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荒尾大佐作为这一伙人的首领,负责与陆相联络。他在计划实施方案里追加了“要四名将军的意见达成一致”的条件,以防止政变暗中爆发。
  以荒尾课长为首的这几个人在那里竭尽全力地呼吁着、解释着。他们的具体做法是,闯入明天(十四日)上午十点将要召开的内阁会议,监禁主要的主和派,逼迫天皇改变圣意。他们已经作好思想准备,即便是背负叛逆的污名也要采取这一行动。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万世一系的天皇君主制才是日本的国体,必须要保护它。在他们看来,与身为天皇的裕仁相比,国体更加重要。
  他们决定在十四日上午实施该计划,且意志坚决,不容动摇。争论进行了两个小时仍没有结果。阿南陆相以极大的耐心,反复告诫自己的心腹,不能违反天皇的旨意。最后,陆相说,午夜十二点,他将在陆军省向荒尾大佐表个态,对此表示同意的青年军官们这才三三两两地消失在陆相官邸外的夜色之中。
  午夜十二点,阿南陆相来到市谷台的陆军省上班。陆相给等在那里的荒尾大佐一个明确的答复,即十四日清晨,与梅津参谋总长举行会谈,讨论是否要实行该计划。这个时候,陆相突然对自己信赖的荒尾大佐流露出真情,他说道:
  “如果诉诸政变,将得不到国民的支持。本土决战会变得极为困难。”
  “事已至此,一举终战”
  八月十四日清晨五点,一如往常在此时醒来的铃木首相沐浴在窗前格外耀眼的朝阳之中,左思右想。在昨天的内阁会议上,虽然作出了“再次请求圣断”的决定,但御前会议究竟该如何召开呢?首相陷入了苦思冥想。这次,陆海两统帅部长坚决反对事前没有联系好就召开御前会议。按照通常的手续,奏请文件上是要签名,画花押的,显而易见,这次他们将拒绝这样做。。 最好的txt下载网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13)
“这比打仗难多了。”
  看到老首相一个人在那里嘟嘟囔囔的,铃木夫人面露愠色。让夫人本就满布皱纹的脸变得更加皱纹重重,首相感到很不好意思。
  紧接着,获悉陆军有政变计划的迫水书记官长慌慌张张地来到首相私邸,一看到首相就说:
  “形势异常紧迫。内阁会议预计在十点召开,可再讨论下去也无济于事了。总理,事到如今,只有当机立断了。”
  “嗯……哪……”不明确发表意见是首相的一贯作风。书记官长推卸责任般说道:
  “要不请求陛下再做一次圣断……”
  话音刚落,首相就大声说道:“好的。”他顾不上看大吃一惊的迫水一眼,就继续说道:
  “可以采取天皇召见的办法召开御前会议。这是最后一招了⑥。”
  首相对夫人说了一句:“我马上进宫。”然后就霍地站了起来。
  十四日七点,阿南陆相、梅津参谋总长相继来上班了。按照昨夜的约定,阿南陆相与荒尾大佐一起会见了梅津参谋总长,就兵力总动员计划征求了总长的意见。尽管在这些日子里受到做事优柔寡断等批评,梅津参谋总长还是表示反对该计划,并告诫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陆相对此表示完全同意。只要陆相和参谋总长都表示反对,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七○○(上午七点)大臣与总长会谈,○七三○(上午七点三十)大臣与东部军司令官和近卫师团长会谈,○八○○(上午八点)高级课员以上集合,一○○○(上午十点)发动政变”的计划转瞬间化为泡影。
  天皇没有意识到自己差一点就陷入了危机之中,八点四十分,他谒见了铃木首相和木户内大臣。当听到“召开由天皇召见的御前会议”的上奏时,天皇立刻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自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一日召开的决定开战的御前会议之后,就再也没有召开过由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成员和阁僚全体成员共同参加的御前会议了,现在这样的御前会议又将召开。而且,这不是事前正式安排的,是由天皇召见的临时御前会议……
  策划举行联席会议的也是首相。
  “事已至此,一举终战吧。”
  “是的。”木户附和道,“我和您,还有其余的两三位就是舍去性命也在所不惜。”
  计划马上就得到实行。“穿便服也无妨。上午十点半之前到吹上御苑集合。”在天皇的召见下,为准备内阁会议而聚集在总理官邸的全体阁僚不用说,就连梅津、丰田两总长,平沼骐一郎枢相,迫水书记官长,综合计划局长官池田纯久,陆军吉积正雄,海军保科善四郎两位军务局长也受到了邀请,参会人员共计二十三人,大家穿着便服便急急忙忙地进宫去了。
  在此之前,上午十点,天皇把永野修身、杉山元、畑俊六三位元帅叫到跟前,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永野坚持战斗到底,他说,现在军队的士气很旺盛,还有战斗余力,要坚决击退登陆美军。杉山对此表示同意。畑元帅奉答道,即便是接受《波茨坦公告》,“也要努力争取将十师团作为卫队保留下来”。天皇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清楚地下达了大元帅的命令:决定结束战争,军队必须服从该决定。
  少壮幕僚们万万没有想到会召开由天皇召见的御前会议,他们正忙着制定下一个方案,以代替已经化为泡影的兵力动员计划。即便是速成的方案,也必须要实行。然而,梅津参谋总长改变想法了—— 一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传到正在拟定“兵力使用第二方案⑦”的竹下、畑中两军务课员那里。听到消息后,竹下中佐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手里拿着第二方案进入了首相官邸。既然参谋总长已经改变停战的决心,如果得到陆相的同意,不是就有可能实施兵力部署方案了吗?但是在首相官邸,竹下中佐却得知要在宫中,而不是在内阁会议上召开御前会议,不仅陆相,参谋总长也正出席该会议。这是怎么回事?万事休也,中佐不由得这样想。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14)
十点五十分,御前会议召开了。参会者面对天皇,横着坐成两排。一切全是按照天皇召见这一形式来进行的。会议一开始,铃木首相就向天皇详细叙述了十三日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情况,并指出会议最后以意见不一致而告终,请求天皇在听取了反面意见的基础之上,做出圣断。
  铃木首相一坐下,梅津、丰田、阿南就相继站了起来。“如果就这样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话,国体将几乎不可能得到捍卫。因此,务必向敌方再进行一次照会,如果不答应,就决一死战,死里求生。”禀告者声泪俱下地说道。
  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顿时弥漫在空中。
  不久,天皇静静地站了起来。
  1
  ①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由以下六名成员构成:首相、外相、陆相、海相(政府方面)、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统帅部方面)。
  以上人员也拥有这样的权力,即可根据需要,将其他阁僚加入进来。在该会议上,可对国务和统帅,即政略和战略的统一、调节等所谓的战争指导进行控制。
  ②得川梦声在日记中把这天发生的事情一丝不苟地记录了下来,这篇日记由此而声名远扬,但在七月二十八日这天的记录里,连《波茨坦公告》的波字都找不到。高见顺日记在二十八日这一天这样写着:“我在烛光下看报纸。英国的政变,波茨坦的广播,对美英蒋的对日投降条件的广播,《读卖报知》和《每日新闻》都用了‘可笑’这个形容词。”紧接着引用了该新闻报道。
  ③被删除的字句是同盟国“不会将日本民族奴隶化或让日本国民灭亡”,“允许日本军队的士兵在武装解除之后返家,并给予从事和平生产的生活机会”。
  ④根据《福里斯特尔日记》。
  ⑤根据《稻叶正夫日记》。
  ⑥在此之前,昭和二十年(1945)六月二十二日曾召开过由天皇召见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因为会议没有履行正规的手续,所以大家以天皇为中心,坐在摆成U字形的椅子上,围绕在天皇的周围。这不像是御前会议,更像是一次亲切的会谈,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与宪法的责任内阁制相抵触。这个方法是铃木首相想出来的。
  ⑦“兵力部署第二方案”的要点如下。
  一、近卫师团在皇宫的外围进行警戒,切断皇宫与外界的通讯与往来。
  二、东部军在都城内各要点部署兵力,保护要人,控制广播局等。
  三、虽然下了圣断但仍要坚持上述阵势,等待圣上改变主意。
  四、实现上述计划的前提是,大臣,总长,东部军司令官,近卫师团长等意见积极并一致。
  在竹下中佐记录的《大本营机密战争日志》里还有如下的记载:
  “我在此时提出兵力部署第二方案,希望在诏书颁布之前断然实行,大臣对此好像深为所动,说要在内阁会议召开之前回陆军省与次官、总长商量后再做决定。在此之前,总长说与以前的方案相比,同意早上的方案。对此大臣说‘是吗?真的吗?’可以看出大臣对兵力部署第二方案动心了。”
  笔者认为这是竹下中佐一相情愿的判断。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1)
——阿南陆相
  十四日正午—下午一点
  八月十四日正午,历史翻开了充满泪水的新的一页。日中战争自开战以来,到这一天为止,陆军阵亡一百四十八万两千人,海军四十五万八千人。平民死亡一百万人。几百万间房屋被摧毁。古老的历史将以“日本帝国的覆灭”而告终。日本在人力、机械、军备、资源等方面,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形势,但在“我们要争取胜利!”这种顽强不屈的斗志的鼓舞下,让战争走到了今天。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决心的问题,而是全体国民的意志的体现。现在,这个意志被聚集在皇宫地下防空洞里的二十四个男人否定了,一个新的国家意志将取而代之。四十四岁的天皇用白色的手帕⑧擦拭着面颊。
  “那些我视为依靠的军人,他们的武器将被收缴,那些对我忠心耿耿的人们将作为战争罪犯有可能被处死,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充满了痛苦。”
  怎么回事?难道天皇失去了最高统帅的威严和自制力了吗?不,天皇仍然冷静,然而吃力地继续说着。在此期间,只见天皇不停地用白手帕擦拭两颊。
  以铃木首相为首坐成一排的阁僚们,谁都无法接受眼前这个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天皇的形象。他们低垂着头,呜咽着,不时摘掉眼镜擦拭眼泪。天皇的讲话时断时续,讲话的语气令憔悴不堪的人们十分感动。
  “此刻,我要竭尽所能做好我力所能及之事。国民现在尚不知情,如果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想必都会失去内心的平静。如果由我亲自向国民呼吁比较妥当的话,那我随时都可以站在麦克风前。特别是陆海军的官兵们,他们想必会受到极大的震撼。如果陆海军大臣认为有必要,我愿到任何地方去亲自开导他们。”
  不用说,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不是“休战”而是意味着“投降”。这不仅仅是结束一场战争,盟军甚至会在日本的国体、天皇的地位等问题上发难。现在就连天皇的性命能否保住都是个未知数。当人们对前景不再做任何预测和乐观的想象时,面对的却是“投降”的现实。但是,如果要把国民从更多无谓的牺牲中拯救出来的话,现在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不管自己的处境如何险恶,战争非终止不可。——看到天皇豁出命去的悲恸的模样,阁僚们感到身心撕裂般的疼痛。悲痛的气氛很快引起号啕痛哭。
  有的人忘记了体面,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有的人拼命地忍耐着,紧握双拳,几乎要将它们捏碎;有的人从狭小的椅子上哧溜滑了下来,跪在地毯上,最后瘫倒在地板上放声痛哭。房间里那盏离地面十米的小电灯泡照亮了这一切。
  天皇的话讲完了⑨。阁僚们仍然低着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就像被绑在了椅子上似的。过了一会儿,天皇命铃木首相将停战诏书草稿呈上。首相站了起来,对天皇操心圣断一事反复表示歉意,然后深深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受此礼之后,天皇站了起来。侍从武长官莲沼蕃静静地打开门,天皇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
  大家留在房间里。大事解决后的虚脱感和过度的恸哭导致在场的每个人心力交瘁,精神恍惚。不行,不能一直这样下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大家付出非凡的努力和牺牲。而且,即使大家出色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得不到任何荣誉,留不下任何功绩。不但如此,茫然不知所措的男人们现在没人知道千头万绪该从何着手。大家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在御文库的正面乘车,被送到宫内省。一路上大家仍然处于茫然自失的精神状态之中,一想起刚才发生的一切就忍不住涕泪涟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2)
在五月二十五日的大空袭中,明治天皇时代建造的宫殿被飞溅的火星引燃的大火烧毁了。幸好战争刚开始不久,防空防火、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御文库就完工了,即使空袭来了也能确保平安无事。于是天皇的日常起居就搬到了那里。战争末期,在御文库旁边的望岳台下面,近卫第一师团和水户工兵队建造了一座非常坚固的地下室,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经常在这里召开。为方便警戒和保守秘密,外来者不管是谁一律不能直接接近御文库。一般是先到宫内省,在那里换乘宫内省的汽车然后前往。回程则刚好相反。
  侍从户田康英在御文库的前门给搭乘宫内省汽车的人们送行。看到大家过于沉痛的表情,户田康英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他想现在是应该冷静地做出决断的时候了,是应该勇敢地面对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的时候了。此时此刻时钟正好指向正午十二点。
  在首相官邸,手握《兵力部署第二方案》,越发焦躁不安的竹下中佐在等待阿南陆相的归来。中佐从陆军发来的通知那里得知,预定在下午召开的御前会议提前召开了,陆相参加了会议。刹那间,中佐像遭到殴打似的,脸色大变。如果再下一次圣断的话,全盘计划将化为泡影。“被人骗了,上了大当……”中佐痛苦地呻吟着。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气馁,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要竭尽全力做最后的努力,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认识到这一点。他内心深处的军人精神是绝对容不下“投降”和“退却”这种字眼的。国土被占领,武装被解除,战犯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惩处,在这种情况下,“国体”该怎样来保护才好呢?就连主张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东乡外相和米内海相,在捍卫国体的问题上又有多少把握呢?与其无可奈何地接受过于屈辱的条件,不如“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以此给敌人以重创,并争取在更好的条件下“停战”,这样的信念在中佐的心中越发坚定了。正因为如此,当他得知宫中御前会议要提前召开的消息后,不禁感到愕然。
  如果天皇做出了圣断,得出了最终的结论,谁还能将其推翻呢?天皇即大元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天皇的命令是不允许违抗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才好呢?他认真地思考着对策。可是时间是宝贵的。竹下中佐一边尽可能地控制住自己,一边挣扎着继续思考。如果全体陆军官兵团结一致,战斗到最后一个士兵的话,我们一定能死里求生,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陆军大臣必须站在全军的最前列,统领全军将士——总之,现在到了分秒必争的时候了。
  从宫内省出来,阁僚们乘上各自的汽车陆续来到首相官邸。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当大家情绪稳定下来后,才发现肚子有点饿了,并再次意识到连日来大家几乎全都处于不吃不睡的状态之中。
  迫水书记官长的车子最后一个抵达首相官邸。迫水连走带跑地来到二楼的个人办公室,立刻把木原通雄叫了来。木原两眼含泪,苦笑着说,看到回来的大臣们大部分都含着眼泪,心里很难受。书记官长说,天皇陛下已经做出了决断。木原回答道,一看你的脸就全知道了。
  “陛下说要通过无线电广播晓谕陆海军官兵。必须把陛下今天说的话添进那个诏书里去,我太忙了……请你想办法起草一份针对陆海军人的诏书……总之没多少时间了。拜托。” 。 想看书来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3)
迫水一口气把话说完。
  “停战诏书我来写。我想请安冈正笃先生也到场。”
  太忙了,即使有分身之术也忙不过来,迫水和木原都没有闲暇静下心来沉湎于战争结束的感慨之中。现在这个时候,忙碌一点,到处活动一下身体反倒是一种解脱。此时两个人都还没有时间意识到自己已是这个国家命运不可缺少的存在。
  阁僚们聚集在一个房间里,只要了一点鲸鱼肉和黑面包。除了铃木首相外,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胃口吃东西,感觉味同嚼蜡。阿南陆相一个人在隔壁房间里见到了竹下中佐。陆相眼睛微微有些发红,显得十分镇静,或者说从容不迫更恰当。他气色很好,看不到精神上的委顿。圣上再次决定投降,这意味着国家对陆军的不信任,令人一筹莫展。而且结局来得太快了,帝国陆军孤立无援。虽然已经结束了在战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作为顶梁柱的陆相既没有感到幻灭,也没有陷入疯狂,而是堂堂正正。
  竹下中佐站在陆相面前开始报告。在泰然自若的陆相面前,中佐恢复了冷静,好不容易抑制住了兴奋。他按照计划请求陆相行使陆军大臣所拥有的“维持治安兵力使用权”,最后他说:
  “请在内阁会议上行使该权力。总长已经改变了主意,同意了该计划。”
  陆相立即回答道:
  “最后的圣断已经下了。不要再拼命挣扎了。军人必须服从圣断。”
  这个回答再清楚不过了。陆相抛弃了“死里求生”“最后一兵”等所有的幻想。意志非常坚定。他主动地喝干了屈辱之酒,放弃了过去的一切计划。
  内阁会议室的桌子上放着砚台盒。一看到它,竹下中佐就揣测到这是为诏书的副署(旧宪法规定,以天皇名义颁发诏书等时,国务大臣在天皇签字下署名——译者注)所准备的。即使陆相不同意,无法调动兵力,全陆军也还有最后一招。那就是陆相辞职。中佐想到了这一招。投降一事并没有因为御前会议上天皇的一句话就最终决定了。御前会议不是宪法上的正式机构,它仅仅是在天皇面前举行的政府和统帅部的联席会议,会上天皇要发表个人意见。作为法制原则,如果天皇的个人意见没有得到内阁会议的一致同意,就不能视为国家的意志。如果有一位阁僚置天皇的旨意于不顾,坚持反对到底,并且以意见不一致为由提出辞职的话,内阁就会垮台,一切将回到出发点,终战将成为不可能。竹下中佐想以此作为最后的王牌。陆相要么辞职,即便不辞职,只要拒绝在终战诏书上副署,诏书就不可能公布于众。
  “听说军令部次长大西阁下召集海军作战部的军官开会,并对他们说:‘如果天皇说要终战,那我们即便是背负逆贼的污名,也必须为了更大的正义而战斗到底。’阁下,这个时候请您毅然辞职。”
  竹下中佐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露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命模样。陆相略微困惑了一下,但很快微笑着说:
  “我即便是辞职了,终战也是确定的事实。而且辞了职,就再也见不到天皇了……”
  说完莞尔一笑。
  无论怎么劝说,陆相已经不为所动。此刻,天皇已下最后的圣断,投降已成定局。陆相决意已定。军队应该服从该决定,政变计划被扔进了废纸篓。在中佐欺骗自己和他人的时候,陆相以最高指挥官及内兄的身份,告诉自己的部下及亲爱的内弟,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4)
竹下中佐彻底绝望了,他觉得最后一线希望都被陆相一手夺走了。他知道这位忠诚老将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了。踏着一串脚步声,他走出了房间,没有目的地,他不知道该去哪里,一切都完了。
  在此期间,阁僚们约定从下午一点举行内阁会议,然后回到各自的部门去。在接近一点钟的时候,到场的大臣将御前会议的最终结论传达给了各省的主要官员们。虽然九日已做出了圣断,但对于是和还是战,大家一直处于彷徨之中。直到今天,大臣们才说:“现在日本核心部门的意志已经坚定了。”正因为如此,东乡外务大臣作为无条件和平派的首领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把松本俊一次官叫来做笔录,自己口述御前会议的情况。东乡外务大臣完全恢复了以往的生机。看到大臣精力如此充沛,不知疲倦,松本次官向他投去了发自内心的崇敬目光。
  “天皇说了,正如东乡外务大臣所说的那样,对方不可能有毁损日本国体的意图……我对捍卫国体有信心。”
  松本次官一边记录大臣们的话,一边对天皇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赞叹不已。虽然天皇一直支持东乡外相,坚持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可如果追问:即便是无条件投降,国体就真的能得到保护了吗?老实说,没有人能一口断言说没有问题。虽然内心十分矛盾,但有一点天皇心里是明白的:如果现在不停止战争,机会就将永远丧失。现在是在最令人痛苦的文件上签字的时候了,天皇只相信这个。与军队猛烈的反对作战,即使是无条件地接受了敌人的条件,天皇也坚信国体能得到捍卫。用自己宝座的安危做赌注,天皇显示出终战的坚强意志。
  松本次官为此感动得浑身颤抖。因为激动,脸涨得通红。他在心里大声地喊叫着:我们赢了,我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的叫喊是正确的。
  此时,败军之将阿南陆相一个人悄然回到了陆军省。这个站在市谷台上仰视着的,威风凛凛的建筑物的价值遭到了损害,帝国陆军七十年的历史正在眼前一点点地崩溃坍塌。尽管陆相拥有坚强的意志,并且付出了巨大努力,可日本帝国还是同意无条件投降,将国家和军队的命运交付给盟军,然后等待盟军的指示。现在他必须勒紧缰绳,把那些鼓吹本土决战,还想着冲锋陷阵的全军将士拉回到庄严肃穆的退却—投降的方向上来。这也是陆军大臣的使命。陆相要用自己整个身心承担起挽救陆军六百万人命运的重任。陆相身材并不高大,但肌肉紧绷的身体里却牢牢地铭记着“责任”两个字。
  如果现在陆军发生了混乱,除了最后关头的战斗之外,在国内还会引起新一轮的战斗,最终将导致国家的完全崩溃。能够从容不迫退却的人不失为名将。陆相想起这个自古以来的战训,不禁哑然失笑。他想不论黑暗的时间是多么的痛苦漫长,都要听其自然,不要采取任何行动,不要将国家引向崩溃的境地。
  迎接陆相的是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陆相还没有来得及坐下来休息,军事课、军务课中二十多位少佐就闻讯前来,挤满了并不宽敞的大臣室。他们大部分人脸色苍白、双手颤抖。对他们来说,陆相就是希望之星。他们对陆相非常信赖,全陆军必胜的信念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他们要听听陆相的报告和想法。陆相摘下军刀,靠在身后的墙上,开始淡淡地讲述御前会议的情况。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5)
“陛下说他对捍卫国体有自信,所以决定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内容。事已至此,只有按照陛下的心意去做了。陛下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出于对全陆军将士忠诚的信任。”
  无论是左倾还是右倾,以阿南大臣为中心的全军意志,从九日的最初的御前会议以来,就牢牢镶嵌在市谷台上的军队战斗到底的意志,突然要踏上缴械投降的屈辱之路了。
  但是,大部分青年军官不想就这样老老实实地接受失败。一直以来大家团结一致,力戒轻举妄动,不就是因为坚信以陆相为中心的领导们的最后决心吗?最后的决心是什么?陆相在十日面对紧急局势发表的训示中如实地讲述了最后的决心。
  “哪怕是吃草根,啃泥土,睡荒野,我也坚信在战斗中我们能死里求生。”为此大家有一种不怕政变的精神。——忘掉这些,放弃一切吧,这难道就是今天要说的话吗?
  “我想请教大臣改变决心的理由。”军事课员井田正孝中佐的询问正是出于上述心态。
  陆相回答道:
  “陛下流着眼泪对我阿南说,你的心情我很理解,虽然很痛苦,但请务必忍耐。事到如今,我已经不能再表示反对了。”
  他是忠诚的军人,是忠于军人天职的将军。在他看来,对天皇的旨意再表示反对就是为臣不忠的行为了,这与他扎根骨髓的军人精神水火不容。更何况推动政变计划,只会在身后留下不忠不义的污名。然而,他对那些与自己儿子同龄的青年军官们意气用事的心情是非常理解的。尽管自己从未同意政变计划,但在过去是原谅了他们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当时的考虑是:清除君侧的奸佞之后,情况不就可以朝有利的方向转化了吗?正因为如此,现在才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并意识到自己的重大责任:必须控制住青年军官们的急躁情绪。
  “圣断已下,现在只能服从。不服从的就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此时,一位军官突然失声痛哭起来。陆相和军官们面面相觑,沉默不语。只听见一种近似于喊叫的声音时隐时现,在气氛压抑的房间里回荡着。畑中少佐低着头,任凭泪水流淌。他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不渴望,什么都不接受。只听见眼泪滴落在地板上的滴答声。陆相默默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畑中少佐怅然若失的身影。他也许从少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在市谷台的陆军大臣室里才有眼泪流淌。历史将用眼泪改写。永田町首相官邸的地下大厅里,有更多的男人一边流着泪一边在笔记本上作记录。一位长者站在他们中间,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任凭泪水簌簌流下。朝日新闻政治部记者吉武信和柴田敏夫凝视着正在兴奋地谈论着的国务大臣兼情报局总裁下村宏那被泪水润湿了的面颊和嘴角,当发现身前的笔记本渐渐地被润湿时,才意识到他们自己也在哭泣。在他们眼里,下村总裁虽然已是筋疲力尽,但他终于支撑住了在御前会议上因受到强烈的震动而发软的瘦削身体,没有倒下。
  “不管我的命运如何,我都想尽力挽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