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媳妇当家-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玉儿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跟她爹娘讲,若是她以前身体还好的话,说不定还会离家出走,以示威胁。但就她现在这单薄的身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出大门呢。
想来想去,柳玉儿便央着她娘将董璃给请了过来。柳母也是急糊涂了,还真没想过去找柳玉儿的闺中密友过来看看她,如今听柳玉儿一言,便急忙差人去将董璃给请了过来。
“我说你现在又是怎么了?家里还这么红火,是谁要成亲了么?”董璃坐在柳玉儿的床头,不解的问道。
柳玉儿见到董璃的时候,是极欣喜的,浑身连力气似乎都上来了点,便强支着身子,靠在床头与董璃交谈。
听到董璃的问话,柳玉儿却是苦笑着道:“我还一直以为你聪明呢。怎么在这个时候就变笨了呢。”
董璃惊吓的捂住了嘴,小声的对柳玉儿道:“不会是你爹娘对你逼婚吧?”
柳玉儿点了点头。董璃却是皱起了眉头。
作为可能唯一的旁观者,她当然是知道柳玉儿跟董宣明之间的纠葛的,如今还不待他们二人想个明白,柳玉儿竟然要成亲了,那她大哥怎么办?
“怎么可以这样呢?那你跟我大哥怎么办?”董璃急道。
不提董宣明还好,一提到董宣明,柳玉儿的泪珠就滚滚的开始落了下来。许久,哽咽着道:“他也没个话说,你让我个姑娘家能有什么说的?该说的我都说了,可是他不应承,我有什么办法。”
董璃皱眉听着这些,脑子却在迅速转动着,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本来柳玉儿是想通过自己生病,来躲了这场婚事的。谁想到那杨木成竟然还想到了冲喜这么回事儿。
本来吧柳家就柳玉儿这么一个闺女,若是柳玉儿撒撒娇,兴许也不会这么早出嫁,谁也不会想到她竟然是倒了下去,柳镇南早就是心急上火了,偏偏那些个大夫一个个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冲喜竟然也是被他列为可参考的办法之一。
想了会儿,董璃还是对柳玉儿道:“我看还是我先去跟我哥说一下吧,他这个大男人总该想点办法才是,不能就是坐在一旁看着。兴许他还不知道你生病的事呢。”
柳玉儿却是对此不抱希望,叹气道:“他若是愿意想法子,又怎么会拖到这么时候,你就不要安慰我了。只是这场婚事。我是真的不想成的,你能想什么办法帮我躲过去么?”
柳家现在是被柳镇南派人给严密守卫着的,虽说现在柳玉儿是病重之躯,但一方面是为了护卫她,毕竟她平日打抱不平的次数也忒多了,二来也是想看着她点,都是有逃婚前科的人,这次自然是不能躲的。
董璃无奈道:“你也知道你们家现在是看的紧,你想开点吧,实在不行,你就跟你爹娘直说了,就说你已经心有所属了,说你不会嫁给其他任何人的。”
柳玉儿挑了挑眉,翻着白眼,苦涩的道:“人家都不承认我,就算我能厚着脸皮,拼着女儿家的闺誉不要,跟我爹娘说我已经心有所属了。但若是他们问起的话,我该作何回答?难道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女儿不过是单相思而已吗?”
说着,柳玉儿的泪珠再次滚滚落了下来。
董璃看了也是心中不忍之极,偏偏感情这回事本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身在里面的董宣明自己看不清,她不过是一个旁观者,如何能说动死板的他?
想来她也是幸运之极的,能遇到实心实意待她的任海,二人现在也算是生活的甜美之极。看到柳玉儿的痛苦,不得不说越发称的董璃自个儿是多么的幸福,如此的比较却是让董璃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柳玉儿争取到爱情。
拍了拍柳玉儿的手,董璃以坚定的语气对她道:“玉儿,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修养好身子,你放心,我肯定会劝动我哥的。就算他想不明白,大不了我就跟我娘说,我娘那么喜欢你,肯定是巴不得你能成为她的儿媳妇的。既然你母亲能逼你成亲,我娘自然也可以逼我哥娶你呀。”
柳玉儿不是太抱希望的看着董璃,但如今似乎也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但你现在需要保证的就是,你母亲不会真的这么快就将你嫁出去,你能拖住他们么?”
柳玉儿迟疑了会儿,但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嗯,我想这一点我还是能办到的,只是若是你哥确实没那个想法呢,兴许一直以来就是我一个人这样想而已,那我拖住我娘,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不要这样想啊,”董璃轻轻拍了拍柳玉儿的肩头,用自己坚定的眼神告诉她,“既然你想要,就该好好争取才是。哪怕是失败了,至少你也知道自己努力过了,这样以后想起来的时候,才不会怨恨自己没有拼搏过。你说,可是如此?”
柳玉儿被董璃这一番劝导,信心却是慢慢的上了来,由此却是忽然泛起了疑惑,“我怎么一直没发现你的想法这么奇特呢?”
董璃一震,好像说的是有点多了。原本只是想好好劝导柳玉儿的,却不曾想这样的想法虽好,但在这个时代,却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便佯装生气的道:“我想帮你倒不讨好了?什么叫想法奇特?你给我解释解释。”
柳玉儿也不知董璃是不是真怒,但也不敢就这么置于不顾,恬笑着道:“好姐姐,你就帮帮我吧,你的想法一点都不奇特,你真是这天下大大大的好人了……”
董璃却是经不起她这番夸奖了,笑道:“罢了罢了,我不追究了还不成么?赶紧把你剩下的那些话都收起来吧。”
柳玉儿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这边跟柳玉儿说妥了,董璃便跟她告了别。
那番言语自然是让柳玉儿心情好了不少的,随之脸色竟也看起来多了几丝红晕。柳母看见如此,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就连送董璃出门的时候,脸上也是带着笑,一边还招呼着董璃有空多来看看。
董璃对此邀约自然是极开心的应了下来,她还担心以后若是常常来找柳玉儿的话,还不太好找理由,怕被柳家人怀疑呢。
出了镇南镖局,董璃还是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是早点跟董宣明知会一声比较好,便领着小秋往董家赶去。
此刻董宣明自然是在家中坐着呢。
到了董家,董璃先是跟董母寒暄了几句,便说自己此次回来是要找她大哥有事的。董母便留下小秋跟她闲聊,让董璃先去找董宣明说正事了。
一进了董宣明的屋子,董璃随手就将门给关了起来。
董宣明却是不知道董璃此次前来有什么事情,对于董璃的行为,也不会多想些什么,只是笑道:“小璃,你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往家里跑啦,这次来又有什么事情啊,还把门关那么严实,怕娘听到不成?”
董宣明平日都是闷在家里的,还真是不知道柳玉儿就要出嫁的事情。董璃听他那意思,也知他定是还不知道那件事的,不然哪里还容他笑得出来。
“大哥,我这次的确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找你,你给我严肃点。”董璃一边说着,一边往董宣明的书桌旁走去。
董宣明随意的放下了手中的书册,看着董璃道:“哦,有要事找我,什么样的要事?”
董璃也不打算跟他绕弯子了,直接了当的说道:“玉儿要成亲了,你打算怎么办?”
董宣明一震,双手成拳,不自觉地握紧了下去。
董璃静等他的反应,却不想董宣明静默良久,却是惨然笑道:“她成亲,与我何干呢?”
若是桌旁有根铁棍的话,董璃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来把董宣明给敲醒。若是他真的不在乎玉儿的话,那他的反应是做给谁看的?
“大哥,”董璃恨铁不成钢的道:“你就不要在我面前装了,难道我还看不出来你到底是在不在乎玉儿的?你怎么能说出玉儿成亲,跟你没有关系的话来呢?她上次便是逃婚来着,这次若不是因为担忧你的话,又怎么会一病不起,导致她爹娘竟然想出了冲喜这样的馊主意。”
董宣明霍的站了起来,紧紧地揪住董璃的肩头,紧张的问道:“玉儿一病不起?什么叫一病不起?你赶紧给我说清楚!”
此时的董宣明哪里还有往日镇定如斯的模样,因为紧张担忧。甚至不自禁的颤抖咳嗽起来,吓的董璃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讲了。
将董宣明摁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董璃道:“你先坐下来,我慢慢跟你讲,你的身子不能太过激动的。”
随后董璃便将柳玉儿爹娘逼她成婚,导致她一病不起,偏偏心病没有心药医,如今却已是病的跟皮包骨差不多了。本来还以为能躲过婚事,不想那杨木成还想出冲喜的馊主意,柳玉儿一家早就是记得没办法,便只得尝试看看这个法子有用没有。
如此这些,董璃是一一道来,也没有想着添油加醋,让董宣明更心疼些。
董宣明双手抱着脑袋静静的坐在那儿,因为他低着头,董璃也不知他现在是什么样的神情,但看到他紧紧的楸着自己的头发,也能猜到此刻他心中是怎样的一番痛苦纠缠。
第一卷第九十二章出走逃避
第九十二章出走逃避
此时还是给董宣明一点时间,让他想明白一点比较好。这样一想,董璃说完以后便静静的在一旁站着。
董宣明沉默了一阵,董璃本以为他该想明白厉害关系了,却不想还是听他冷然道:“既然事已至此,便就如此吧。毕竟我们也是相识过一场的,等到了日子,你就当我送些喜礼好了。”
董璃惊愕的看着董宣明,真是想不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话说完,董宣明就出了屋子,似乎是不想再跟董璃说些什么。
董璃虽然是心中焦急,但当事人不配合,他又能怎么办。也许董宣明是真的没那么喜欢柳玉儿呢?不然的话,为什么能在听到她病入膏肓的时候,还能这么的淡定?
别了董母以后,董璃也没有去镖局告诉柳玉儿董宣明的反应,不忍再看她失望如此。
董璃不说的话,也不代表柳玉儿就是个傻子,不知道真实情况了。她心里也能猜测到,若是董宣明有什么动作的话,董璃是肯定会提前去知会她的。此时此刻大概只有董璃能帮她了,可是董璃竟然也没有去找她,便也就间接说明了董宣明时不在意她的。
往后的几日,柳玉儿的身子竟然开始慢慢的好转起来,镖局的一众人等自然是开心非常的。就连原本不是很看好这段婚事的程昱秋等人也是慢慢的开始相信冲喜这一说。
至那日以后,董宣明却是一直注意着这边的情况,听说柳玉儿身体好转,喜事也将近的时候,竟然拿了家里为数不多的银子,离家出走了。唯一留下的却是只有一张纸头,表明了他此去的想法,竟是为了赶考。
董母满面泪痕的站在一旁,却是已经六神无主了。
董宣明自幼因为身体不好,寻常出去的并不算多,可是现在竟然自己一个人跑去赶考了,这让董母如何不担心。
董璃细细的将那张纸头翻了一遍又一遍,却是没有看出其他什么东西来。但见董母哭的伤心,此时也没什么挽回的法子了。
虽然心里可能猜想到董宣明此次离家的原因并不会是那么简单,但人去屋空,也没有追问的余地了。
“娘,大哥一向也是有主见的人,此次出去,肯定是已经做好完全的准备了。你就放宽心吧。”董璃安慰道。
董母也素知自家儿子的性子,就算是他真的提前跟自己说了,只怕也是反对不来的。但像现在这般突如其来,却也是她已是不能接受的。
抹了抹泪,董母道:“你说你大哥就算是想去赶考,也得带个照顾他的人去啊。再者他身子又不好,没个人在一旁照料着,若是病发了,该如何是好啊。”
董母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董璃不得不说董宣明此次出走确实是欠考虑了,但在这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她又不能发布个寻人启事什么的东西,如何能将董宣明给追回来,便只能是站在一旁安慰董母了。
董父却也只是坐在一旁抽旱烟,默然不语。
鉴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离了董家后,董璃便先去了镖局,告诉柳玉儿这件事情。
柳玉儿本来身子已经好转许多,但听董璃说了董宣明已经去了别处后,心神大受震荡,一口心血就那么吐了出来。
董璃哪里见过这般骇人景象,吓的失声叫了出来,却也只来得及扶住柳玉儿单薄似柳的身子。
“怎么会这样?任少夫人,玉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昱秋,赶紧去叫大夫啊。”
柳玉儿她娘本是待在外间的,想将房间留给她们两个年轻女子好好聊聊,不想冷不丁的听到了董璃的尖叫声,一个箭步就冲了进来,正好看到柳玉儿吐血倒下,顿时急得六神无主,赶忙让外面人去叫大夫。
出人意料的是大夫来了后,把了会儿脉,竟说柳玉儿上次心脉郁结,此次吐血后,却是已经能预料到她很快就能痊愈了。
柳母听到这话却是开心不已的,虽说是吐了血,但到底算是淤血,吐了也就吐了,反正以后能康复也就是了,总比这么老是病着的好。
董璃对此却是隐隐的担忧不已,事情怕是没他们想得那么单纯的。
许是真的是心中淤血吐了出去,当日晚上饮了一记方子后,第二日柳玉儿精神就好了不少,甚至已经开始简单的吃很多食物了,也是慢慢的将亏损的身子给补回来。
但相对而言,性子却是变了许多,至醒来后,便沉默寡言,不吭一声。
初始,柳母只以为是她精神不好,不想说话,不想两日后还是这般情况,有心逗她说话,也是没有什么回应的,这下便有些担忧了。
等到了成亲的前两日,柳玉儿竟又开了口,只有一句:我不会成亲的,除非死。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色是沉默淡然的,但越是这样却越是让人不敢忽视。柳母在一旁追问许久,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却是再也得不到其他任何回应了。
鉴于柳玉儿性子的倔强,柳镇南也不舍这唯一的女儿,便将婚期延了下来。
董璃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以后了。大约是柳家人也不好意思用这些事情来麻烦董璃了,此次便没有请她去劝解柳玉儿。但董璃却私以为上次是因为自己说了话,所以柳玉儿才吐血的,也是造成现在这一切的原始原因,大概因此柳母才不想再请她去的。
董母暗自垂泪了几日,连做活儿也是不甚伤心的,因此也不小心伤了手,这几日便在家歇息。
“娘,喝点粥吧,您自己要保重身体。”董璃端着刚刚热好的粥,劝解她娘保重身体。
董母悠悠的叹了一口长气,接了碗,皱眉喝了两口,却也是喝不下去了,“也不知道你大哥现在怎么样了,在家里倒是什么都是有的,可是他孤身一人在外,虽说是个男子,也不怕被人真的怎么欺负了去,但到底是不方便的。我有粥喝,也不知道他能吃得有什么。”
哀哀的叹了几声,董璃这几日也是劝的烦了,董宣明毕竟也不是小孩子了,在外面还能被狼叼了还是怎么的,但董母担忧的心情也能理解,但现在劝解的话也是没用的,便只是偶尔在一旁搭一句。
第一卷第九十三章万事皆安
第九十三章万事皆安
且说柳玉儿那厢亲事虽是推迟了,但杨木成的心思却也不是这么快就断绝的,但好在柳父柳母也不是个傻子,若是他们现在还是意识不到柳玉儿身上究竟发生了何事的话,这些年也算是他们在世上白活了。
因此,柳镇南做主,这间亲事以后就作罢了,至于柳玉儿以后到底会嫁到何家去,就由她自己决定去吧。怎么着,他们家也算是江湖儿女,何必计较那么多呢,况且就这么唯一的一个女儿,柳镇南更是不忍逼迫她了。
柳玉儿忽然就恢复了以往整日扶困济贫的乐趣,好似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而她依然是以前的那个她,其他人也是不敢再在她面前提些什么,怕她再犯了病。
但武晗的责任却是更重了,以往柳玉儿的身子骨就不比常人好,如今大病一场后,自然更是比以往还不如了。所以现在平日里出去的话,武晗还要叮嘱柳玉儿多多歇息,不能累着了。
至婉春嫁了以后,任姜氏初始是有些不习惯的,但好在慢慢也就习惯了,但徐妈却是心怀怨恨,对董璃也是偶尔的冷嘲热讽,董璃也不高兴搭理她,就当是耳旁有只苍蝇在叫呢,何必为她费心神呢?
徐妈却是乐此不疲的,当然这一切都是背着任姜氏说的,在任姜氏面前,徐妈却也是表现好着呢,当然也不排除偶尔在任姜氏面前挑拨离间。
任姜氏跟徐妈相处这么多年,自然也是知道一些她的心思。二人平日就是感情深厚,虽然知道徐妈是鸡蛋里挑骨头,但碍于二人的交情,便也会在口头上说教董璃两句。
这些董璃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不过就是嘴上说几句而已,既不会掉皮也不会掉肉,况且任姜氏也知道分寸,也不会说些什么过分的话。
如此,一家人过的倒也是和睦安定。
又过了一月有余,离新年也就还剩二十几天的功夫,宋家在此时也传来了好消息。
婉春已然有孕,大夫确定已经怀孕近两个月,此时正是胎儿不太平稳的时间段,需要好生呵护才是。徐妈放心不下,便央着任姜氏批了她的假,去宋家专心照顾婉春了。
家里少了两个人,倒是安稳了不少,但是鉴于婉春在任姜氏心目中的重要性,董璃还是觉得乘此献些殷勤好,便提议去庙里给婉春祈福。
任姜氏对此提议自然是一万个开心的,况且又是董璃自个儿主动提出来的,在心理上倒是更加喜欢董璃的贴心了。
临近春节了,外面天气也是冷的很。这日天气不错,任姜氏跟董璃便在这一日出了府。
因为要出去,所以昨天晚上董璃就已经先跟任海说了一下。任海看起来是个冷面人,但心底还是很疼董璃的,况且今年二人感情不比以往,任海对于董璃的关注自然也是多了三分的。所以在入冬以后,任海帮董璃添了不少冬衣。
任府跟京师的织锦坊也是有合作的,所以布料方面都是自己家里供。
董璃心知这正是跟任姜氏搞好关系的好时候,便在裁缝来的时候,先将布料拿给任姜氏挑选,至于花色自然也是先让任姜氏选择的。
如此一来,任姜氏对于董璃有意的讨好也是心知肚明,对她的好感也是日渐增加。
因为是任姜氏出府,所以跟过去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至婉春嫁了以后,婉婷便在任姜氏身边贴身伺候着,燕秀燕娟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剩下的还有一些小丫鬟,帮着去撑场面抑或是帮点小忙,反正都是要去的。
董璃身边却是只有一个小秋,任姜氏倒是提过想给董璃身边再添两个丫头的,却被董璃给婉拒了。
她可不想时时的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下,有一个小秋帮她已经够了,其他的还是算了。
大约因为是好日子,跟上次一样,虽然天气比较冷,但去大庙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一路拥拥挤挤的到了庙前,任姜氏已经是累得很了,旁边的小丫鬟则赶忙是捶腿的捶腿,递茶的递茶,待任姜氏一口气歇过来后才进了庙。
忙忙活活的拜了一下午,一行人都是有些累了,这才准备着回去。
日子如流水,在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年底。
如今董璃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毕竟如今的这里有她喜欢的人也有在乎她的人。就算是刚开始有诸多的不便,但过了大半年的功夫,再多的不习惯也慢慢的变淡了。
年三十,这边的庆祝方式倒是跟董璃前世知道的差不多。逛灯市、放烟花、看戏剧、吃团圆饭等等。
任姜氏这半年也是放了不少权给她,府里的很多事情也开始参考董璃的意见。但说起来家里的人口也不算是很多,那些仆人之间的事情自然是不会拿来打扰董璃的,所以平日里董璃还是闲的很。
再者府里的大多琐事平日都是由徐伯处理的比较多,所以这次年节的操办也是交给徐伯去办了,当然董璃也会在后面提一些自己的意见,毕竟现在她可以借口说是自己不熟悉,但以后总是要她担当下来的。
离新年还有十几二十天的时候,董璃就做主给任宇放了寒假,老夫子倒也是个过日子的人,自己也跟唐家提了假期,说是想乘着年节,回家休息一下,跟家人也团聚团聚。
老夫子是唐若斌请来的,对于老夫子,唐若斌还是很客气的,倒也不似对唐二那么冷血。自然就允了老夫子,唐二是喜在心头,却也不敢在他父亲面前表现出来,但任宇平日都是跟他一起玩耍的,自然能感觉出来。
任宇回家跟董璃一讲,虽说唐二怎么样跟董璃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听说他的性子越来越像个孩子的时候,心底还是发自内心的欢喜起来。
由此董璃还跟任宇小小庆祝了一下,母子两个在屋子里啃了一下午的鸡爪,一边闲谈着任宇在唐家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些离家近的仆人,任府倒也给他们安排了假期,好让他们回去跟家人团聚一下,至于一些离家远的,或是已经没有亲人的,则是就在任府过年。当然不管是回家还是不回家的,任府都是每个人额外发了二两银子,让他们也能在一年的劳碌之后,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第二卷第一章离别准备
第一章离别准备
过了新年,城内依旧飘着雪。寒意依旧逼人,万物虽有些萧瑟,但还是掩盖不了多数人脸上的喜气洋洋。
任府到底是靠米铺为生的,去年几场不适时宜的大雨以及一场小型的虫灾,差点让任府的根基地就此毁了,好在有些地方受创不是太严重,至少留下了来年的种子,避免了任府这么多年培育出来的优质种子绝种。
但却是让原本就很忙碌的任海更加忙碌了,因为要从其他地方调米,来补这边的缺空。但米也不是你想调就能调的,尤其是任府要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所以让任府单独到其他地方的农户那儿收购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那样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委实是太大了。
任海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的便是这件事情,除了派遣得力的属下去跟当地的商户谈这桩生意,有时候他也是不得不亲自出面,好在这样的机会也不算是太多,不然的话他老是出差,董璃也该埋怨死了。
但就算是这样,董璃也是不舍的紧。任海每日都是忙到很晚,董璃又不能帮他什么,能做的不过是在夜深之时。悄悄的为他端上一碗亲手熬制的热汤,能在寒冬里,为他驱走一丝寒意。
每当这时,任海总是对董璃微微一笑,虽没有任何的感谢之词,却也让董璃心里足够的温暖。
入了春,任府便又要开始新一年的计划,虽年年都差不多,但还是要好生计划一番的。
此外任海今年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因为跟金三娘的合作,任府能及时知道京城最新流行的布料,也能比其他铺子早一分甚至多拿一些优质的布料,因着这些原因,由任府代为经营的织锦坊的分店生意去年也是奇好,甚至有不少的妇人小姐以能在织锦坊买到最时兴的布料而自豪。
任海便琢磨着,既然生意这般好,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在另一处再开一家分店。这样事情肯定是要跟金三娘商量一下的,去年冬天二人已经通了信,大体上讲了这件事情。
织锦坊本是在京城很有名的一家店,因着金三娘分身乏术,又担心其他人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分店开的是相当的少。如今任海已经通过事实证明织锦坊只会在他的手上越来越好,金三娘自然是乐的看他多开几家分店。
事情是这样讲定了,但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是需要任海亲自上京与金三娘面谈的。而且以前金三娘交到任海手上的并不包括一些极品的织锦,也是考虑到凉城人的购买力的,毕竟就算是再好看再珍稀的料子,若是没人买得起的话。放在店里也是浪费。
董璃对此却是有不同的看法,凉城虽然不像京城那般繁华,但好歹也是个中等城镇,况且织锦坊的名头又是那般大,平日里也有一些高官贵妇可能因为回家省亲,或者夫君调度的问题而路过凉城,若是发现凉城的织锦坊里竟然连一些优质的织锦都没有的话,也是平白堕了织锦坊的名头。
任海先前也是想到这些的,但有些东西在京师也是有价无市的,在任海未拿出事实依据之前,金三娘如何敢随便就相信任海的话。
此次任海在去往金三娘的信里却是提了此事,金三娘信里没有松口,但任海也不是第一天在商海混了,字里行间能看出金三娘已经是有点动摇了,所需的不过是他再加一把火而已。
任江在任海接近半年的培养下,也算是能勉强担当重任了。
任海办了晚宴,派人请了十二家分铺的掌柜来任府,一是希望他们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认真细致的工作,二个谈的就是他要去京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一些小事掌柜的们自然是自己拿决断,若是解决不了。再找任江来下判断,若还是没有办法,则可以等他回来。
按照往年的惯例,这段日子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任海这样说也不过是以防万一而已。掌柜的们都应是,任江却是苦着脸。
大哥在的时候,他就已经很忙了,现在所有的事情竟然还要都压到他身上,真是想让他日夜不睡来忙活这些吗?在深感大哥平日确实是极其辛苦的同时,任江却在考虑这个摊子该找谁来跟他分担呢?
“大哥,这么大的担子我担不了的。”任江乘着给任海敬酒的功夫,在他耳边哀声道。
任海面上依旧带着浅笑,嘴角却是微微的泄了声,“放心,只要你不故意捣乱,不故意去做些不该做的事,就我这半年多来的观察,这件事你足以胜任的。”
说完,任海就走到一旁去了,不想在大家都在的场合下讨论这件事情。毕竟虽然这半年多来任江一直跟着他,每次掌柜集会的时候,他也在。但毕竟年龄和资质在这儿摆着,若要掌柜的们完全信任任江却也是不可能的。任海现在想的不过是任江能顶个面子就好了。
在坐的十二位掌柜都是跟着任海干了很多年的,办事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平常铺子里的事情他们自己下决定就好了,任江负责做的不过是照常去查账,外加主持每隔六天的掌柜集会而已,旁的倒也没什么。
虽说如此,一些面子还是要撑起来的。任江至少要给掌柜的们信心,这件事他确实是可以担下来,不然以后的机会怕也是压不住场面。
外面的事情是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自也有董璃在操持着。
深夜,董璃静静的窝在任海怀里,这大半年来二人还没有分开过呢,没想到任海第一次出去就要走这么久。
这些任海却是不知道,毕竟他以前也是出去过的,只是那时候的董璃并不是现在的董璃,也不会将自己的情感肆意的流露出来。
董璃睡不着,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就等明天上路去京城了。心里的不舍和委屈却是越聚越多,自然都是因为这个人竟然有如此那般长的时间不在她身边。
习惯了每天早上偷偷的眯着眼目送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