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总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艇,是我大英帝国最新研究出来的高级炮舰,排水量有440吨和320吨两种,一艘军舰上装备80吨重的大炮,不管对方的舰船铁甲有多厚,一炮过去就是这么大一个窟窿。”

    赫德伸开双臂,比划大窟窿,当时火炮的威力有限,宋骁飞觉得他有点夸张,半信半疑,继续看英文图纸。

    赫德见宋骁飞没有很兴奋,继续推销:“这舰船还有个优点,转舵时间短,满舵一周只需要两分四十秒,机动性是一般军舰的三到四倍。”

    火炮牛叉,机动性好,这正是宋骁飞想要的,他心动了,不过他看到了图纸上火炮的口径:标注着16,他刚开始没注意,以为是16厘米,当时中小型军舰船火炮口径16厘米就算最大了,像日本的“云扬”号炮舰,中国“湄云”号炮舰。后来一想,不对呀,这图纸是英文的,炮舰的口径应该是16英寸,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那么,这军舰火炮的口径就是40。64厘米,算得上中小炮舰中的巨无霸了!

    宋骁飞睁大眼睛,跟赫德确认:“这军舰火炮的口径是16英寸?”

    赫德马上支支吾吾,继续介绍这船的优点,比如价格低,十万两白银就可以买一艘,价格是远洋军舰的十分之一,还包运费,买卖很划算。

    宋骁飞去找赫德前,做了一些功课,他经李鸿章介绍,找法国公使了解到了当时各**舰的情况。听赫德介绍完,宋骁飞立刻明白了,郝德跟自己推销的,就是著名的“蚊子船”,这种新型军舰,是1867年英国设计师乔治。伦道尔设计的,就是在小舰体上加装当时只有主力军舰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威力惊人,犹如一只蚊子,看似不起眼,猛地叮上一口,也会让人很难受。

    中国很多业余的史学家总觉得蚊子船的命名表示这种船体小质弱,其实是无知。这种船很适合近海防御,相当于可以移动的炮台,一旦某港口局势吃紧,可以随时跑过去增援。如果布置几艘蚊子船,短时间内即能构成一个海上的炮台群,唯一的缺点是船太小,不能到远海去作战,如果风高浪急,海况不行,也会影响战斗力。

    宋骁飞心想,这种“蚊子船”正适合于守护朝鲜、琉球、还有台湾,但他要趁机压价,不能表现得太想买,便双手一摊说,“no,中堂大人让我购买的是军舰,不是炮艇。这种军舰不能进行远洋作战,只能扼守海口。配合陆地炮台防守,进行近海防御还行,作为海军主力舰,不适用。”

    赫德急忙说:“军舰交货时间太长,需要先付工厂订金订做,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载。这种炮艇有现货,一个月就可以到货。”

    宋骁飞假装要离开:“那没办法。你这要是没现货,我只好到德国人或法国人那看看。”

    赫德一听,宋骁飞虽然年轻,但不好蒙骗,赶忙拦住他,说:“我可以给你便宜点。”

    宋骁飞说:“你开价。”

    赫德说:“你说。”

    宋骁飞:“你来!”

    赫德说,“你说个价!”

    砍价是个技术活,谁先出价谁就输了,宋骁飞一笑,“你再不出价,我就走了,中堂大人还等着我回去复命呢。”

    赫德见宋骁飞懂洋文和炮舰,便说了个实在价:“440吨级的炮艇10万两白银一艘,320吨的白银7万两一艘。”

    宋骁飞摇摇头,开始砍价:“440吨级的8万两白银,320吨的白银5万两,一口价,各买两艘。”

    在当时的军火市场上,5%回扣的潜规则是公开的秘密,你不拿就归洋人了。所以尽管很多清廷官员反对洋务,买洋货特别积极,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一般不还价,价格越高,回扣就越多。找赫德买东西的人多了,恭亲王、李鸿章、文祥、左宗棠、张之洞,都是赫德的大客户,头一次见中国人买军火还砍价的,想了想说:“这样吧,按你说的四艘炮舰,一共30万两白银,再降价我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1863年,阿思本舰队七艘军舰才80万两白银,这还包括600军官及水手的人工开销。而且白银是硬通货,通货膨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30万辆白银在1875年也是一笔大订单,宋骁飞考虑了一下,日本人在朝鲜马上就要动手了,还得去合肥找刘铭传,时间已经不多,这个价还算公道,便伸出了五个手指头,说,“七月前在天津港交货,老规矩,给我这个数的kickback(回扣),我是代中堂大人来买的。”

    赫德哈哈大笑道:“这个当然,按老规矩办。”

    宋骁飞听赫德说老规矩,这才知道,历史上记载李鸿章买军火拿回扣,是真的。李鸿章一生到底捞了多少钱,他活着时,没人敢查,到死了之后,据传大约有百万金,约合现在的10亿人民币。李鸿章多大的官呀,政府行政一把手,一身兼数个部长,跟现代的大老虎比,小巫见大巫。

    当时,晚清官员的贪腐;是一种制度性的贪腐;大清公务员的工资很低,曾国潘当年在京城一身兼领礼、兵、户、工、吏五部侍郎,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亏空二百两银子,所以不查都是李中堂,一查都是和中堂。

    通过这次买“蚊子船”,宋骁飞渐渐明白,这世界是现实的,正如李鸿章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谁是傻子,即便山野农夫,有斗米之利,也趋之若鹜”,所以,跟大多数人打交道,不管洋人也好,中国人也罢,要先讲利益,再谈道义,才是正常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否则一事难成,不能期盼人人都像曾国藩那样觉悟高,毕竟这时代读书人实在太少了。
第四章 刘铭传出海
    刘铭传回乡后,就住在老家的刘老圩,“圩”的本意,是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由此可见,刘府的地势必然较低。

    刘老圩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西乡大潜山北麓的三四里处,是一座三进三出皖中民居,呈凹字型,马头白墙,青苔小瓦,一条金水河绕圩而过,四周是深壕和石围墙,围墙上配五座碉堡、炮台,东南、东北角两座大吊桥,要进屋就得放下吊桥,跟古代的守城一样,这也难怪,刘六麻子一生杀人无数,此时赋闲在家,自然要防备仇家。

    那天骄阳当空,空气又湿又热,宋骁飞跟着一个穿黑马褂的管家,从东南角的吊桥进屋,圩内即是内壕沟,每座吊桥处均有门楼,有两位背着洋火铳的高大家丁守护。宋骁飞一看这些家丁,身子挺得笔直,精神得很,明显受过军事训练,他想,估计刘铭传在家也没闲着,心里便多了几分把握。

    进到阁楼,后有盘亭,四面环水,清水中有浮莲,两只白鹅在莲间嬉叫。当时正值夏天,管家把宋骁飞领到盘亭北面一间客厅,说:“公子请在这稍等,我家老爷在圩西的岛上读书。”

    宋骁飞点点头,坐在客厅的梨木椅子上等候。过了半个时辰,汗透后背。刘铭传手里拿了一本《大潜山房诗稿》

    姗姗来迟,边走边说:“我还以为中堂大人贵人多忘事,把我刘某人给忘了呢。”

    宋骁飞知道刘铭传不满李鸿章两次失言,所以故意来迟怠慢自己,他微微一笑,并不说明来意,只是一个劲夸刘府清静,见刘铭传手中还拿着诗词集,跟他攀谈起来,从唐朝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谈起,再说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刘铭传一欲谈正事,宋骁飞就打岔,然后推说累了,要休息。休息好了,宋骁飞就去爬刘老圩附近的大潜山,那山钟灵毓秀,郁郁葱葱。

    如此过了七八日,性急的刘铭传耐心渐失。那日,宋骁飞提出要看看刘铭传家藏的古铜盘,这东西是1864年4月,刘铭传带人攻克常州时,在原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的马厩里获得的,拿回家后,一有客人来便搬出来炫耀。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是骨灰级的古文物粉丝,平生最大嗜好,除了书法,就是古文物,曾派人重金购买此盘,刘铭传不买账。

    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内底具长铭文字,通篇工整严谨。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伸手一弹,还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

    看完铜盘,宋骁飞说:“恭喜刘大人。”

    刘铭传摸不着头脑:“我何喜之有呀?”

    宋骁飞说:“中堂大人说,刘大人可在家再休息十年。”

    “啊?你说什么?十年?”刘铭传如闻晴天霹雳,他还以为宋骁飞是代李鸿章来请他出山的。

    宋骁飞问刘铭传:“刘大人,这铜盘叫虢季子白盘吧,看铭文我没猜错的话,它是西周时期的宝物。”

    刘铭传点点头,但他心不在焉,。

    宋骁飞欲擒故纵,接着说,“你的宅子依山傍水,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呀,刘大人在此读书,赏玩文物,岂不乐哉悠哉?”

    刘铭传这七年在老家快憋疯了,无时不刻想着复出,听宋骁飞这么一说,心内升起一阵怒气,但又不好发作,便说:“大丈夫岂可久居于田园之间。”

    宋骁飞继续正话反说:“刘大人今年39岁,再等十年,年纪也不过半百,还大有可为呀。”

    刘铭传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问:“我看在中堂大人的面子上,才对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一忍再忍,你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没别的事,我要送客了!”

    亭外的白鹅“轧轧”叫了两声,水面上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宋骁飞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对刘铭传说,“刘大人,如果能拿这个古铜盘,换五千淮军和四艘军舰,外加一场大战,如何?

    刘铭传这时才明白宋骁飞的来意,道:“你说说看,去打谁?”

    “我会将此盘送给翁同龢学士,让他保奏你去朝鲜,打日本人。”

    刘铭传问:“李大人为什么不保奏?”

    “为了避嫌。”宋骁飞这才把李鸿章的信给刘铭传,说:“你虽然骁勇,但不喜欢受约束,很多事会让中堂大人不好做。”

    刘铭传说:“如果我不拿出铜盘又如何?”

    “如果大人不愿拿出那一个盘子,我敢拿性命打赌,你在家就绝对不只三个月,至少要再呆十年!”宋骁飞跟他大致分析了朝中形势。

    打仗刘铭传在行,搞关系他不行,这么多年来只有李鸿章赏识他,他在家憋了七年,便点头答应了,但让宋骁飞转告李鸿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上,这是想要全权。

    宋骁飞点头答应转告李鸿章,刘铭传便命管家杀鹅备酒,招呼宋骁飞。

    宋骁飞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拜会翁同龢。

    到了翁府,翁同龢看在古铜盘的面子上,会见了宋骁飞,但让他保奏刘铭传,翁同龢笑着打呵呵,一个劲让宋骁飞喝武夷山的白茶。

    要说服别人,首先就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这一点,宋骁飞心知肚明,便对翁同龢说:“其实这次要启用刘铭传的,不只中堂大人,而是慈禧太后,我这次来,只是想让翁大人做一个顺水人情,只要促成此事,对翁大人来说一箭三雕。

    “哦,你说说看。”翁同龢用手指触摸着古铜盘上的一百多个铭文,此盘既是文物;还具有书法价值,他怦然心动。

    “首先,连李中堂两次保荐都没有成功的人,大人你一封奏折就办成了,天下人会如何看这件事?要是我,我会这么想:翁大人的只言片语,胜过中堂的保奏!”

    翁同龢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听宋骁非这么一说,有点心动了。

    “另外,两宫太后都知道翁大人和李中堂有父死兄徙的私仇,如果你能力保淮军将领和五千待罪之人,太后和天下人自然会佩服翁大人的心胸如大海一样宽阔。”

    翁同龢捋了一下胡子,笑道:“你这娃娃话虽然有阿谀之嫌,但老夫爱听。第三点你不用说了,我已经知道。”

    宋骁飞还是坚持说:“第三,我并不是要拿古铜盘来讨好大人,实在是朝鲜毗邻东北的龙兴宝地,对我大清国来说,不得不保。翁大人身为帝师,比我更清楚这一点在两宫太后心中的分量。”

    宋骁飞的话都正中翁同龢的下怀,这一次,他一反常态,举荐刘铭传。宋骁飞当时没有想到,翁同龢还有别的心思,一来,作为一个骨灰级的文物爱好者,翁同龢对“虢季子白盘”垂涎已久,这盘子庆亲王奕匡也找刘铭传索要过,所以他志在必得。另外,翁同龢知道刘铭传只擅长马战,而对于海战不怎么样,如果万一他被日本海军干掉了,那么李鸿章就相当于断了一只臂膀。

    1875年7月15日,中元节,祭祀完先祖,刘铭传便赶往了天津。他和宋骁飞要了两艘大商船,外加从赫德手中购买的四艘“蚊子”军舰,在天津机器制造局补充足了火药炮弹,带着全副武装的五千待罪淮军,从天津港口,浩浩荡荡往朝鲜西海岸的江华岛开去。

    临行前,淮军还举行了出征祭海仪式,战鼓雷动,角号震耳,鞭炮喧天,李鸿章从直隶总督府赶来相送,还给四艘军舰分别赐名:“龙骧”、“虎威”、“飞霆”、“策电”。

    临别,刘铭传抱紧李鸿章告辞,道:“这一次,刘六麻子和兄弟们一定不会让中堂大人失望!”

    李鸿章点点头,叮嘱说:“海上不比陆地,你们多保重!老夫备好接风酒,等你们凯旋。”

    出征的汽笛声响了,宋骁飞站在商船的甲板上,手握李鸿章给的锦囊,海风吹起他的衣襟,此刻他豪情万丈,望着渤海翻滚的浪花,抑制住了内心的激动,在心底默默地喊着:“小日本,你们等着,宋骁飞来也!”
第五章 淮军进朝鲜
    随刘铭传出征朝鲜,宋骁飞成了军师,李鸿章叮嘱刘铭传,宋骁飞懂得国际公法,遇事多听听他的意见。除了宋骁飞,还有四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同行,分别是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还有英国佬马格里。

    丁汝昌比刘铭传小两个月,和刘铭传是安徽老乡,两人都是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经常没米下锅,所以很清瘦。丁汝昌也是刘铭传的老部下,1862年就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铭”字营,平定太平天国后,“淮军”裁军,他光荣下岗了,赋闲在家,李鸿章再次启用他,让他当刘铭传的副将,掌管“虎威”号军舰。他和刘铭传有旧仇,两人一路上都没说几句话,不知道李鸿章是不是有意要当和事佬,把他们安排在一块出征。

    刘步蟾和邓世昌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马尾船政学堂一期生。马尾船政学堂相当于晚清海军的“黄埔军校”,加上他俩都在军舰上当过管带,李鸿章便安排他们分别当“飞霆”、“策电”号舰长。

    刘铭传、宋骁飞、马格里则站在“龙骧”号军舰上。马格里从帮李鸿章建金陵机器局炸弹三局开始,就成了大清国引进的外国专家,被朝廷赏正三品的顶戴花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这厮一高兴,唱着“我爱你中国”,加入了大清国籍,改穿长袍马褂,还取了个中国太太。他到天津上班后,天天听昆曲弹词,喝花酒吃狗不理包子,生活日益腐化,又发现大清国官僚人傻钱多,不懂技术,竟在炮弹上偷工减料,把省下的银子藏到他自家账户,结果,1874年,大沽炮台新安装的两门68磅重炮,在试射时发生爆炸,当场炸死5名中国工人,重伤13人。这再次说明,贪污**跟你是哪国人没关系。李鸿章查出真相后,怒了,当场命人摘了马格里的顶子,让他滚蛋,结果这家伙胡搅蛮缠,跑去找他的老朋友、英国公使威妥玛哭诉,说我都献身给大清国了,他们让我当个没特权的平民,不合适吧?威妥玛找李鸿章说情,李鸿章当时的火气已消,一想马格里毕竟还是懂火炮的,刚好“蚊子船”急需这样的技术型人才,便给了他一个顾问的虚职,随刘铭传出征。

    两艘商船上的五千淮军,为了给自己戴罪立功,士气也很高昂。去朝鲜的路上,在马格里和刘步蟾、邓世昌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怎么装炮弹,开炮。

    在茫茫的公海上,整天面对着一片汪洋,海天一色的白浪翻滚,人极容易视觉疲劳,莫名烦躁,马格里本来在国内的脾气就臭,动不动发“官老爷”脾气,打骂下人。那天,船上的厨子李二牛给马格里送饭,他吃了一口,就嚷嚷着船上的饭太难吃,一巴掌在李二牛的脸上留下鲜红的手印。

    “妈个巴子,老子的兵自己都舍不得打,洋鬼子竟然敢动粗?”刘铭传知道这件事后,气得一脚踹开马格里房间的门,揪住他的衣襟,把他拉到甲板上,要把他砍头示众。

    宋骁飞见了,赶紧拦住了刘铭传,说这人李中堂特意嘱咐,不管怎么样,要留他的性命。刘铭传火大,执意要行军法,宋骁飞没办法,只好拿来李鸿章给的锦囊拆开,把里面李鸿章亲笔写的纸条给刘铭传看,这才救了马格里一命。

    刘铭传一脚把马格里踢翻,“给二牛赔礼道歉,罚你给他五十两银子。下次你再敢对我的部下动粗,老子就把你剁碎了扔海里喂鱼。”

    宋骁飞上前扶起马格里,马格里发现宋骁飞还会说英语,两人交谈起来,渐渐熟悉了,还成了朋友。

    九月初,六艘中国船行驶到汉江时,宋骁飞心里大爽:“万事俱备,只等小日本送上门来了!”

    宋骁飞知道日本兵将会从江华岛入侵朝鲜,按照他的想法,在江华海域的四个炮台每个炮台派一艘“蚊子”船,驻守一千淮军,足够对付来犯的日本海军了,他们也就三艘小军舰,四百兵的规模。这次之所以把五千淮军都带出来,宋骁飞不仅仅是想入朝抗日,他还有更宏伟的目标,比如去占据琉球。

    谁知到了汉城,刘铭传和宋骁飞入景福宫觐见朝鲜国王,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1875年9月,朝鲜已经是闵妃当政了。

    闵妃这个女人,美貌多才,1875年才24岁,宋骁飞在景福宫看到闵妃的第一眼,就想起了慈禧太后。实际上,她早期的经历,跟慈禧太后也极其相似。

    闵妃原名闵紫英,出生于朝鲜一个破落的贵族,有钱的亲戚很多,家里靠亲戚救济的钱米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当然,找人借钱免不了受亲戚的白眼。一般在这种家道中落的环境中长大的女人,内心要么变得很脆弱,要么会对自己说:我若不坚强,脆弱给谁看?越遭受打击越会寻找出路,抓住改变命运的一切机会!闵妃和慈禧都属于后一种女人。

    闵妃在15岁时选秀入宫,嫁给了13岁的高宗李熙,然后凭自己的才智和美貌收买人心,这种事业型的女强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逐渐她就成了朝鲜大臣心目中的“女神”,也渐渐征服了有恋母情结的高宗李熙,然后,她就以懦弱无能的老公要亲政为由,挤走了李熙摄政的老爸大院君,执掌朝鲜的实权。

    长得漂亮,又很能干,这种女人刘铭传也很喜欢。刘铭传当时39岁,如狼似虎的年纪,漂洋过海,又饥又渴,他看到闵妃,眼珠子都快掉到她的牡丹刺绣长袍里,直勾勾盯着她一张一合的樱桃红唇,宋骁飞看到坐在一旁鎏金大椅上的李熙脸都快气绿了,赶忙咳嗽着提醒,刘铭传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礼。

    日本1875年到朝鲜,对全世界宣布的是去科考,5月“云扬”号到朝鲜釜山海域放了几炮后就回日本了。闵妃刚从大院君那里夺权,并不想和日本人发生战争,所以让刘铭传把五千淮军驻扎在汉城以东五十里的小镇上,四艘“蚊子船”也停在了汉江边。

    宋骁飞告诉闵妃,日本人上次来是探路的,马上就会在江华岛上有所行动,这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搞不好就直逼汉城了,闵妃根本不知道日本人要来,不相信他的话,气得刘铭传拉着宋骁飞就回了驻扎的营地。

    回大营后,刘铭传问宋骁飞,“我刚也纳闷,朝鲜这么大,你怎么知道日本人会从江华岛入侵?”

    宋骁飞当然不会傻到说自己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他说:“江华岛是汉城的重要门户,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天津,法**舰在1866年、美国的军舰在1871年都是从这里轰开了朝鲜的大门,日本人也想学西方的炮舰外交,必然也会从这里攻进来。”

    刘铭传点点头,但对于宋骁飞派兵的建议一笑置之:“让朝鲜人先吃些苦头也好,到时候让闵妃亲自到帐里来求我,我再英雄救美。”

    宋骁飞说:“刘大人要英雄救美,以后有的是机会,闵妃的公公大院君可不是吃素的主,他不会那么容易就把权力拱手让给儿媳的。如果让日本人屠杀了无辜的朝鲜老百姓,传出去对我大清国的宗主国声誉不好。”

    刘铭传笑道:“这高丽棒子倒是有趣,一个国王,都二十多岁的大老爷们了,也亲政了,自己没主见,媳妇和公公还闹来闹去,要是我,早一巴掌把媳妇打回闺房去了。”

    “要是闵妃那样漂亮的女人做了你媳妇,你还舍得打吗?保证你也成了妻管严。”宋骁飞道。

    “那倒也是。”刘铭传其实也是怕老婆的主,把辫子往脑袋后面一甩,“这次我就听你的,让丁汝昌带五百淮军去江华岛草芝镇的炮台,援助朝军,要是日本兵不来,以后哪凉快,你这狗头军师哪呆着去。”

    宋骁飞成竹在胸,对刘铭传说:“我们可以打个赌,日本兵必然从江华岛偷袭,如果你输了,叫我一声大哥!如果我输了,以后在朝鲜的行动,由你全权指挥,就算你带淮军进驻景福宫,我都当没看见。”

    这一路上,刘铭传还真有点反感宋骁飞老拿李鸿章来压他,便和宋骁飞击掌:“一言为定!”
第六章 草芝镇大捷
    朝鲜西海岸的江华岛,海峡入口,一块九米多高的石碑高高矗立,上面用朝鲜文写着“海门防守,他国船慎勿过”;石碑立了有些年头了,风吹日晒;底部都有了裂纹,字迹有点模糊了。

    江华岛是汉江的入海口,是朝鲜当时首都汉城的门户,所以闭关守国的朝鲜在此立碑,警告外国船只勿入,否则,呵呵,让伟大领袖拿石头砸沉你。

    日本人偏就不信这个邪,1875年9月19日,那天风高浪急,江华港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三艘悬挂日本国旗的船只,分别是“云扬”号、“第二丁卯”号、“春日丸”号军舰,它们宣称自己是科学考察船,从日本长崎出发,根本无视朝鲜立在海峡入口的警告碑,驶入江华湾。

    但这几艘科考船上,都安装了口径16厘米的火炮,还有日本士兵,其中“云扬”号上搭乘日兵一百人,包括海军陆战队员二十四人,“第二丁卯”号搭乘士兵七十六人,“春日丸”号搭乘士兵一百三十四人。

    日本打着科考的目的去朝鲜,明显不是因为日本军人热爱科学,而是1875年的日本,没有实力公然侵略朝鲜,他们打的旗号是:测量海深和寻找水源,并自称目的很单纯,纯得像跟强东叔叔有一腿的奶茶默默一样。

    9月20日,日本“云扬”号继续出现在江华岛东南方的兰芝岛,舰长井上良馨,也是一个狂热的好战分子,1874年就跟着西乡从道去征战过台湾,作为海军少佐的他亲自率领20名日军,跳下“云扬”号军舰,坐着七八米长的小艇靠近江华岛,进行火力侦查。

    满脸大胡子的井上良馨首先看到的是永宗镇炮台,周围筑着近二里长的城墙,大门开着,城内有五百余名士兵,城内的房屋似乎都是兵营,这次日本兵也就三百左右,他心虚了:“朝鲜不会早有准备,全民皆兵吧?”

    于是让小艇继续往前开,到了草芝镇的炮台,这下井上良馨乐了,这炮台,还是明代的,配置大炮,怎么看都像是青铜器时代的产物,他再看朝鲜兵的枪,心想,“靠,逗我玩呢?全是二三匀筒位的火绳枪,也就是鸟枪,打大鸟都打不死呀。”

    井上良馨这下放心了,也不用偷偷摸摸了,便开着小艇耀武扬威往草芝镇炮台去了,只差没有挥舞日本的太阳旗,朝朝鲜官兵大喊:“朝我开炮!”

    朝鲜的装备虽然落后,但守兵很有骨气,看到一艘载有20多人的小船连招呼都不打,朝炮台开来,自然要开炮警告一下。

    炮弹落到了井上良馨的舰艇的旁边,激起一小朵浪花,完全没有杀伤力,像欢迎的礼炮,井上良馨大喜过望,立刻向母舰云扬号发射信号弹,于是“云扬号”随即升起军旗和信号旗,撤回舢板,向草芝镇炮台发动了猛烈的炮击,很快摧毁了炮台。

    井上良馨带着“云扬”号上的一百训练有素的日兵,很快登陆。刚开始,他杀得很痛快,先是枪队放枪,然后拼战刀,当时日本兵大都是下级武士出身,这两项都是他们的强项,朝鲜炮台的两百多位守军很快人仰马翻。

    井上良馨以伤四人的代价,夺取了炮台,正准备去草芝镇里抢一些鸡呀鸭呀良家妇女什么的,刚走到半路,大约一百名穿黑马褂的“土匪”出现了,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些土匪都蒙着面,骑着高头大马,前面的额头光亮,后面拖着辫子,大刀也有,洋枪也有,正是丁汝昌带领的淮军,宋骁飞不想给日本人留下口实,便没让淮军穿制服。

    井上良馨拔出了腰间的战刀,大叫一声:“八嘎,你们是什么人?”

    丁汝昌并没有回答,而是吹了一声短促响亮的口哨,埋伏在路两旁树林里的四百淮军现身,举起后膛枪,宋骁飞拿着m1847式转轮手枪,这把枪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在受重伤后就给他用了,“砰”地朝井上良馨的大腿上开了一枪,这是进攻的信号,接着,“砰”、“砰”、“砰”的密集枪声响起,日本兵纷纷中弹倒下,有人赶忙躲到同伴的尸体背后,开始还击。

    这一仗打得很惨烈,日本兵的凶悍完全出乎宋骁飞的意料;比横店的日本鬼子战斗力强一万倍。这一百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