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说法不能算错。华夏却是要限制美英两国大型航母的数量,作为一个穿越者,徐杰对2战航母的了解比对战列舰了解的都多!如果仅仅是要航空能力的话。那么航母排水量至少要到2万吨才能有较好的航空战斗能力,比如说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小于这个吨位就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说日本的飞龙型航母甲板比较小,美国的黄蜂号机库和航速比较茶几,至于突击者吗好像没有鱼雷舱,也就是说不能使用鱼雷机!防护更是茶几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这种航母虽然战斗力不错,但是防御力太差劲了,在保持航空战力的情况下,想要对核心舱有一定的保护,吨位至少要到2。5万吨左右,比如说日本的瑞鹤翔鹤这两条船,‘…。
。…。
这还不算完,如果还想有足够的持续作战能力,同时还要拥有装甲甲板的话,那么这艘船的吨位还要继续扩大,一直接近到3万吨!比如说日本的大凤号,装甲航母,大甲板、而且双层机库,更重要的是航空燃油量是瑞鹤的2倍以上!只有到这种程度,才能称得上是完美航母!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用纯正的航母设计才能实现的,如果用战列舰的船体半道出家的话,到4万吨都不一定能获得和大凤一样的战斗力!
而华夏此举的目的就是让英美无法获得攻防持续作战能力都兼备的航空母舰,或者说获得了,但是付出的吨位代价过大!当然,这主要针对的是美国,美国人用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改造出来的航母排水量至少要在3万吨以上。这是没办法的,那么剩下的限制条件就是美国至多拥有最多3艘2万7千吨以上的航母!如果美国人改三艘。。那么他们新造的航母就不能超过2万7。如果改两艘的话,那么他们还可以重新建造1艘。对于其它国家也是这样。英德两国拥有的2。7万吨以上吨位的航母也不能超过3艘,而华夏吗?作为对将主力舰吨位6万吨换成4万吨的补偿,华夏要求可以拥有4艘!。…。
对此,一直要求强势的美国人立即提出了抗议,对华夏可以拥有4艘大型航母而美国只能有3艘表示愤慨!但是旋即华夏指出既然双方要对等,那么美国在主力舰上占据了优势,那么华夏就要在航母上占据优势!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美国政府坚持要和华夏拥有一样的大型航母数量,那么华夏将推翻双方在主力舰方面达成的谈判意向。“我们已经在至关重要的主力舰吨位上做出了让步。我们甚至用6万多吨的主力舰吨位换取了4万吨的航母吨位,而我们所表达出来的善意不仅仅没得到贵方的回报,反而将其认为是软弱可欺!为此,我们绝对不会后退一步,要么贵方答应,要么华夏宣布退出海军军备谈判!”最终面对美国人的要求,华夏政府发出了最后的通牒!
“其实华夏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吧?”谈判陷入了僵局后,参与会议的各国代表决定先休会3天,而在这几天里协约国内部也展开了讨论。“这更多的是面子之争,从目前来看,过于纠结航母的大小没有任何意义,英法两国吨位有限,自然不会造那么多的大型航母,而美国人已经在主力舰吨位上占了便宜,那么在航空母舰上为何就不能做出一些姿态呢?谈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算实现了既定的计划,而且我们主要的对手是德国人,如果华夏倒向德国的话,无论谈判最终是什么结果都将是同盟国集团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我们没必要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在协约国内部会议上,英国代表有些担忧的说道。。…。
协约国虽然是一个集团,但是集团成员也有各自的利益,英国表示美国和华夏直接关于大型航母数量的争论对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英国一共就12万吨的航母吨位,其中两艘海军上将级航母改进型就要占去一半多,剩下的不到6万的吨位英国人还要造至少3到4艘航空母舰呢。自然不可能造更大的航母。法国人更是如此!法国海军一共7万吨的吨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3艘2。7万吨的航母的!所以英法认为美国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死盯着不放,这要惹毛了华夏,那对协约国可是大大的不利啊。所以英国人华夏与美国之间的争端称为面子之争。…。
“我们已经在单舰吨位上有优势了,我们的航母拥有更厚的装甲更大的船体,又何必继续纠缠数量呢?贵国不过15万吨的有效吨位,如果将3艘战列巡洋舰改成航母的话,那还能剩下多少吨位?”最终在英国人的劝说下,美国人放弃了自己的坚持,那么结果就成了,华夏可以造4艘排水量在2万7千吨以上,3万2千吨以下的航空母舰,而其它国家在吨位允许的情况下,2万7千吨以上的大型航母数量也不能超过三艘。。…。
“这个结果很不错。。我很满意。”当看到美国人终于屈服的时候,徐杰开始盘算着未来航母的建造规划,一共19万吨的航空母舰吨位,按大型装甲航空母舰3万吨一艘的标准来看的话,4艘就是12万吨,还剩下7万吨,初期的摸索是必不可少的,可能要先造一到两艘一万多吨的。然后是2万吨级别的,最后才能使大型装甲航母,这个吨位已经足够华夏积累出航空母舰的建造经验的了。
大国之间经历了连番的厮杀之后终于决定了主力舰的吨位,那么剩下的就是巡洋舰了,作为一款同样没有先例的战舰,各国在巡洋舰的种类,数量和吨位以及武备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这一次,情况比前主力舰和航母更加复杂,因为巡洋舰同时需要兼顾护航和执行部分主力舰的任务这两个标准,而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巡洋舰的理解和用途都是不一样的!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书友140831115058933、姬雅2516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最爱赵云、玩青蛙的狗等书友的月票支持~~~。新的一个月新的开始~~~。从今天起,作者连续3天双更~~~。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巡洋舰谈判
谁都没想到,在关于巡洋舰这一舰种的谈判会如此的艰难,所消耗的时间居然比主力舰和航空母舰谈判都要长!倒不是说巡洋舰的重要性超过了主力舰和航母,而是说,巡洋舰这东西各国的定义都是五花八门的,从吨位到火力也是千差万别!比如说华夏和意大利,使用的装甲巡洋舰主炮口径都是10寸级别的。爱玩爱看就来 WWW。LWXS520。COM英国人是234MM主炮,美国是8寸炮和10寸炮,法国、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是240MM火炮。。。。。。。。结果造成了双方一谈起来,仅仅是火力方面就很难达成一致。大家都打了N年了,都知道同吨位下口径大的火炮有利。而且同时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海军体系,各种火炮的研制都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想要说服别人用自己的火炮口径,那可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啊。尤其是英国人的234MM主炮,这在其它国家眼中是多么奇葩的存在啊!
历史上大家都选择8寸炮是因为英国人生产了装备8寸炮的装巡卖给了日本。。意大利人也用过阿姆斯特朗产的8寸炮,美国人也有8寸炮的装巡,可以说除了法国,几个签约国都有8寸炮。所以大家可以将就一下就定这个口径了,但是这一次,真可谓是百鬼夜行啊!你想统一8寸炮?凭嘛啊,一堆国家反对你!德奥法对于自己的240MML45火炮还是很满意的。华夏和美国意大利倒是都倾向于10寸炮。。。。。。。但是这又来了一个问题,火炮这么大了,船只吨位就会上升。而各国对于续航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美英对续航力要求比较大。同盟国基本上没什么太大需求,结果这就和火炮性能提升一起导致了巡洋舰吨位的恶性膨胀。。…。
根据历史经验,条约巡洋舰想要拥有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8寸炮的装甲的话至少需要1万4的吨位。而要是换成10寸级别的火炮的话,那么这个数据将会比较恐怖了!完全是一个个小型战巡啊!而徐杰看到下属汇报上来的海军军备谈判记录后,也表示凌乱了。他现在也摸不准到地将巡洋舰的基调怎么定才好。其实对于华夏来说巡洋舰有些鸡肋,华夏没那么距离遥远的海外殖民地需要巡视。同时也不像美国那样随时准备跨越大西洋支援欧洲作战,防空和反潜自然交给驱逐舰去做了,未来海战主力是航母,晚上要么转进要么靠战列舰。巡洋舰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啊!10寸级别的火炮再厉害也伤不到战列舰啊。
吵了大概4天的时间。谈判各方竟然连巡洋舰火炮的上限都没敲定。。。。。。。最后同盟国提出了这样一个意见:“重巡洋舰最大吨位不超过1万5千吨。剩下的大家看着弄吧!”德国人提出这个吨位是有依据的,因为在1战中各国最大的装甲巡洋舰吨位大多都是这个级别的,再大的话那就是小型战列巡洋舰了,既然要和主力舰有一定的区别,那么1万5千吨这个吨位正好差不多合适。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提不出什么反驳意见。但是考虑到各国原有装甲巡洋舰的火炮口径,最终提出的重型巡洋舰的火炮上限不能超过10寸。。…。
除了重型巡洋舰之外,还有轻型巡洋舰,在界定轻巡火炮口径的时候,英国建议使用7寸火炮作为上限。1战中美国有这个口径的火炮作为前无畏舰的2级主炮,而相对应的德国和奥匈也有170MM火炮。所以这个级别的火炮比较符合各自的情况,(英国人哭了)大家都能接受,而关于轻巡洋舰的吨位。各国没有做相关规定。毕竟你要是愿意造一艘15000吨,却只装7。5寸炮的话,那是你自己吃亏,大船抗小炮,没人管你!…。
剩下的就是巡洋舰吨位问题了,实际上各国对巡洋舰的需求都很大,美国需要同时兼顾太平洋和大西洋,英国和法国有遍布四海的殖民地,德国海军走出来北海,而且因为在1战中饱受护航战舰数量不足的影响,所以对巡洋舰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至于华夏吗?为了保护从北冰洋到赤道附近的海域也必须拥有大量的辅助战舰,这笔钱对于绝大多数参加跳跃的国家来说是绝对不能省的。所以在谈判中将巡洋舰的最高吨位定为35万吨,其它国家按比例获取自己的吨位。。…。
因为巡洋舰这个大类本身就分成了两种,一种是装备10寸级别火炮的重巡,一种是装备7。5寸级别火炮的轻巡洋舰,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两种巡洋舰的比例如何界定呢?同盟国自然希望重巡的数量多一些,毕竟他们要的是质量而不是为了数量,自然希望提高重巡的比例。。而英法必须保持一定的轻巡洋舰数量来满足巡弋殖民地的需要。并且希望提高轻巡的比例来降低同盟国在巡洋舰方面的质量优势。而华夏和美国对此却不是很在意,因为作为战斗力最高的两支海军,他们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上的优势已经足够抹杀巡洋舰方面的些许差异了。
“巡洋舰和主力舰不同,后者的作用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对付其它国家主力舰,而巡洋舰根据各国的需要不同,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些许差异,比如有的国家需要保持足够的数量还维护海外殖民地的安全,而有的国家巡洋舰需要压倒潜在敌国的巡洋舰。为此,我们直接用一刀切的方式来用一个固定的比例来确定所有国家的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比例是武断的和不合理的!为此,我建议各国在巡洋舰方面实施浮动比例,重巡洋舰所占比例最多不超过总吨位的6成。”最终华夏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不过在某些人眼中。这个方面明显是倾向于同盟国的,因为同盟国对重巡的要求就接近于6成。而协约国的意见是一半对一半。。…。
不过对于这个建议,协约国内部也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重巡方面自己可能吃亏了,但是考虑到最开始的时候,为了照顾英国,条约同意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各自造一艘不超过2万吨的次等主力舰,所以次级战舰方面也不会吃什么亏。于是乎最终也同意了。
而在结束了巡洋舰的谈判之后,各国并没有立即进行驱护舰和潜艇吨位的谈判,而是对以上所有大中型战舰的替换时间进行了磋商,而在这方面,美英德意四国尤为关注,因为这几个国家可以保留的舰队中都拥有大量的老旧战舰需要更换,比如说英国人的3艘13。5寸炮超无畏、美国人的部分14寸铁乌龟。以及德国人的国王级和凯撒级战列舰。不得不说舰艇替换周期是一把双刃剑,你能替换,人家也能替换,所以说这让双方感到相当的棘手。而华夏吗?虽然3艘龙旭级战列舰的建造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华夏压根没想过要替换掉他们,改改凑合着用吧,反正以后主力是航母呢,再说了根据跳跃,8艘装备16寸舰炮的快速战列舰也绝对够用了。后面的6艘都是有余量的,战舰长度比后世美国的南达科他级都要长,在更换动力系统后,跑到27节以上一点问题也没有。27节以上就够用了。。…。
除了替换之外,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换炮,德国人获得了可以将伊兹梅尔级战列舰换成更大口径主炮的许可,而美国和法国的3联装14寸火炮同样也有换炮的潜力。为此就这个问题双方也展开了磋商。而对于华夏来说,法国两艘战舰换了也就换了,但是要是美国的那票铁乌龟要是真的换了的话,哪华夏不就吃亏了?对此,华夏坚决的站在了同盟国一方。…。
“这次海军谈判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海军实力对等原则,依据这个原则,德国海军的两艘主力舰换炮是以3艘国王级战列舰各放弃一座14寸炮塔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为了平衡英国皇家海军的15寸火炮数量过多。但是美国海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和美国海军对等的华夏海军主力舰队在16寸主炮数量方面最多也就和美国海军持平,如果美国海军也换炮的话,那么华夏就必须重新考虑此次谈判的公正性了。”在会场上。。华夏代表义正辞严的拒绝了美国海军换炮的要求,不过作为平衡,华夏表示如果法国海军愿意给两艘布列斯塔尼级战列舰换装16寸炮的话,倒是可以理解。。…。
“平衡平衡,光打一边是不对的。”事后在有人询问为何对法国网开一面的时候。徐杰是这样解释的。美国海军诚然是华夏最大的潜在敌人之一,但是同时德国海军又何尝不是呢?在前一段时间里,德国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方面获得了太大的优势,论及实战能力,在条约规定的所有战舰建造完成后,德国主力舰无论在应用还是火力来说都占据优势,俾斯麦级战列舰在换了动力后速度也会有提升,如果德国人咬咬牙。放弃中间的炮塔的话,那么改装完后就是标准的快速战列舰了,在未来海战中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至于航母方面也不用说了,甚至就连巡洋舰总体战力也是德国占优,既然如此,华夏自然需要支持一下法国来平衡德国过于强大的海上力量。
感谢书友athlon9527的月票支持~~~~。今天第二更奉上~~~~,已经连续两周没推荐,侧位更需要书友们的支持~~,最后吼一声,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LWXS520。))。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谈判结束
最终换炮问题上,无论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对于华夏的意见都表示可以接受,毕竟这种各打50大板的决定最适合解决这种说不清的问题。而在换炮问题解决后,在战舰的替换问题上,各国最终也拿出了意见,即在12年内,双方不能替换战舰,而在12年后,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两大阵营,双方替换的舰艇总吨位必须一样。且替换的总吨位不能超过15万吨。而具体由那些国家的战舰替换,则再行协商来决定。此外,各国可以退役部分战舰,但是退役出来的吨位不能用新舰来替补。条约签署15年后,可以考虑替换第二批战舰。两方替换吨位同样不能超过15万吨。至于华夏?三艘龙旭级战列舰在条约签署15年内是不能退役的,到了15年后可以自由替换15寸炮战舰。
所有大中型战舰的谈判在历时一个月后终于决定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驱逐舰和潜艇数量的谈判了。各国对于这些小船的限制显得很大度。。只是规定了驱逐舰保有量吨位不超过18万吨,潜艇吨位不超过7万吨。以华夏和美国的10点权重为基准,剩下的国家按比例计算自己的驱逐舰和潜艇吨位。火力上的要求也比送,最大火炮口径不超过。而潜艇的最大口径火炮与驱逐舰相同。而对驱逐舰和潜艇的最大单艇吨位并没有做硬性规定。辅助战舰的谈判进行的十分顺利,驱逐舰和潜艇的谈判一共就用了8天时间就敲定了。。…。
当总吨位和各种战舰的限制条件敲定后是不是就代表一切都谈完了?自然不是!随后各国又对海军技术出口限制进行了讨论,这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竞争的最后的战场,同盟国中的土耳其和俄国目前不具备建造新的大型战舰的能力了。前者是一直不具备,而后者是曾经拥有。经过1战后,被战争毁掉一部分,被德国搬走一部分。再加上大量技术人员和熟练工的流失,现在也不具备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之内不可能独立建造大型战舰。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战舰很有可能需要德意两国来帮助建造。
同理。英国人也不干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战舰也要有英国人来建造,这两个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建造过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战舰,而协约国为英国争取过来的两艘2万吨级战舰的份额最终还是要落到英国人的头上。而考虑到双方小兄弟的吨位和实力,他们不可能拥有和老大一样的主力舰,比如说土耳其,土耳其额外可以获得的吨位也不足以建造1艘16寸火炮战舰。而英国人额外的2万吨战舰也不可能搭载口径特别大的火炮!。…。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英国人处于自己的角度考虑,希望各国大国为其它小弟提供的战舰火炮不超过12寸。毕竟2万吨的战舰能够搭载的最大级别的火炮也就这么大了。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表示坚决不能接受。“目前土耳其等国拥有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已经到达了14寸。为了保证小国的利益,我们坚持要求出口战舰的吨位在3万5千吨以内,同时搭载的火炮最大口径不超过15寸。”德国代表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而协约国随后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对非条约缔约国出口军备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比如说航母最大多少吨,战列舰的火炮和吨位如何限制?并且英国人对此提出了捆绑政策,即英国可以放弃原先的要求,但是在想非条约缔约国出口战舰的问题上,必须秉承如下原则,即出口的战列舰排水量不能超过3万吨,火炮口径不能超过14寸。而航空母舰的吨位不能超过2万吨!…。
这个问题的谈判比之前的更加激烈,因为除了缔约国之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值得拉拢的对象。甚至于还可能出现某些国家先将战舰“寄存”在第三国,开战之前取回以扩充军力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出口战舰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华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条约内部的国家出口战舰只受条约限制,比如说如果在吨位允许的情况下,德国向俄国出口战列舰,那么只要满足在3万5千吨以下,装备小于16寸舰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但是如果向非缔约国出口战舰。那么除了要遵循英国方面提出的要求之外,同时还要有配额。协约国、同盟国两方以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出口的大中型战舰吨位不能超过10万吨。其中任何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的战舰必须纳入到这个配额之中。。而潜艇每一个周期出口量不能超过2万吨!每一个周期没用完的排量不能叠加在下一个周期,而作为独立一方的华夏,其出口主力舰的配额为两大集团的一半。即主力舰吨位出口不超过5万吨,潜艇出口不超过1万吨。。…。
对于这个条款,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经过协商后表示可以同意,毕竟这个年代有能力购买主力舰并且有意愿的国家已经不多。这个配额看似比较少,但是实际上八成用不完,而且英国人的限制战舰性能的要求也加入到了条款之中。14寸级别的舰炮对于各国的新服役战列舰来说威胁很小,而2万吨的航母虽然大一些,但是考虑到航母出海要编队作战,即使有了航母但是没有匹配的主力舰的话,那么战斗力也不会很高,所以最终这点被通过。
在处理完所有问题后,参加会议的各国最终签署了《北京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从签署之日其生效,期限为12年。到期后各国有权利决定是否续签该条约。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北京海军军备谈判落下来帷幕,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约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各大强国海军建设并没有停步。出了主力舰建造规模有限之外,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类的战舰都将按计划建造,每个大国在着12年之内要建造至少40到50万吨的战舰,美国建造的可能更多,分摊到每一年都要开工至少4万吨左右的战舰。。…。
“这仅仅是各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各国用这个机会对自己的海军进行瘦身,切除那些战斗力低下的部分为了未来的厮杀做好准备。”条约签署后,徐杰曾经这样评价此次海军军备限制谈判。
感谢书友140831115058933、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空晨、奥芬、kyo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些时候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影响深远
“从今天开始,英国人主宰大洋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而德国公海舰队终于可以走向世界各大洋成为名副其实的公海舰队,舍尔元帅在挪威海战中打出问候语成为了现实,而杰里科却失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让德国海军将伟大祖国的影响力散步到全球的时代!我们的舰队将前往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就爱上 WwW。LWXS520。COM并且最终将影响力扩大的整个非洲、西亚和南亚次大陆!”当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柏林的时候,提尔皮茨兴奋的说道。
德国人获得了和英国对等的海军吨位,但是实际上的战斗力却要高于对方一截,战列舰方面总体而言德国是占优的,虽然15寸炮少了一些,但是德国可以拥有4艘装备16寸火炮的主力舰,而英国人只能有2艘!航空母舰是一个新兴的舰种,双方都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而英国人必须从开始就将两艘快速战列舰改造成航母,这其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德国人则可以从小型航母开始搞,积累经验然后再造大型航母。 根据其它渠道得来的消息,华夏也将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虽然跟随别人的步伐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不过德国人这一次还是决定务实一些,先看华夏造出的航母多大,然后自己再照猫画虎。。…。
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欧洲,同盟国舰队可以抱成一团!协约国虽然整体实力占优,但是美国远在大西洋的另一边,还要兼顾对华夏的震慑。 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意思。而且从内心深处来说,德国与美国海军十分瞧不起。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拥有大量优秀装备但是不会使用的家伙。“美国海军中鲜有能挑起重担的人,英国人有杰里科和托马斯,我们有舍尔和西佩尔,华夏更是英才齐齐,而美国只有一个马吉芬。而且马吉芬的权力还受到了多重限制,部队的训练水平也比较低下。这让他们很难发挥出先进装备的优势。”在德国海军内部的刊物中,德国人这样评价美国海军的素质。
提尔皮茨作为德国海军的掌门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将很快离开这个岗位。而在回家养老之前。他需要和他的接班人舍尔海军元帅就未来十几年内德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定下一个基调。
“在未来,公海舰队在北海没必要留下太多的力量,北海太过狭小了,我们只要依靠空军就可以将英国人驱离我们的领海。我们都见识过航空力量对舰队的威胁,英国人不会傻到用舰队和我们的陆基航空力量对拼的。海军的未来在地中海,这个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枢!我们在这里可以获得盟友的帮助,整个同盟国舰队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支不可抵挡的力量。同时掌控了地中海也等于切断了英国与东方的联系。 这对于下一步国家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帮助。而且即使美国人干涉我们的行动,我们也可以依托地中海和西班牙的前进基地集中优势兵力消灭远道而来的美国舰队,而承担破交任务的潜艇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毕竟我们可以以西班牙作为我们的潜艇基地!”舍尔经过深思熟路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而这个计划让提尔皮茨感到震惊。。…。
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将主力舰队大部部署到地中海,这个计划比提尔皮茨建立一直强大的地中海舰队的计划更为激进!按照原来的设想。提尔皮茨要求未来在地中海的德国海军主力舰至少占到总吨位的3成以上。而舍尔虽然没说出他的计划中具体的份额,但是他不断提到了主力舰队,那就是说至少要有7成左右的力量要布置在地中海。而德国在地中海没有任何港口和领土,只能依靠盟友,将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力量就这样置于盟友的控制范围内,这不得不说十分的大胆。…。
“其实并没有那么危险,奥匈帝国是我们最为牢固的盟友,没有我们的支持,奥地利人甚至无法坚持到1战结束,在经济上来说,德意志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奥匈帝国内部的方方面面,军力方面德国也有压倒性的优势,奥匈帝国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去背叛我们,同时土耳其也是这样,我们已经将铁路修到了土耳其的各个省份,我们控制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命脉。西班牙人想要保住他们的古巴就必须依靠我们,至于意大利人吗?”说道这里,舍尔顿了顿,因为他知道剩下的话说出来可是诛心的!“他们已经有些摇摆不定了,所以我们要用绝对的力量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实力太低的话不足以震慑对手!第谷也是有两下子的,我们不能过于轻视。”。…。
“而且从海军的作用来看。。只有舰队能够纵横四海切断对方的海上运输和补给线,同时控制海洋让其为我们运输物资才是海军的最终目的,在北海中的德国舰队只能做到守好家门口,我们甚至无法登陆英国,原因很简单,登陆英国意味着要同时和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作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英国人在航空工业方面比我们强,所以我们可以用陆军解决法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