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揭秘高盛-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008年3月开始,全球粮食价格暴涨,3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埃及、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国相继禁止本国大米出口,而海地政府总理更因粮荒引发的骚乱而辞职。
  自2001年开始的WTO多哈回合谈判在2008年最后还是破裂了,因为各国在农业问题上的死不让步。
  这就难怪高盛要狙击中国农业了。
  一、狙击中国农业从养猪开始
  1、在中国养猪
  2008年8月《中国经营报》报道,2008年开始,高盛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连续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场。这条消息被中国媒体广泛转载,并立即在中国引起各界关注。
  2、收购双汇与雨润
  2006年5月入主双汇集团,这是高盛在中国投资的首单控股并购案。
  2006年5月高盛以亿元收购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即双汇集团)国有法人股的方案获得中国商务部批准。2006年6月,高盛再以亿元收购双汇发展25%股权,高盛集团实际控制双汇发展%股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是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肉类加工企业和河南省首批超百亿的企业集团。在国家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排序中列77位,食品行业第一位。2006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研究发布第10个年度报告,“双汇”以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之一。
  2006年3月3日,双汇集团国有股转项目以10亿元的底价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期间,包括淡马锡、高盛集团、鼎晖投资、JP摩根的CCMP亚洲投资基金、花旗集团、中粮集团等十余个意向投资人先后与北交所联系,并对项目进行查询和洽谈。最终,以高盛集团为实际控制人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中标双汇。
  高盛在竞标中的获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高盛已持有双汇集团在肉制品领域的最大竞争者——中国雨润食品集团13%股权,高盛对双汇集团的控股意味着高盛将同时拥有中国两个最大的肉制品集团股份。这就意味着,作为同一个“东家”的高盛将对这两个企业进行整合,这样看来,高盛将独霸中国肉类加工业的江山的说法应不为过。
  二、高盛为什么在中国养猪?
  作为投资银行的高盛为什么来中国养猪?中国各界为什么如此关注高盛在中国养猪?
  1、高额利润
  进入中国养殖市场具有很多优势,一是国内13亿人口的市场庞大,中国每年消耗的猪肉类食品已经将近万亿元人民币,还可以供给国际市场,销售不成问题。
  国内对农业相关产业的各类补贴以及财政扶助措施同样可以惠及进入这一领域的国际资本。自2007年开始,财政部连续出台十项政策扶持生猪养殖, 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又发布公告,生猪扩繁场和种鸡场根据规模大小,每个可获得中央补助投资100万元。因此,养猪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量补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 狙击中国农业(2)
2、控制产业链
  *说,高盛绝不可能真的去养猪,而是要收购整条“6+1”的产业链。养猪本身不赚钱,但这个产业链上的批发零售等六个环节是很赚钱的。在中国目前的现状下,高盛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控制中国的农业产业链。
  高盛要渗透的不仅是中国养殖业的整条产业链,更涉及中国农业上下游各个领域,养猪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高盛已经控制了中国两个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和雨润集团及其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在控制这两个加工企业后,高盛向上游收购养殖场已无后顾之忧。肉类加工成本的50%是猪肉,因此,收购养殖企业后,高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肉类加工成本。
  同时,高盛对养殖原材料期货市场一定的把控力度,控制养殖的上游环节。一般养猪成本中饲料成本约占70%,饲料成本中大部分是大豆、玉米和豆粕。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分别从2005年的2000元/吨涨到现在的4000元/吨,尤其豆粕价格在2008年初曾高达4000元/吨。高盛等国际资本可以一手控制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大豆、玉米及豆粕的价格,从而控制中国的生猪养殖成本。
  在目前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几大行业领域,如能源、金融、矿产、电信等,中国对资金的进入尤其是外资的进入都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高度关注产业安全问题,唯独农业,中国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开放态度,很多在该行业的并购对外资基本上没有任何门槛限制。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问题对于全球经济的利益攸关,对外资几乎不设防的中国农业及食品产业链正在为国际资本创造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三、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高盛养猪?
  首先,生猪价格上涨是基于供应的减少和饲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带动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CPI的构成八大类中,食品占据30%以上,肉类就占了10%。而猪肉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就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
  在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全球多哈回合破裂、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中国的农业安全问题。
  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接踵而至。从2006年初到2008年上半年,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36%、玉米上涨了125%、大豆上涨了107%、大米上涨217%。全球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经上涨了80%。截至2008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2008年开始,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大米价格飙升了141%。3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海地政府总理因粮荒引发的骚乱而辞职,埃及、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国相继禁止本国大米出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节 隐形的房地产大鳄
高盛进入中国房地产是以它在日本房地产投资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为基础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与房地产形成巨大泡沫。地价暴涨,企业纷纷以土地和股票作担保从银行贷款,从而形成了高额资产和高额借款的并存时期。房地产破裂后,接受企业以地产作抵押的日本主要银行形成超过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三分之一与房地产有关。
  于是,高盛投资75亿美元,收购日本银行的坏账,涉及大量房地产行业。由此,高盛成为日本房地产规模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例如,高盛收购了数十个高尔夫球场,成为了日本最大的高尔夫球场经营者,并从中取得了巨额收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信用体制不健全,银行中出现了大量以土地和房产为抵押贷款而造成的不良资产。
  率先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外资机构是摩根士丹利与高盛。2001年年底,高盛以现金加合作经营的方式购买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亿元的资产包。
  高盛走得更远,2003年高盛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融盛资产管理公司,融盛公司是第一个正式注册并得到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不久,高盛又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手中收购了80多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两年之后,高盛再度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处置不良资产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双方约定建立合资企业以共同投资于工商银行内部80亿~1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
  作为中国市场中第一家获准进行不良资产投资的外国投资者,高盛在中国的逾期贷款、不良资产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高盛还通过收购不良资产打包中国房地产。在高盛与华融资产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签署的近百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协议中,其中约50%属于地产不良资产,仅凭这一已经到手的资源,高盛就可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出举足轻重的声音。
  高盛还有一条侵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隐形渠道”——白厅基金与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
  白厅基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房地产投资者。人们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基金型企业,而事实上是高盛国际下属的子公司,超过一半的股份属于高盛。到2004年初,高盛的白厅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共计收购了万多项房地产贷款相关的资产,交易金额约为600亿美元。
  2005年4月,高盛以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上海市福州路318号的百腾大厦(Pidemco Tower) ,成为上海迄今为止成交价格最高的地产买卖。此次收购百腾大厦的资金来自高盛的白厅基金。
  与白厅基金相并行,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是高盛侵入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二条隐形通道。2005年高盛向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注资2200万美元,从而成为了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二大股东。21世纪中国不动产公司是美国胜腾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立拥有者及运营商,目前已成为外资在中国房地产业的领先中介服务品牌。根据双方协议, 21世纪中国不动产未来计划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建立60个区域分部,吸收4000家加盟店,培养 30000名经纪人。
  由于高盛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渠道比较隐秘,当摩根士丹利、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成为推动中国近期房价上涨的重要力量从而招来中国质疑之时,高盛却几乎没有陷入是非旋涡,反而留给中国良好的印象。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能源陷阱
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经历了2007~2008年的能源危机后,中国政府2009年仍没有将能源业列入为期三年的扶植振兴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中。
  而高盛早已在能源业——特别是可替代能源业——中做好了布局。高盛在全球已经投资20亿美元于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并在2008年1月与鼎晖(China CDH Ventures)投资1亿美元,入股中国皇明太阳能集团(Himin Solar Energy Group),而皇明太阳能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
  中国已经数次落入高盛们布下的能源陷阱。交学费不可避免,但不能永远交学费。
  一、中国石油进口的越贵越买
  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几年,石油进口量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石油消费绝对量上仅次于美国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
  根据2009年2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全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达38965万吨,同比增长%;石油净进口19985万吨,同比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据2008年12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
  在国际能源市场,高盛是最主要的炒家之一。如果任由高盛等国际炒家将石油抬高到200美元一桶,那么中国的经济会怎么样?中国经济即使不崩溃,也将严重衰退。政府即使想补贴也没足够的可持续财力,如果通过印钞票只能引发更恶性的通货膨胀。
  与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不相称的是,中国的原油进口非但没有利用自己的重要地位引导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形成对己有利的局面,反而却呈现出了“越贵越买”的尴尬情景。中国的原油进口总是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大量增加,而油价低落时进口也大幅下降。从年度数据看,1994、1998、2001年油价都是大幅下跌,而中国原油进口比上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2000年油价大幅攀高,中国的原油进口却比上年大增90%。从月度数据上看,中国的原油进口增速也基本上呈现与国际油价同幅变化的趋势。
  美国的原油进口总量远远高于中国(2003年美国原油进口是中国的5倍多),其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也高于中国(2003年美国原油进口量占其消费量的48%),然而美国的原油进口却与国际油价基本没有相关关系,美国的原油进口并未呈现出“越贵越买”的局面。
  中国原油进口这种“越贵越买”的状况使中国承担了巨额的不必要成本。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宣晓伟的估算,1991~2003年间,中国原油进口每桶的成本至少要高于美国美元,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遵循美国石油进口的变化,就可以每年少支付亿美元。
  二、中航油、深南电的巨亏
  2004年,中航油在石油期货交易中亏损亿美元;2007年东方航空公司因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损失约62亿元人民币;2008年1月17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航)因燃油套期保值合约损失68亿元人民币;2008年深南电也因油价对赌而遭遇损失。
  2004年初,中航油就是在杰润公司的指导下相信原油价格将下跌,于是大量卖出原油的看涨期权。结果,原油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2004年从年初的美元一桶升至约40美元一桶。
  从中航油到到东航、国航、深南电等,让这些企业损失惨重的交易对手中都有高盛的身影。在中航油亏损事件中,它的第二大交易对手是高盛的全资子公司杰润公司。高盛于1983年收购杰润,将其变为“高盛商品部”,从事咖啡、金属贸易、原油、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
  2007~2008年,高盛又用同样的手段盯上了深南电等国内其他公司,只不过四年前是看涨,现在是看跌,赢家始终是高盛,掏钱的却是中国国内企业和普通民众。
  在全球的石油游戏中,高盛强大的研究部门可以通过其研究报告影响人们对石油价格的预期,它庞大的资金实力可以影响石油的价格,而它控制的能源公司则可以影响石油的供应。因此,中国的企业怎么可能玩得过高盛呢。
  三、气候产品:中国未来的代价
  高盛可能让中国在能源方面付出巨额代价的另一个方面将可能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高盛在推动美国国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强制性限制与交易。2006年9月,高盛收购了总部设立在英国的“气候产品交易所”的部分股权。“气候产品交易所”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气候产品交易所,高盛还是从事能源与气候产品交易的“洲际交易所”的创建人与股东。到2020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限额交易市场将达到1万亿美元。如果美国联邦政府迫使美国公司参与交易,二氧化碳等气候产品交易将给高盛带来巨大利润。
  美国政府至今没有将《京都议定书》提交美国国会批准的一个理由是,《京都议定书》没有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包括在内,而中国与印度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全球第一(虽然人均远不及美国)。如果美国政府在高盛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要求对包括中国在内国家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强制性限制与交易,那么中国将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交易付出多大代价?而作为全球气候商品交易所的股东之一,高盛又能从温室气体等气候商品交易中获得多大收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节 直接投资的暴利
2006年7月通过收购西部矿业前股东3205万股股权,从而赶在上市的前夜跻身西部矿业的股东。一年以后,这笔9600万元的投资,在西部矿业上市之后,市值达到70多亿,堪称暴利。
  高盛投资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亿美元资金中的16亿美元就来自高盛的私募股权基金。
  面对高盛集团等国际投资银行在私募股权投资这一直接投资业务中一再获得暴利,国内证券公司自然艳羡不已。
  2006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实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国内进行直接投资。高盛等国外金融机构早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并且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国内券商仍未获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试点券商高管感慨说,国内券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已经酝酿了近两年,却始终没有被批准下来。
  自《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高盛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业务加快了步伐,正蓬勃发展。
  中国优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高盛未来在中国的投资重点。2007年,高盛以亿美元(据彭博社报导,金额为80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中国民营企业浙江红狮集团25%的股份。成立于2002年的红狮集团目前是浙江规模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2008年1月,高盛投资1亿美元入股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皇明太阳能集团。
  

第七节 对高层的影响
美国媒体从不讳言在担任高盛董事长兼CEO时,亨利·保尔森与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的密切关系。2004年9月6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说,在1992年以来,保尔森前后来到中国68次。200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建顾问委员会,而顾问委员会的首任主席就是当时担任高盛董事长兼CEO的保尔森。
  2003年,高盛的约翰·桑顿前往清华大学担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与全球领导艺术项目主任。在前往清华大学前,桑顿曾是高盛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1996~1998年间,桑顿曾是高盛(亚洲)总裁。桑顿离开高盛的时候才49岁,年收入1120万美元,而在清华做教授的年薪是1美元。
  在清华大学,桑顿开设的课程“全球领导力”是由桑顿亲自设计、组织并参与授课的一门面向高级管理人员的课程,是清华EMBA项目的选修课程之一。
  为什么桑顿要放弃1120万美元的年收入来到中国的大学做教授,而且是清华大学,讲授EMBA领导力课程?
  看看最近这些年来中国各级领导人中有多少出自清华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中有多少学员是中国国有企业的高管、中国各级政府官员,我们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桑顿试图以他开设的领导力课程影响中国国有企业高管们的思维,并在这些高管们领导的国有企业中为高盛创造商业机会的看法也许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英国《独立报》在2008年7月22日的报道中也认为桑顿已经成为发展中美双边商业与政治关系的重量级人物。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明确的发展目标
很早即确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公司——并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一目标,是高盛成功的秘诀之一。业务的综合性、全球性让高盛即使在某些业务衰退的时候,另一些业务能够迅速发展,从而保证公司整体的快速增长,并成功经受住一次次经济衰退与经济危机。而一些曾经是高盛强劲对手的投资银行因为业务过于单一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被淘汰。
  德崇证券曾经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它曾为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并购交易提供了融资顾问。20世纪80年代初,德崇证券几乎以一个公司的力量创建了垃圾债券市场。1986年,德崇证券的净利润达到亿美元,这是当年华尔街所有公司利润最高的。然而,德崇证券似乎是“只有一种产品的公司”,这一产品就是承销与交易垃圾债券。当垃圾债券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遭受公众质疑,而垃圾债券市场的领导者、德崇证券公司的迈克尔·米尔肯受到美国监管当局的指控后,垃圾债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崩溃了,德崇证券公司也随着一蹶不振。
  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所罗门公司也因为类似原因而遭遇了与德崇证券类似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公司开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因此而成为华尔街最盈利的公司之一。然而,曾在所罗门公司任职过的迈克尔·刘易斯在于1989年出版的《说谎者的扑克牌》一书中认为,所罗门从华尔街曾经最盈利到被收购的关键原因就是所罗门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80年代,所罗门陶醉于在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业务中取得的成就,而当华尔街其他公司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后,所罗门很快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到90年代,随着自营交易业务竞争的加剧,所罗门更难以维持其在华尔街的地位。1998年,所罗门公司被旅行者集团收购,并最终成为花旗集团的一部分。
  从创建伊始,高盛历代领导人就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将高盛从一个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的公司发展成提供综合性金融业务的国际性公司。早在20世纪初,高盛就试图通过在英国开拓业务而进入欧洲市场。虽然这一努力因为1929年的金融危机而遭受挫折,但高盛始终没有放弃成为全球性金融公司的目标。到1992年年底,高盛30%的雇员、10%的合伙人来自美国之外的地方,而且高盛的员工来自91个国家。
  

第二节 谨慎的冒险
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财务顾问等传统投资银行业务的一个特点就是作为需要资本的公司与拥有资本寻找投资回报的投资者之间的中间人,投资银行靠收取佣金而营利。投资银行业务的问题在于,虽然这是无须过多自有资金的低风险业务,但同以自有的资金进行投资相比,投资银行业务获得的回报也有限。
  一、最早的风险套利专家
  自很早以来,高盛就与别的投资银行不同。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来领导高盛的格斯·利维就开始利用高盛自有的资金去冒险——进行风险套利,并逐渐成为了华尔街最成功的风险套利者之一。经过利维与另一高盛金融天才罗伯特·鲁宾的努力,高盛在包括并购套利在内的套利市场上建立了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二、承担更高的风险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逐渐从经纪人演变为交易商、从代理人演变为委托人,从中间人演变为直接投资人,同其他投资银行相比,高盛将越来越多的自有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
  有些投资者担心高盛承担的风险过高,然而高盛担心的是承担的风险不够。1999年上市时,CEO亨利·保尔森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能保证高盛的收益将会稳定,如果投资者想要稳定的收益,最好购买生产牙膏等日用品公司的股票。
  从多方面看,高盛的风险都超过它的竞争对手。例如,在所有的投资银行中,高盛收入的波动程度高达28%,而贝尔斯登只有10%,即如果高盛与贝尔斯登的日平均收入为1000万美元,那么高盛的日最高收入可以高达1280万美元,但也可以低至 720万美元。贝尔斯登的日最高与最低收入分别为1100万美元、900万美元。
  三、谨慎的风险管理
  高盛并不否认自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问题在于自1994年以来,高盛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重视似乎就与众不同。
  很久以来,高盛以其谨慎的冒险而在外界有着这样的声誉:总让竞争对手去试探水的深浅,在看到不会被淹死并且有利可图之后,才跟着别人跳进水中。
  在1994年的美国债券市场崩溃中,高盛也损失惨重。但高盛很快吸取了教训——高盛重组了风险控制系统,改变了以往非正式的风险控制方法,成立了一个25人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采取措施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四、卖空救高盛一命
  2008年在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等被“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毁灭的时候,为什么高盛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
  有人说是高盛出身的保尔森事先给高盛透了消息,但保尔森怎么知道次贷市场会出现如此之大的问题?
  原来,从2006年夏天开始,高盛位于纽约的结构性产品部门的两位交易员迈克尔·斯温森与乔希·伯恩鲍姆相信次级房贷市场很快就会崩溃,于是开始卖空房贷相关证券。在2006年夏天的这场卖空赌局中,高盛的两位交易员为高盛获得了40亿美元的盈利,他们本人也各获得1千万美元的奖金。到2007年,两位交易员说服同事们及高盛负责风险管理的高层人员。于是,在房贷相关证券部门继续投资于房贷相关证券的同时,高盛另一些部门开始大规模卖空房贷相关证券。
  人们不知道高盛卖空的规模有多大,也不知道高盛卖空的是哪些证券。也许,高盛卖空的证券中就有高盛自己发行的那些房贷相关证券,也就是说,高盛可能一方面向投资者推销自己发行的那些证券,而同时相信这些证券的价格将会暴跌,于是,从这样投资者手中借用这些证券进行卖空。这种骑墙式策略让高盛处于不败之地:发行与推销这些证券可以赚钱,市场下跌的话卖空这些证券也可以赚钱。
  高盛大规模有组织的卖空并不违法,事实上,高盛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卖空不仅显示高盛的雇员与领导确实非常聪明,而且表明高盛的风险管理制度非常有效。
  在所有大金融机构中,没有谁像高盛这样如此放肆而毫无愧意地抛弃自己曾经竭力推销给自己客户的证券,人们可以指责高盛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它长期奉行的“经营原则”第一条:“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2006夏天,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已经危如垒卵的情况下,为什么只有高盛的雇员洞察了危险?为什么在众人都沉醉于房地产市场的盛宴时,高盛却有着清醒的头脑?而且,高盛的卖空显然是由最高管理层协调的有组织的行动。
  2008年初,摩根士丹利说,它将考虑对风险报告制度进行修改,即将各部门的风险管理经理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风险状况修改为直接向公司CFO报告,而这正是高盛从1994年以来的做法。风险报告制度上这一似小实大的差异救了高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演化能力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盛的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它与时俱进的自我调整、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高盛通过自身的演变——在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风险有限但回报也有限的情况下,高盛承担更多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回报;将业务扩展到几乎所有可能的领域并保持各业务间的平衡发展——不仅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而且获得了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20世纪70年代,以证券交易成名的格斯·利维成为高盛的领袖,促进了高盛在证券交易业方面的发展,从而让高盛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证券交易业务浪潮中抢得了先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