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世民-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洛仓城,去招降邴元真等将领。  邴元真原是一名县吏,因为贪赃被上司发现,便逃到瓦岗寨,投靠了翟让。翟让见他有行政经验,便让他做了书记员。等到李密建立魏公府,广泛选用优秀人才来做属官,翟让便推荐邴元真为元帅府长史,李密碍于情面任用了邴元真,但行军打仗等大事都不让他参加,只让他管理后勤事务。在职权范围内,邴元真仍像在隋朝官场中那般贪赃枉法。这次李密西征王世充,留邴元真防守洛口仓。当李密败回洛口后,部下宇文温私下对李密说:“不杀邴元真,必为大患。”李密不作一声。有人将这事告诉了邴元真,邴元真顿生异心。当他的家属带着王世充的密信找来后,他立即在队伍中筹划叛变,并秘密派人接王世充军过河。有人获知了内情,火速赶来向李密报告。李密有意不将这事说破,而是与秦琼等人筹划,想等王世充军有一半渡过洛水时,对王世充军突然发动攻击。  但是李密的时运是如此的不妙。当王世充的队伍过河时,李密的斥候由于过于劳累,在河边打了个盹。等他醒来后,王世充军已经全部渡过了洛水。他急忙飞马向李密报告,李密见良机已失,非常犹豫,考虑了半晌,还是决定放弃攻击。他令单雄信率外马军向他靠拢,准备凭坚固守。但这时单雄信也被家属和邴元真的密使说动,拒不接受李密的军令。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讨伐西秦(11)
送信的军佐飞马还告李密,李密的脸色顿时大变,先是涨得通红,随后渐渐转为死灰。自从杀死翟让之后,单雄信一直表现怪异,郑廷页认为单雄信包藏祸心,劝李密把他杀了。李密正为冤杀翟让而后悔,不忍心再向单雄信施下杀手,甚至不忍心剥夺单雄信的兵权。现在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单雄信果然率领相当一部分核心主力背叛了他。  王世充军布好阵势后,凶猛地扑了过来。李密估计无法与他对抗,便留下伤病尚未痊愈的秦琼和高猛率少数骑兵断后,自己率领身边的步骑向虎牢城撤退。  邴元真将仓城献给了王世充,单雄信也率外马军向王世充归降。秦琼和高猛所部骑兵则被王世充军团团围住。  高猛护着虚弱的秦琼,与敌军反复冲杀。他挥舞玄铁剑,一气斩杀了二三十名敌骑,夺路向###围。刚刚冲下一个山坡,却又被五六百名敌骑拦住了去路,这时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内军铁骑,大家相互鼓励着,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  突然,从敌阵中奔出一骑,口中大声喊叫着秦琼和高猛的名字。他自称是单雄信将军的侍卫,是单雄信将军要他前来秉报,秦琼的老母和高猛的全家老小,已经全部落入了王世充将军的手中;如果不投降,两位的家属性命难保。单雄信将军也正是为了家属的性命而归降了王世充将军。那人手中摇晃着一张纸条,说是单雄信将军的签字。秦琼和高猛让他单独走上前,从他手中接过纸条一看,的确是单雄信那歪歪斜斜的字迹,上面的文字证实那人所言不虚。  秦琼和高猛挂着屈辱的泪水,将宝剑收入鞘,带着十几名内军铁骑,随那侍卫走了。  李密在率军撤退的路上,打算前去黎阳,那里有着徐世指挥的几万瓦岗军精锐。  “当初您杀翟让之际,”有人对李密说,“徐世差点被砍死。现在失利后跑到那里,怎么能保证不出事呢!”  李密的脸色又一次变为死灰。他想起了单雄信的背叛,又想起徐世与翟让、单雄信多年的深情厚谊,于是放弃了前往黎阳的想法。  到了虎牢城,又得知了王伯当放弃金墉退保河阳,李密便率轻骑从虎牢赶到河阳,与王伯当率领的几万兵力会合了。  在河阳,李密得到了确切消息,他的妻子李玄英那天从洛口撤退时,在兵荒马乱中落入了王世充的手中。王世充对她倒也以礼相待。但她生性刚烈,竟在夜间上吊身亡。李密为此大哭了一场,此后一想起她便黯然神伤。  众将领开会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李密首先提供了一个大致方略,准备南以黄河为天险,北靠太行,东与黎阳徐世联手,先求安定,再图进取。  众将领此时已六神无主,也没细想,就否定了李密的计划:“恐怕不行吧?我军刚刚失利,人心恐慌得很,如果继续停留在这一带,恐怕士卒没几天都要逃光啦。现在还有谁愿意再打仗呢,您的计划恐怕难以成功啊。”  李密听了,顿感心灰意懒。“我所依靠的就是大家。”他长叹一声,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如果大家不愿意这样,我就无路可走了。”  李密绝望地仰视着天空,突然拔出宝剑,想要自杀向众人谢罪。  王伯当上前抱住李密拿剑的手臂,大声号哭,几乎快要昏厥。其余人哭着下掉李密的宝剑,放到远远的地方。众人都悲伤地哭泣,久久抬不起头来。  好半天众人才止住哭,默默无言地互相看着。秋风萧瑟,一阵冷似一阵。  李密心里如同有一团热流在回荡。他被这种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便想为弟兄们谋一条好出路。  “如果各位不嫌弃的话,我们可以一道投奔大唐。”李密又对众人说,“我李密虽然对大唐没有什么功劳,得不到人家多少款待,但各位却肯定可以得到荣华富贵。”  “明公与大唐皇帝是同姓,”府掾柳燮立即表示赞成。“况且以前还有同盟之好。虽然没有一道起兵,但是我们包围了东都,断绝了暴君杨广的归路,使大唐皇帝不经激战便攻占了长安,这也是明公的功劳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表示同意李密的投唐建议。  李密转身对王伯当说:“将军的家族好多人都落到了王世充手里,难道也要和我一道西行吗?”  “过去萧何带着全族子弟跟从汉王打天下。”王伯当又抹了一把眼泪,紧咬着下巴说道,“伯当恨不得让所有的兄弟一直都跟随着您,怎么会因为您今日失利就随便离开呢!这一去纵然是在荒野被分尸,我也心甘情愿!”  众人无不感动。李密当即宣布,愿意随同入关的人一起走,不愿意的可以自谋出路。随同李密一道入关的共有二万人。  得知李密西逃后,王世充带着各位俘虏的亲属,带着单雄信、邴元真和罗士信等降将,来到了关押裴仁基、郑廷页、程咬金、裴行俨的地点,向众人说明李密业已逃走,希望众人归附。众人无奈,只好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再次成为同事,不过主帅由李密换成了王世充。王伯当的全家老小则被王世充下令斩杀。  王世充率领老队伍和十几万刚刚归附的新军浩浩荡荡地返回东都。路过大运河时,望着滔滔的河水,王世充不禁想起了皇上,眼泪无声地流下。他轻轻哼起了皇上所做的《大运河》的曲调:   。。

第九章、讨伐西秦(12)
大运河啊大运河,  你波涛浩渺,如山涌起,  星汉灿烂,隐没其里,  世代更替,永泛江水,  流英雄血,流英雄泪,  ……  十月十二日,王世充率军回到东都,把战利品陈列在皇宫门外。三天后,皇泰主任命王世充为太尉、尚书令,让他开太尉府,自选官属。王世充很想学一学李密礼贤下士、招降纳叛那一套,骁勇的裴仁基父子尤其得到了他的器重,其他如单雄信、秦琼、程咬金、高猛、罗士信等都被封为将军。  李密和王世充共同的老师徐文远再次回到了东都。每次见到了王世充,他必定首先下拜。有一位好友私下里问他:“您老见了李密那么倨傲,见了王公却这么礼敬,是怎么回事啊?”  “嘘——”徐文远左右望了望,悄悄地说,“魏公,是君子啊,心胸广阔能容贤才;王公,骨子里小人一个,连老朋友他都敢杀,我怎敢不拜他哟!”  去年春天,当边域一带接连发生叛乱后,五原郡通守张长逊为了自保,主动依附于突厥,被始毕可汗封为割利特勒。义军入关攻占长安后,张长逊上表归降,被任命为五原太守。李渊称帝后,将五原改名为丰州,张长逊改任丰州总管,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突厥的效忠关系。今年秋天李世民再次率军出征西秦后,为了彻底切断西秦与突厥之间的联系,皇帝李渊和太子建成秘密决定:将丰州和榆林两地割让给突厥,以换取突厥对大唐的军事支持。大唐与突厥很快达成了秘密协议。丰州和榆林的汉民立即迁移到灵州境内安置,突厥则便派将领郁射设率所部万余家入处新地,与大唐以灵州为边界。十月下旬,突厥派出二千铁骑与张长逊的丰州兵马一道,直接开到陇西高城外与秦王李世民会合,令唐军的士气为之一振。  到十一月初,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与宗罗目侯率领的西秦军业已相持了六十多日。现在,西秦军的粮食即将吃完,军心日渐离散,先后有将领牟君才、梁胡郎和内史令翟长孙等率领所部来降,连薛仁杲的妹夫、西秦左仆射钟俱仇也将河州献给了大唐。李世民判断敌军即将垮掉,于是命行军总管梁实率一支队伍在浅水原建立简易军营,引诱敌军来攻。  宗罗目侯见唐军终于出战,非常高兴,便率领全部精锐对梁实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梁实闭营不出,死死地坚守着;军营中将士和战马饮用的水全断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宗罗目侯加紧攻击,梁实的营寨眼看就要被攻破。  秦王李世民估计已将敌军拖得疲惫不堪,便对众将说:“可以出战消灭敌人了!”休整了两个月的唐军鼓着坚实的下巴,响应的声音格外嘹亮。  十一月六日一早,李世民先派右武候大将军庞玉率三万兵力在浅水原南面布下军阵。庞玉原是东都隋将,几个月前逃出东都,投靠了大唐,被皇帝李渊派来参加这次西征。庞玉列阵不久,宗罗目侯便从梁实的军营外撤下部分精兵,与高城里开出来的主力会合在一块儿,对庞玉的军阵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唐军咬牙苦战,西秦铁骑反复冲击,庞玉的军阵几乎快要溃散了。  就在这时,李世民率五万大军从浅水原北面出现在西秦军的后背,刀枪林立,旌旗蔽日。在相距不到两里的地方,西秦军发现了唐军的到来。主将宗罗目侯急忙分出大部主力,布好阵势迎战。  李世民令老将屈突通率领步兵随后跟进,他亲率精锐骑兵冲在前面,先行对敌阵实施突击。“冲啊——”只听得一声吼叫,白蹄乌驮着李世民飞驰而去,身后数千名精骑紧紧跟上。顿时,黄尘像旋风一样追在骑兵的后尾,马蹄像急骤的鼓点迅猛敲击着地面。全军为主帅的英勇冲锋所激动,一齐发出“冲啊!冲啊!”的怒吼。几万步兵整齐的脚步踏得大地都在颤栗。  李世民驱动白蹄乌,速度越来越快,他再加一鞭,白蹄乌倏地四蹄腾空,落下地一点又腾起,像飞一般窜向敌阵。在突入枪丛刀林的一刹那,李世民举着手中的倚天长剑倾身长击,刷——五六名敌军哀嚎着倒下,更多的人腾跳着闪开,敌阵霎时被撞出了一个大窝。他身后的数十名精骑几乎同时冲入了敌阵,锋利的兵刃像镰刀割过麦杆一般划过敌军的身体。当几千名骑兵全都杀入战团之后,敌阵像盆中之水被搅得浪荡不定。片刻,屈突通率步兵怒吼着杀奔上来,与敌短兵相接,平推而进,逼得敌阵接连退却。南部的庞玉军见主力已从敌人后背包抄过来,大为振奋,转而发动了强劲的反击。西秦军本来与庞玉军已经格斗了很久,体力消耗很大,这时再与李世民从北边带来的精力充沛的唐军格斗,大都手臂发软,几个回合之后便已不是对手。在两面夹击之下,西秦军起先是北部阵线崩溃,紧接着南面也被打垮。在广阔的草原上,到处都是撒腿奔逃的西秦士卒,他们跑起来可是特别快,只有几千人被杀死在战场、其余大都在原野上不辨方向地四下乱窜。有上万人在唐军闪亮的战刀追赶下,慌不择路地跳进了山涧,被淹死的不可胜数。宗罗目侯则率领残部向西秦都城折方向逃跑。  李世民向屈突通简要地交代了如何打扫战场,如何优待俘虏、如何分兵攻占高城,而后率大军急速赶往折城等各项事宜。随后,他带上三千多名精骑,准备立即出发,向折城方向追击宗罗目侯的残军。  

第九章、讨伐西秦(13)
但是李世民的马头被太子詹事窦轨拦住了。窦轨是李世民的叔舅。“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城,虽然我军击破了宗罗目侯,还是不能轻率冒进啊。”窦轨苦苦地劝道。“请秦王按兵不动,等形势明朗以后再进军不迟。临走前皇上可是一再交代,要我遇事时向你多提建议,请秦王三思。”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很久了,并非一时冒进。”李世民向窦轨解释道,“现在敌人的主力已被我击溃,我军已成破竹之势,机不可失,必须立即进军,请舅舅不要再说了!”  窦轨摇头叹息,将身子挪到一旁。李世民缓缓驱动战马,加鞭奔驰,大队骑兵紧随其后。  一路上不断遭遇到在逃的西秦军残部,李世民率骑兵猛扑上去,追杀一阵,但并不留恋,而是继续快速向前奔驰。不久,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骑兵队伍停住,就地吃了干粮,喝了水,也喂了马。李世民在黑暗中跟众人约定明早在折城下会合,随后又率军启程,乘着初月的微光在夜色里飞驰。  在微光闪烁的黑夜中骑马,感觉就像在飞。可以听到迷蒙的风在耳傍呜咽,像无数的精灵在低低絮语。马背上的鬃鬣拂扰在手边,毛毛痒痒,让人恍惚觉得风儿好像就是如此丝线般的形状。好马啊,白蹄乌,真是马中之王,它驮着我这个人中之王,是多么的欢快!直到现在,它仍然没有流汗,该是多么的强健!昂首竖耳,又是多么的骄傲!李世民再加一鞭,白蹄乌又一次腾空而起,好像过了很久,才轻轻落地,轻轻一弹,又腾空向前。在朦胧的云雾中起伏,有一种追风的感觉,这马快得的确就像风,甚至已跑在了风的前面,领着风儿飞驰。它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是这黑夜之国的主人,在驾驭着莽莽苍苍的迷雾。黑暗中,山川木石都用些微的亮光发出一种嘶嘶的叫喊,这叫喊带着秋风一般的冰凉。但是李世民并不感到寂寞,虽然所有的骑兵同伴都被他甩在身后,但不时可以听到他们加鞭追赶的低叱声。在马背的颠簸中,他身上的汗不断彪出,但都被沁凉的秋风吹散到黑暗中,战袍也被吹得粘的。仿佛所有的汗毛孔,都被凉风像水一样地灌满。弯月渐渐升高,迷蒙的月华,就像绵绵的思绪,洒满了辽阔空明的天宇。  李世民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奔驰了一夜。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当他来到泾水河畔,他立即看到了黯淡斑驳的折城墙。他停在清凉碧绿的河边,秋风带着水气迎面掠来,像轻微的灰尘呛得白蹄乌打了一个响鼻。他在马上掐指一算,这一夜,竟然奔驰二百多里!  稍等片刻,有二十多骑赶了上来。李世民就带着这二十多骑趟过泾水,溅起一片片飞珠碎玉,直接冲刺到折城下。城上的西秦军见了他们的装束,就惊慌地呼喊起同伴,很快南门啷一声吊下。  李世民发现城东有一片高地,就一夹马腹,向高地冲刺过去。白蹄乌像箭一般飞驰而上,到了坡顶,李世民一勒马缰,白蹄乌嘎然停步,昂首奋起,四蹄腾空,鬃鬣纷飞,发出了一阵长长的欢叫。它好像在说:折城,我一定要把你踏在脚下!  在李世民到达前不久,还在睡梦中的西秦皇帝薛仁杲被刚刚赶到的宗罗目侯将军喊了起来。宗罗目侯告诉他,西秦主力已在高城下全军覆没,敌人已经紧追过来了!他震惊得连愤怒都忘了发出。当守城将官紧急前来报告大唐骑兵业已出现在城下、并且极为嚣张时,薛仁杲身上的血性猛地被唤起,他随即率领羽林军主力,迅速开出城外布阵,准备乘唐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击。  李世民见西秦军出城布阵,便退到离泾水河边约有两里的地方。这时他的三千精骑已陆续赶到了一大半,他将队伍编成简易的战斗队形,随后令军阵稳立不动,等待敌人前来进攻,在给敌以较大的杀伤或消耗之后,再发动反击。但是薛仁杲也按兵不动,显然他不愿离开城墙太远,以防被唐军断了回城之路。双方都在静静地等待。突然,有几名骑手从西秦军阵中飞驰而来,后面并无大队人马跟着。当他们走近才知,这是薛仁杲的骁将浑等几个人临阵前来归降。大唐骑兵和善地接收了他们,李世民将这一消息向唐军将士一公布,人群顿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从身后的城墙上,薛仁杲听到了唐军欢呼的回音,他不知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害怕投唐的浑等人引唐军来攻,心中越发恐惧。对面唐军的骑兵越聚越多,每新来一队,唐军都要发出一阵令人恐怖的喝彩,无人知道唐军后面还要来多少。再看看己方将士,个个惊恐不安,面色焦黄得如同脚下枯萎的草叶。他顿时觉得,要与刚刚获得大胜的唐军进行野战,是何等的轻率,连忙率军入城拒守。吊起的南门又啷一声吊下。  李世民见秦军入城,便将身边骑兵一分为二,一半留在河边,扛举着军旗,横排成长长的阵势;另一半则由他亲自率领,绕着折城驰骋一圈,既向西秦军示威,又考察了实际地形。到了傍晚,屈突通率领大军赶到了,李世民于是指挥唐军在天黑前将折城四面围住,几条主要的出城大道上都驻扎了重兵。  到了后半夜,守城的西秦士卒争相吊下长绳索从城墙上爬下,跑到唐军警戒线一带归降。  在度过恶梦连连的一夜后,第二天一大早,薛仁杲便召集群臣举行御前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大兵压城的危局。众大臣都和宗罗目侯一样业已丧魂破胆,黄门侍郎褚亮一提出投降的建议,众人便纷纷表示同意。薛仁杲无计可施,只好率领文武百官开门出降,李世民礼貌地接受了。他接过降表细细一读,才知道薛仁杲身边只剩下精兵一万多人,城内百姓总共也只有五万多口。   。 想看书来

第九章、讨伐西秦(14)
当日,李世民率唐军开进折城,将各部接管过来。他带着众将领来到府库查看。西秦官员遵命用钥匙打开大门,嗬,里面的珍宝堆积如山,发出一片灿烂夺目的光亮!  在场的人感到眼花目眩。不知是谁开的头,众将领突然蜂拥而上,抢着把珍宝大把大把地朝怀里塞,朝军袋里填,个个只恨没有预先带来一只大口袋。有时候两人同时抓到一条金链或者一件精致的玉器,还互相嘻笑着,半真半假地争夺几下。好在身为大唐高级将官,多少都有几分雅量,还没有人真的争斗起来。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心里非常厌恶。他那双明亮的眼睛扫来扫去,心思在急速地转动。但考虑来考虑去,他还是决定不动用军法,免得扫了众人的兴。只见太子詹事窦轨的脖子上挂满了大串大串的金饰,庞玉将军已经将披风脱下,露出光亮的铠甲,他把披风迅速地做成了一个简易包裹,然后把珍宝一堆一堆地朝包裹里捧。众人见了,纷纷效仿。代理副司马殷开山只穿了一层单衣,如果将单衣脱下,实在太有损于朝廷命官的尊严,只好将袍脚兜起,拼命朝上面堆放珍宝,下面却露出了满腿的黑毛……  这一切令李世民觉得滑稽之极,他放声大笑,连屋瓦也跟着一起发笑。众将官不好意思地扭头看了看,又慌忙埋下头,在珍宝堆里拼命地扒拉。  李世民走到门外,发现一位老军站在青砖地面上纹丝不动,面色平淡,他是元帅府长史屈突通。  当李世民下令锁门后,众将官才恋恋不舍地走出。最后一个出来的人,是张着两腿、兜着半袍金饰走路的窦轨。  杜如晦从监狱中接出了刘弘基等人。李世民上前紧紧握住刘弘基的手,拉着他一齐坐下,两人都是热泪盈眶。李世民告诉他,在他被俘后,皇帝李渊被他临难不屈的事迹所感动,赐给他家里丰厚的粟米布帛,还派出使者前去慰问。刘弘基听了,双手捂脸哭了起来。李世民又向他宣布,从即日起,恢复他的左一总管的军职。  随后,李世民又让杜如晦领他去慰问从监狱放出来的其他大唐将士。  房玄龄和刘文静进城后就忙着接收西秦的图书文档。完毕后,房玄龄又引着西秦的黄门侍郎褚亮前来拜见李世民。李世民久闻褚亮的大名,一见之下便十分喜欢,当场任命他为秦王府文学。  在当晚举行的宴会上,众将官向李世民举杯庆贺胜利,李世民与众人一道连饮三杯。酒后,众人高呼“万岁”,全场一片欢腾。有将领停住筷子,向李世民问道:“刚开始时,秦王您在浅水原一战击破了敌人主力,但敌人的主子还防守着坚固的城池,秦王您又没有攻城器械,却率领轻骑追击,又不等步兵到来,便直接逼近城下。大家都估计这座城池没那么容易攻下,没想到第二天敌人就主动投降了。这究竟是咋回事啊?我们好像赢得稀里糊涂的,不弄个明白,这酒都喝得不快活!”  “是啊,是啊,这究竟是咋回事啊?秦王您给大伙说说吧!”众人应和着,请求李世民回答。  “这是一种连续打击的策略,迫使敌人来不及考虑,来不及调整部署,所以赢得非常快。”李世民用一支筷子比划着说,“宗罗目侯仗着前次打了胜仗,又在高城里养精蓄锐已久,看见我军一直不出战,他心里对我是非常轻视的。等到我军猛然出来应战,他是很高兴的,就出动全部兵力来攻梁实将军和庞玉将军,久攻不下,士卒的体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我军从敌人的背后冲过去,敌人身体发软,完全无法招架,便一散而逃。但是被俘虏的、被杀死的并不多,几乎都跑光了。如果我不赶紧追击敌人,让败兵跑回这里,任由薛仁杲将他们收拢安抚,后面敌人将有可能恢复元气,到那时就不大好对付了。敌人士卒都是陇西人,我军追得很急,他就会朝家乡跑,于是敌人的都城反而空虚了。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敌人在都城仅仅留了一万多人,我军直接追过来围城,他吓得慌,所以立即投降。这些都是我预先谋划、反复推算过的,各位不是都已经看见了吗?”  众将领心服口服,笑到了心坎里,将一杯一杯的烈酒倒进了肚子里,浑身就随着烈酒一道燃烧。李世民看到他们红光满面的样子,也快乐得满面红光。  在随后的几天里,李世民下榜招降那些在高城外被打散的西秦将士,一些靠当兵吃饭的人陆续赶来了,李世民将他们与折城的降兵混编在一起,于是获得了精骑数万。李世民仍令薛仁杲的弟弟薛仁越和宗罗目侯、翟长孙三人担任这支队伍的将领。他和这些将领一道去郊外草原上游猎驰射,有意将后背露在这些将领的刀枪和弓箭下,表示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嫌疑之心。西秦见了,都非常感动。而李世民显露出的精妙箭术和超凡气概,更是令他们钦服不已。  参战的二千突厥骑兵在浅水原之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论功行赏,从李世民那里获得了丰厚的赏赐。他们带着大批战利品以及大唐送给始毕可汗的数十车珍宝,兴高采烈地起身返程。  这些事完结后,李世民便率大军向长安进发。走到豳州地面,迎面遇到了皇帝李渊派来的使者,与使者同行的还有一位特殊的人物:原瓦岗军主帅李密。李密刚从东部赶到长安归降大唐没几天,便被皇帝李渊派来慰劳秦王李世民。显然,李渊要用胜利之师给昔日争雄天下的对手来一个下马威。  

第九章、讨伐西秦(15)
使者向李世民转述皇帝李渊的话说:“薛举父子杀死了我大唐多少士卒,一定要将他们的部下全部诛杀,来抚慰冤魂。”  李世民听了,沉吟不语。  一旁的李密劝道:“薛举虐杀无辜之人,这正是他灭亡的原因,皇上又何必怨恨呢?对于已经归附的民众,不能不厚加抚慰啊。”  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他决定将李密的意见向父皇转达,并将复仇一事交给父皇自行处理。对于当面这位身材矮小、眼睛却熠熠闪亮的中年人,他的心里充满了尊敬。从几句简单的建议中,他就明白了李密为何能名扬四海、威震一时。  李密几天前见过李渊,言谈间充满了骄傲,他没能从李渊平易近人的风格中读出更深的意味;现在见了李世民从善如流、英姿勃发的举止,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秦王真是天下英物啊!”他私下里对殷开山说道,“不如此,怎么能够平定祸乱呢!”  十一月二十二日,秦王李世民回到长安,他把李密的建议和自己的考虑告诉了父皇李渊,李渊接受了两人的意见,只将西秦皇帝薛仁杲在街市中斩杀,将对投降的唐军实施大屠杀的主谋仵士政扑杀,将张贵腰斩,将薛仁越削职为民,其余人如宗罗目侯、翟长孙等,则全部予以赦免,让他们继续担任军职。受到西秦迫害的烈士刘感被追赠平原郡公,谥为忠壮,由他的长子继承父爵。英勇不屈的刘弘基则恢复了全部官爵。  李渊在皇宫举行了盛大宴会,犒劳胜利归来的将士们。他看似随意地对群臣说道:“各位共同拥戴辅佐,使朕成就了帝业。如果天下平定了,大家可以共保富贵。但如果让王世充之流得了志,各位还会有后代吗!像薛仁杲君臣这个下场,难道不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平定西秦后,长安从此高枕无忧,大唐的兵锋即将转向东方。根据这一考虑,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让他出镇长春宫,关东兵马全受他一人节度。他任命刘文静为户部尚书,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同时恢复了殷开山的爵位。  在向父皇详细讲述战争的经过时,李世民专门提到了众将领当面争抢珍宝的细节,乐得李渊开怀大笑。李世民还告诉父皇,他当时非常犹豫,很想动用军法制止,但后来还是默许了。从这件事得出的经验教训是,以后不能带着众将官前去查看府库,只需令房玄龄、杜如晦几人直接处理就够了。另外,既然对珍宝的热爱和期待是人之常情,那么,将来在胜利之后,可以主动从府库中拿出一部分珍宝,赏给有功之臣,这样更能增强将士们的斗志。  “你的考虑很对。”李渊赞许道。“众人热爱珍宝,想把家庭弄得漂亮一些,奢华一些,正可以让朝廷因势利导,用功名利禄吸引和激励他们为大唐建功立业。”  李世民又告诉父皇,当时在场人中只有屈突通一人秋毫无犯。李渊听了,立即派中使把屈突通召进宫殿,亲切地对他说:“公清正廉洁,始终如一,真是名不虚传啊。”  他当即赏赐屈突通金银六百两、彩物一千段。屈突通叩头谢恩。李世民在旁笑容可掬地看着这一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十八路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