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虚道德天尊-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僦寥思涑煞稹4笾芘实畚涮炀褪钦飧雒掷盏幕恚彩强梢杂涤兴姆酵恋氐慕鹇制腥幕恚鹊取

    然而,邪门外道从来是要败露的,那几个能知天命,能让武则天永久不死的神仙们也很快暴露了原形。

    刚尊“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号没几天,明堂起火了,夜间大炎照得洛阳城像是白昼,一把火把明堂和附近建筑烧个净光。武则天震怒了,她正要找那些活神仙算账,那个“浮光如来”如平常一般走进宫殿,女皇一见劈头便问:“汝常言能前知,何以不言明堂火?”老尼姑无言以对,狼狈逃去。既然皇帝不信老尼姑了,马上就有人告老尼。说她自吹一日吃一粒芝麻一粒米,可是晚上却与弟子烹宰宴饮,而纵容男女弟子百余行yin秽事。而那个自称45o岁的韦什方自称能造长生不老药,到岭南采药一去不归。

    武则天本来不想把他们怎么样,一听众人控告,马上产生了杀人的念头。于是派人去找老尼,假称继续任用。老尼没想到武则天会张以待。放胆前来,弟子也被召回。女皇命人围住寺院,全部逮捕。河内老尼被杀,余皆没为官奴。韦什方在偃师听说骗局败露,自杀而死。

    武则天始知自己也寻不到长生药,总有一天要归西,皇帝位也总得让别人来继承。

    神功元年(697年)正月,的确生了谋反事,造成一个大狱,也是女皇统治后期的最后一场大冤狱。

    箕州刺史刘思礼鬼迷心窍,竟相信相术谋反事。他以前曾跟术士张憬藏学相面,张憬藏告诉他,你的面相可做太师的高官,等到你到箕州做官时,这个目标就可实现了。到神功元年,他果然被授为箕州刺使。命相的应验让他昏了头,他想要做太师,位至极品,不是辅佐王命无以至此高位。便找到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一听更加神经病,以为刘思礼辅佐的一定是他,虽然自己是个七品芝麻官,既然天命如此,就不要拒绝了。

    于是,他俩便真的秘密商量造反夺皇位。他们的计划是:与朝官员相交接,以相面欺骗对方,假说他们都是富贵相,正当他们高兴时称:“綦连耀有天命,大家拥戴他做皇帝才能得到宝贵,你的面相富贵,就是应在他身上。”

    明堂尉(负责守卫明堂的军官)吉顼闻其谋,告诉了酷吏来俊臣。来俊臣此时因贪贿已被贬为合宫县尉,获此信息以为又是个升官的大好机会,于是他赶紧上报。武则天闻报,立即派河内王武懿宗审理此案。武懿宗是武则天从侄,武则天称帝开国封的十个郡王之一,和武承嗣一样,打算清除反对派,使朝归武氏。他抓住这个机会不放,表示只要说出造反的全部人来,并按他提供的朝大臣的名单诬陷,就免除刘思礼不死。结果,刘思礼把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天官侍郎石抱忠和给事周潘、泾州刺史王勔、监察御史王助等三十六家海内名士全部诬供出来,并利用酷刑使他们承认谋反,全部杀死。还进行灭族,案子牵连千余人受害。

    这个案子是郡王武懿宗亲自审量,有谋反人的揭、有被告的供词,案情清楚,不由武则天不信。实质上她仍然犯了不察的错误,供词是在酷吏的锻炼下提供的。武懿宗一下子杀了这么多人,朝臣把他排在周兴、来俊臣之行列里,认为他是“周来之亚”。

    来俊臣想独吞破案的功劳,又告吉顼,吉瑞一闻消息就去见女皇,在女皇面前洗刷自己,才得免于死。案后,来俊臣、吉顼都以功臣的面孔出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

    随后,又诬告诛杀了司刑府史樊惎。其子到朝堂上鸣冤,没有人过问,拿出刀来自剖其腹。秋官侍郎刘如只是哀叹了几声,来俊臣就告他附恶逆,武则天下令流放瀼州。

    来俊臣得武则天信任,又嚣张起来。此人好色不堪,专以搜集美女为能事。常倚势强抢民女,又视某官有美妻,乃罗织罪名陷害之,后矫诏取其妻,前后被害者不知凡几。李昭德常恶来俊臣,亦被其诬告谋反而下狱。

    来俊臣终于骄横过了头,在党羽以石勒自比其才,产生谋取社稷的念头。他不再听命于诸武,决定组织党绩罗告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又进而诬告皇嗣、庐陵王、南北衙门官员同反。换句话说,他诬告朝所有官员、武氏宗室、李氏宗亲全谋反,只有他是武则天的大忠臣,让武则天下令杀掉朝、宗室所有的人,自己独揽朝纲,再进一步谋取皇帝位。他简直以为自己可以像董卓那样,权控整个朝廷,成了政治疯子。

    这一阴谋被人告知诸武,他们非常害怕。而太平公主却以果断手段告来俊臣,乃罗列来俊臣罪,上告母皇,诸武也一起上告,使来俊臣终于进了监狱。刑司按法定其罪,应处极刑。武则天总以为他告了谋反大案,立了大功,还想敕免他,奏折上去三天仍迟疑不批复。大臣王及善上奏说:“来俊臣凶狡贪暴,国之元恶,不去,必动摇朝廷。”武则天看了奏折仍在犹豫。有一天,武则天游于御园,吉顼执纲牵马,武则天骑在马上缓缓行走。她向吉顼打听大臣们都在议论什么事,吉瑞说:“大臣们都怪处理来俊臣的奏折还不下来。”武则天说:“来俊臣有功于国,朕正思考怎么处置他才合适。”吉瑞回答:“以前于安远揭李贞等人谋反,才准时把他们平息。于安远这么大的功劳,才做个成州司马。来俊臣的功劳有他的大吗?但他却聚集党绩,诬陷良善,家里的赃物堆如山,冤魂塞住了道路,他是国家的大强盗,为什么要为他可惜呢?”武则天听了吉顼的话,决定抛弃来俊臣。

    武则下诏杀死了来俊臣。仇家争着撕咬其肉,斯须肉尽,又挖眼剥面,披腹出心,腾踏成泥。武则天知天下人恨他,乃下诏数其罪恶,诏上有言:“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可准法籍没其家。”士民相贺曰:“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事见《资治通鉴》,卷o6,神功元年四月。'

    来俊臣受宠时,选官部门受他的指使,选来俊臣的亲信为官者数百人。来俊臣被杀后,任选侍郎们都向武则天自其绪。女皇责备他们,他们说:“臣等有负陛下死罪啊但臣等乱国家之法,罪上一身;如违背了来俊臣的意愿,当时就得灭族”武则天听了,才知道自己重用来俊臣,才使他敢于胡作非为,朝臣们才如此害怕他。于是,武则天都敕免了这些侍郎们。

    经过来俊臣案后,武则天再三反思任用周兴、来俊臣的前后过失,终于醒悟。一天在朝堂上问侍臣:“顷者周兴、来俊臣按狱,多连引朝臣,云其谋反。国有常法,朕安敢违间疑其不实,使近臣就狱引问,得其手状,皆自承服,朕不以为疑。自周兴、俊臣死,不复闻有反者,然则前死者不有冤也?”夏官侍郎姚元崇对曰:“自垂拱以来坐谋反者,率皆兴等罗织,自以有功。陛下使近臣问之,近臣亦不自保,何敢动摇所问者若有翻覆,惧遭惨毒,不若死。赖天启圣心。兴等伏诛,臣以百口为陛下保,自今内外之臣无复反者。若微有实状,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太后悦曰:“向时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于yin刑之主。闻卿所言,深合朕心。”遂赐无崇钱千缗。'《资治通鉴》,卷o6,神功元年九月。'

    酷吏们被除,政局宽松了。很多人提到魏元忠也是冤枉的,武则天马上召回任为御史丞。魏元忠曾三次被流放,一次遭贬,都大难不死。更险者,是女皇从刀口上救出他来。一天,武则天宴请群臣,武则天问他:“卿往者数负谤,何也?”对曰:“臣犹鹿耳,罗织之徒欲得臣肉为羹,臣要所避之”武则天听了,一句话也未说。她怎么想呢?这么好的大臣像鹿一样被酷吏数度捉去欲做羹吃,而捉鹿者却是她使用的工具,哪么其罪应由谁来承担呢?武则天想来想去,心里难过极了,有什么可说的呢?

    监察御史魏靖请求为那些受冤者平反昭雪,武则天当即批准。在调查复审工作,许多人被解除罪名,许多冤死者得到昭雪。此后,朝再无大狱,君臣关系融洽,出现了共同治理天下的和平局面。

    然而,归根结底,其症结又在哪里?武则天够得上一位明君。但她的非正统地位和女性身份即云贵终是大臣们心的疙瘩,这个疙瘩武则天本人怎么才能完全解开呢?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七十五岁。这一年她突然感到思想的懈怠,从来没有过的懈怠。几十年敢作敢为的豪气没了,也缺少了那时的敏感,似乎对人对事有点无所谓,甚至有点麻木。在大臣眼睛里,女皇帝这两年变得慈祥、有趣,虽然威严犹在,但没有了以前那种逼人的锋芒。

    由于思想懈怠,身体也似乎跟着软弱。女皇很热爱祭祀活动,以前泰山、嵩山封禅的祭祀、洛水授图的祭祀,女皇的兴奋、昂扬,登上则天门的宣赦,犹如一座天神、一个从天而降的女神。然而,如今的祭祀活动,大臣们只能看到女皇的虔诚、一个老年妇人的虔诚,动作迟滞、脚步踉跄。

    看到女皇的老态,朝大臣都在想着一个问题,女皇身后接替人的问题。但是,女皇不说,大家都不开口。大家再也不想逼她,都由争斗变成了同情,为女皇的难于决择感到同情。在继嗣问题上能说得上话的大臣,也都是老人了,他们的争斗心似乎也不存在了,变成了怜悯和同情。因此,大家都在等待着。

    但是,有些人却着急,这就女皇的侄儿武承嗣和武三思。他们看姑母一天天老下去,与大臣们的关系一天天融洽。枢大臣由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杜景俭、王方庆、姚元崇、魏元忠等人把持。这些人都稳重、忠直,全是忠于李唐王朝的能臣、治仕。姑母偶尔也让他们任宰相,但总不让他们掌枢,姑母到底是要把位子再让给李唐,还是让武周延嗣,做个开皇帝?他们心里一点数也没有了。

    没有数就得问出数来。于是,圣历元年二月里,就有几起人前来说女皇,他们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于是,数年不提的老话题又搬出来。对二武的心思和行动,朝大臣消息灵通,一清二楚。一天,女皇宴请众宰相。席间有人提起二武为皇嗣的事,狄仁杰说:“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儿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此时说这些话,女皇一点也不感到惊奇。但她平静了这么多年,一听就厌烦,就对狄仁杰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一听有点着急,赶紧拿女皇《臣轨》的观点劝说女皇,意思是君臣股肱,乃为一体,分不出国事和家事来。接着,王方庆、王及善也缓缓插言,劝说女皇。并劝女皇召还庐陵王,使母子相见。武则天听了,不仅毫无当年的锋芒,眼睛里满是泪水,侍从赶紧替女皇擦拭。武则天叹口气说:“朕老矣,不用矣”

    他日,女皇忽召狄仁杰说:“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析,何也?”狄仁杰闻问一定在想女皇的意思,然后回答:“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资治通鉴》,卷o6,圣历元年二月。'

    年迈的武则天至此更加清楚,大臣们仍然是李唐的大臣,他们认可屈从了她这个皇帝,却没有认可武姓皇族。认可她,也只是认可她是唐室的第四代皇帝,而不是武周的开国皇帝。她深信自己可以做一个开国皇帝,但是她就得再次跨上征鞍,扬起利剑,杀死这些忠于唐室的大臣,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与自己的孙子们。因为,他们会誓死保卫李唐宗脉,狄仁杰们一定做得出来。然而,她已经做不到斗争的事了,她更不能向自己的子孙动刀。因为她一天天在向长安的李唐皇陵走近,那儿有她崇敬的名君李世民,有同她厮守几十年的丈夫李治。他们正向她招手,到了那里她将是李治的妻子、太宗的儿媳。那时见到了他们她将如何交待?难道能说“我把你们的子孙全杀光了,现在已是姓武的天下了”吗?席间的泪水是真诚的。那是母亲想念亲生儿子的泪水,儿子昏瞆,做出了荒唐事,但是这些年对他的惩罚还不够吗?已经十几年不见她的显儿了,她想念。母子的亲情使她的好强之心融化了,她开始止住奔腾的脚步,退到亲情的房檐下。

    一个月后,武则天托言庐陵王有病,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前往召庐陵王及其妃和诸子,入都疗疾。七月,庐陵王到神都,潜居宫。狄仁杰等大臣知庐陵王被召回,就进宫求见。武则天见宰相前来,满面春风地说:“朕知爱卿所来何事,庐陵王已还宫矣”狄仁杰却故作不知地说:“真是喜事,臣何不知?”武则天即使人挽起帘幕,庐陵王从帘后走出,拜伏于地。武则天扶起庐陵王,牵着儿子的手到狄仁杰面前,说:“朕还卿庐陵王”又对儿子说:“今全我母子团聚者,国老也儿当拜国老”狄仁杰免冠顿,哽咽泪涌,跪地答拜。左右扶起狄仁杰,狄公继奏:“陛下母子团聚,家国之大幸事,庐陵王留过在房州,天下所悉知。今日在内,臣亦不知。宫外难免议论,其如明迎之,使朝内外尽知也。”武则天答应了狄仁杰的奏请,乃令庐陵王去石像驿安置,由皇帝“具法驾,陈百僚,就迎之。”于是,满朝武皆知皇上将嗣位于庐陵王'《资治通鉴》,卷o6,圣历元年三月。'。

    九月,皇嗣李旦坚请逊太子位于庐陵王,得到皇帝允准,于是改立庐陵王为太子,复名李显,李旦册为相王。太子太保魏王武承嗣见继嗣落空,郁郁成病,一命呜呼。武三思为人乖巧,见形势急变,乃向庐陵门靠拢。

    在立嗣期间,与突厥的关系仍时有起伏。突厥领默啜许诺其女嫁于唐,建立姻亲,这年六月,命武承嗣子武延秀入突厥,纳默啜女为妃。武延秀,淮阴郡王也。命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右武卫侍郎将杨齐庄摄司宾卿,以二人为使,携金万两、帛万匹为聘礼,送武延秀前往。凤阁舍人张柬之劝谏:“自古未有国王娶夷狄女者。”武则天不听,乃外调张柬之为合州(今四川合川)刺史。

    武延秀一行至突厥黑沙南庭,见默啜。默啜说:“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也此岂天子之子乎我突厥也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乃拘延秀于别所,以知微为南面可汗,说是留着做唐朝在突厥之地的百姓之王。把阎知微、杜延秀、杨齐庄、裴怀古扣留。把其他人放回,让他们持着自己写的遣责信回洛阳,还故意封他们官职,加官服。突厥兵进攻靖难、平狄、清夷等唐军。

    放回的人至神都,呈上默啜之书。武则天看到书列举唐朝五大罪状,全是胡说八道,什么给他们的种子是薰熟的,金子是假的,丝帛是粗劣的。尤其强调可汗贵女,武氏小姓,以此冒充婚姻,侮辱了她们。因此起兵,欲取河北。武则天一见大怒,乃兵三十万征讨之。又以庐陵王为河北道元帅以讨突厥而招兵,人闻太子为帅,几天内招兵百万。又以狄仁杰为行军副元帅,帮助太子征讨。

    大军行前,狄仁杰、薛仁贵子薛纳等将领,都再三向亲自送行的女皇说,立嗣问题态度还应坚决明朗,要让新太子在百官面前听政和谒见皇上,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安了。

    武则天一一答应了将领们的请求。

    武则天确立庐陵王为太子,确立了她身后的皇位继承关系,但她仍然是大周皇帝,并没有让位给太子的想法,由于几十年斗争的习惯,使她仍牢牢朝廷局势。同时把都的屯兵,令河内王武懿宗、九江王武攸归统领,把禁兵仅,控制在自己手。

    对默啜的打击,她虽派兵及时进行。但她早已认为默啜的犯境,很快会遭失败,并不怎么在意。而朝的大势,她却不放手。她对自己罢黜贬走十几年的庐陵王和他的近戚并不放心。而朝廷大势,重在枢宰相,她对自己的宰相们,尤为看重。武则天晚年的宰相是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姚元崇、苏味道、李峤、6元芳、魏元忠、吉顼,也有武家族人武三思、武攸宁,其狄仁杰是辅,尤为女皇倚重。



………【第四百七十一章。wukan】………

    第四百七十一章。ukn

    武则天确立庐陵王为太子,确立了她身后的皇位继承关系,但她仍然是大周皇帝,并没有让位给太子的想法,由于几十年斗争的习惯,使她仍牢牢朝廷局势。同时把都的屯兵,令河内王武懿宗、九江王武攸归统领,把禁兵仅,控制在自己手。

    对默啜的打击,她虽派兵及时进行。但她早已认为默啜的犯境,很快会遭失败,并不怎么在意。而朝的大势,她却不放手。她对自己罢黜贬走十几年的庐陵王和他的近戚并不放心。而朝廷大势,重在枢宰相,她对自己的宰相们,尤为看重。武则天晚年的宰相是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姚元崇、苏味道、李峤、陆元芳、魏元忠、吉顼,也有武家族人武三思、武攸宁,其狄仁杰是辅,尤为女皇倚重。

    武则天的宰相班子阵容强大,人数之多为历朝所仅见。她就是用众多的宰相组成枢,使权力不能过分集,让他们互相制约。有了问题,她罢免几个宰相不影响大局,而且马上可以从同平章事的准宰相提拔,让现有宰相有点压力。在她执政的长时间,曾换过几拨宰相,一拨被清除,一拨又组成,使朝政始终正常运转。

    晚年的宰相班子相对稳定,由于大规模的斗争相对停止,这些宰相经过了许多政治风浪,都受过一定考验,已轻易不会生重大变故。女皇对自己的宰相非常了解,使用起来也能得心应手。其,狄仁杰经过反复上下,成为朝廷的支柱,她对狄公也最为敬重,其他宰相也皆以狄公为马。狄仁杰见识卓著,无人能过,而且公正无私,直率坦诚,又不失于智慧、持重和权谋。狄公出将入相,定夺大事,稳若盤石。从而得到朝野的重望,也得到女皇的尊重。武则天后来口口声声叫他“国老”,在武则天的大臣,连刘仁轨包括在内,没有获得过这个称谓。

    第二位受她尊重的娄师德,他为人稳如泰山,有丰富的行政、军事和屯田经验。委他以陇石诸军大使,哪怕边地有多大的风险,也动不了娄师德一步。娄师德自上元年入为御史,至圣历二年去世,在武则天驾下历仕三十年。由于他的器量人,虽大狱屡兴,政治风浪翻滚,却从未动过他一丝一毫。他智慧群,大智若愚,无论朝内和军,他都游刃有余,一直保全功名和身份地位。武则天年代所以有辉煌的成就,和狄仁杰、娄师德这两位出将入相的人物有极大的关系。娄师德七十岁了,女皇仍付之朝和军事重任,娄公也从不推辞,默默承担。但终于圣历二年去世,对娄师德的不幸去世,女皇如失肱股,十分伤心。

    姚元崇头脑清晰,办事周密,是难得的和平宰相;苏味道办事不大讲原则,温顺老实,有“苏模棱”之称,但他很有处理朝政的经验。武则天对这二位知之周详,但是尤其在斗争激烈之时,这样的宰相不能缺,是缓冲激浪的砝码和铁锚。

    女皇不断把武氏侄儿纳入宰相群体,这一是可以及时得到朝信息,牵制其他宰相。但又不使之控制朝政,让他们妄为。

    吉顼是她的心腹,对她绝对忠诚,又不失才干和谋略。出入内宫,对大小官员起监督作用,犹如女皇的私养鹰犬。

    王及善也是个忠诚正直的宰相,但他很愿劝谏,也有点犟脾气。当武则天宠张易之兄弟时,王及善在内宴上看不慢,屡上奏疏。武则天就说:“卿既年高,不宜更侍游宴,但检校阁可也”。王及善听了不高兴,请假一月不上朝,等着女皇召他,武则天知道他的脾气上来了,也不理他。王及善火了,叹曰:“岂有书令而天子可一日不见乎”乃上书告归。女皇允许他退休,反而让他担任昌左相'《资治通鉴》,卷o6,圣历二年八月。',实职提高了,王及善供此职直至他去世。

    魏元忠也是一位武兼长的宰相,但他在政坛历经艰险。当圣历初年讨伐突厥默啜时,狄仁杰从河北副帅任上被调入京师,女皇把宰相魏元忠派为萧关道大总管,代替狄仁杰之位。默咄无论怎么强硬奸滑,却始终未能在他手讨到半点便宜。于是挫其气焰,不得不再度遣使求婚,遣回武延秀,说明女皇对魏元忠的认别正确,善于用人。

    陆元方为人清肃而严谨,武则天曾以不相干的事向他求问主意,陆元方直接回答:“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不以闻;人间细事,不足烦圣听。”但女皇深知他的品质,“每有迁除,多访之,元方密封以进,采尝漏露”。'《资治通鉴》,卷o6,久视元年腊月。'武则天深知每个宰相的为人,即使忤旨也不为忤。

    久视元年(7oo年)四月,女皇在三阳宫避暑,有外国僧人请她去看埋葬舍利。女皇允准,命驾随行,狄仁杰闻知赴往驾前阻止。认为这是他们要皇帝前往,扬其名而已,况且山路难行,侍卫难近,还是回去为好。武则天即令返回,说:“以成吾直臣之气。”

    天堂被焚之后,武则天还想重建大佛像以弥其缺憾,令天下佛尼每日出一钱资助。狄仁杰又劝阻:“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此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资治通鉴》,卷o7,久视元年七月。'武则天欣然应允,免去大佛的兴建。

    《资治通鉴》还记述:“太后信重内史梁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直条,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坠,而马警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值”,并向众官说:“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狄仁杰为武则天推荐人才数十,皆受到重用。狄仁杰也曾荐举自己的儿子狄光嗣任尚书郎,才能突出,武则天表扬他:“晋祁奚内举不避亲,卿可比之。”'《资治通鉴》,卷o7,久视元年七月。'

    久视元年九月,狄仁杰终于去世。武则天哭着说:“朝堂空矣”此后,朝廷每遇大事不能决,女皇总是叹息着说:“天夺我国老何太早邪”乃为狄仁杰举哀,罢朝三日,赠昌右相。

    唐休也是武则天的一个宰相,他和娄师德的职务有些相似,主要是在军职上为国家出力,在宰相之位上,亦多决之军事方面的事。他是长安二年被征入朝的,以前一直在西方边陲作战。唐休入朝后,女皇赐宴。吐蕃的使者也在这个宴会上,他屡屡过来看唐休的模样。武则天问其原因,他说:“此位将军威猛无敌,每每败我军队,所以想想他的模样。”武则天听后即提拔他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并为夏官司郎(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宰相兼大将军、兵部侍郎,这些官衔在一个人身上,在有唐一代也是极少的。当时,两突厥生战争,武则天命唐休与众宰相一起讨论征战决策,众宰相仅为听取而已。一会儿,奏疏便由他写完了,武则天依奏疏行事,大军西去,行军多日,路程日期都是按唐休所绘地图进行。武则天便说:“恨用卿太晚了”接着又向众宰相说:“休熟习边事,在这方面卿等十个也抵不上他一个啊”唐休对从碣石以西,过四镇,绵亘万里,其山川险要,他都了如指掌。自娄师去世,西北边事没有人能过唐休了'《旧唐书》卷9,《唐休传》。'。

    武则天的晚年,除个别问题(如“二张”问题)之外,往往皆纳谏如流。如长安四年(7o4年)仍未忘造大佛像,令天下僧尼捐钱为之,命武攸宁去管其事,所费巨万。宰相李峤上疏,以为造一像合计十七万余缗,若用来救急,人给千钱,可救济一百七十余户贫民。拯饥救寒,乃菩萨本心,使民沾圣君养育之恩,才是功德无穷的好事,监察御史张廷也表示同意。武则天不仅罢置大佛之事,而且对他们劝谏大加称赞'《资治通鉴》,卷o7,长安上年四月。'。

    这里顺便提及武则天用人不避嫌的问题。武则天晚年尤求贤若渴,她不断让自己的宰相为她举贤。韦嗣立推举了已罢宰相岑长倩的侄子岑义为员外郎,但说:“岑义的伯父是岑长倩,恐荐之不妥。”武则天马上说:“他只要有才干,一他伯父犯过罪有什么关系呢?”遂召之为天官员外郎。

    她任用才女、死仇大敌的后人上官婉儿更说明她用人的气度。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才女,在国妇女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她是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而被杀,其全家没入宫廷为奴。尚在襁褓的上官婉儿随母亲在宫掖庭作手工,其母出身贵族,诗皆好,在为奴期间把上官婉儿教育成一代才女。武则天闻知她有才名,便召之女为侍女。但上官婉儿对武则天一直怀有深仇,只是看到武则天的才情和气度才慢慢释去仇恨,成为她的心腹。武则天执政后,上官婉儿为她掌管书,帮助她起草诏令,参决奏章,成为她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是武则天用人气度成就了上官婉儿,使她到现在还在国妇女学史留着名字、占有一定地位。

    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七十四岁。这年,女儿太平公主给女皇介绍了一个美姿容、善音律的张昌宗。张昌宗出生在一个大官僚家庭,族祖张行成做过唐太宗的侍兼刑部尚书,又在高宗朝做过尚书在仆射加太子少傅,其父做过雍州司户。其兄张易之荫其祖、父,在武则天朝做尚乘奉御,专司皇帝的行幸车驾。兄弟二人都会音律诗词,又善于乐器。自张昌宗入侍禁,弹琴赋诗侍宴,都令武则天高兴,武则天很喜爱他。

    不久,张昌宗又向女皇推荐了自己的兄长张易之。推荐的原因,诸史书和小说之类皆言女皇之,欲驱使“二张”皆yin;或言女皇对“二张”采而补之,因使已青春驻颜。某些作者认识客观,以为女皇已七十四岁高龄,已无性的欲求和精力。女皇所以有一宗昌,又荐易之,乃因宗昌言其兄易之会炼仙丹,且才胜已,音乐之美妙,兄弟配合,更洽。故使“二张”皆入侍。

    女皇暮年,白日在百官面前貌似刚强,即使在亲属面前也要保持一份尊严。而退朝还后宫,长夜漫漫,其寂寞自难打。自薛怀义被杀,更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