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调酒师-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竹将他安置在一间雅室。藏天端起茶杯,闻了闻,抿了一口,茶香悠远,入口甘冽,微微一笑。抬眼就看见世子绝美的脸,正满面不虞之色看着他。
“好茶,世子爷果然是个悠闲之人。连做生意都如此享受!”藏天笑得云淡风清。
李莫离毫不客气,“你怎么知道我是这里的老板?你调查我?”
“预约卡,这么大阵势。敢借赵王府的名头赚钱,此间茶馆背后的老板。是谁都会好奇的吧!世子殿下?”藏天玩转着茶杯。
李莫离沉默了,眉头微蹙。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那么王府里会不会也知道了呢?
“我今天看见你这间茶馆生意不错,客源稳定,想必收入不低,更何况堂堂世子爷居然会缺钱到借自己父王名头捞金,这让我很好奇?请世子解惑。”藏天放下茶杯。严肃的问。
“跟你没关系吧!”李莫离闭口不谈。
四年前,藏天公子明知道丁香冒认都不提醒他,这让世子无法释怀,藏天又不是个会为自己辩解的人,久而久之,除了在找寻柳新雅的问题上,两人还有交流之外,幼时两小无猜的情分已经越磨越淡了。
更何况,藏天日益受到皇上重视,并委以重任。春风得意的势头,相较于世子生活的压抑也令两人渐渐生疏。
在李莫离看来,自己如果不能像藏天那样独当一面,就无法平等自然的跟藏天相处;而在藏天看来。世子所在的皇家跟隐卫本来就不可能亲密无间,君臣有别,这样自然生分也好,省的以后为难。
“世子殿下,本官是例行公事过来询问的,请你合作!”藏天正色提醒。
李莫离沉默以对。
阿竹在一旁,着急的上火,这个档口,世子怎么犯起倔脾气了!
藏天看着世子精致的脸,毫无表情,像带着一副美丽的面具,这是经过怎样的磨练才打造出这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表情,想到隐卫汇报的世子与王妃之间紧张的关系,藏天叹了口气,“莫离,有什么事,不能跟大哥说的?此事目前已经被我压下,你有难处就跟我说。”
李莫离静默的眼神中泛起一丝波动,“兄长,若还记挂儿时的情分,请帮兄弟我隐瞒三天,不,两天就够了,重点是不能让我父王知道!”
藏天思付了一下,“好的,三天就三天,你尽快安排好,预约卡的形式太过张扬,已经有御史参本你父王巧立名目,收受贿赂!此事若是被你父王知道,你少不了又要挨一番训斥,更何况圣上那里也不好交代!”
李莫离目光收紧,诚心诚意的向藏天道谢:“兄长,多谢你仗义相助,我还以为,我以为……”
藏天拍了拍他的肩头,“我知道你对我有几分意见,以我的立场,若是隐卫与朝中大臣交往过深,圣上那里恐怕就留下一个结党营私的印象了,对你们赵王府也非幸事,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就不在乎咱们儿时的情分,无论如何,我都会看顾着你的!不过——赵王毕竟是你的父亲,有事还是要跟他商量为宜!”
李莫离早已非昨日吴下阿蒙,对隐卫目前的形式也有所了解,因此也明白了为什么藏天从小对他始终毕恭毕敬的原因,今天藏天破天荒的一番直白,让他感到了一丝温暖,“父王那里是不会给我任何帮助的,我有自己的办法脱身,兄长,多谢了!无论事情办得如何,我一定会向兄长有个说明的!”
藏天点点头,重新端起茶杯,“你这里有好茶,我会常来的!”
李莫离粲然一笑,“阿竹,给公子办张贵宾卡——打折可以,你可别想白吃白喝啊!”
阿竹连忙笑眯眯的应声出去。
藏天看着李莫离有些发呆,“你什么时候变成守财奴了!简直不像我认识的那个拿着金豆子斗地主不输光不罢手的小世子了!”
李莫离也倒了一杯茶,带着一丝回忆,“那个时候,年少不知愁滋味啊——话说回来,我输给你也有百八十两的金豆子了吧,先拿点来花花,爷最近手头紧。”
藏天玩味的看着他,“你跟父王的关系已经紧张到断了你的经济来源?你就缺钱缺成这样?”
李莫离脸一僵,不自然的说:“没有,我跟父王就那样呗,我是真的等钱用!”
藏天也不啰嗦,抽出怀里的荷包,整个丢给他。“今天出门没多带,这里估摸有二百两,你拿着用吧。说好了,要还的!”
李莫离喜滋滋的接过钱袋,熟练地开始数钱。藏天看着带了几分了然。漫不经心的问:“还是为了王妃追杀柳芽的事在跟父母置气?”
李莫离手一顿,“她还差点杀了阿竹。”
王妃的跋扈。藏天也略有耳闻,想不到四年前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以世子重情重义的性情,的确有可能跟父母别扭到现在的。
看着世子故作坚强的脸,藏天略有犹豫,随即淡淡的开口:“她回来了!昨天刚到京城。”
李莫离手里的银子“哐啷”洒落了一地。
此时正在被两位大人物惦记的柳新雅,正抱着小醅走在定鼎门大街宽阔的街道上。跨越千年的天朝繁华街景,让她目不暇接。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香袭人,花间蜂蝶飞舞,树上鸟鸣嘤嘤,街上身着汉服的游人仕女,往来不绝,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双层的屋檐。饰以丹粉,处处彰显雍容华贵的气派。
“小雅姐姐,你慢点,我都走不动了。”说话的是个胖墩墩的小子。手里拎着大大小小的纸包,气喘吁吁。
柳新雅笑着回头,手指前边人头攒动的地方,“师父,坛子,快点来,我们过去看看那边是什么?”
杜为康捋着山羊胡,慢条斯理的走着,不紧不慢的说:“不用跟人挤,那里是有名的王记油炸臭豆腐的摊子,每天就卖两个时辰,因此想吃的人都排着队购买。今天别想买到了,看看那些人,怎么挤得进去啊?”
“臭豆腐”!现在就出现了?还以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美味呢,果然传奇在民间啊,柳新雅咽了口水,看了小醅一眼,果不其然,小醅正在吧唧着嘴巴。
伸手握了握它的小爪子,交互的眼神达成同盟的意向。小醅灵巧的身影在人群中一闪而过,柳新雅手里抓了一把铜钱,“哗啦啦”,撒了一地。
然后,就听一个小娘子带着哭腔:“哎呀,我的钱,我的钱,大家别踩啊。”
果然,有人低下头开始捡钱了,柳新雅跳着脚,向臭豆腐摊子跟前挤去,嘴里叫着:“谢谢,挪挪脚,我的钱,我的钱!”
然后让她目瞪口呆的是发生了,一位大婶首先将手里捡到的两个铜板递给她,嘴里还安慰着:“小娘子,别着急,都在帮你捡呢!”然后陆续的,所有捡钱的人都把铜板塞进她手里。柳新雅反应过来后,在第一时间传音阻止了小醅向豆腐摊子下黑手的举动。
此时她已经挤到了豆腐摊头跟前,让她目瞪口呆的是,“王记臭豆腐”的摊主笑眯眯的包好四块臭豆腐,淋上酱料,递给她,“小娘子,是心急卖不到才弄撒了钱的吧,下次小心点哦,来,最后四块就给你了——大家没异议吧?”
周围善意的笑声四起,“给她吧,给她吧。”
“看她小小年纪,衣着装束也不像本地人,就让她尝个鲜。”
……
柳新雅红着脸,讪讪的递上钱,拿着臭豆腐,不断向周围的人道着谢,退出了人群。
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可爱的古代人实在让柳新雅汗颜不已,小醅也偷溜了回来,坛子崇拜的看着柳新雅,杜为康则忍俊不已。
“丫头,失策了吧?不过,还有的吃,不错,不错!”杜为康毫不客气叉起一块大嚼。
坛子凑上来,用手直接抢了一块,也不嫌烫,一边吃,一边向柳新雅表达敬佩之情:“小雅姐姐,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不用排队就买上了!”
柳新雅跟小醅留着泪,默默的吃着来之不易的臭豆腐。
杜为康悄声说了句:“不要小看古人,素质高啊!”(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面圣
藏天留下惊人的消息之后,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李莫离的肩,缓步离去。
阿竹恭敬的送藏天出门,心里雀跃着,柳芽小娘子终于有消息了。
苏棉棉灵动的双眸一闪,好奇的问边上频频回首的跑堂顺子一句:“刚才走的那位客人什么来头?老板居然亲自接待的。”
顺子难得跟高高在上的茶艺师大人说上话,因此说得格外详细:“那位就是最年轻的监察御史藏天大人,四年前被圣上亲自委任的,当时他年仅十二岁!之后便屡破奇案——‘福来客栈凶杀案’听说过没有?这位藏天大人只用了三天就破案了!当时……”见苏棉棉听得仔细,顺子像说书人一样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明白。
“……还有‘富商宠妾失踪案’,也是藏天大人破获的……现在每个月藏天大人都会开放一天时间公开审案,老百姓都能自由进去旁听,我几乎每个月有时间就过去听审,藏天大人明察秋毫,公正严明,是百姓们的青天啊!”
苏棉棉听得目光异彩连连,她注意到这位藏天大人见的就是公子,竹老板对待两人态度谦卑,那么公子的身份必定贵不可言!
李莫离喃喃的念叨,“忘忧会馆,她就在那里!”等了四年,终于等到她来京城了!
柳新雅,这个不省心的丫头,来了居然不找他,是在害怕他的母亲,故意避而不见他?还是太忙了?听藏天说她跟师父赶来京城,是参加商业展会的,看来杜为康杜大师又要推出新酒了!
她长的多高了?长的过他的个子吗?听了阿竹的传话之后,李莫离就再也不挑食了,下定决心。再次见面,会让她刮目相看!
强压下去见柳新雅的冲动,李莫离沉吸一口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招了阿竹进来。
“藏天兄长说的情况,我早有所料。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本以为还能坚持几天。可以度过乌棚村目前的经济危机,但是现在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李莫离冷静的分析。
阿竹佩服的看着世子,“您打算怎么做?”
“进宫面圣,负荆请罪!”李莫离语出惊人。
阿竹担心的看了一眼世子,“会不会有事?”
李莫离胸有成竹,抽出一本奏折递给他。“最坏吃点皮肉之苦,若是一切顺利,不但能化解眼前的危机,还能解决乌棚村的问题。”
阿竹低头看了一遍奏折,恍然大悟,伸出大拇指,“高!世子此招果然高明!”
沉默片刻,阿竹迟疑的问了句:“世子爷不去见见柳小娘子吗?”
李莫离摇摇头,收起奏折,“先把这件事解决了再说!”
阿竹看着世子离去的背影。欣慰的想,世子爷果然长大了,沉得住气,也分得出轻重缓急。不再是那个冒冒失失的小世子了!
皇城紫微宫,大业门外。李莫离端正的跪在殿前,双手呈上奏折递给近侍。
年过三旬的周睿帝正当壮年,在位十余年,始终以勤勉著称的他,因多年习惯的思索,额头上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抬头纹,但是这无损他风流儒雅的相貌,反而平添了几分成熟男子沉稳的魅力。
看着赵王世子李莫离自呈的请罪书,周睿帝摇着头笑了,这个孩子跟他的父王一样顽固不化,多大点儿事,也值得这么大张旗鼓的上一本奏折请罪。
不过通读奏本,用词文雅,遣词造句致知格物,字体端正老练,如果是世子本人写的,那么他的基本功很扎实啊,记得他应该有十四岁了吧,这样的年纪,有如此的文字功底,再加上才思敏捷,却是个杰出的儿郎!周睿帝眼眸深沉了几分。
看他对乌棚村的讲述,应该是个宅心仁厚的孩子,想他凭一己之力,居然支撑了整个村子四十三名孩子的生计整整四年,还不忘教化他们文化思想,强健体魄,不愧是他的亲侄儿,有能力,有担当!
“宣世子进来!”周睿帝向近侍太监禄公公点了点头。
禄公公出去迎了李莫离进大殿之中,见禄公公亲自出来,李莫离知道已无大碍了,心中有底,更是沉稳了几分。
面对皇帝,李莫离恭敬的下拜,虽然是他的亲叔叔,但是多年的帝王生涯使周睿帝的周遭环绕着萧肃之气,令人不由自主的心生畏惧,除了宫廷宴会上,他还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跟皇帝接触过。
看着李莫离绝美冷然的脸,气宇轩昂,芝兰玉树般的身姿,周睿帝隐约的叹了口气,这么出色的孩子如果是他的儿子该多好!
没有子嗣,恐怕是周睿帝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虽说女色方面他不是特别嗜好,但是一后四妃,六嫔等等后宫佳丽算起来也有三十余人了,居然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每每怀孕的妃子们总是不出三月就滑胎了,怎么保都保不住,因此每次只要有后妃怀孕,太医院的人事就会做一番大的调整。
没有太子,让言官们议论不断,“国无储君,国之不复!”等等危言耸听之说,让身为一国之君的周睿帝倍感压力,看来从王室中过继刻不容缓了。
今日看到兄长的儿子,居然又想起了这些烦心事,看来真的是老了,风华正茂的世子让周睿帝有很多感慨。
稍稍稳定情绪,周睿帝和蔼的招呼世子靠近他坐下。“你是我的亲侄儿,不必拘礼,就叫皇叔吧!对了,你怎么会想到一力承担起乌棚村那些孩子们的生计?四年前,你才十岁吧?”
李莫离有些拘谨,“启禀皇叔,侄儿也是机缘巧合临危受命,再者侄儿想试试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少。”
“哦,那么你现在测出自己的能力了吗?”周睿帝被世子的话逗乐了。
“小侄惭愧,能力不足,仅仅只能维持他们吃饱穿暖,但若是想让他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必须传授他们手艺,这个小侄能力就有限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小侄才想出这么个法子赚钱,不想给父王带来了麻烦,一切都是小侄的错,请皇叔责罚!”李莫离又跪下了。
周睿帝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李莫离的意思,那个敛财的做法的确有待商榷,不过他小小年纪能想出这样变通的法子,实属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一颗赤诚的赤子之心,一心为他,不曾想过私利,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吃喝享乐的宗室子弟做的好太多了。
“起来,你没有做错,要是你父王责怪,你就说是我的意思,你没错!”周睿帝慈祥的亲手扶起李莫离。
扶着李莫离的手,一种血脉相连的触感让周睿帝有了父辈的感觉,有这么一个孩子让他操心,让他惊喜,给他意外,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吧!不由得再次感慨,若是他的儿子该多好啊!
“这个奏折是你自己写的?”周睿帝有心多了解一些世子。
“是小侄亲手所写,言辞粗鄙,还望皇叔见谅!”李莫离有些汗颜。
“写的不错,你读了哪些书?”周睿帝大笑着,让送上一些茶水点心,给世子吃,他是当小孩子在哄李莫离了,让李莫离哭笑不得。
“小侄读了《四书》,《五经》,目前正在读《大学》。”李莫离回答的一板一眼。
叔侄俩笑谈甚欢……
赵王爷很快收到了心腹之人的密报。
听完来人的汇报,赵王爷面无表情点了点头,等来人退下后,他的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很好,一切都照着他的设定进行,想不到离儿表现得这么好!
那么,接下来,该他登场了!
赵王爷步履匆匆的踏进大殿,见到圣上就跪下请罪,称自己教子无方。
周睿帝看着李莫离见到赵王爷明显畏惧的样子,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一下。
“起来,起来,你这是做什么?”周睿帝下令。
赵王爷起身落座,看见世子李莫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李莫离身子一抖,垂下脸,向父王跪下认错。
周睿帝见了于心不忍,打着圆场:“就是百八十两银子的事,你何必大题小做,何况他也不是自己贪玩,是为了做好事,不要追究了,这是皇命!”
赵王爷向周睿帝拱手,“多谢陛下宽宏大量,但是竖子无知,他犯的错不是钱财多少的问题,他这样做置王室体面于何地,置王室名声于何地!不严惩,不足以平那些言官之口啊!”
周睿帝毫不在乎,“怕什么,那些言官唧唧歪歪的事还少吗?”他又想到那些言官们对他立储的威胁言论,果然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李莫离不之死活的开口了,“儿有法子,堵住言官之口。”
赵王爷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不愧是他的儿子,够胆色——嘴里却厉声呵斥:“闭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周睿帝连忙示意赵王爷稍安勿躁,好奇的问:“说说你的法子!”(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世子的构想
李莫离不慌不忙的说:“乌棚村的孩子都是孤儿,是天灾人祸造成的,像这样的孩子,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他们也是大周的子民,皇室有义务负责他们长大成人。正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儿建议将乌棚村作为试点,以这次展会为契机,将一部分收入开设专款,专门负责抚养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同时将乌棚村这样的机构开设到全国各地,让圣上的慈爱之心散布到大周各个州县,必然能让百姓更加信任皇室。”
顿了一下,李莫离越说越有心得,“再者,各地富户为了善名,都偶有施舍钱财给穷人的善举,搭建粥棚,布施衣物,每做一次单准备工作就麻烦事多。这次开设的这个专款,不妨由圣上赐名,详细登记每个富户捐助的款项数目,然后每年抽一个时间,由圣上亲自宴请最热心的几位,给一个御赐的封号牌匾,这样的盛名之下,必定能吸引更多的富户踊跃捐款!”
看着圣上跟父亲听得若有所思的样子,李莫离信心倍增,眼睛亮晶晶的,“更何况,给这些孩子们适当的教育,等他们长大成才了,也能为国效力,而且他们感恩圣上的养育之恩,对国家忠心,对圣上臣服,这也是大周之幸,圣上之福啊!”
如果某个“穿越者”听到世子这番话,必然大惊——你丫才是穿的吧,居然将慈善基金都设想出来了!要不要叫“红十字会”啊?!
周睿帝跟赵王爷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想不到世子居然已经想得这么深了,这是大善事,这样一来,既堵住了那些言官的悠悠之口,又赢得了皇室的名声。更得到百姓的民心,还能为国家储备人才……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啊!
赵王爷适时的像自语般说了句,“隐卫每年不知道要收走多少这样的孩子送去他们的特别基地受训。能出来的又有几个呢?”
周睿帝面色一凛,兄弟俩同时想到“隐卫”之后,交汇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李莫离则在听到隐卫之名后。头垂得更低了,想不到圣上对“隐卫”已经忌讳到这个地步!
周睿帝看着自己的兄长。语重心长的赞叹,“大哥,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赵王爷躬身行了一礼,面不改色,“多谢圣上谬赞!犬子年幼,这些建议还是从长计议为妙!”强按下心中的自豪之感,果然是他的儿子。设想得太棒了!
赵王爷看着儿子那张酷似爱妻的脸,看来自己还是太忽略儿子了,为了自己心中的大计,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姿态,对唯一的爱子都关怀甚少,可是没想到世子靠自己的能力居然做到了他尚在布置良久的事,而且看来效果更好!
周睿帝仔细看着赵王爷的表情,丝毫没有引以为傲的自得样子,而世子明显从赵王爷进殿之后就鲜少有眼神跟父亲交流,看来传言中。兄长夫子关系冷淡,所言不差!
周睿帝想到当年兄长为了区区一个舞姬,居然放弃王位的角逐,惹得先皇大怒。
而自己也全凭母后跟兄长的扶持。才顺利登上王位,本以为兄长是以退为进,没想到他居然真的宠他的赵王妃宠到不立侧妃,不收通房,一心一意对待。
更因为王妃生产世子的时候难产受了莫大的痛苦,而对自己唯一的儿子都态度冷漠。他竟然宠一个女子到如此地步,性格上这样的缺陷,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野心,这也是他能放心的信任兄长的最主要原因
看着兄长英武不凡的脸,周睿帝眼眸深沉,先皇经常赞扬兄长有魄力,但他却自甘堕落,毁在儿女情长上,不过成全了自己的帝位,不是吗?
那么现在,这个兄长并不重视的世子,是不是也可以让自己接收,作为储君培养呢?周睿帝又看向丰神隽永的李莫离,只觉得越看越满意,连他狭长的凤眼都长的跟自己一模一样,这个孩子本来就应该是他的儿子才对嘛!
赵王爷一直密切关注着周睿帝的眼神,看着他对自己的儿子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赏跟亲切,心中大喜,谋划已久的计划,居然这样就轻易达成了一半,幸亏世子表现的足够出色。
相信经过这件事,在自己有心的宣传之下,世子李莫离必然能迅速在朝堂里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再加上周睿帝的信任,储君之位,还能逃得过他的手掌心?赵王爷眯起眼,老谋深算的计划着下一步。
自己未能达成的心愿,就让自己的儿子完成吧!
周睿帝龙颜大悦,亲自加封赵王世子李莫离为县侯,加封五十里食邑,这个可是有实封的爵位,跟一般虚名的爵位有天壤之别,有了食邑,李莫离基本就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缓解目前他的境况,是最大的鼓励了!
现今跟李莫离平辈的各个王世子,像这样有食邑封侯的只有他一个,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了。相信传扬出去,又是一段年少有为的佳话了!
李莫离心情舒悦,领了对“乌棚村”整体规划的计划奏本之事,就退出了大殿。
来到大殿之外,赵王爷看着儿子对自己恭敬有余,亲近不足的态度,暗自叹气,他们哪里需要表演做戏,这个孩子根本对自己没有半分孺慕之情,是自己做的太过了吗?
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相信事成之后,世子会明白他这个父亲的苦心,会感激他的。
想到这里,赵王爷“哼”了一声,“一点小聪明,最好收敛着点,别得意忘形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莫离看着父王英挺的背影,眼神渐渐变冷,沉默不语,虽然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但还是会心伤。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原来还只是奢望而已,说到底,世子终究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暗中观察的内侍将这一幕传给周睿帝之后,得到后者欣喜的大赏,看来赵王父子不是在做戏,本来羡慕老天厚待兄长有这么出色的儿子,但是既然兄长自己不珍惜,那么就让他来代为培养吧,于是又送了大批的赏赐给世子,这些自然全都被世子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至此,“乌棚村”跟“预约卡”的难题完美解决。
进一步规划了“乌棚村”的下一步发展,得到了圣上的支持之后,相信很快就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了,对于“乌棚村”,无论如何,李莫离都不会放弃掌控的权利,若是能拿到那个专款的管理权就更完美了!——看着书写完毕的计划书,李莫离笑得像只偷到了鸡的小狐狸。
柳新雅最近也很忙,随着展会日子的临近,她的首次调酒表演也即将登场。
经过四年的准备,她的专业终于到了用武之地。
当年跟着师父远游,柳新雅做好了各种吃苦受累的准备,尤其是得知师父为了她被萧府敲诈了近一半的身家之后,更是忐忑不安,柳新雅都发了誓不论何种境况都会服侍好师父。
却不知跟着杜为康走南闯北,无论到哪一站,都有专门管事打点好一切,有的安排了住旅馆,有的是安排了装饰一新的民居,从吃穿,到住行,没有一件需要柳新雅操心,甚至有的地方还安排了小丫头服侍,弄得柳新雅老不习惯的。
杜为康满足了显摆欲,又欣赏够了柳新雅惊讶的表情之后,终于向自己的小徒弟交了底。
原来他明处的酒庄是六处,实际上单酒庄他就有十八座,还不算各大县城的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酒肆,并且他的大部分生意都在关外,跟大月氏王族良好的关系,使得杜为康来到关外就像回了自己家一样备受尊敬。
客居萧府只是为了回报当年知遇之恩,但是萧府的贪婪他早有防备,明面上的六个酒庄就是给他们预备的,既然眼红他的酒庄,那就给他们好了。
其实杜为康的酒庄生意好的秘诀,关键不是地点,而是里面的人,他留下一个空酒庄给萧府,带走所有的人,只要有这些被他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灌输过的人员在,再建十个八个酒庄都绰绰有余。
柳新雅知道师父的事迹之后,曾经情不自禁的赞叹过:“师父,您当年一定是个传奇!”
像每一个成功的穿越人士所梦想的一样,杜为康年轻的时候也曾“仗剑江湖载酒行”,意气风发,誓要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然而了解到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之后,他低调的融入了这个社会,慢慢积累着自己的资本。
以酒论友,酒杯里喝出来的交情最牢靠,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完美的利用各具特色的酒,杜为康不但为自己的酒开拓了广泛的市场,赚到大笔的银子,还结交了不少过命交情的好朋友,上到外族王室,下到江湖老大,哪里都有杜大师的朋友!
旅行的路上,柳新雅抱着小醅,坐在舒适的马车上,一边跟坛子抢零食,一边听师父讲自己当年的故事,听他的理想,他的冒险,还有属于他的那份传奇。(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杜老往事
忘忧会馆。
柳新雅熟练的拿出调酒壶,双手各持一瓶酒,双管齐下,利索的将酒液倒入壶中,加冰,加果汁,上盖,手一挥,调酒壶在空中飞舞起来。
六轮之后,调酒壶轻轻落入柳新雅的手中,开盖,沁人的酒香散出,搭上滤网,柳新雅将手中明黄色的液体倒入特制的鸡尾酒杯中,在杯口斜插上一瓣橙片,用两只手指搭住杯脚,大拇指朝上,手势标准的将酒推向杜为康。
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柳新雅优雅的弯腰,“今夜有雨,潮湿的寒气会影响睡眠,希望这杯清爽甘冽,酸甜适口的‘一抹阳光’,让您度过愉快的夜晚!”
杜为康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闭上眼,仔细品味,“清酒,橙子酒,鲜柠汁,糖浆,还有——”动了动舌头,睁开眼,“胡椒,你怎么会想到放这个?”
柳新雅竖起大拇指,“师父真高啊!连这个都尝出来了!您不觉得加了胡椒之后,白酒的余味没那么辣了吗?”
杜为康又喝了一口,“你是在麻痹味蕾,鬼丫头!不过中国传统酒注重香味余韵,本来就都不是最好的鸡尾酒基酒的上选啊!”
“那我就不压制,把这种香味烘托出来,只要是纯净的酒,就一定能调试出最完美的口感!这杯酒您觉得呢?”柳新雅眼睛亮晶晶的。
杜为康点点头,“不错,味道真的很好,口感丰富了很多,嗯,“一抹阳光”。不如叫‘温暖’——雨夜,温暖,适合回忆的夜晚啊!”
柳新雅向坛子示意。早已在古筝边久坐的小坛子,立即抚上一曲舒缓的调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