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越析诏部落里的一个土豪,里贯身分也与张乐进求不同。很可能张乐进求这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即是从张寻求影射出来的,实无其人。既无白子国和张乐进求其人,张、蒙二姓禅让的故事自然也不能看作历史事实了。
其次为南诏建国与佛教关系的问题。根据第二种类型的史料,南诏建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南诏图传》卷末题记有云:
巍山主掌内书金券赞卫理昌忍爽臣王奉宗等申:谨按《巍山起因》、《铁柱》、《西洱河》等记并《国史》上所载图书圣教初入邦国之原,谨画图样并载所闻,具列如左。臣奉宗等谨奏。
圣教指的是佛教。《图传》卷首还有细奴罗子罗盛炎之妇梦讳等授记了回归家之国。所以整个《图传》绘的是梵僧授记,细奴罗受命自天的故事。《南诏野史》所记与《图传》同。《图传》自云根据《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书。《记古滇说》以及《南诏野史》并说白子国张氏、南诏蒙氏俱为天竺阿育王后人。清康熙时的《白国因由》以为授记的梵僧即是观音的化身,并还演出观音灭罗刹的神话。
南诏同佛教的关系,并不如第二种史料所说之甚。《蛮书》说到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八六三年)正月南诏侵略安南,有胡僧在安南罗城设法,①僖宗乾符元年(公元八七四年),高骈为西川节度使,以南诏俗尚浮屠法,故遣浮屠景仙摄使往。②南诏后来之信佛教,乃是事实。但在初期恐不如此。阁罗凤时代的《德化碑》固然看不出佛教的影响,即至德宗贞元十年,异牟寻与崔佐时定盟,誓文亦只上达三官,并不求证佛陀。南诏信佛教,当始于公元第九世纪以后。虽然如此,三官的信仰仍未消灭,是以元世祖征服大理以前,王羲之庙仍然遍于滇中,佛教并未能争取到压倒一切的形势。故观音感化南诏授记因而建国的故事,显然出于后来,特别是佛教中人的傅会。《张胜温画卷》最初之只在释门诸老宿如东山禅师德泰以及月峰镜空诸人手中流传,即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白子国,张、蒙两姓的禅让,以及南诏建国之初的那些佛教上的神话,都是后人建造起来的空中楼阁。建造这些传说的时代,疑在南诏亡国白蛮段氏继统以后。其所以要造出这样的传说,现在还没有发现很好的可以解释此事的材料。以下的解释只能算是一种假设或者推测。
。←虫工←木桥 书←吧←
第60节:四 论南诏史上的史料问题(4)
大理国段氏系出白蛮,为段忠国后人。段思平之代杨干贞而起,段氏自己已经造出一篇感生的神话,思平之母触沉木而生思平,和哀牢夷的九隆故事如出一辙。段思平受命自天,建国称王是不会被人怀疑的了。但是段氏为白蛮,段氏以前的杨氏、赵氏也是白蛮,大体上是白蛮继乌蛮族南诏蒙氏之统而建国称王。段思平感沉木而生,在段氏方面,特别是在白蛮民族方面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如何解决乌蛮与白蛮之间的问题,即乌蛮不服从而想恢复故国的问题?南诏享祚二百七十多年,阁罗凤的声威震荡于西南各族之间,段忠国是阁罗凤的清平官,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不容否认。于是造出一个出于白蛮的张仁果的白子国来,由白子国再描绘出一段张仁果的三十三世孙张乐进求和系出乌蛮的南诏蒙氏细奴罗禅让的故事。天下原来是白蛮的,后来遵照天命,让给乌蛮,现在白蛮段氏又遵照天命,收回天下;极其合情合理,名正言顺。如此,族内的问题以及族与族之间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谓《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西洱河》等记,是这一套传说的素材,而《白古通》、《元峰年运志》乃是这一套传说的完整的综合著作。
以上的解释自然是一个假设,一个推测,但是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和推测。氐族受汉文化的影响本来很深,大理国段氏还设科选士。元郭松年《大理行记》有云:
然而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师僧有妻子,然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国家者设科选士,皆出此辈,今则不尔。①
大理也经常向宋朝购取儒书。其崇尚儒家之风,并影响到了出家人,所以传说之中杂有不少的儒家禅让之说。
研究南诏的历史,对于南诏史史料的两种来源、两种类型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否则就难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见《历史研究》一九五四年第二期页一……二九,一九五四年五月出版。)
§虹§桥§书§吧§BOOK。
第61节: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1)
5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
英国斯坦因(Sir M。A。Stein)窃去的敦煌卷子,十九收藏在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British Museum),其中汉文写本约七千卷,印本约二十余卷,回鹘文、古突厥文等文字写本约二百卷。西藏文卷子另藏于印度部(India Office)的图书馆。一九三六年九月至一九三七年八月,我在不列颠博物院阅读敦煌卷子。因为小翟理斯博士(Dr。Livnel Giles)的留难,一年之间,看到的汉文和回鹘文卷子,一共才五百卷左右(印度部所藏的敦煌写本藏文卷子,一九三八年于道泉先生曾去翻阅一遍,照了不少)。我所看到的,其中重要的部分都替北京图书馆照了相(当时并替清华大学也照了一份),后来王有三先生到伦敦,又替北京图书馆补照一些。现在这些照片仍然保存在北京图书馆。我看的时候,每一卷都写有卡片,记上编号、卷子名称、长短、所存行数,并抄下前五行与末五行。有时卡片背面也抄录卷子上的一些东西。此外并写了一个《经眼目录》,发表于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一卷第四期页三九七……四一九,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出版。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编号前有一句字,表示斯坦因将来品,《经眼目录》把句省去,只举号码。目后括号内所注数目字为现存行数,如一○号《毛诗郑笺》(九一),即表示此卷存九十一行。
伦敦所藏敦煌卷子,以前要去阅览,是相当困难的。最近,不列颠博物院将所藏敦煌卷子全部摄成显微照片(microfilm),公开出售,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北京就可以看到这一份照片,这对于留心〃敦煌学〃以及治文史之学者,将是一个可喜的消息。一九五五年一月十日向达补记。
* * *
一○ 《毛诗郑笺》(九一)
一九 《古算经》(二八)
六三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三一)
纸背:杂书〃好住娘〃等。
七五 《老子道德经序诀》(七五)
七六 孟诜(?)食疗本草(一三○)
纸背:陈鲁修等牒。
七七 《南华真经·物外品》第二十六(四六)
七八 失名类书(存送别、客游、举荐、报恩、兄弟、孝养、孝行,九三)
纸背:尺牍范本(书仪?九三)。
七九 失名类书(存□□、婚姻、重妻、弃妻、美男、美女、贞男、贞妇、丑男、丑女,六一)
八○ 《无上秘要》卷第十(五九)
纸背:戒律(六三)。
八五 《春秋左传杜注》文公十五年至十七年(二一二)
九五 显德二年丙辰岁《具注历日》(学仕郎守州学博士翟奉达纂,子弟翟文进书,二二一)
纸背:藏文(一一七)。
一○七 《灵宝昇玄经》(?一一九)
纸背:《辩中边论》卷第一(世亲造,玄奘译,二六)。
一三三 建初十二年正月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五六)
纸背:佛经疏释(经名未悉,六九)。
一三三 《春秋左传杜注》襄公四年至二十五年(一二七)
纸背:(1)秋胡小说(?一一七),(2)世说新语(?五○)。
一三四 《毛诗豳风故训传》(一一六)
一七三 《李陵答苏武书》(七六)
纸背:杂涂(三五)。
一八九 《老子道德经》(一八一)
纸背:杂书《妙法莲花经》二十八品品名。
一九六 显德五年洪范大师残牒(七)
二○三 《脉经》(?王重民先生谓是《玄感脉经》,一○三)
二○三 《度仙灵录仪》(?一五○)
二一四 《燕子赋》(七五)
纸背:社司转帖二通。
二三八 《金真玉光八景飞经》(如意元年经生邬忠写,二二六)
二七六 □□□□□□□□《具注历日》(一三八)
纸背:《灵州吏和尚因缘记》等(六三)。
二八六 粮食杂物账(二八)
二九八 《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炼生尸经》(一一六)
三○八 佛经(经名未悉,二五)
三一八 《洞渊神咒经·斩鬼品》第七(二五○)
三二八 《伍子胥小说》(三七三)
三二九 《书仪镜》(?二三三)
纸背:杂涂不记。
三六一 《书仪镜》(?一五六)
纸背:杂涂不记。
三六六 豆麸查饼杂账(一二)
纸背:付法藏传第二十三代(九)。
三六七 《沙州地志》(光启元年张大庆写,八六)
三七一 净土寺试部(九)
三七二 丙戌丁亥常住所用账(一一)(与三七八为同卷,裂而为二)
三七三 《皇帝癸未年膺运灭梁再兴诗》(四二)
三七四 新乡副使王汉子等牒(一四)
三七八 丙戌丁亥常住所用账(一六) (正接三七二)
三八三 《西天路竟》(一九)
三八八 《正名要录》(霍王友兼徐州司马郎知本撰,二六八)
三八九 肃州防戍都状(四二)
纸背:二十四孝故事(?二八)。
三九七 失名行记(三一)
四○六 《茶酒论》(一九)
四二○ 粮食杂账(一九)
四二五 《太极真人问功德行业经》(五九)
四六六 广顺三年龙章佑及弟佑定典地契(一五)
四七七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二四八)
四八二 《元阳上卷超度济难经品》第一(一○七)
四九八 单疏(三七)
五一二 《归三十字母例》(一一)
五一四 《众经要攒并序》出众经文略取妙义要义十章合成一卷(四○一)
纸背: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大历四年手实。
五一五 敕归义军节度牒(一九)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62节: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2)
纸背:功德文(七一)。
五二○ 报恩寺方等道场牓(一九)
五二五 《搜神记》一卷(一六九)
五二六 武威郡夫人阴氏书(一三)
五二七 显德六年女人社社条(三○)
五二九 定州开元寺僧归文牒(五七)
纸背:失名行记(记峨嵋山等,一五一)。
五四一 佛经(当是相宗著述,经名未悉,一五五)
纸背:《毛诗故训传》(起《匏有苦叶》至《旄丘》首章,三九)。
五四三 户籍册
纸背:(1)《地狱变文》(?二二),(2)忏文(八○),(3)《菩萨维文》(六四),(4)课邑文(一二)。
五四五 失名类书(一六六)
纸背:僧惠照牒(一○)。
五五四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疏》(?三四四)
纸背:十六大国名目。
五五五 失名类书(一八)
纸背:唐人选唐诗(三四)。
五七五 《礼记郑注》(存《儒行》至《大学》,三六)
六一○ (1)《启颜录》(三一七)
(2)《杂集时用要字壹千叁百言二仪部》第一(一二)
纸背:失名类书(八)。
六一二 《大宋国王文坦清司天台官本勘定大本历日》(太平兴国三年《应天具注历日》,一六七)
纸背:推五音建除法等(一四一)。
六一三 田亩册
纸背:佛经经论疏释(书名未悉,二九四)。
六一四 《菟园册府》卷第一(一三二)
六一五 《南华真经·达生品》第十九(一七五)
纸背:戒律(?七九)。
六一七 《俗务要名林》(二一六)
六一八 《论语何晏集解》卷第九(八一)
六一九 《读史编年诗》卷上并序(一三一)
纸背:(1)悬泉镇遏使行玉门军使曹子盈状,(2)判状,(3)酬校书杂诗,(4)百家《碎金》。
六二○ 解梦书(一五八)
纸背:七言绝句一首。
六二一 《月令集解》(二三)
六九二 《秦妇吟》(贞明五年安友盛写,七九)
七○五 《开蒙要训》一卷(大中五年安文德写,八六)
(纸末另有残片十一段,大都转帖之属,不成句读)。
七○七 《孝经》(同光三年曹元深写,四二)
纸背:杂涂〃郎君须立身〃等字。
七一三 《春秋后秦语》下卷第三(一二九)
纸背:杂书〃《春秋后赵语》下卷第四〃等字(六)。
七二八 《孝经》(李再昌写,九七)
纸背:杂涂,不记。
七四七 《论语何晏集解》(七九)
纸背:杂涂〃上大夫〃等字。
七六六 《书仪镜》(?四九)
纸背:太平兴国六年百姓贷绢契等。
七七八 《王梵志诗集》(六七)
纸背:杂涂,不记。
七八二 《论语何晏集解》卷第六(五一)
七八四 《天尊说禁诫经》(一一七)
七八五 《李陵苏武书》(九九)
纸背:杂书〃三界寺郎曹元润〃等字。
七八八 唐人选唐诗(一七)
纸背:《沙州图经》(一八)。
七八九 《毛诗故训传》第一至第四(一七四)
七九二 《老子》(白文,一二二)
七九三 《天尊说济苦经》一卷(四八)
七九六 《南华真经·胠箧品》第十(郭象注,五七)
纸背:小钞两段(四○)。
七九七 戒经(?建初六年比丘德佑书,四四一)
纸背:德佑书仏经(五七五)。
七九八 《老子道德经》上卷(两段,一二六)
七九九 《隶古定尚书》存《泰誓》至《武成》(一○四)
纸背:杂书〃五月五日天中节〃等语。
八○○ 《论语何晏集解》卷第四(一二二)
纸背:午年正月十九日出苏油面米麻毛等历(九)。
八○一 《隶古定尚书》存《大禹谟》(三二)
。←虹←桥书←吧←
第63节: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3)
八○九 失名道经(三五)
八一○ 《太平九□太上中皇真经》(?三二)
八一一 永书(一三)
八一三 阴阳书(?四六)
纸背:存〃音阳〃二字。
九三○ 《洞渊神咒经》誓解第六(一九○)
纸背:(1)《立成笇经》(七四),(2)悟真诗(一一),(3)推人辰法(五)。
九五七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九幽拔罪妙经》(八三)
九六六 《论语》卷第五(残片,七)
九八六 道经(经名未悉,二四○)
一○二○ 道经(经名未悉,六一)
一○四○ 《书仪镜》(?七五)
纸背:〃甲戌年九月十一日立契莫高乡百姓〃一行。
一○八六 《菟园策府》(一七○)
一一四二 乙巳年五月七日造春破油面数具名(六)
一一五六 进奏院状(六○)
纸背: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六四)。
一一五九 神沙乡散行人转帖(一○)
一一六三 《太公家教》(六五)
纸背:杂涂,不记。
一一八四 《救诸众生苦难经》(一五)
一二四六 道经(经名未悉,二八)
一二八五 清泰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百姓杨忽律哺卖舍契(二二)
一二九一 (1)《太公家教》(五三)
(2)曹清奴借据(一○)
一三二四 天宝八载史张何忠牒
一三三九 《孔子马头卜法》(四四)
纸背:《少年问老》(八)。
一三四四 《唐令》(?六九)
纸背:(1)《论鸠摩罗什通韵文》(二九),(2)郭撰《修多罗法门》卷一(六八)。
一三四七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八八)
一三五○ 大中五年二月十三日僧光镜负布契(九)
一三五一 《太极老仙公请问经》卷上(一○○)
一三六六 油面历(八二)
纸背:《涅槃经内说诸经因缘》(九五)。
一三七六 道经(经名未悉,五六)
一三八○ 应机抄(三三二)
一三八一 《孝经》(天福七年高清子书,九九)
纸背:杂书转帖,多不成文,不记。
一三八五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六五)
一三九二 《孔子项讬相问书》(八三)
一三九三 《晋书》列传十七十八残卷(八五)
纸背:杂文(三九)。
一三九八 太平兴国七年二月二十日慈惠乡百姓郭定成典身卖地契(三二)
纸背:酒账(一八)。
一四○三 程住儿雇驴字(一五)
一四一二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五三五)
一四三八 佛经(经名未悉,一三四)
纸背:杂笺启(一七七)。
一四三九 《春秋后语释文》□第七,楚第八,燕第十(一一九)
纸背:历书(一八二)。
一四四○ 《治道集》卷四(存□□□第三十三,《审大臣》第三十四,《详任使》第三十五,《慜诚臣》第三十六,一○五)
一四四一 《励忠节钞》(七○二)
纸背:(1)二月八日文等,(2)《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存十八首)。
一四四二 《毛诗故训传》第十五(八九)
纸背:佛经(似是相宗著述,未悉何书,一一三)。
一四四三 《春秋左传杜注》(三三)
纸背:《春秋左传杜注》僖公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年(三七)。
一四六七 药方
纸背:药方(二九)。
一四六八 阴阳书(?七八)
一四七三 太平兴国七年壬午岁《具注历日》(翟文达撰,一六一)
纸背:礼忏文。
一五一三 《老子十方像名经》卷上(一九四)
纸背:《因缘心论诠释》一卷(三○),(2)《六门陀罗尼经》(一二),(3)《六门陀罗尼经论》(世亲造,二五),(4)《维摩疏释》前小序抄(二七)。
一五一九 僧法胜所破油面历(四六)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64节: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4)
纸背:杂书佛经名(二一)。
一五二三 李庭光莫高窟碑(二五)
纸背:杂文(一九)。
一五六三 西汉敦煌国圣文神武王敕(九)
一五八六 《论语何晏集解》卷第二(二九)
纸背:杂涂,不记。
一五八八 《叹百岁诗》(二二)
纸背:《叹百岁诗》(接前,五)。
一六○三 《南华真经·天道品》第十三(郭象注,四○)
纸背:《辩中边论》卷第三(玄奘译,五六)。
一六○四 天复二年沙州节度使致都僧统等帖(二五)
一六○五 《太上玄一第二真人光妙音说三徒五苦生死命根劝戒上经》(二○三)
一六一二 比丘愿荣转经目录(一三)
纸背:佛经名目(大约接前,三)。
一六二五 天福三年斛油面粟等破除账(二八)
纸背:《佛图澄和尚因缘》。
一六四四 佛经(经名未悉,一五)
纸背:《禅门十二时》(八),又涂鸦二行。
一六五五 《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八七)
纸背:《白鹰诗》二首(一五)。
一七二二 (1)《菟园策府》卷第一(一七三)
(2)《毛诗诂训传》(存《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九一)
一七二五 《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一六八)
纸背:《吉凶书仪》(?八一)。
一七三三 麦杂账(二三)
纸背:杂账(一四)。
一七七四 天福七年法律智定等一伴交历(三五)
纸背:寺头(?)首立禅师颂(一七)。
一七七六 显德五年一伴交历(四六)
纸背:《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别传》。
一八一○ 《励忠节钞》卷下(一○三)
一八五七 《老子化胡经》卷第一(道士索洞玄经,与六九六三字迹同,一二九)
一八八○ 《唐职官令》(?)
纸背:佛教经论(未悉何名,七一)。
一八八九 《敦煌泛氏家传》(?九七)
一八九一 《孔子家语》卷十(七三)
一八九七 敦煌郡百姓张△甲雇阴△甲字(一八)
一九○六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一四四)
一九二○ 杜正伦撰《百行章》(二七二)
一九四三 《春秋左传杜注》昭公十五年至十六年(二一)
一九四六 淳化二年十一月十二日韩愿定卖妮子胜契(一八)
一九七六 □良涓状(九)
二○四一 社条(三三)
二○四九 《毛诗故训传》第十五第十六(二三○)
纸背:诗选(二五○)。
二○五二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一○五)
二○五三 《汉书》七十八《萧望之传》(二八六)
纸背:(1)《礼记音》(徐氏?一八○),(2)《金》(四三)。
二○五五 《切韵》(长孙讷言笺一○五)
纸背:(1)《切韵》(接正面,七四),(2)杨(?)稭节祈文(八)。
二○五六 杂小抄(略释佛经名辞,一三一)
纸背:《大汉三年楚将季布骂阵汉王羞耻群臣妭骂收军词文》(八二)。
二○六○ 《老子注》
二○七一 《切韵》(原本,九○一)
二○七二 《搜神记》(三九三)
二○七四 《隶古定尚书孔氏传》(存《蔡仲之命》,《多方》,《立政》,一六六)
二○八一 《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一三九)
二一○三 南沙灌进渠用水百姓李进评牒(一八)
二一○六 《维摩义记》(景明元年比丘昙兴写,五一八)
二一二二 《太上妙法本祖·经广说普众舍品》第二十一(三六三)
二一七四 天复九年闰八月十二日神沙乡百姓董如盈兄弟三人分割家业契(三○)
二一九九 尼灵惠唯书(一六)
二二○四 (1)《孝子董永》(四六)
(2)《太子赞》(五九)
▲虹桥▲书吧▲BOOK。▲
第65节: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5)
(3)《父母恩重赞》(二二)
(4)《十劝钵禅关》(六)
二二一三 《立不思议解脱义》等义序(?二五)
二二一四 黄麻地亩等杂账(二三)
二二二二 解梦书(七一)
纸背:解梦书(一六)。
二二四□ (1)公主君者者上北宅夫人状(一二)
(2)瓜州水官王安德等残牒(三段,二)
二二四二 亲情社转帖(一○)
二二六七 《老子道德经》(一二四)
纸背:《辩中边论》卷第一(玄奘译,一二三)。
二二九五 《老子变化经》(一○一)
纸背:《心海集》等(六四)。
二三八五 阴国政卖地契(一七)
二四○四 □□□□□□□□《具注历日》(翟奉达撰,六三)
二四三八 道家方书(书名未悉,一八一)
纸背:戒律(?四四)。
二四四九 写经纸数账(三二)
纸背:写经纸数账(接正面,九)。
二四六六 佛经(不知何经略释,一六三)
二五五二 (1)《瑜伽论分门记》卷十九至卷二十(三二○)
(2)《维摩经疏》(二○七)
纸背:决天台义书(?)。
二五七八 薛九安状及《孔子马头卜法》(六二)
二五八四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七一七)
二五八八 失名类书(当与七八、七九为同一书,存送别,客游,荐举,报恩,三八)
二五九○ 《礼记月令注》(?一八)
纸背:索荣国(?)残牒(四)。
二五九三 《大涅槃经》卷第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