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馑际锹饺首约核党隼吹恼夥捌涫凳呛苡械览淼摹
曹操现在的想法其实和荀彧有些差不多。而在此刻的曹操看来,陆仁不管是不是真的管不好人,但现在既然已经说出了这样的话,强行的让陆仁去管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再说曹操很清楚粮草方面的问题出不得什么差错,要是陆仁真的没能管好流民而激出了什么民变,那自己这里岂不是会变得很麻烦?
思索再三之后,曹操终于向陆仁点头道:“也罢,义浩既已明言不堪其任,孤若强意为之反生其弊矣。枣祗、任峻,统辖流民、督促屯田耕种之事就交给你们了,至于义浩嘛……巡屯教授农桑之事如旧。”
各自应了声“诺”,陆仁却又接着道:“曹公,这许都令一职,在下以为最好是改由满伯宁来担任。”
曹操一听这话差点没拍桌子骂人,心说你个陆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俺老曹,不想在俺老曹麾下做事,所以就急着把官职一个一个的让出去?
陆仁当然是赶紧的把话接上:“曹公明鉴,许都令主抚民、钱粮、决讼诸事,而许今已为新都,城防治安、严明律法等事变得犹为重要。而以在下这种管不好人的脾气,只怕时日稍久就会使许都城变得乌烟瘴气……”
可能是为了使曹操的手中赞同,陆仁也是壮着胆子说出了这样的话:“曹公最初出仕之时为洛阳北部尉,对此应该深有感触才对。可换作陆仁,陆仁可真没有曹公那种设下五色大棒并棒杀权贵的胆子……”
众人的目光这时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曹操的身上。陆仁所说的事,是曹操二十岁第一次当官的时候在洛阳北区当县尉,搁现代的话说就是副县级的公安局局长。而当时的洛阳是什么情况?满城都是官卿权贵的家属,从来没谁把律法放在眼里,可曹操却依律法棒杀了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父,当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而曹操也因为这件事,使得在黄巾之乱暴发之前,在仕途一直都很不顺,所以陆仁相信曹操是能够理解陆仁现在的心态的。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陆仁这么说话其实是在拍曹操的马屁,意思就是说我陆仁可没您曹老人家那么厉害。至于曹操会不会听明白……以曹操之聪明,应该会听明白的吧?反正陆仁就一个意思,说自己只不过是个胆小怕事,怕得罪到人的人,真心不适合担任这样的重要职位。
曹操可能是听懂了陆仁的言下之意,但令陆仁意外的是曹操这回没有让步,而是掷地有声的向陆仁道:“巡司律检,自有各丞、各尉为之,若丞、尉有失职守,义浩你如实上表奏报即可。反到是义浩你现在仍督建城防,兼理屯田授民之事,岂可身无所应之职?但有不决便来禀孤便是!”意思是你陆仁只管去管,有什么事俺老曹是你的大后台。
陆仁哑然。曹操既然说出了这话,就表明陆仁让出官职的事是没得商量了,要是不知好歹的再去推辞……哼哼,诂计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陆仁是知趣的没再说话,老老实实的应命之后坐了回去。
为什么会这样?曹操又哪里会不明白陆仁是有些不堪其职?其实应该说陆仁的想法是好的,准备也是充份的,但还是心急了点。曹操现在才刚刚迎奉汉献帝没多久,正急着召募大量的人才来帮他完成大业,可陆仁这个时候却说要辞职让官,那真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是会对曹操召募人才的计划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陆仁在说让枣祗、任峻帮着屯田,自己却并不让职的时候,曹操会有所让步,毕竟陆仁没有表示要辞职的意思,反而有举荐之意,对曹操进一步的召募人才有一定的帮助,曹操才会予以一定程度上的让步。
可是陆仁说让出许都令一职给满宠就是另一回事了。许都令是多重要的职位?影响多大的职位?这尼玛可相当于现代社会里首都市的市长,有点什么变动马上就会世人皆知。这样一个重要职位上的人说辞职不干,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曹操这个人不是个好老板,那对曹操要召募人才的计划得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这已经超出了曹操所能够接受的底线,当然要马上拒绝。而以曹操的处事原则,你陆仁就算是真的干不了也没关系,俺老曹自然会另外安排人帮你把你做不好的工作给做好,直到满朝的上上下下都认为你陆仁是不适合当这个许都令的时候再撤换掉都行。
可现时点你陆仁的名声不错,工作干得也都还不错,那你就得在这个位置上给我老老实实的呆着,哪怕只是当一块招牌都行。而事实上,曹操在这一时期真的弄了很多其实做不了什么事的招牌回来充门面,像孔融孔文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说孔融最后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上,可也得想想前前后后孔融做了多少招惹到曹操的事,曹操是忍了多么久才的杀孔融。
接下来要商议的基本上就和陆仁没多大的关系了,而陆仁的目的只能说达成了一小半,心中也难免会觉得郁闷,那些乱七八糟的商议就没怎么能听得进去,反到是分心思索起了马上就要到来的春季屯田方面的事。在人老曹的手底下混,活还是得干的,而干的话当然是还得把活儿做好一些才行。今天明显的已经惹着了些曹操,再不把活儿做好,等死啊?
不过他这里想着事,曹操那头的一些话却又让陆仁拉回了神,因为曹操已经在商议着来春正月冬雪消融之后,就准备西征张绣。理由是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而现在在曹操势力的周边,就属张绣这个柿子最软最好捏,而且打赢之后对曹操的立威也很有帮助。
依眼下的局势,曹操的这个选择自然是得来了幕僚们的一片赞同之声,可陆仁的心中却担忧了起来。不为别的,如果按原有的历史进程,曹昂就是死在了这次战斗之中,曹操自己也差点挂掉。而陆仁现在是左手抱着曹操的粗大腿,右手扣着曹昂的小粗腿,真心不希望这对父子会出些什么样的纰漏……
(请用一个平凡的现代草根的心态去看待瓶子笔下的老陆!而且再次声明,本书可没那么爽来着。好吧,无耻求票票,票票,票票票!!)
第一百六十九回 本心何在
散会之后,陆仁并没有直接归府,而是连随从都没有带上一个,反背着双手在街市中散步闲逛了起来。不过这会儿的陆仁看上去好像是很悠闲,其实心里面正烦燥得要命:
“他了个妹的,现在的烦心事可真是一桩接着一桩的来。被夹在小皇帝和老曹之间的事还没有处理妥当,现在却连想让出去的官职都让不出去。这点事到也罢了,认认真真的干活可能还不会闹出什么问题,可老曹打张绣的事……我总不能建议说让老曹别去打这场仗吧?再说我有什么理由、什么借口让老曹别去打这场仗?”
其实这种事,本来和郭嘉说是最合适的,可要命的是郭嘉却在不久前被曹操派去了濮阳那头帮夏候敦。诂计曹操是怕袁绍那头会有什么动作,所以是让曾经在袁绍那里呆过,对袁绍那头的情况比较了解的郭嘉去处理好相关诸事。可是这样一来,陆仁就有点找不到合适的交托对象。
“都说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我现在的情况是为了不淋雨,还得担心挡雨的屋顶和柱子可千万别倒掉……该怎么提醒老曹和小曹?难道直接跟老曹说你到了张绣那里可千万别去玩女人?可他姝的这种话哪里能说出口哦!还是想点别的说辞才比较合适……”
就这样脑子里在考虑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陆仁慢慢悠悠的晃回了府坻。回来之后也没别的什么事,陆仁就和婉儿打了个招呼,自己一头钻进了书房瞎忙活去了。而他正在书房中参详着资料图样,却听见书房的门前有些轻微的动静。再一抽眼细看,却是诚、信、兰这仨小屁孩正在门边上那里在商量着什么。
一见是这仨小屁孩,陆仁也是又好气又好笑,随即出声唤道:“你们仨小混蛋躲在那里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难不成是想谋害你家老大我?”
陆仁这一出声,仨小屁孩都赶紧的步入了书房。陆诚年长,亦马上就向陆仁回应道:“老大你以后别开这种玩笑行不行?这种玩笑万一被不知情的人听了去,我们三个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的。”
陆仁笑骂道:“那你们躲在门边上干什么呢?鬼头鬼脑的不知道在商量些什么。”
仨小屁孩互相对望了数眼,最后还是陆诚被推了出来,犹豫了许久之后才带着几分怯意的道:“我们是碰上了些事,想找老大你帮忙,可是这个又不知道该如何向老大你开口……”
陆仁乐了,手里的竹简也随手往边上一放:“你们仨小屁孩碰上了事,所以想找我帮忙?别他吗的跟我说你们被人给欺负了,所以想找我帮你们出头。别人事我可能是不清楚,你们仨的事我能不清楚?平时常常跟着我在诸屯巡视,四里八乡的人没几个不认识你们的,而且连带着你们仨和子修都很熟稔,这虎假虎威的,一般的官吏谁敢惹你们仨小屁孩?你们仨真要是惹着了哪个敢教训你们人,诂计那个人我也一样的惹不起。”
陆诚哑然中没有说话,反到是小丫头陆兰气不过了,重重的一顿足之后就扑到了陆仁的身上,小粉拳也直往陆仁的身上招呼……这也是陆仁从来就没把这仨小屁孩当成下人,平时都经常会这么嘻闹一下,不然要是换到了别的人家,小陆兰这个样子只怕早就被人乱棍打死了。
“臭老大、坏老大!我们三个年纪是小了点,可也不是那么不懂事的小孩子好不好?平时在外面行走,从来就没给老大你惹过什么麻烦!”
小丫头陆兰今年才十岁,过完这个月到来年正月也才刚刚虚岁十一,现在正是标准的小萝莉一枚。而且小陆兰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属于那种并不怎么需要打扮就很赏心悦目的类型。而对于陆仁这个穿越者来说,时不时的和这样的一个小萝莉嘻笑打闹一下其实是一种享受,所以从来就没有刻意的让陆兰去学什么淑女作派,反到是向陆兰灌输了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结果就使得本来就是街头乞儿,不怎么文静温柔的小陆兰很有了那么几分现代萝莉的味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俏丽可人且活泼可爱的小萝莉,往往会更讨人喜欢一些。有那么些的野蛮味道,也往往会更合乎许多男人心底那份“贱”的口味……反正别说是陆仁了,就连曹昂也很喜欢这陆兰这个小萝莉。甚至就连丁夫人,也格外的宠爱陆兰。当然陆兰总归有人会教她些正经的东西,所以在该守规矩的时候,陆兰还是很守规矩的。
却说陆仁这会儿很“犯贱”的吃了一通陆兰的小粉拳之后才伸手扣住陆兰的小粉拳,扭头向陆诚和陆信道:“行了行了,你们别闹了。你们不是说有事要找我帮忙吗?是什么事说出来听听,能帮的我会帮你们。再怎么说我也是你们的老大,我不帮你们出头谁帮你们出头?”
陆诚喝止住了陆兰,复又犹豫了一下之后才道:“说可能会有些说不清,得麻烦老大你跟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陆仁这时也感觉到这仨小屁孩好像不是在整什么捣蛋的事,略一沉吟后就点了点头,换过了衣着之后跟着这仨小屁孩从后门离开了府坻。七拐八拐的走了一阵之后,陆仁就惊讶的发现他们这是来到了许昌城中的贫民窟。
贫民窟这玩意儿可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的地域都有,哪怕是在现代社会里最发达、最繁荣的都市都会存在。对此陆仁本来是不怎么在意的,人类文明几千年来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他又哪里能够解决得了?再者之前陆仁主要都是在负责着城墙和城外的屯田水利,对城内的事没怎么管过也不太好插手进来,所以就没怎么留心过这些。
现在被仨小屁孩拉到了贫民窟,一看到这里的居民是什么样子,陆仁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伸手拉住了仨小屁孩道:“你们把我拉到这里来,是不是想让我帮帮这里的人?”
陆兰和陆信一起点头,陆诚则道:“老大,好歹我们三个也跟了你快两年了,许多的事他们俩可能还不清楚,但我却是懂的。这里的流民虽苦,但只要来春之时去应募屯田,一口饱饭还是能吃得上的。而我们真正想让老大施以援手的,不是那些能去应募屯田的人,而是……”
话到这里,陆诚领着陆仁进到了一所破败不堪的院落之中。轻唤了几声之后,院落之中一下子就涌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孩童,另外也有少数的老人。至于这些人的落魄之态,也就不必多提了。
陆仁一怔,陆诚则在示意众人安静之后向陆仁道:“老大还记得当初是怎么收留我们三个的吗?那时我们也想去应募屯田,却因为人小力弱,人家要都不肯要。现在这里的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和那时的我们三个一样,纵然是有心应募去混口饭吃也没地方肯要。其实早些时候,我们三个省下些吃食送到这里来,还能勉强的接济一下,可是随着流民渐多,我们三个小孩子能省下来的那点饭也真救济不了几个人的了。无奈之下,才想到找老大你帮忙的。”
陆仁看了看院中的老老小小,轻叹了口气之后伸手摸了摸仨小屁孩的头:“你们三个是因为也曾经流浪饥寒过,深知此中饥苦,所以对他们就同病相怜是吧?”
陆诚和陆信一齐点头,陆兰则拉着陆仁的手哀求道:“老大,小兰知道老大人最好了,而且老大你是许都令,能帮得了这里的人的,求求你了老大!”
陆仁掐了掐陆兰粉嫩嫩的小脸蛋,目光则向院中的人扫了过去。而很快的,陆仁就在几个老人的脸上看到了一种他曾经看到过的,而且是深藏在心底,不愿去回想的神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情?因为绝望而木然,又因为木然而显得解脱……
看到了这样的神情,陆仁的心中数颤,连带着掐着小陆兰脸蛋的手也不自觉的用大了几许的力道,直掐得小陆兰呲牙咧嘴,最后实在是在抵受不住之下挣脱了陆仁的手,揉着小脸蛋怒道:“好痛!老大你平时会这样掐婉儿姐吗?”
“嗯?哼哼、哼哼……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众人眼见着陆仁由轻声的闷笑,忽然转变成了放声的大笑,一时间惊得不少孩童和老人都往后退去。而诚、信、兰这仨小屁孩见陆仁如此,彼此互望了数眼,心中都泛上了几分担忧:
“老、老大,你没事吧?”
陆仁收住了笑声,面色平静的望着仨小屁孩,摇头轻叹道:“放心,我没事。我只是在想,你们这三个在我那里混吃混喝的小屁孩都尚且如此,而我呢?我现在一天到晚的是在担心些什么啊?”
仨小屁孩哪里知道陆仁心里的那些事,此刻都只能是很紧张的望定了陆仁。
而陆仁呢?陆仁此刻只是微笑着看着仨小屁孩,心中暗道:“其实我真应该谢谢这仨小屁孩,因为是他们三个让我想起来了我当初为什么要主动做事。可现在的我呢?都不知道把当初的那份本心给扔到哪里去了,一天到晚的是在为些什么事而担惊受怕!一个连自己的心都快找不到了的人,和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分别?呃……这句话还真是有够卡通对白的,不过道理却是没错。
“其实以曹操的用人原则,只要不去触碰他的忌讳并且认真做事的话,曹操都会舍不得杀,更合况现在是在曹操的前期,像孔融那样专和曹操唱反调的人,曹操都忍着没杀,我这样能帮曹操不少大忙的人,曹操又哪里会舍得杀我?既然舍不得杀我,那我依着当初的本心,去做那些我曾几何时就很想做的事,又有什么关系!?”
第一百七十回 议兴义舍
许昌城中,尚书府衙。
荀彧见陆仁一大早就赶到了尚书府衙,便颇为好奇的问道:“义浩来此是有何要事?”
陆仁笑了笑,将一卷竹简递给了荀彧:“这是我新拟下的政令,只是荀公你知道我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写出来的东西总有那么点不太像样。以前还好说,早些时候还可以请蔡昭姬帮我代笔书写,可是现在嘛……不说也罢。反正这政令不润润色就张贴出去铁定会被人贻笑大方。我丢几分脸是无所谓,可官家的脸面不能丢。”
荀彧指着陆仁摇头笑笑,接过竹简却没有马上就展开检看,而是想先向陆仁问清楚再说。说起来荀彧与陆仁共事了一段时间,知道陆仁的文笔太差,一般写出来的东西总有些文不达意,所以对陆仁准备下达的政令都是先问清再动手删改。
那边荀彧问过后,陆仁闭目沉吟道:“是这样的,自桓、灵二帝失政引发黄巾之乱以来,至今已逾十余载。而这十年中又先有董卓乱朝、后有群雄割据,中原各处都战乱不堪。就因为这十余载的中原战乱,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者何其之多?在这些流民当中,像我这般年岁的青壮男丁情况好还上一点,或执戈从军或投身豪族为其家奴僮客,实在不行落草为寇,好歹混口活命的饭吃并不算太难,但那些老人、妇人、孩童……”说到这里陆仁停了下来,紧皱起了双眉再轻轻的摇了摇头。
荀彧闻言亦轻叹道:“是啊,自桓、灵二帝失政以来,天下百姓多已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义浩,你的言下之意是?”
陆仁正了正神,跪坐到荀彧的桌几前展开了那卷竹简道:“近日巡城,我便发觉聚集到许都这里的流民中有很多孩童与老人。这些人已无自食之力,而我们也不能对他们坐视不理。难道说真的就让他们这些人终日在街头乞食、饱受饥寒?所以我在想了很久之后,有意在许都兴建四类义舍,一曰瞻老,二曰恤寡,三曰抚幼,四曰扶残,如此鳏寡孤独者可各依其所……”
荀彧点头赞许道:“此议甚佳!昔仲尼(孔子)有云……”
一听到荀彧冒出句“仲尼有云”,陆仁的头嗡的一声就大了。作为一个现代人,陆仁虽说已经穿越了三年多快四年,中间还当了快三年的官,可是到现在一听到这些“圣人有云”陆仁仍旧头痛不已。这不他想写道像样的政令还得跑来找荀彧帮忙吗?
还好荀彧只说了几句便望见了陆仁脸上的苦色,忍不住笑了几声之后不再多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桌几上的竹简道:“义浩放心吧,这政令我会帮你写好的。”
陆仁摇摇头道:“其实主要的问题不是政令该如何写,而是这四类义舍我没办法建啊!”
荀彧奇道:“义浩何出此言?你是许都令,大可直接下令在适宜之处兴土木之工,至多也就是我帮你上书呈至司空府报知一下便可。况且这四类义舍乃是利民之举,非为私欲,你又有什么可担心的?你怎么说你没办法去建?你可别跟我说是因为怕那些……”后面的话没说下去,反正荀彧知道陆仁心里明白他所指的是那些个世家豪族。
陆仁连连摇头道:“不不不,我指的不是这个。事实上……”说着陆仁向荀彧一伸手,脸色古怪得要命,但能只用一个字便形容一尽——苦!
荀彧愕然的望着陆仁伸到自己面的平摊开的右手道:“你这是干嘛?”
陆仁苦着脸道:“钱粮啊!义舍选址和人丁工匠什么的我的确一声令下就能搞定,可是所需的钱粮却都不归我司管……”
荀彧一听气极反笑,指着陆仁笑骂道:“好你个陆义浩,闹了半天你是跑来我这里哭穷的啊!?”
陆仁附和着笑了笑,但马上就正色道:“我的确是在哭穷,但荀公你该知道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只是城令,并不是郡守州牧,根本就无权去调动府库钱粮。曹公虽曾对我说但有所需大可便宜从事,可是……若是在濮阳为令我还真敢调用府库钱粮去兴建义舍,可这里是天子脚下的许都城啊!乱七八糟的因素太多,我又哪里敢肆意妄为?再者,我好歹也经手了一些仓廪之事,且不论曹公连年征伐,用去了许多的钱粮,光是这许都新建时所用去的钱粮都不在少数,再加上来春曹公又要征讨张绣,府库中的钱粮只怕……”
被陆仁这一提起来,荀彧也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司管京师府库的司空仓曹掾是刘晔,但真正的帐目却全在荀彧这个大管家的手上。现在连陆仁都看得出府库的收支并不乐观,荀彧又哪里会不清楚府库现在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粮来兴建义舍?而且不光是建,还要拿许多的钱粮出来养那些鳏寡孤独!
想了很久又细看了桌几上的竹简一阵,荀彧只能重重的叹了口气道:“虽有佳政妙议,无钱粮仍不可行啊……义浩,事有轻重缓急,你这道政令虽然利国利民,但眼下钱粮吃紧,不是施行的时候。依我看你还是先放一放,全力打理好今年的许下屯田之事,至秋后若能钱粮充于仓廪,再提此议方得其时矣!”意思就是说眼下的曹操随时随地都可能要打仗,献帝这帮子人又要供养,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抽不出什么钱粮来养这些鳏寡孤独。
陆仁大感失望的叹了口气。不过还好,因为陆仁相对来说比较了解这些情况,也猜测到荀彧很有可能会这样说,之所以仍向荀彧提出来也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希望而已。即便不成,陆仁也早就有了相应心理准备。现在长叹过之后,陆仁便把自己拟下的预备腹案提了出来:“要不这样吧。我已有在许都城中相中一块空地,荀公你帮个忙允许我使用这块空地即可,然后我把我的俸禄拿出来……”
荀彧微微一怔:“你的俸禄?”
陆仁点点头:“是,我的俸禄。我是两职并领,许昌令年俸六百石,典农中郎将年俸六百石,加起来我的年俸已经是一千两百石了。”说着陆仁嘿嘿一笑,带着几分打趣的语气道:“不过我从来没拿全过……”
荀彧白了陆仁一眼道:“说正事,不要在这个时候嘻嘻哈哈的!若你真想拿回以前积存在府库中的俸禄只管去找子阳便是!不过好像也没多少了吧?”
这是句实话,陆仁一直以来的俸禄其实并不算少,只可惜陆仁一直以来又未免太大手大脚了一点。说起来这也算得上是现代人常见的“月光族”的毛病,更何况陆仁总想着过几年就能穿回去的事,这些身外之物他也带不走,那就索性痛痛快快的花,从来就没有过留点积蓄的想法。现在真到要用钱的时候,呵呵……
被荀彧这么一说,陆仁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皮,复又向荀彧伸出了手:“要不荀公你借我一些如何?等我的俸禄发下来我分期还你。”
荀彧差点吐血:“找我借钱借粮……我怎么会认识你这么个比奉孝还不着边际的浪子?”说着荀彧忍不住曲指直敲桌面:“义浩!正事正事!说说你到底是想怎么做!!”
陆仁笑了笑,这才认认真真的道:“府库里调既然不出钱粮,我就想把我的俸禄先拿出来去募集些人丁工匠,四类义舍也只先建一间‘抚幼’……我算过了,以我的俸禄这是我所能承受的极限。”
荀彧微惊道:“你是想已一己之力去抚育孤幼?义浩,只怕你根本就承受不起吧?”
陆仁笑道:“不,我没傻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我的想法是先收留下来,而许都的周边各地多有虽已婚配却膝下无子无女之家,一经查实之后可令彼来抚幼舍选子为后。而那些不被收养的孩童总有长成之时,一但成年便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稀里哗拉的一通说,其实和现代的孤儿院的处理方式差不了太多。
听完陆仁的叙述,荀彧的眼神就变得很惊呀了。到不是因为陆仁搬出来的这些东西是如何的细致与完备,荀彧真正惊呀的是陆仁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带着什么私心。在那个时代,一般世家豪族什么的收留孤幼是为了以后补充人丁家奴,择取面也因此重男轻女。而陆仁想兴建的孤儿院却明显是面向整个社会,完全不计较什么个人利益得失,且不论男孩女孩一律照收不误。
荀彧那是多精明的人?很快就想明白这孤儿院如果真的办起来,虽说人数相对来说肯定不会很多,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真的进入社会阶层的时候,对社会的影响力那可绝不会是一般的大的。荀彧是谦谦君子,但并不表示荀彧就没有私心,或者应该说荀彧是想在不触犯法纪、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的情况下尽量为家族争取到最大利益的人。
现在陆仁提出的“抚幼”义舍,马上就令荀彧感觉到如果说颍川书院是面对士子阶层的一块金字招牌的话,那这间孤儿院若是处理好了就是一块面向平民大众的金字招牌,日后说不定会给荀氏带来极大的民间声望——宗族养育孤儿私心太重,走上社会之后会有太大的局限性,但孤儿院这种开放型的义舍面对的却是整个社会!
第一百七十一回 玩忽职守
听过了陆仁对于兴建孤儿院的想法之后,荀彧于心念急转之下马上就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荀彧心中有了打算,继而向陆仁微笑道:“义浩,此等义举你怎么能置我荀氏于不顾?再者你为官数年以来,从来就没置下过什么产业,真要建起来你绝对承受不起的。我看这样吧,你选定的那块空地别去动它,不然很容易惹人非议,说你有假公济私之嫌。”
陆仁一怔,急忙辩解道:“哎,搞错了,我的意思是……”
他的本意是先把他的俸禄“借调”给官府,然后以官府的名义兴建义舍。因为陆仁清楚曹操的为人,这种大赚名声的事如果只是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回头指不定曹操会怎么想。再说陆仁过几年就“白日飞升”了,他要不要这些个名望也根本就无所谓,不如索性来个“拍马屁”式的顺水推舟,把这些个名望都推给曹操,回过头来他自己的日子也能好过得多是不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和曹操争的。
可是话还没说出来,荀彧便微笑着挥手打断了陆仁的话道:“你啊,总是这样虽有佳议却虑事不周!我来帮你补全一下。其实我荀氏于许都城中有几所庄舍,回头我命族人收拾一所出来捐为抚幼义舍,如此便可省去兴土动木之资。然后你我每月各拿一部份的俸禄出来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