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府的前世今生-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⒕〉难坛荆嗲淄醺谡庋坛局忻β底牛滤翟偌南泄し蚨济挥小
1。始王豪格——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父祖的严加管教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射本领。初次征战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便立下战功,授贝勒。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豪格随伯父代善征讨扎噜特部,在战场上斩了扎噜特的贝勒鄂斋图。此外,豪格参加了几乎所有关外的对明战争。《清史稿》中有完整的记载:“天聪元年,败明兵于锦州,复率偏师卫塔山粮运。二年,偕济尔哈朗讨蒙古古固特塔布囊,诛之,收其众。三年十月,偕贝勒莽古尔泰等视通州渡口,师薄明都,豪格迎击宁、锦援兵于广渠门外,敌伏于右,豪格以所部当之,冲击至城壕,明兵大溃,偕岳托、萨哈璘围永平,克香河。六年,从伐察哈尔,移师入明边,略归化诸路。六月进和硕贝勒。”(《清史稿?列传六?诸王五?肃武亲王豪格》)。“三年九月,伐明,自董家口毁边墙入,败明兵于丰润。遂下山东,降高唐,略地至曹州,还下东光。又遣骑二千破明兵,克献县。四年四月,师还,赐马二、银万,复摄户部,复原封。又偕多铎败宁远兵,斩明将金国凤。五年六月,偕多尔衮屯田义州,刈锦州禾,克台九、小凌河西台二。明兵夜出袭镶蓝旗营,击败之。又击洪承畴杏山,偕多尔衮围锦州。坐离城远驻,复遣兵还家,降郡王。六年,再围锦州,击松山及山海关援兵,皆败之,获马五百馀。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上至军,将驻高桥,豪格等恐敌约军夹攻,请改屯松山、杏山间。七年,松山明将夏承德密遣人请降,以其子舒为质,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继之,旦,克松山,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斩官百馀、兵千六十有奇。进驻杏山,复偕济尔哈朗克塔山。叙功,复原封,赐鞍马一、蟒缎百。”(《清史稿?列传六?诸王五?肃武亲王豪格》)。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豪格因在言语上对多尔衮有所不敬,被削爵。十月,大封诸王,念其有功,恢复其爵位。顺治三年(1646年),豪格被任命为靖远大将军,率领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人开始征剿陕川。陕西守军“俱降,余溃走”,陕西平定。十一月,豪格率军从陕西进入四川,张献忠的部下川北保宁守将刘进忠得知清军到来的消息,率领所部兵马到汉中向豪格投降,表示愿为先导。豪格在百丈关(今四川旺苍以西)接受刘进忠投降。豪格命正黄旗鳌拜与刘进忠先行。在刘进忠引导下,豪格率领大军向川北进发,在凤凰山灭了张献忠的军队,豪格亲手弯弓搭箭射死张献忠,并乘胜前进。至四年(1647年)八月,豪格率军克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彻底剿灭大西军残部。至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四川平定,豪格班师回京。
豪格平定西部,为清王朝立下了头等功勋,可等待他的却是悲惨的结局。回到北京后,顺治皇帝亲自为豪格接风,赐宴回府。可是豪格刚刚回府就被多尔衮派人牵入宗人府羁押,轮番审讯,无端地罗列出他在征西时克扣军饷、浮领军费、包庇部下等罪状,豪格想上书为自己辩解,可是他的折子根本出不了宗人府,又得知他的福晋居然被多尔衮招到摄政王府,日夜留住,豪格羞愤交加,后精神错乱,活活被气死在狱中。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豪格的一生功勋卓著,不逊于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然而最终却成了多尔衮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
第五章肃亲王府(2)
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意外身亡。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亲政,掘了多尔衮的坟,鞭尸泄愤,为兄长豪格平反昭雪,恢复了他和硕肃亲王的爵位,立碑为他表功。此外,在多尔衮迫害豪格致死,并剔除他的党羽期间,顺治对于索尼、鳌拜坚贞不屈的表现非常赞赏,提升鳌拜为二等公爵,索尼为一等伯爵,领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兼议政大臣。多尔衮死后,他身边的亲信大臣死的死,逐的逐,当初叛变的何洛会死得最惨,顺治和索尼、鳌拜等人对他恨之入骨,所以用特别残酷的明代锦衣卫的刑罚把他处死,全家抄杀。顺治十三年(1656年),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共传10位王爵。
值得一提的是,豪格之孙(第五子猛峨的第三子)延信,初封奉国将军,累官至都统。康熙五十九年(1794年),授平逆将军,率师平定西藏。
2。肃亲王府的前世今生
顺治年间建造的肃亲王府位于现在的东城区正义路东侧,历代袭王均以此为邸。从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亲王府称为“显亲王府”。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未逾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亲王府”。
顺治为豪格平反昭雪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末代肃亲王善耆,字艾堂,1898年继袭肃亲王爵。1902年任步军统领,管理工程巡捕事务。1907年任民政部尚书,对北京近代市政管理做出了一定贡献。
因为肃亲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曾经要求将肃亲王府作为自己的使馆。但肃亲王府系“铁帽子”王府,当时负责谈判的恭亲王不敢轻易许诺,后几经交涉,法国才勉强同意将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肃亲王府暂时逃过一劫,但它还是没有逃过八国联军那次浩劫。1900年6月24日,肃亲王善耆携家人趁混乱逃离肃亲王府,与慈禧皇太后逃往西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他随慈禧皇太后回到北京时,肃亲王府已经被八国联军烧毁,只存垣墙。肃亲王不得不在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重新建造新王府,新府原为道光年间大学士宝兴宅,新府规模不大,仅由几个大的四合院组成。肃亲王在此建起两层楼房,安装了发电设备和自来水,还建造了法式客厅。新王府虽有二百多间,但已不是按照王府规制建造。新王府有寝室、书房和花园,在花园的最北侧还建有一座二层小楼,楼内装修完全按照法式风格布置,楼内建有发电机,屋内摆放有西洋定做的钢琴、洋床,连吊灯都是完全从欧洲进口的。
民国后,肃亲王善耆离开北京前往旅顺居住,1922年病死在旅顺,终年57岁。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的新肃亲王府也于1947年被善耆十九子宪容和善耆长子宪章一起出面卖给了法国天主教作为神学院使用。1949年,新肃亲王府被政府没收,一部分被某公司改造后用来制造袜子,一部分成为居民
住宅。
3。末代肃亲王与汪精卫
1905年,孙中山联合海外各派革命党组成同盟会,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翻清王朝。1908年冬,同盟会已经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都相继失败,汪精卫是同盟会中无条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精卫主动提出自己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
信心。
汪精卫组建了暗杀团,潜入京师,以开办照相馆作为掩饰,策划谋杀摄政王载沣。载沣的醇亲王府在后海北岸,每日上朝必经甘露胡同、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大街,过景山至紫禁城。暗杀团原准备在鼓楼前的矮墙上投掷铁罐,但偏偏鼓楼大街改修马路,载沣改变了上朝的线路,几经周折,汪等人终于决定在王府附近的小石桥上(现已无存)埋炸药,接出一根引爆电线,人躲在桥北边的阴沟里用电发火引爆,炸死摄政王。然而,汪精卫的暗杀团是一群文弱书生,从未经过专业训练,毫无特种作战素质,他们用了整整3天时间,每天夜晚去埋设炸药,却无法埋好,最终被巡警发现,遭全体逮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肃亲王府(3)
谋刺摄政王是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理此案。按照大清律令,谋刺摄政王应凌迟处死。但当时的清政府已穷途末路,为稳定民心,不敢轻易下手。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国家之法,开庭审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当时统治阶层有两种争论:部分官僚包括摄政王自己在内,认为应该对他们判处死刑。
但肃亲王却认为,在预备立宪期间,杀几个革命党人,无济于事,反而会使更多的革命党人铤而走险,革命党人行刺的目的就是玉石共焚、杀身成仁,他们早已作好“薪尽饭熟”的献身准备。杀了他们不仅不能吓倒那些不怕死的革命党人,反而会激发民众对清廷的憎恶和反感。为了“标榜立宪,缓和人心,并羁縻党人起见,不如从轻发落为佳”。
预备立宪是清政府最后的挣扎——为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时的人们已经不再信任清政府的各种花招,如果他们再屠杀革命党人,后果可能更加不堪设想。基于这些考虑,载沣同意了善耆的意见。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终身监禁。
此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二十多个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为了挽回颓势,急忙宣布开放党禁,释放###。1911年11月6日,清廷宣布释放汪精卫和黄复生,北京各界群众前往法部大狱门前欢迎这两位义士。然而,若干年之后,这位反抗封建王权的勇敢青年居然蜕变为媚日卖国的大汉奸,却是当时的人们始料未及的。
清帝退位后,末代肃亲王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进行复辟活动,曾策动1916年满蒙独立。“满蒙独立运动”是由日本军部设关东都督府参与策划并实施的旨在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之一,后因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失去日本政府的支持而以失败告终。最终,善耆的两次“举事”均告失败。
青年汪精卫
图中二人川岛浪速(左)与善耆为“满蒙独立运动”的重要策划者
濑越宪作访华时在旅顺与第十代肃亲王善耆对弈
4。川岛芳子
第十代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个女儿爱新觉罗?显子(金璧辉)于1906年出生。1912年2月,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正式宣布退位。到了旅顺的肃亲王立刻便展开了复辟活动,他把显子送给川岛浪速作为养女,取日本名为川岛芳子。川岛浪速(1865…1949年),别号风外山人,日本长野县人,熟谙汉语。1886年来中国,曾从事间谍活动。中日甲午战争时入伍,任部队翻译。1901年提议创办北京警务学堂,任总监督,兼任日本国驻京警政衙门军政长官,由清政府委以重任,与善耆共同策划并实施了“满蒙独立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定居大连,后回国,直到病死。作为川岛浪速的养女,川岛芳子是一个受到蒙蔽的工具,她幼时就受到了“匡复大清,独立满蒙”的思想灌输,21岁时,川岛芳子回到中国旅顺,嫁给了蒙古王公巴布扎布的儿子甘珠尔扎布。这是一桩典型的政治婚姻,联姻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来为皇室的匡复提供一种支撑力量。一切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为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扩张战略服务。
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中,川岛芳子给日本谍报机关第一次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日本关东军觊觎东三省已久,而奉系军阀张作霖是关东军在东北的最大障碍,于是关东军决定实施暗杀,为此就必须搞清楚张作霖出行的规律。川岛芳子利用美色,顺利探悉到了张作霖专列回行奉天的时间和路线,使他被炸身亡。川岛芳子这次任务完成之后,就有了“东方玛塔?哈丽”的称号。玛塔?哈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之间的双重间谍,她最拿手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姿色去窃取情报。而川岛芳子对这一称呼有些抵触,她刻意剪短了头发,穿上了男人的衣服,以一个男性的姿态出现在各种场合。
第五章肃亲王府(4)
虽然川岛芳子已经在日本情报界崭露头角,但她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婚后,川岛芳子发现,丈夫甘珠尔扎布性格懦弱,也没有领袖才能,和他的结合并不会给自己“满蒙独立、匡复清室”的目标带来多大帮助,于是川岛芳子离开了他,在旅顺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染指上海后,重心转移,这便成了川岛芳子寻找很久的机会。她有步骤地窃取中国方面的情报,企图挑起事端,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迅速控制了东三省,他们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傀儡政权,以代其统治,因此决定将溥仪搬到东三省。日本人秘密将溥仪从天津偷运到了大连,并把秘密运送婉容的任务交给了川岛芳子。川岛芳子顺利完成任务,从此声名远扬,很受日本人重用。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为了转移视线,他们需要在上海寻找一些借口来引发事端,日本人把这个任务又交给了川岛芳子。川岛芳子用金钱诱使一些中国流氓袭击日本僧侣,使日本浪人进行报复性的袭击,造成日中两国在上海的对立。日本第一外遣舰队陆战队以此为借口开进日本警备区域以外的上海闸北区,并与驻守当地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溥仪8日到达长春正式登基,当上了傀儡皇帝。这也是川岛芳子生命的最高点,她当上了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但日本人占领全中国的最终战略目标与川岛芳子复辟清王朝的梦想背道而驰,所以她很快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1945年,日本投降后,川岛芳子被捕。1947年10月22日,河北省高等法院在第一监狱对川岛芳子进行了宣判。先前还神色愉快的川岛芳子,当听到对她的判决后,面容陡变,眼泪盈眶。法庭的判决是这样的:“金璧辉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以死刑,剥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需生活费外全部没收。”1948年3月25日上午6点45分,川岛芳子被枪决。
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左)与甘珠尔扎布(中)、米山莲江(右),摄于1933年11月18日
川岛芳子男装像
第六章庄亲王府(1)
庄亲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西四北太平仓胡同路北
始王:硕塞
末王:载功
著名人物:允禄
今日作用:战友文工团
硕塞战功卓著,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他的儿子庄亲王博果铎无后,雍正的十六弟允禄承袭了这个家族的爵位。允禄是个精通数学、音乐和艺术的学者。总的看来,庄亲王府是个平淡而缺少传奇故事的舞台,然而,历史也没放过在庄亲王府留下烙印的机会。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并且纵令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袭击使馆,慈禧命载勋自裁,八国联军将王府化作火海。后来,载功将半个废墟的王府卖给军阀,又遭到“寻宝大拆迁”。
允禄
1。庄亲王家族的变迁
庄亲王府初称承泽亲王府,在西四北太平仓胡同路北。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的府邸之一。始王硕塞为清太宗第五子,跟随多铎、阿济格等征伐,进攻陕州,破李自成部下的大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率军迎战,随即被击溃。之后,硕塞又随军攻破南京,击破明福王朱由崧,多有战功。顺治八年(1651年)晋和硕承泽亲王,掌兵部、宗人府。顺治十一年(1654年),硕塞去世,其子博果铎承袭,改号庄亲王,承泽亲王府也易名庄亲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博果铎去世,年七十四岁。博果铎无嗣,他有弟博翁果诺已先卒,七位侄子,只有伊泰、福苍在世。宗人府提请以圣祖子承袭,世宗请示了皇太后,最后决定以圣祖第十六子允禄过继给博果铎。允禄的母亲是玄烨顺懿密妃王氏所出,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95年)六月十八日,他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总管内务府。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嗣,承袭庄亲王。
雍正帝一生所做的事情总是充满了争议,并且不遗余力地为自己辩解,大到《大义觉迷录》中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小到因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为嗣引起争议而上手诏,他向来都逐一回击任何流言蜚语:“外间妄议朕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爵。朕封诸弟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借承袭庄亲王爵而加厚于十六阿哥乎?”
2。精通音律的十六王爷允禄
允禄精数学,通乐律,承父亲康熙帝的指授,参与编订《数理精蕴》。后担任充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他在掌管乐部期间,对礼乐实施了多种革新。乾隆元年(1736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二年(1737年),乾隆帝奖其总理事务的业绩,加封镇国公。乾隆六年(1741年),殿陛奏中和韶乐,帝觉音律节奏与乐章不协,因命和亲王弘昼同允禄奏试,允禄因言:“明代旧制,乐章以五、六、七字为句,而音律之节奏随之,乐章音律俱八句,故长短相协。今殿陛乐若定以四字为句,则与坛庙无殊,惟乐章更定,大典攸关,谓宜会同大学士、礼部将乐章十二成详议,令翰林改拟进览。”二十六年(1761年),允禄等又请造特磬十二虡,与镈钟配,凿和田玉为之。二十九年(1764年),允禄七十岁,乾隆赐诗褒奖。三十二年(1767年)去世,年七十三,谥“恪”。
庄亲王允禄编过一套流传至今的曲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现在还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该谱系戏曲曲谱,简称《九宫大成谱》。允禄奉敕编纂,乐工周祥珏、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徐应龙等分任其事,乾隆十一年(1746年)完成。全书82卷,收录北套曲188套,南北曲台套36套。南北曲单体曲牌2094支,合南北曲变体,共4466曲。编排按宫调分类,首分《南词宫谱》、《北词宫谱》两大类,各类中每一宫调先列单体曲牌,后列套曲。全书材料多引自唐宋歌舞大曲、宋代南戏、金元说唱诸宫调、元明清戏曲,所录各曲均分别正字衬字,注明工尺、板眼、句读、韵格,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乐的丰富参考资料书。较常见的版本有乾隆内府朱墨套印本、民国十二年(1923年)古书流通处影印本,以及1987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本
第六章庄亲王府(2)
此外,允禄擅改写体现皇家风格的历史大戏,他根据流传甚广的历史故事《目连救母》、《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等,将其改编成《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这些戏剧,每部各10本,240出,4部约1000出。
雍正对庄恪亲王允禄的评价是:庄亲王和平谨慎,心地纯良,然遇事少有担当,但必不至于错误。
3。庄亲王府的变迁
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根据《乾隆京城全图》上描绘的王府规模看,庄亲王府中轴线和其它王府一样,东路偏北为庄亲王家族祠堂,西路为花园。府分为三路,中路正门五间、大殿七间,东西配殿各五间,还有后殿、后寝、后罩房,西路为花园,东路为附属院落,建筑格局极为雄伟。因为始王是皇帝的哥哥,又战功赫赫,庄亲王府的建造规模在同一时期的王府中算比较大的。
庄亲王府原为明太平仓旧址,清以后改王府。它南起太平仓胡同,北至群力胡同,东起西黄城根北街,西至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范围广阔,占地面积之大,居北京各王府前列。《乾隆京城全图》描绘的该府分成三路。中路正北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前出丹墀,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面阔七间,后罩房面阔九间。西路为花园,东路为附属院落。建筑宏伟。
庄亲王府虽然位于太平仓胡同,但庄亲王家族却并不太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并且纵令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袭击使馆,开罪列强,慈禧将其夺爵,令其自尽。庄亲王府也遭到了八国联军的纵火焚烧,建筑大部分被焚,府内一千多人全被烧死。载功居住时,王府的一半均是废墟。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民国时期,因传闻在豫王府(府址在现协和医院)的地下和墙壁中挖出大量黄金,北洋军阀李莼及其弟李馨也想在王府挖得黄金,从末王载功手中购买了庄亲王府,愚蠢的李莼兄弟拆建剩余全部的王府建筑,希望从中发现隐藏的财富,结果王府建筑惨遭毁坏但却毫无收获。后又在原址建房,改称平安里,并在府内开辟一条东西向道路与黄城根相连,将王府分为南北两
部分。
后在此地又开辟为平安里大街(并入地安门西大街)。其址被分割成南北两区。今太平仓西口路北为庄亲王府的部分遗址。现在王府原建筑已基本无存,地安门西大街西段路北的几座欧式小楼为李莼时所建。“平安里”门额砖雕保存在西城区文化文物局。
庄亲王府花园
庄亲王府大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1)
克勤郡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
始王:岳托
末王:晏森
著名人物: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
今日作用: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崭新的克勤郡王府现在是个小学堂,呼之欲出的红色府门好像要点燃整条新文化街,整齐的屋脊,青砖高墙中传出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这座王府起源于一个胆敢与皇太极对抗的人,或许它的主人也成就了《红楼梦》中那个天上神仙般的北静王,最后,熊希龄将它献给了孩子们。
1。克勤郡王家族
第一代克勤郡王岳托(1599…1639年)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最初被授予台吉,继而封为贝勒。岳托很早就投身戎马,自幼随祖父努尔哈赤征战各方,功劳卓著,以骁勇善战和擅长谋略名冠后金。他在天聪和崇德时期都非常有作为,他曾率军伐明,获多次重大战役胜利,也曾随阿敏、济尔哈朗伐朝鲜,克定州、义州、汉山、克安州、攻平壤。随着清军势如破竹般的节节推进,朝鲜国王李倧欲投降乞盟,阿敏则欲直取王京。岳托向济尔哈朗建议:“吾曹事已集,蒙古与明皆敌,设有警,可不为备乎?宜与盟而归。”最终与朝鲜成盟而还师。
岳托很早就支持皇太极。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入塞明朝,其它三大贝勒都反对,皇太极只好作罢,这时,岳托和萨哈璘等人站出来,全力支持皇太极,使得皇太极威信得以树立。因此,皇太极即位后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岳托因军功被封为成亲王,主管兵部,成为八旗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满洲第四号人物。
但此后,岳托与皇太极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岳托是很有正义感的人,他对皇太极大规模杀戮正蓝旗的举措很为不满,而且对皇太极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打击异己颇有微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与矛盾,皇太极开始对他施加排挤和打击。八月间,因“离间济尔哈朗、豪格”的罪名论死,皇太极“宽之”,将他从亲王贬为贝勒,罢免兵部的职务两年。岳托甚为不满,所以又因“骄慢”论死,皇太极再度“宽之”,降贝子,罚银五千。然而,岳托虽遭贬黜,却仍然奋勇如前。崇德三年(1638年),他随多尔衮率军攻济南。崇德四年(1639年),当多尔衮凯旋而归时,不见了岳托。皇太极“惊问”,方知岳托因病卒于军中。闻此噩耗,皇太极方才良心发现,痛哭良久,“命毋使礼亲王知。”随后,皇太极辍朝三日,三日不饮不食,对他大加追悼,追封这位英年早逝的贤侄为克勤郡王,并位列清初仅有的世袭罔替“八大铁帽子王”中第七。作为代善的长子,岳托不光继承了父亲的智勇,同时也为本族繁荣做出了贡献,可惜英年早逝使其不能有更大作为。
岳托第一子罗洛浑,初封贝勒,顺治元年(1644年)受封衍禧郡王,在顺治三年(1646年)与肃亲王豪格征四川时去世,罗洛浑的长子罗科铎于同年袭爵,于顺治八年(1651年)改封为平郡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纪念岳托的功绩,恢复克勤郡王号。光绪十四年(1888年)加亲王衔。岳托共有七个儿子,有爵位者五人,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第一代是克勤郡王,第二至三代衍禧郡王,三至九代平郡王,乾隆期间第九代改回克勤郡王,自此以后至第十七代皆为克勤郡王。克勤郡王家族好金石收藏,秦汉青铜器、汉唐碑碣石刻拓本、石画、字帖和古玉、陶片最多,室内陈设都是古玩字画。当时的克勤郡王书法巧妙绝伦,闻名朝野于一时。咸丰四年(1854年),克勤郡王铸造钱币,宝泉巨背星月钱,以星月为炉记。
2。平郡王与曹雪芹
入关以后,罗洛浑奉旨在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建造王府。王府造得巍峨而精致,有三进庭院,正殿、配房、还有后花园。现在,石驸马大街已更名为西城区新文化街,克勤郡王府就位于西口路北。这所顺治年间所建的府邸原占地面积不大,规模远不如礼、郑诸府。从《乾隆京城全图》可以看到,克勤郡王府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正殿阔五间,前出丹墀,左右配殿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罩正房面阔七间。由于地处石驸马胡同,有人认为是沿用明代勋戚旧宅,或石驸马府改建。
第七章克勤郡王府(2)
克勤郡王府是清廷封给岳托后人的三处府邸之一,规模是最大的,东与罗科铎第三子诺尼的贝勒府相邻。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西府的面积比其它铁帽王府要小,但布局紧凑合理,建筑精致。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后罩楼等建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