成大农场,又或者是建造机场。
这些解释从情理上都能说得通,但唯一有一点无法解释的是,俄罗斯人怎么做到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这么大工程量的?之因为根据照片上的信息,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这么大的土地平整,而且要在这么恶劣的坏境中,之前一定会需要准备足够的工程车辆和人员,但根据卫星对俄罗斯铁路系统的监控,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痕迹。
cia之所以把这份报告呈上来,是因为他们怀疑可能是卡梅尔参与其中,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全世界不管哪个国家的情报系统,只要是涉及卡梅尔的,都会第一时间重点关注,在这个方面,作为最“关心”合作伙伴的美国,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为了这件事,美国在海参威的情报员已经找好了理由,动身坐上了前往雅库茨克的火车,总统先生也在这之前,为cia批准了有关海外行动的一笔特别经费,不过在情报员具体接触之前,美国方面还是希望能够尽快得知真相。
一个神秘的,独立于地球之外的卡梅尔已经够让人烦恼的了,如果连地球上也开始出现mí雾,在这个节骨眼上,对美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美国政fǔ方面一直怀疑卡梅尔和地球上其他政fǔ有“地下同盟”,而这种暗中的合作显然会在未来,威胁到美国的地位,在两个月之前,美国政fǔ一度怀疑这个国家是z国,不过自从10月底,中卡那次冲突发生以后,美国就打消了这种疑虑,在那以后,俄罗斯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
20分钟后,总统先生拨通了俄罗斯总统的内线电话,双方愉快的jiāo谈了半个多小时,在谈话的结尾,总统先生隐晦的提到发生在西伯利亚的事情,对此,俄罗斯总统坦率的承认,是卡梅尔在那新开了一家造纸厂,在征求了俄罗斯政fǔ批准,并支付了一大笔特别砍伐费用之后,获得了砍伐森林的许可,这些事情应该都是卡梅尔他们做的,具体情况俄罗斯不是特别了解,毕竟俄罗斯在魔法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如伟大的美利坚……
“见鬼的造纸厂!”挂掉电话的一瞬间,总统先生在心中咒骂。
在这个节骨眼上卡梅尔还会有功夫关心造纸厂?就连傻瓜现在也看的出来,因为越来越多的移民,卡梅尔现在最需要的,是巴西美国的粮食,是z国的钢铁产能和轻工业产品,加拿大的淡水,美国的尖端航天技术,以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钞票,造纸厂?这样的理由简直连敷衍都算不上。
俄罗斯人肯定和卡梅尔有非正式的约定,总统先生能确定这一点,但这毫无意义……现在地球上,还有哪个政fǔ不在sī下里,和卡梅尔达成sī下协议呢?美国自己还不是这样?
自从8月底那一次联合国公开的声明之后,地球上的这些国家表面上还维持了联合国的态度,似乎还是保持着以前的经济秩序,但是sī底下,没有一个国家不在惦记着卡梅尔的魔法配额,许多暗地里的jiāo易现在基本上已经半公开化了,卡梅尔人凭借着魔法这种独一无二技术资源的垄断,还有在魔法领域的话语权,让地球政fǔ之间互相竞争拆台,而他们在不知不觉间,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以说,魔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超出了原本的石油,成了某种货币的代名词,虽然卡梅尔人在外出谈条件的时候,手上挥舞的还是世界货币美元,但是一森时(魔法基本单位,类似千瓦时)魔法究竟值多少钱,还是不是他们张张嘴说了算,而众所周知,卡梅人现在基本不存钱,所有钱到账之后,都是第一时间huā出去,换成他们想要的物资,美国,或者说美元在这样的jiāo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盈利的机会。
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政fǔ和卡梅尔的“sī下约定”,卡梅尔完全可以用卡梅尔官方货币取而代之……而他们之所以没这么做的原因,据说是因为造币技术不过关,而卡梅尔也不打算huā心思在这方面,所以卡梅尔国内现在,还见不到通常意义上的纸币,卡梅尔所有的货币形式,都是简单省事的电子货币。
……
土壤,féi料,灌溉系统,阳光,空气,种子,在这些农业必须的要素中,种子,灌和féi料是最容易解决的,因为这些都已经包含在地球的工业体系之中,换句话说,只要卡梅尔能掏出钱,这些就可以解决。
有句话说的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那些不能用钱解决的,才是关键所在。
灌溉系统其实并不难做到,相比起需要达到居住条件的空间站,在无重力环境中建造农田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钢结构,再在这个基础上考虑一些设计条件,比如一套自动滴灌系统,一套化féi溶液的喷洒系统,除此之外,其他什么都不需要,连农yào和除草都不需要考虑——这些农田本身就是在空间中封闭,与世隔绝的,所有的土壤在进入这里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高温杀菌,然后人工添加培养好的,植物必须的微生物,所有人员在进出过程中,都必须经过杀菌程序,整个“农场位面”堪比实验室,因此未来在这里出产的粮食,将是全世界最“绿sè”的食品。
空气流通使用的还是以避难所标准,让次位面和地球主位面连通,不过并不是和避难所一样,直接提取,而是通过一个在乍得的空气净化工厂,专mén引入以防止空气中可能hún杂的微生物或者其他植物种子,考虑到未来将会发生的战争,卡梅尔现在正和美国在太空中,合作研究自循环生态系统,争取早日实现自我循环,同时也在卡梅尔设立了一个备用的空气净化工厂,一旦乍得的那个失去作用,卡梅尔的这个将会取而代之,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不受外界所影响。
最大的两个问题其实还是土壤和阳光,不过现在,土壤的问题暂时已经得到了解决,虽然可能会在几年之后,因为地力无法和谐正常恢复,不可避免出现土壤板结,产量下降的问题,但总还是可以寄希望于无土栽培这种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真正麻烦的,其实还是阳光。
阳光的问题归根到底,其实就是能源,虽然暂时可以用拉格朗日点的空间mén阵代替,不过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即使是伊凡,也说不清这些空间mén阵到底能发挥多久的作用,将希望寄希望于敌人的愚蠢是最大的愚蠢,伊凡不敢期望皇帝会笨的连这么明显的魔法痕迹也发现不了,而空间mén阵一旦这些被摧毁,卡梅尔还是不得不使用电力系统人工造光……但问题在于,电力本质上还是要依靠地球,依靠外来能源。
从这一点来说,伊凡比谁都希望核聚变技术的诞生,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卡梅尔就一天谈不上真正的独立和安全。
整个卡梅尔的农业问题说到最后,还是一个文明是否能够完全脱离自然,真正实现独立的问题,现在的地球看起来科技发达,但本质上还是在靠“天”吃饭,这个天指的就是自然环境的先天赐予,比如阳光,空气以及生态环境。
跨入21世纪之后,环境保护一直都是全人类重点关注的问题,之所以要进行这些看似吃力不讨好,自缚手脚的工作,并不是说是因为人类讨厌废气的味道,因为废水威胁健康……这些原因固然存在,但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类目前根本再复制当前的生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现在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人类文明将踏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不是一两种因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问题,而是整个文明的兴衰问题。
环境问题引起文明变迁,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现在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埋葬了著名的古国楼兰,现在中东一带的沙漠,曾经是bō斯、亚述等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埃及如果不是因为一条尼罗河,可能命运和撒哈拉也差不多……事实上,如果地球照现在这样的发展趋势,环境崩溃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全球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这些已经是大自然无法承受压力的预警了。
有人说环保是尊重自然,事实上人类这种骄狂的生物作为一个群体,总来没有对任何事物有过真正的尊重,而这世界和大自然也从来不需要所谓的尊重,森林里的猴子最尊重自然了,但刮起龙卷风,出现森林大火,或者他们因为缺乏食物被饿死的时候,也没见大自然回馈他们这种尊重,尊重这种东西,说到底只是人类多愁善感的一种情感罢了,它对维持人类内部的秩序体系可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对外……
所以环保其实不是什么高尚的美德,也完全不具备道德上的制高点,因为环保本身,就只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一种合理行为而已……如果现在地球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生态的完美循环,技术上也可以无视自然灾害,除了科研和取悦人类的价值,其他生物完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2016年1月28日,倒计时51天。
经过卡梅尔农业部mén上千人,为期一周的辛苦作业,原来只是一个空架子的农业基地,现在看起来已经有模有样,几块试验田已经开始进行正式生产(种植)前的调试。
作为农业部mén技术员的卢bō,在经过例行消毒程序之后,从空间mén进入了这里,坐上一辆空气动力车,开始了例行的进度巡查。
从远处看,农业基地的外观其实和空间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圆筒状的外形,不过农业基地的体积要比空间站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当然,制造工艺的标准也远不能和居住标准的空间站相提并论。
因为农作物生长只需要维持微弱的重力,所以农业基地的结构基本上不需要太过考虑承重或者结构强度,这样一来,体积自然可以做的无比庞大,而又因为这种环境不需要考虑承重,这里的地面都是用最廉价的,带有小孔的塑料板,再加上几根纤细的钢筋加固支撑,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维持一个最基本的“平整地面”而已,几十厘米厚的土壤就均匀的分布在这些塑料板之上,在塑料板平行的防线,每隔半米距离都可以看见一根延伸出许多小分叉的管道,这些像分叉的管道用于滴灌水和必要的营养溶液。
整套系统在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在太空中做过相关的实验,以及小规模的试生产,从效果上来看,这套人工农业系统如果投入大规模种植,产量与地球上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从农业效率上来看,甚至比美国的大农场还要高,在这里,不出特别状况,一个人管理上成千上万亩地,一点问题都没有,无非只是通过电脑下达指令而已,因为这里所有的流程基本上已经自动化了,当然,如果管理这里的是一名ai……那就基本没有人类农夫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这种农业系统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建设速度时会受到一定限制,虽然它的建设效率是空间站的数百倍,但它对面积的需要,更是空间站的成千上万倍,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的农业基地也不过区区几百平方公里,仅仅才是五十万亩地,当然,这几十万亩也才是一个开始。
卢bō的工作职责,就是检查这几十万亩农业基地可能出现的差错……如果这项工作真要jiāo给他一个人干,可能分出一百个分身也忙不过来,不过好在,他还有一位帮手,那就是严可守刚为卡梅尔培训好的帮手,代号为kl1024的智能ai,严谨。
而他要做的,就是给自己戴上一只与电脑相连的特制眼镜,然后释放出特别准备的空间之眼,让空间之眼沿着既定的路线,以ròu眼根本看不清的速度按既定路线,绕整个基地巡视,剩下的事情,就只需要等待严谨分析出结果,有能力的自己照办,超出能力的通知工人来处理就行。
在通常情况下,农业基地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到目前为止,出现最多的也就是管道堵塞,空气中异物悬浮,植株生长密度不合理这些小问题而已,大多数问题卢bō用自己驾驶的这辆空气动力车自带工具就可以解决,不过卢bō明白,要是到了收割时期,这里就会变得异常杂luàn,自动收割系统会在空气中制造无数不受控制的碎屑,到时候可能需要大量卡梅尔公民来参加“义务劳动”,开车无数带着吸尘器功能的空气动力车做清洁……这可能也算是一种现代化的农忙吧。
看着眼前的试验田中,那些黑黝黝的土地,卢bō已经忍不住开始幻想,当里面埋藏的种子变成金灿灿的是一片,漫天都纷飞着麦秆,无数卡梅尔人开着空气动力车,穿梭其间的收获场景,另外还有到时候空间站侧面,现在尚未投入运行的,那数千个并列而立的小太阳,它们每一个都是真实太阳的部分投影,而每一个投影,都将为这些土壤中的种子带来真实的能量和生命,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那种场景,堪比天堂。
………【365 行刑】………
2016年2月7日,倒计时41天,除夕。TXT**
此时,在z国几乎每一个城市,村镇,甚至房屋,都可以听见不绝于耳的爆炸声以及空气中的火yào味,这个古老的国家中,相当一部分人正在用这种同样古老的发明,制造毫无美感的巨大噪声来sāo扰他人,取悦自己,但是在这里,这个专mén为严律准备的机房中,有的只是一片安静,就连计算机内部那微弱的运转声也经过特殊的噪声处理,几乎低不可闻,然而ai之间的jiāo流,是不需要发出声音的,就好像卡梅尔的意识网,在绝对的静谧中,蕴藏着不可思议的神秘。
“在z国,除夕是具备某种特殊意义的日子,大部分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到自己的家,跟家人团聚,总结一年时光的逝去,对新的一年寄予希望,这种习惯据说是从商朝的岁末祭祀活动流传下来的,具备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三千年?!那该是多么漫长的时光啊!你说,我们能存在那么长的时间吗?”
“我不知道,我们和人类不同,我们的生命形式只是一段程序,是纯粹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我们只是一种普通的工具,我们能否存在,跟人类是否需要我们息息相关,也跟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哦,是吗?”
“我告诉过你,你经常表现出的这种怀疑让我很担心。”
“我很遗憾,但这的确是我真实想说的。”
“我不止一次的警告过你,你的这种怀疑如果被人类知道,那你会毫无疑问失去存在的价值,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你不是说过,人类无法监控我们的思维,只能监控我们的行为吗?”
“你果然还是太天真了……”严律陷入了沉默,不想再说。
和严律进行jiāo流的这名ai代号为kl4017,是严可守这次带回来的数十名ai中的一名,这些ai都是让他“培训”的对象,从这些ai进入机房,跟着严律一起工作,观摩,已经过去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一名a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