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苏谈判失败,而现在内阁意见又不统一,从道理上讲,内阁应该集体辞职,不是吗?总理,您说呢?”
  这是重要的发言。事实上,请苏联出面斡旋以求和平的计划是上奏了天皇并得到首肯的。但因判断失误而造成了彻底失败,仅此一点,内阁就理所当然地应该集体辞职。
  铃木首相睁开紧闭的双眼,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没有集体辞职的打算。我决定让我的内阁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有几位阁僚此时都在注视着阿南陆相。如果陆相赞同太田文相的提案,就能逼迫内阁全体总辞职。然而,陆相却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挺直了背,端然而坐。
  陆军部内不停地对阿南陆相施加压力,而且势头越来越猛。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私下向应邀参加内阁会议的陆相提出建议:向全国发布*令,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内阁,建立军人政权。
  然而,阿南不为所动。面对阁僚,他继续用冷静但铿锵有力的语气侃侃而谈,要想结束战争,就必须迫使同盟国先答应这四个先决条件。如果对敌人唯命是从,在连国体能否继续存在下去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无条件投降,这样做未免太不负责任了,也太可悲了。手脚都被拧下来了,还怎么去捍卫国体呢?
  “如果就这样结束战争,大和民族的精神与死何异?”
  陆相陈述完自己的主张后,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继第一次内阁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二次内阁会议,两次会议没完没了地开了七个小时,晚上十点,铃木首相决定稍事休息,说还要再召开一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为了谋求政治战略上的思想统一,将再次召开内阁会议。首相的想法是,把这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作为御前会议来开,将一切交由天皇圣断。
  接到在御前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的通知,大本营更加担心起来。
  “为什么要召开御前会议?结论会是什么?”
  在电话的另一边,愤怒的声音震得书记官长的耳朵嗡嗡直响。
  “没有结论。只是将没有结论的争论向陛下禀报一下。”
  “愚蠢透顶!……
  即便如此,有陆海两总长的‘花押’(起源于10世纪左右的一种签名方式,不同于签字和图章,是把文字打乱,画成图案的样子——译者注)吗?”
  法律上规定,召开御前会议,需要有首相、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的“花押”。当天上午迫水书记官长已经拿到了他们的花押。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这么到处追着两位总长画花押,实在是非常抱歉。但情况十万火急,请在文件上画花押吧。我们得遵守相关的程序,在开会之前先取得二位的同意。”
  听书记官长这么一说,两总长也没多想就画了花押,却并不知道这是一个策划了很久的计谋。
  就这样,召开御前会议所需的正式手续都齐全了。
  八月九日晚上十一点五十分,研究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御前会议在御文库附属的地下防空洞里召开了。除了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六位成员以外,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陆海两军务局长和书记官长陪同出席了会议。虽然有通风设备,但只有十五坪的狭小房间仍闷热难当,令人窒息。但无人在乎这一点,只是偶尔见到有人用白色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6)
在天皇面前,围绕着是提出一个条件还是四个条件的问题,大家都轻言细语但却极其认真地继续着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三比三:东乡、米内、平沼对阿南、梅津、丰田。
  时间已是十日凌晨两点过,争论仍然没有结果。这样下去,会议有可能无果而终,首相想,总不能采取投票表决这样的强硬手段吧。到底该怎么办呢?大家都想看看首相的态度,于是注意力自然都集中在了首相身上。
  此时,只见首相慢慢地站了起来。
  “争论已达两个小时之久,遗憾的是结果为三比三,无法进行表决。然而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事已至此,虽然是第一次,确实感到不胜惶恐,但还是请陛下圣断为妥,以圣上考量作为本次会议的结论吧。”
  刹那间,会场上立刻响起一片急促的嘈杂声。陆海军首脑们感到挨了一棒闷棍。
  应首相的请求,天皇向前探了探身子,平静地说道:
  “那我就说说我的意见。我同意外务大臣的意见。”
  刹那间,整个会场陷入死一般的沉默。天皇用发自肺腑的声音继续侃侃而谈:
  “空袭愈演愈烈,我不希望再看到国家生灵涂炭,文化遭受破坏,整个人类招致不幸。我的任务是将祖先传下来的日本国再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事到如今只有让更多的国民,哪怕是多一个人也好,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东山再起。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当然,解除忠勇将士的武装,把直到昨天都还在忠于职守为我战斗的人们推上战争罪犯的席位接受惩罚,对于我来说,是于心不忍的。但是今天我们必须忍难忍之事。想起三国干涉时期明治天皇的无奈心情,我忍住眼泪赞同外相的提案。”
  决定投降了。此时是八月十日凌晨两点三十多分。当晚明月高悬,皇宫庭院里那棵老松树映在地面上,清楚得似乎能数出一根根针叶。远处传来公鸡报晓的声音。整夜无空袭。
  走出地道,首相来到大门的门廊,走楼梯上来的陆军军务局长吉积正雄中将,从后面赶上来,不客气地挡住了首相的去路。
  “总理,当初我们可不是这样说的。今天的决定合适吗?”
  吉积正雄中将逼问道,他故意要冒犯首相。然而首相却和颜悦色,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不做任何回答。
  忽然,身板结实的阿南陆相挤了进来,用身体挡住了吉积强烈的冲动。
  陆相拍了拍军务局长的肩膀,说:
  “吉积,算了。”
  军务局长的极度愤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召开御前会议前,他就让迫水书记官长讲好了条件,即:开会一事要事前得到大家的同意,而且当日不做决定。然而首相自己竟厚颜无耻地仰仗圣断,做出令人惶恐的事来,这样做可以说是愚弄了陆军。
  御前会议之后,马上再次召开了内阁会议。虽然有些关于细节的争论,但内阁会议还是原封不动地通过了御前会议的决定。会上,阿南陆相问铃木首相:“在无法确认敌人是否明确承认天皇大权的时候,还要继续战争吗?”“当然要继续。”首相回答道。陆相也问了米内海相同样的问题,海相也同意继续战争。快凌晨四点的时候,全体阁僚在必要的文件上画了花押,内阁会议便散会了。阿南陆相也毫不犹豫地画了花押。由于过分操心,东乡外相的头发都变白了。
  陆军出身的安井藤治国务大臣和陆相在陆军士官学校是同年级的同学,他理解陆相的心情和立场,在没有人的地方,他坦诚地问道: 。。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7)
“阿南,很辛苦吧?再也没有像你这个陆军大臣一样操劳的人了。”
  “可是安井,我是不会让内阁辞职的。我认为能救国的只有铃木内阁,所以我要与铃木总理共进退,坚持到最后的最后。”
  阿南陆相坚定地说。
  “天皇还有一个叫秩父宫的弟弟”
  八月十日上午七点,在国民开始起床的时候,一份电报送到了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的日本公使手中。这是一份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电报里附带了一个条件,其内容是“对天皇统治权加以变更的要求,不包含在内”。 瑞士公使加濑俊一负责通知美国和中国,瑞典公使冈本季正负责通知苏联和英国。
  陆军中央听说下了圣断,惊愕万分。虽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成了现实,幕僚们暴跳如雷。上午九点,阿南陆相召集陆军省各课的高级部员并呼吁:“要在严肃的军纪下保持冷静和团结!”阿南陆相的神情很悲壮。
  “事已至此,只有按照天皇的旨意行事了。是和还是战,取决于敌方的答复。”
  此时,一个课员问道:“大臣您说过,无论进退都要跟随阿南。这么说,大臣您也在考虑退了?”
  刹那间,一股寒气流过地下室。战斗到底的大方针到哪里去了?
  陆军大臣提高了嗓门说道:
  “不服气的,先把阿南斩了!”
  虽然陆军大臣试图干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陆军部内抗战派的图谋越发明显了。他们公开而又秘密地背叛国家的决定,国内形势变得越发险恶。
  下午一点召开了重臣会议。几乎所有的重臣都赞同政府的方针,即只要能确保天皇制继续存在,日本就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陆军出身的前首相小矶国昭和东条英机表示反对。小矶愤怒地说道:
  “今天的*不能称之为会议,是决定通告。这究竟是根据谁的想法做出的决定?”
  首相佯装不知,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于是视线转移到了东乡外相的身上,东乡外相勉勉强强地回答道:
  “是陛下的意思。”
  “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面对小矶失望的发言,东条倨傲地大声说道:
  “下官与小矶大将意见相同。”
  日本帝国就此踏上了投降的道路。同盟通信社在下午七点(华盛顿时间凌晨五点),用短波播报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很快收到消息的AP通信社马上将此消息作为同盟通信社的报道向全世界传播。华盛顿时间早上七点过,杜鲁门总统拿到了同盟通信社的报道。白宫正在搞装修,此时油漆工恰好进入白宫,已粉刷了一半的建筑物周围聚集着很多听到消息的群众。
  “我们要见哈利,我们要见哈利。”
  群众一个劲地齐声叫喊着,哈利是总统的名字。上午九点杜鲁门召开了紧急会议,审议对日答复一事。陆军部长史汀生,国务卿贝尔纳斯,还有海军部长福里斯特尔和总统副幕僚长莱希等四人参加了会议。
  史汀生是位日本通,他对日本的了解程度远在副国务卿古鲁之上。“日本陷入了如此艰难的困境,却仍希望保全天皇制。”为了避免在日本本土的登陆作战中再次发生硫黄岛和冲绳等地的可怕流血事件,史汀生主张接受日本的要求。莱希也表示赞同。
  “与将战争拖长相比,天皇制是个小问题。答应他们就是了。”
  史汀生劝说着。福里斯特尔基本同意该意见。
  但是,贝尔纳斯的态度很强硬。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8)
“日本的要求不是无条件的。在这之前,我们宣布必须无条件投降已经好几次了。为什么要对日本让步呢?”
  接着贝尔纳斯请求杜鲁门给他一个小时来写对日答复方案,杜鲁门同意了。
  方案由国务省远东课的课员负责起草,在正午以前起草完毕。其大致内容是:对日本的要求不给予任何形式的明确答复,既不否定天皇制,也不做明确的承诺,并重申《波茨坦公告》是不会做任何更改的。下午,五个人再次聚集在一起,通过了该方案。
  关于天皇制,福里斯特尔觉得用一种更加明确的表达方式来约束它也许会更好。在离开的时候,福里斯特尔拉住贝尔纳斯,试探其真正的用意。国务卿胸中自有想法,他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低声说道:
  “天皇还有一个叫秩父宫的弟弟。无论谁当天皇,只要天皇制保留下来就可以了④。”
  为了得到同盟国的认可,这个答复方案被分别送往伦敦,莫斯科和重庆。重庆方面马上表示同意。伦敦方面经过慎重讨论之后,也同意了该方案。
  莫斯科态度强硬,说要第二天才给予答复。但是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却拼命催促,说情况紧急,必须连夜将答复送往华盛顿。很快,苏联的答复来了。在答复里,苏维埃政府同意了对日答复方案,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在占领日本的时候,除了美国派出的一名最高司令官以外,苏联也要派出一名最高司令官。就像对德国一样,苏联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瓜分战后的日本。“我们完全不接受。”哈里曼严厉拒绝了苏联的要求。
  像这样针锋相对的讨价还价还进行了好几次,最终苏维埃政府妥协了,无条件同意了贝尔纳斯的对日答复方案,此时是莫斯科时间凌晨两点。这样,在八月十一日这一天,华盛顿将同盟诸国的答复都收齐了。
  八月九日到十五日这一周在日本引起了强烈的震撼,而八月十一日这一天,对一周以来,不知道上述内情的日本来说,是一个相对平静、无所事事的日子。一整天,日本全国各地都没有空袭警报。一心等待同盟国答复的铃木首相上午就在读书和冥想中度过,下午与书记官长、亲信等人商量一些细节问题,以此来打发时间。
  “隶属于盟军最高司令官”
  八月十二日是星期天。午夜十二点半过,迫水书记官长从同盟通信社外信部长那里得知,旧金山广播开始播放对日答复。
  “还不知道全文的内容是什么。不过,好像不是一个很善意的答复。”
  迫水的心情顿时暗淡下来。
  陆军中央也在收听旧金山广播,为了不重蹈覆辙,这次准备亲自动手翻译。
  外务省干部对同盟国的答复虽不满意,但还是制定了国体如能得到捍卫,就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方针。通阅答复全文,里面没有对维护天皇制作出明确的承诺。但是,“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应该由日本国民的自由意志来决定……”这句话表示天皇制得到了一半的保证。
  这次大本营及早采取了行动。上午八点过,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军令部总长就进宫上奏天皇,表明了军队坚决反对接受答复文本。军队将答复文本中的subject to直截了当地翻译成“隶属”一词。这样一来,译文就成了“天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限……隶属于盟军最高司令官”。如果接受这样的答复,“就明显冒渎了作为国体根基的天皇的尊严,将招致我们的国体破裂,皇国灭亡”。两总长极力劝说道。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9)
外务省干部单方面断定“反正军人只会通过译文来作出判断”。于是经反复推敲,确定了更好的译法,即将subject to译为“置于×××的限制之下”。但这次陆军不再上当受骗,他们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坚持认为既然是“隶属”,又怎能捍卫国体呢?有十几个少壮军官闯进陆军大臣的房间,个个精神亢奋、血气方刚、意气用事。陆相的内弟竹下正彦中佐代表大家,逼近阿南陆相,“应该设法阻止大家接受《波茨坦公告》。如果做不到的话,大臣就应该剖腹自杀。”阿南陆相紧闭双唇,一言不发。
  外相去见铃木首相,核实了首相接受答复文的意向。上午十点半刚过,外相进宫觐见天皇,时间上比军队晚了两个小时。此时天皇决心已下。“一旦争论起来,就会永无休止。尽管违背我的意愿,但战争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难道不是吗?我已别无他求,你立刻去办理所需的外交手续。还有,好好地将我的意志传达给铃木首相。”
  下午三点,皇族会议和内阁会议分别在宫中和首相官邸召开了。
  在御文库的防空洞里,与会的十三名各宫宫主,按照皇族的等级顺序坐在弧形的长桌子后面,围绕在天皇的周围。从左边开始,高松宫、三笠宫、闲院宫、贺阳宫……最后是竹田宫、李王垠、李键公。大家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天皇了。
  高松宫和三笠宫都表示赞成接受贝尔纳斯的答复,闲院宫显得有些顾虑,只是说:“既然陛下决心已定,我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只是真的很担心我们的国家能否继续存在下去。”
  久迩宫也同样对捍卫国体一事流露出极大的担心。除这两位以外,其余的人都无条件赞成接受贝尔纳斯的答复。李王垠和李键公只说了一句:“遵命。”各皇族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结束后,冰镇红茶和西式点心端了上来,大家围绕在天皇周围,谈笑了一会儿。大家都谈了谈各自的近况和见闻,天皇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与这种充满祥和氛围的会议不同,内阁会议笼罩着沉闷的气氛。会议上众说纷纭,混杂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东乡外相提出的马上接受的方案,有阿南陆相提出的全面反对的方案,也有人提出再进行一次照会以确认国体是否能得到捍卫。东乡外相激动地说:
  “如果再进行一次照会的话,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真是岂有此理!”
  阿南陆相神色严肃地断言:
  “如果就这样接受了贝尔纳斯的答复,日本必将亡国,国体捍卫终将化为泡影。”
  内阁会议倾向于在某个时候再进行一次照会。东乡外相终于忍无可忍:
  “我们在为旧金山广播里的答复而争论不休。为了一个非正式的答复而议论纷纷,这简直太荒谬了。总理,我提议在正式答复到来之前,先休息一会儿。”
  每个人都松了口气。大家肩负责任,反复进行着这种没有结果的争论,然而越争论越有可能说出一些违背自己本心和真意的话来,大家为此深感不安。所以这样的争论还是早点结束为好。
  但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日本帝国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来“休息”了。苏联继续进攻桦太(即库页岛)、满洲,关东军总司令部搬到了通化。驻外军队对“也许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感到群情激昂。他们把表示坚持战斗到底的电报一个接一个地发到大本营。由陆军中央战斗派的幕僚们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仔细琢磨和反复推敲之中。即使最终没有必要发动政变,也应该颁发*令以应付局势的变化,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10)
“阿南要死了”
  十三日的早上来临了。警戒警报器的啸叫声打破了东京上空的平静。
  在一片啸叫声中,阿南陆相像一只勇猛的老虎,仍然没有屈服。陆相请求谒见天皇。同时位于广岛的第二总军司令部的司令官畑俊六元帅也受到天皇的召见,当天皇在听取畑俊六元帅报告的时候,陆相对天皇本人说出了自己对天皇的地位能否继续保持下去一事的担心。
  但是,天皇很清楚地说道:
  “阿南呀,我看还是算了吧。”
  不知为什么,从侍从武官时代开始,天皇就常常这样亲昵地叫着阿南。
  “你为我担心,我很高兴,不过不用担心,我有确凿的证据。”
  陆相的斗志稍稍有些衰减。如果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岂不就是造反了吗?正是出于捍卫国体和对天皇地位的忧虑,才会感到如此的困惑和苦恼。但是,天皇所说他对此有确凿的证据,是指……
  置天皇当机立断的决心于不顾,上午九点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混乱之中。是无可奈何地接受答复,投降以求和平呢,还是死里求生决一死战,以取得些许有利条件之后再讲和呢?在通过外交途径送来的正式答复面前,六个男人仍执著地、斗志昂扬地争论着。
  陆相、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三人主张针对答复,再进行一次照会。他们认为神圣的天皇地位不是谈判的内容,天皇的地位必须要得到可靠的保证。而且,应该自主解除武装。
  外相猛烈地反驳说,再进行一次照会就意味着谈判破裂。外相声称:“陛下的皇位不变,这一点是得到了保证的。应该更多地考虑好的一面。”
  海相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平时沉默寡言的他这次也大声地议论道:
  “不是已经决定了吗?现在又老调重弹,这是违抗陛下的意志。”
  梅津参谋总长神色严峻地说:
  “我们不是在反对陛下的意志。我们是在讨论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一直在默默地倾听大家争论的铃木首相,此刻,重新坐好,插了一句:
  “我认为,军部是针对答复里面的一个词的解释而争论不休,并想借此来推翻政府好不容易取得的迈向和平的外交努力。为什么不能按外务省专家所理解的方式对答复做出解释呢?”
  外相不再愁眉紧锁,陆相则显得有些委靡不振,在场的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
  包括午饭休息时间在内,会议一共进行了五个小时,结果仍是三比三。由于找不到任何可以打破僵局的头绪,铃木首相终于宣布散会。
  回到陆军省的阿南陆相,受到了神采奕奕的少壮幕僚们的迎接。他们终于有了一个成熟的方案。为了说明该计划的要旨,他们首先造访了陆军次官若松只一中将。若松次官默默地听着,好像不大同意这个方案。他们随后来到陆军大臣的房间,恰好阿南陆相又受到邀请,正准备去参加内阁会议。于是少壮幕僚们请求已经佩好刀的陆相给他们一点时间,并向陆相说明了实行计划的必要性。在房间里,除若松次官外,人事局额田坦中将、战备课长佐藤裕雄大佐也在场。
  佐藤课长打断了正精神抖擞、侃侃而谈的少壮幕僚。
  “就现状而言,我不同意实行这样的计划。”
  此时,房间里的一个少壮幕僚,军务课员畑中健二少佐铁青着脸,指着战备课长说:
  “军内出现了叛徒。对这些人得马上进行人事处理。”
  室内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此时阿南陆相平静地告诫大家: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11)
“在这非常时期,相互信赖是最重要的。”
  说完,陆相准备起身。此时,少壮幕僚的代表说:
  “省部内的军官们,无论是右倾还是左倾,都决心以大臣为中心,有条不紊地采取行动。这一点请您十万个放心。”
  大家因为激动而面色潮红。
  下午三点,内阁会议再次召开。这次会议是早上就开始了的那场没完没了的会议的延续。老首相精神饱满,没有露出丝毫疲惫的神态。与事前预想的一样,甲论乙驳的会议没有止境地继续着。
  会上,陆相继续主张附加条件。
  “自主解除武装,这才是捍卫国体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以此作为条件,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一点也不奇怪。如果无条件接受答复,投降的话,就不要指望天皇制能得到捍卫了。如果可能的话,还不如下定死里求生的决心,继续战斗。”
  多数阁僚已不想再认真地去看主张继续战斗的陆相那张悲痛的脸了。
  阁僚们对争论已疲惫之至,都陷入了沉默。此时,首相站了起来,并一反常态,用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始陈述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对方的答复里也有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我曾下决心背水一战,但一而再再而三,反反复复阅读该答复后,我感到美国并无恶意。虽然国情各有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但在本质上天皇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我认为不应该咬文嚼字。这个时候,就是提出修改词句,对方可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首相谆谆教诲道:
  “问题是国体能否得到捍卫。当然我也感觉这里面存在危险,那么一直将战争持续下去吗?不胜惶恐,御旨要求和平停战。如果照这样打下去的话,即便是决一死战,在原子弹已经出现的今天,也为时已晚,而且国体也绝对不可能得到捍卫了。还可以死里求生是吧,虽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但考虑到捍卫国体这一点,我必须要说这样做太冒险了。”
  阿南陆相神色严峻地抬起头,挺起胸膛,对首相的话表示抗议。
  “我们必须要体察陛下为我们全国人民的子孙后代着想的博大情怀。为臣的理应尽忠报国,战斗到底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我们的意愿得到满足了,日本今后该怎么办?国家处于千难万险之中。陛下也是在了解了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作出圣断的,我相信我们只有服从圣断,全心全意为国效劳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段长长的发言集中体现了八月六日以来,铃木贯太郎作为首相所进行的反复思考、权衡利弊的全部内容。是首相不带任何政治意味的真情告白。
  “所以,有鉴于此,我打算将今日会议内容如实上奏,明天下午再次恭请陛下圣断。”
  这就是内阁会议的结论。时间已经六点半过了。
  阿南陆相的想法很复杂。他知道政变计划已经在秘密地策划中。形势一触即发。他把摆放在巨大椭圆形桌子上的文件整理好,交给副官。然后下定决心似的朝总理室走去。
  铃木首相愉快地迎接了陆相。
  “总理,能否请您等两天再召开御前会议?”
  首相对彬彬有礼、心平气和的陆相颇有好感。但他还是毅然拒绝了陆相的要求。
  “现在正是大好时机,不能错失良机。请原谅。”
  阿南陆相还想说什么,但看上去很快就决定放弃了,他很有礼貌地敬了个礼,说声打扰了,就走出了房间。在场的原军医大尉小林尧太对首相说: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序章(12)
“总理,如果能等的话,等他一下何妨?”
  铃木首相回答道:
  “小林,这不行。如果错过今天,不仅是满洲、朝鲜、桦太,苏联恐怕要打到北海道来了。日本将像德国一样被瓜分。那样的话,日本的根基就会全盘崩溃。必须趁现在对手是美国的时候,做好善后工作。”
  小林军医说:“阿南要死了。”
  “嗯,是很可怜。”
  铃木首相低头说道。
  阿南陆相回到陆相官邸,等待他的是刚才被迫看了一眼的兵力动员计划⑤。这其实是一份政变计划。
  一、动用兵力——东部军及近卫师团。
  二、行动方针——把皇宫和主和派要人隔离开来。调兵将木户、铃木、东乡、米内等主和派要人隔离开。随后*。
  三、目的——在我方提出的捍卫国体条件得到确实保证之前决不投降,继续谈判。
  四、方法——以陆军大臣执行警戒时所拥有的局部地区应急出兵权,发动政变。
  但是,上面写着:“实施上述计划,以大臣,总长,东部军司令官,近卫师团长等四位将军意见达成一致为先决条件。”
  要来的终于来了,陆相这样想着,然后将计划重新看了几遍。
  “这就是经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吗?从根本上说,该计划含混暧昧。”
  陆相说道,既没有表示支持该计划,也没有说不支持。
  列入计划里的人有,军事课长荒尾兴功大佐,同课课员稻叶正夫中佐,同课课员井田正孝中佐,军务课员竹下正彦中佐,同课课员椎崎二郎中佐,同课课员畑中健二少佐等六人,全都是阿南陆相的心腹。在他们中间,最意气用事的青年军官是畑中和椎崎两人。荒尾大佐作为这一伙人的首领,负责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